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教案通用六篇
关键词: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宁娜;死亡事件;精神分析;力比多
《安娜•卡列宁娜》是托尔斯泰最著名的小说之一。这部小说,寄寓了托尔斯泰本人的生命观和宗教观。作品中多次涉及到死亡的问题,关于自杀或死亡等相关事件的描绘达五次之多,而小说的主人公安娜•卡列宁娜亲历的就有三次。安娜亲身经历的三次死亡事件分别是护路工事件、难产事件、安娜卧轨事件(弗龙斯基自杀和列文哥哥的死,一个是非亲睹,一个和安娜则无直接关系),在这三次死亡事件中,护路工事件和安娜卧轨事件是一个预兆和实现的关系,而难产事件则是对“安娜死亡”这一必然结局的延宕。
那么托尔斯泰为什么要对安娜的死进行延宕呢?一,精神分析的观点认为,生存是人的本能。力比多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一个重要概念,弗洛伊德1905年于《性学三论》中提出。“生物学通常用‘性本能’表达存在于人类及动物身上的性需要,并将它比喻为营养需求本能,相当于饥饿感。然而日常用语中却找不到在性方面与‘饥饿’相对应的词,故科学采用“力比多”与此对应”1(P512)。可见,力比多在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中,主要是一种“性本能”,弗氏认为:“力比多作为精神过程的背后能量”1(P570)来决定着性对象和性目的。“性对象”和“性目的”是精神分析词汇之一,弗洛伊德指出:“在此我将提出两个技术性词汇。让我们把具有性引力的人称做‘性对象’(sexual object);而将性本能欲求的行为称作‘性目的’(sexual aim)”1(P515) 。陈燊于《安娜•卡列宁娜》中译本前言中指出:安娜“同弗龙斯基的一见钟情,似乎因他慷慨好施,主要却是倾心于他的仪表、风度,出于自己旺盛的生命力的自发要求,并不是基于共同的情感。这种爱情是盲目的,实际上几乎是情欲”[2](前言P2)。在小说中,卡列宁是一个老人,而弗龙斯基则是一个正值青春的青年军官。在弗龙斯基和安娜第一次在车站相遇时,“在那短促的一瞥中,弗龙斯基已经注意到有一股压抑着的生气流露在她的脸上,……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整个的身心”[2](P83)。同时,小说在对弗龙斯基相貌的描写上,则不住地突出其“光秃的头顶”、“洁白的牙齿”,从弗洛伊德的理论观点上看,“光秃的头顶”、“洁白的牙齿”则可以被理解成一种性象征;与弗龙斯基的年轻相对应的则是卡列宁“青筋凸起潮湿的手”[2](P567)、“步履蹒跚的步态”[2](P142),因此,甚至在卡列宁宽恕了安娜和弗龙斯基偷情的事情后,安娜对他仍有那种“难堪的生理上的憎恶感”[2](P569)。可见,安娜和弗龙斯基的偷情,在某种程度上是她选择了弗龙斯基作为其“性对象”,从而实现其“性目的”,释放体内的能量。这在小说中主要通过梦的形式有所表现:“但是在梦里,当她控制不住自己的思想的时候,她的处境就十分丑恶地、赤裸裸地呈现在她眼前。一个同样的梦几乎每夜都缠绕着她。她梦见两人同时都是她的丈夫,两人都对她滥施爱抚”[2](P203)。诚如安娜的哥哥斯捷潘在为男人出轨辩护时所说:“怎么办——你告诉我,怎么办?你的妻子老了,而你却生命力非常旺盛。在你还来不及向周围观望以前,你就感觉到你不能用爱情去爱你的妻子,不论你如何尊敬她”[2](P57),所以,无论安娜如何尊敬丈夫卡列宁,都无法唤起她对卡列宁的爱。因此,对死亡的延宕,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力比多的维持,即生命的维持。同时,我们还发现,安娜之所以选择死亡的原因,也在于弗龙斯基对她的冷淡,即对于丧失“性对象”的恐惧,“对于她来说,整个的他,以及他的习惯、思想、愿望、心理和生理上的特质只是一种东西:就是爱女人,而她觉得这种爱情应该完全集中在她一个人身上。这种爱情日渐减退,因此,按照她的判断,她的一部分爱情一定是转移到别的女人,或者某一个女人身上去了”[2](P990),而对安娜来说,“我要爱情,可是却没有。那么一切都完结了”[2](P996)。别尔嘉耶夫认为“爱”包含着“情”(同情)与“性”两种成分,因此,安娜在面临失去弗龙斯基爱情的时候,则面临着失去力比多,即生存之本能,而在难产事件中,安娜和弗龙斯基的爱情则更加紧密,则无失去力比多之情况,因此,死亡之延宕在于力比多之增减。
死亡之延宕,亦在于寻找生命之救赎。《安娜•卡列宁娜》中涉及到的死亡事件有如下几件:护路工事件、难产事件、弗龙斯基自杀、安娜卧轨、列文哥哥尼古拉病逝。托氏用两条线索把这些事件串联起来,即拱形结构。一条线索是列文的线索,另一条线索则是安娜的线索。这两个线索一个是:生之救赎,一个是死之归宿,二者之间的关系诚如《童年》中小“托尔斯泰”母亲临终前给其夫的信中的一句话:“我很平静,上帝知道,我一向把死看作是过渡到更美好的生活”3(P98)。艾尔默•莫德在《托尔斯泰传》一文中对《安娜•卡列宁娜》的题材来源做了论述,他指出:“有一年,有一位名叫安娜的夫人给他们的邻居一位叫皮别可夫的缙绅,这人前已提及,住在一起了;而因为皮别可夫看中了他们的家庭女教师,她一时醋性大发,就卧轨自杀了。这件事情的经过,托尔斯泰很清楚,解剖尸体的时候他也在场。这件事给他提供了一个主题”4(P341-342) ,可见,作为故事主题情节的安娜线索,决定了小说的行文方向,起着推动情结发展的作用。符•日丹诺夫在《〈安娜•卡列尼娜〉的创作过程》一书中在对托尔斯泰写作《安娜•卡列尼娜》“第一个草案”研究的基础上指出,“这就是第一个草案的梗概。……当时,没有一点关于吉提和列文的迹象”5(P5),在其第二个草案的提纲中(参看该书8-9页提纲的列举),也没有出现列文这条线索,可见列文这条线索是最后补充上去的。“列文进入长篇小说是在作品基本思想已经成熟,是在作者需要什么样的人物来实现总思想观念中一个主 要问题已经明确的创作时期”5(P101) ,这一时期,也是托尔斯泰创作《安娜•卡列尼娜》的困顿期以及托氏本人的转折期。托尔斯泰在创作该作品时,觉得单单以安娜为线索进行写作已经不能使自己满意,他必须在作品中注入另一条线索,来解决他自身的问题,即关于死亡的问题。列文,就是托尔斯泰的代言人。马修•阿诺德在《论列夫•托尔斯泰》一文中指出,“托尔斯泰写的列文的宗教体验,其实是他自己的宗教体验”6(P142) 。这些宗教体验在以后的作品中,如《教条神学研究》、四福音书新译等中均有所表现,因此,马修•阿诺德又说,“然而我不揣冒昧,提出我的怀疑:那些著作,以他们对宗教运动,对确定耶稣的真正的思想和教诲所作的贡献而论,是否包含了许多托尔斯泰伯爵在《安娜•卡列尼娜》中交代的列文的精神历程时已经表述或透露了的东西”6(P143) ,即在《安娜•卡列宁娜》中列文所表达的宗教体验就是托氏精神危机时期的个人感受。对此,符•日丹诺夫亦持相同的观点:“并且,当时的社会条件以及作家个人的生活感受,正好在创作《安娜•卡列尼娜》时发生的作家世界观危机都在结构上和小说所提出的许多问题中反映出来”5(P2-3) 。那么当时托尔斯泰面临的主要危机是什么呢?那就是死亡危机。死亡维系着生命,马修•阿诺德指出“他(托氏)用以研究和创立的根本观念是生命这个观点”6(P144)。子女的死,哥哥的死,姑母的死,促使托尔斯泰思考生命。在1876年4月29日托尔斯泰回复费特的信中说道:“您身体有病,常常想到死,而我身体健康,也不断地想到这并且准备去死。……其实——死神自己会来,何用我们关怀。好好生活——这一算题,必须就地解开。甚至非解开不可。我想过很多,并且竭力在《俄罗斯通报》第四期上刊登的最后一章中表达出来”7(P488) (《俄罗斯通报》第四期,即《安娜•卡列宁娜》第五部第二十章:死,该章描绘了尼古拉•列文之死)。在小说中,列文为死所煎熬,几度处于自杀的状态。而现实中“托尔斯泰伯爵,恰像那部小说中的列文,为他内心的斗争和痛苦所煎迫,几乎自杀”6(P147) ,因此,列文的新生也就是托氏的被拯救。列文对死亡的深刻思考源于哥哥尼古拉•列文的死、吉蒂的爱,以及和农民费奥多尔的谈话等,从列文这条线索上似乎如此,但是,在托尔斯泰看来,安娜的死也是一种救赎,同样为列文或者说托尔斯泰提供了解救的答案。尼古拉的死是在难产事件之后,同样,列文和费奥尔多的谈话更是在安娜卧轨之后,因此,安娜线索的延伸,为列文线索探求解决危机的答案提供了时间,从而可以这样说,正是安娜线索情节的推动才使得列文情节得到充分地展开,也正是安娜死亡的延宕,才使得尼古拉•列文的死得以展现,从而完成从死向生的过渡。
综上可知,在《安娜﹒卡列宁娜》中,护路工事件、难产事件和安娜卧轨事件是由“矮个子农民”的幻象连接起来的,这一幻象随安娜与其自身悲剧的生死抗争彰显或消退。安娜亲历亲睹的三次事故,具有死亡延宕的作用,这一作用即源于力比多又源于托氏本人的精神危机。死亡之延宕,即有利于小说情节的推进,也有利于托氏代言人列文寻找精神救赎,完成从死向生的过渡。诚如卢那察尔斯基所说:“托尔斯泰对死亡的恐惧所以达到了那种痉挛的地步,他所以那么不安,所以要建造一座思想和形象的大厦来为自己遮蔽死亡,也只是因为他拥有极大的生活力的原故”8(P301),则《安娜•卡列宁娜》就是其这种生活力的表现,这种向死而生探索勇气的象征。
参考文献:
1(奥)弗洛伊德.性学三论(弗洛伊德文集第三卷)[M].宋广文,译.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年.
