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尽忠报国——爱国精神的巨大力量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8-11
手机版

  勤政爱民——爱国先贤

  从大禹建立了中国古代的第一个奴隶制政权夏王朝开始,中华民族就有了国家的概念,而大禹的功绩恰恰体现了对国家的忠诚。至春秋战国时期,不但有孔子对“仁治”“礼治”的论述与实践,表现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而且也不乏晏子、屈原这样报国、兴国的伟大人物。

  在中国的历史上,历朝历代都有许多爱国报国的人,他们关心人民疾苦,致力于国计民生,为国家、民族做了许多好事。这种精神传承下来,成为中华民族尽忠报国精神的源泉。

  大禹的爱国爱民精神

  古代报国思想准确说应该始于夏代,因为从禹建立了夏王朝以后,人们才有了“国家”的概念。禹在建国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爱国爱民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尽忠报国思想的源头。

  在帝尧时期,中原洪水为灾,百姓愁苦不堪。鲧受命治理水患,他用堵截的办法治水,用了9年时间,结果洪水未平。舜巡视天下,发现一点成绩也没有,就命鲧的儿子禹接管治水之事。

  禹接受任务后,立即与百官商议对策。他亲自翻山越岭,蹚河过川,拿着绳墨标杆等工具,进行实地勘察,测度地形的高低,规划疏洪水道。

  禹穿着破烂的衣服,吃粗劣的食物,住简陋的席篷,每天亲自手持耒锸,带头干最苦最累的活。几年下来,他的腿上和胳膊上的汗毛都脱光了,手掌和脚掌结了厚厚的老茧,躯体干枯,脸庞黧黑。老百姓见了无不心痛流泪。至今嵩山一带还流传着许多大禹治水时的动人故事。

  传说,禹治水时,要在介于太室山和少室山之间的轩辕山打出一条疏洪泄流的通道。为了加快挖山的速度,他化为一头神力无比的大黑熊,连推带扒,很快就把山挖掉了大半。尽管民间传说具有神话色彩,但也可见禹为治水患而付出的艰辛和牺牲。

  鲧 上古时期的历史人物,黄帝的后裔、玄帝颛顼的玄孙,是夏朝开国君主大禹的父亲。鲧禹治水是中国最著名的洪水神话,其所隐含的史实对我们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很可能就是由于这场洪水,导致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的建立。

  禹为了治水,费尽脑筋,不怕劳苦,从来不敢休息。他路过家门口,听到妻子生产,儿子呱呱坠地的声音,都咬着牙没有进家门。第三次经过的时候,他的儿子启正依偎在母亲怀里,已经懂得叫父亲,挥动小手,和禹打招呼。禹只是向妻儿挥了挥手,表示自己看到他们了,还是没有停下来。

  禹鉴于前辈治水无功主要是没有根据水流规律因势利导,而只采用筑堤截堵的办法,一旦洪水冲垮堤坝便前功尽弃的教训,大胆改用疏导和堰塞相结合的新办法。这就是顺天地自然,高的培土,低的疏浚,成沟河,除壅塞,开山凿渠,疏通水道。

  经过13年的努力,禹带领人们开辟了无数的山,疏浚了无数的河,修筑了无数的堤坝,使天下的河川都流向大海,终于成功,根治了水患。

  洪水刚刚退去,一块块平原露出水面,他带领人们在田间修起条条沟渠,引水灌溉,种植粟、黍、豆、麻等农作物,还教人们在地势低洼的地方种植水稻,使农业生产也取得了进步。

  禅让 指古代帝王让位给不同姓的人,如伊祁姓的尧让位给妫姓的舜,舜让位给姒姓的禹。这是一种“拟父子相继、兄终弟及”的王位继承制度,是对正统王位继承制的模拟,是上古时期政治舞台上部族政治激烈角力的结果,目的是让各大部族的代表人物有机会分享最高权力。

  禹勤奋地为万民谋利,在天下的威望达到顶点。万民称颂说:“如果没有禹,我们早就变成鱼鳖了,也早就饿死了!”

  帝舜称赞禹,正式禅位于禹。禹在诸侯的拥戴下,以安邑为都城,国号夏。当了部落联盟首领的禹更加热爱自己的国家,为夏王朝的长远发展制定了许多新措施。

  禹曾在治水的过程中走遍天下,对各地的地形、习俗、物产都了如指掌。于是,他把全国分为9个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

  禹还规定了五服制:帝畿以外五百里的地区叫“甸服”,再外五百里叫“侯服”,再外五百里叫“绥服”,再外五百里叫“要服”,最外五百里叫“荒服”。甸、侯、绥三服,进纳不同的物品或负担不同的劳务。要服,不纳物服役,只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制政令。荒服,则根据其习俗进行管理,不强制推行政教。

  九鼎 夏王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9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将全国9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这样,九州就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九鼎成了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

  禹为了管理国家还到南方巡视,在涂山约请诸侯相会。涂山位于现在的安徽蚌埠市西。为纪念这次涂山盛会,把各方诸侯部落酋长们送来的青铜铸成九鼎,象征统一天下九州,成为夏王朝之象征。

  禹还在视察少数民族地区时,沿途向当地人询问习俗,鼓励农耕,告其农时,播种五谷,教育部族酋长们讲礼仪,知法度,不以强凌弱,和睦相处。同时又宣布,若有不听教化者,要以兵征讨,决不客气。

  禹关心百姓的疾苦。他看见穷人把孩子卖了,就把孩子赎了回来;见到有的百姓没有吃的,就让随从把仅有的粮食分给百姓。

  有一次,他出门看见一个罪人,竟下车问候并哭了起来。随从说:“罪人干了坏事,你何必可怜他!”

  禹说:“尧舜的时候,人们都和尧舜同心同德。现在我当天子,人心却各不相同,我怎能不痛心?”

  禹成功治水,建立夏王朝,热爱自己的国家,爱戴天下万民。对于大禹的爱国爱民精神,后人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公而忘私、勤政为民的奉献精神。大禹受命负责全国治水事务,始终以为民造福为己任。大禹13年在外,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公而忘私执政为民的代名词。

  二是革故鼎新、务实求真的科学精神。禹认真总结前人治水教训,组织了全国性的大地测量,精研山水地理,虚心学习各地治水经验,终于提出了改革古道、因势利导的治水方略。

  三是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大禹为了治水伟业,吃粗茶淡饭,穿破旧衣服,住简陋房屋。正是他这种身先士卒、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人类战胜自然的典范。

  四是和谐发展、依法治国的民本精神。大禹在带领人民治理洪患的艰苦历程中,最广泛地接触了人民,最深切地了解了民情,最真切地感受到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形成了以“敬民、养民、教民、护民”为主要内容的“民本”思想。

  五是谦虚谨慎、廉洁奉公的自律精神。舜评价大禹说:“成治水之功,行声教之言,成就最大。勤劳于国,尽力沟洫;节俭于家,卑宫菲食。谦恭而不自满,可谓贤才之最。备受赞美而不骄,天下无人敢与之争能;不尚征伐而战绩斐然,天下无人能与争功。”

  大禹的爱国爱民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几千年来,不断被炎黄子孙发扬光大,使大禹精神超越了时代的界限,升华为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

  阅读链接

  据说,大禹来到涂山时爱上了一位姑娘,但没来得及成婚,就又到南方去治水了。

  姑娘一直等着大禹,经常吟唱思念的歌,这就是南方民歌的起源。后来大禹终于回来,娶了这位名叫女娇的姑娘。但新婚后的大禹在家只待了4天,又出发去治水了。女娇在家等呀等,常站在黄河之滨眺望,最后化成一座“望夫石”。

  伊尹的济难报国之志

  大禹建立的夏王朝到了桀期间,由于夏桀昏庸傲慢,不得民心,那些受尽欺压的平民百姓指着太阳咒骂他:“你几时灭亡,我们情愿跟你一道灭亡!”桀的大臣们也都盼望夏朝早点灭亡。

  这些都被汤看在眼里。汤又叫“太乙”,他是夏王朝在黄河下游的一个属国商国的首领。汤见夏桀腐败残暴,就决心与他争夺天下。

  汤一天到晚总考虑怎样推翻桀的计划,一日三餐,马马虎虎,并不留心饭菜质量怎么样。这种情况,早被细心的厨师伊尹看到了。

  伊尹出身低微,养父是有莘国厨师。伊尹聪明好学,很有才干,终于学得一身好手艺成为一位名厨。伊尹的烹饪技术十分高超,尤其是擅长精制味美的汤,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名传四方。

  喜爱喝汤的商汤听说后,就派人向伊尹的主人莘氏索要伊尹,遭到了拒绝。商汤不死心,为得到伊尹,不惜向莘国公主求婚,以迎娶不美貌的公主为代价。莘氏答应了,而且让伊尹做女儿的陪嫁物。

  伊尹佩服有大志的人,他听说汤有远大志向,高兴坏了,立刻背着烹调用的“玉鼎”和“砧板”跟着去了。从这时起,伊尹就已经不再满足于为国君做可口的饭菜与酒肴,他更有一颗政治上的忠君报国之心。

  有莘国 夏启封支子于莘,简称“莘国”,上属雍州。商代因之。西周时期,有莘国改属畿内地。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阳后,废有莘国,并入晋国,称“莘地”“梁”或“羁马”。

  事实上,在伊尹的心目中,经常考虑的是整个国家的人民的生存状况及命运问题,他认为在商汤管理的范围内,只要还有一个男子或是妇女,没有受到尧舜之道的恩泽的话,就如自己把他们推进沟壑中一样。他把天下个别人的疾苦,视为整个国家人民的疾苦,把天下人民的灾难,视为自己没有尽到拯救的责任。

  正因为伊尹有如此广阔的胸襟、强烈的济天下之难的责任心,所以才建议汤踏上了伐夏救民,灭夏兴商的革命大道,而他本人也投身于这项壮丽的事业中。

  伊尹知道汤总是惦记着推翻桀的大事。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总想找个机会和汤谈一谈自己对这事的看法。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来吸引汤的注意,这一次故意把饭菜做得特别咸,下一次又故意不放盐。

  汤感到饭菜不合口,不对味,就叫过伊尹说:“你最近做的菜,不是咸,就是淡,是为什么呢?”

  伊尹说:“大王,这是我在试探您还知道滋味不知道。从今天起,我一定把饭菜做好。不然,大王杀我的头!”

