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持牌临床心理学家,我被某心理咨询网络平台拒了—关于国内心理咨询乱象的一些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8-09
手机版

  对知我的最新回复,请见这里:

  回应知我心理,以及我的一些个人想法 - Dr.M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68762946

  提醒:这篇文章中有不少强烈的情绪,也有很多个人意见,请酌量使用。

  再来更新:这篇文章出来之后,引来了很多的关注,我欢迎不同的声音,但是如果对我进行攻击,这样做是不专业、不道德的。既然大家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自己的言论,那么就进入了公共的空间,要承担一定的责任。特别是代表着某一个职业,发言应该要谨慎。

  最新更新:某平台提供了我的面试官的资质,她是“海外知名大学心理学硕士毕业”,有咨询师的认证。见下面的截屏。

  我个人感受:在国内某些心理咨询平台上,劣币可能驱逐良币。

  首先,这个话题可能有些敏感,不知道某平台会不会、能不能对我做出公正的回应,我也知道肯定会有人站出来对我进行一些指责和批评。

  补:现在回复了

  在这件事发生之前,我还在知乎上告诉大家去某心理咨询网络平台上去找咨询师,因为“可能更靠谱些”,现在看来,我的推荐不一定不靠谱。目前我对某些平台不再有信心。

  事情的由来是这样的:在住院实习期间(2018年),我接到了包括某些平台的入住邀请。一个是通过LinkedIn来联系上我的,另一个是通过一个APA的微信群联系上的(我主动联系了“知我心理”当时的一个recruiter)。 那个时候,我博士才毕业,加上家里宝宝小,没有时间,所以登陆国内心理咨询平台这件事情就暂时搁浅了。

  其实当时发生了一件事情,让我有些质疑:

  某平台说他们欢迎我加入他们的平台,但是因为我的心理学训练都是在国外进行的,所以他们“强烈建议”我去寻求国内的督导,同时他们告知我,他们的平台上有这样的督导师。

  让我来理一理自己的专业资质:

  第一,我是中国人,小学到高中都是在国内上的,经历了高考,然后我凭着高考成绩去了香港大学,心理学专业。中文本身就是我母语,加上我的家人都在国内,所以文化上没有任何问题。

  第二,2012年到2018年我在加拿大的滑铁卢大学(University of Waterloo)完成了临床心理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这个项目是CPA认证的(以前是APA和CPA),走的是Boulder Model(也就是Scientist-Practitioner Model)。1963年创建,1986年被CPA认证,已经有三十多年了,信息在这里:

  https://uwaterloo.ca/mental-health-research-treatment/clinical-psychology-professional-training/historical-context

  根据某一个研究,我的临床心理学博士项目在北美排名前三:

  https://www.socialpsychology.org/clinrank.htm

  第三,我在加拿大的St. Joseph's Healthcare Hamilton精神病院完成了我的博士住院实习,这个医院的实习项目是APA和CPA认证的,而且一直都是加拿大竞争最激烈的住院实习项目之一。

  第四,我目前在加拿大一间大学全职工作,工作的title是Clinical Psychologist,同时我也有在滑铁卢的一个私人诊所职业,再来我有在另一个大学督导本科学生做心理学的毕业论文。

  第五,我目前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注册,是持有牌照的临床心理学家,执照的第一年叫做supervised practice,然后预期在今年年底(2019年)可以过度到独立的执照。

  第六,有人质疑我的临床背景,说做科研、发文章不代表临床能力,这里我贴上我的临床背景: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Sept 2017-Aug 2018

  Psychology Resident,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Services & Eating Disorders Program, St. Joseph’s Healthcare Hamilton, Hamilton, ON

  Supervisors: Drs. Lisa Burckell & Stacey Tweed

  · Implemented standard Dialectical Behavioural Therapy to treat individuals with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 Provided 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 groups to treat individuals with eating disorders

  · Developed an eating disorder psychoeducation group

  · Conducted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s and consultations to allied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 Performed program evaluation and clinical outcome research

  May 2016-Aug 2017

  Psychology Intern, Inpatient Eating Disorders Program, Homewood Health Centre, Guelph, ON

  Supervisor: Dr. Sherry van Blyderveen

  · Worked closely with an interprofessional team

  · Developed a 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 manual for the treatment of body image concerns

  · Implemented Dialectical Behavioural Therapy to treat individuals with eating disorders

  · Conducted psychodiagnostic assessments

  Jan 2016 - Mar 2016

  Practicum Student, Health Services, University of Waterloo

  Supervisor: Dr. Ed Beharry

  · Co-led an 8-week DBT skills group for students who have difficulties with emotion regulation, impulsivity,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 Developed and delivered a range of mindfulness practices

