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里心灵意识课程是真的吗?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8-07
手机版

  最近加了一个微信群 ,20一个月。名字叫做星际课堂意识扩展...... 讲的是四次元生命时代,天心操生命流动循环共修,宇宙天体对应原理,人体心灵十字,老子学院....导师叫麦乐,中国终南山老子学院联合创办人,星际文明和远古文明的传承者,四次元新地球泰拉社区的总设计师请问大家这个是不是真的,有没有科学依据,是不是骗人的?

  我告诉你一个分辨方法,说得越玄之又玄的,越是假的。真正的高人不需要这么多头衔和称号来自我彰显。

  你问有没有科学依据,我负责任的说,没有。当然,科学不能作为唯一的判断标准,但是在你提的这个案例中,我认为它是非常不可信的。

  这类玩意儿,比传销更严重。传销害了你钱包。灵修害了你的心。这年头,魔鬼遍地都是。现实世界就是一部活生生的魔幻游戏。

  抛开类似佛法这样的正法修行不说,其他大多数流行的所谓的“灵修”其实不过是世界上最阴暗肮脏而又被“灵修者”的疯狂追捧的危险活动。

  下面这本书深刻剖析揭露全世界范围“灵修”界的种种不合适甚至扭曲黑暗的现象。对于那些疯狂热衷于“灵修”的人应该会是一个很好的教育资料。

  在线阅读:文殊甘露微信公众号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Nzc2NTkyNA==&mid=401586445&idx=1&sn=b64e9878d8940cf4983329a1fe3d3e81&scene=4

  全书下载: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2140043775&uk=3187803405

  ■ 关于“灵修”不得不说的内幕

  来源:文殊甘露

  摘自:《狂喜之后:踏上内心的探险之旅》

  作者:Jack Kornfield 杰克?康菲尔德

  翻译:周和君

  ■ 灵修之路(一)

  ——当代世界修行团体与道场

  导引:在美国,这本《狂喜之后》被誉为近三十年来描述内心实修转化最具说服力、最真实无欺的经典之作。在本书的第十章,作者揭露了修行团体或道场中大师们对弟子滥用权威、性剥削等失德的行为,也探讨了弟子将师父神格化以及无法区分魅力与智慧的盲信屈服态度。

  人类在政治上已经建立自由民主的体制,然而在宗教上却仍停留在神权崇拜的落伍阶段。此等现象遍及全世界,自古至今从未停歇过,从中古世纪猎杀女巫的宗教审判与十字军东征,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著名禅师扭曲禅宗教义而鼓励信众参战,甚至到藏密各宗派之间的权力斗争,都显示出人类对权力的热衷,远甚于放下自我。

  如此真实的提醒,足以唤醒许多甘于被剥削的信徒,及早放下盲目的权威崇拜,回归到自己的平等佛性,体会平常心的真谛。

  ?因为我被视为转世活佛,人们普遍认为我在生活中必然只体验到宁静祥和及无尽的幸福,完全无忧无虑。但实情并非如此。身为德高望重的LaMa以及转世的觉者,应对此知之甚详。

  ——堪竹法王仁波切(Kanju Kutush Tulku Rinpoche)

  ?如果我们遇见一个真正的伟人,在得知他的伟大可能是由于他的脆弱时,难道不会因此受到感动,反而会害怕吗?

  ——卢?安德烈亚斯—莎乐美(Lou Andreas-Salome)

  拉达?斯洛斯(Radha Rajagopal Sloss)的近著《阴影下的生活》(Life in the shadow),对于幼年时期跟父亲克里希那穆提生活的情形有详细着墨。她在书中叙述这位精神领袖才华洋溢,吸引了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人,并为人们带来心灵改革的勇气和觉醒。她提到多年来克氏对她一直犹如慈爱的第二位父亲。

  她述说后来她得知克氏竟然与她母亲维持了二十年之久的婚外情。当时她父亲还是克氏事业上的得力助手和极亲密的友人,她因此内心震惊莫名。日后她更发现克氏才是她的亲生父亲。除了这段不可告人的风流韵事之外,克氏对于其他女人也有強烈的需索,她们为他秘密堕胎,而他则口是心非,玩弄两面手法,生活日益奢华,并且性格高傲又刚直,这导致他日后跟自己的部下长期对簿公堂。 这些有关克氏作风的故事,也能从对他甚为熟稔的人口中得到证实。但当私生女拉达质问他在这些事情上扮演的角色时,克氏则愤怒地驳斥:“我是没有自我的!”

  我们对于克氏这种言行不一的作风以及其他许多类似的行为该如何看待呢? 是否发生于灵修团体中的丑闻,都有其特殊的原因,还是这其中必然存在某种机制,某种近乎原型的征兆,能让我们分辨察觉, 并在灵修道路上走得更加自觉?