  从那以后,伊尹做的饭菜咸淡适度香甜可口,很合汤的胃口。汤非常满意,又把伊尹找来说:“看来,你的进步很大,做菜的本事果然不凡。”

  伊尹连忙借题发挥,有所指地说:“大王,这并没有什么值得夸奖的。菜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只要把作料搭配好,吃起来自然有味。这和您治理国家是一个道理,既不能无所作为,也不能急于求成。只有掌握好分寸,才能把事情办好。”

  汤听了连连点头,心想:“谁能知道,在我的厨房里竟有这样一位难得的人才!”于是,汤立即宣布解除伊尹的奴隶身份,让他做了大臣。

  伊尹心怀感激地对汤说:“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济世安民,忠君报国,才是男儿所为。”

  从此以后,伊尹尽心尽力地为汤出谋划策,逐渐成为了汤的主要助手。有一天,伊尹向汤建议,鉴于夏桀昏庸残暴,不要再向夏送贡品了。同时,他还建议汤控制一些小国,使他们归附汤。汤采纳了这一计划。

  九夷族 远古时期,燕山山脉一带生活着许多以鸟为图腾的原始人群,他们以鸟作为民族、部落的标志名称,再发展为姓氏。其中有九支氏族最为强盛,历史上叫作“九夷”,也就是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凤夷和阳夷。

  桀不甘心自己的势力范围缩小,就以商国没有进贡为借口,联合起九夷族的力量,气势汹汹地讨伐商国。汤听到这个消息,对伊尹说:“现在桀找上门来打仗,我们打还是不打呢?”

  伊尹沉思了片刻,然后说:“桀这次集中了九夷族的兵力,说明他还有一些战斗力,我看不如避其锋芒,先恢复向夏进贡,等以后有机会再说。”

  汤立刻派人把贡品送到桀的军营。

  桀见了堆积如山的财宝,十分得意,笑着对手下人说:“看来汤还是怕我的呀!”于是,桀带着贡品收兵回国了。

  第二年,商国又不向夏进贡了。桀暴跳如雷,发号施令,集合本国一些军队,觉得不一定能打败商汤,于是想再次召集九夷族一起去讨伐商国。可是,九夷族也逐渐看到了夏桀的种种昏庸表现,已经不愿意为夏朝出兵卖命了。

  这时,在夏桀的附属国中,真正能听桀调遣的只剩下昆吾国这一个了。伊尹与商汤分析了这一形势。汤对大臣们说:“服从桀的人越来越少,我们只要打败他的最后一个帮手昆吾国,夏亡的日子就不远了。”于是,汤和伊尹率领商国军队北上,迅速打败了昆吾国,消灭了桀的最后一支外围力量。

  桀恼羞成怒,带兵倾巢出动与汤决战。商军以逸待劳,早已等候在鸣条这个地方。

  昆吾国 在夏王朝受封夏侯伯,称“昆吾氏”,封地立国于今山西运城一带,后又迁到祝融之墟旧许,即今许昌。夏王朝属国商国的首领汤率兵讨伐昆吾,经数年战争,昆吾败于汤,随后汤灭夏,建立殷商帝国。昆吾部族后来曾与周族联合灭商。

  伊尹和汤鼓励将士们奋勇杀敌,振奋精神。汤传下法令说:“桀做尽了坏事,我们要去讨伐他,大家要听从命令。对杀敌立功的,我要给予重赏,决不食言;对不服从命令的,我也绝不客气!”

  将士们下定死战的决心。交战这一天,天刚亮商军就冲了过去,势不可当,将士们非常勇猛。夏桀的队伍一部分赶紧逃命,大多数则投降了商军。汤乘胜追击,把夏桀赶进安徽南巢山中。夏桀困于山中,由于没有援兵,当地的百姓也痛恨他,最后饿死在南巢山里。

  汤率领军队攻入了夏朝的国都,夏灭亡了,汤建立了商王朝,并定都于亳,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王朝。商汤废除了夏的政令,并作《汤诰》告诫诸侯要敬畏上天,修行德政,为民谋利。

  伊尹作战勇敢,智慧超群,为汤开国创业立下不少功劳(他由一名当厨师的奴隶成为辅助国君的大臣,后来当上了右丞相)。因此,伊尹深受商王的赏识和人民的爱戴。

  胸怀报国之心的伊尹不仅辅佐成汤开创了商王朝,后来又辅佐成汤的儿子大丁、外丙、仲壬和成汤之孙太甲,为三朝功臣,他主持建造了偃师商城,规范了甲骨文,提出“以德治国”“任人唯贤”等立国大计,被历代尊为贤相,称“中华第一名相”。

  阅读链接

  相传伊尹与商汤谈话,被后人整理成《吕氏春秋》中的《本味篇》,因托名伊尹,又名《伊尹书》。据记载,伊尹总结了前人的烹调经验,论述了美味的食物如何制作,这就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烹饪理论。该书为后世烹调学和“五味调和”的理论奠定了基础。伊尹在劝说商汤时,从烹调美味的诸多技术要领引发出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伊尹去世时,太甲之子沃丁以天子之礼厚葬伊尹,表达商王室对伊尹尽忠尽责商朝的丰功伟绩,给予充分肯定。

  孔子爱国思想的实践

  如果说伊尹具有强烈的济天下之难的责任心,那么生活于春秋时期的鲁国的孔子,则在以仁义为灵魂,以天下为己任,济世救民的价值观支配下,在治国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仁治”“礼治”主张。他的这一思想主张,成为当时及后世知识分子报国捐躯的行为准则。

  在鲁昭公管理国家的时候,鲁国发生了内乱,鲁昭公被迫出逃。孔子也离开鲁国来到齐国,做了齐国执政大夫高昭子的家臣。

  有一次,高昭子把孔子推荐给齐景公。齐景公问孔子国君应该如何施行国家政事,孔子回答说:“国君在施行国家政事时,首先是做国君的要像个国君,做臣子的要像个臣子;做父亲的要像个父亲,做儿子的要像个儿子。”

  齐景公又问施政原则是什么,孔子回答说:“施政最重要的是控制支出,节省财力。”

  从此以后,齐景公常常与孔子一起谈论政事,时常约孔子同去郊外打猎,感觉和孔子在一起如沐春风。由于相处日久,教益日深,还给孔子提高了待遇。

  有一年春夏两季,齐国滴雨未下,农作物颗粒无收。孔子日夜牵挂灾民,但自己身居客地,也没有办法救济他们。齐景公更是为此心急如焚,便前来向先生请教解救的良方。

  孔子说:“您如此怜惜百姓,仲尼实为敬服,这也是齐国百姓有福,能遇上您这样一位仁德的君主。民为立国之本,一个国君能爱惜百姓,这个国家必能兴盛,就是遇到再大的困难,也是能战胜的。”

  齐景公又问用什么办法来赈济灾民为好,孔子说:“过去尧帝时发生过9年水灾,商汤有7年旱灾。水旱灾荒,古代圣明帝王在位时,也是无法避免的。尧舜时代,常常遭遇水灾,后来经过大禹治水13年,水灾才慢慢减少了。丘认为最好的赈济办法首先就是免除百姓的苦役,开仓放粮,赈济灾民,然后向丰收的邻国买粮食,并半价转卖给饥民,这叫平粜。最重要的是水旱灾荒必须常年预防,不可临渴掘井。”

  齐景公担心杯水车薪解决不了问题,孔子说:“请国君劝导那些富足的官家,每户拿出数十石,就可以救活一批灾民。”

  齐景公于是决定召集大夫出粮赈灾,孔子又说:“开仓放赈,容易被一些昧着良心的人从中作弊,即使国君拿出了粮食,饥民所得无几,因此必须选派贤德的大夫去做才是!”

  就这样,齐国上下都投入到赈济灾民的热潮之中。孔子因此在齐国百姓中享有盛誉。

  孔子主张用“仁爱”的方式治理天下,在齐国施教的影响越来越大,但一些大臣嫉妒孔子之心也日渐强烈,一次又一次地在齐景公面前贬低孔子。由于坏话说得太多,齐景公的态度也慢慢转变了。

  这一天,孔子的弟子南宫适差人送来书信,信中介绍了鲁国政治已趋稳定的情况。孔子阅信后,更有归国之意,就对弟子子路说:“我离开鲁国已是数年,鲁国毕竟是父母之邦啊!”

  于是,孔子启程归国,时年38岁。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称为“陪臣执国命”,因此孔子虽有过两次从政机会,却都放弃了。直至公元前501年,孔子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的孔子已经51岁了。

  在中都宰的位上,孔子与他的弟子们做了很多事情,卓有成效。有一次,鲁定公问孔子,能不能用治理中都的办法治理鲁国,孔子回答:“用我的方法治理天下都可以,何况只是一个鲁国呢?”

  于是,一年之后,孔子便被另任为司空,接着再任为大司寇。这样,孔子参与政治的抱负终于实现了。

  孔子在任司寇时,强调“仁治”“礼治”的教化作用,反对滥施刑罚。比如,有一次在处理父子诉讼案时,面对父亲告儿子不孝、儿子告父亲打人的控告,问清情况的孔子并没有立即判谁的罪,而是把他们监管起来让他们各自反省。等到都想通了并且各自找到了自己的不对之处,孔子竟然把他们全部释放,结果是自此父慈子孝,连个口角也不再发生。

  司空 古代官名。西周时期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水利、营建之事,金文皆作司工。春秋战国时期沿置。春秋时期的孔子曾任鲁国的司空。此外,司空也为中国姓氏之一。

  当时的当政者季桓子对此提出批评,认为孔子背离以孝治民的道路。但是孔子仍然坚持自己的做法,认为为政者要做表率,反对不教而诛,主张不杀无辜、不滥施刑罚。

  还是在孔子的司寇任上,有一次从衙署下班回家,路上听到了马厩失火的消息。他首先关心和问及的,是人有没有受伤,而没有问及马匹及财产的损失情况。虽然这只是一件不大被人注意的小事,却反映了孔子内心深处的“仁爱”的思想,体现了对于人的重视,而且危急时刻,更能够看出人的根底的善恶。

  作为全权负责公检法的官员,处理案件,审判官司,当然是他的首要任务。在完成这一任务的时候,他一改以往由贵族官吏根据惯例专断判决的习惯,而是从“仁”的精神出发,将民主的东西引进诉讼。将凡与案件有关的人员找来谈话,一一问询他们的意见,然后他再根据大家的意见做出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

  孔子也注重诚信。据《论语·颜渊》记载,有一次孔子弟子子贡问老师:“如果迫不得已必须要从粮食、军队与武器、百姓的信任三项中去掉一项,那么去掉哪项合适呢?”孔子坚定地回答:“去掉军队与武器。”

  “在粮食与百姓的信任两者中去掉一项,去掉哪一项?”孔子回答:“去掉粮食。”

  孔子的这个回答很经典,以至成为了后世朝廷共同标榜的原则:没有粮食不过饿死,但如果人民对朝廷失去了信心,国家是立不起来的,也就会完了。

  在为官方面,孔子为古代的知识分子带了一个好头,那就是有原则、有思想,真做官、做好官,而且是认真做官。

  公元前500年夏天,孔子陪同鲁定公参加了齐鲁两国夹谷之会。这是他政治生涯中最为光彩的一页,集中体现了他的“礼治”思想的精髓。

  在盟会上,齐国大夫犁弥鼓动齐景公用武力劫持鲁定公。孔子带着鲁定公往后退,并命令随从道:“士兵们,快拿起武器冲上去!”

