熊猫资本谷承文:万物相通,投资亦然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2-11-22
手机版

  

  非洲大草原有一种凶悍的猎手:非洲野犬。它们速度快,体型小,是世界上仅次于狮群的优秀狩猎者。在草原这片残酷的生存土地中,他们常需要猎捕牛羚这类庞大有力的结群动物,以小胜大。纪录片《The Hunt》(猎捕)中,BBC曾用高空广角镜头记录了非洲野犬与牛羚之间的生死角逐。

  熊猫资本董事总经理谷承文说起这个片段时,两眼放光。这是她非常喜欢的一段。

  熊猫资本董事总经理谷承文

  面对成群的牛羚,野犬会先迫使它们跑起来,其中五六只通过协作冲散它们,直到剩下一只落单的牛羚——这就是野犬想要的结果。

  然后野犬会用长途奔袭耗尽这只牛羚的体力,当体力殆尽,绝望的牛羚甚至会放弃奔跑,原地等死。而当落单的牛羚进入生命倒计时,你会看到不远处伫立着它的同类,它们只是安安静静地看着,无动于衷。

  “这些野犬不只是韧性,而且组织力很强,分工很明确,猎杀力强。它们吃的时候也很有讲究,不会哄抢”,这场草原残酷物语也给谷承文带去了很多思考,“你会发现,强大是因为有野心,有策略,有组织,有机制”。

  仿佛是女性与生俱来的敏锐,这种对万物的「通感」能力,蔓延在谷承文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

  一个“起点”,两个“弯道”

  在成为熊猫资本董事总经理之前,谷承文历经不少“变化”。或许她自己都想不到,那个性格内敛,爱憎分明,不开心时只会默默坐在长江边吹风的女孩,有一天会走上投资人这条路。

  “刚毕业那时候不懂投资,只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是加入互联网公司”。2009年,大多数毕业生涌向宝洁、玛氏等大型企业时,奔向盛大的谷承文,只想先在盛大的游戏业务中寻得一席之地。

  

  兢兢业业地打了3个多月游戏,谷承文似乎要把出生到现在所有错过的游戏都补上,试图从中找到一条成为游戏策划的可行路径。无奈3个月下来,她对游戏的热爱并没有显著提升。管培生涯临近结尾,谷承文一度对自己的职业方向产生犹疑。

  即将定岗的时候,转机出现了。恰逢盛大投资部发出内部招聘,迷茫的谷承文决定换个方向再尝试一下,就这样,一脚踏进了投资行业。

  这个“转场”对谷承文来说并不容易。初做投资经理的她,每天做着具体且量化的工作——定量找项目,与人沟通,逼着自己对外建立联系。每周看过几个项目,情况如何,都要写成周报向朱海发直接汇报,并抄送给陈天桥。

  “我的性格在当时是很内向的,总觉得去找陌生人交流不自在,容易尬场……迈出这一步对当时的我来说很难。但在那种高压的环境下,你也学会了投资的基本技能。”

  谷承文逼着自己不停地聊项目、总结,突破了自己性格上的短板。在盛大投资部,近距离接触陈天桥,也让她有了极速提升。“外界对他有很多误解,他其实是战略高度非常高的人”。谷承文记得,2009年左右陈天桥就看到了移动互联网。“用消费理念来讲,他是一个靠直觉(的人),但直觉背后有强大的经验和逻辑”,当时投资部有同事推了一个叫「Talkbox」的项目——中国首款语音即时通讯软件,也是米聊和微信的前身,这个项目推到陈天桥那边,他只花了10分钟就决定要投。“他就讲了一点:未来交互,语音是未来,实时是未来。”

  陈天桥那种“提前看到未来”的眼光与意识,至今还影响着她。然而,一个年轻又渴望独当一面的投资人,并不满足于只做一个“螺丝钉”。

  “在盛大没有退出压力,干的不好就收了,用户拿过来、接过来,最终跟投资部有个对价就好。”随着对业务研究深入,谷承文发觉自己想开展独立投资业务的欲望越来越强。于是她离开盛大,选择加入晨兴资本。

  未曾想到做独立投资,才是“痛苦”的开始。2011年开始,移动互联网打开一轮又一轮的风口与红利,创投圈也上演着一场场「东非生物大迁徙」(注)。投资人都恨不得把自己一分二、一分三,48小时连轴转。

  投资就是笔“生死账”,谷承文印象深刻的是刘芹常常跟团队算:我们投出去多少千万美金,得赚回来多少亿。你们好好考虑这些钱得从哪里要回来,且必须要回来……所有人都在顶着压力做决策。