  如何睿智地待人处世:学会分辨智慧

  在我们开始细数自己和别人的缺失之前,很重要的事情是要先擦亮眼睛和心灵,确定自己是以敞开的心和谨慎的态度进入这个灵修的领域,而非带着嗔恚、分別心或合理化的态度。此刻我们需要的是一颗能分辨智慧的心。

  佛陀在经典中教导每位修行者,要诚实分辨睿智和健康、愚蠢及不健全的差异,不要完全依从任何典籍、教诲或权威人物。被匿名戒酒协会称之为“无畏之道德情操”的特性,不论对学生还是老师来说,都是必要且有效的锻炼方式。

  分辨智慧的能力意味把事情看得透彻明晰。就像我们先注意到脏衣物累积得差不多了,应该加以清洗了,我们在解决问题之前,也需要事先诚实评估此事的来龙去脉。在我们共同面临的灵修困境中,必须有足够的勇气去质疑自己所抱持的信念,包括共修的团体、老师和自己。我们得借由看清事实,以及诚实面对困难和坦白在修行上的各种困境,来化解自己孤立无依的封闭窘境。但我们必须永远抱着慈悲的精神,并且要记得保持彼此的内在联系。只要能在心理上跨出这一歩,就能产生巨大的疗愈效果,虽然刚开始时内心可能感到惊惧、挣扎。我们必须勇于信赖真理,到头来那份真理就会带领我们迈向自由的境界。

  不论内心是如何清朗无惧,分辨智慧的能力仍旧是奠基于慈悲之中,因为这份智慧不仅让人看到问题本身,也能清楚事件的原因和误导的动机。由于这种看待事情的态度并不带有严厉批判,因此能使我们分辨圆熟与迷妄。除此之外,明辨的智慧让我们了解到任何传承和老师都各有其优缺点,所以,它让人能够选择美善并且扬弃丑恶。

  明辨的智慧里面有一种谦卑和慈爱的特质:它并不要求事物一定要完美无缺,乐意省视正反两个面向,在各种情况里学习,并了解其成因,让我们以开阔的胸襟,省视在灵修旅途上会碰到的困境。

  ■ 灵修之路(二)

  ——集体崇拜的困境

  ●困境的四大领域

  灵修团体中最常见的危险在于权力的滥用。这种情形最常发生在既定团体里,身为老师或大师的人揽控了所有的权力。团体中老师的意见被奉为圣旨,学生必须无条件服从他的每句话,胆敢质疑的人会受到排挤,老师的权威地位无法动摇,师生间毫无互动可言。这时候老师便能轻易掌控学生的实际生活,而且还美其名曰为学生的利益着想。老师的心灵在不知不觉间贪恋权力的甜美滋味,从而忘却追求智慧与人格陶养的初衷。尤有甚者,原本师生间那份纯粹且无条件的爱,也变质为某种奖励学生服从的手段,任凭老师的喜憎来决定关爱的程度。这样充满分别心的作为势将引发学生争宠夺位和钩心斗角的堕落局面。而学生又划分为受宠和失宠受罚的两个群体。他们在团体中搞起小圈子,互相诋毁,散播各种谣言耳语,暗中进行权力斗争。而滥用权力最令人痛苦的后遗症就是偶像崇拜、偏执狂,还有其他恐怖的后果。

  对于老师和团体而言,第二个容易滋生的问题是账目不清。人们进入灵修生活后,心中对上师充满感恩,而当某个团体的运作兴旺起来,大众的捐献往往会如潮水般涌入:这些金钱可能是为了奉献上帝,建寺庙、教堂,或护持灵性导师从事神圣工作。由于绝大部分宗教都强调人们应过简朴生活,因此这些老师大都不知道如何处理金钱问题。如果他们忙于俗务而未能精勤修行,终日沉浸在物质生活中,就会被金钱弄得不知所措,汲汲营营于攫取安全感或假灵性之名,让自己完全沦落到贪婪的地歩。最糟糕的情况是,滥用金钱可能会使某些权高位重的人拥有秘密账户,私底下过着不为人知的奢华生活,一方面无耻挥霍同修的捐献,一方面还要求其他团体成员过着严谨清贫的生活或是投入义务工作。

  第三种常见的伤害是以宗教之名进行性侵害。现在人们滥用性能量已成为普遍现象,身为老师若是对这类问题没有警觉,就极易成为灵修团体的问题。老师本身的需求,再加上教义中对于性的态度往往模棱两可,导致在团体中产生秘密恋情,学生以性为交换手段来得到亲近老师的机会,或是借着密教(Tantra)的修炼之名而向上师献身,或其他形式的性剥削。这些不正常的关系常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创痛。极端的、错误的性行为还会导致秘密后宫、虐待儿童,甚至有些老师告诉学生自己具有特殊神通,能够保护对方不受任何伤害,但事实上他们却将艾滋病毒传染给学生。

  第四个常见的问题是酗酒和滥用毒品。现代文明中各种诱惑让人们沉溺于各类瘾症。这些问题在灵修团体中也相当泛滥。在某些灵修传承的仪式中是以饮酒狂欢的恍惚状态作为灵性转化的象征。明白地说,这可能被人们公开或私下当作是酗酒和嗑药的借口。染上酒瘾或沉迷于嗑药的老师,会让整个团体向下沉沦,而且那些陷溺于瘾症文化中的学生,生命里最大的痛苦正源自这些带他们走上歧路的老师。