  孔子转头对齐景公说:“两国国君友好会见,而华夏之地以外的夷人俘虏却用武力来捣乱,这不是齐国国君命令诸侯会合的本意。华夏以外的人不得图谋中原,夷人不得触犯盟会,武力不能逼迫友好。这样做对神灵是不吉祥的,对德行也是伤害,对人也是丧失礼仪,国君一定不会这样做。”

  齐景公听了孔子这番话后,急忙叫劫持鲁定公的人避开。

  相国 春秋时期齐景公设左、右相,相成为齐国卿大夫的世袭官职。以后其他诸侯国也有设置,或称“相国”,或称“相邦”,或称“丞相”。

  即将举行盟誓时,齐国人在盟书上加上了这样的话:“一旦齐国军队出境作战,鲁国如果不派300辆兵车跟随我们,就按此盟誓惩罚。”

  孔子作揖回答说:“如果你们不归还我们汶水北岸的土地,却要让我们供给齐国的所需,也要按盟约惩罚。”

  齐景公准备设享礼款待鲁定公。享礼是当时使臣向朝聘国的君主进献礼物的仪式。

  孔子对齐国大夫梁丘据说:“齐国和鲁国从前的典礼制度,您怎么没听说过呢?盟会的事已经结束了,而又没有设享礼款待,这是让办事人辛苦了。再说牺尊和象尊不出国门,钟磬不能野外合奏设享礼而全部具备牺象钟磬,这是抛弃了礼仪;如果这些东西不备齐,那就像用秕稗来款待,是国君的耻辱;抛弃礼仪则名声不好。您为什么不好好考虑一下呢?享礼是用来发扬光大德行的。不能发扬光大,还不如不举行。”

  最后,齐景公只好打消举行享礼的想法。夹谷之会以后,鲁国的地位有所提高,孔子的影响也有所扩大。

  孔子56岁那年,又由大司寇代理相国职务。他参与国政仅仅3个月,鲁国的风俗就大大变了样。孔子的事业和影响力越来越大。

  孔子的成就使齐景公感到害怕,齐景公特地挑了80名美貌的女子,让她们穿上华丽的衣服,教她们学会舞蹈,加上120匹骏马,一起送给鲁定公,以腐蚀他的意志。这一计果然奏效,鲁定公沉湎于娱乐之中,不再过问政事了。

  大同 是古代对理想社会的一种称谓这种思想,源远流长,产生于先秦时期。儒家的大同理想比农家、道家的理想更详尽,更完整,也更美好,更具有诱人的力量。因此,它在中国思想史上也有更大、更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学生子路见到这种情况,便对孔子说:“老师,我们可以离开这里了吧!”

  孔子一直对自己国家有着深深的爱,即使是在“礼崩乐坏”的现实面前他心里也还抱有最后一线希望。于是回答说:“鲁国现在就要在郊外祭祀,如果能按照礼法把典礼后的烤肉分给大夫们,那我还可以留下不走。”

  结果,鲁定公违背常礼,没把烤肉分给大夫们。孔子深感在这种“礼崩乐坏”的情况下,政治抱负难以实现,于是辞去职务,带领一批弟子,踏上了周游列国的旅途。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先后到过卫、宋、郑、陈、蔡、楚等国,本想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说服各诸侯国的当政者实行“礼治”“仁治”,然而终无一国肯接受,最后孔子返回鲁国。

  孔子返回鲁国后不再求仕,而把自己的全部心血用在了文化教育上。他努力搜集整理国家历史上的文化典籍,删《诗》《书》,定《礼》《乐》,修《春秋》,作《易传》。这些文献,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上都是十分难得的文化瑰宝。

  孔子晚年时期的最高理想称为“大同”。在大同的世界里,天下没有欺诈,没有盗贼,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讲信修睦,选贤举能,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孩子们都能获得温暖与关怀,孤独的人与残疾者都有所依靠,男人各自有各自的事情,女人有满意的归宿。

  孔子“仁治”“礼治”的思想与其实践,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与“大禹精神”一起,成为了中华民族尽忠报国精神的源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人民的福祉、国家的强盛而努力奋斗。

  阅读链接

  孔子爱国思想的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人道主义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晏子维护国家的尊严

  春秋时期,正经历着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重大变革,不仅出现了孔子那样的思想大家,也有像晏子这样维护国家尊严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晏子,是春秋时期齐国的相国。当时的齐国早已不是管仲为相时的齐桓公时代,中原霸主的地位早已易位,国势日渐衰微。在这种情况下,齐国外交就显得更加艰难,同时也变得更为重要了。

  晏子不仅德行出众,而且头脑机敏,能言善辩。作为国王的主要助手,他曾经多次出使他国,在外交过程中,有理有节,进退有度,每次都出色地完成了使命,充分表现出了维护国家尊严的忠诚与能力。

  有一次,晏子奉命出使楚国,楚王听说后,就对左右的人说:“晏子是齐国最能言善辩之人,现在他要来,寡人欲羞辱他一番,该如何做呢?”

  于是,左右之人献计种种。

  待到晏子如期出使楚国,到了城门口时,楚人想要嘲笑他身材矮小,因此故意不开正门,而是在正门旁开了个小门来迎接他。

  在古时,家居院落等建筑会在正门旁的墙根开个小门或留一小洞,方便狗儿出入。

  晏子若从小门进的话,正中楚人之奸计,无疑是受辱;若从城门进,必须找到一个理由,否则便显得无能,也是受辱。楚人就这样给晏子出了一个两难之题。晏子一眼就看出了楚人的意图,毅然拒绝从小门入,并机智地抛出了这样一个推论,一下就解开了两难之题。

  晏子对着迎接的官员说道:“只有出使狗国者,才从狗门而入;而今我晏子出使楚国,不当由此门而入。”

  晏子这一推论明确告诉楚人:从小门入,我晏子一人受辱,可楚人你则要付出整个楚国受侮辱的代价;你楚人不愿付出受辱的代价,则我晏子就当从城门入。你楚人就看着办吧!

  迎宾官员一听,脸色发红,却无言以对,只得打开城门,请晏子从大门堂堂正正进入。在第一个回合中,晏子取得了胜利。

  姜公封国 姜公即姜尚,字子牙也称“吕尚”。先后辅佐了6位周王,因是齐国始祖而称“太公望”,俗称“姜太公”。周武王平天下后,封姜尚于齐地的营丘。姜尚治国,煮盐垦田,富甲一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传主齐桓公时,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晏子进入朝门,楚国几十员大臣等候着。楚国治理城郊的郊尹斗成然首先发话:“听说齐国在姜公封国时,强于秦、楚,货通鲁、卫,而自从桓公之后,屡遭宋、晋侵犯,朝晋暮楚,齐君臣四处奔波臣服于诸侯。但凭景公之志、晏子之贤,并不比桓公、管仲差呀,这是为什么?”

  晏子说:“兴败强衰,乃国之规律,自楚庄王后,楚国不是也屡次遭到晋吴两国的打击吗?我们的国君识时务,与诸侯平等交往,怎么是臣服呢。你的父辈作为楚国的名臣,不也是这么做的吗,难道你不是他们的后代?”斗成然羞愧而退。

  楚大臣阳丏上前一步说:“听说你很善于随机应变,左右逢源,然而,齐国遭遇崔庆之难,齐多少忠臣志士为讨伐两人而献出生命,你作为老臣,既不能讨贼,又不能退位,更不能以死相拼,你留在朝廷还有何用?”

  右尹 古代官名。地位次于令尹,为楚国之卿。又有左尹,地位略高于右尹。古代各朝代左右的次位各有不同。此外,尹的职位也是古代官的通称,如京兆尹、河南尹、州尹、县尹等。

  晏子说:“抱大志者,不拘小节;庄公之死有他自身的错误。我之所以留身于朝中,是因为要扶助新君立国、强国,而非贪图个人的性命。如果老臣们都死了,谁来辅佐君王呢?”

  阳丏自知无趣,退下。

  楚右尹郑丹上前逼问:“你说得太夸耀,崔庆之难的重大事件,你只是隔岸观火,并不见你有什么奇谋。”

  晏子答:“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崔庆结盟,我未干预;四族之难,我正在保全君王,这正是宜柔宜刚,怎么说是旁观呢?”郑无话可答。

  楚太宰启疆闪出发问:“你贵为相国,理当美服饰、盛车马,以彰显齐国的荣盛。你怎么骑着瘦弱的马、穿着破旧的狐裘来呢,还听说你这件狐裘,已经穿了30年了,你是不是太吝啬了?”

  晏子笑答:“你太见小了,我自从居相位来,父辈有衣裘、母辈有肉食、妻族无饥荒,同时,依靠我救助的还有70多家。我个人虽然节俭,而富于三族、解除群士之难,这不是更显示出君王的德政吗?”

  启疆叹服。

  楚王车右囊瓦指问:“我听说君王将相,都是魁梧俊美之相,因而能立功当代、留名后人。而你身不满5尺,力不能胜一鸡,你不觉得羞愧?”

  晏子坦然自若地回答:“秤砣虽小,能压千斤;舟桨空长,终为水役。侨如长身而被鲁国所杀,南宫万绝力却死于宋国,你自以为高大,还不是只能为楚王驭马吗?我虽然不才,但能独当一面,忠心为国效犬马之力。”

  囊瓦羞愧难当。

  楚大夫伍举见大家难为晏子,忙解围说:“晏子天下奇才,你们怎么能跟他较劲呢?算了算了,楚王等着召见呢!”

  晏子觐见楚王后,却又面临着“话难听”这一关。楚王为之设宴赐酒。坐定后,楚王故意问晏子:“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怎么派你当使者呢?”

  太宰 西周时期设置太宰,即冢宰的首领。太宰的职责是“掌管国家的6种典籍,用来辅佐国王治理国家。”其中6种典籍是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可见当时的太宰是百官之首,相当于后来的宰相或丞相。不同的朝代职责和地位不同。

  楚王仗着“势”大气粗,完全不把晏子放在眼里,更不把晏子当人看。明明活生生的人一个出现在楚王面前,可楚王他口出难言“齐国没有人了”,简直是目中无“晏子”!

  晏子作礼答道:“齐国的临淄城有75000户,人人张袖可成荫,挥汗可成雨,行人来往川流不息,站立时必须并肩接踵,怎么会没有人呢?”