2(俄)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宁娜[M].周扬,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
3(俄)列夫•托尔斯泰.童年 少年 青年(托尔斯泰文集第一卷)[M].谢素台,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4(英)艾尔默•莫德.托尔斯泰传 [M].宋蜀碧、徐迟,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4年.
5(苏)符•日丹诺夫.《安娜•卡列尼娜》的创作过程 [M].雷成德,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
6(英)马修•阿诺德.论列夫•托尔斯泰 [C]// 陈燊,编选.欧美作家论列夫•托尔斯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7(俄)列夫•托尔斯泰.托尔斯泰文学书简[M].章其,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8(苏)卢那察尔斯基.论俄罗斯古典作家 [M].蒋路,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复活》是世界百部经典著作之一,俄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名作。它是托尔斯泰的世界观转变以后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他思想、宗教伦理和美学探索的总结性作品。它以一个真实的案件为基础构思而成的小说,表现了主人公“心灵净化”过程,同时揭露了沙皇专制官僚制度的反人民的本质以及教会的丑恶罪行,是最全面、最充分反映托尔斯泰世界观的终结作品。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复活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复活读书心得1暗无天日的监狱、衣衫褴褛的犯人、腐朽的上流社会、黑幕重重的政府机构、草菅人命的法庭、荒芜破落的农村……翻开《复活》这本书,可以说我的心情是压抑的,因为作者笔下这沙俄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实在是太过触目惊人。然而,我还是为小说的曲折情节和人物所吸引,为两位主人公内心最美好情感的“复活”所震憾。
聂赫留朵夫和玛斯洛娃,一个原本是对生活和生命充满了美好期盼的热血青年,却在浑浑噩噩的上流社会中堕落;另一个原本是美丽纯洁的活泼少女,却因为聂赫留朵夫不计后果的兽欲的发泄,而被损害,最后被迫沦为妓女。他们两个原本再无交集,却因为一桩命案在法庭上相遇了。由于玛斯洛娃被诬陷为杀人犯,这引起了法院陪审员的聂赫留朵夫良心上的不安。他决心赎罪,为玛斯洛娃奔走上诉,并打算和她结婚,在上诉失败后,他甚至陪玛斯洛娃一同去了西伯利亚流放。在此过程中,聂赫留朵夫和玛斯洛娃的灵魂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净化,都实现了道德上的复活。
虽然聂赫留朵夫曾经是个花花公子,但他那种勇于“自省”的精神让我佩服。他深刻剖析了自己,反思了自己的堕落,最终获得了灵魂上的救赎,并在全新的生活中找到了生命的意义。他的这种做法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借鉴。
其实,我们也常常在安逸的生活中迷失自己,不知不觉丧失了斗志与追求,甚至有时会沉湎于玩游戏的快乐中而忽略了最重要的学习。所以我们应该不断自省,不断洗涤自己的灵魂,做一个上进的好少年!
复活读书心得2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著作,19世纪俄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用最直接的笔触向我们展示、揭露了沙皇俄国时代的黑暗、冷酷无情的社会现实。残忍虚伪的贵族官僚、贪婪媚俗的监吏神职人员、艰苦辛劳的农民、无辜受虐的穷人监犯等等,托尔斯泰运用辛辣的讽刺笔法和强烈的对比手法,暴露了反面人物的丑恶、贫苦人民的辛酸。
就像列宁说的,“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思想与艺术探索的结晶,从检察官柯尼处获得这个素材后,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作者沿着马斯洛娃蒙冤下狱并被流放、涅赫柳多夫为她奔走上诉以及陪同她前往西伯利亚这条线索,揭露了农民贫困的根源是地主土地私有制、官僚、法律、教会的腐败黑暗、革命者被迫被害等的情况,以及?a href='http://xqjyyj.xueshu.com//xuexila.com/aihao/zhongzhi/' target='_blank'>种植缓侠淼南质挡蚁蟆?/p>而小说主人公涅赫柳多夫经过“纯洁善良、追求理想”、“放纵情欲、走向堕落”、“从忏悔走向复活”三个阶段,他把土地廉价让给农民,得到舆论的侵袭、贵族的嘲讽,他决定与马斯洛娃结婚,得到家人的反对与敌视,他为蒙受不平之冤的犯人们奔走上诉,遭到官僚们的鄙夷,“这社会究竟是他疯了还是人们疯了所以才会有这种现象发生?”涅赫柳多夫的疑问发人深省。
另一个得到“复活”的人是马斯洛娃,她是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妇女形象。从纸醉金迷的堕落生活和思想中“复活”,受到涅赫柳多夫的影响重新变回善良、为他人着想的人。她最后为了保护涅赫柳多夫的利益,拒绝了他的爱,尽管她也深爱着他。自我牺牲的爱是人类感情的最高形式,至此,马斯洛娃也开始了她的“复活”。
整本书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对神甫麻醉人民场面的嘲讽和批判。狱中犯人做礼拜的场面及作者的议论让人可叹又可笑,人们所信奉的器具正是绞死耶稣的工具。“凡是折磨人的地方总离不开这种摆设(基督像),仿佛专为嘲弄基督的教义似的”······
总的来说,《复活》是一本值得反复品味的好书!
复活读书心得3过年的闲暇中读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也是我第一次读托老的文章。也知道托老的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都拥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是非常值得一读。
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出生于俄罗斯图拉省克拉皮文县的亚斯那亚波利亚纳。托尔斯泰家是名门贵族,其谱系可以追溯到16世纪,远祖从彼得一世时获得封爵。父亲尼古拉·伊里奇伯爵参加过1812年卫国战争,以中校衔退役。母亲玛丽亚,尼古拉耶夫娜是尼·谢沃尔康斯基公爵的女儿。
托尔斯泰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受好与兴趣,他酷爱运动,能骑善猎,尤其打起猎来,简直就忘掉了一切。
看到《复活》中他对涅赫柳多夫的刻画,对玛斯洛娃的描述,以及对整个事件的阐述,可以看出托老个人经历的影子,但他丰富的想力、善于提炼、挖掘人性的内心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批判方面,的确是超常之人。我看上后就有不读完不罢手的迫切想法,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吸引力,越看越觉得令人精神振奋,为玛斯洛娃改变感动,为涅赫柳多夫的真诚鼓掌。读着读着,仿佛我就是受苦的玛斯洛娃(这几天怀疑自己病了,而老公去京办事,怕他担心不能诉苦),多希望身边也有一位,这样一位为我排忧解难的爱人。他能不顾一切,只为了让他的爱人,解除樊篱,重获新生。涅赫柳多夫是一个贵族,有声名显赫的地位,拥有大笔的遗产,为玛斯洛娃多方奔走,从聘律师,见将军,谒省长,从容而有效率,这是非凡人可做到的,托老笔下生动鲜活的事迹不得不让人承认其可信服。
整篇著作,宏丽而细腻,伟岸又平凡,托老不愧为世界文学的巨匠。
复活读书心得4在我没有读《复活》以前,我认为这本书的书名很怪异,使人难以理解。读了之后,才真正理解了作者列夫托尔斯泰的旨意。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一位著名的小说家。从近代欧洲乃至整个世界范围的文学来看,能与托尔斯泰比肩同声者,实无几人。《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呕心沥血十余载的巨著,也是他一生思想和艺术的结晶。
《复活》的简要内容是:一次,法院审理一个妓女叶卡捷琳娜-玛丝洛娃被控偷窃嫖客二十五百卢布的案子,陪审团中有一青年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聂赫留朵夫公爵,发现被告竟是他多年以前在他姑姑家客居时诱奸的养女。于是他良心发现,设法同她在狱中相见,并表示愿意和她结婚。后来,聂赫留朵夫和玛丝络娃的道德都“复活”了。读完《复活》之后,我终于有所了解,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命名为《复活》。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有罪吗?其实,他们并没有什幺错,关键在于这个社会,当时的社会是一个浓厚的利已主义社会,土地私有制的阶级社会。这个社会造就了他们的命运,他们为了生活,不得不适应于这个社会,不得不屈服于这个社会,聂赫留朵夫本来是一个善良的人,起初他认为精神的生命是真正的自我,而这却不被周围人认可,反而遭到嘲讽。后来,当他在法庭上遇见了玛丝洛娃,他开始改变,并且从精神上开始升华。他开始懂得帮助穷苦的人民,开始为监狱里无辜的受害者奔走,为他们开脱罪责。多次帮助玛丝洛娃上诉,虽未成功,却从心底感动了玛丝洛娃,唤醒了她原本纯洁善良的心。
所以,我们不应该看到玛丝洛娃的堕落,就急于否定她的善良本质;我们也不应单纯的认为监狱里的犯人都是十恶不赦无法原谅的。也许,他们的本质并不坏。因此,我们读文章时,特别是小说,不要随意地去否定主人公,要把他们的命运和社会背景联系在一起。同时,我们在平常的待人处事中也要客观的看待这个人的过失:不应该只抓着他的错误、缺点不放手。要学会发觉别人的闪光点!
