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科目一《综合素质》超详细干货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8-07
手机版

  咦?教师职业理念中的三观都是啥来着?哎呦,这《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保法》这法那法的我整个人都要乏了!Oh my gad,文化素养都是些什么鬼,第一次知道考教师资格证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得人文历史无所不晓,大写的头大!中考高考逃不掉的作文,教师资格证中居然也有,谁来救救孩子?

  以上可以说是很多学习《综合素质》的小可爱们真实的内心独白了,尤其是最后这句“谁来救救孩子”。我掐指一算,看来只有我来了!

  在正式讲解知识点之前,我们先要对《综合素质》的重点和题型分布做到心中有数,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综合素质》分为五大模块,其中职业理念和教师职业道德以单选题和案例分析题考查,基本能力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写作题型,而法律法规和文化素养只以单选题考查。整体来说,这一科重点分布明确,结构清晰,较其他科目简单,但也绝不容忽视,毕竟每年挂在这一科上的也不在少数。

  好,了解完基本情况,下边请大家搬好小板凳,握紧马克笔,跟我一起划重点啦!

  如果真的决心考教资,就不打无准备之仗。首先,你需要准备一份备考计划表,按计划学,效率高,更轻松;其次,你需要一些比较好的资料,资料的作用就是大大节省你自己看书+总结的时间。恰好,【优师领学班】这两样东西都有:老师会细细讲述小白如何制定科一、科二的备考计划,也会讲到记忆技巧和模板使用方式;并且把计划表和答题模板送给你。这个课和资料还是免费的!点击下方小卡片立即报名领取~

  

  该模块会出一个材料分析题,因此我们需要掌握3个“观”: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了解2个“观”:评价观、教学观。下边一一说一下:

  1、教育观

  我国当前的教育观是指“素质教育观”,因此素质教育观的内涵成了我们必须要理解到位的内容: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口诀:全体面创个)

  拓展:素质教育观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2、学生观

  1.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要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多看优点,会赞美

  2.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悦纳错误、多宽容

  3.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要相信学生、多期望

  4.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的关怀——要认识到学生是人,爱护尊重,讲民主

  (口诀:王冠人不差钱)

  3、教师观(“2”个转变)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口诀:三者一开放)

  (二)教师教学行为观点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助、教学相长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改强调反思和终身学习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口诀: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与自我、学生、同事的关系)

  4、评价观

  1.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

  2.评价内容多元化

  3.评价方式多样化

  4.评价主体多元化

  5.更注重评价过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5、教学观

  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

  4.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

  (口诀:人生过客)

  除去材料分析题,本模块以单选题考查为主的知识点如下:

  1、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有哪些?

  1.分析和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

  2、教师成长的过程分为哪些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

  2.关注情境阶段

  3.关注学生阶段

  3、教师劳动的特点有哪些?

  1.复杂性和创造性

  2.连续性和广延性

  3.长期性和间接性

  4.主体性和示范性

  4、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谈到法律法规大家多少会有点头疼,所以我决定先给大家吃粒定心丸,在我们的科一考试中,这部分只会考察8个单选题,不会考查简答呀,案例分析啊,所以我们只要熟悉重点法律中的常考法条就可以啦。2011~2019年上各项法律法规的考察情况

  下边我们简单对法律法规进行一下概述,方便后边理解具体法律:

  1、教育法体系

  2、教育法律责任

  好,下边正式进入到我们具体法律法规的划重点环节: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全部教育法的“母法”,颁布于(1995)年。

  (口诀:九五至尊)

  时间脉络:

  1995 年 3 月 18 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1995 年 3 月 18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45 号公布,自 1995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

  2009 年第一次修订,2015 年第二次修订。

  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级各类教育

  具体内容:《教育法》常考法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制定机关 :全国人大颁布(我国第一部教育相关法)、人大常委修订。

  时间脉络 :

  1985 年,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的决定》, 提出义务教育。

  1986 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颁布实施 。

  2006 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修订。 (2006 年义务教育农村免费 ,2008 年城市免费 )

  2015 年,第二次修订。

  适用范围 :小学-初中九年义务教育阶段

  具体内容:《义务教育法》中的常考法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

  时间脉络:1993 年 10 月 31 号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1993 年 10 月 3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五号公布

  自 1994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使用范围: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与教学工作的教师

  具体内容:《教师法》常考法条

  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法律责任)

  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

  时间脉络 :1991 年通过,2006 年第一次修订,2012 年第二次修正

  适用范围:各个主体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具体内容:《未保法》的常考法条

  5、《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具体内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常考法条

  6、《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具体内容:《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常考法条

  7、《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地位: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居核心地位,起统帅作用。

  时间:1982年颁布;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和2018年修正。

  内容: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徽,国旗,国歌,首都。

  我国的宪法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1)1949 年新中国成立之际,由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 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一个宪法性的文件,在当时起着法临时宪法的作用。

