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传考研|#专题# 灾难新闻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8-07
手机版

  什么是灾难新闻

  早期社会学者S.Fritz曾指出:“灾难是一个发生于特时空的社会事件,对社会或该社会的某一自足(self-sufficient)区域造成严重损坏,招致人员及物质损失,以致社会结构瓦解,无法完成重要功能或工作。”灾难可分为自然灾难和社会灾难两类,两者性质有所不同,但对人类社会同样构成了严重的破坏性和挑战性。

  灾难性新闻,是指新闻媒体对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事件的报道,一般包括自然性灾难新闻和社会性灾难新闻。

  就新闻传播的规律来讲,灾难性事件往往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力、冲击力和破坏力,对人们的心理和生活产生巨大的震撼,很容易激起受众的新闻欲,因此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但是如果对这种事件报道不慎则会引起社会混乱,产生更加负面和消极的社会影响

  灾难新闻的功能

  1、提供信息

  灾难的发生往往比较突然,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民众往往容易陷入紧张焦虑之中,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有着强烈的信息需求,而媒体对灾难现场的报道,第一就是为民众提供了环境变化的信息,例如在这次的南方洪涝灾害报道中,降雨范围和降雨强度是民众最为关心也是最需要的信息,需要媒体及时公布,以便民众应对。

  2、传播知识

  灾难来临时,很多人不知道灾难的发生原因,也不知道如何预防、应对灾难,因此为民众提供知识也是其报道的一项功能。例如,新冠肺炎疫情刚刚爆发时,人们对新冠肺炎的了解甚少,对如何应对更是一无所知,传播新冠肺炎科普知识成为媒体的重点。

  3、检测环境警戒功能

  灾难新闻本身就像是一面镜子,人们对发生在身外的灾难新闻的关注,很大程度上时为了对照自身,以防灾难重演。例如2018年的北京暴雨,2020年的广州暴雨、长沙暴雨,都导致城市被淹,城市道路变成河流,各城市应该以此为鉴,改善城市下水道规划,让灾难不再发生。

  4、激励功能

  灾难报道给人以危机感与紧迫感,从而激励人奋起应战。在近期的灾难报道中,激励作用表现最突出的是在疫情期间,“武汉加油”、“抗‘疫’英雄”等报道让全国人民团结协作、互相支援、积极响应、积极配合,最终控制住疫情。

  我国灾难新闻报道模式的演变

  一、1949年~1980年:“党本位”的单向度闭合报道模式

  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出于维护新生政权的需要,加上“左”的思想影响和“报喜不报忧”的思维定势,灾难新闻报道长期处于自上而下的严密控制状态。1950年4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发布《关于生产救灾报道的指示》,要求“各地对救灾工作的报道,现应即转入救灾成绩与经验方面,一般不要再着重报道灾情。”这种指示精神,1957年被王中教授概括为“灾害不是新闻,抗灾救灾才是新闻。”因此,这一阶段的灾难新闻报道,总是从党的宣传教化出发,着力强调党和毛主度的英明领导与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灾难新闻报道最终化作“革命英雄主义”或“共产主义大协作”战胜灾难的赞歌。

  二、1980年~2003年:“事本位”的多向度客观报道模式

  曾经作为“禁区”、“雷区”的灾难新闻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解放。1987年7月18日,中宣部《关于改进新闻报道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五条规定 :“重大自然灾害(如地震,水灾等)和灾难性事故,应及时作报道”。可见,公民的知情权逐渐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

  这一阶段灾难新闻的信息内容不断丰富,对人员财产损失、抗灾救灾、经验教训,甚至原因剖析与警示作用,都成为报道的重要内容。有论者认为,这种灾难新闻报道模式的突破具体表现在:首先,报道的客观性加强了;其次,报道的及时性增强了;最后,报道的深度和理性增强了。

  但是,由于传统的价值观念和守旧的新闻报道机制的制约,媒体面对灾难依然持谨慎保守的心态,满足于告知信息,对于生命的轻视和冷漠还相当明显,人文关怀还十分欠缺,导致报道模式化,报道视角、话语表达等方面的人性化操作空间还相当狭小。

