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心理:孩子的耐性去哪了?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8-07
手机版

  原标题:泉州心理:孩子的耐性去哪了?

  孩子、母亲和父亲组成了一个家庭。大家似乎很少去思考孩子对自己意味着什么。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完整的家庭组织,必须建立在大的集体环境中,依靠惯性行为生活模式。

  无论哪种方式,孩子都注定是一个人体验人生完整性不可或缺的。在养育的过程中,从孩子出生,牙牙学语,到进入三岁时,拥有最初的“自我”也是在考验成年人的智慧。

  “孩子是父母的修行”。对于成年人来说,孩子可以审视自己的内心,看到自己的不足,然后摒弃改变。孩子拖拖拉拉,为什么会烦躁易怒?孩子就像一面镜子,照在自己不能接受的部分,于是暴跳如雷。但如果他们不能意识到纠正,不仅自己的幸福感会降低,更重要的是对孩子是致命的伤害。

  佛教的智慧是人性成长的非常好的向导。佛家说,因为成年人不懂得反省自己,就认为孩子是自己的附属品,从恶语相向到体罚不等,但无知的是,这种非物质化也会帮助他们获得口业的壁垒,最终受到惩罚。如果孩子长大了,不会孝敬父母,品行不正,大人不懂得反省,最后得到自己的结果。所以,在传统文化中,都说任何生命的到来都是神圣的,而在孩子的教育中,一个不懂得感知和反思的成年人是不可取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自然会效仿。所以,当情绪来临时,认清情绪的来源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为什么会哭?很多成年人不懂得尊重。儿童的感觉系统非常敏感。即使他们不说话,一个眼神,一个行为都会让他觉得被尊重,被爱。

  所以,对于孩子,父母是孩子的“导航”,生活中需要有自知之明。让孩子成为自己成长的守护者,充分感恩这个生命的到来。

  责任编辑:

上一篇:《妈妈的味道韩国电影》 完结
下一篇:【好文推荐】叙事医学与缓和医疗的相融交汇 ——“缓和医疗10年”笔谈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