  ● 为何产生困境

  上述这些棘手的问题,为何会发生在原本立意良善的灵修团体里,很明显是有某个环节出现极大的差错。我们若想以较宽广的视野来省察事情发展方向是否扭曲,方法之一是往神话的世界寻求解答。

  希腊神话充满这类人生境遇大起大落的故事,善于描述人们忘记自己本性时,会面临什么样的下场。其中伊卡洛斯的故事最具有警世教化的意义。他是最聪慧的艺术家和工匠代达罗斯之子。代达罗斯奉命到克里特岛去为国王弥诺斯建造神奇的迷宫,迷宫里面有凶猛的半牛半人怪物弥诺陶洛斯。代达罗斯失去国王恩宠后,他和儿子伊卡洛斯先是被关在迷宫里,后来又被监禁在沿海的一座石堡里。不久,聪明的代达罗斯想到脱逃妙计。他们把剩饭留下来诱捕海鸥飞人高塔,然后耐心收集海鸥的羽毛,同时还从蜡烛里收集蜡滴。代达罗斯以羽毛、线和蜡为自己和儿子各制作了一副翅膀。

  他们终于准备好飞向自由。代达罗斯在替儿子绑翅膀时,警告他不要飞得太快或太高,以免阳光的热力熔掉蜡。当他们父子从岛上的石塔展翅飞翔时,当地的渔夫和牧羊人仰望天际,还以为他们是天神呢。当伊卡洛斯发现克里特岛已拋在身后,不禁欣喜若狂地展翅高飞,整个人全然沉浸于飞翔的自由中。不知不觉间他飞得愈来愈高,后来他飞得太接近太阳,仿佛能触及天堂。但不久太阳的高热熔化了蜡,他翅膀上的羽毛纷纷掉落。伊卡洛斯此时惊醒,但为时晚矣。他像叶子般坠落海中,零散的羽毛飘落在海面上。他父亲代达罗斯目睹此景,满怀悲伤和绝望回到家乡。他把自己身上的那对翅膀悬挂在阿波罗神殿里,从此不再飞翔。

  这故事说明,我们可能像代达罗斯一样被困在自己建造的迷宫里。借由长期耐心的锻炼,我们或许会获得脱困的方法。若我们谨守本分,了解自己的局限性,那么这份戒慎恐惧就能引导我们安然度过飞向自由的旅程。但如果我们过于得意忘形,忘记身为人类的限制,那么到头来还是会失去飞行的能力,一头栽进黑暗的深渊。

  ● 对诸神的沉迷与认同

  正如伊卡洛斯的神话,飞翔的大能属于诸神而非凡人的世界。在灵修的过程中,我们的意识或许确实能与诸神或某种原型产生认同,也就是理想的潜能。但前提是我们必须了解伴随这份理想而来的条件。原型的认同表示一个人想要成为完美的人类,一个像佛陀、耶稣那样完美圣洁的典范。诸神的完美世界是极为诱人的——我们一旦尝到解脱的甜美滋味,那些体验会使我们浑然忘我,不知身处何地。但如果以为从此就能停留在这完美的境界,不必再重返人间面对琐碎俗务,那就会有无穷的后遗症。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叫做自我膨胀。

  大部分老师的角色遭到扭曲,肇因其实都不是老师本身故意欺瞒。这些老师身边围绕着崇拜其完美人格的弟子,于是在自我陶酔的熏染下,连老师都跟着相信那些报章杂志上关于自己的夸大报道,自视为大师。老师和学生双方原本用意良善,却集体助长了这种崇拜权威的歪风。这种对大师不切实际的期盼,使老师极易得意忘形而跟现实脱节,他们的内心就跟伊卡洛斯坠落海底前一样,自认能够永远翱翔于天际。

  ● 孤立与否定

  灵修团体一旦变得遗世独立,或朝向集体崇拜的封闭组织发展,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回馈式互动。

  同理,老师一旦受到极高推崇,并被众人视为完美化身,他们的生命就可能从此孤立,无法再跟其他诚恳信实的同侪或灵性友伴接触。团体里的成员可能因此对现实盲目。如果老师身边环绕着崇拜他的学生而非彼此切磋的同侪,他们往往会陷入强烈的孤独感中。他们冀盼真正的亲密关系,内心受到不知名的渴求驱使。更糟的是,整个人陷于盲目的自信、傲慢、心胸狭隘。孤立再加上自我膨胀化为妄识,使思想控制肥沃的土壤,也使得纯净的灵修团体变质为崇拜权威的集体。

  文化力量通常也助长这些问题。社会所信仰的父权文化让我们的价值观受到制约,不敢信任自己的身体和情感,只会尊崇权威,追随那些自认万事通的专家。社会一向不鼓励或赋予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人们一心渴望被拯救,希望在混乱世道里能出现大先知,才会产生新兴宗教盲从者众的情况。

  过分理想化和孤立会导致集体否定的文化。理想化使我们不愿正视眼前的事实,而孤立表示周遭没有愿意指明真相的人。有时修行团体的冥顽程度令人咋舌,特别是从旁观者的立场看去,感触尤深。成员们如鸵鸟般拒绝面对的包括领导者的堕落,教义中充满个人崇拜的杂质以及团体成员在整个僵化的灵修体制中已丧失自主性,并且遗忘自己具备的智慧。