  三、2003年至今:“人本位”的全息开放报道模式

  从2003年开始,SARS 疫情早期“禁报迟报”的严重后果终于使党和政府警醒,确立了及时公开报道疫情的全新机制。随后,从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普遍确立,到官员“问责制”的逐步尝试,进一步释放了灾难新闻报道的空间。同时,党的十七大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也促使媒体的人本精神和报道的人文关怀不断加强。在“人本位”的全息开放报道模式中,媒体不仅重视对灾难本身的报道,重视对救灾工作的报道,而且在报道过程中充当了关怀者的角色,关注受灾者的困境及精神状态,将人文关怀贯穿在灾难新闻报道之中。

  与前两个阶段的两种模式相比,“人本位”的全息开放报道模式又有新的突破,那就是 :

  (1)人性化报道突破模式化报道,由“集体呈现”向“个体呈现”转变,从人性视角还原多元人物的生存状态 ;

  (2)人性化报道突破官本位报道,打破“英雄神化”与“领袖宣传”的迷思,灾难背后的人性光辉得以充分挖掘。

  我国灾难报道的演化现状

  1、新老媒体共振 社交平台成舆情主战场

  灾难性事件对新闻媒体在时效、真实、全面地发布信息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媒体拥有权威性和公信力,在引导舆论方面有更大的优势。而新媒体则通过多角度多侧面的详细报道,迅速真实的反映情况。不同于曾经的报纸和电视,如今通过各大媒体的官方社交账号,就能第一时间获取信息,媒体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信息,并与用户直接互动。

  2、受众积极参与 UGC助力内容生产

  新媒体时代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受众掌握了话语权。我们可以在社交平台分享信息,发表言论,借助用户生成内容,从“人本位”的角度丰富信息层次,拓宽信息传播渠道。

  3、报道技术革新 内容呈现多元化

  机器人写作,虚拟现实场景,传感器、航拍纪实,动画模拟等等新技术应用于新闻报道之中,信息以图文、视频、动画、直播等形式呈现,报道形式多元,最大限度的提高信息获取效率。

  4、后灾难报道,营造集体记忆

  在灾难之后进行反思回顾性质的报道即后灾难报道。虽然其报道主体也是灾难性事件,但是不是以及时、客观的传递信息为主要目的,而是注重于深度挖掘灾难背后的信息和故事,强调深度性和反思性,旨在唤起全民缅怀反思的集体情感,极具仪式感。

  灾难新闻报道理念转变原因

  1、政府:对新闻的政治控制逐步弱化

  社会控制论的创始人、美国社会学家E?A ?罗斯认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取决于整个社会如何在社会稳定和个人自由之间取得平衡,为达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社会必须有“控制”机制。而在各种社会控制中,政治控制的作用最为突出。

  在建国初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新成立的国家政权内外交困,很不稳定。此时新闻媒体受到国家权力中心的政治控制,发布的新闻实行统一口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民主与法制进程不断加快,受众的知情权得以提出并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政府开始逐渐弱化对此类灾难新闻的控制力度。

  而随着传播技术的高度发达以及新媒体的勃兴,信息公开成为公众最迫切的诉求。政府对灾难信息的任何控制和封杀已不太可能,晚发不如早发,早发还能争取主动引导社会舆论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2、媒体:新闻专业主义意识由缺失到回归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建立更加强大的国家政权,政府把新闻媒体当作社会动员的有力工具,新闻媒体成为社会权力运作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在这种背景下,新闻媒体的唯一任务就是进行政治宣传。

  改革开放后,国家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不断加快,新闻界开始对媒体多方面功能进行深入思考,厘清了新闻与宣传的本质区别,重新认识媒体传播信息的功能,新闻专业主义意识得到承认,新闻从业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专业主体意识得到调动和激发。

  20多年的新闻改革带来了新闻专业主义意识的回归,促成了对灾难新闻报道理念的转变。

  3、公众:知情权意识增强,信息渠道多元化

  公众知情权意识的强化,使其对灾难新闻有着更多的信息诉求。及时准确、真实客观地报道灾难事实,不仅是尊重公众知情权的需要,同时有助于人们消除恐慌,沉着应对。媒体灾难新闻报道理念的适时转变,正是顺应了这种需求。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在传播技术发达的今天,信息很难封锁,如媒体不能及时、客观地报道灾难,人们会从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就有可能造成谣言四起、蛊惑人心的局面。这种情势也促使了新闻媒体对灾难新闻报道的理念发生转变。

  灾难报道中的新闻伦理问题

  1、过度披露隐私

  外滩踩踏事件发生后,某报刊登文章《复旦20岁“才女”外滩踩踏事故中遇难》一文,文中大篇幅地引用了复旦大学云南籍大二女生杜某的私人资料,对此,复旦学生通过“复旦易班”微信公众号发出题为 《少点伤痛,多点尊重》的文章质问: “这么做的目的究竟是为了要哀痛一个生命的逝去,还是仅仅为了博得关注度?”

