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旧心理创伤(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典型症状和干预方法 | 专家智库
我们知道心理创伤是突如其来的、无法抵抗的。但是否知道创伤的退却,却是漫长且困难的,这种“无能为力或是无助感”可以延续很长时间,一些人身上的创伤,甚至不会有消失的一天,而是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状态伴随终生。
一般来说,心理创伤是指由于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又被称为“超出一般常人经验的事件”,在一定时间内使人的内在心理资源耗尽,导致内心的痛苦体验和暂时性的身心紊乱。本质上是一种自动的、无法控制的、生理的和神经系统的变化在心理层面的反射。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也就是陈旧心理创伤,是指个体在经历强烈的精神创伤性事件后出现的一种严重精神疾病。
一般在经历、目睹或遭遇到一个或多个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实际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胁,或严重的受伤,或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后,所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患者再度体验创伤,并伴有情绪的深度悲伤或焦虑。上过战场的老兵就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频发人群,他们会不由自主地陷入回忆,出现心悸、失眠、狂暴易怒、选择性遗忘、对未来失去希望和信心等生理反应及精神疾病。
普通人群中终身患病率高达4%左右,其中1/3以上终生不愈,1/2以上共病有物质滥用、抑郁、焦虑性障碍,自杀率是普通人群的6倍,社会功能严重受损。PTSD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自杀率高,受到各国医学界、心理学、军事科学界的高度关注。
如有需要心理急救,请联系我们。有来心理提供专业危机干预,甄选领域内顶尖心里急救员和心理咨询师为您服务。
1.高度警觉:主要表现为过度警觉、惊跳反应增强,可伴有注意不集中、激惹性增高及焦虑情绪。
2.创伤重现体验:主要表现为患者的思维、记忆或梦中反复、不自主地涌现与创伤有关的情境或内容,也可出现严重的触景生情反应,甚至感觉创伤性事件好像再次发生一样。
3.持续回避和麻木:主要表现为患者长期或持续性地极力回避与创伤经历有关的事件或情境,拒绝参加有关的活动,回避创伤的地点或与创伤有关的人或事,有些患者甚至出现选择性遗忘,不能回忆起与创伤有关的事件细节。
4.其他表现:有些患者还可表现出滥用成瘾物质、攻击性行为、自伤或自杀行为等,这些行为往往是患者心理行为应对方式的表现。同时抑郁症状也是很多PTSD患者常见的伴随症状。
下述诊断标准适用于成年人、青少年和6岁以上儿童。
1. 以下述1种(或多种)方式接触于实际的或被威胁的死亡、严重的创伤或性暴力:
a.直接经历创伤性事件。
b.亲眼目睹发生在他人身上的创伤性事件。
c.获悉亲密的家庭成员或亲密的朋友身上发生了创伤性事件。在实际的或被威胁死亡的案例中,创伤性事件必须是暴力的或事故的。
d.反复经历或极端接触于创伤性事件的令人作呕的细节中(例如,急救员收集人体遗骸;警察反复接触虐待儿童的细节)。注:诊断标准A4不适用于通过电子媒体、电视、电影或图片的接触,除非这种接触与工作相关。
2.在创伤性事件发生后,存在以下一个(或多个)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侵入性症状:
a.创伤性事件反复的、非自愿的和侵入性的痛苦记忆。6岁以上儿童,可能通过反复玩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主题或某一方面来表达。
b.反复做内容和+或情感与创伤性事件相关的痛苦的梦。注:儿童可能做可怕但不能识别内容的梦:
c.分离性反应(例如,闪回),个体的感觉或举动好像创伤性事件重复出现,(这种反应可能连续出现,最极端的表现是对目前的环境完全丧失意识)。注:儿童可能在游戏中重演特定的创伤。
d.接触于象征或类似创伤性事件某方面的内在或外在线索时,产生强烈或持久的心理痛苦。
e.对象征或类似创伤性事件某方面的内在或外在线索,产生显著的生理反应。
3.创伤性事件后,开始持续地回避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刺激,具有以下1项或2项情况:
a.回避或尽量回避关于创伤性事件或与其高度有关的痛苦记忆、思想或感觉。
b.回避或尽量回避能够唤起关于创伤性事件或与其高度有关的痛苦记忆、思想或感觉的外部提示(人、地点、对话、活动、物体、情景)。
