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本性究竟是什么?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8-12
手机版

  比如当资源匮乏的时候,会人们会变得野蛮、暴躁。人们会为了那一杯水,为了那一片面包 ,为了生存与人厮杀。人的温柔、善良都是假象吗 ? 这一切美好的景象都是谎言吗?人的本性究竟是什么?

  分享一些自己的知识与见解,爱研究灰色文化,讲人情世故。职场、官场。商场、人情世故、如何送礼。欢迎志同道合者一起交流。

  随着自然的演进,人作为从无到有的物种之一,在这茫茫宇宙无涯的时间与空间里已存在了上百万年,并且仍将继续存在下去。

  作为文明的创造者,人究竟是什么?它区别于他物的地方在哪里,是思想、语言还是行动?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给开始探讨这个问题,他们把人区别于“物”的属性叫做“人性”,自此,便出现了人类文化史上关于“人性”无休无止的争论。

  古人思考过,今人也还在思考,却始终没有达成共识,其原因又是什么?带着前人对人性多元化的认识,我仅谈谈个人对于这一问题肤浅的思考。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文化最为繁荣的景象。各种思想相互碰撞交融,各派的代表人物到处游说讲学,但他们争鸣的话题只关于政治,对于政治的争鸣又聚焦于一点——人性。

  中国古代对于人性的看法大致可以划分为性善论、性恶论、无善无恶论和有善有恶论四种:

  1、性善论的最早提出者是孟子,他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天赋的“善端”,具有一种先验的道德观念的萌芽,这是人异于禽兽、高于禽兽的本质的特征。孟子:“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孟子的性善论作为儒家的正统思想,传播广泛,影响深远,以至宋代启蒙读物《三字经》开篇就云:“人之初,性本善。”

  性善作为孟子政治主张的前提,造就了其“仁政”思想,他所提出的仁义礼智奠定了中国传统伦理社会的基础,试图将每个人改造成“道德人”,靠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来维持社会正常运行。

  我不得不说他的初衷是好的,也不得不佩服他对人性如此信任,可是现实社会容不得乌托邦的遐想,统治者的野心经不住权力的诱惑。因此,我说孟子是可爱的,可爱在他对“善”固执的追求。

  孟子所说的不是人可以为善,也不是说人有向善之心,而是人有善性。孟子生于战国时代,亲眼目睹“臣弑君,子弑父”、“杀人盈野”、“率兽食人”的残暴。

  他不可能不知道人性残忍暴戾、凶恶狠毒、尖刻嫉妒和自私自利的一面,可他就在这样的环境中举出“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公孙丑下》)来证明人性善。

  2、我国最先主张“性恶论”的是战国中期人荀子(荀况),他认为,人生来性就是恶的,后天教育可以由恶变善。他认为由于人人都有欲望追求,这是性中自有,这种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就决定了人的性恶。荀子:“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纵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矣。”

  荀子的两个著名的门徒李斯、韩非子等,这是性恶说的坚定支持者。尤其韩非子,更是坚定地认为人性本恶,并由此毫不余力的主张用严刑峻法来安民定国。

  在我看来,性恶论者虽然没有脱离实际,也基于现实考虑,但是少了一点人情味儿,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高冷”。

  3、主张“无善无恶论”的是战国中期人告子(告不害)。告子:“性无善与无不善也……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4、最先主张“有善有恶论”的是战国初期人世硕,他主张人生来就具有“善”和“恶”这两种不同的自然属性,这两种属性是先天具有的,与生俱来的。

  他认为人生来就有善与恶的不同本性,而要保持和发扬这种先天的本性,则在于养。后天养之善性,则是善性不断增长;养之恶性,则是恶性不断增长。

  后世赞成这个观点的代表人物有汉代的董仲舒、扬雄、王充,唐代的韩愈等。王充在《论衡》一书中记载:“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恶性,养而致之则恶长’。”

  西方人性论的起步要晚于中国,这是因为他们一开始关注的自然世界。

  西方真正关于人的讨论应该始于苏格拉底,他不赞同早期自然哲学对宇宙本原作思辨性的探求,而是主张哲学应以人类精神的自我为对象,要“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同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一样,认为人的本性也即与一般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的灵魂中有理性,因而能追求知识。

  他并且认为,人的行为都是服从理性知指导的,人根据知识,遵循理智,便能够自制,能做最好的事情,实现善。苏格拉底:“没有人会自愿趋向恶或他认为最恶的事情,趋恶避善不是人的天性;当强迫你在两恶之间进行选择时,人绝不会去选择那个大的。”也就是说人性善。

  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古希腊的斯多葛学派和法国哲学家卢梭。古希腊斯多葛学派认为人虽然有自利要求,但是人具有理性,能把自身利益与他人利益按照理性的原则进行协调,从而取得和谐。

  十八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则认为人性原来都是善的,原始社会的人都是生活在自由平等之中,快乐、天真而自由,只是由于历史发展与社会制度等原因才变恶。他以“慈善的上帝”来论证人性本善,卢梭:上帝“给我们良心去爱善,给我们理智去认识善,给我以自由去选择善。”

