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研参考系列邮件
这是一项改革创新的伟大事业。
这是一个风云际会的伟大时代。
伟大事业呼唤人才,伟大时代造就人才。
从全面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到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从作出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重大决策,到部署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领导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奏响了人才发展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的铿锵乐章。
——全国人才资源总量快速壮大。专业技术人才从2010年的5550.4万人增长到2019年7839.8万人,成为全球规模最宏大、门类最齐全的人才资源大国。
——人才素质整体提升。截至2019年底,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从2010年的12.5%提高到21.2%,专业技术人才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的比例由35.9%提高到48%。
——人才创新成绩单愈发亮丽。人才发展与科技创新相互成就,从“嫦娥”飞天到“蛟龙”入海,从“天眼”探空到“墨子”传信,从北斗组网到神威超算,从5G商用全面推进到新冠疫苗加速研制……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喷涌而出,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中国科技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我国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位势节节攀升。
——人才国际竞争优势稳步增强。我国研发人员总量连续8年稳居世界首位,国际专利申请量以68720件稳居世界第一。《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显示,我国排名从2015年的第29位快速上升到第14位。化学、材料、工程科学、生命科学等学科领域高水平科学家数量增长迅速、进入世界前列。
……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
千秋伟业,人才为先。
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梯次合理、作用突出的人才队伍正加速集结,释放出磅礴力量。神州大地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万马奔腾,正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造、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热土。
谋篇布局 抓纲举要
——习近平总书记为人才事业创新发展按下快进键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和战略定力,把人才工作摆在治国理政大局的关键位置,亲自关怀、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为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了前进航向、注入了强劲动力。
新思想领航定向——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我们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明显,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
2013年10月,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时代发展大势作出科学判断,深刻阐明了人才工作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刻阐明了人才资源、人才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关键作用。
从2012年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指出,哪个国家拥有人才上的优势,哪个国家最后就会拥有实力上的优势,到2014年明确批示,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关键是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从2014年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到2016年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再到2021年赴清华大学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管人才作出专门强调,对教育和人才始终念兹在兹,反复强调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
新目标振奋人心——
在2018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建设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
“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2018年5月,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为科技工作和人才工作锚定了新目标。
时隔3年,在2021年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建设全球人才高地。
新任务直面挑战——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科技和人才成为国际战略博弈主战场。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2020年9月,在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把对科学技术和创新的重要性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向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发出号召,“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忍不拔的定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从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到2018年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再到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培养造就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重要性。
新要求精准指导——
2014年5月,在上海主持召开外国专家座谈会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要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
2016年4月,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改革人才引进各项配套制度,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不断提高“全球配置人才资源能力”。
2018年4月,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最好的环境是良好体制机制”,要“坚持五湖四海广揽人才,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上有突破,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及人才频率之高,对人才事业思虑之远,对人才发展谋划之深,凸显了人才事业和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分量之重。这些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宝库,写就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才篇”,指引人才强国建设步入快车道。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
人才成就事业发展,事业发展造就人才。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才工作紧紧嵌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目标任务瞄准战略需求来确立,政策措施围绕战略实施来制定,工作成效根据战略成果来检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到哪里,人才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服务到哪里。