4.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认知和心境方面的负性改变,在创伤性事件发生后开始或加重,具有以下2项(或更多)情况:
a.无法记住创伤性事件的某个重要方面(通常是由于分离性遗忘症,而不是诸如脑损伤、酒精、毒品等其他因素所致)。
b.对自己、他人或世界持续性放大的负性信念和预期(例如,“我很坏”,“没有人可以信任”,“世界是绝对危险的”,“我的整个神经系统永久性地毁坏了”)。
c.由于对创伤性事件的原因或结果持续性的认知歪曲,导致个体责备自己或他人。
d.持续性的负性情绪状态(例如,害怕、恐惧、愤怒、内疚、羞愧)。
e.显著地减少对重要活动的兴趣或参与。
f.与他人脱离或疏远的感觉。
g.持续地不能体验到正性情绪(例如,不能体验快乐、满足或爱的感觉)。
5.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警觉或反应性有显著的改变,在创伤性事件发生后开始或加重,具有以下2项(或更多)情况:
a.激惹的行为和愤怒的爆发(在很少或没有挑衅的情况下),典型表现为对人或物体的言语或身体攻击。
b.不计后果或自我毁灭的行为。
c.过度警觉。
d.过分的惊跳反应。
e.注意力有问题。
f.睡眠障碍(例如,难以入睡或难以保持睡眠或休息不充分的睡眠)。
6.这种障碍的持续时间(诊断标准B、C、D、E)超过1个月。
7.这种障碍引起临床上明显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8.这种障碍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例如,药物、酒精)的生理效应或其他躯体疾病。
9.此外,作为对应激源的反应,个体经历了持续性或反复的下列症状之一:
a.人格解体:持续地或反复地体验到自己的精神过程或躯体脱离感,似乎自己是一个旁观者(例如,感觉自己在梦中;感觉自我或身体的非现实感或感觉时间过得非常慢);
b.现实解体:持续地或反复地体验到环境的不真实感(例如,个体感觉周围的世界是虚幻的、梦幻般的、遥远的或扭曲的);
注:使用这一亚型,其分离症状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的生理效应(例如,一过性黑蒙,酒精中毒的行为)或其他躯体疾病(例如,复杂部分性癫痫)。
c.伴延迟性表达:如果直到事件后至少6个月才符合全部诊断标准(尽管有一些症状的发生和表达可能是立即的)。
1.前三个月的干预:对于前3个月内出现PTSD症状的儿童,主要是家庭辅导,总共4次,侧重于不良的社会/家庭支持和不良的应对技能。包括心理教育、建立有关症状的意识和亲子交流、掌握技术用来处理突出、相互选择的症状。
2.有临床症状的PTSD心理干预:首选家长和有创伤的儿童采用创伤聚焦的认知行为治疗(TF-CBT)治疗。如果上述方案不能实施,可以用EMDR(眼动脱敏再处理疗法)被认为是治疗PTSD的一种有效方法。这种方法起源于心理学家Francine Shapiro的一个偶然发现,当她的眼球进行随意运动时,负性情绪和心烦意乱的思绪就会得到缓解。她认为创伤之所以会带来负性情绪就是因为我们在用相同的记忆网络来加工这些创伤事件,所以需要用EMDR的方式对这种加工方式进行重构,从而使创伤事件失去了其强大的创伤性。在此基础上,她将眼动治疗运用于PTSD患者的治疗上,发现能够减轻他们的恶梦、创伤性闪回、闯入性负性思维和回避行为。
3.药物干预措施:暂没有足够证据推荐使用药物对患PTSD的儿童和青少年进行干预。建议将氟西汀作为12-18岁人群的首选抗抑郁药。
1.前三个月的PTSD干预:与心理急救相似,建议向经历创伤事件的成年人提供信息、情感支持和实际援助。
2.有临床相关PTSD症状的心理干预:心理干预被推荐为治疗PTSD的首选方案,建议用创伤性认知行为治疗(TF-CBT)、延长暴露疗法(PE)、认知加工治疗(CPT)、认知疗法(CT)、眼动脱敏再处理疗法(EMDR)作为心理干预。
3.有临床相关PTSD症状的药物干预:在一些情况下,药物干预也应该被考虑。抗抑郁要作为一线用药,如舍曲林、帕罗西汀或氟西汀、文拉法辛、氯胺酮和喹硫平。
4.PTSD的自助方法:运动、冥想、瑜伽、健康生活方式、调整好规律的日常作息和良好的家庭社会支持对PTSD康复有很大的价值。
1、为什么理智上知道创伤事件过去了,但想到创伤事件还会心慌、胸闷、手抖、头疼等?
引发心理创伤的事件让人处于应激状态,应激状态的反应是自主神经系统的本能反应,感到威胁就自动做出逃跑或反击的行动,应激反应还会被再次触发,比如类似的情境、声音、脑海里闪过危机情境,都会重新唤起应激装填。这不是大脑负责理智部分的功能,是大脑原始水平的功能,所以理智上知道创伤事件已经过去了,但是身体依然会自动出现应激反应(心慌、胸闷、手抖等)。
2、为什么有的人经历了一段情感创伤后,会远离家乡、亲人,一个人生活?
这是心理创伤一个很典型的表现:持续回避。为了避免自己再次接触情感创伤中的人、事、环境,就是通俗说的避免“触景生情”,持续回避还会伴随内心情感麻木,让自己“不动情”“不动心”,避免再次受伤害,这是创伤导致的。
3、小时候受到过惊吓,感觉自己胆子小了,现在已经长大了,希望变得勇敢坚强一些,该怎么做?