  不过,西方对于人性的看法,性恶才是主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欧洲思想家奥古斯丁、马基雅弗利、霍布士、叔本华等。

  基督教的原罪说也是一种典型的性恶论。它认为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因违背了上帝的意愿犯了“原罪”,亚当和夏娃的子孙们,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即负有深重的罪恶——“原罪”。

  因此,人要用忏悔和良好的工作以及服从某种禁忌、戒律等来获得全能全知上帝的救恕。否则,人的灵魂就不能进入美丽的天堂,而只能沦落于苦难的地狱。

  欧洲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托马斯·阿奎那也认为人的本性是上帝赋予的。西方同中国一样,他们对人性的探讨深刻地影响着政治制度的选择与架构。

  在《君主论》中,马基雅弗利具体阐释了性恶与政治的关系,他认为人性恶是国家产生的根源。即国家的产生是为了遏制人性中恶的因素,这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君主来进行统治。

  17世纪英国政治思想家霍布斯深受其影响,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趋利避害即自我保存是支配人类行为的根本原则。

  在自然状态下,人与人的关系如同狼与狼的关系,整日生活在恐惧当中,由此,霍布斯得出了自然状态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的结论。

  18世纪英国经验派哲学家 D.休谟的主要哲学著作《人性论》问世,他将人性划分为知性、情感和道德学来研究,这深刻影响了后来的思想家。

  他们再也不把人性单一的划分为善与恶,甚至认为人性如何是要看具体的个人表现:比如美国建国初期的政治思想家汉密尔顿,他并不认为人人都是性恶的。

  “一切社会在其内部都分为少数和多数两类。第一类是富人和出自名门的人,第二类是人民群众。热衷战争,乐于破坏的情感是人民群众的本性,他们总是强横的和反复无常的,很少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并且终日受人欺骗与耍弄而常犯错误。人民是不可信的、不可靠的。”

  至于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中国与西方关于人性的讨论既有相同点又存在着差异。

  相同点就是两者关于人性的讨论与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古代中国为了完成和平、大一统来讨论人性,西方则是为了探讨国家起源、选择政治制度来解读人性。

  第二就是他们都看到了人性的复杂,所以后来就对善与恶没有了清楚的界限:儒家的性善论到了秦时期染上了法家的气息,法家的性恶论到了汉时期多了儒家的思想,而西方自休谟后对人性的认识就有了辩证法的意味儿,人性时好时坏,善恶相兼。

  双方的不同主要表现在:

  一是中国社会以性善论为主。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就是其直接影响的结果,我们相信人善,所以渴望“圣王”出现,也就能接受人治。

  而在西方性恶占主导。人性恶,所以必须要有凌驾其上的权力来制约,这个权力要么是绝对君主要么是法律,然而,君主也是人,所以他们也就抛弃了君主从而走向法治。

  二是中国对于人性的讨论并没有指出人性来自哪里,而在西方许多思想家都认为人性来自于神性,直到文艺复兴人性才脱离了神性。第三羁绊中国人关于人性讨论的是善与恶的问题,而在西方学者争论中则是感性与理性的问题。

  (一)“经典根据论” 和 “人性结构层次理论”:我国的一些学者在人性论研究突破理论禁区后,推出了一个研究原则——研究人性问题, 必须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论述。这代表着我国人性论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根据论”的观点。

  在此基础上, 黄楠森先生提出了根据马克思的思想可以把人性区分为是由“人的属性”、“人的根本的共性 ”、“人的本质” 三个层次构成。

  而这“三层次理论” 可以说是认识人性问题的中国特色理论创新,真正把握人的存在及人性必须完整地理解这三个层次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生产、 实践、 自由自觉的活动都是指人的类本质;社会关系或阶级性都是指人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特定群体的本质;使每个人成为唯一性存在的是个性本质。

  人的本质就在于“人是在特定社会关系条件下从事物质生产,从而能动地表现自己的独特个性的存在物。

  它包括三个层次的规定:一般的类本质(生产劳动)、 特殊的社会本质(社会关系)和个别的个人本质(独特个性)”。

  并且人的本质规定应是多方面规定的统一 ,“应是人类学规定和社会学规定的统一,是价值成分和客观成分的统一。只有这样, 对人的本质规定才是全面的”。

  (二 )“类哲学”的双重生命人性论。“类哲学”理论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这实际是一种“人哲学”或“人类哲学”,是立足于人的研究来发展马克思思想的理论。

  对此,作为该理论的发轫者高清海先生说 :“关于类的理论和哲学与马克思的这一理论是完全一致的。”