  我曾听说某古老教派大师的秘闻,他告诉遍布世界各地的已婚妇女信徒,其实她们全都是他的秘密情人,还替她们抹膏和剃体毛净身,以等待他的临幸和“更高层次的教诲”。有人告诉我,有位闻名于世的犹太教拉比,他把敬拜赞美的圣歌内容,跟可悲的酗酒行为混为一谈,还尽其所能地跟每个年轻女人调情。

  这些不堪闻问的丑行是傲慢和暴君式的上师的控制手段,比如假借摧毁我执之名来掌控学生的生活,又如天主教神甫的恋童癖受到集体官僚式的掩盖。我认识的一位缅甸籍佛教老师,在长期凌虐年轻比丘并进行性侵害的丑闻暴露后,引起众怒而惨遭痛殴。但这些拒绝面对事实和孤立所导致的结果,往往隐瞒长达数年之久。

  大部分传统都会警告大家不可滥用老师的地位。然而团体中有许多成员还是无法想象或相信,这些人性堕落面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他们就如神话中刚愎自用的伊卡洛斯,全然不顾父亲谆谆告诫,只想着一飞冲天。其实人类自欺的能力跟我们心灵觉醒的力量几乎一样强。由于质疑老师的言行常会令我们触及内心的阴影和深埋的伤痛,因此就算事实昭然若揭,大家仍旧否认有虐待事件的存在,继续自欺欺人地度日。有学生勇敢挺身揭穿和老师间的一些问题,甚至向大众公开控诉在某个灵性团体出现的滥权、贪污、滥交或以个人崇拜进行的不法行径,但其他学生却往往无法置信。那些被揭露真面目的老师也费尽心机地合理化自己的作为:“我是为了利益众生才运用这些金钱和权力的”,“这些无关乎性,这是密宗的法门”,“我为许多人带来好处,自己享受一点舒适生活也不为过呀”。飞翔于天际的诱惑真是难以抗拒。

  ■ 灵修之路(三)

  ——领袖魅力、智慧、权力

  ● 领袖魅力与智慧的混淆

  世人往往把领袖魅力与真正的智慧混为一谈,形成另一种对于灵修的误解。由于人们对永恒有各种企盼,因此具备群众魅力的牧师、神甫、禅学大师、神秘主义者、犹太教教师和上师,就极易引发群众蒙受至福和超自然的喜悦感受。而人们也很容易将这类精神力量,误认为是绝对的智慧或开悟的象征,甚至认为这就是神圣之爱。但我们忘记了这份能力和群众魅力只是能力和群众魅力罢了,这些能量其实同样很容易被煽动家、政客和艺人利用。

  有些人可能具有魅力但并不睿智。反过来说,具备智慧之人不见得外表光鲜聪颖或很有能力——这份智慧可能来自谦卑和淳朴的心,展现在不起眼的生活中。凡是对于神通极为重视的灵修团体,学生应该特别警觉,因为只要出现秘传和古老传承,当成员中有人被拣选或召唤,地位又凌驾其他人时,那么这个灵修团体确定已沦为狂热的崇拜团体了。当然,这并非绝对,但对于领导者的盲目崇拜却是最危险的。睿智的灵修传统就会考虑到这个环节,因而设计出周延的体系以防止弊端,它们建立一套方法,以长者和德高望重的教师来监督彼此灵性生命的成长和作为。

  ● 梦境世俗权力的诱惑

  从十字军东征到伊斯兰教的圣战一我们放眼西方宗教史,代代都有宗教团体滥权的事迹。那么,我们可能会认为东方的宗教团体和禅修传统能免于这种腐败人性的污染。但若翻开韩国、日本、斯里兰卡、中国西藏和缅甸的宗教历史,我们同样会看见某些时期曾发生过严重滥权情况。布赖恩?维多利亚所著的《禅战》(Zen at War)一书,详述二次大战期间一些痛苦事实,当时许多极有名的日本禅宗大师,像是泽木心道(Sawaki Kodo)和原田大安(Harada Daian),都曾滥用和扭曲禅宗教义,以鼓动世人加入战争和杀戮。

  许多世纪以前,日本禅学老师们就以佛教之名鼓励修行人加入屠杀非日本人的行列,并视之为“慈悲和有益的战争”。战争中的杀人行为也被视为开悟的表现,许多大寺庙还供应兵源和购买武器的金钱,并且为军事募款,为炮弹等武器祈福。甚至还出现了寺庙彼此竞争的情况,只为夺权以壮大自身势力。

  翻开西藏宗教史也看得到血腥惨痛的一页,在不同宗派、僧侣团体和寺院之间往往发生惨烈的战争。《在我敌人面前》这本书的作者锡彭?苏古巴(Tsipon Shigiba),就描述了当地寺院数十年来的权力斗争史和对峙的局面。如色拉寺这样的有名寺院,还有瑞廷仁波切以及数以百计的LaMa都曾卷入惨烈的战争。这类教派意识作祟并由权力引发的斗争仍在继续。

