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习俗中的儒家伦理观与道家生命学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8-09
手机版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时节。千百年来,每年这个时候,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或扫墓祭祖,追思先人,或踏青郊游,享受大自然的清新。清明节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通过节日、聚会、风俗习惯的传承,它凝聚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在新时期,继承清明节丰富的文化习俗,弘扬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无疑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应有之义。

  体现儒家人伦观念

  儒家最重视人伦问题,“仁”与“礼”的有机统一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强调“仁者爱人”,其人伦观念借助于“礼”,要求上至君王诸侯,下至庶子小人,必须遵循“礼”;延伸之,对待人的死也同样要施之以“仁”和“礼”。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儒家对于生死的观念有着一整套符合“仁”与“礼”的完整体系,重生而不贪生,讳死而不惧死。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孔子就曾站在江边感叹生命——“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光阴似箭,时不再来,人的生命也就如同滔滔江流一般,一去不再复返,儒家超越这一残酷现实的途径有二:一是将个体之生命与亲人之生命沟通,将自我与家庭、家族融会,这样,个体生命虽然必在某时某地归于终结,但血脉却在家庭、家族中绵延不绝,此为“虽死犹生”;二是善用自己所能把握的“生”,活出自己的价值——活着的时候努力尽好自己的社会责任,当离开人世的时候,心也是安宁的、无愧的,此谓“安心离去”。

  具有鲜明入世特征的儒家,强调生命的本质不在来世,而在现世,能够善始善终,生命的价值感就在其中。“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荀子·礼论》)儒家生死观集中体现为“敬始、慎终、追远”。

  清明节祭祀先人、亲人,即儒家所谓的“追远”。清明节祭祖扫墓、追念先人功德、感悟亲人温情的活动,与儒家重视人伦、崇拜祖先、倡导“仁”与“礼”有着深刻的关系;而儒家这种“追远”人伦文化,正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柱,它有助于在古人与今人、前人与后人之间建立和谐的代际关系,有助于在不幸逝世的亲人与健在的人们之间建立和谐的亲情关系,进而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清明节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正缘于这种人伦根基。

  

  彰显道家生命哲学

  道家早在2000多年前就曾思考并回答过万物(包括生命)起源问题——道家第一号代表人物老子在其《道德经》中强调:“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认为,“道”是天下万物的共同起源,“道”是没有终点和起点的,然而,世间的一切事物却都有生死;生的到来,是不能推却的,生的离去,是不能阻止的。

  道家第二号代表人物庄子认为,包括人类在内的万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生死死,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自然的常态。庄子说:“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庄子·大宗师》)”就是说,活着的时候要心安、满足,临死的时候要顺从,不必过于悲伤,得(生)失(死)都是自然的过程,在庄子看来,死亡如春夏秋冬一样,是自然的过程,不仅不必悲伤,而且是一种“乐”。

  总之,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追求“天人合一”,其生命哲学清醒地认识到,世间一切事物以其特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方式存在,人无论是个体还是类,其“生”只是由于自然的时运,其“死”也不过是顺从自然本身的变化。在道家生命哲学的视界中,人之死亡就像昼夜更替、四季变换一样平常无奇,不必为了自己的长寿诉求而贪生怕死。人的主观愿望改变不了生死,就只能视生死为一,以平和、超脱的心态顺应自然的变化与更替,从而达到超越生死、哀乐不入的旷达的精神境界。显然,道家生命哲学体现的是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文化精髓。

  道家上述对“生”与“死”的豁达,“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儒道互补的中华传统节日——清明节,让百姓透过祭祀先人、亲人的活动,从豁达中悟得真理,由欢乐中升华生命——人生在世,当安时处顺,视生死为自然,不为哀乐相困,不为外物所役。

  深受道家豁达生死观浸润的中华传统节日——清明节,演变至今,已成为一个全民共享的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前面已经阐明,清明节既是一个表征物候的自然节气,又是一个儒道互补的文化节日,她乃融合了“节气”与“节俗”的综合节日——就其表征物候的自然节气角度观照。

  清明排在春分之后,此时大地回春,天气转暖,到处生机勃勃,人们踏青郊游,回归自然,可谓顺应天时,有助于吸纳大自然纯阳之气,驱散积郁寒气;就其内蕴的生死观及文化审视,人们借祭祀先人、亲人之机,家人乃至家族团聚、娱乐嬉戏、饮酒欢宴,有助于超越生死、有助于减轻身体痛苦、有助于排除灵魂纷扰、有助于人与自然和谐。

  

上一篇:适合情侣看的十部羞羞污电影
下一篇:我们到底在辩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