  隐私是指公民不愿告人和不愿公开的事项,包括个人信息、私人空间、个人私事、私人活动,其最大的特点就是: 当事人可以放弃也可以自由处置,但是别人不能代替当事人处置隐私。

  虽然媒体对于此事的报道引用的信息和图片资料来源于当事人自己公开的社交媒体,报道的主观目的是正当的,报道本身也不存在侮辱、诽谤、捏造、虚构等情形,但我们不得不思考:如果对照片进行适当的处理,或者不具名,是否效果会更好。

  2、过度煽情:损害新闻客观性

  故事化、煽情化的表达方式并不适合于新闻报道,虽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唤起读者共情,但是会在更大程度上损害新闻的客观性与严谨性,挤占重要真实信息的传播空间,甚至成为泛娱乐化的信息消费。情绪化的报道对读者也会造成错误引导,使得新闻媒体作为社会公器的舆论引导和监督功能失灵。

  3、信息超载:海量与单薄并存

  新闻报道是媒体的核心生命力,在报道信息量空前巨大的时代,信息往往呈现出互相矛盾的两个方面。一是信息超载,源源不断的海量信息相互借鉴相互掺杂并反复出现,造成受众阅读疲劳。二是因为报道层次单一,反而造成了信息量单薄,这种单薄不是少,而是信息失衡,单一的报道套路是缺乏深度与创新的。

  4、片面真实:事实核查失职

  真相还在穿鞋,谣言已跑遍地球。相较于时效,灾情数据的真实性不可让步。片面真实是虚假新闻,反转新闻的重要成因,以偏概全或者未经核查的新闻报道不仅破坏新闻真实,还会助长谣言四起,带来社会恐慌。事实核查新闻的内容通常由原始信息的来源、实施情况、真实性评级三部分构成,缺失任何一部分的新闻信息,无论是文字还是视频,都不完全具备客观的可信性。

  5、灾难美学:情绪被情怀绑架

  灾难美学在新闻报道中表现为,用大量的真实的灾难画面来冲击读者的眼球,或者借灾难题材博取眼球,来达到与灾难救援本身无关的目的。其本质就是我们面对灾难及受难者的态度,往往是“抽象的同情,具体的冷漠”,在最宽泛的意义上毫不掩饰对受难者的悲悯与同情,但对于在受难者这个抽象符号背后的具体的个人的苦难,却缺乏一种坚韧、持久、悲悯的道德激情,去进行救赎与援助,而是开始迅速地冷漠,不耐烦,遗忘。网传多年所谓“带血的10w+”、“吃人血馒头”等多描述的是此类。

  6、舆论失焦:造成二次伤害

  “人本位”的灾难报道模式容易造成舆论失焦,原因在于大众传媒的属性议程设置功能发挥作用。它对于报道对象的某些特定属性进行凸显和淡化处理,把对象的“主导属性”传达给受众,会影响受众的认知和判断。对受害人追根究底的采访与曝光只会放大悲痛,造成次生伤害。埃航丧生的女大学生,重庆公交坠江案中的无辜女司机,均因媒体不同程度的突出报道受到网络暴力。

  新闻媒体在对灾难性事件进行报道的时候,为了尽可能还原当时的情景,往往会让当事人尽力回想当时的情景,并复述出来。这种“揭疤式”采访会对经历了灾难,已经遭受到身心伤害的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

  轰炸式采访也是容易造成“二次伤害”的采访方式。在事件发生后,一些记者不顾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一拥而上,用密集的问题和轰炸式的采访来获取想要得到的信息。

  例如在马航失联后,不断有乘客家属从四面八方赶往北京丽都饭店等待消息,但航班搜救信息出现了罗生门,信息不断公布,又不断被辟谣。记者在得不到实情的情况下,将麦克风转向遇难者家属,围绕遇难者对家属进行轰炸式的密集采访,让本就因焦急等待而疲惫的家属因为轰炸式采访心理更加沉重压抑。