  许多有名的宗教组织拥有庞大的资产、艺术珍品、国际知名度以及道徳的影响力。而其使命就是要在这些优渥条件下谨守本分,不为自己光鲜亮丽的表象所惑。睿智的灵性导师不会随外境而转,不论他身着锦缎与国王贵胄晤谈,还是身披破衣避居荒野,最重要的是他永远葆有朴实的精神和一颗自由自在的心。若一个人怀抱对众生的大爱,他就能了解,与安住于真理中所得到的富足相比,世人所崇拜的政治权力显得多么寒碜而毫无意义。

  ● 不完整的人性

  对于凡夫俗子各种渴望的否定,常见于世界各地灵修传统的偏执中。东西方都有一些灵修传统教导人们不要有任何个人的欲望。但这种把来世视为圆满的理想,并未正视世俗和需求本身的价值,而且否定了在狭隘的宗教生活之外,也可能从其他角色获得灵性生命的滋养。这种理想化的偏见,企图将老师以及高僧大德塑造成超越世俗的人物,以维持神圣的简朴和禁欲主义的纯洁。

  虽然简朴的美德极有价值,但禁欲苦行的生活却要和否定生命需求有所区分。禁欲主义是我们刻意选择的简朴生活。一个人在饮食、衣着和行动上力求简单,这是刻意选择的生活方式,以学会内在的自制,并且不受物质世界的束缚。而独身主义也是人们用来表达弃绝尘世牵绊的生活方式。

  僧侣、尼师或神甫借着守身和弃绝性关系,让自己的身心完全奉献于祈祷、事神和灵修生活。从这个脉络下省视,刻意选择独身和禁欲主义是合理又有价值之事。选择这类生活方式的人,并不一味压抑自己的渴望或否认欲望的存在,而是将爱欲、人类的亲密关系以及各式各样的感情都视为丰富灵性生活的一部分。但如果我们的灵修观点一味否定人性需求的存在,那么问题便会产生。对学生来说,这想法意味着清教徒式的禁欲,或戒慎恐惧地强迫自己麻木不仁。对老师而言,为不辜负众人对无私或纯洁言行的期盼,他们也可能刻意压制欲望或无视自己内心的阴暗面。

  若灵性导师的想法落入这陷阱,那么他通常对人类的需求、性爱、悲伤以及软弱都视而不见。这些理想化的灵修对我们如何处理实际生活并没有帮助。而不论这境界是多么纯洁和崇高,那些受我们忽略的需求终究会再出现,凡是未能得到满足的需求也将苏醒。伊卡洛斯的肉体有凡人的重量,不时侵扰佛陀的魔罗也总是定时回来拜访我们。

  若是肉体和人性的需求受到漠视,它们就可能如着魔般扭曲作怪,并把这些负面能量投射到他人身上,激起偏执、迫害异己以及各式宗教裁判的压迫作为。这样一来,整个团体将陷于人心惶惶的恐惧中。有位深受敬重的天主教女修道院院长,在数十年前成立了一座修道院。她了解院中的修女和见习修士的肉体精力需要得到释放,然而她却因行事开明而受到惩罚。教会当权者接到密报,说他们在从事“异类修行方式”,像是冥想、呼吸训练和个人治疗,使每日例行的祈祷和神圣静默更加完整,便勒令关闭该修道院。她说,“只因为我们把呼吸和肉体视为神圣就受到这种可怕的遭遇,实在令人难以置信。”然而哲人托马斯?默顿却得到他灵修导师的许可,运用禅修方式进行冥思修炼。灵修界权高位重之士的理解方式也各有不同。

  我们从禅师Dainan Katagiri Rooshi的生平也可窥见某种更谦卑以及较符合完整人性的生活方式。他和家人住在明尼阿波利斯市(Minneapolis)某个规模颇大的禅修中心。当他被诊断患了癌症之后,许多学生都赶来帮忙,但他们对于老师的身体也如凡人般脆弱,内心既震惊又惶惑。有一天,他把学生们都召集到病榻前。“我看得出来你们都在仔细观察我。你们想看看一个禅师是怎么面对死亡的。那我就让各位见识一下吧。”语毕,他两腿一蹬,惊恐万分地挥舞双臂,口中狂喊着,“我不想死,我不想死呀!“然后他停止动作,抬头瞧着学生们,“我不知道自己死时是什么情景。或许我会在恐惧或痛苦中死去。记住,这世间没有所谓正确的死法。”这个老师并未以分別心来看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他明白自己必须如实面对当下的生命。

  如果老师和灵修团体双方都能开诚布公地承认人性需求和情感的存在,那在面对这类事情时,我们就会自在得多了。生命中随时都会出现难题,人们会视其为人生迟早都会碰到的问题。但如果这个灵修团体的包容力很小,充满了批评和恐惧,山头主义和伪善就会乘虛而入,那么当各种危机浮现于亮丽完美的假相表面,就会带来更巨大的伤害。不论严守独身主义或是兼顾家庭生活和灵性生命成长,这世界没有任何人一僧侣或信徒都一样一能够完全不受人际关系和強烈情感的冲击影响。这些情感上的暴风雨正是丰富的灵修生命的一部分。

