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母亲:谈谈几部华语纪录片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8-07
手机版

  假以母爱之名,也并不可以消弭社会问题的存在和尖锐,母亲的职责不该再被强加上社会保障缺失的重担。如果说母爱是伟大的,我想是因为爱和生命的价值本身就是伟大的,我甚至认为每个家庭,每对母子/母女关系都是不同的。

  作者:余雅琴 来源:后窗工作室"(ID:media-fox)一母亲节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节日,这要感谢现代商业文明对人情人心的巧妙利用,如果有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可以让人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尽到孩子对母亲的义务,花钱买礼物的心态就很像信徒购买“赎罪券”了,在我们这样一个消费社会里,这似乎是何乐而不为的事。 有趣的是,同样主打“孝道”和“感恩”,父亲节的商业价值却远不如母亲节。这背后的原因似乎不外乎我们的文化中是从来不吝啬对母亲的书写和表白的,在我们的文学和电影中,父亲可以是反派的甚至邪恶的,但你可曾见过几个不像样的母亲吗?在主流的传播中,母亲几乎是以一种单一面目出现的。尤其是在中国文化中,母亲的伟大和无私处在一边被赞颂一边被视为理所应当的情形中。一个女性的母亲身份的建立其实可能伴随着她的其他身份的缺席和遮蔽。选择这几部纪录片,是想通过探讨中国母亲在纪录片中的形象问题让作为女性的“母亲”被正视和解构神话。这几部片子包含了生育之苦,丧子之痛,养育的艰难,和解与对话等话题,我希望通过这几部纪录片的分析和批评,探讨母爱的多种可能性及“母亲”的身份问题。《罗长姐》的英文名是“Mama”,故名思议,这是一部献给母亲的作品。罗长姐是湖北农村的普通农妇,88岁的她是全国道德模范,近四十年来她一直照顾有精神问题的儿子,在这个过程中,她付出令人太多艰辛,甚至被犯病的儿子打坏了一只眼睛,这份伟大的母爱感动了很多人。城市题材的《生门》则通过拍摄武汉一家医院产科的众生相,用四个不同背景的产妇故事串联,表现了女性在生产和孕育孩子过程中的艰难。《彩虹伴我心》讲述了性少数群体和他们母亲的故事,面对镜头,几位母亲讲述了自己如何看待孩子的性倾向,以及如何帮助他们获得社会认同。无独有偶,《日常对话》看似关注的也是LGBTQ群体的故事,只是这一次,视角发生了改变。作品用“私影像”的方式,以女儿的视角观察自己的同性恋母亲,她从疏离到与母亲对话,并最终与母亲达成和解。

  女性主义先驱波伏娃在其著名的《第二性》有这样关于母亲身份的质疑,她认为被社会关系建构出的“女性”在孕育孩子的时候才可能获得身体属于自己的感受,并且,母亲的身份让女性产生愉快的幻觉,仿佛只有母亲的价值被实现,一个女性才能被看做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这种看似激进的观点在几十年后的今天被认为依然普遍存在于社会各个阶层,“母亲”这个词语在主流文化中仍然是一个不可挑战的符号。二观看《罗长姐》和《生门》这两部作品的,我感觉到了“母性”对“女性”的绑架。一方面感到主人公的伟大和艰辛,被她们对孩子深沉而富有牺牲精神的爱所感动,另外一方面,母亲的无限度牺牲和这两部作品所流露出来对此赞颂的倾向,着实让人细思极恐。实际上,如果不是因为政府和社会职责的缺失,这两部纪录片里面所表现的伟大母爱,就不会显得如此富有牺牲精神和让人唏嘘了,其中人物的遭遇绝不是个体命运的遭遇,其中很多的悲剧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纪录片《罗长姐》剧照《罗长姐》这部纪录片虽然把主人公从新闻塑造的单一的伟大形象中解脱出来,让我们看见一位普通母亲的艰辛,片子里当我们看见罗长姐佝偻着身体上阁楼给儿子端饭,慈爱地劝说孩子吃饭,但是六十多岁的儿子犯病不停地打自己的脸的情景时,观众的心被揪紧了。面对这样的状况,罗长姐已经过了四十年,这远远超出了正常人能够承受的范围。她还是一如往昔地无奈地对儿子说:“宝宝,别打”。这时候没有人会记得罗长姐“道德模范”的身份,她似乎化身为这个国家那些被侮辱和损害的苦难母亲形象代表。可惜的是,这部纪录片没有深入地探讨造成种种现象背后深刻的社会原因,最终的落脚点还是母爱伟大这样庸常的主题之上。罗长姐的儿子是一个因伤退伍的军人,同时也是一个精神疾病相当严重的病人,对这样的患者的治疗和照顾本来应该有社会相关的部门来承担,更应该有专业人士的介入。但是,事实上,由于公共医疗系统的缺失和社会保障部门的缺席,罗长姐的家庭却承担了绝大多数的责任,而一切都在世俗认知里的亲情下理所应当地进行着。在罗长姐年纪渐大的情况之下,照顾儿子的重任,担任到了家庭的第三代女性孙媳妇的身上,以至于罗长姐的悲剧要在另外一个女性身上得到延续。如果只用女性的伟大和家庭成员内部的亲情来解决精神病人看护的社会问题,我认为这样的导向其实是把沉重的社会问题强行加在个人和家庭之上,考虑到中国女性普遍在家庭当中投入更多的精力,那么我认为这实际上是将用“母亲”的赞颂去瓦解了作为社会成员每一个人都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关注。