  晏子有意误解楚王之意,而楚王仍不善罢甘休,又再次质问晏子:“那为什么要派你出使呢?”意欲置晏子于难堪之中而后快。

  面对质问,晏子机智地予以了反击。他答道:“齐国派遣使者,各有所出使的对象,贤者出使于贤君,不贤者出使于不贤之君。晏子最为不肖,故最适合出使楚国。”

  晏子由果溯因,先说齐王选派使臣的原则是各有所用,人尽其才。齐王的这一原则显然是出自晏子的机智假设。然后,他再说自己是最不肖者,有意贬低自己,说不肖的晏子我就只配出使到最不肖的君王的楚国了。

  晏子的这番回答,其实是接连套用了这样的逻辑:大前提是,凡是无才无能之人,就只配出使无才能的君王的国家;小前提是,我晏子是最不肖的人,故只配出使到最无才能的君王的国家;结论是,既然我晏子出使的是楚国,那楚国的君王就是最无才能的君王了。

  晏子就是这样轻而易举地把楚王贬折了一番,使得楚王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楚王无言以对,于是笑着赐晏子酒。

  这时,楚王还不善罢甘休,他还有另外的计策。待饮酒尽兴时,恰好有两个小臣绑一人从殿前经过,经过楚王面前,楚王问道:“绑住的人怎么了?所犯何罪?”

  臣子答道:“是齐国人,所犯是盗窃之罪。”

  楚王又看着晏子,说道:“难道齐人生性喜欢偷窃的吗?”

  晏子离席而起回答楚王:“晏子听说,橘子生在淮南为橘,其味甜美,若生长在淮北就变成枳,酸小涩苦,其叶虽似,但果实味道却不相同。为何会如此呢?实是水土不同的缘故啊。如今人民生活在齐国不偷窃,来到楚国却偷窃,这难道是楚国的水土使他发生了变化吗?”

  楚王见无论如何都羞辱不到晏子,反让自己感到羞愧,于是笑着说道:“圣人真是不可加以戏弄的啊,寡人欲让您受辱,反而自取其辱了。”

  楚王依据事先的谋划,与“两个小臣”同唱双簧戏,暗中将晏子推入他们预计的陷阱中。殊不知,晏子灵机闪现,一个犀利的橘枳类比,反将楚王推进了他们自设的陷阱中。楚王又一次聪明反被聪明误,落得自我难堪的境地。

  晏子出使楚国,楚王却想借机羞辱晏子,面对这种种困境,晏子竟能游刃有余,不仅自身不受辱,也保护了齐国的国威,还巧妙地使对方自感羞愧,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尊严,真可谓是不辱使命。

  晏子就是这样聪明机智,既不辱使命,又使楚国和齐国的百姓、大臣、诸侯、君王都敬重他的人品和才华。

  阅读链接

  关于晏子还有个小故事,有一天,齐景公心爱的小狗死了。他十分伤心,打算做一副上等的棺木厚葬爱犬,还决定让大臣们给狗举行隆重的葬礼。

  晏子郑重其事地说:“大王,百姓听了这件事,必定不拥护您做国君,各国诸侯听说了,必定看不起齐国。内有不满的百姓,外被诸侯小看,再加上大臣们跟您学开心取乐,齐国危亡不远了,这难道是小事吗?”

  齐景公吓得出了一身冷汗,说:“对呀!多亏您提醒了我。狗还是送厨房,炖了吃肉吧!”

  屈原悲吟为国捐躯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他青年时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胸怀大志,准备报效国家。可是,他生活的年代正是楚国由盛转衰的时期。当时,称雄的秦、楚、齐、燕、赵、韩、魏国连年不断混战。屈原是楚怀王的左徒官,他见百姓受到战争灾难,十分痛心,就以报国为己任,劝楚怀王要任用贤能,爱护百姓,于是很得楚怀王的信任。

  那时的秦国最强大,时常攻击其他国。因此,屈原亲自到各国去联络,要用联合的力量对付秦国。通过屈原出色的外交,楚、齐、燕、赵、韩、魏国君王齐集楚国的京城郢都,结成联盟,楚怀王成了联盟的领袖。

  六国联盟的力量,有力地制止了强秦的扩张。屈原更加得到了楚怀王的重用,很多内政、外交大事,都凭屈原做主。

  看到屈原出色的政治才干,楚国以子兰为首的一班贵族非常嫉妒和忌恨,常在楚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说他独断专权,根本不把楚怀王放在眼里。挑拨的人多了,楚怀王对屈原渐渐不满起来。

  秦国的间谍把这一情况报告秦王。秦王早想进攻齐国,只碍着六国联盟不敢动手,听到这个消息,忙把相国张仪召进宫来商量。

  张仪认为在六国之中,齐楚两国最有力量,只要离间这两国,联盟也就散了。他愿意趁楚国内部不和的机会亲自去拆散六国联盟。

  秦王大喜。张仪带着金银财宝来到楚国郢都,先来拜访屈原,说起了秦国的强大和秦楚联合对双方的好处,遭到了屈原的断然拒绝。

  张仪又用财宝买通了子兰,子兰就引张仪拜见了楚怀王最宠爱的王后郑袖。张仪把一双价值万金的白璧献给了郑袖。那白璧的宝光把楚国王后的眼睛都照花了。郑袖欣然表示,愿意帮助他们促成秦楚联盟。

  子兰想了一条计策,“我们就说屈原向张仪索取贿赂,由郑袖在楚怀王面前透出这个风声”。

  张仪大喜。张仪布置停当,就托子兰引见楚怀王。他劝楚怀王绝齐联秦,列举了很多好处。最后道:“只要大王愿意,秦王已经准备了秦的600里土地献给楚国。”

  楚怀王听说不费一兵一卒,就可白得600里土地,心中大喜。他回到宫中,高兴地告诉了郑袖。

  左徒官 楚国特有的官名。史载春申君与屈原曾任左徒。左徒官位在楚国是较高的,是楚国内政外交的一个主要负责人。左徒官是楚国特有的,或者说是专为屈原特设的官职。因此,后人以“左徒”作为屈原的别称。

  郑袖向他道喜,随即又皱起眉头说:“听说屈原向张仪要一双白璧未成,怕要反对这事呢!”

  楚怀王听了,半信半疑。

  《离骚》 屈原的代表作,是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言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第二天,楚怀王摆下酒席招待张仪。席间讨论起秦楚友好,屈原果然猛烈反对,与子兰等人进行了激烈争论。他认为,放弃了六国联盟,就给秦国以可乘之机,这是楚国生死存亡的事情!他走到楚怀王面前大声说:“大王,您不能相信呀!张仪是秦国派来拆散联盟、孤立楚国的,万万相信不得!”

  楚怀王想起郑袖所说,果然屈原竭力反对秦楚和好。他贪图秦国的土地,不禁怒道:“难道楚国的600里土地抵不上你一双白璧!”说完不听屈原辩解,就令武士把他拉出宫门。

  屈原痛心极了,站在宫门外面不忍离开,盼着楚怀王能醒悟过来,改变主意,以免给国家带来灾难。他从早站到晚,看见张仪、子兰等人高高兴兴地走出宫门,叹着气绝望地说:“楚国啊,你又要受难啦!”

  屈原认为楚怀王会醒悟,定会分清是非的。只要楚怀王回心转意,楚国就有办法了。但是楚怀王不再召见他,他越来越忧愁,常常整夜不眠,就写出《离骚》这首长诗,把对楚国的忧愁和自己的怨愤都写了进去。“离骚”就是“离忧”的意思,表示人在遭遇忧愁的时候,抒发自己的怨愤。

  这首长诗传到宫中,子兰等人又有了新的攻击材料,就说屈原把楚怀王比作桀纣。楚怀王一怒,撤掉了屈原的官职。

  郢都的空气快把屈原逼疯了,他只好搬出了郢都,准备住到汉北去。他走几步,停一停,恋恋不舍地回望这座雄伟的郢都城。屈原挂念着国事,到一处就歇几天,打听一下消息。

  有一天,他看到一座古庙里的墙壁上,画的是天地神灵和古代圣贤的故事。圣君贤王的事迹触动了他的心事,他想不通楚怀王为什么这样糊涂。他对神灵大声喝问:“这世界究竟有没有是非?!”因此写成了《天问》这篇长诗。

  《天问》 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收录于西汉时期刘向编辑的《楚辞》中,全诗起伏跌宕,错落有致。该作品全文自始至终,完全以问句构成,一口气对天、对地、对自然、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生提出173个问题,被誉为是“千古万古至奇之作”。

  神灵没有回答屈原,可事实却对他作了回答。当楚怀王和齐国断绝了邦交,拆散了联盟以后,就派人跟张仪到秦国去接收土地。结果自然是一场空。

  就在这时,秦王改变了攻齐的计划,索性联合齐国,分两路迎击楚军。楚军挡不住两国的夹攻,连打几个败仗,秦兵占领了楚国的汉中。

  消息传到汉北,把屈原急坏了。他愤怒、叹气,最后决定赶回郢都设法去抵抗秦国。半路上,他接到了楚怀王的命令,派他出使齐国恢复联盟。屈原高兴地想:大王到底回心了!就立刻奔赴齐国。

  由于楚怀王违背联盟,齐国十分愤恨。但屈原是齐王敬重的人,经过一番谈判,就答应撤回助秦攻楚的齐兵。就在屈原尚未返国时,他得到秦楚议和的消息。他怕楚怀王再受欺骗,连忙赶回楚国。

  屈原走了几天,忽听传说:张仪又到郢都来了。于是他日夜兼程,向郢都赶去。子兰等人看见屈原回来了,连忙报告王后郑袖。他们都怕屈原再回郢都,让他留在楚怀王面前,日久总是大患。

  这天夜里,郑袖就向楚怀王哭诉:“屈原在云梦地方对百姓说,那些阵亡的人都是因我向大王进言而冤死的。他回来,要替冤死的申冤报仇。”

  楚怀王听了大怒:“他敢这样?简直是疯了!”

  郑袖趁机进谗:“是疯了,不是疯了怎会对百姓说这样放肆的话?我怕见他,他要在郢都,就让我到江南去。”

  第二天,楚怀王下了一道命令:任屈原为三闾大夫,不必进宫,立刻赴任。他派子兰把命令送给屈原。子兰奸笑着向他道喜。屈原惊呆了,他仰天长叹:“大王,你再不能糊涂哟,楚国的江山,楚国的百姓,全在你的身上啊!”

  屈原走了,此后的10多年中,楚国满朝文武都投入郑袖、子兰一党,齐楚联盟不久又散了。楚国国势一天不如一天,失去了对抗秦兵的力量。秦国占领了楚国北部的8座城池。

  楚怀王正在愁闷,忽然接到秦王的来信,请他到秦国武关这个地方,商谈秦楚永世友好的办法。楚怀王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不去,只怕秦军向南进攻;去呢?又怕秦国心怀叵测。

  子兰首先劝楚怀王:“秦王愿意和好,这机会可失不得。”子兰一党的楚国大夫靳尚也说:“走一遭,至少会有几年的太平。”

  楚怀王回到后宫,又听了郑袖一番劝说,这才打定主意,马上写了回信,同意去武关会谈。准备了几天,他和靳尚带了500人马动身。

  楚怀王才离郢都,就见途中有一匹马飞奔而来。奔到跟前,马上的人跳下,伏在车前,大声恸哭。楚怀王一看,原来是屈原。

  屈原听到了楚怀王要去武关的消息,连夜飞马而来。只听他悲声说道:“大王啊,秦国如虎口,这危险冒不得哟!你要想想楚国的祖宗和百姓,不能单听小人的话啊!”