  ■灵修之路(四)

  ——圣人未必可靠

  ● 跨文化的困扰

  亚洲的传统文化背景在西方面临另一重困境:跨文化的困境。若老师的背景是强调衣着朴实无华,并且严守两性之别,那当他们突然融入美国这种开放式的文化中,就会顿失依据,不知如何拿捏行为准则。反过来说,西方学生置身不同文化中也会深感困惑。尊贵的卡鲁仁波切(Kalu Rinpoche)是来自西藏的一位睿智的、受敬重的年老LaMa,他的故事可为世人的警钟。他的学问渊博,在许多方面都称得上是极优秀的老师,但他虔诚的年轻女弟子兼翻译琼?坎贝尔(June Campbell)却因为跟他发生性关系,而长期陷于痛苦难堪的处境。在她所著《星际漫游者》(Traveler in Space)一书中,她详述自己二十年来面对困惑和痛苦煎熬的挣扎历程,还有她在这期间目睹藏传佛教系统女性遭遇的普遍不公平对待和侮辱的情况。

  来自西方的她皈依藏传佛教,曾试图跨越文化藩篱来理解东西方师生关系的差异,但到头来,她还是以自己的文化背景来看待这一切。

  由于我童年时期曾受过虐待,而且多年来不遗余力为争取女权而奋战,我对这件事完全无法理解。这位年长的LaMa,这位修习金刚乘大手印(Mahamudra)的大觉者,怎能做出这种事,每年在寺院中挑选一个十三四岁的年轻尼师,来充当他的性伴侣?这位LaMa的妻子心中又作何感想?我明白印度和西藏是全然不同的地方。人家对我解释说,这种挑选年轻女伴的做法是某种长寿法门,它能让LaMa得到力量。有权势的男人总是相信这一套,亚洲的政治和宗教界人物对待女性的这种行径更是常见。

  还有人跟我解释,在西藏,能被LaMa包养是一种荣幸。因为她们原本生于赤贫之家,如今能跃登龙门与有权势的LaMa为伍,反而能得到更好的照顾。但我仍不禁怀疑,那些年轻女孩又该怎么办?她们要如何自处?

  我和几位曾与自己的LaMa上师发生过性关系的女人谈过话。其中有些人喜欢这样,觉得自己很特别,有些则觉得被利用,因此中断了灵修的精进与成长。有人说她们是在照顾LaMa。但她们没有人认为这行为与教诲有关,这和佛教没有任何关系。这种性关系只符合LaMa的利益,对她们毫无益处。

  在各个社会里性始终是复杂的。单单以现代西方的标准,我们无法明确评断古代的文化。而来自其他文化背景的老师,也不能以为到了西方世界之后,会有学生向他们献身。我们最终仍必须注意这些问题,否则它还是会不断带来更大的伤害和痛苦。

  ● 化困境为疗愈的力量

  在亚瑟王传奇里,年轻的武士帕西法尔(Parsifal)加入圆桌武士的行列,共同寻找圣杯。他的精神导师古内曼玆告诉他,若要维护武士的荣誉,他必须遵守两项原则:第一,他既不能诱惑他人也不能受诱惑。第二,当他到达供奉圣杯的城堡,必须问道,“这圣杯是为谁服务?”。

  帕西法尔在周游列国的途中见到各地都有苦难和失序混乱的情况。但当他终于排除万难到达圣杯城,却被宫廷华丽的排场所魅惑。他觐见受伤的圣杯国国王,国王为他设下一场神奇筵席,内容丰富,食物应有尽有。满眼珍奇令他目眩神迷,竟忘记千里跋涉至此的目的,忘了问国王那个最重要的问题。

  第二天早晨他醒来,发现整座城堡和王国都消失了。于是帕西法尔必须再回去流浪并受苦多年,要历尽千辛万苦才能赢得另一次大好时机。这回他记取教训。“这个圣杯是为谁服务?”他问道。圣杯国国王回答,“这圣杯是为圣王服务的。”(圣王即上帝)就在圣杯国国王想起这个神圣真理的瞬间,他的伤得到了医治,田野上所有腐烂的作物,国内的乱事和征战,以及人民的苦难等等,全都回复到以往宁静和幸福的光景。

  我们踏上灵性之旅寻求开悟的决心,使我们了解到,不论是自己所受的苦难或心灵的觉醒,都是为了服侍至高之神。除非我们的行为是服侍神,否则内心未能满足的需求可能跟灵性的追寻混为一谈,灵修中的一些体悟,最后只会让我们自我膨胀且自命不凡。一个过分强调精神力量的老师,在不自觉间会认为,身为本派教义的传承者,他理应受到他人的服侍。当一位老师的身边跟着一群追随者,而他们的重心只放在老师身上而非智慧的传承,那我们就应该有所警惕。当故事里的圣杯国国王忘记他所服侍的对象时,他的王国就此凋敝不振,所有的百姓也因国王灵性的沉沦而陷于苦难。