  ◇纪录片《生门》中力保子宫的母亲《生门》在全国上映的时候,我有幸在影院看过一次,相信不少观众对其中真实的生产片段记忆犹新,身为女性,片子里表现出的鲜血淋漓的生产过程让作为观众的我都产生了痛感。当时,坐在笔者身边的年轻夫妇全神贯注,妻子还时不时抽泣一下。看毕,丈夫向妻子表达了感恩之情,并保证以后一定对妻子以及未来的孩子好上加好。这虽然只是生活当中的一个偶然片段,一方面说明了纪录片本身的感染力,一方便却透出某些作品导向的问题,这样一部本来可以多向度让人有所反思的作品,却在处理素材的过程中遮蔽掉了其最重要的批判意识。《生门》这部纪录片当中所表现的几位女性,其所代表的各种情况非常复杂,但背后都是有深刻而不合理的社会原因造成的,不能单纯的归结为母亲的伟大。我甚至认为,其中的许多女性的抉择已经到了盲目的地步:比如六度怀孕,两度生育女儿的产妇冒着极大地风险一定要为家庭生下一个儿子,理由是没有儿子会被人笑话;比如在心脏两次停跳的危机面前一再希望医生一定努力保住自己子宫的年轻母亲……所有这些,如果仅仅用生命的伟大和无私的“母爱”来表现实在是太说不过去了。这些女性的选择其实是没有选择,展现了她们缺乏主体意识的无奈,不能决定自己身体和生育权的不自知。在当下的社会关系里,我们从社会新闻中也不难看到,中产以上或者知识女性在面对生育的时候,也依然是劣势群体。纪录片表现得相对冷静和客观,选择的人物也有一定的代表性,可是如果仅仅用“母爱”这样一个伟大而空洞的词语来包装这样的作品,观众收获的只能是一种廉价的感动。

  当然,也有一些纪录片试图展现不同于传统刻板印象的母亲形象,其中《彩虹伴我心》就是一部。这部纪录片记录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中国的性少数人群的母亲们。纪录片不仅仅反映了母爱的宽容和伟大,更多的其实是给予了对性少数群体的权益问题的关注。纪录片选择的几个家庭其实都是城市中产,几位母亲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女性,她们的经济和教育水平远远高于一般社会人群。因此,虽然温暖人心,却缺少社会其他阶层的样本声音。一般认为,性少数群体在面对家庭的时候往往会遭遇不理解的压力,尤其是在东方文化里,同性恋等话题至今也是相对禁忌的。这部纪录片反其道而行之,为我们展现了几位中国母亲对孩子的理解。最让人敬佩的是,这些女性对孩子的支持不仅限于家庭内部,还身体力行,为自己的孩子能够获得更宽容的社会环境而努力。其中,吴幼坚女士就是非常典型的一位。尽管本身就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编辑,吴幼坚更为知名的身份是“同志”母亲,在得知儿子的性取向之后,吴妈妈选择了站出来,为了千千万万的性少数人群发声,她成立了相关的公益组织,帮助很多迷茫的家庭和个人正视性别问题,这样的社会担当是让人敬佩的。于是,我们在纪录片里看见,除了传统母爱的表达,母亲的价值还可以体现在更为广阔的社会图景中。女性除了成为母亲,还可以同时担当更多的社会角色,并且多种身份之间并不对立。