——对接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编制出台《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规划(2017—2030年)》,推动形成区域共同人才市场,推进干部人才双向挂职,围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等重点工作,以人才一体化发展“先手棋”带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棋局”。
——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提出一系列务实举措:“支持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鼓励联合共建优势学科、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支持珠三角九市借鉴港澳吸引国际高端人才的经验和做法”“加快建设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
——保障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2019年中组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海南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实施方案》。一连串政策利好纷纷落地:高端紧缺人才的个人所得税实际税负超过15%的部分予以免征;允许境外理工农医类高水平大学在海南独立办学;开放执业资格考试,推进境外执业资格互认……
——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引导各类人才下沉,在广阔天地成长成才。2015年起,中组部牵头组织开展教育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援疆援青,极大地提升了当地的教育医疗卫生水平。2019年,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意见》,在工资待遇、职称晋升、人才使用、创业扶持等方面提出了一揽子倾斜政策,让人才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今年2月,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提出建立健全乡村人才培养、引进、管理、使用、流动、激励等一整套政策体系。
一批批面向艰苦边远地区、面向西部、面向基层一线的人才项目结出累累硕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选派2596名博士服务团成员到西部地区服务,培养2791名“西部之光”访问学者,组织54.6万名教师、医生、科技人员、社会工作者、文化工作者等各类人才奔赴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服务。
实施“牵手计划”,推动东西部地区开展人才结对帮扶;扩大农村和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实施规模,重点高校录取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累计达70万人;青海会同水利部在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开展水利专业人才“订单式”培养……各类人才在服务西部建设、服务基层一线中锻炼成长,带动西部地区本土人才培养取得突破性进展,产生了“种下一棵树,成长一片林”的示范效应。
——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从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新跨越,到高端产业取得新突破;从民生科技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到国防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就……处处都闪耀着人才的身影,凝结着人才的智慧和汗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广大人才攻坚克难、集智攻关,在治疗、疫苗研发、防控等多个重要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作出了重大贡献。
……
朝中心聚焦,为大局助力。从创新驱动发展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从长江经济带发展到“一带一路”建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海纳百川 引才用智
——人才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对外开放,必须首先推进人的对外开放,特别是人才的对外开放。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部署,各地各部门各单位把握人才全球化新趋势新特点,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创新方式方法,完善工作举措,大力推动人才国际交流合作。
2013年至2019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从41.40万人增长到70.35万人,留学回国人数从35.35万人增长到58.03万人。人才,已经成为我国与全球加速互动的重要纽带。
——人才“走出去”步伐加快。采取留学进修、访问学者、联合培养、项目合作等方式开展互惠共享的人才交流。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项目累计派出18万余人,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选派高校教师、博士后海外访学1.7万余人,科技部支持科技人员“走出去”110余万人次、出国(境)培训超过23万人,对提高人才创新能力、增强人才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才回国(来华)更加便利。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增设“人才签证”(R签)类别,面向国家急需紧缺的外国高层次人才和专门人才发放。2017年,全面实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实行外国人分类管理,建立健全统一、权威、高效的外国人才管理体制。截至目前,全国累计发放外国人工作许可超过70万份。2019年,国家移民局在全国范围内推广12条移民与出入境便利政策,扩大外国人才申请永久居留、长期签证和居留许可的对象范围……一系列政策措施,发出了广聚天下英才的积极信号,受到普遍欢迎。
——人才来得了,还要工作有平台、生活有保障。针对海外回国(来华)人才反映的医疗、养老、住房、子女教育等问题,中央和各地各部门纷纷制定出台具体举措,着力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的环境条件。江苏建设“海智湾”国际人才街区,以“一站式”服务打造归国人才首站。上海、广东、湖南等地实施“人才投”“人才贷”等专属金融服务,扶持海外人才创新创业。杭州出台“人才生态37条”,福州打造留学人员创业园……回国(来华)人才深深感到,融入感和归属感增加,后顾之忧减少,干事创业劲头更足了。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这些年来,“近者悦、远者来”的引才用才格局进一步形成,我国逐步从世界最大人才流出国转变为主要人才回流国,正在成为创新人才高度集聚、创新要素高度整合、创新活动高度活跃的全球人才高地。
高端引领 整体推进
——着力培养造就各行各业高素质人才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人才工作,基础在培养,难点也在培养。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鲜明指出,“中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我们要有这个自信”。这些年来,党中央坚持高端引领、整体推进,加快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各类人才。
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连续8年保持在4%以上,2019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首次超过4万亿元。着眼促进人才供给和需求相适应,建立高校学科专业、类型、层次和区域布局动态调整机制。探索建立创新创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日趋完善。
高校建设200多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清华大学“学堂班”等一批实验项目作出有益探索。2020年全国研究生毕业人数72.9万人,比2012年增加24.3万人,增幅达50%。
重点领域人才培养工程渐成体系——
2012年,启动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遴选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实行特殊政策、特殊支持。9年来,共遴选支持6000余名人才,上百人成长为两院院士,数百名青年人才成长为“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百人计划”“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上下贯通、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支持计划体系不断完善,有力促进人才快速成长。
各行业领域专门人才培养统筹推进——
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等稳步实施,每年培养培训行业人才数以百万计。