复活读书心得5一个人对于人生的醒悟在于自己。
在《复活》一文中,卡秋莎与聂赫留朵夫都从各自的生活中再次复活。
卡秋莎由于生活被迫沦为妓女,她与另外两人曾误毒死了一位商人,因此判了四年的苦役。而聂赫留朵夫是这场案件的陪审员,无意中见了卡秋莎不禁让他追忆起了往事,他发现自己已不是那个充满抱负的军人而是一个沉迷于金权的伪君子。他欺骗了卡秋莎,回想起这些他自愧地低下了头。聂赫留朵夫在心中祈求上帝清除心中的一切污垢,他心中的上帝已在他的意识中醒过来,同时也感到了善的力量,于是聂赫留朵夫决心帮助卡秋莎尽自己的力量来减轻她的厄运。但当聂赫留朵夫去看她时,发现卡秋莎变了许多,已不是那个纯洁活泼善良的她了,但这并没有使他为拯救卡秋莎而失去信心,相反却更加坚定了。经过几次的上诉都没有改变原判,虽然这是一个不好的消息,但可喜的是卡秋莎在牢中对生活感悟了许多进入了—个新的世界,聂赫留朵夫也感到了欣慰些……
我们的人生观又怎么样呢﹖在我们眼里或许住在豪华的屋子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荣华富贵享之不尽才是至高无尚的生活,才是幸福的。
摘要:列夫?托尔斯泰笔下最具道德光辉的人物是《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列文,他极致地体现了作者“人的道德的自我完善”的主题,寻求个人在世界中合适的存在,倡导忏悔和宽容精神。阅读这部经典著作,人们总是把眼光放在安娜身上,然而列文才是整部书的力量和张力所在,才是列夫?托尔斯泰内心晦暗的闪烁的思想寄托。
关键词:列夫?托尔斯泰;列文;人的道德的自我完善
为什么读经典?经典能够带给我们什么?在现实生活中,个体塑造完善自我的最好方式就是阅读经典作品。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性质决定了它深刻的内涵和思维方式,而19世纪的俄国文学几乎可以说成为了后期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巅峰。它对俄国社会现实的批判更加全面和深入,对基督教人道主义思想的理解更加深厚,人物形象刻画丰富而雕琢感强,对人类精神活动的挖掘也越来越深邃。一部伟大的作品一经诞生,就是一个“事件”,阅读的过程就是获得“经验”的过程。经典强大人的内心,消除困扰和迷惑;经典引导人们全心全意地向往人性最美好的一面;经典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色彩,人文关怀是其终极主题;经典认为艺术的最高表达形式不是呻吟和疼痛,而是信仰善和爱,心怀天下,悲天悯人。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便诞生于这种对善和爱的信仰之中。
一、列夫?托尔斯泰的自传性形象
列文是小说中一个重要人物,也是作家的自传性人物。小说有两条核心线索,一条是安娜的感情经历和覆灭,另一条是列文的人生探索。塑造列文这一线索的又包括他的妻子吉娣(不应该把吉娣划归为和列文并列的平行线索,吉娣只是列文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时刻,一个影响和塑造列文的因素)和列文哥哥尼古拉的死。贯穿全文的是列文精神的不断变化,痛苦的反思和艰难的探索。小说中他是拥有3000亩土地的年轻的贵族大庄园主,他强壮、热情、忠厚、有很高的文化修养,热衷于思考各种社会和伦理道德问题。列文在家庭观念、处理身边事物、思考社会问题方面都折射出托尔斯泰本人的影子,可以说也是作者思想的集中体现。他崇尚家庭伦理道德,他痛心地看到地主经济的没落,寻求避免资本主义发展蔓延的道路,希望借地主和农民合作来缓解阶级矛盾,并把这种“不流血的革命”推广至全世界。这种空想破灭后,他悲观失望,怀疑人生意义,尽管有美好的家庭,有妻子和孩子做伴,但这种绝望无法消退,他阅读哲学和神学著作,仍不能得到答案,产生了自杀的念头,最后从庄稼汉的“服从真理,服从上帝的意志生活”中得到启示,获得了精神的归宿。这部作品已没有了《战争与和平》中和谐明朗的色彩和历史乐观主义精神,人物充满着矛盾、紧张和惶恐的心理,全书闪现着噩梦、宿命的预感和死亡的阴影。列文对世界、对人类的探索也反映了托尔斯泰在思想激变前夕精神探索的加强。
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文学最重要的代表,世界文学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创作为文学重新定义了内涵,为作家们的文学攀登确定了高不可及的坐标。他同时也是一位“著作等身”的作家,上述列文的生活状态便是托尔斯泰自身的现实写照,文学是他人生意义探索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托尔斯泰的作品中充满了人格力量和道德光芒。他认为他的出身、土地田产都是“不义”的,这种道德焦虑伴随了他的一生。他思考贵族怎样才能摆脱原罪,他真诚地思考如何融入平常人的生活,他思考人类不公平的源泉和建构公平的合理性。最后,他放弃了自己的财产,除了物质生活外,更艰难的是他厌恶贵族出身带给他的“文明感”。保有一颗“赤子之心”探索永恒的人,以“合适的存在”为主题,这种思想驱使他回到人最真实的心灵中去建构“善”的世界基础。在他看来,外部世界的苦难和悲剧根本在于人违背了自身的善性,放纵了内心邪恶的本能,因此世界的改善首先应立足于人类个体的自我完善。
小说中列文具有很强的托尔斯泰自传色彩,托尔斯泰把自己对生命、社会、信仰等问题的困惑和探索全都赋予了列文。不只是列文的结婚过程、家庭幸福具有作家本人经历的影子,而且在日常生活和精神探求的很多细节上,他们也有很多相似之处。文中列文曾有过强烈的自杀念头,托尔斯泰也一样在对生活感到厌恶的时候,把猎枪锁在柜子里,以防在绝望时自己会开枪自杀;他也跟列文一样,曾经穿着粗糙的农夫大褂,躬耕于田野。托尔斯泰曾经在一张纸上记录了他要探索的六个“不明白的问题”:
1.为什么要生?
2.我的生存以及所有别的人的生存的原因何在?
3.我的生存和别人的生存有何目的?
4.我内心里感觉到的善与恶的分离有何意义,为什么会有这种分离?
5.我该怎样生活?
6.死是什么――我如何才能拯救自己?