  灾难报道中的操作规范

  1、健全报道机制 坚守新闻专业主义

  媒体应针对灾难新闻制定一套完善健全的灾难新闻应急报道机制,在机制运行下做到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全面地向公众发布信息。对突发事件的快速报道既是新闻专业主义的要求,也是新闻媒体竞争的需要,更是满足受众知情权的重要保障。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灾难报道生产流程,首先要解决的是信息的搜集和处理问题,新兴信息技术的使用在这一方面能带来实际的帮助。而媒体内部的组织和快速反应能力则需要对传媒工作人员进行锻炼和培养,这些都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制度和高效的应急机制。

  2、明确新闻报道理念 确保新闻真实

  在危机应对体系中,新闻报道对传递灾情信息、唤起社会关注、协助各方救援能够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但媒体在表达灾难悲情、救灾感动等情感时应该有所节制,媒体的主要职责是及时、真实的传播灾情信息,而不是煽情作秀,真相自有万钧之力,过度渲染得不偿失。

  3、挖掘深度内涵 给予权威解读

  新闻媒体应对灾难进行深刻的思考与反省,因为媒体的责任并不单单是记录灾情,更重要地是对引发灾难的原因进行调查和报道,对当前社会制度与伦理责任的再审阅,对灾难中存在的人性光辉进行宣扬,对同类灾难事件的自救、他救等援助措施进行总结传教。

  4、遵循新闻伦理 注重角度与温度

  在灾难报道的采访中,要尊重受访者意愿,不消费家属苦难,切记“最小伤害”原则。同时所谓人文关怀就是要关注个体命运,将受害者看作一个个体,而不是这场灾难中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不能打断救援工作,不应干扰救援人员和医疗人员,对新闻人来说报道很重要,但首先我们生而为人,生命至上。

  灾难新闻报道的3T原则

  英国危机公关专家杰斯特( Michael Regester)曾提出在危机处理时的“3T”原则,即Tell your own tale (以我为主提供情况)Tell it fast (尽快提供情况)Tell it all (提供全部情况)该原则要求作为危机管理主体的政府必须主动寻求与作为信息传播载体的媒体合作,通过媒体这一中介和载体进行及时、有效的信息传导,使危机信息比例合理化,避免诱发潜在危机。因此,我们应该对于灾难新闻报道做到这几点:

  1、即时提供信息,把握舆论主导权

  灾难性事件往往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人们急切想了解与之有关的一切,如果官方隐而不报,我们的权威媒体无法满足民众对信息的需求,就会丧失信息发布的主动权。事实上媒体越是早些跟进相关事件就越为政府较早地进行议题设置阻碍谣言的传播提供保障。除此之外,心理学中存在一种首因效应,它是指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在灾难性事件刚刚发生的时候,正是人们处于极度渴望信息的高峰期,如果这个时候没有权威的官方的信息来给人们解渴的话,很可能会被流言通过非正式的传播途径抢先占领舆论高地,率先对民众的认知产生影响作用。即使官方媒体在后来再给出权威的信息,也很难再改变人们头脑中的固有印象了。

  2、控制议题框架,掌握舆情话语权

  在突发事件中,群众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个人的利害关系和一些敏感问题上,固执己见,争论不休,从而影响了对事件全局性处理的进行。因此,必须转移群众非全局性的关注点,通过框架的设置把他们的注意力和资源引导到有利于事件控制的实质性问题上来。政府通过媒体展开的正面引导,就是为了体现公共部门与社会各界的利益一致性,消除分歧,从而形成全社会团结一心、一致应对危机的氛围。否则,不仅会影响到对事件的处理,甚至会加重已有的危机,或是诱发复合型危机。

  3、提供关键信息,控制信息发布权

  尽可能提供全面的情况也是灾难报道中的一个基本要求。它是由于灾难性事件本身的突发性以及不确定性导致的。像地震这类无法预测的灾难事件,由于发生的突然性,灾难伊始很难迅速收集到各个点上的信息,这时候灾难报道应该明确重点,提供重要信息。重要信息亦即危机事件的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事件本身情况;第二层次:事件原因;第三层次:事件应对与处理;第四层次:善后处理与受害者意见。在报道危机事件的过程中,媒体报道的层次越往上走,给谣言和小道消息留下的空间就越小。当到达第四个层次的时候,信息管道中基本就是官方和正规的信息了。