实施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坚持将政治建设放在人才遴选培养的首要位置,初步形成一支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全国中级职称以上社科研究人员达到51万余名。
……
这些年来,人才投入优先保障,202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达2.44万亿元,居世界第二。高水平人才队伍总量持续扩大,人才引领创新的作用不断显现,目前我国两院院士共1600余人,中央和部门人才计划、基金项目入选者数万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数十万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数千万人。参加“嫦娥五号”任务的青年人才平均年龄为32.5岁,最年轻的系统指挥员1996年出生……
人才培养的丰硕成果,有力支撑着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放权松绑 激发活力
——体制机制改革让“人才红利”加速释放
事业能否快速发展关键在人才,人才活力能否充分释放关键在体制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放权、松绑”为核心,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速,中国特色人才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基本形成。
2016年2月,党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这是中央层面出台的我国第一个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综合性文件。随后,中央和国家相关部门配套出台政策140余项,各省区市出台改革政策700多项,体制机制改革呈现密集创新突破态势。
——改革人才管理体制,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推动人才管理职能部门简政放权,消除对用人主体的过度干预。国务院连续7批取消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433项,累计取消70%以上。北京探索在新型研发机构实行无级别、无编制、无固定预算的新型管理体制。
——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更好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不将论文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条件,不对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搞“一刀切”。2018年10月,科技部、教育部等5部门联合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对各类科技评价活动进行全面清理和整改。中组部牵头开展人才计划优化整合,建立同层级人才计划申报互斥机制,防止和纠正对同一人才重复支持甚至各类人才“帽子”满天飞、人才评价简单与“帽子”挂钩、人才工作成效直接与“帽子”衔接等问题。
——改革人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人才创新创业积极性。从改革收入分配政策入手,推广完善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以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激励机制。修订后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就提高科技人员奖励比例作出规定。中科院深圳先进院推行“楼上创新楼下创业”,累计孵化企业1248家。
——改革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建立以信任为前提的人才使用机制。《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剑指科研经费管理的痛点堵点问题,从下放预算调剂权限、提高间接费用比重、加大人才绩效激励力度等方面给出硬招实招,为科研人员松绑,赢得科研人员纷纷点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单位推进放权改革,赋予领衔科技专家、创新领军人才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动权。
……
改到真痛处,催生新活力。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破除人才发展的桎梏,强大的人才引擎为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澎湃动力。
强化领导 优化环境
——识才爱才敬才用才在全党全社会蔚然成风
2021年6月29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29个名字熠熠生辉,“回收卫星”概念提出者陆元九、高原医学事业开拓者吴天一、“大国工匠”艾爱国等多位专家人才赫然在列。
这是中国共产党尊重人才、礼敬人才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全面加强党对人才事业的领导,以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聚才的良方,推动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万类霜天竞自由的人才发展环境。
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不断完善——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紧紧围绕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四管”职责,抓住影响全局和人才关注的重大问题,加强宏观协调,注重区域统筹,突出改革创新,狠抓督促指导,确保党中央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用人单位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日益完善。各省区市党委以及地市级、县级党委均成立人才工作领导机构。
一些省区市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创新开展省、市、县三级人才工作专项述职。一些地方成立人才工作局、招才局、引才办等专门的人才工作机构。
对人才的政治引领、政治吸纳进一步加强——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
这些年来,开展高层次人才国情研修、国情考察、咨询服务、休假体检等活动,已经形成制度性安排。有关部门累计举办高层次人才国情研修班130余期,参与人数达1万余名。
中组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组织400多位专家深入革命老区、脱贫攻坚一线开展咨询服务活动,组织近千名专家到北戴河、武夷山休假,组织在京院士专家集中体检6000人次,切实增强人才的认同感和向心力。
提升国防科工特殊一线骨干人才激励保障水平,在薪酬待遇、医疗保健、子女入学等方面出台政策,将党和国家对特殊人才的关心关爱落实落细。
2017年,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的意见》。各级党委(党组)分层分类确定联系服务专家对象,在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实现“增人数”和“得人心”有机统一。
人才发展环境稳定向好——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
党中央在重大纪念活动中都邀请各领域优秀人才代表参加观礼,作出重大决策之前都广泛征求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多年出席党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对罗阳、李保国、黄大年、南仁东等新时代优秀知识分子典型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疫情防控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颁授勋章奖章……一系列举措向全社会释放出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的强烈信号。
浙江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在各级政府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人才服务专窗,一口受理、限时办结。重庆、四川推进人才对等互认,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圳在全国设立首个法定“人才日”,鲜明表达对人才的尊重与礼遇,传递出建设人才高地的信心决心……
爱国奋斗精神得到弘扬——
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
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西安交大老教授的来信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交大“西迁人”的爱国奉献精神。