在小说里,托尔斯泰通过列文表达了他被这些问题困扰的精神状态,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苦苦求索。列文经常思考自己是什么人,活着为了什么?别人告诉他:“活着不是为了欲望,而是为了上帝。”他就思考:“为了什么样的上帝?”特别是面对死亡,他发现:“在人面前,在他面前,除了痛苦、死亡和永远被忘却以外别无他物。”“他决定再不能这样活下去,要么把生命解释清楚,使它不至成为魔鬼的恶毒嘲笑,要么开枪自杀。” 综观托尔斯泰的小说,尼古林卡、涅赫留朵夫、安德烈、皮埃尔、列文,这些形象概括了托尔斯泰的人生经历,也生动展示了他思想和心灵的剧烈动荡,以及他为寻求摆脱身为贵族的道德“原罪”而痛苦挣扎的艰难过程。最深层原因是俄国自彼得大帝改革以来知识分子对于文化的游离、无根状态,托尔斯泰通过列文也提出了如何解决这样一个“文化困境”的困惑,和俄国文学的传统一样,托尔斯泰同样渴望从俄国小人物身上找到慰藉,以安慰其身上与生俱来的知识分子的文化断裂感,文中列文精神的转变都是通过农民最原始、朴实的“善”和“爱”来推动的。托尔斯泰继承了卢梭“回归自然”的观点,提出善是一种最朴素的东西,并非神秘莫测的,在“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中”,甚至在那些没有知识,没有文化的小人物身上。
二、对死亡“心灵辩证法”式的思考
托尔斯泰以文学丰富性著称,他是一位细节大师,善于将微妙的瞬间放入宏大的历史背景中。他表现人物心灵的方法被车尔尼雪夫斯基命名为“心灵辩证法”。纵观该小说,影响列文最深刻的两个因素,一个就是最开始对吉娣求婚的失败;还有一个就是他深爱的哥哥尼古拉的死,指引他开始对“死”进行无尽的思考。
“死亡”是《安娜?卡列尼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小说中死亡的阴影无处不在,从安娜和伏伦斯基第一次在车站相遇时目睹看道工死于火车轮下;之后安娜产后病危;伏伦斯基自杀未遂;列文哥哥尼古拉的死以及后来列文自杀的念头,这个话题贯穿了全书。列文尝试去触碰“死”这个东西,神秘而不可预知,可怕又充满恐惧,却有着永远琢磨不透的伟大吸引力。托尔斯泰利用“心灵辩证法”表现了列文复杂的、矛盾的、对死亡的认知和斗争过程,细致地展现了这一认知过程详细的发展变化。列文第一次思考“死”的话题,是他的哥哥尼古拉来到列文的庄园拜访,晚上尼古拉躺在床上像病人那样翻来覆去,不断咳嗽,呼吸困难然后怒气冲冲咒骂的时候,列文感到死亡是万物不可逃避的归宿,并且头一次以无法抗拒的力量呈现在他的面前。列文手足无措,他还没有勇气和力量去想他原来认为遥远的事情。这部小说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第五部第二十章的下面有了副标题:死。尼古拉便是在这一章死去的。这一章以列文复杂多变的心理状态刻画了尼古拉的死亡:
仪式进行的时候,尼古拉热烈地祈祷着。他那双大眼睛紧盯着摆在铺花布桌上的圣像,流露出那么热烈地祈求和希望,使列文简直不敢看他。……在行圣礼的时候,列文也做着祷告,做了他这个不信教的人做过千百遍的事,他对上帝说:“要是你真的存在,你就使他复元吧,你救救他,也救救我吧!”[1]
尼古拉的死是间断的,折磨着列文和家人,面对病人凋残的生命,他对“死”这个问题已经无法思考,因为尽管拼命思考,他还是不能理解,他羡慕垂死的人能够懂得他所无法理解的事。大家知道尼古拉很快就要死了,确切说是已经死了一半了,大家只有一个愿望,但愿他早点死,但是又都隐瞒着这种念头,互相欺骗着。列文特别强烈地感受到这种可恶的虚伪,但同时也感受到在病人身上发生的变化,他把死看做是欲望的满足,看做是幸福。希望从一切痛苦和产生痛苦的根源――肉体中解放出来。于是在这章的最后,当尼古拉死去时,那种对死的无法理解和对死临近的无可避免的恐惧又回到了列文的心里。但是,在托尔斯泰的设定下,列文虽然恐惧充满疑惑,但出现了另一种和死亡相对的同样伟大而不可预知的力量,面对哥哥的死,这个力量给他带来了存活的勇气和信心,那就是爱。在绝望的威胁下,这种爱就更强烈更纯洁。这是首次爱与死的交锋,“另一个不可思议的谜――号召人们去爱和生活的谜又出现了。吉娣怀孕了”[2]。这章巧妙地为后文作了铺垫,包括列文对宗教态度的改变、信仰的萌芽,同时也是生与死首次交织在一起,它们对抗又融合,彷徨在列文的心里,这种明显的矛盾和裂痕,给小说带来了巨大的张力,全书透露出一种强大的“伦理力量”。
再看看两位主角的关系,从结构安排来看,列文的幸福家庭与安娜的不幸家庭互为对照,从内部关系分析,让两条线索联系在一起的则是安娜、列文等人物面对社会环境、婚姻、家庭、情感、人生等问题时,各自不同又互为对照的思想、态度和人生选择。这些人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具有完全不同的兴趣,唯有安娜和列文充分表现出了与各自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两个人都是努力探究生活的真谛、寻找人生意义的热情的探索者:安娜是通过让被压抑的青春激情自由展开的方式,列文是通过哲学思考和宗教探索的方式。追究他们的思想本源,安娜深受西方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追求个人自由和幸福;而列文是典型的俄国传统贵族知识分子,受的是俄罗斯传统教育,倡导宗法制社会的合理性,因此列文更为关心他人,小心翼翼。不同于列文对死亡问题思考的正统和深入,托尔斯泰把“死亡”的另一种形式冠以安娜。文章详细描摹了安娜死前的行为方式和心理活动:
她想倒在开到她身边的第一节车厢的中心。可是她从臂上取下红色手提包时耽搁了一下,来不及了,车厢中心过去了。只好等下一节车厢。……就是前后车轮之间的中心对准她的一瞬间,她丢下红色手提包,头缩在肩膀里,两手着地扑到车厢下面,微微动了动,仿佛立刻想站起来,但又扑通一声跪下去。就在这一刹那,她对自己的行动大吃一惊。“我这是在哪里?我这是在做什么?为了什么呀?”她想站起来,闪开身子,可是一个冷酷无情的庞然大物撞到了她的脑袋上,从她背上轧过。[3]
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提到“在托尔斯泰那里,小说探寻在人做出的决定和人的行为中,非理性如何起作用”,他认为安娜的死是带有一种偶然的冲动性的,这种冲动是安娜自己也意想不到的,处于能够被理性把握之外的精神世界,是一种不可捉摸的转瞬即逝的感觉,这便是“非理性死亡”。托尔斯泰借助安娜,也在摸索着一种人性深刻的“自我的分裂”,另一个更疯狂的、非理性的、残缺的一面也许成为了个体的主导,人可能从来都没有统一过,本能、冲动和晦暗不明的欲望才更接近真实的自我,人性的本质是来自非意识层面的。
三、自然人的回归
在我看来,列文之所以散发人性的光辉,不仅只是对人类宇宙生命的质问,更是在于他的“回归自然”,寻求人类的天性,试图解决自然和文明的冲突、心灵和理智的碰撞、传统与现代的差异。卢梭认为现代人类的缺失与异化表现为人对人的奴役、个人自由的丧失、人与自然的疏远,人类历史就是一个错误,就是一种由自然人蜕化成文明人的堕落状态,否定人类文明,倡导“回归自然”(Return to nature),强调人性自由,即回归到人的本性、天性中去。弗洛姆曾说:“自由是人创造出来的最大的幻想。”而托尔斯泰让列文历经苦痛与挣扎,必让他追寻到这样的人性的自由。这也是托尔斯泰所期望全人类能够得到的人生最珍贵的经历。
列文第一次求婚被吉娣拒绝后,回到了自己的农庄。作者进行了一系列详细的列文在乡下农作的刻画。列文求婚失败,心里充满耻辱和悲哀。但这些痛苦的回忆逐渐被他田园中琐碎而必要的事情冲淡了,进而治愈了他的心病,托尔斯泰特别选择了春天这个季节,赋予了万物生机。托尔斯泰只有在描写到列文的田园生活时,才透露出心灵的轻松和惬意,生命的蓬勃,这也是全书几乎唯一能够读到的温馨的情节了。小说第三部在这些琐碎的农村生活中,有几个典型的田园生活画面,令人动容。一个是列文清晨割草,他向农民基特讨教割草要点,“他什么也不想,也不希望什么,一心只求不落在农民后面,尽可能把活儿干好。……割草时,野草飒飒作响,散发出芬芳的香味,高高地推起一行又一行。割草的农民从四面八方聚集到短短的一行行草地上,把磨刀石盒震得铿锵作响,一会儿是镰刀的碰击声,一会儿是磨刀声,一会儿又是欢乐的喧闹声,大家都你追我赶地割着。”[4]列文割得越久,越频繁地处在忘我的陶醉状态,彷佛不是他的双手在挥动镰刀,而是镰刀本身充满生命和思想。“这实在是最幸福的时刻啊。” 这是他在农事中沉迷于自然的力量,开始欣赏农家生活。还有一个片段是列文在姐姐乡下养蜂场遇见了伊凡?巴孟诺夫妇。“列文留神打量着伊凡?巴孟诺和他的妻子。他们正在离他不远的地方装草。伊凡?巴孟诺站在大车上,接受、铺平和踏实大束大束的干草,那是他年轻美丽的妻子递给他的。……伊凡显然竭力想使她避免重复劳动,大大地张开双臂接住她抛来的干草,然后把它铺平在大车上。年轻的农妇耙拢最后一些干草,掸掉落在脖子里的草屑,拉正滑到没有晒黑的雪白前额上的头巾,钻到大车底下去捆车。伊凡指点她怎样把绳子系在横木上,听她说了句什么话,哈哈大笑着。这俩口子的脸上都洋溢着刚刚觉醒的强烈的青春爱情。”[5]列文欣赏这样的生活,可今天头一次清楚地意识到,要把他如此乏味、空虚、不自然地独身生活变成这种勤劳、纯洁、集体的美好生活,关键在他自己。托尔斯泰通过列文看到的这些生动的细节,寄托了他想回归农民生活方式,回到俄国社会的根基,亲近自然、亲近土地田园的强烈愿望。