  4、避免夸张渲染,理性滑向感性

  新闻媒体热衷于能迅速吸引公众眼球,带来感官刺激的灾难性事件,并不惜花大力气进行渲染。在我国有些媒体也受到影响,面对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有的媒体往往会打着为受众提供全面信息的旗号用密集轰炸的方式来编排灾难新闻,甚至侵犯灾难中采访对象的隐私和其他权益。这样的做法不仅会对受灾群众造成二次伤害,对受众涵化恐慌和焦虑情绪,甚至影响政府的公共决策。这应该是我们尽量避免的。

  灾难新闻的报道策略

  一、建构救灾知识结构

  1、树立强烈的防灾意识。

  从事灾难事件报道的新闻从业人员虽然并不都是相关灾害领域的专家,但他们的新闻报道以及相关的言行会对受众产生相应的影响。因此防灾意识对于记者来说至关重要。记者应从灾害防范的角度审视和评价文稿、图片的使用,从减灾实效的层面评测灾难新闻报道的传播效应。

  2、健全救灾知识体系。

  救灾知识应当成为新闻业务知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记者既要具备新闻传播学理论知识与业务知识,也要拥有从事灾难新闻报道所必需的防灾减灾的专业知识。要以科学的认知、规范的言行、恰当的新闻报道、对灾难事件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

  3强化灾难新闻报道的能力建设。

  媒体应建立健全灾难新闻报道工作预案,通过加强对灾难新闻图片与文字资料的使用审查,重视灾难新闻传播效应评估等多种方式,促使记者不断提高自我认识和防范的能力,进而在整体上提高媒体参与救灾的新闻报道能力。

  二、强化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加强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是媒体自身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强化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应做到:一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新闻报道理念。灾难新闻报道的用语、文字处理、图片选择、资料引用、版面(画面)处理等都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出对人的尊重与关爱,要在彰显新闻人文关怀的过程中升华新闻报道的主题。二是以尊重人格和尊严的情感进行新闻采访。记者在采访和收集新闻报道素材时,一般都是直接面对受灾人员或身处灾难现场。记者在采访时应当注意采访提问的方式、方法。在事件和对象选择、报道角度确立、新闻制作技术处理、语言使用等方面都要考虑到灾难事件当事人(包括其家人)的感受,要在敬畏和有所忌讳的氛围中完成新闻素材的收集。

  三、创新灾难新闻报道模式与思路

  记者应当明确灾难新闻报道的角色定位和职责所在,通过创新报道模式、报道手段和报道思路,提升新闻报道价值。

  一是思维方式多维化。记者应当以多向思维方式,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受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满足受众获取多方面信息的需要为己任,多层面、多角度地对发生的灾难事件进行准确、及时、全面的报道,从而最广泛地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

  二是报道方式深度化。让受众获取有价值的、全面的灾难新闻信息,既是媒体对公众知情权的敬畏和尊重,也是媒体自身的价值选择,不能仅停留在“何人、何时、何地、何因”等新闻基本要素的陈述,而应进一步对灾难事件新闻的产生背景、影响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对灾难作出较为详细的深度报道。

  三是细节披露适度化。灾难新闻的真实并不等于对灾难细节不加选择地传播。在对灾难具体细节的报道中,一定要做到适度、适当。切忌对细微环节进行夸大或渲染;切忌对血腥、痛苦、惨烈、恐慌的情节作刻意报道;切忌以过度的煽情和淋漓尽致的细节描写报道灾难新闻。

  四、拓展灾难新闻报道的形式

  在读图时代的今天,记者应当更加注重以图文互补的办法来丰富新闻报道的内容。力求以文字的丰富表达力,弥补图片画面形象的不足,以图片的直观、简洁,弥补文字冗长繁琐叙述的不足。用图文并茂的报道方式,让大众一目了然地知晓新闻信息。同时也可以使用新闻图表,直观地展示灾难信息。

  智媒时代灾难新闻的变革方式

  1、采用机器新闻写作

  机器新闻写作是指运用算法对输入或收集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从而自动生成新闻稿件的计算机程序,其最大的特征就是新闻生产的自动化。机器新闻写作是解决灾难突发性、不可预见性对快速新闻报道造成的高难度的强有力的工具。因此,对灾难客观事实方面的报道交由机器人生成更佳,新闻记者的工作重点则应放在灾难事件的深度报道、人性化报道、细节报道等更强调思想性、情感性的报道中。