2018年6月,中组部、中宣部联合发文,在广大知识分子中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广泛宣传先进典型,深刻诠释新时代爱国奋斗精神。一时间,黄旭华、袁隆平、屠呦呦等至诚报国、无私奉献的科学家,已然成为大众热捧的“明星”。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让广大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让各路高贤聪明才智竞相涌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如期实现!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意见》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主渠道。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是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对于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对于彰显中国大学社会主义底色,引导青年学生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意见》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各方面工作迈上新台阶。同时,与新时代新要求相比,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教育教学、研究宣传、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还存在差距,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亟待加强。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迫切需要,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把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意见》明确,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教学和研究作为重中之重,进一步明确职责使命,推动内涵式发展,强化政策保障,着力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学理支撑和人才支持。要坚持正确方向、坚持铸魂育人、坚持守正创新、坚持系统谋划,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规律、学科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意见》指出,要扎实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式发展。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把准学科定位方向,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作用。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在政治引导、学理阐释和价值塑造上下功夫,提升教学实效。强化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全面贯穿、有机融入各门课程,切实提升教材的政治性、时代性、科学性、可读性。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活实践,找准切入点、聚焦点、结合点,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着力打造一支信仰坚定、理论功底扎实、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切实增强使命感、认同感、获得感。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源源不断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后备人才。
《意见》指出,要强化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政策支撑机制。以育人成效为标准,完善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点、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在要求、有利于教师职业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以培养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的教师为目标,完善培训体系,加大支持力度,健全教师成长激励机制。牢固树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理念,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日常思政工作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阵地建设,培育和夯实发展平台,构建平台支持体系。建强建优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提升发展质量,强化示范辐射,加强建设管理,以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为牵引,推动形成各类马克思主义学院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一体推进的局面。
《意见》强调,要切实加强党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领导。各级党委要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和统筹规划。宣传、教育等部门要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提供有力政策指导、组织保障和经费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所在单位要将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重点课程加强建设,给予优先保障。要严格督导考核,在结合巡视巡察开展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专项检查中,加大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情况的检查力度。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列为所在单位党的建设工作考核、办学质量评估的重要内容,作为所在单位领导班子、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参考,推动建好建强马克思主义学院。
9月24日,由外交部、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1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贵阳开幕。本届教育交流周主题为“知行合一——共建可持续发展合作的教育愿景”。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作视频致辞。
怀进鹏表示,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年来,各领域交流蓬勃发展,教育交流周已成为双方在教育领域互联互通、互学互鉴的重要机制化平台。过去的一年,中国与东盟国家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实现了教育交流合作不断线,成为双方共克时艰的缩影。
怀进鹏指出,今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展望后疫情阶段,中国政府将继续坚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落实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政策举措,深化同包括东盟在内世界各国的教育交流合作。希望各方加强政策互通,聚焦体系联通,推进产学融通,携手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老挝副总理宋赛、印尼人类发展与文化统筹部长穆哈吉尔、东盟秘书长林玉辉及东盟有关国家教育部部长、驻华大使,贵州省省委书记谌贻琴及外交部、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通过视频或线下方式出席开幕式。
9月24日,教育部党组在京召开2021年下半年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十九届中央第七轮巡视情况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对深化巡视巡察工作和做好本轮巡视进行动员部署。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部党组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怀进鹏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十九届中央第七轮巡视汇报时发表重要讲话,我们必须深入学习、准确把握,在管党治校中抓好贯彻,在部党组巡视工作中抓好落实。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好、贯彻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化从严管党治校,加强班子队伍和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会议指出,要准确把握部党组内部巡视工作的定位和重点,以中央巡视整改为重要契机,坚持问题导向,全面对标对表。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谋划,强化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加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加强巡视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部党组巡视工作高质量发展。