《安娜?卡列尼娜》一共有八部,在对安娜的描写上,第七部就以她的自杀结束,第八部基本上都在描写列文的探索和疑虑,以及重大的精神转变:列文和吉娣一家搬到莫斯科住的一段时间里,他整天无所事事,想念乡村以及农事,他越来越固执地思考着这些问题,(即托尔斯泰自己提出的那六个问题)反省自己是否应该信教。这些思想折磨着他,因此他去阅读哲学和神学著作,但是对两者都感到失望,文中也有这样一段列文对自己的表述:“在无限的时间里,在无限的物质里,在无限的空间里,分离出一个生物体水泡,这个水泡一刹那破灭了,我就是这样的一个水泡。这是一个叫人痛苦的谬误,但却是人类几个世纪以来在这方面冥思苦想的唯一成果。这不仅是一个谬误,而且是一股恶势力,一定要摆脱的方法就掌握在每个人手里。一定要摆脱这股恶势力的控制。唯一的办法就是死。”[6]就从这开始,列文因为这样的愚昧无知而痛苦得想自杀,这种心理的矛盾痛苦,无法与任何人阐明,包括妻子朋友,他也无法向任何人解释为什么一个身强体壮、家庭生活美满的人,羞愧于思想的贫乏。但是他还是选择继续生活下去,直到他回到乡下干农活,从庄稼汉费多尔的话“服从真理,服从上帝的意志生活”中得到启示――生活的意义在于行善和爱人。在这部小说中,列文最后终于找到了一直困扰他的问题的答案,信仰上帝,信仰“善”,就是人类唯一的天职。只有“善”让人人平等,让人们都坚定不移的相信,这种信念无法用理智解释,它超越了理智,超越了因果关系。宗教在抛弃了外化的虚构后,它引导人类“爱人”,通过“爱”让它的信仰者们内心强大,心灵明亮。在他获得了信仰的同时,那些神秘的、解不开的谜团终于散去,列文终于感到自己获得了真正的幸福。这种幸福大于再遇吉娣的幸福,大于吉娣答应他求婚的幸福,大于他迎接新生儿的幸福,大于他生活的全部内容含义的最高幸福。因此在小说的结尾,托尔斯泰寄予了列文最完满的自我道德完善结果:他最终获得了内心的平静。
注释:
【论文摘要】托尔斯泰的作品中,折射着一种精神的洗礼,闪耀着一个伟大作家的人格魅力。本文通过分析托尔斯泰的三篇作品——《哥萨克》、《琉森》和《复活》中的人性表现,来透视作者坚持人性本善的精神探索。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Leo Tolstoy,1828-1910)是19世纪后半期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他创作非常勤奋刻苦,最主要的作品有《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哥萨克》(1863)、《战争与和平》(1869年)、《安娜·卡列尼娜》(1877年)、《复活》(1899年)等。他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劳动,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峰。在这里,笔者仅以《哥萨克》、《琉森》和《复活》为例,来看看这位伟大的作家的魅力。《哥萨克》写的是贵族青年奥列宁厌倦了大城市里的生活,来到高加索美丽的大自然中寻求新的生活,作品深深地蕴涵着作家鲜明的人文生态思想。主人公奥列宁是一个进步的贵族知识分子,为了摆脱他所在的贵族地主阶级的扭曲人性、摧残人的生命意气的生存枷锁,对人的生存价值进行了执著的追求,在高加索美丽自然的怀抱中逐步尝试建构他的诗意人生。奥列宁来到高加索,大自然的气息就浓浓地扑面而来。远离了“文明”的毒雾熏染,哥萨克俨然像一块未经雕凿的璞玉,一切显得那么的和谐自然。活在其中的人,没有一种活得虚伪的做作感,不必为了迎合他人他物而戴上“文明社会”惯有的面具,十分的惬意自我,人性自由欢快很少受到约束。文中,奥列宁有关于幸福的思索,使他对从前的生活产生厌恶感,只有看到被阳光穿透的绿荫,看到落日和明朗的天空,才又觉得幸福起来。他体悟到“幸福乃在于为他人而活”,而那些自私自利的不合乎情理的欲望根本不是幸福的所在,那只是人性污垢的浮尘。他渴望融入哥萨克人民,“象大自然一样地生活着”,“入哥萨克籍,买一所小茅屋和牲口,娶一个哥萨克姑娘”。但是一个哥萨克的外来人,真的那么容易进入这种生命程式吗?答案被奥列宁自己和他的所属阶级给否定了。家人和亲戚朋友因为他如此习惯哥萨克的生活而把他当作一个近乎毁灭的人为他悲伤。一直过惯了奢侈生活的奥列宁对纸醉金迷、醉生梦死还有留恋,内心的欲望还在不时地冒泡。满足自己的欲望是人的本能,自私自利是人的天性,即使是道德净化后的奥列宁也难以免俗。当他在哥萨克住久了,新鲜感慢慢消失,一切归于平静后,人性的恶疾慢慢地浮出水面了。尤其表现在他对待玛丽亚娜的爱情上。他一开始告诉自己,“娶一个哥萨克姑娘,就是不娶玛丽亚娜,他把她让给卢卡什卡了”,可是当他发现自己没有玛丽亚娜几乎就活不下去时,便不顾一切地追求玛丽亚娜。虽然奥列宁认识到不应当把玛丽亚娜变成一个庸俗的贵妇人,而应当把自己降到玛丽亚娜的水平,使自己成为一个单纯的哥萨克。但是他的爱情观在本质上
已经前后对立起来——前时期牺牲自己成全他人,后时期认为在爱情中,利己的才是幸福的,充分暴露出奥列宁一直以来压抑着的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人生观。不出意外的,这种举动遭到了美与自然的化身的玛丽亚娜的唾弃。爱情是检验一个人灵魂高下的试金石,虽然奥列宁一方面努力去追求新的生活,但另一方面又始终无法摆脱原先都市贵族生活方式根深蒂固的影响,注定了他的平民化理想的失败。于是,他的内心更为彷徨,虽然知道“他所生活过的和他现在要回去的那个社会中的一切都是假的”,但也无处可去,只能重新成为一流污水潜进那肮脏的异化文明的圣地。这时候的托尔斯泰已经充分认识到社会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何其之大。作者怀着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深切关注,苦苦探索俄国的社会问题和贵族的出路问题。《琉森》这部短篇名作是托氏在游历瑞士卢塞恩时的见闻,描写了一场“文明人”欺辱“下等人”的场景,篇幅虽短却蕴藏了无穷的精神力量。托尔斯泰的一生都在同情不幸人们的苦难,不断思索怎样使人间充满温情与真爱,不断地宣扬他的人道主义。他寄希望于人的道德上的自我修养,不提倡以暴力抗恶,宣扬基督教的宽恕和博爱,他幻想通过这些人性的升华来消灭社会的罪恶。虽然在黑暗的现实面前这似乎显得有些天方夜谭,但这种艰苦的思想探索令一颗伟大的心灵一直活到现世,感动了并正在感动着全世界一切正直人们的心。黑塞曾经说过,真正的文学是一定永远有读者的,因为它们包容了人间的基本真理和真相。阅读此文,可以看见作者灵魂深处迸射出来的震怒,可以感到他内心深处的苦苦挣扎,可以听见他无可奈何的深深叹息。瑞士旅馆门前,一个矮小的流浪歌手演奏悦耳甜蜜的音乐很久,三次求听众赏他一点东西,可是一百来位“幸福”的阔人却白白享受了这美妙的艺术,谁都不愿意给他任何东西,甚至带着冷漠的微笑嘲讽他。看见这一幕,“我”觉得十分的痛心与可耻,想补偿歌手点什么,就邀歌手去喝酒,却又在喝酒时受到了各种歧视待遇,令“我”十分震怒又苦惑。
文章对人的生存环境进行了细腻的描写,令人感觉大自然也有了生命似的。如瑞士旅馆门前的晚景,作者描写的是那样的美轮美奂:湖水的颜色是“燃烧着的硫磺”,湖岸又“芳草芬披”,大气是“柔和的、晶莹的、蔚蓝色的”,“到处都在动,都是不均衡,是变幻离奇,是光怪陆离的阴影和线条的无穷的混合和错综,而万物之中却蕴藏着宁静、柔和、统一和美的必然性”。在充溢着和谐与美的大自然面前,人的心里一切不善良不谐和的东西,应该荡然无存才对。可是后文中就餐时绅士淑女们的故作高雅与骨子里的冷漠让“我”难以忍受,破坏了好心情。就像文中那座人工的堤岸一样庸俗不堪,粗暴地破坏了无拘无束的那种大自然的美。迷人的大自然和“文明”的教化就这样突兀的对立起来,刺痛读者的双眼,让人看到了异化文明的丑陋可笑与装腔作势。
当“我”为此而抑郁失落时,流浪乞食歌手的歌唱像“一道明亮快乐的光辉射进了“我”的心里,让我感觉生活也重新有了意义和魅力。美妙的音乐是一种美的享受,是世界上最大的幸福。可是瑞士旅馆里的人们却这样傲慢无礼的对待这神圣的美,还去嘲笑践踏歌手的劳动,无视“下等人”的尊严,不肯把他们口袋里千千万万个钱币扔给歌手一个半个。他们个个自命不凡,认为世界上最大的幸福就是钱,平庸的生活已经把他们弄得头昏脑胀腐化堕落。“我”为他们感到羞愧不已,不顾他人把“我”当作疯子,接近歌手,力图让这矮小的人能够跟这群人平等。可是,不但是那些上等人如此桀傲,连旅馆的侍者也盲目的自大起来,觉得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身份要比歌手高得多,就可以抛开侍者应有的礼节,慢待起客人来。整个社会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谁的社会地位高,就可任意欺辱“下等人”。人生来已是不平等的,文明社会用“阶级”来把同一质的人硬生生的划成三六九等。事实上,不但是欺辱者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连被欺辱者也认为命该如此。歌手三次恳求人们赏赐时,都因为自惭形秽而胆怯踌躇,面对嘲讽,更是以笑来掩饰自己的失落,不敢表现出一点点地不满。