  6年高强度磨炼,经历从执行者向决策者转变的阵痛,谷承文真正意识到投资是怎么一回事,有了不一样的视野。

  理想的创业团队是什么样

  机缘巧合,熊猫资本合伙人梁维弘向她伸出橄榄枝。秉着“把你当宝”的理念,熊猫资本对投资的项目很重视,会持续关注它们的成长,在交流中给出相应建议。对创业者的态度,以及合伙人的性格,都让谷承文觉得非常投缘。

  对早期项目的甄选,熊猫资本十分看重团队,谷承文也是一样。“人得强,事情模糊一些没关系”,这是谷承文对早期项目的想法。

  这种强,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队。来到熊猫资本后,谷承文遇到了一个理想中的强团队。他们做了帮助学生高效积累作文素材、提高语文成绩的「作文纸条」。创始人有3位,都是斯坦福硕士,且大学期间就连续创业,经营过的项目成绩不俗。

  一个团队中,有技术担当、战略担当,能力互补,价值观一致,经过多年磨合,还能够一起成事——这样的组合堪称千载难逢。再说起这个项目与团队,谷承文那种沙中拾贝的惊喜如在昨日,“我们基本上毫不犹豫就投了。”

  除了“人得强”,长期观察中谷承文还总结出创业者必须具备的两个特质:野心和正循环。

  有的创业者学历好,能力强,情商也高,为什么没能把项目做成?可能本质上就是野心不够强大,很难支撑他去持续面对困难的时刻。

  曾经有一位年轻创业者让谷承文印象深刻。他创业之初野心就特别大,在产品模式存在明显问题的情况下依然坚持了很久,将企业做到一个相对不低的估值。这位创业者私下喊她“姐姐”,举步维艰的时候会沮丧地表示”姐,我觉得真的不行了,干不下去了”,但几天后他又能峰回路转,给谷承文发信息说:姐,我找到方向了,我觉得又可以了!

  就是这样在一次次“不行”和“又可以”之间,这位创业者一点点把公司调整得越来越好。这种「逆商(AQ)」让谷承文十分欣赏,“野心大的人就是会不断攻克路上的难关,我们会反反复复去看他到底是真正想做成一件很大的事情,还是只是讲讲。”

  同样是这位创业者,让谷承文意识到另外一件事:人的「正循环」也很重要。事情的内核是否成立,创始人过往的经历和直接能力,与当下业务的匹配度,决定着循环的“正负”,这种匹配度将长期影响创业者的成长速度,以及创业的成功率。也正因为如此,“事情”本身在早期项目的决策中,也上升到非常高的权重。

  “两个同样优秀的人,但当有一个人处在顺境当中,那他的成长是一个加速度,会让他的成长发生质的变化。”

  她遇到过不少“走弯路”的年轻创业者,都聪明有实力,“哪怕是在一个相对贫瘠的土壤中,也可以种出一个干瘪的胡萝卜来。”但负循环的存在仍会拉低他们的成长速度,让他们不可避免地陷入对琐事的忙碌中,而不是将更多的思考放在战略层面。

  投资是科学,也是哲学

  在投资圈的普遍认知里,投资天然适合理科生。大学时代修了6年市场营销的谷承文,曾因自己是一个文科生感到些许不自在,但做到最后,“投资其实是哲学,或者人文学”。

  她回忆起硕士生涯,导师主研究方向是动物和人类的群体决策。第一次见面,他就给谷承文扔了一摞厚厚的论文,以及《乌合之众》的逻辑框架分析等研究。“当时真的要疯了,全是营销学和心理学结合的领域”,这些在当时的谷承文看来,都是没用又烦人的事。

  直到做了多年投资,她才领会到这段学习经历的意义,文科不创造具体价值,但敏锐的直觉,细微的感知,视角的多元,这些文科生特质都是投资人所需要的,没有经年的积累无以成型。就像从大自然的物竞天择到人类商业文明的移觉,文科的积淀让谷承文对万物相连有着天然感知。

  “做投资需要科学的判断,也需要你对人性的通透,对市场的通透。这里有很多文科的东西在里面。”

  在文理结合的方向上,谷承文仍在探索更广阔的投资航道。

  举报/反馈

上一篇:守号五年等来1900万 河北女彩民兑取七星彩巨奖
下一篇:Jessica认赴中国参加《乘风破浪》,或与男友旧爱阿娇同组惹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