会议对2021年下半年巡视工作作出部署。本轮巡视要紧扣“四个落实”,紧盯被巡视党组织职能责任、紧盯全面从严治党阶段性特征、紧盯“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紧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精准发现、精准分析、精准报告问题。深入查找政治偏差,全面体现集中整改成效,督促推动直属高校和直属单位更好履行政治责任。
部党组成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部纪检监察组组长,部党组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吴道槐主持会议并宣布巡视组组长授权任职及任务分工决定。
根据教育部党组部署安排,2021年下半年对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央财经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东华大学等直属高校党委和中国教育电视台、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等直属单位党组织开展巡视。
今年以来,受暴雨洪灾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部分家庭生活遭遇困难。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切实做好2021年秋季学期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确保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顺利入学、安心就学。
《通知》要求,学生入校后,各高校要尽快组织开展一次全面的摸排,详细了解受暴雨洪灾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宣传解读,让学生了解国家资助政策,消除后顾之忧。要扎实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学生纳入资助范围,认真细致做好受灾情疫情影响学生的各项资助工作。各高校要强化组织领导和部门配合,做好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工作方案,在新生报到现场设立“绿色通道”专区,简化报到手续,提高办事效率,保护学生隐私,确保所有提出申请且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顺利通过“绿色通道”入学。要根据实际对存在特殊困难的学生发放困难补助及必备生活用品,保障他们入学后的基本生活。
《通知》强调,要确保国家助学贷款“应贷尽贷”。各地各高校要会同国家助学贷款经办银行及时宣传落实新出台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合理确定学生贷款额度,满足学生实际需求,引导学生勤俭节约、努力向学。要做好国家助学贷款新旧政策衔接工作,确保助学贷款工作平稳有序开展。要创新工作方式,简化办理程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受理效率,避免出现学生、家长排长队等候和往返奔波的现象。各地各高校要统筹各项资助政策和各类捐资助学项目,避免重复资助和遗漏资助,提高资助工作精准度。要根据学生家庭经济变化情况,适时调整国家助学金受助档次,并及时足额发放。要关注特殊时期助学贷款学生的还款情况,适时启动还款救助机制,减轻学生还款压力。要完善特殊困难救助机制,对家庭出现重大变故的学生进行紧急救助,保障其基本的生活和学习。
近日,教育部印发《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对涉农高校加强和改进耕读教育作出部署,提出把握耕读教育基本内涵、构建耕读教育课程教材体系、多渠道拓展实践教学场所、建设专兼结合的耕读教育教师队伍、加强耕读传家校园文化建设等5项任务举措。
《方案》指出,我国涉农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耕读教育不系统、实践育人环节有待加强等问题。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让学生走进农村、走近农民、走向农业,对提升学生学农知农爱农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在构建耕读教育课程教材体系方面,《方案》要求加强学生传统农业文化教育,将耕读教育相关课程作为涉农专业学生必修课,编写中华农耕文明等教材,强化有关中华农耕文明、乡土民俗文化、乡村治理等课程教学。
在多渠道拓展实践教学场所方面,《方案》支持涉农高校依托农科教基地等社会资源建设一批耕读文化教育实践基地。提高涉农专业实践教学的比重,增强学生在“希望的田野”干事创业的能力。
近日,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正式启动,各高校也陆续公布本校推荐免试研究生名额分配方案。有媒体统计发现,2022年高校保研扩增率(某高校2022年净增数量与2021年总名额之比)最高已经超过30%。
根据教育部文件,目前我国本科院校中有366所高校具有推免资格,包括对免试研究生的“推荐”与“接收”两方面工作。相比于去年,今年国内多所院校公布的保研名额均有大幅度增加。
据统计,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22年净增推免名额103人,扩增率高达20.32%。燕山大学、上海大学均增加75人,北京工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高校推免名额净增人数均达到50人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从目前公布的数据看,“双非”高校推免名额扩增幅度尤为突出。例如,山东财经大学今年的扩增率达到32.52%,是目前扩增幅度最大的高校。江苏大学的推免名额扩增率也接近20%。
近年来,中央以及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曾多次发文,要求提高推荐免试研究生比例。如8月23日,上海市三部门联合印发文件,明确上海市将努力提高本科生推免比例;今年7月公布的教育部、安徽省关于《推动结构优化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共同行动方案》中同样明确,安徽省将扩大本科及以上层次招生规模,适度扩大硕士生推免名额。
对此,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卢晓东此前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就研究生录取而言,统一笔试并不是一项很好的制度。从研究生发展角度,研究生导师更多考虑的是生源的创造性、学术能力和研究潜力,但当下的统一笔试很难考量这些重要因素。
卢晓东坦言,未来正确的发展趋势是所有高校都能推免,甚至把推免这项关卡取消,只在单一录取环节进行把关。
记者日前从陕西省财政厅获悉:为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着力提升技术成果转化能力,省财政日前下达奖补资金2亿元,支持高校提升技术成果转化能力,加快推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
奖补资金按照“服务发展、聚焦薄弱、目标导向、注重绩效”的管理原则,打破传统的资金分配模式,优先与高校横向课题收入、技术成果转让收入等量化指标挂钩,引导高校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开展转化工作。在用途上,按照“补齐关键环节短板”的思路,重点用于支持高校与企业、社会资本共建一批实现技术集成、熟化和工程化的中试基地;支持高校依托优势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在全省范围建设或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建设大学科技园;建立专业化机构,或者委托独立的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开展技术成果转化工作;通过培养、培训以及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强成果转化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开展项目筛选,挖掘科技成果转化潜力;改善研究条件,开展应用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承担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等重大项目的能力;围绕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聚焦新支柱产业,开展跨学科、跨专业、跨院校联合攻关,实现高校科研成果最大程度转化。
资金下达后,主管部门将逐校确定年度绩效目标,切实做好绩效监控工作,确保目标如期实现。预算年度结束后,主管部门将对资金规模较大的高校进行重点评价,以此作为下一年度该项资金分配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省财政厅将着力推动相关高校做好绩效运行监控和信息公开工作,确保资金规范有效使用。
为进一步鼓励和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营造更优创业创新发展环境,省人社厅等部门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八条措施的通知》,通过推行一系列政策措施,健全福建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体系,加大创业支持力度,努力打造双创工作“升级版”。