  ● 谦卑地认识真理

  睿智的心灵明白,不论我们所发现的精神能量是什么,它都不属于我们,那只是暂时付托的一份能力。修行者发要利益众生的菩萨愿以及圣方济各的祈祷文都在告诉我们,要把自己从上天领受的所有恩赐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众生。睿智的心也了解到,我们受到觉醒之心的祝福,却也有高低起伏,时而内心灵光充满,有时也不免低沉。数年前我到印尼访问一些巫医和灵疗者。我的翻译告诉我说,他的叔叔是名噪一时的灵疗者,在行医济世多年后,某天他突然完全停止为人看病。我问及此事的理由,他解释道:

  我叔叔原本是个种稻的农夫,他借由进入冥想和出神状态获得神奇的治病能力。打从他第一天为人们治病起,众神明就把能量加在他身上,帮助他看清楚病患的疾病;他们还告诉他使用何种药草,以及抚触病人身体的哪个部位。二十年来这些神明未曾离开他,但突然在某天,众神不再现身了。我叔叔就告诉村人,自己不再有能力为他们治病,然后他又安分地回去当个农夫。

  这个故事真是坦诚得令人惊异。我们很难想象某个治疗师、医生或灵性导师在自己状况不佳时会坦白承认,但我们都知道这确实会发生。

  ● 诚实和道德基础

  凡是有智慧的宗教都了解,人类美德的根基,诸如诚实、正直等,都是灵修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不论是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都要求谨守戒规,强调戒律对灵性成长的重要性。我们若整日杀生、撒谎或偷窃,不但难以静下心来冥思或祈祷,更会使我们陷于欺诈、杀戮和偷取的欲望与愤怒中无法自拔,生活中当然就不可能有自由或感恩的心情。

  虽然觉察省思会使人生出美德和慈悲心,但公开标榜道德行为的准则,对于任何社团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些行为准则适用于所有的学生和老师。若是上师们都像圣杯国国王那样,自恃地位尊崇而凌驾于美德之上,那么他们必然会为众生招致苦难。即使强调学生不受严谨规条束缚,致力于心灵解放的禅宗和密乘,对于道德行为的基本原则,也都有普遍的认知。否则,这些宗派的教诲都将成为欺世盗名的伎俩。

  从其他文化传到西方社会的灵修传承,对老师行为有不成文规定或准则。而老师和学生行为界限的拿捏,通常是由护持教法的广大信众来监督。然而当教义传到西方这种强调金钱、性、权力、醒酒和瞌药文化的世界时,这些陈旧的戒规似乎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外国老师面对这些泛滥的通俗文化,可能误以为是普遍现象,误以为美国是个不需要规范的国家。

  佛陀当年告诫他的弟子,若要避免造成伤害,灵修团体就必须为老师和所有成员订立道德行为的准则。学生有责任要求教团清楚地列出大家应该遵守的行为原则。建立一个灵修团体却没有明确伦理守则,这无异于鼓励大家悖逆。任何伟大传统所强调的爱和慈悲等人性价值,其实都有赖于我们信守承诺,遵守美德善行。

  ● 向生命中的背叛礼敬

  现在我们以明辨智慧的精神,进入了这个反省的领域。我们反省过去各种失败经验的目的,是为了寻求疗愈和救赎的力量,而不是推卸责任或寻找抱怨的理由。事实上,不论事先有多少警示,仍旧会发生背叛事件一这在灵修中是极常见的现象。在我访谈过的灵修人士中,有一半的人谈及曾遭遇到某种形式的重大背叛。跨越背叛之门的过程通常都很惨烈,它使人理想幻灭并失去纯洁之心。它迫使人们接触到复杂又诡秘的人性,窥见光明表象之下的阴影。我们在灵性上受到的背叛的伤害,往往多年后仍难以磨灭。

  有个进入聚会所修习瑜伽的女人经历了流产的惨痛事件后,带着破碎的心询问上师,聚会所在暑热期间严格执行的养生摄食法(断食),是否是造成她不幸流产的原因。那位老师听见她这番询问,恼怒之余,竟当着数百名学生命令她起立,并且公开宣称:“她跟丈夫享受性爱的欢愉,却把流产这件事怪罪到瑜伽头上。或许她本来就不适合当母亲呀。”多年来她深信不疑的信仰,就在顷刻之间轰然崩溃。她因此离开聚会所。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释放悲伤和愤怒,还有内在深刻的反省,她终于明白其实人生中最大的背叛,是把生命的自主权交给了別人。

  1993年举行的第一届美国佛教界教师大型会议,有一百二十位佛教界领袖参加,当时有几位老师要求举办一次论坛,让大家能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讨论佛教界的滥权和背叛。长久以来这些经验一直是个禁忌,不知有多少人深受其害,却只能默默地垂泪。有的受害人得花上好几年时间,才能挣脱内心枷锁,学会宽恕对方,有些则需要更长久的时间来止痛疗伤。到最后,真正让我们深感震惊或唤醒我们面对现实的,不是老师的言行不一致,而是我们明白自己是如何不断自欺。