在重重的社会矛盾面前,哪条才是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长长的思索也不能理出一个答案,只能寻找超乎人类力量的存在。此时的托尔斯泰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只能对自己说,“你没有权利可怜他,也没有权利为那勋爵的富裕生气。”仁慈的上帝既然容许矛盾的存在,就是宽广的怜悯,人就该从自身反省,找回自己身上的原始的人性美,皈依上帝,接受上帝的净化与救赎。这就是典型的托尔斯泰主义前期的要义。
《复活》是托尔斯泰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主要情节围绕主人公马斯洛娃和聂赫柳多夫展开:马丝洛瓦在16岁时被聂赫柳多夫诱奸,怀上了小孩被东家赶出家门,最终走投无路,跌入了妓院的火坑。十年后,马被诬告为杀犯,受审时聂恰巧是陪审员,他明白马的堕落是他一手造成的,决心以行动赎罪,为她的案子到处奔波。最后,两人都懂得了生活的真正意义,精神走向复活。
男女主人公的堕落是不良社会环境腐蚀的结果。聂赫柳多夫受了当时俄国贵族地主阶级普遍的浮夸糜烂的风气的影响,若不想成为局外人,就不得不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在这种扭曲的价值评估下,浑浑噩噩的一次次否定“自我的灵魂扫除”,从一个诚实、高尚、把自己的土地无偿分给农民的青年学生,变成一个心安理得的享受荒淫无度的生活的利己主义者。用一百卢布买断对马斯洛娃的愧疚,私通有夫之妇的同时准备向公爵小姐求婚,为拥有大宗家业而感到“愉快”……社会阶级的特权怂恿促使他去这样做,似乎有人在耳边不断告诉他生活本来就是这样的。于是在与马斯洛娃相逢前,他的断断续续的“灵魂扫除”就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每一回,人世的诱惑总是降服了他,不知不觉地他又堕落了,往往比以前堕落得更深”。女主人公就更是她的屈辱的社会地位的悲剧演绎了。当怀孕的马斯洛娃淋着雨追赶在火车上舒适地靠着丝绒椅饮酒取乐的聂赫柳多夫无果后,在受尽雇主的欺辱后,在店员的负情后,她不再相信善的存在,一步步沦落为麻木不仁的妓女。此外,作者还通过对法庭、宗教、特权阶级的诠释全面暴露了沙皇专制制度的黑暗。执法机关从上到下都是昏天黑地毫无公理,庭长、法官、检察官都拿犯人的生命当儿戏,枢密院又不问案情的是非曲直,冤狱遍布全国,监狱人满为患。官僚机构腐朽不堪,官吏草菅人命,在这种情境下,马斯洛娃成了荒谬的法律和昏庸法官的牺牲品。
《复活》之所以能够感动人,这是因为它揭示了人的道德的自我完善和做人良心的问题,诚如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言,《复活》较之其它作品,更能让人清楚地看到托尔斯泰那双直达心灵的眼睛。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学生复活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中学生复活读后感1小说中的主人翁卡秋莎·马斯洛娃原本是一个贵族地主的养女,贵族地主的侄子是一个大学生和家财豪富的公爵,这个侄子在奔波战场的旅途中顺便到他姑姑们家住了四天,他在临行前夜诱奸了卡秋莎,第二天给她一百卢布的钞票就走了。
在过不就他发现自己怀上了地主的侄子的孩子后,不久她就被赶走,四处漂泊,后来她搬到乡下一个寡妇家里住,在过不就他就要分娩了,刚好那个寡妇是接生婆,兼做酒生意,她分娩顺利了。可是很不幸的是那个接生婆给村里有病的女人接生,把产褥热病传给卡秋莎,卡秋莎生的是小男孩可是他感染了产褥热必须把孩子送到育堂,在送到育堂时小男孩就死了。
后来卡秋莎恢复健康后身边已经没有钱了,非找工作不可了,她找了几份工作都做几天就走了,是因为那几份工作的男主人调戏她,结果就辞职了。直到她被姨母设寡款,灌醉约她到本城一家最好的妓院做妓女。马斯洛娃照这样生活了七年,这期间她换了两家妓院,进过一次医院,在她失身以后的第八年,她二十六岁那年,她出事,为此下了监狱,如今已被关押六个月了,也在法院受审。
在法院她遇到当初诱奸她的偌维奇·涅赫柳多夫公爵出现在法庭,十年后他以陪审员身份出现在法庭审理马斯洛娃的案件。涅赫柳多夫后来认出被告就是他十年前诱奸的后抛弃的马斯洛娃,他受到良心的自责。为了给他的灵魂赎罪,他四处奔波为她减刑,当所有的付出都无效时马斯洛娃已经被押送到西伯利亚,这时涅赫柳多夫也与她同行,在途中收到减刑通知,苦设改为流放,这时马斯洛娃还有点爱他,但为了他的前途他拒绝了他的求婚。
这两个主人翁的经历可以表现出他们在道德精神上的复活,小说揭露了那些贪色贪桩法官,触及了旧法律的本质。和贵族中的贪色无责的行为。
中学生复活读后感2那天,我在书店看到了一本书,书名叫《复活》。于是我感到很好奇,就迫不及待地买回家看。
我很喜欢看书,有时候我还怀疑自己是不是有恋书症。因为我每次去到书店就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恨不得把全部书都买回家--一阅而尽。上次,我在书店买《复活》的时候,我又看到了一本我感兴趣的书,书名叫《飘》。我立誓;下次去书店誓一定要买回来,因为我真的很想看。
虽然,我没买《飘》这本书,但我买了《复活》。这也是挺值得我高兴的,因为《复活》这本书真的很好看,从故事的开头就一直吸引我到结尾。因为这本书的作者是俄国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是文学的经典,难怪会那么好看。这本书的主人翁是玛丝洛娃和聂赫留朵夫,聂赫留朵夫是一个贵族、欺压无知少女的一个人,而玛丝洛娃是被聂赫留朵夫欺压过的受害者之一。由于聂赫留朵夫是一个贵族人,很有财富。他怕玛丝洛娃对他前途有影响,于是就把玛丝洛娃关进了牢房。但玛丝洛娃上法庭时,聂赫留朵夫突然良心发现,决心要带玛丝洛娃远走高飞,在救助玛丝洛娃的同时聂赫留朵认清了社会,认清了自己。他心灵从死寂中开始复活。《复活》一书主要描述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平,采用了对比手法来叙述无辜的人受苦受难,而有罪的人却逍遥法外、淫逸生活,加强了作品的批判力量。使读者看到都会感到心酸、难过。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真是获益匪浅,原来以前的社会是那么恶劣,人是那么凶残。我想世界就是这样的不公平,社会总是那么残忍。需要的是我们要积极向上,不要让有害之物留于社会之中。
中学生复活读后感3暗无天日的监狱、衣衫褴褛的犯人、腐朽的上流社会、黑幕重重的政府机构、草菅人命的法庭、荒芜破落的农村……翻开《复活》这本书,可以说我的心情是压抑的,因为作者笔下这沙俄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实在是太过触目惊人。然而,我还是为小说的曲折情节和人物所吸引,为两位主人公内心最美好情感的“复活”所震憾。
聂赫留朵夫和玛斯洛娃,一个原本是对生活和生命充满了美好期盼的热血青年,却在浑浑噩噩的上流社会中堕落;另一个原本是美丽纯洁的活泼少女,却因为聂赫留朵夫不计后果的兽欲的发泄,而被损害,最后被迫沦为妓女。他们两个原本再无交集,却因为一桩命案在法庭上相遇了。由于玛斯洛娃被诬陷为杀人犯,这引起了法院陪审员的聂赫留朵夫良心上的不安。他决心赎罪,为玛斯洛娃奔走上诉,并打算和她结婚,在上诉失败后,他甚至陪玛斯洛娃一同去了西伯利亚流放。在此过程中,聂赫留朵夫和玛斯洛娃的灵魂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净化,都实现了道德上的复活。
虽然聂赫留朵夫曾经是个花花公子,但他那种勇于“自省”的精神让我佩服。他深刻剖析了自己,反思了自己的堕落,最终获得了灵魂上的救赎,并在全新的生活中找到了生命的意义。他的这种做法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借鉴。
其实,我们也常常在安逸的生活中迷失自己,不知不觉丧失了斗志与追求,甚至有时会沉湎于玩游戏的快乐中而忽略了最重要的学习。所以我们应该不断自省,不断洗涤自己的灵魂,做一个上进的好少年!