为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投身乡村振兴,通知提出,对高校毕业生在省内乡镇以下(含乡镇)创办创业主体,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含6个月)的,有条件的地方可在场租、水、电、气等费用以及高校毕业生创业生活方面给予适当补贴。
通知明确,支持各地遴选一批高校毕业生创业创新优秀项目,给予资金扶持。对获得国家级创业创新大赛金、银、铜奖(或前三名相当奖项)并在闽落地发展6个月以上(含6个月)的创业项目,有条件的地方可给予不超过30万元的创业项目落地补贴。
同时,从创业融资、政府采购扶持和税收优惠扶持等方面加大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鼓励银行按照小微企业标准发放创业担保贷款,最高额度为300万元。
加强创业载体建设,由政府投资开发的孵化基地等创业载体原则上安排不低于20%的场地,免费向高校毕业生提供。
通知明确,支持各地加大高校毕业生创业安居保障力度,统筹商品住房、市场租赁住房等社会资源和人才公寓、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等公共产品,多渠道解决高校毕业生创业居住需求。有条件的地方可为在创业地无自有住房的创业高校毕业生发放一定数额的租房补贴。
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广西深化就业领域“放管服”改革,扩充资源落实岗位,简化优化就业手续,提升就业指导服务质量,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记者日前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获悉,2021届广西高校毕业生30.09万人,截至8月31日,就业25.48万人,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84.66%,与去年同期相比,毕业生增加2.7万人,就业增加3.2万人,毕业去向落实率增加3.35个百分点。
为确保就业工作“放”到位,广西出台专门实施办法,给予基层用人单位一定的自主权,部分岗位可采取定向招聘、免试直接考核、降低贫困县乡镇事业单位开考比例等方式,扩大招募规模,促进基层就业“降槛扩面”;指导各地利用“留桂计划”政策措施有关自主权,结合地方特点和产业布局,通过挖掘岗位、制定政策、优化供需精准对接等方式畅通留桂人才吸纳渠道;出台政策优化就业手续办理,取消高校毕业生在区内落户、就业报到、档案转递等与报到证的关联,用毕业证进行同效替换。区外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如需报到证,可享受“网上申请+审核打印+直达邮递”的一站式服务,毕业生足不出户,就可以领取到报到证。
为确保就业工作“管”到位,广西创建农村家庭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动态管理数据库,将广西农村家庭经济困难人口库与全区2021届高校毕业生数据库进行比对,确定基本库,各高校据实核定本校人数,完善信息,形成农村家庭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数据库,纳入自治区教育部门就业管理系统进行动态管理。自治区教育部门根据动态就业数据库,精准掌握每一名困难毕业生的求职进展,实时监测各高校帮扶情况。目前,动态管理数据库中共有全区2021届农村家庭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4.3万人。
近日,省教育厅公布了第三届黑龙江省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教师专家库专家遴选结果,103位高校校内专家、51位校外专家,共计154人入选专家库。
据了解,针对本次遴选工作,省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利用省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平台、“龙江高校就业微信公众号”和龙江大学生就业工作微信群、QQ群等多种方式广泛征集优质师资,积极选拔推荐。针对个别高校重点布置任务,定向精准物色细分领域专家,重点邀请全国各省级就业工作部门专家、国内知名高校就业指导专家和业界具有影响力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类企业参与征集,提升了专家库专业水平和区域影响力。
通过多方推荐征集,共收到哈尔滨工业大学等48所高校申报材料220份,数量同比增长33%。副高级以上职称报名人员占比37%,具有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专业培训经历人员占比67%。
下一步,省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将持续深化黑龙江省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教师专家库功能,结合龙江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变化形势,深入发挥专家库“智囊团”作用,重点研究大学生就业创业相关课题,为上级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近日,省教育厅印发《江苏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函授站(校外教学点)管理办法》,对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站点设置与调整、教育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经费管理以及检查与监管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管理办法》明确,江苏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实施分级管理,省教育厅负责统筹协调、监督指导工作,各设区市教育局承担属地监管责任,主办高校承担办学主体责任。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方面,《管理办法》指出要开足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构建“三全育人”长效机制;鼓励推动学分互认、资源共享,探索实施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教学管理方面,《管理办法》明确函授学习形式线下面授学时不得低于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总学时的三分之一,业余学习形式以线下面授为主,凡教学标准中列有实验的课程必须进行实验教学。学生管理方面,《管理办法》要求严格执行学生前置学历资格、毕业资格和学位资格审查制度,严格按照国家要求颁发学历、学位证书。所有学生学籍档案必须由主办高校保存。
据悉,目前全省共有121所高校举办学历继续教育(不含自学考试),在籍生为81.54万人。
9月23日,2021成渝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资源共建共享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科技成果转化(重庆)路演活动在重庆江北嘴国际投融资路演中心举行,重庆工商大学、重庆文理学院、重庆科技学院、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中科院国科创新投资(成都)有限责任公司、重庆重大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签订了科技成果转化资源共建共享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发挥各自优势,推动在渝高校与中国科学院等科技创新主体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的合作。
根据协议,各方将以技术转移机构建设发展为突破口,通过推动成果转移转化过程标准化、成果信息共享、成果转化渠道共建共用、科技创新资源协同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联合推广等,进一步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强化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建设,促进科技成果高水平创造和高效率转化,提升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重庆市所有本科高校和有可转化科研成果的高职院校均已建立校内成果转化制度。为促进企业与高校院所科技人员双向流动,允许科技人员三年内保留人事关系,以在职、离岗、挂职或者兼职等方式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并享受单位基本工资待遇及职称评聘、社会保险等权利。此外,通过实施分类评价制度,高校院所将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业绩,以及与企业合作创造的效益,作为单位职称评定和考核评价等重要依据。这些举措都有效推动了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他表示,下一步,重庆市还将加快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及产业化服务体系,通过打造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探索建设重庆市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联盟,新建、优化一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及产业化服务机构,加快构建区域科技成果转化协同骨干网络。特别是重庆市已经开始实施技术经理人职称评审,希望各高校院所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力度建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培育高层次技术经理人队伍,更好地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摘要:哲学社会科学期刊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主要阵地,而期刊创刊号折射着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时代脉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刊的创办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人新命名的系列期刊,迅速建立起新中国的国家意识形态;以《红旗》为代表的党刊,确立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基调,开创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新局面;从改革开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形成了三大支撑体系,呈现五化发展倾向,促使哲学社会科学进入繁荣期。