  10多年不见,楚怀王见了他,想起这10多年来国势,一天天走下坡,心里也涌起了一阵感伤。楚怀王正在沉思,靳尚站出来狠狠地对屈原说:“今天是大王出门的好日子,你说这些丧气话什么意思?”

  屈原气得嘴唇发抖,颤声说道:“你是楚国人,也该替楚国想想,不能把大王送进虎口啊!”

  靳尚大怒,迭声叫让开。屈原攀住了车辕不肯放手。靳尚令人把屈原推倒在地,扬鞭催马,簇拥楚怀王而去。屈原爬起来,一边追,一边叫。靳尚只怕楚怀王心里动摇,加快一鞭,那车飞一般去了。

  屈原喘着气站住了,眼睁睁地望着向西而去的人马,等到不见了影子,还呆呆立在那儿。

  果不出屈原所料,不到半个月,靳尚一人一马逃回郢都。原来,楚怀王和500人马一到武关,就被秦国扣留,已经送往咸阳了。

  消息震惊了全国。郑袖为了安定人心,立太子熊横为顷襄王,她自己掌握国政;任命子兰做管理全国军政的令尹。

  这一天,屈原忽然接到楚怀王的死讯。原来,楚怀王被扣押后,几次逃出,又几次被秦兵捉住,最终在顷襄王即位的第三年气死了。秦国把他的枯骨送还楚国。灵柩到达郢都时,楚国百姓个个感到奇耻大辱,沿路都有人失声痛哭。

  这件事把屈原的心击碎了,他本来把复兴楚国的希望寄托在楚怀王的醒悟上,现在觉得什么都完了。他在楚怀王灵柩面前哭昏了过去。他要求顷襄王趁各国都在怨恨秦国的机会,设法联络各国,一同对付秦国。然而,顷襄王在子兰等人的操纵下全然不听。

  屈原日夜在宫门前痛哭,期望打动顷襄王。这可惹恼了郑袖,她立刻叫顷襄王革掉屈原的三闾大夫职位,叫人押送,流放到江南陵阳去,永远不准过江。

  屈原到了流放地陵阳,日夜心烦意乱。他的马悲哀地嘶叫着,马夫也回头望着楚国叹气。屈原不禁激动地说:“对,我们是楚国人、楚国马,死也要死在楚国的土地上!”

  三闾大夫 楚国特设的官职,是主持宗庙祭祀,兼管王族屈、景、昭三大姓子弟教育的闲差事。可见三闾大夫是一种掌管三大姓的宗族事务之官。屈原贬后任此职屈原被流放之前他的最后官职就是“三闾大夫”。

  屈原在陵阳住了9年,既没有回郢都的希望,又听到楚国的局面越来越坏的消息,每个传来的消息都使他坐立不安。他想起楚怀王是因为拒绝割让黔中才死在秦国的,决意到这块地方去看看。于是,他来到黔中郡溆浦,在这个地方住了下来。

  屈原心里爱国的火焰还在燃烧,可自己又无能为力,就只好每天在山边湖旁踱步。他把满腹的忧愁愤恨,都写成了诗篇。他越来越老了,但是想要复兴楚国的希望,却一天也没有熄灭过。

  令尹 是楚国的最高官衔,是掌握政治事务,发号施令的最高官,其执掌一国之国柄,身处上位,以率下民,对内主持国事,对外主持争战,总揽军政大权于一身。令尹主要由楚国贵族当中贤能者来担任,也有少数外姓之人为令尹,但实不多见。

  公元前278年的一天,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把屈原击昏了:秦将白起进攻楚国,占领郢都,楚国的宗庙和陵墓都被毁了。

  “楚国要亡了!”屈原喃喃地说。他决定回到郢都去,死在出生的土地上。他头也不梳,脸也不洗,昏昏沉沉地走了几天,恍惚中来到了汨罗江边。

  站在汨罗江畔,屈原在清澈的江水里看见了自己的满头白发,他心里像波浪一样翻腾起来:联盟被小人破坏了,楚国受到了危险,百姓遭到了灾殃……他决心用自己的生命去警告卖国的小人,激发全国百姓的爱国赤诚。

  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屈原抱着一块石头,跳入了汨罗江。翻腾的江水卷起浪花,拥抱着一个伟大的灵魂。

  屈原为国捐躯,他的诗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他的爱国人格和报国之心,使他成为了一颗光耀历史天空的巨星。

  阅读链接

  屈原抱石投江后,汩罗江附近的庄稼人得到这个消息,都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哪儿有屈原的影儿。大伙儿在汩罗江上捞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屈原的遗体。

  人们都怀念屈原,每年五月初五这一天,当地的百姓想起这是屈原投江的日子,就划了船把竹筒子盛了米撒到水里去祭祀他。后来,他们又把盛着米饭的竹筒子改为粽子,划小船改为赛龙船。这种纪念屈原的活动渐渐成为一种风俗。人们把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称为“端午节”。

  赤胆忠心——报国志士

  秦代的扶苏、汉代的武将李广、忠臣苏武、巾帼英雄王昭君,及汉末三国时的诸葛亮,他们作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初建时的历史人物,其保家卫国行为,表现出了忧国忧民的精英情怀,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报国思想,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

  扶苏至死报国

  扶苏是秦始皇嬴政的长子,人称“公子扶苏”或“扶苏公子”。据说他的母亲是郑国人,喜欢吟唱《诗经》中的情歌:“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意思是说,山上有茂盛的扶苏,池里有美艳的荷花。

  “扶苏”是古人对树木枝叶茂盛的形容,有香草佳木之意。秦始皇将长子取名“扶苏”,显然对此子寄托着无限的期望。年少时的扶苏机智聪颖,生来一副悲天悯人的慈悲心肠,随着他的成长,在政见上经常与父皇意见相左。

  秦始皇横扫六合,意气飞扬,踌躇满志,以为自身成就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于是,在平定天下后,定帝号为“始皇”,以使后世传至二世三世以至万世。

  公元前212年,有两名儒生私下里议论当今皇帝施政太严,事发后双双逃走。秦始皇听到消息后极为愤怒,下令御史进行追查,并借机处死460多名儒生。

  对于秦始皇的这种做法,不是秦帝国的政治精英们看不到,而是他们或无仁心,或苟安于富贵,不敢拂逆龙鳞;即或有仁,或为一己私利而无勇以谏罢了。然而扶苏看到了,而且数次直接劝谏父皇。

  身为秦始皇长子的扶苏不同意父亲“焚书坑儒”等举措,多次劝阻秦始皇。他说:“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他希望父皇明察秋毫,赶快终止这种错误的举动。

  五帝 一般是指上古传说中的五位圣明君主。最为流行的说法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其次是朝廷官方祭祀礼仪的专用词汇,是最高祭祀等级的仪式之一,属于大祀,祭祀内容包括作为主祭的五方上帝,以及各自配帝、各自从祀官等一起组合祭祀的仪式,一年一次。

  扶苏说“天下不安”,不仅仅是指那些儒生。在当时,如何巩固秦帝国政权,是每一个秦国执政者最为关心的。除了“车同轨,书同文”这样公认的治国措施外,在国家制度上,在法律实行上,秦帝国众多精英都有各自的看法,而最终决定权则在秦始皇手中。

  扶苏以史为鉴,向父皇表明态度。他认为,应该像周灭殷后那样,施行宽刑简政,与民生息,缓解各方面尖锐重大矛盾。如果动辄重罪,对刚刚建立的统一政权是极为不利的。

  匈奴 古籍中的匈奴是秦汉时期称雄中原以北的强大游牧民族,公元前215年被逐出黄河河套地区,历经东汉时期分裂,南匈奴进入中原内附,北匈奴从漠北西迁,中间经历了约300年。匈奴影响了当时的中国政局,《史记》《汉书》等有记载。

  扶苏为了天下苍生而请命,可见其仁;宁愿冒着失去父皇信任的巨大危险,而犯颜直谏,可见其勇;冷静地看到秦帝国无比强大表面底下巨大的危机,可见其智。

  事实上,秦始皇心里是基本认同扶苏的仁政国策的,但不允许他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来推翻自己之前所定的国策。他对扶苏的多次进谏十分震怒,于是,就派他到北方,去协助大将军蒙恬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北方的匈奴,希望借此磨砺他的性格。

  几年的塞外征战,扶苏已经成长得与众不同。他勇猛善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敏锐的洞察力与出色的指挥才能,让众多的边防将领自叹不如。他爱民如子、谦逊待人,更是深得广大百姓的爱戴与推崇。

  就在扶苏热切期待回到朝堂一展宏图之时,一场大祸从天而降。

  公元前210年农历十月,年逾半百的秦始皇在第五次出巡的途中病倒了。虽然他一生都在寻求着长生不老的秘方,但仍然无法抗拒生命的自然规律。随着病势一天天加重,秦始皇深知自己的大限已到,当务之急是赶快确定立储之事。

  秦始皇将20多个儿子一一掂量,最后将权力、责任与希望都交给了扶苏,一个自己不喜欢其直言敢谏,却不得不承认其忠言良策大善的儿子;而且扶苏是长子,是无可争议的第一继承人。他当下招来兼管皇帝符玺和发布命令诸事的赵高,让他代拟一道诏书给长子扶苏。

  这时扶苏正在上郡监军,上郡位于现在的陕西榆林东南,秦始皇在遗诏中命他将军事托付给蒙恬,赶回咸阳主持丧事,实际上已确认了他继承者的身份。诏书封好后,秦始皇吩咐赵高火速派使者发出,交给自己的大儿子。岂料,老奸巨猾的赵高假意允诺,暗中却扣压了遗诏。

  韫辕车 古代可以卧的车,有窗户,闭之则温,开之则凉,后也用作丧车。辕,为车前驾牲口的直木。古代有单辕车和双辕车。单辕车由车舆下方向前伸出一根较直辕木,牵车的马匹分别套在辕木左右两侧。

  原来,赵高在赵秦两国任事多年,早已谙熟了宫廷权力之争的残酷。他明白,一旦扶苏当上了皇帝,自己必定会受到冷落和排挤,所以,这道遗诏对自己是极为不利的。唯有扶立对自己言听计从的胡亥,才有可能保证自己日后的地位。于是,一个恶毒的计划在赵高的脑海中逐步形成了。

  秦始皇病后不久,驾崩于沙丘平台,就是现在的河北广宗西北太平台。丞相李斯鉴于皇上驾崩于皇宫外而太子又未确立,害怕天下人知道真相后大乱,也担心秦始皇的诸多儿子争夺皇位,于是封锁了消息,将棺材置于韫辕车内,队伍所经之处,进献食物、百官奏事一切如故。因此当时除了随行的胡亥、赵高和五六名宠臣知晓秦始皇已逝外,其余的人均被蒙在鼓里。

  一天傍晚,车队停下住宿。赵高觉得时机已到,便带着扣压的遗诏来见胡亥,劝他取而代之。

  胡亥早就梦想有朝一日能够登上皇帝的宝座,只是碍于忠孝仁义而不敢轻举妄动。现听赵高一番贴心之语,蓄蕴已久的野心不禁蠢蠢欲动。但他知道,这事没有丞相李斯的支持不行。于是,赵高愿替胡亥去与丞相谋划。

  李斯是秦王朝开国元老之一。他跟随着秦始皇多年了,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治理国家,因而在朝中享有很高的声望。赵高看出:只有争取到李斯,篡位之事才有可能成功。为此,他决定用话语攻心说服李斯。

  赵高径直找到李斯,有恃无恐地对他坦言:“皇上驾崩一事,外人无从知道,给大公子扶苏的诏书及符玺也在我那里,定谁为太子,全在丞相与我一句话,丞相看着办吧!”