  ◇纪录片《彩虹伴我心》中的一对母女《日常对话》是近年来一部颇为引人注目的作品,导演黄慧侦用了近20年的时间记录了自己和女同性恋者母亲之间的误解和对话。这部纪录片一定程度上颠覆了我们对母女关系的一些想象,在被大众认为亲密无间的母女关系中,其实存在着许多难以言说的心结。《日常对话》突破了我们对中国母亲想象的边界,让这位被传统男权社会伤害的“拉拉”的母爱表达有了更复杂的内容。我们跟随黄导演对自己家事的探索,发现母亲的缺陷和不完美,比如为了追求女朋友撒谎两个孩子都是领养的;甚至因为恐惧,饱受家暴的母亲在女儿面临父亲侵犯时选择了沉默。当伤口被揭开,我们看到了这个家庭最深沉的隐秘,所有这些都是在日常的生活中被展现,没有荡气回肠和撕心裂肺,这是女性独特的视角。在女儿成为母亲之后,两代母亲之间的对话和最终的和解让人对母爱有了不一样的思考。这部纪录片里有一个片段是女儿婚后问母亲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是否愿意结婚生子,母亲说不愿意。如果同性恋可以结婚生子呢?在女儿的追问下,母亲依旧给了否定的答案。这位母亲其实没有受过什么高等教育,由此可见,对婚姻和生育的不认同不尽然来自我们一般认为的知识阶层的反思。“我觉得一个人始终是自由些”,母亲给出的回答给与了我们对女性天然具有母性的刻板认知的一个反例。

  当然,《日常对话》是一部相对温和的作品,最终还是用温情来解决矛盾,也没有对造成两代女性伤害的缺席的父亲和其所代表的“男权”进行猛烈地批判,这尽管可能算一个遗憾,但我愿意将这样的温和看作是新时代女性的自信。三中国母亲之苦,不仅仅因为承受着性别的枷锁,同时还有其他社会问题的压力。《生门》里关于医疗的思考,《罗长姐》隐含着社会保证制度的缺席,《彩虹伴我心》性少数群体的平等问题,《日常对话》里关于家庭暴力和底层生存的关怀等等都让我们意识到母亲的形象绝不应该以一种简单的面目被概括,母亲只应该是女性的一种可能性的身份而已。分析这些纪录片所表现的母亲形象,我发现一种悖论,一方面,这些纪录片展现的母亲形象依然没有突破传统,无需论证的“母爱”依旧是主题核心。另一方面,尽管母亲这个身份也仅仅是女性在亲子关系中才有效的,但是但是这些纪录片全部都有强烈的社会关注,其旨向都不是向女性内部探索母亲身份的(即使是”私影像“的《日常对话》,也有很大一部分的触角在关注性少数人群)。

  这其实是一个矛盾,当我们在探讨“母爱”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为什么在这些关于母亲的纪录片中,母爱往往与社会事件缠绕不清呢?当一个女性在成为母亲之后,她究竟是自己孩子意义上的母亲还是社会意义上的“母亲”呢?”对比男性社会形象的丰富,我们不难发现这其中探讨的必要。当我们在讨论父亲形象的时候,往往都是讨论男性在家庭当中的身份和责任的问题,在文学作品或者影像作品中,鲜少有作者把父亲的形象和男性在社会上扮演的其他形象表现得如此暧昧和缠绕不清。我也无意将女性和男性作为对立的两方,可是,如果“母亲”身份在我们这个社会不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祛魅”,男性同样也很难获得自由。由此,我又不禁想到近年来几起热议的社会事件,不论是北京北医三院的孕妇死亡事件还是榆林绥德发生的产妇跳楼事件,拨开后来演变成医患纠纷的迷雾后,我们看到的依然是女性的生育之苦,在这两个事件中,两位女性的教育背景和社会地位存在着不小的差异,可我们看到,面对生育的时候,女性的选择其实并不多。犹记得绥德事件曝光出来的视频片段,产妇临盆前的两次下跪,是什么样的绝望让她做出了最后的选择,我们其实很难探求真相,但是我想这样的画面在质问每一个人:生育是否是生为女性的原罪。母爱是一种伟大的爱,但是这种爱也是基于人类文明之中的。假以母爱之名,也并不可以消弭社会问题的存在和尖锐,母亲的职责不该再被强加上社会保障缺失的重担。如果说母爱是伟大的,我想是因为爱和生命的价值本身就是伟大的,我甚至认为每个家庭,每对母子/母女关系都是不同的。我想,爱之所以被认为是人类最为伟大和美好的情感,那是因为爱应该发生在平等的主体之间,爱不应该被绑定在伦理的枷锁之上,即使是被认为最为“无私”的母爱也一样。当然,波伏娃的性别构建的观点或许已经被今天得女性主义者认为过时,在新的历史语境之下,一个理想环境中,一个独立女性应该自由地定义自身的性别属性,决定如何使用和看待自己的身体,这当然也包括其作为母亲的角色。本文作者余雅琴,首发于后窗工作室"(ID:media-fox),凹凸镜DOC授权转发。

  凹凸镜DOC(ID:pjw-documentary)加微信?aotujing-doc 进纪录片分享群用影像和文字关心普通人的生活

上一篇:当性欲被政治玩弄:美国正滑向二战前的德国?| 文化纵横
下一篇:澳洲人都爱吃的燕麦竟然致癌!?赶快看看你吃的早餐有没有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