关键词:期刊创刊号,哲学社会科学,历史经纬,蓬勃发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指出: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就是要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
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起着重要的助推作用,是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主阵地之一。期刊的试刊、创刊、停刊、复刊,都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折射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时代脉搏。特别是创刊号,即每种刊物创制出版的第一期,往往都开宗明义,阐明办刊宗旨与基本任务,成为观察期刊整体发展的窗口,因而价值斐然。本文以期刊创刊号为例,探寻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独特历史轨迹。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刊指明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方向
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外无民族独立,内无民主制度,革命是民族和国家的第一主题。当时,中国社会风雨飘摇,阶级矛盾极为尖锐复杂,思想文化界各种学说良莠共生,革命道路曲折艰难,中国期刊业的发展环境也呈现出光怪陆离的景象。尽管如此,反映人民心声、传播革命思想的进步期刊却也在夹缝中顽强生长,一批具有思想性、斗争性、革命性的期刊和办刊人不断涌现。
这一时期,有关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内容常常登载在综合性杂志上。如商务印书馆于1904年3月创办的《东方杂志》,是梁启超、陈独秀、鲁迅等当时很多思想家和作家就社会问题发表意见的窗口。其创刊号发刊词以“国民,联络东亚”为宗旨,既刊登译著和文艺作品,也发表涉及政法、经济、社会、外交、文化、史地的严谨学术论文,成为影响最大的百科全景式老期刊,内容包罗万象,具有明显的综合性。
著名的《新青年》于1915年9月15日创刊,初名为《青年杂志》,涉及哲学、文学、教育、法律、伦理等领域,同样具有综合性,陈独秀为其创办人和主笔。它以“改变人的思想”为宗旨,向腐朽的封建制度发起猛烈进攻,成为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传到中国后,《新青年》的办刊主旨开始向宣传马克思主义转变。据统计,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刊登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和中国工人运动的文章130余篇,成为马克思主义原理这一学科在中国诞生的源头。从1920年9月第8卷起,《新青年》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宣传机关刊物。
1920年11月,在陈独秀的寓所,即《新青年》编辑部所在地,另一本中国共产党内部机关刊物——《共产党》月刊诞生了。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份理论刊物。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理论家李达任主编,陈独秀、施存统、沈雁冰等为主要撰稿人。《共产党》创刊号上刊登了《俄国共产政府成立三周年纪念》《俄国共产党的历史》等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介绍俄国共产党及革命情况,发表列宁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对中国社会与革命若干重大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如农民问题),批判主义、议会政治道路、无政府主义等错误思潮,普及建党知识、筹备组织建党,不仅为建党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而且为马克思主义原理及学科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酝酿、筹备阶段时,为了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提升建党组织功能,《共产党》月刊改为半公开性刊物,正式面向全社会举起了共产主义的旗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创办的期刊,一个本质特征就是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光辉指引。中国共产党纪律严明,对出版物要求非常严格,比如在党的一大《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第二部分“宣传”就强调:一切出版物,不论中央的或地方的,均应在党的领导下出版;任何出版物,无论是中央的或地方的,都不得刊登违背党的原则、政策和决议的文章。一大之后,党刊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1922年,第一份公开发行的中央机关报《向导》创刊;1923年,第一份党内机关报《中国共产党党报》创刊;1927年,宣传革命火种的《布尔塞维克》创刊;1929年,最早提出党报党刊喉舌作用的《党的生活》创刊,等等。这些重要党刊,集中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研究与传播,撬开了封建思想的闸门,可以说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宣告了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始。从此,党刊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风雨同舟,承载了作为开路先锋、时代记录者和见证者的使命,记录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开创新局面
新中国成立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的这一时期,是新中国期刊的系统建构与探索发展时期,为新中国的期刊事业发展定下了基调和方向。在此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1.中人新系列期刊,迅速建立起新中国的国家意识形
新中国成立之初,以中国人民新为刊名关键词,出现了一系列期刊。以“中国”为名者,1949年的《中国儿童》创刊号;1950年更是集中出现,有《中国金融》《中国影艺》《中国贸易》《中国国家地理》《中国农业研究》《中国林业》等创刊号。以“人民”为名者,1949年创刊的《人民文学》1950年创刊的《人民教育》《人民戏剧》等。以“新”为名者,如1949年由《中建》复刊更名的《新建设》1950年创刊的《新观察》《新体育》等。这些创刊号见证了新中国的改天换地,迅速建立起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崭新国家意识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为谁著书、为谁立说,是为少数人服务还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是必须搞清楚的问题。世界上没有纯而又纯的哲学社会科学。世界上伟大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都是在回答和解决人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创造出来的。研究者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研究什么,主张什么,都会打下社会烙印。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以中国为刊名关键词,明确了研究者所生活的现实社会,为他们“研究什么、主张什么”打下了鲜明的“社会烙印”。以“人民”为刊名关键词,点明了刊物“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明确回答了“为谁著书、为谁立说”的问题。以“新”字命名期刊,则反映出新中国各项事业的新面貌、新气象,标志着新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局面的正式开启。