  李斯大惊,看出了他想篡诏改立的意图。当下断然拒绝,义正词严地说:“如此大逆不道的话,你怎么说得出口!我本来出身低微,幸得皇上提拔,才有今日的显贵。皇上现今将天下存亡安危托付给你我,怎么能够辜负他呢!”

  赵高是何等奸猾之辈,见正面游说无效,便一转话锋,问道:“丞相,依你之见,在才能、功绩、谋略、取信天下以及扶苏的信任程度这几方面,你与蒙恬将军谁强呢?”

  这句话正好触到了李斯的痛处,他沉默半晌,黯然地说:“我不如他。”

  赵高装出十分关切的样子,进一步试探道:“丞相是个聪明人,其中的利害关系恐怕比赵高看得更清楚。大公子一旦即位,丞相之职必定落入蒙恬之手,到时候,你还能得善终吗?胡亥公子慈仁敦厚,实乃立嗣的最佳人选,希望丞相仔细度量度量。”

  赵高的说辞,实在不输于任何一位战国纵横家,危言耸听直指人心,让对方避无可避,逃无可逃。

  李斯此刻已经心乱如麻,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终于向赵高妥协了,仰天长叹一声,滴下泪来说道:“遭遇乱世,也只能以保身为重了!”

  赵高知计已成,欣喜若狂,马上与李斯合谋,假托始皇之命,立胡亥为太子;又另外炮制一份诏书送往上郡,以“不忠不孝”的罪名赐扶苏与蒙恬自裁。

  赵高派出的使者抵达上郡,向扶苏和蒙恬宣读伪诏。指责扶苏在边疆和蒙恬屯兵期间,士兵消耗很大,没有一点功劳。还为人不孝,特别是上书直言诽谤皇上,简直是有意夺取皇位,逼其自杀。

  扶苏接到诏书后,如晴天霹雳,肝胆俱裂。当即转身回到帐中,就要拔剑自杀。

  蒙恬与始皇素日相交甚厚,对这份意外的诏书产生了怀疑,劝阻道:“陛下而今出巡在外,又没有立定太子,诸公子必定都虎视眈眈,暗含窥伺之心。他委任你我监军守边,足见信任之深。今天忽然派使者送来赐死命令,怎知不是有诈?不如提出复请,弄清楚再死不迟。”

  那使者早就受了赵高、胡亥等人的指使,只在一旁不断大声催促道:“请公子奉诏自裁。”

  扶苏一向仁孝,不愿背礼,哪里还去想是真是假,悲伤地对蒙恬说:“父赐子死,我不能等待复请!”

  蒙恬说:“你我手掌重兵,身系国家安危,即使是赐我蒙恬一死,也应当面奉诏,不是惜命怕死,而是为国家计。”

  扶苏听后叹惜道:“我一日不死,陛下一日不得心安呀。”

  其实,扶苏比蒙恬更谙熟政治之中的玄机。他知道在等待“复请”的时候,可以选择逃亡,可以选择反叛,只是他不想做罢了。

  因为扶苏清楚地知道,秦帝国的巨大危机之下,再也容不得父子反目,再也容不得兄弟阋墙。为了最高执政集团的团结,为了政治精英集团即关中文臣武将的团结,为了关中这个秦帝国最为重要基地的稳定,为了秦帝国千载万世之传承,他只能牺牲自己,只能成为祭品。

  郎中令 古代官名。始置于秦代,为九卿之一,掌守卫宫殿门户。汉代初期沿置,为皇帝左右亲近的高级官职。郎中令职掌主要有两个方面,即主要职掌和其他职掌。主要职掌包括宿卫警备、管理郎官、备顾问应对、劝谏得失、郊祀掌三献、拜诸侯王公宣读策书。

  于是,扶苏面向都城咸阳,双膝跪地,泪如雨下,说道:“臣今日领命而死,以报陛下。”言毕伏剑自尽,时年31岁。

  蒙恬不肯不明不白地就死。使者将他囚禁在阳周,兵权移交给副将王离,又安排李斯的亲信为护军,这才回去复命。

  胡亥听说扶苏已死,心中大石落地,紧接着,又派人把蒙毅拘留在代地,随后,将秦始皇死讯公告天下。

  葬礼过后,胡亥称帝,称为秦二世。赵高被秦二世封为郎中令,成为了胡亥最亲信的决策者。从此以后,貌似强大的秦王朝,开始分崩离析,步入乱世。

  后来的起义军领袖陈胜曾经这样说过:“胡亥是秦始皇的小儿子,本不应继位,该继位的是长子扶苏。扶苏贤能,却被二世无故杀害了。”

  天地虽大,似再无扶苏存身之地,他为这个已快穷途末路的秦帝国尽了最后一份力,其忠诚报国之心,日月可鉴,遂得以名垂千古。

  阅读链接

  在陕西省绥德县城东雄伟的疏属山巅之上,耸立着一座长方形的封土堆,这就是“天下名州”的重要名胜古迹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太子墓”的扶苏墓。经过了数千年的历史积淀,绥德至今还流传着扶苏敢于直谏、忠诚报国、蒙冤屈死的悲壮故事。

  在绥德城内,蒙恬墓和扶苏墓遥遥相望,似乎还在保卫着边关的安宁,诉说着两人精诚团结,逐匈奴、筑长城、修驰道的卓著功劳。这座没有任何修饰的古朴墓冢,让游览至此的人们不禁肃然起敬,哀思不已。

  李广誓死捍卫边关

  汉代儒家学者以“仁”为最高道德,而儒家伦理中的“报国”思想,同样被人们视为行为准则,并体现在各阶层之中。汉代军事领域的李广就是典型的一例。

  李广是汉代陇西成纪人。他的先祖名李信,是秦时著名将军。他们老家在槐里,后迁徙到成纪,就是现在的甘肃天水秦安。李家世代传习射箭。

  李广生活的汉代初年,北方的匈奴屡次进犯大汉边境。公元前166年,匈奴又一次大规模入侵边疆,李广以良家子的身份从军攻打匈奴。因为他精通骑马射箭,消灭和俘虏了很多敌人,因功被选拔出来做汉文帝刘恒的卫兵。

  在此期间,李广多次跟随汉文帝射猎。有一次出门打猎时,他看见草丛中的一块大石,以为是老虎,李广手持弯弓,舒展长臂,“嗖”的一声,一箭射去。待走到近前,发现石头吞没了箭头,箭杆还在微微震颤着,在场的人既惊且佩。

  陇西 古代是从地理方位指称陇山即六盘山以西的地方。古人以西为右,故又称“陇右”,陇右在很多情况下也指甘肃。秦穆公用由余之谋称霸西戎,今天甘肃省天水、甘谷、武山、岷县、陇西、临洮等地在当时纳入秦国版图,公元前280年,在以上地区设陇西郡,后为天下三十六郡之一。

  李广以前住过的郡里曾经有老虎出现,他亲自射杀了它。在右北平住时,李广射过老虎,老虎跳起来伤了李广,李广最终也射杀了它。汉文帝曾慨叹:“可惜李广生不遇时,假如生在汉高祖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至汉景帝刘启即位时,派李广做了陇西都尉,后来调做骑郎将。吴楚等七国叛乱的时候,李广担任骑都尉,跟随太尉周亚夫去讨平叛乱。在平叛过程中,李广于昌邑城下冲入敌人军阵,夺得了敌军的帅旗,立了大功,以勇而名扬天下。

  七国叛乱平定后,李广任上谷太守。后又在北地、雁门、代郡、云中等地做太守,以打硬仗而闻名。参加过平叛任务的将军公孙昆邪给汉景帝上书时说:“李广才气,天下无双。”

  有一次,匈奴又大规模地侵入上郡,汉景帝派亲信宦官到李广部下接受军事训练,参加抗击匈奴的战争。

  一天,这名宦官带领几十名骑兵去刺探军情,忽然遇见3个匈奴人,就与他们打起来。那几个匈奴人射伤了宦官,把几十名骑兵也全射杀了。这名宦官跑回来告诉李广,李广说:“这匈奴人一定是射雕手。”说完立刻带领100多名骑兵追过去。

  李广命令手下骑兵散开分两翼包围过去,自己搭弓射箭射死了两个,活捉了一个。一问,果然是匈奴的射雕手。他们刚把这位匈奴射雕手捆好,上马准备回军营,远远望见有几千名匈奴骑兵冲过来。

  匈奴兵望见汉军这100多名骑兵,以为是汉军派来诱骗他们中计的疑兵,都大吃一惊,立刻上山摆开阵势,准备迎战。

  李广手下的骑兵,不少人胆战心惊,想要飞快逃回汉营。李广对他们说:“我们离开汉营几十里,现在这100多人马往回跑不远,匈奴兵就会马上追过来。现在我们停下来,匈奴兵一定认为我们是主力部队派来诱骗他们中计的,一定不敢来攻击我们。”

  接着,李广向手下骑兵发令说:“前进!”一直前进到了离匈奴阵地约有两里路的地方才停了下来。然后又发令一齐下马,把马鞍全卸掉。

  这时,骑兵们越发急了,说:“敌人这么多,而且距离我们这么近,万一情况紧急,又怎么办呢?”