  就算整个阴暗面都暴露在眼前,我们还是会装作完全没看见。只因自己内心的渴望和理想主义作祟,我们就断然背弃心灵明智的呼唤,不肯顺从自己真实的本性。

  从倾吐事实与表现悲伤到愿意松开怨恨的毒钩并宽恕他人,要安然度过这些心路历程,我们需要同修友伴的支持以及自己修炼中所得到的力量,唯此才能进行下去。我们必须寻回生命的自主权,还有自己心灵伟大的力量。“当自己生命中的明灯,做你自己的导师。”这是佛陀临终的遗言。世上没有任何老师或外在的权威能赐予真理或由我们身边带走真理。到头来,我们会发现自己的心其实一直葆有那份简朴的真理和坚定的慈悲。

  背叛本身变成了我们的良师。我们必须向生命中的背叛礼敬,因为它把真理带回我们身边。它要求我们省视人生,学习明辨智慧,言行诚实,审察自己的理想和错误以及面对天人交战的内心煎熬生起宽恕之心,这才是世间罕有的丰富教诲。

  瑜伽士阿姆里特?德赛(Amrit Desai)的克里帕鲁瑜伽中心于1994年关闭时,激起了他的弟子间强大的背叛感。弟子们公开揭露二十多年来老师一直秘密恋情不断,而且滥用金钱和权力。但这位老师聪颖又有创意,学生们也都能够运用他所教导的方法一如质问、自我平衡以及慈悲心一来面对他们内心的失落。经过几个月痛苦的咨商会议,大家终于决议要老师离开中心,学生则继续留下来止痛疗伤,面对自己的混乱和失望。从那时起,这个团体慢慢复苏和自我重建,从此完全致力于瑜伽和健全灵性发展的道路,他们从遭受背叛的心理危机学到了人生教训,而老师也表示从这整个过程中学到了宝贵的一课。

  道元禅师说,一个禅师的生命历程就是不断犯错的过程。亦即这是个不停地犯错并有机会从中学习的过程。在滥权和背叛里,我们进入的是人性懦弱平凡的领域。不论我们离开伤心地,还是留下来面对一切,终究还是必须确实学会智慧与慈悲的修炼。

  当我们宣扬他人的丑闻时,先不要急着下判断。那些在内心发酵的理想主义和自我膨胀,強烈的恐惧和幻觉,各种野心和自我欺骗等非外在的力量,其实也是人性的一部分。不论希腊悲剧、印度吠陀经典、非洲部落流传的神话、禅宗公案,都是在处理这些自古以来就掌控人类命运的力量。我们若相信灵修生活永远是一片光明,恶魔从此绝迹,这种想法就像以为世界永远是日正当空一样不切实际。

  印度有句俗谚:九十高龄的圣人也未必可靠。只要活在世间,我们就得面对人性的软弱。伟大的禅宗大师慧能提醒我们人心的变化有多迅速:

  每个人的佛性都本自具足,不论罪犯或圣人,皆无差別......心中只要生起开悟之念便登佛陀境地,若又生出愚痴想法,即落入凡人层次。

  我们努力理解灵修过程中的堕落面时,应该将其视为了解真理的途径。正如同觉醒的心有可能一时受制于妄见,不论我们失落到何等的深渊,内心也会升起理解与救赎。就在那瞥见真理的灵光一瞬间,原本那破碎的心又得以复合,而我们也能开始疗愈遭受背叛的创伤,而今我们能够弥补这些不堪回首的伤痛。我们从人生的错误和脆弱无常里,学到了生命最深刻的教训。不论是跟朋友恳切谈心,还是在夜深人静细数人生,甚或垂危于病榻,自由都在等待着我们。真正认清了自己和他人所面对的痛苦和背叛,我们才能够全然了悟同体大悲的含义,生起更大的慈悲心。

  ■ 后记

  寂天菩萨:如果没有智慧,所谓的悲心,爱心,慈心和戒律,就成了盲目愚昧的举动。

  麦彭仁波切:在没有解决我执的根本性问题之前,做再多的事情,也得不到真正的幸福。应该放弃毫无内心觉知的表面善法,把所有的精力,都用于为断除我执而闻思修行。

  宗萨仁波切:所有形式、仪轨、和戒律,都是转化心智的方法。

  浊世魔王及邪魔,融入骗子师相心;

  欺骗诸众愚痴者,彼是邪魔恶知识;

  不观导师而依止,则如弟子饮剧毒。

  ——妙音龙多加参仁波切《甘露妙音》

  ●神不可怕,鬼不可怕,人最可怕。

  ●骗的过别人,骗不过自己,骗的过自己,骗不过老天。

  ●这是个极度疯狂的,受魔加持的魔兽世界。一切只会越来越惨不忍睹....

  ●无智精勤属徒劳.愚苦终不得解脱

  应该不是真的吧

  不要轻易相信

  慎重,慎重

  我觉得不是真的,不要相信

  我觉的不是真的

上一篇:守业还是创业?霍启刚兄弟:成年人从来不做选择题!
下一篇:儿童动画不该充斥成人化内容,没毛病,但成人应该去哪里看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