2.以《红旗》为代表的党刊,确立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基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一直考虑创办机关刊物。早期代表性期刊有1949年9月创刊的《学习》,成为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杂志;1949年11月创刊的《新华月报》,是政治文献类杂志;1950年10月创刊的《时事手册》,是新闻时事类期刊,为《半月谈》的前身。随着各省市的相继解放,成立的地方党委也积极创办了第一批地方党刊,如天津的《支部生活》、福建的《福建通讯》、山西的《前进》,都是1949年创刊。此后,河南的《支部生活》、湖南的《学习导报》、云南的《支部生活》以及《上海支部生活》1952年—1954年也相继创刊,为党刊体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955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六中全会扩大会议上提出,各省“要选择恰当的人,办好刊物,改善刊物,迅速交流经验。1957年1月,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提出:“全党都要注意思想理论工作,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队伍,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宣传。”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创办党的理论刊物,以党的理论研究带动社会发展、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进步,成为一项紧迫而重要的政治任务。在毛泽东的积极推动下1958年6月1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理论刊物《红旗》创刊。与一般的哲学社会科学刊物不同,它兼具指导性、学术性、探索性、实践性于一身,迸发出巨大的政策指导力、学术导向力、文化影响力、实践执行力。在此前后,各省市党委积极筹办机关刊物,包括北京市委《前线》创刊号、上海市委《解放》创刊号、天津市委《东风》创刊号、安徽省委《虚与实》创刊号、江西省委《跃进》创刊号、云南省委《创造》创刊号、山西省委《前进》创刊号、四川省委《上游》创刊号、黑龙江省委《奋斗》创刊号、江苏省委《群众》创刊号、浙江省委《求是》创刊号、内蒙古自治区委《实践》创刊号、河北省委《东风》创刊号、河南省委《中州评论》创刊号、湖北省委《七一》创刊号、贵州省委《团结》创刊号、山东省委《新论语》创刊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新疆红旗》创刊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委《思想解放》创刊号等,初步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完整党刊体系。
这些党刊坚持鲜明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基调,成为党建理论、马克思主义研究与传播的重要阵地。这种实事求是的研究风气,与新中国成立前的学术之风大有不同,很好地实现了毛泽东“办好刊物,改善刊物”的倡导,从而也影响到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如1976年辽宁创办的《理论与实践》、1984年湖北创办的《学习与实践》、1987年河南省委统战部创办的《统战理论与实践》等,刊名都突出“实践”二字,即是证明。
3.以党建党史类期刊为代表,产生了两大富有中国特色的新学
新中国成立之后,对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影响最深的新变化,就是党刊迅速发展,促使“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党史·党建”成为两个新的学科。
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早期刊物中,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已茁壮成长之势。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类党刊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大。同时,党刊更是党史党建研究的主阵地。纵观党刊的刊号命名,足以发现历史的传承、理论的关注点与兴趣点以及时代的变迁。党的建设是我党的三大法宝之一,党刊创刊号的命名即体现了这一点。最早的《党的建设》,创刊1932年,是中共苏区中央组织部主办的刊物。新中国成立后,以“党的建设”命名的党刊较为集中,相继有甘肃省1982年创办的《党的建设》、四川省委1987年创办的《党的建设》、山西太原市委1987年创办的《党的建设》、湖北省委1989年创办的《机关党的建设》等。党的建设类刊物侧重组织原则、理论探讨。而与之相辅的是党的生活类刊物,较为贴近实践,相继有中共中央宣传1954年创办的《党的生活》、上海市委1979年创办的《党的生活》、贵州省委1980年创办的《党的生活》、河南省委1980年创办的《党的生活》、江苏省委1988年创办的《党的生活》,以及一些地方县委如湖北鄂城县1973年创办的《党的生活》等。党的建设的承载主体是支部建设,相继有山西省1961年创刊的《支部建设》,江西省1981年创办的《支部建设》、陕西省委2003年创办的《支部建设》等。与支部建设类刊物相辅相成的是支部生活类刊物,相继有上海市1954年创办的《支部生活》、江苏省委1958年创办的《江苏支部生活》、陕西省委1981年试刊的《支部生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2000年创办的《支部生活(新疆)》等。党的建设归根结底要靠发展共产党员、树立优秀的党员典型来实现,由此出现了以共产党员(支部书记)命名的刊物。最早的是著名的党中央机关刊物《共产党人》,1939年10月4日创刊。新中国成立后又有辽宁省1956年创办的《共产党员》、广东省委1960年创办的《共产党员》、辽宁省委1982年创办的《共产党员》,以及辽宁省2003年试刊的《党支部书记》等。这些党刊架构科学、组织合理,很好地解决了不同时期党的建设中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史研究类刊物也在逐渐发展。1954年,内蒙古《党史学习参考资料》创刊;195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党史资料》创刊;1955年,四川《中国共产党党史学习参考资料》创刊;1956年,中共中央党的监察工作创办《共产党的知识》。此后,各省各地党史研究阵地不断扩大,相继出现了中共中央党1979年创刊的《中共党史参考资料》、上海市委1979年创刊的《党史资料丛刊》、北京市委1980年创刊的《党史博览》、中国革命博物馆党史研究室1980年创刊的《党史研究资料》等。此外,党的理论研究类期刊队伍也在壮大,如中共中央外文1956年创办的《各国共产党文选》、中共中央高级党校1964年创办的《学习》、云南大学1975年创办的《思想战线》等。这些期刊的创办使中国共产党党史党建研究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的一个新领域,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三、改革开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进入繁荣期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国期刊业也不断丰富、壮大。以期刊出版为带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进入繁荣期。如表1所示,1978—2015年,中国期刊品种数持续增加。总印数、总印张在2012年达到峰值。之后,受纸质期刊向电子期刊转型的影响,品种数虽仍在增加,但印刷数量有所回落,成为期刊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一个显证。
截至目前,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丰硕成果,学科门类不断完备、布局趋于合理,共20多个一级学科、400多个二级学科,如马克思主义原理、历史学、考古学、哲学、文学、语言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人口学、民族学与人类学、宗教学、政治学、新闻学、军事学、教育学、艺术学和国际问题研究等。
上一篇:物理学方法概论读后感11篇汇编
下一篇:我的谍战岁月txt下载 / 文:猪头七
最近更新人物资讯
- 青年节专题时文精选,1个专题+5篇模板+12篇范文+1个作文合集(角度+金句+精
- 最新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求(五篇)
- 赤坂丽颜值巅峰之作,禁忌之爱代表作品-高校教师成熟
- [王仲黎]人茶共生:布朗族茶文化话语中的生态伦理
- 北京文艺日历 06.12~06.18
- 有什么好看的少女漫画推荐?
- 为了孩子陪睡校长,请别拿这电影洗白
- 当贝市场tv版apk下载
- 茉
- BBC评出有史以来美国最伟大的100部电影
- 泰山岱庙古建筑之文化特色初探
- 阴阳五行学说范文
- 2022伦敦大学学院Bartlett建筑学院Part2毕业展
- 观看平凡英雄观后感1000字
-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二)古希腊艺术与神话
- 收藏 | 带你穿越500年,看一看这50位著名艺术家
- ab血型女人的性格
- 春节活动策划方案
- 为什么孕妇生产有危险时,部分丈夫和婆婆会选择保小孩?
- 《员工自发管理的儒家修为智慧》
- 菲律宾尺度片的全明星阵容,菲律宾女人质量这么高的吗?
- 文学课 | 韩少功:文学与记忆
- 《人性的污秽》中的伦理道德世界
- 宋惠莲背夫和西门庆幽会后自缢,看透情色表象下的死亡真相
- 秋波多少画(五代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