  Sept 2012-Aug 2018

  Therapist, Centre for Mental Health Research, University of Waterloo

  Supervisors: Drs. Walter Mittelstaedt & Ian Nicholson

  · Provided manualized 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 to children and adults with various mental health conditions

  · Conducted comprehensive psychodiagnostic and psychoeducational assessments

  Feb 2015-Sept 2015

  May 2013-Aug 2013

  Practicum Student, Eating Disorders Program, St. Joseph’s Healthcare Hamilton, ON

  Supervisors: Drs. Michele Laliberte & Stacey Tweed

  · Provided individual- and group-based 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 for eating disorders

  · Administered standardized psychodiagnostic assessments

  重点在这里,我今年5月份申请入住某心理咨询师平台,把各种文件、学位证书、执照等等交了上去,然后告诉我在6月5号早晨进行面试,将由“资深咨询师”对我进行面试考核,面试全长25分钟。到现在,我还是不知道这个面试官是怎样的资质,叫什么名字,在哪里职业,我询问了该平台,没有得到回应。补:现在得到了回应。

  其实填写信息的时候,有一点很质疑,就是问申请入驻的咨询师有多少小时的个人体验(也就是接受个人心理分析),而且这个信息还必须要提供。

  我没有个人体验,也就是说我的个人体验是0小时,但是流派不同啊,北美大多数的临床心理博士项目不要去个人体验,也不做精神分析了,从这一点来说,我们是不是有些脱轨了?

  让我来讲一讲这个面试期间发生了什么:

  首先,我先来自我检讨,有以下两点可能我没有做好:因为有时差,面试是加拿大晚上快10点钟,我在家里照顾宝宝,所以没有着正装,穿了一件白色T恤。因为面试官的一些问题,从我个人角度来看,不够专业,所以我的态度不是很积极,或者用英文来说,我面试过程是defensive的。但是又说回来,我这样反应的原因是面试官问的问题不够专业。