首先从认知上告诉自己,不是“胆小”,是受惊吓后留下心理创伤的一个典型表现:过度警觉。这是神经系统自动的反应,在类似的情境出现时寻求安全感,躲避危险的一种本能,有了这样的认识就能放下“胆小”的自我评判,更有助于接纳自己。然年从心理创伤疗愈开始,一步一步摆脱“过度警觉”这个症状的影响,慢慢地胆子就会越来越大了。
4、当创伤带来的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反应时,该如何有效应对?
可以做运动或腹式呼吸训练,以腹式呼吸为例,方法如下:将双手掌心相叠放在肚脐上,注意力放在肚皮和手心接触的地方,用鼻子吸气,体会到肚皮鼓起来,心里默默地数“一秒-两秒-三秒-四秒”,憋气一秒钟;嘴唇微微缩起来像发出“呼”的声音一样慢慢地把气从嘴里慢慢吐出去,吐到底,同时腹部在双手掌心的轻压下慢慢落下去。就这样用鼻子吸气“一秒-两秒-三秒-四秒”,憋气一秒钟,嘴唇像发出“呼”的声音一样把气慢慢吐出去,吐到底,腹部落下去。就这样用鼻子吸气“一秒-两秒-三秒-四秒”,憋气一秒钟,嘴唇像发出“呼”的声音一样把气慢慢吐出去,吐到底,腹部落下去。再来一次,自己做。对,就这样注意力放在肚皮和手心接触的地方,鼻子吸“一秒-两秒-三秒-四秒”,憋气一秒钟;嘴巴吐。
5、心理创伤会自然好转吗?
一般的心理应激是会自然好转的,通常不超过一个月,但是有了创伤症状,就很难自然好转了,常常会遗留很多并发症。在临床研究中,人们也逐渐发现同样的创伤患者,但由于创伤事件的性质,尤其是经历创伤的年龄的不同,在随后的症状有很大的区别。而且有大约三分之一终身不愈,需要长期辅导和服药。
6、受过心理创伤的人感觉总是有一种“被害”心理,该怎么对待他们?
心理创伤导致过度警觉,就容易误读别人对待他们的态度和情感,总是从坏的方面想,警觉性过高,怕出事、怕受骗、怕别人害自己,这些感受也会让他们攻击性、控制欲更强。因此和他们相处的时候需要更长的时间建立信任感,了解他们的反应不是针对我们,而是他们心理有伤疤,这样就更容易保持耐心,等到真正被信任后,也是他们内心开始建立安全感的时候。
7、创伤情境和画面总是在头脑里闪回,这种情况能治好吗?
闪回是比较典型的PTSD症状,闪回也会诱发身体的应激反应,如心慌、手抖、头痛、睡眠障碍等,很多方法对缓解闪回症状有帮助,特别是EMDR((眼动脱敏再处理疗法),可以考虑接受系统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李凌江等,创伤后应激障碍防治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10
[2] DSM-5《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2013.5
[3] Phelps AJ, Lethbridge R, Brennan S, et al. Australian 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Updates in the third edition[J]. Aust N Z J Psychiatry, 2021:48674211041917.
[4]陆林.沈渔邨精神病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作者 | 有来心理严选危机干预咨询师 锁朋
临床主治医师
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危机干预多年经验,处理过国际国内多起重大危机事件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认证心理急救员课程研发及主讲人
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社会心理服务指导办公室副主任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身心医学健康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
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合作机构。有来心理甄选领域内top咨询师进行科普,可预约咨询。
上一篇:单位内部控制自查报告
下一篇:评分不高却很好看的5部冷门黄暴电影,一口气看完真过瘾
最近更新人物资讯
- 青年节专题时文精选,1个专题+5篇模板+12篇范文+1个作文合集(角度+金句+精
- 最新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求(五篇)
- 赤坂丽颜值巅峰之作,禁忌之爱代表作品-高校教师成熟
- [王仲黎]人茶共生:布朗族茶文化话语中的生态伦理
- 北京文艺日历 06.12~06.18
- 有什么好看的少女漫画推荐?
- 为了孩子陪睡校长,请别拿这电影洗白
- 当贝市场tv版apk下载
- 茉
- BBC评出有史以来美国最伟大的100部电影
- 泰山岱庙古建筑之文化特色初探
- 阴阳五行学说范文
- 2022伦敦大学学院Bartlett建筑学院Part2毕业展
- 观看平凡英雄观后感1000字
-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二)古希腊艺术与神话
- 收藏 | 带你穿越500年,看一看这50位著名艺术家
- ab血型女人的性格
- 春节活动策划方案
- 为什么孕妇生产有危险时,部分丈夫和婆婆会选择保小孩?
- 《员工自发管理的儒家修为智慧》
- 菲律宾尺度片的全明星阵容,菲律宾女人质量这么高的吗?
- 文学课 | 韩少功:文学与记忆
- 《人性的污秽》中的伦理道德世界
- 宋惠莲背夫和西门庆幽会后自缢,看透情色表象下的死亡真相
- 秋波多少画(五代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