中学生复活读后感4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著作,19世纪俄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用最直接的笔触向我们展示、揭露了沙皇俄国时代的黑暗、冷酷无情的社会现实。残忍虚伪的贵族官僚、贪婪媚俗的监吏神职人员、艰苦辛劳的农民、无辜受虐的穷人监犯等等,托尔斯泰运用辛辣的讽刺笔法和强烈的对比手法,暴露了反面人物的丑恶、贫苦人民的辛酸。
就像列宁说的,“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思想与艺术探索的结晶,从检察官柯尼处获得这个素材后,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作者沿着马斯洛娃蒙冤下狱并被流放、涅赫柳多夫为她奔走上诉以及陪同她前往西伯利亚这条线索,揭露了农民贫困的根源是地主土地私有制、官僚、法律、教会的腐败黑暗、革命者被迫被害等的情况,以及?a href='http://xqjyyj.xueshu.com//xuexila.com/aihao/zhongzhi/' target='_blank'>种植缓侠淼南质挡蚁蟆?/p>而小说主人公涅赫柳多夫经过“纯洁善良、追求理想”、“放纵情欲、走向堕落”、“从忏悔走向复活”三个阶段,他把土地廉价让给农民,得到舆论的侵袭、贵族的嘲讽,他决定与马斯洛娃结婚,得到家人的反对与敌视,他为蒙受不平之冤的犯人们奔走上诉,遭到官僚们的鄙夷,“这社会究竟是他疯了还是人们疯了所以才会有这种现象发生?”涅赫柳多夫的疑问发人深省。
另一个得到“复活”的人是马斯洛娃,她是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妇女形象。从纸醉金迷的堕落生活和思想中“复活”,受到涅赫柳多夫的影响重新变回善良、为他人着想的人。她最后为了保护涅赫柳多夫的利益,拒绝了他的爱,尽管她也深爱着他。自我牺牲的爱是人类感情的最高形式,至此,马斯洛娃也开始了她的“复活”。
整本书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对神甫麻醉人民场面的嘲讽和批判。狱中犯人做礼拜的场面及作者的议论让人可叹又可笑,人们所信奉的器具正是绞死耶稣的工具。“凡是折磨人的地方总离不开这种摆设(基督像),仿佛专为嘲弄基督的教义似的”······
总的来说,《复活》是一本值得反复品味的好书!
中学生复活读后感5过年的闲暇中读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也是我第一次读托老的文章。也知道托老的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都拥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是非常值得一读。
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出生于俄罗斯图拉省克拉皮文县的亚斯那亚波利亚纳。托尔斯泰家是名门贵族,其谱系可以追溯到16世纪,远祖从彼得一世时获得封爵。父亲尼古拉·伊里奇伯爵参加过1812年卫国战争,以中校衔退役。母亲玛丽亚,尼古拉耶夫娜是尼·谢沃尔康斯基公爵的女儿。
托尔斯泰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受好与兴趣,他酷爱运动,能骑善猎,尤其打起猎来,简直就忘掉了一切。
我一口气读完了托尔斯泰晚年的一本着作《复活》。似乎很深奥,却又像读懂了什么,精神上的复活,比现有拥有优越的物质生活显得更加珍贵,更有意义。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复活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复活读书心得1《复活》是列夫托尔斯泰晚年花费大量心血写成的一部长篇著作,《复活》讲述的内容是托尔斯泰听到的一个故事:一次,法院审理一个妓女被控偷窃嫖客一百卢布并将嫖客杀死的案子,在陪审团中有一位男士,发现这个案子的被告竟是他多年以前在一个亲戚家做客时诱奸的养女。于是他良心发现,设法去营救,并表示愿意和她结婚。最后,这个女犯在牢狱中病死。而那个男士也不知去向。
读完这本书后,我有了许多的感触。书中的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在大学时期是一个善良,充满活力,有着崇高志愿的青年。但当他担任上官职后却完全改变了,整日沉寂在享乐之中,早已忘记自己的狂热理想,变得腐朽,落魄,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花花公子。直到在法庭上见到玛丝洛娃,他回想起许多往事,从而使他觉得自己是那么的可恶,便对于自己以前过的生活产生怨恨。为了赎罪,他给一些无辜的犯人起诉伸冤,将自己名下的一部分土地分给了农民,他彻底的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将自己从以前的腐朽中拯救了出来。
这本书名叫《复活》,我想"复活"的就是聂赫留朵夫,是他自我精神的复活,而我从他的身上学到的最珍贵的一点就是他的自我改变,虽然他曾经也堕落过,但当他良心发现后,做了许多好事来弥补过错,这是任何人都值得拥有的。我想当一个人犯下错误时,不论这个错误是大是小,最好的办法就是深刻的检讨自己,承担自己所犯的过错。在书中有一对梅尼绍夫母子,因被人冤枉纵火而被关押。最后在聂赫留朵夫的帮助得到清白释放,虽然最后被释放,但是既然无罪为什么当初要受到关押?只因真正纵火的人有财,便可以将祸栽赃到他人身上。
《复活》这本书还从方方面面体现出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人们的道德丧失。聂赫留朵夫本身对于这种生活十分厌恶,但是人因环境而变,所以当他身处在黑暗的环境中时,变得堕落这是自己无法掌控的。这让我懂得善与恶都是一念之差,只要受到影响便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有仔细的把握好生命的小船,才不会迷失方向,永远保持真正的自我。
复活读书心得2托尔斯泰是俄国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家最杰出的代表,《复活》于他71岁所作,是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他长期思想的结晶,是他文学艺术探索之路上一部不朽的杰作。
我有幸读了这部小说,深为其细腻的手法,锋利的笔触所震撼。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是上流社会的公爵,在充当法庭陪审员时认出一个被控犯盗窃罪的妓女(女主人公卡秋莎。玛丝洛娃)正是曾经被他诱奸的一个姑娘,并造成她怀孕,收养她的女主人知道后将她扫地出门。玛丝洛娃生下的孩子被送往育婴院的途中死掉,从此她逐步坠入堕落的深渊,落入妓院过起了淫荡荒糜的生活。良心未泯的聂赫留朵夫逐渐发现自己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行,于是走向了拯救玛丝洛娃同时也是为自己减轻罪行的艰辛之路,就在这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中,他们的灵魂都得以复活。
然而出自文学巨匠托尔斯泰之手的作品绝不可能只是一段凄惨曲折的爱情故事。《复活》花费了他从1889-1899年10年的心血。当时他已进入老年,世界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内心已经彻底否定了沙皇制度,而俄国当时社会正处于大革命的前夜。所以,《复活》一书是借托两位主人公的遭遇,深刻揭示黑暗的沙皇帝国,真正反映被欺压的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揭露了腐朽混乱的上层社会和官场。