  李广说:“敌人以为我们会逃走,现在我们下了马,卸了鞍,表示不走,摆出让他们追的架势,他们更加相信我们是疑兵。”

  果然,匈奴兵一动也不动地观望着。

  匈奴阵地上,有一个骑白马的军官,走出来监护他们的队伍。李广看见了,立刻上马同10多名骑兵飞奔过去,一箭把他射死。然后再回到自己队伍中卸下马鞍,叫士兵们都把马放了,躺下来休息。

  恰巧,这时天快黑了,匈奴兵始终捉摸不透,不敢前来攻击。到了半夜,匈奴兵认为汉军就埋伏在附近不敢前进,连夜撤走了。天亮后,李广才带着100多名骑兵安全地撤回汉营。

  这次遭遇战中,李广体现了其临危不乱而且善于应变的良好品质。士兵们都传颂李广的冷静、机智。

  刁斗 古代军队中用的一种器具,又名“金柝”“焦斗”。铜质,有柄,能容一斗。体呈盆形,下有三足细柄向上曲,柄首常做成兽头形。军中白天可供烧饭,夜间敲击以巡更。

  至汉武帝刘彻即位,众臣认为李广是名勇将,汉武帝于是调任李广任未央宫的卫尉。这时大将程不识任长乐宫卫尉,他俩从前都以边郡太守的身份统领军队,却有截然不同的带兵方法。

  程不识以严格治军而闻名,他注重部队的编制、队列和阵式,晚上敲刁斗巡逻,军中事务烦琐。士兵们苦于程不识太严厉,都喜欢跟随李广作战。

  未央宫 西汉时期皇家宫殿,位于今陕西西安西北,当年位于西汉都城长安城的西南部。因在长乐宫之西,汉代称“西宫”。为汉高祖刘邦于公元前200年在秦章台基础上修建,同年自栎阳迁都长安。

  公元前129年,匈奴又一次兴兵南下,前锋直指上谷。汉军四路出击:车骑将军卫青直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从代郡出兵;轻车将军公孙贺从云中出兵;李广任骁骑将军,率军出雁门关。四路将领各率1万名骑兵。

  这一次,由于匈奴兵多势盛,汉军出师不利。李广终因寡不敌众,在受伤的情况下被俘。

  匈奴单于一直就听说李广本领高,是个人才,命令部下说:“捉到李广,一定要活的给我送来。”匈奴兵把李广射成重伤,就让他躺在一张网里,挂在并排的两匹马中间抬着走。

  李广一路装死,走了10多里,偷眼看见旁边有个年轻的胡人骑着一匹好马,马上要从身边走过。这时,只见李广纵身一跳,跳到那青年的马上夺了弓箭,把那青年推下马去,快马加鞭,向南飞奔。

  匈奴反应过来后,派了几百名骑兵追李广一个人。李广一边忍着伤痛飞跑,一边取出那青年的弓箭,转身射杀快追上来的匈奴兵,最后终于脱险,收集余部回到了京师。

  李广展现出的惊人骑射技术,给匈奴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正是匈奴称其为“汉之飞将军”的由来。

  李广单骑脱险后,匈奴仍然屡屡进犯,这一次他们攻入辽西,击败了屯兵渔阳的韩安国。于是汉武帝召李广,封他为右北平太守。匈奴听说“飞将军”李广在那里驻守,好几年不敢入侵右北平那一带地区。

  长史 古代官名,秦代置。汉代相国、丞相、太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以及建三公后的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皆置,边郡太守也有长史,掌兵马,助太守掌兵,西域长史后代都护成为护理西域之长。

  公元前121年,李广以郎中令身份率4000名骑兵从右北平出塞,与博望侯张骞的部队一起出征匈奴。李广部队前进了数百里,突然被匈奴左贤王带领的4万名骑兵包围。李广的士兵们都非常害怕,李广就派自己的儿子李敢先入敌阵探察敌情。

  李敢率几十名骑兵,冲入敌阵,直贯匈奴重围,抄出敌人的两翼而回。回来后向李广报告说:“匈奴兵很容易对付。”李广的军士听了才安定下来。

  李广布成圆形阵势面向四外抗敌。匈奴猛攻汉军,箭如雨下,汉兵死伤过半,箭也快射光了。李广就命令士兵把弓拉满不要发射,他手持强弩“大黄”射杀匈奴裨将多人,匈奴兵将大为惊恐,渐渐散开。

  这时天色已晚,汉官兵都很害怕,但李广却意气自如,更加致力于整饬军队。军中官兵从此都非常佩服李广的勇气。

  第二天,李广又和敌兵奋战。正在这时,博望侯张骞的救兵赶到,解除了匈奴之围。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命令大将军卫青与骠骑将军霍去病深入漠北打击匈奴,以彻底根除匈奴。这是汉代朝廷对匈奴采取的最大一次军事行动,规模空前。

  李广多次请求随军出征,汉武帝认为他年老未予起用。后来汉武帝终于任命其为前将军,随卫青出征,但暗地里嘱咐卫青不要让李广与匈奴单于正面对阵。

  汉军出塞后,李广希望作为先锋正面对抗单于,卫青不接受他的请求,命令长史下道文书,让李广赶快到所在部队去。

  李广内心极其恼怒地回到营中,他没有向卫青告辞就领兵与右将军会合从东路出发了。结果部队因无向导而迷失了道路,落在大军后面,耽误了约定的军期。

  武刚车 古代战车名。最先用它的是汉大将军卫青武刚车可以运送士兵、粮草、武器,也可以用来作战。作战用的武刚车,车身要蒙上牛皮犀甲,捆上长矛,立上坚固的盾牌。有的武刚车开上射击孔,弓箭手可以在车内,通过射击孔射箭。武刚车环扣在一起,则成为坚固的堡垒。

  在这次大规模的漠北之战中,卫青创造性地运用车骑协同的新战术,命令部队以武刚车“自环为营”,以防止匈奴骑兵的突然袭击,而令5000名骑兵出击匈奴。最后取得辉煌战果,从根本上打击了匈奴的军事力量。

  部队胜利会师后,由于要向汉武帝汇报此战的经过,卫青派长史拿了干粮酒食送给李广,顺便问起李广等人迷路的情况。李广误了军期,要被上报,一时羞愧难当,当着长史的面拔刀自刎。

  李广部下从将军到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无论认识与不认识他的男女老幼,皆为之流泪。

  李广爱兵如子,凡事能身先士卒。行军遇到缺水断食之时,见水,见食,士兵不全喝到水,他不近水边;士兵不全吃遍,他不尝饭食。对士兵宽缓不苛,使得士兵甘愿为他出死力。

  李广为抗击匈奴,英勇杀敌,报效国家,为保卫边疆安全,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机智勇敢,与士兵同甘共苦。他几乎一生都奔驰在北国边疆战场上,是一位充满报国热情的名将。

  阅读链接

  李广墓位于天水市城南石马坪。此是衣冠冢墓,墓冢高约两米,周长26米,墓地有高达6米的碑塔一座,塔前有祭亭3间,均为后世建造,垣墙大门额题“飞将佳城”。墓地中央是一高约10米,周长25米左右的半球形坟堆,四周砌以青砖,青草盖顶,庄严肃穆。

  李广墓地祭亭门前有两匹汉代石雕骏马,造型粗犷,风格古朴,但现已磨损残缺,只略存形式了,石马坪也因此而得名。

  苏武牧羊不失气节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正要派兵讨伐北方的匈奴,忽闻匈奴且鞮侯单于已把过去拘留的汉朝使者全部放回来了,并奉书求和。

  汉武帝接见了使者,又看了来书,见匈奴使者和来书均谦卑有礼,心想连年用兵,已使国库空虚,现在如果能同匈奴修好的确是一件好事。

  为了表示修好诚意,汉武帝下令释放汉朝拘留的匈奴来使,任命中郎将苏武为使送归。另还特地修书一封,连同大量金银财物一并带给匈奴且鞮侯单于。

  谁知那且鞮侯单于并不是真心和好,所以送回汉使,原来是缓兵之计。他见汉天子派苏武送回使者,厚赠金银,认为汉武帝中了他的奸计,更加骄傲起来。

  苏武一到匈奴那里,马上就看穿了单于的真相,心想先不露声色,待返回后再启奏皇上不晚。谁知,却偏偏发生了意外。在苏武出使前,汉使卫律背叛朝廷投降了匈奴。

  他手下有个叫虞常的人,表面投降了,但内心却在等待时机,希望能立得功劳,重返汉邦。

  正好苏武一行到了匈奴,虞常便去拜访他熟识的副使张胜,对他说愿意杀掉卫律。张胜并不和苏武商量,擅自表示同意。不料机密泄露,虞常被捉。张胜害怕了,这才把整个事情经过告诉了苏武。

  这时,虞常受刑不过,招出了张胜。单于听了大怒,立刻命令卫律召苏武受审。苏武叹道:“辱没了国家的使命,我还有何面目复归汉朝?”拔出佩剑,便向自己的脖子抹去。

  卫律大吃一惊慌忙上前抱住,苏武已血流满身,直急得卫律命令左右速去找大夫。经过大夫长时间抢救,苏武终于苏醒过来。

  单于非常佩服苏武的气节,暗暗地打起了招降的主意。苏武伤刚好,单于就派人通知他参加判处虞常的事,打算趁机迫令他投降。

  卫律从狱中提出虞常,当场宣告死罪,把他斩首。接着对张胜说:“汉使张胜谋杀单于大臣本应处死,如若投降,尚可免死!”说罢便向张胜举起了宝剑。贪生怕死的张胜连说愿降,做了可耻的叛徒。

  卫律冷笑着瞅瞅苏武,厉声喝道:“副使有罪,苏君理应连坐!”

  苏武说:“我本没有和他们同谋又不是他们的亲戚,如何谈得上连坐?”

  卫律突然拔出宝剑直逼苏武,苏武把头一昂,毫不动容。

  在大义凛然的苏武面前,卫律的手反倒抖了起来,他忙把剑缩了回去一改怒容,和颜悦色地说:“苏君,我卫律自从归顺匈奴,深得单于恩宠不但受封为王,拥有数万人众,而且牛羊牲畜漫山。苏君今日若肯降服明日就可以与我一样。可你以血肉去滋润旷野,又有谁会知道你呢?”

  苏武听了,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卫律又说:“苏君若归降,我愿与君结为兄弟,若不听我劝,恐不能再见我了。”

  苏武听到这里,不禁勃然大怒,站起身来直指着卫律斥骂道:“卫律,你做人家的臣下和儿子,不顾及恩德义理,背叛皇上、抛弃亲人,在异族这里做投降的奴隶,我为什么要见你!”