  (2)1954 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3)1975 年,第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颁布了新中国第二部宪法

  (4)1978 年,第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颁布了新中国第三部宪法

  (5)1982 年,第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颁布了新中国第四部宪法

  以上就是对我国教育法律法规重要法条的梳理,望大家熟读,确保做题时可以再认,拿下8道选择题。

  这一部分不仅会考查单选题,同时也是我们两个大题的出题点之一,整体来看这部分不难。我们需要牢记一个口诀:三爱两人一终身,下边来分解看一下:

  1. 爱国守法- - --- 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 爱岗敬业- - --- 本质要求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3. 关爱学生- - -- 核心、灵魂、试金石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 教书育人 ---- 天职、使命、中心任务、根本任务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关键词:素质教育,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 为人师表 - - -- 内在要求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 廉洁奉公,自觉 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关键词: 以身作则、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不竭动力

  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关键词汇总

  口诀大家记住了没,在做题的时候要善于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然后和口诀中的点链接起来,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中国古代史

  一、春秋时期

  1.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吴王阖闾、秦穆公/越王勾践。

  2.齐桓公: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代替周天子充当盟主的诸侯。

  3.晋文公:晋文公为救援宋国之围,在城濮与楚军作战,作战中遵守了与楚成王约定的“退避三舍”的承诺,却也开创了“兵者诡道也”。城濮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也是最早有详细记载的战例。

  4.三家分晋: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周威烈王封三家为侯国,正式承认了他们诸侯的地位。史学界以此作为东周时期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点。

  二、战国时期

  1.战国七雄:韩赵魏楚燕齐秦

  2.重要变法

  (1)李悝在魏国变法,最早进行变法的国家。他所作《法经》是中国第一部比较有系统的成文法典,注意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法典。在《法经》之前,已经颁布了很多法典,只是不太完善。

  (2)吴起在楚国变法。

  (3)商鞅在秦国变法:当时最彻底变法的国家。

  3.重要水利工程

  (1)都江堰: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2)郑国渠:秦王命韩国水工郑国在秦国主持兴建郑国渠。

  (3)吴国邗沟:邗沟是联系长江和淮河的古运河,是最早见于明确记载的运河。

  4.战国思想-百家争鸣

  (1)儒家思想:

  孔子:以“仁”为核心,强调内仁外礼;推崇有教无类的思想。

  孟子:主张性善论,推行仁政、民贵君轻的思想。

  荀子:主张性恶论,礼法并用,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2)道家思想

  老子:《道德经》,无为而治,道法自然

  庄子:《庄子》(《南华真经》),天人合一、清净无为;擅讲寓言故事,如庖丁解牛、邯郸学步、东施效颦、庄周梦蝶等。

  (3)墨家思想

  墨子:提倡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发现小孔成像原理。

  (4)法家思想

  韩非子:法术势结合

  三、秦朝

  1.秦朝政治

  (1)创造帝制: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皇权至高无上。

  (2)三公九卿:皇帝之下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以及分管具体行政事务的中央机构。

  (3)郡县制: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免,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封割据的状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4)统一货币:将“半两钱”方孔圆钱推行中国。

  (5)统一度量衡:度:计量长短的器具称为度;量:测定计算容积的器皿称为量;衡: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称为衡。

  (6)统一文字:小篆。

  2.秦攻匈奴之战:秦始皇派大将军蒙恬率军北击匈奴,建立起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3.大泽乡起义: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起义并建立张楚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提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与其相关的成语有“揭竿而起”、“鸿鹄之志”。

  4.秦始皇的四大工程: 阿房宫、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

  四、汉朝

  1.楚汉之争:项羽在“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最终战胜秦军,奠定西楚霸王地位;刘邦项羽进行了长达 4 年的楚汉之争,刘邦手下著名大将有张良、萧何、韩信等。

  2.文景之治:汉文帝刘恒和汉景帝刘启时期,是君主集权社会第一个盛世。

  3.汉武帝: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并且独尊儒术,征战匈奴。汉武帝死后葬于茂陵,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

  4.张骞出西域:汉武帝为反击匈奴,于公元前 138 年,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到过大宛、大月氏等国,获得了前所未闻的西域资料,也向各国介绍了汉朝的情况。司马迁将此行称为“凿空”。

  5.西域都护府:汉朝中央政府为了加强对西域各地的军政管理,设立西域都护府。西域都护府不是汉武帝设立的,而是汉宣帝设置的。

  6.班超出使西域:东汉初年无力顾及西域,西域各国重新被匈奴控制。公元 73 年,为攻击北匈奴,协助东汉重建西域都护,恢复对西域的管辖,汉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公元 91 年,班超被任命为西域都护,再度将西域隶属于东汉的统治之下。

  7.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不断西运;西域各国的奇珍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著称于后世的“丝绸之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往西,经甘肃的河西走廊及当今的新疆地区,远达中亚,南亚,西亚,以至地中海东岸各国和南欧、北非等地。