  2、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打造沉浸式新闻

  虚拟现实技术在灾难新闻报道中最具价值的应用在于灾难科普与教育。借助 VR、AR 技术模拟台风、洪涝灾难及恐怖袭击等人文灾难,可以高度还原灾难发生现场,模拟灾难发生情境,使受众沉浸其中,以第一视角来体验灾难发生时刻。相比传统的依托纸质媒介、电视、广播等载体传播的说教式、灌输式宣传,虚拟现实技术可让受众在模拟环境中感受到身处危险一线的恐慌与不适,从而激发受众学习防灾避灾知识的动力并亲身实践逃生技巧,大大提升灾难教育的有效性。

  3、3D动画技术制作“动新闻”

  “动新闻”是以三维视频 ( 动画) 方式呈现突发新闻、焦点新闻的一种全新产品,它主要以网络、电视为传播载体,以 3D 新闻模拟场景为主体,融合现场照片、动画、旁白、音效等多媒体元素,模拟再现整个新闻事件过程或关键点。

  灾难事故发生的细节、过程是受众颇为关心的信息之一,但灾难事件具有不可复制性,“动新闻”则可以让“静态”“平面”的新闻“活动”起来,最大程度地模拟还原事故发生现场,增加新闻的可读性和可视性。国内2015 年新华社在报道“东方之星”沉船事件时以 3D 动画还原了客轮倾覆的场景,并就该事故已知信息做了可视化呈现。国外《纽约时报》制作的《8分46秒:乔治·弗洛伊德是如何在被捕后身亡的》中就采用动画表明监控的位置,以及弗洛伊德开始所乘坐的蓝色SUV。

  4、借助无人机技术直击灾难现场

  无人机在灾难新闻报道中具有众多优势: 首先,它可以全面立体、直观真实地展现灾难现场状况,具备普通公众所不能及的视角,满足受众对灾难现场情境的强烈信息需求; 其次,无人机拍摄出的灾难大场景往往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可作为珍贵的影像资料; 再次,无人机可以突破灾难现场恶劣危险的客观条件,到达一些记者无法亲临的地方进行近距离多角度的拍摄,为记者分担风险; 最后,无人机还可与移动直播等技术结合,实现对灾难现场实况的实时报道。例如在2020南方洪涝灾害发生后借助无人机拍摄了当地景象。

  媒体记者在重大突发灾难新闻报道中须遵循的新闻准则

  1. 冷静特质的专业精神

  在灾难新闻报道中媒体记者以冷静、理性的态度第一时间为公众提供真实客观的信息,杜绝煽情,应当即使迅速冷静进行专业的新闻报道,让公众了解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动态,而不至于引发公众情绪激动造成负面影响。

  2. 动态滚动报道即使跟进

  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会用现场说话,以真实动人,接到报道指令后的记者赶赴现场一定要注意观察、分析、识别、捕捉突发事件救援中的新情况,新变化即使报道出去,为公众提供即使准确、全面的新闻资讯,即使捕捉现场的画面和有用信息,作为媒体灾难性新闻一般都用动态滚动的方式来报道,动态滚动主要遵循的规律是短、快、新、活,发生时间、地点当时的地形、天气,需要实时捕捉追踪事故发生后最新的遇难人数、受伤人数情况、救助情况和应急措施,作为新闻记者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原因没有查明定性前,不能凭自我感知预测来武断得出结论

  3. 拿不准、拿不稳的信息坚决不用

  重大突发现场报道中突发情况比较紧急,赶往现场的记者要稳住神,不慌乱心理素质一定要好,拿不准、拿不稳的信息坚决不用,绝对不能沦为传谣放大,社会恐慌的信息策源地

  4. 展现人为关怀

  突发性灾难事件中会出现人员伤亡的惨烈画面,新闻媒体的新闻报道活动,要突出对人的生命、生存和人的尊严的关注,灾难性突发报道要展现媒体的人文关怀,不仅要挖掘突发事件本身

  5.提供服务信息

  报道受众最想知道,最需要知道的信息,面对突发灾难事件为公众提供实际有用的信息,将报道重点放在为救援提供有帮助的信息上

  6.要遵循客观中立的新闻准则

  突发事件发生后当所有信息为清楚的时候,必须采用中立的立场,这是媒体记者在进行灾难性突发新闻报道的基本准则

  7.要遵循切忌炒作的新闻准则

  作为媒体,要正确运用自媒体的信息,要认真核实,不能人云亦云,相互炒作

上一篇:【民法典通解通读】姓名是想改就能随便改的吗?
下一篇:成年以后千万别整牙?牙齿矫正后遗症和危害你需要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