  然后,我就不说面试官的态度(这种东西比较主观),我重点说面试官问的问题,以及我如何进行回答:面试官问我每周多少临床时间:我说我全职工作35小时,加上私人执业4-5小时,大概40小时左右。然后面试官说我会有时间在知我平台上吗:我说会有,我会慢慢降低自己在加拿大的私人执业时间,然后大概每周4-5小时见国内的client,而且我10月会休半年的产假,所以到时候也会有时间。问题来了,这个面试官居然问我是不是宝宝的主要照顾者?据我了解,这个谁是主要照顾者的问题好像不相关吧?不是我个人隐私吗?后面我提到在全职工作的地方并不是每天7个小时全部花在临床上,然后面试官说:噢,所以你的临床时间没有35小时/周。这个。。。在任何一个机构全职上班,你不要开会吗?你不用做临床笔录吗?你不用花时间去阅读文献、为临床治疗做准备吗?做临床诊断不用写报告吗?去开发一个新的团体治疗,难道不要用时间去写材料、做PPT吗?这个不是常识吗?面试官让我介绍一个比较有挑战性的案列,我讲了一个最近接受的PTSD病人,我讲到了Cognitive Processing Therapy以及Cognitive Model of PTSD。然后她问我,在做治疗过程中我有怎样的情绪、对来访者有怎样的感觉?我说,当病人说到她创伤经历的时候,我会感受到恐惧、害怕、难过、生气等等情绪,但是我感受的情绪和一个一般人听到同样的故事所体验的情绪没有什么不同。然后这里重点来了,面试官说:我问的是你对来访者有怎样的移情?“移情”???我的回答是:我了解“移情”是精神分析中常用的词汇,但是出于我个人的训练背景和临床实践,我并不用“移情”这个词语,我体验的情绪是和一个正常人在同样情况下体验的情绪是一致的。面试官问我有多少通过中文进行心理治疗的经验:我说我在大学有做中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大多数都是英文,但是中文我是有经历的。然后面试官问我有多少通过视频做心理治疗的经历:我实话实说,很少做视频,基本上都是面对面。面试官问我目前有没有接受一对一督导:我说有,因为我在执照第一年,是supervised practice,但是等年底拿到执照之后,我就不需要一对一督导,但是届时我会督导学生。如果我有独立从业执照,按照加拿大的法律和行业规定,我是不需要督导的。面试官问我怎样面对幻听,然后澄清了说这个幻听是抑郁症的幻听,不是精神分裂症的幻听。我是这么解释的,幻听可以是精神分裂症或者思觉失调(psychosis)的病症之一,也可能会在抑郁症病人中出现,但是有两种,一种是真正意义上的幻听,如果同时抑郁,按照DSM-5,这个是schizoaffective disorder,或者depressive disorder with psychotic features,还有一种是病人能意识到来自自己的批判性的声音、甚至告诉自己应该自杀,但这种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幻听。两者情况不一样,要分清情况,分别对待。面试官没有回应。面试官问我有什么情况我不会接手:我说在第一二节,我会做简单的screening和assessment,如果来访者有严重抑郁症、毒品上瘾、思觉失调(psychosis)、人格障碍症,这些情况我不会接,因为我没有足够的训练,同时也没有很好的经过研究实证的治疗方法,所以我会转介出去。然后面试官问我有没有国内的资源,我说我有在几个微信群里,可以咨询同行。我说如果是严重病症,我会推荐来访者去本地的精神病院,然后面试官问我有没有相关国内资源,我说我可以上网去查一查本地精神病院?我有提到出了临床实践外,我还有做研究,最近投了一篇文章,还有一个助研帮我分析数据,也在写书、监督本科学生写论文等等,然后面试官问我如何保证自己不会burnout(过度疲劳)、怎么能有时间平台上工作。我是这么回答的:第一,我是临床心理学博士,博士期间我要做研究、申请基金、积累临床经验、上课、助教等等,之所以可以毕业,就是因为我有这样的能力和技巧可以做到工作与生活上的平衡,第二,作为一名临床心理学家,我们的职业本身就是多方面发展的,我们要做科研,要做临床,要做督导等等,所以我有能力去应付多方面的工作,同时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面试官问我有没有接手过18-20岁左右厌学的案列,以及这个年龄段因为打游戏上瘾被爸妈带来看心理咨询的案列:我坦白说没有,我说我是一名临床心理学家,所以我一般接触的是有心理疾病的案列,因为心理疾病导致无法上学的案列我当然有接过,于是我说到了某厌食症病人BMI14-15的情况,我说到了某边缘性人格病人严重自残自杀的情况。面试官反复问我有没有自己的工作室?我说我有在做私人执业,是一个group practice,所以我们有自己的办公室,我们还有自己的前台,还有符合本地医疗法规的临床档案管理软件呢,有两重的执业保险。然后面试官问我如果在家做视频咨询,会在哪里进行:我说会在家里的一个房间里进行。面试官没有自我介绍,没有介绍自己的名字,也没有介绍自己的资质,面试官没有问我的资质,没有问我的教育背景,没有问我的执照情况,也没有问我的临床背景,我不知道这位面试官到底考核的是什么?面试官态度不是很友好,当然这是我主观感觉,不提也罢。

  结果也可想而知,面试完了我就跟老婆大人吐槽,我和她认真地说,我觉得自己面试没通过,她还以为我在开玩笑。结果睡一觉起来,当真被拒了。

  我不是狂妄自大,我是经过了很多年的系统专业训练才获得了临床心理学的博士学位,经过了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心理学家学院(College of Psychologists of Ontario)的系统考核才可以获得心理学家的执照,我以为这样的资历应该满足国内平台的要求了吧?

  但是我错了,这位面试官或者说某平台要寻找的特质和资质我并不具有,当面试官问出一些不够专业的问题时,我没有办法去视而不见,也没有办法为了利益而去迎合别人。

  于是我就纳闷了,到底我为什么面试没有通过呢?

  所以,我就通过微信联系了某平台,这里是他们的回复:

  

  基于他们的回复,我做出以下两个假设:

  第一,某平台并没有申诉或投诉的渠道

  第二,某平台不是很理解心理学家和咨询师资质和培训上的区别

  当然,看这篇文章的你可以假设我的职业能力很差、没有人际交往能力、同时自以为是,所以我没有满足某心理咨询平台对他们咨询师的最低要求,这个我也不争论,争论也争不出个结果。之所以加拿大和美国有这样一个心理学家牌照的机制,就是为了确保所有持牌的心理学家都是有足够资质的,提供的服务是有保障的。

  加拿大的心理学家要求博士毕业、CPA认证项目、CPA认证住院实习、课程、临床经验、EPPP考试、伦理考试、博士毕业后的执照第一年1500小时等等)。按照加拿大法规,我是有诊断和治疗心理疾病的权利的,但是社工或者注册治疗师是没有诊断心理疾病的特权的(在美国,临床社工可以诊断心理疾病,加拿大目前没有这个行业)。

上一篇:近八成受访未成年人曾用短视频学习轻知识
下一篇:她是公认“国民小姨子”,曾被骗拍大尺度影片,现无奈退出演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