  8.汉朝思想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继承了孔孟的儒家学说,吸收了法家、道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宣传尊君敬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思想,提出“天人感应学说”。从此树立了儒家思想成为文化正统的地位。发生于汉武帝时期。

  (2)白马寺:汉明帝时期修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

  (3)道教: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创始人是张陵,东汉时在民间兴起。

  五、隋朝

  1.三省六部制

  (1)三省制,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内史省(后改为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

  (2)六部制:

  ①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

  ②户部: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

  ③礼部: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④兵部: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

  ⑤刑部:掌法律刑狱,与最高法院性质的大理寺并列。

  ⑥工部:掌管营造工程事项的机关。

  2.科举制:公元 606 年,隋炀帝增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三元:解元,会元,状元。

  三甲:状元,榜眼,探花。

  3.隋朝科技

  (1)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2)赵州桥: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六、唐朝

  1.唐太宗: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设计在玄武门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被立为新任皇太子,两个月后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开启贞观之治。

  2.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在位期间称为武周之治,并开启武举和殿试。

  3.唐玄宗:开元盛世,让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安史之乱,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的内战,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造成唐代藩镇割据,也称天宝之乱。

  4.唐朝外交

  (1)文成公主:唐太宗李世民封李氏为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联姻吐蕃,促进唐蕃友好。

  (2)玄奘:唐代著名高僧,著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 110 个国家及传闻的 28 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

  (3)鉴真:唐朝僧人,东渡日本,传播大唐文化持戒律最严的律宗南山宗祖师,也是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开山祖师。

  (4)遣唐使: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遣唐使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七、宋朝

  1.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即位后,改国号为“宋”,定都开封。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同时避免别的将领也“黄袍加身”,篡夺自己的政权,所以赵匡胤通过一次酒宴,以威胁利诱的方式,要求高阶军官们交出兵权,称谓杯酒释兵权。

  2.王安石变法:宋神宗时期,针对北宋当时“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以富国强兵为目的,而掀起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颁布了“农田水利法”、均输法、青苗法、免役法(又称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并推行保甲法和将兵法以强兵。但它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3.民族关系

  (1)与辽:澶渊之盟-北宋宋真宗与辽萧太后经过多次战争后所缔结的一次盟约客观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与金:

  ①靖康之耻:靖康年间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除了烧杀抢掠之外,更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皇族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

  ②岳飞抗金: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南下,南宋抗战将领英勇抵抗。岳飞从金军手中收复建康;在郾城打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史称郾城大捷。

  八、元朝

  1.行省制度:忽必烈建元朝后,正式在朝廷设置中书省总领全国政务,时称“都省”。元朝在全国共设 10 个行省。

  2.《农桑辑要》:元世祖颁布《农桑辑要》指导农业生产,我国最早的官修农书。

  3.《授时历》:许衡、郭守敬修订新历法,因元世祖忽必烈封赐而得名,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精度与公历(格里高利历)相当。

  九、明清

  1.郑和下西洋:1405~1433 年,郑和前后七次下西洋。郑和的船队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术。船队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之间,经历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国家航海时间早几十年,是明朝强盛的直接体现。

  2.八股取士:明宪宗时期,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称为“八股文”。 直至清末光绪二十四年(1898)戊戌变法时才废除,光绪三十一年(1905)科举制被废除。

  3.一条鞭法:张居正于明朝万历年间推行。就是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大大简化了征收手续,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

  4.戚继光抗倭: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很早以来,两国人民就友好交往,但在明朝的时候,由于日本国内形势的变化,酿成了倭寇侵扰中国沿海地区的倭患,和以戚继光为首的中国军民抗击倭寇的斗争。

  5.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末清初,郑成功下决心赶走荷兰侵略军。永历十五年(公元 1661 年,南末帝年号)三月,郑成功亲率 2.5 万名将士,分乘几百艘战船,浩浩荡荡从金门出发。永历十六年初,侵略军头目被迫到郑成功大营,在投降书上签了字。至此,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 38 年的我国神圣领土台湾。

  6.军机处:政治用了明朝的内阁和六部,大兴宣政院。雍正七年增设军机处。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7.雅克萨之战:雅克萨之战,是沙俄侵略者妄图侵占中国黑龙江流域大片领土,中国军民被迫进行的一次反对侵略、收复失地的自卫战争。清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1685—1688年),中国军队为收复领土雅克萨,对入侵的俄军所进行的两次围歼战。是中国对俄的第一次自卫反击战。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两国东段边界。

  中国近现代史

  一、洋务运动

  1.洋务运动介绍:19 世纪 60-90 年代洋务运动,又称晚清自救运动、自强运动,洋务派(中央代表奕

上一篇:宝宝爱夹腿、摸JJ要管吗?答案跟你想得有点不一样…
下一篇:《上载新生》,从数字生命看生命的等级和意义,你愿将生命上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