托尔斯泰笔下的女主人公玛丝洛娃是一个平民女子,是俄国社会中最为普通的一员。一开始她是一个天真纯洁活泼开朗的少女,结果遇上上层社会的聂赫留朵夫,被他玷污然后抛弃,被赶出家门接着沦落为妓女,最后又受人诬陷被告上法庭,由于陪审员的误判、法官的不负责任使她被放逐西伯利亚服苦役。这一系列的打击,经历的种种使她褪去天真,取而代之的是对社会的失望和对上层社会的憎恨。她的一部血泪史是对统治阶级和官僚主义最有力的控诉和最无情的鞭笞。但是整个过程中玛丝洛娃并没有完全失去人性中最可贵的善良,她关心监狱中受尽折磨的无辜的人们,并要求聂赫留朵夫去帮助他们早日离开监狱。并且在发现聂赫留朵夫的真诚之后也从心底里原谅了他。最后从政治犯身上看到了值得敬佩的斗志,慢慢的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复活。这些也代表了最底层劳动人民的朴实善良,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复活读书心得3我认为读托尔斯泰的书,千万不能忘了他的细腻,其中有很多细节都是不可以一掠而过的,不然你会损失很多。其中,当玛丝洛娃作为女犯被士兵押往法庭时,她对路人的轻蔑目光毫不在乎,可是当一个买煤的乡下人走到她身旁,画了个十字送给她一戈比时,她却脸红的低下头去。这个羞涩的表情像一束光芒,虽然微弱却照亮了她的灵魂,露出她纯洁的天性。这处伏笔预示她的灵魂必将复活。我认为托尔斯泰塑造玛丝洛娃这一艺术形象,深刻反映出他对下层人民的关怀之情。
再说说聂赫留朵夫这一人物形象,他在小说中的经历比玛丝洛娃更为复杂。他所接触到的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物真正的反映出主题深刻形象。在拯救玛丝洛娃的艰难途中,他游荡在各种官员之间,从内心深处意识到官僚以权压人的荒诞行为和有钱人的腐朽思想。此外,他还走访玛丝洛娃的家乡,看到他从未看见过的触目惊心的景象,瘦弱的孩子、乞讨的妇女……此时,他又唤起了少年时代的灵魂,坚定地站在了农民的立场上,决心将农民的土地还给农民,这件事在上流社会中引起了如同暴风雨般的强烈争议。
聂赫留朵夫的精神复活,不再追求无欲享受,从豪华的庄园搬出、将随身带的钱财分给穷人、将土地分出。在上流社会过惯了那种奢侈挥霍的生活,能够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找到自己灵魂的归宿,这不只感动了玛丝洛娃也是感动了读者,作者也正是借此表达对社会觉醒的呼吁。
经历了千万曲折,不论是玛丝洛娃最终的复活,还是聂赫留朵夫的努力执着,在我们看来他们最终都应该幸福地在一起,然而结局是有情人没能终成眷属。或许是玛丝洛娃不想阻碍聂赫留朵夫的前途,或许是聂赫留朵夫对玛丝洛娃的成全,但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我们都不能忘了托尔斯泰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家。
复活读书心得4《复活》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三大代表作中最晚的一部,被认为是其创作的“最高的一峰”.它没有《战争与和平》史诗般的恢宏气魄和明亮的诗意,没有《安娜卡列尼娜》的波澜与不安的强劲--它,完全地体现了一位伟人的暮年心灵的稳健和悲天悯人的大气。
一个纯真美好的,曾经对生活和生命充满了美好期盼的青年人,在混混沌沌的上流社会中流连花天酒地。一个美丽纯洁的姑娘,在长达八年的妓女生活中堕落。他们是似乎可以这样生活下去的,他们也许可以满足生活中自己那种简单的快乐。但当来两人在马斯洛娃的审判案中相遇时。他再也不能心安理得地面对曾经的卡秋莎(马斯洛娃)的眼神。聂赫留朵夫深感自己才是马斯洛娃堕落的原因所在,他此时感受到了他曾经给予她多大的伤害,他的灵魂背负了沉重的罪恶感。他决定帮马斯洛娃重获自由。在一次次的探监过程中,它见证了太多的不公。当他决定把自己的土地廉价分给农民的时候,他得到的是农民怀疑的眼神,众族人疑惑的言语。当他想要以马斯洛娃结婚来赎罪时,他收获的是亲友鄙夷的眼神,众人以为不可理喻的回应。
他面对一切的困惑,所有他认为对的事无一例外的遭到了鄙夷。然而所有贵族社会所推崇的却只是花天酒地和吃喝嫖赌。一百多个年轻才壮的青年人只因为把身份证弄错了就被关押在臭虫满天、疾病四溢的病房中。但聂赫留朵夫也看到了希望,马斯洛娃的改变,让他足以抛弃官场的地位与金钱的诱惑,他的精神复活了。马斯洛娃也改变了,她为了不连累聂赫留朵夫,接受了政治犯西蒙林的求爱。
爱过,懊悔过,反思过,最终他决定,他复活,他重生,他在纷杂的社会中找到了他道德的衡量准则。也许聂赫留朵夫追求的不仅仅是马斯洛娃,在这条寻求重生,精神复活的道路上,他见到了,他做了,他去积极的改变了。那夜,聂赫留朵夫花了一整夜读福音书,那曾经是他看不懂的教训,经历了这一切,他这次突然看懂了圣经的教训,并且发现其中有他必须的、重要的、且是喜悦的东西。
我想“复活”的就是聂赫留朵夫,是他自我精神的复活。而我从他身上学到的最珍贵的一点就是他的自我改变,虽然他曾经堕落过,但当他良心发现后,做了许多好事来弥补过错,这是任何人都值得拥有的,我想当一个人犯下错误时,不论这个错误是大是小,最好的办法就是深刻地检讨自己,承担自己。
在这里,作家目光的犀利、描绘的精确、笔力的雄厚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这对事物的严格性是相符合的。着这里,面对人类的苦难,作家保持了高超的镇静,然而读者却不得不为见到的景象而深受震动。托尔斯泰在这里的挖掘比以往要深。可以说整个俄国都被他翻了出来。他再现的艺术世界已经达到了可作为一面镜子的程度。伟大的真实!正因为作品除去了浪漫主义的萎靡因素,像是一整个民族的雕塑,国家的纪念碑。
复活读书心得5《复活》是列夫托尔斯泰晚年花费大量心血写成的一部长篇著作,《复活》讲述的内容是托尔斯泰听到的一个故事:一次,法院审理一个妓女被控偷窃嫖客一百卢布并将嫖客杀死的案子,在陪审团中有一位男士,发现这个案子的被告竟是他多年以前在一个亲戚家做客时诱奸的养女。于是他良心发现,设法去营救,并表示愿意和她结婚。最后,这个女犯在牢狱中病死。而那个男士也不知去向。
读完这本书后,我有了许多的感触。书中的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在大学时期是一个善良,充满活力,有着崇高志愿的青年。但当他担任上官职后却完全改变了,整日沉寂在享乐之中,早已忘记自己的狂热理想,变得腐朽,落魄,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花花公子。直到在法庭上见到玛丝洛娃,他回想起许多往事,从而使他觉得自己是那么的可恶,便对于自己以前过的生活产生怨恨。为了赎罪,他给一些无辜的犯人起诉伸冤,将自己名下的一部分土地分给了农民,他彻底的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将自己从以前的腐朽中拯救了出来。
这本书名叫《复活》,我想"复活"的就是聂赫留朵夫,是他自我精神的复活,而我从他的身上学到的最珍贵的一点就是他的自我改变,虽然他曾经也堕落过,但当他良心发现后,做了许多好事来弥补过错,这是任何人都值得拥有的。我想当一个人犯下错误时,不论这个错误是大是小,的办法就是深刻的检讨自己,承担自己所犯的过错。在书中有一对梅尼绍夫母子,因被人冤枉纵火而被关押。最后在聂赫留朵夫的帮助得到清白释放,虽然最后被释放,但是既然无罪为什么当初要受到关押?只因真正纵火的人有财,便可以将祸栽赃到他人身上。
最近更新人物资讯
- 青年节专题时文精选,1个专题+5篇模板+12篇范文+1个作文合集(角度+金句+精
- 最新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求(五篇)
- 赤坂丽颜值巅峰之作,禁忌之爱代表作品-高校教师成熟
- [王仲黎]人茶共生:布朗族茶文化话语中的生态伦理
- 北京文艺日历 06.12~06.18
- 有什么好看的少女漫画推荐?
- 为了孩子陪睡校长,请别拿这电影洗白
- 当贝市场tv版apk下载
- 茉
- BBC评出有史以来美国最伟大的100部电影
- 泰山岱庙古建筑之文化特色初探
- 阴阳五行学说范文
- 2022伦敦大学学院Bartlett建筑学院Part2毕业展
- 观看平凡英雄观后感1000字
-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二)古希腊艺术与神话
- 收藏 | 带你穿越500年,看一看这50位著名艺术家
- ab血型女人的性格
- 春节活动策划方案
- 为什么孕妇生产有危险时,部分丈夫和婆婆会选择保小孩?
- 《员工自发管理的儒家修为智慧》
- 菲律宾尺度片的全明星阵容,菲律宾女人质量这么高的吗?
- 文学课 | 韩少功:文学与记忆
- 《人性的污秽》中的伦理道德世界
- 宋惠莲背夫和西门庆幽会后自缢,看透情色表象下的死亡真相
- 秋波多少画(五代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