  “类哲学”理论的特点在于:它立足却又不局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思想和论断。

  (三)其他几种人性论。

  1.文化人性论上世纪 80 年代,国外优秀的学术成果开始被陆续引进国内,其中德国思想家卡西尔的《人论》 和他的文化人类学思想就影响了当时我国的很多学者。像韩民青所著的《当代哲学人类学》4卷本,第1 卷的标题就是 “人类的本质:动物 + 文化”,明显是受到了《人论》的启发。韩民青认为 :“一部人类史,就是一部文化性逐渐克服动物性的历史。”

  他将文化区分为本能文化和自由文化,而自由文化的本质在于意识的发展,进而他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 —--“人类的本质在意识” 。他说 : “社会中的人之所以具有不同的本质而相互区别开来,根本的原因在于社会实践的不同,直接原因则在人们的社会意识的不同。”

  2.伦理本位人性论:王海明所著的《人性论》把人性研究划分为三个方面:“人性之事实如何”,“人性应该:如何之标准 ”,“人性之应该如何”。

  “于是,所谓人性论,粗略看来,是研究人性的科学;精确讲来,则是关于人的一切伦理行为事实如何及其应该如何的优良道德总原则的科学;最终说来,则是关于优良道德总原则的科学,亦即关于善恶原则的科学:人性论的目的全在于确立优良道德总原则”。

  3. 实践本质人性论:夏甄陶所著的《人是什么》 就表达了这样一种用 “实践本质” 来说明人性的人性论观点。书中对于 “人是什么” 的问题进行了这样一系列追问 :“人是何以存在的?”,“人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种样子? 人应该成为什么样子?”

  他提出了一种人性、人的存在和人性论无穷开放的思想 :“人是一种未完成的存在物,他不会停留于某种已经变成的东西上;人并没有一种绝对标准的所谓人的存在状况和绝对标准的所谓人的规定性。人的未完成,蕴含着可塑性和创造性, 因而他总是处在不断的自我塑造和自我创造之中。”

  虽然,目前我国对人性问题的研究成果很多,但都没有做到真正的突破。“由于当代中国哲学研究落后于其他哲学文明发达国家,所以在理论上‘重蹈覆辙’是不可避免的。

  从文化人性论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卡西尔《人论》的影子;从‘类哲学’人性论中可以嗅到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的气息;伦理本位人性论、实践本质人性论等理论都没有绝对地超越当代西方哲学的成果。

  那么,是否可以这样认为:中国当代人性论的‘新探’的确是达到了中国思想发展史上空前的‘创新’,但是,相比于世界思想史上的相关成果,还称不上实质性的突破;而只有当中华民族人文理论的整体学术水平走在世界各民族前列的时候,人性论的真正 ‘创新’才会实现。”

  人性是区别于他物,人之所以为人的属性,但是人性从哪里来呢?是我们每个人出生的时候就带着呢还是在后天的生活中获得的?孔子给出的答案是“性相近”,也就是说,我们出生的时候都是一样的,没有高低贵贱,也没有善良邪恶。

  那为什么后来每个人所表现的都不一样呢,这种个性的差异是不是人性,人性是存在于内心深处还是表现于日常行为?

  我想,个性也是人性中的一方面,个性差异的存在是由环境影响的。如果没有孟母三迁也就没有了大思想家孟子,更何来他的性善论;而且,我们今天看待一个人也会考虑他的家庭背景、求学经历,这又何尝不是出于环境影响人的考虑?

  人的情感是复杂的,我们常说“知人知面不知心”,这难道意味着我们对认识人性无从下手了么?非也,日常的行动、言语、眼神等都能透露出一些信息。

  因为,行动受思想的支配,口乃心之门户,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要做的是细致入微的观察,揭开隐藏于外表神秘的面纱,像医生一样对人进行解剖,从而看到其本质所在。

  其实,我最大的疑问是人性能不能被定义的问题。我发现一切关于人性的讨论都基于“人性可定义”这个前提,如果人性没法定义那又会怎样?

  西方的许多哲学家也认为没有可以作为先验普遍原则的人性规定。比如萨特,他的哲学代表性命题之一就是“人性论是没有的”。舍勒也在批判了各种关于人的定义之后下了断言 :“迄今为止的有关人的学说错就错在企图在‘生命’和‘上帝’之间再嵌入一个固定阶段——可以定义为本质的 ‘人’。

  然而这一阶段纯属子虚乌有,人的本质之一正是不可定义性。”不过,仔细想来,倘若人性不可定义那就意味着沦为“不可知论”的境地。

  关于人性这个深奥的问题就像一个谜,人们出于好奇的天性一直苦苦找寻着答案,倘若有一天有位学者真的找到了谜底,并将其赤裸裸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说:“看吧,这就是人,这就是人性!

  ”我们又会作何感想?也许我们会充满恐惧,因为个人的一切任何行动都能被同类准确无误的解读;我们穿着衣服可在他人眼里却是一丝不挂,到时我们都是透明人,那时社会又是个什么样子?

  所以,还是将谜底封存吧,起码我们还能留有对它美好的想象。

上一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现三级全覆盖 “小阵地”发挥“大作用”
下一篇:芭比公主之飞马魔法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