  单于 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的首领的专称。单于始创于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的父亲头曼单于,之后这个称号一直继承下来,直至匈奴灭亡为止。而东汉三国之际,有乌丸、鲜卑的部落使用单于这个称号。后改称大单于,地位已不如以前。

  一席话把卫律骂得哑口无言,脸由白变红,一直红到脖子根。

  匈奴见劝说没有用,决定用酷刑。当时正值严冬,天上下着鹅毛大雪。他们把苏武关进一个露天大地窖,不给饭吃,不给水喝,希望这样可以改变苏武的信念。

  苏武躺在地窖里不由思绪万千,他想起自己的使命,想起家中的妻儿老母,想起了那雄伟壮观的长安城。他越来越感到饥饿难忍,但地窖里除了一块破毡之外,什么东西也没有。饿极了,他就撕块破毡放进嘴里,再把手伸向门外,抓回一把雪来,就着雪把毡吞下去。就这样一连过了许多天,竟然没有饿死。

  迷信的单于以为神灵在保佑苏武,不敢杀害他,就把他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荒无人烟的地方,给他一群公羊让他放,说等到公羊下了小羊,才准许他回国。

  在荒无人烟、茫无边际的草原上,生存是极其艰难的。没有粮食苏武就挖野菜捉老鼠充饥。他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却始终手持汉武帝给他的旌节,无论白天还是晚上睡觉,这旌节从来没有离开过他。

  一连过去了19年。19年来虽然单于多次派人劝降,但苏武矢志不移,他说:“我不能对不起皇上,不能对不起祖宗,不能对不起父母之邦。”

  苏武经常孑然一人,怀抱着旌节,凝神南望,心中反复地重复着自己的信念:“总有一天,我会举着这旌节重返故国的!”

  有一天,苏武听到汉武帝去世的消息,万分悲痛,面向南方,放声大哭,以致口吐鲜血,每天早晚哭悼,长达数月。不久,当初下令囚禁苏武的匈奴且鞮侯单于也去世了,这时候,新单于执行与汉朝和好的政策,希望与汉朝廷建立和好关系。

  汉昭帝即位后,匈奴和汉达成和议。汉代朝廷要求匈奴归还苏武,但新执政的匈奴单于却撒谎说:“苏武已经病死了。”

  后来,汉朝使者到匈奴去,当年苏武的副使,坚决不降,被罚做苦工的常惠听说了,他设法见到了汉使,叙述了详情,并同使者一起商量好了救出苏武的计策。

  第二天,汉使又去见单于,假说大汉天子在上林苑中射到一只大雁,雁的脚上系着帛书,帛书中清楚地写着苏武在北方的沼泽之中。单于只好把苏武等人送还。

  坚强不屈的苏武终于回来了,都城长安的人们听到消息后,都自动拥到大街上迎接。苏武当年出使时年方40岁,现在已步履蹒跚;当年跟随他出使的共有100余众,于今生还者只有9人。人们看着须发尽白的苏武手执已经光秃秃的旌节,带领着饱经磨难的同伴们一步步走来的时候,无不感动得热泪滚滚。

  苏武拜见汉昭帝,交回旌节。年轻的汉昭帝手抚旧节,听着苏武的叙述,眼泪扑簌簌而下。大臣们没有一个不流泪的,人们被苏武和他的同伴们深深地感动了。

  苏武一生坚信报国的理想,“言必信,行必果,已诺必诚”。他那不屈不挠、爱国报国的赤胆忠心,永久地留在了中华民族的史册中。

  阅读链接

  苏武归汉后,汉昭帝下令叫他带一份祭品去拜谒汉武帝的陵墓和祠庙。任命苏武做典属国,俸禄2000石,赐钱200万、官田两顷、住宅一处。过了几年,汉昭帝去世后,苏武参与了谋立汉宣帝的计划,赐封关内侯,食邑300户。

  因苏武是节操显著的老臣,汉宣帝只令他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日入朝,尊称他为德高望重的“祭酒”,非常优宠他。苏武把所得的赏赐,全部送给弟弟和过去的邻里朋友。

  王昭君以身和亲安邦

  如果说李广、苏武是汉代报国的典型,那么王昭君的报国,则是以她自己的方式向人们展现了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伟大情怀。

  那是西汉元帝时,生于南郡秭归的王昭君被选入汉宫做了宫女。而这个时候,正是汉王朝和匈奴的关系发生变化的时候,王昭君的命运也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发生了重大改变。

  原来,匈奴族自冒顿单于以来,150多年间称雄塞北,自誉为“天之骄子”,与西汉王朝分庭抗礼。

  从汉高祖至汉文帝、汉景帝时,由于国家初建,百废待举,对匈奴族的侵扰只能采取和亲的羁縻政策。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对匈奴的侵扰掳掠进行了反击。匈奴贵族的力量被大大削弱,而汉王朝也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公元前60年,匈奴虚闾权渠单于死亡,匈奴贵族内部因继位问题而分裂,至公元前57年,形成了“五单于争立”的混战局面。呼韩邪单于在混战中获胜,但自己的力量也大为减损,部众只剩几万人。不久又被新立的郅支单于打败而陷困境。

  此时,呼韩邪单于接受了左伊秩訾王的建议,率部南下附汉。先遣子入侍,后于公元前51年入汉称臣,朝见汉王朝皇帝汉宣帝。

  汉朝廷以高于诸侯王的礼节接待呼韩邪单于,入境时派专使迎接,朝见时赐以冠带衣裳、黄金玺绶及锦绣杂帛8000匹、絮6000斤。并接受他的请求,允许他们住在漠南光禄寨一带。当时匈奴正缺粮食,汉朝又调拨边谷粮食34000斛以救济匈奴人民。

  羁縻政策 “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是自秦代建立郡县制起至宋元交替时期前,朝廷笼络少数民族使之不生异心而实行的一种地方管理政策。通过这种政策,处理中央与地方少数民族聚居的关系,以维系中央集权制度。

  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第三次来朝见,自言愿意当汉家女婿,以进一步亲近汉朝。

  即位不久的汉元帝闻知此事,决定从宫女中选人和他成亲。于是传旨众宫女:“愿嫁匈奴单于者报名。”宫女们跪了满地,听旨知道是嫁给远在漠北的匈奴单于,个个噤若寒蝉,都无应声。

  王昭君闻旨后,自然也免不了思绪翻腾。她想起初入宫时自己曾有过美好的幻想,即能侍奉皇上,把民间疾苦讲给皇上听,劝皇上勤政爱民,使国家兴盛,百姓安乐,自己也不枉远离亲人入宫的一生。但入宫数年,别说侍奉左右,就连皇上的面也没见过,尽忠不能、尽孝不得,这样白白消磨岁月的日子,谁知道要过到几时。

  王昭君想,与其这样老死在宫中,还不如应诏和单于成亲,出塞侍奉单于左右,日日好语奉告,使双方长久友好,省刀兵之事。在有生之年,使国泰民安。即使生前远离故土,死后身埋荒漠,也无愧一世为人了。想到这里,王昭君下了自请和亲的决心。

  汉元帝听到她应召的禀报,也很赞叹她的勇气。吩咐准备丰厚的嫁妆,择日成亲。

  成亲那天,呼韩邪单于先朝见汉元帝。汉元帝也命王昭君上殿与呼韩邪见礼。随着“王昭君上殿”一声旨令,阶下一位绝代佳人缓步登殿,大礼拜见。

  只见王昭君容貌丰美,服饰漂亮,使汉宫为之生色、增光。又见她镇定从容,不卑不亢;端庄有礼,仪态万方,使人注目,为之倾倒,肃然起敬。就连汉元帝也为之动容,想不到自己的后宫竟有这样才貌双全的美人,怅然若失之情油然而生。但面对群臣,岂能失信,于是转而祝贺呼韩邪单于得配佳人。

  呼韩邪单于激动万分,他感谢汉元帝给准备的丰厚嫁妆,更感谢把这样美的女子嫁给他。他再次拜伏于朝堂,表示决不负汉朝厚恩。

  呼韩邪单于回去后,又上书汉朝廷说:

  愿保边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

  大汉君臣相信呼韩邪单于这是真诚的誓言。为此,汉元帝决定把这一年改元为“竟宁”,就是边境从此安宁之意。

  王昭君带着汉家的厚望跟随单于到漠北的单于庭,开始了住穹庐、食畜肉、乳酪的生活。呼韩邪单于对她又敬又爱,封她为“宁胡阏氏”,意思是给匈奴族带来安宁的皇后。

  王昭君对单于也谦恭有礼,并善待单于周围的人。她经常劝导单于牢记汉朝厚恩,维护两族和好,使天下人安乐。语言不通,她认真学;生活不习惯,她努力适应。呼韩邪单于关心她、体贴她,对她言听计从。

  不久,王昭君为呼韩邪单于生了儿子,取名为伊屠知牙师。从此王昭君的生活又增添了新的内容。她精心哺育孩子,因为孩子不仅是自己和单于的骨肉至亲,也是汉匈两族友好事业的继承人。

  王昭君和呼韩邪的阏氏及婢女们也友好相处,教她们缝衣刺绣技术,向她们学习匈奴话,给她们讲故乡的山水人物,讲勤政爱民的君主,讲深明大义的后妃,讲忠贞节义的臣下。她知书达理、宽厚待人,赢得了上上下下的爱戴和尊敬。

  呼韩邪单于病故后,长子雕陶莫皋继位,称为复株累单于。匈奴习俗:“父死娶其后母”。他一向敬慕王昭君,便要求娶她为妻。对汉族人来说,这是乱伦行为。王昭君上书汉成帝,请求归汉,避免这难堪的事情。

  即位的汉成帝和朝臣商量一番,认为既嫁到匈奴,还是服从匈奴习俗为好。作为一个和亲使者,若不能遵其习俗,不仅伤害单于的感情,而且直接影响两族间的友好。于是敕令王昭君从胡俗。

  王昭君从敕令中体会到自己与单于婚姻关系的深远意义,于是,她打破汉人传统的伦理观念,再嫁给复株累单于,继续履行其和亲使命,以成全汉匈两族的友好事业。

  王昭君与复株累单于生二女,长女称须卜居次,次女称当于居次。她经常教育儿女,一定要继承前辈开创的基业,为汉匈两族的繁荣昌盛而尽力。并身体力行,履行和亲使命到最后一息。

  王昭君是一位胆识俱备的巾帼英雄,她的远嫁塞外和亲,在汉匈关系中具有重要意义并产生深远影响,使汉匈60年没有发生过战争,为汉代边疆稳定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阅读链接

  王昭君与西施、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闭月”是指貂蝉拜月,“羞花”是指杨贵妃观花,“沉鱼”是指西施浣纱,“落雁”是指昭君出塞。

  据说王昭君出塞时,一路上马嘶雁鸣,悲切之情,使她心绪难平。她在坐骑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地下。后来,“落雁”也就成了王昭君的雅称了。

  诸葛亮为国鞠躬尽瘁

  东汉末年,刘备听闻诸葛亮有治国才能,3次前往其居住之地卧龙岗,拜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于他,终于请得诸葛亮出山。从此以后,诸葛亮辅佐刘备,屡献计谋,帮助刘备建立了蜀

上一篇:送给爱人的早安心语
下一篇:权力的游戏观后感英文十一篇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