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是如何看待《女心理师》这部剧的?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8-12
手机版

  背后有徐凯文老师,祝卓宏老师等专家在指导,专业性方面做的非常好了。

  当年学习危机干预就是学习徐老师的课程和讲座,祝老师这些年推广的ACT也是很受欢迎的疗法。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TIwMTAzMTI3Mg==.html?scene=long&playMode=null&sharekey=176489978a8739eb8e62a5d7131e203d1

  之前看到宣传挺期待这部戏的,今晚刚开始看,目前看了两集。

  第一集开始介绍了自杀的常识,挺好。

  飞车救人,有些离谱。当然,这与我们要讨论的主题无关。

  杨紫出来,正片开始。说实话,这个出场有点“装”,但是作为电视剧艺术处理可以理解。

  我们来看下自杀干预的过程:

  介绍自己是中国心理学会的咨询师,表明身份。表明专业性有助于取得对方信任。

  询问原因,女孩不愿意说。其实她知道女孩自杀,但还是问有什么可以帮助的。这个地方这样问是可以的,先搭上话,避免突兀。

  改问为什么选择今天这个时间?其实依然是在询问原因,换了个问法。这个地方使用的是开放式问题,有助于当事人表达。剧中也解释了,这样有助于当事人从激动的情绪转向思考和现实。“选择”这个词用的挺好,说明无论是什么情况,当事人都是有选择的。

  没关系,我有足够的耐心,并且想听你说下去。听你的声音,应该还不到20岁吧,如果我有个弟弟妹妹,他们也许会遇到你这种无助的情况,如果这个时候有一个人可以倾听他们,也许会好受的多。你说对吗?表达耐心,共情理解。尝试建立关系,关系的建立是开展工作的基础。

  你有时间吗?好的信号,说明对方愿意倾诉。

  我们的热线是24小时的,我有充足的时间。再次表达耐心。

  不过在此之前,你要走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这样我们保持通话,还可以好好聊天。可以吗?(同事纸片:学校,警方搜寻到求助者位置。)保证安全,这是危机干预中最重要的,也是首要目标。另外这个地方,表明是有团队的,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咨询师只是我们看到的,其实背后还有更多人在工作,在付出。

  联系学校老师。表明女孩有支持系统,有牵挂的地方。

  女孩已到安全位置。现实中应该会确认女孩是否到安全的位置。

  女孩陈述被误解,说明自杀原因。得知原因,有助于判断问题,明确干预方向。

  我非常明白你现在的心情。共情。

  这样好不好,我们玩一个游戏。自杀冲动打分:95分。评估危机,这个可以让我们快速判断情况。

  询问不愿意舍弃生命的原因:爸爸妈妈。寻求支持系统,这个往往是突破的关键,也正是这个力量让当事人犹豫和求助。这也表明,危机是有危险也有机遇的。正如剧中介绍,之所以求助,其实是在求生。

  老师有八分钟时间,不知道如何算出来的,为了戏剧张力吧。

  想象自杀后是什么样?陈述自杀难看后果。干预,对爱美的女孩,这样说是可以的。因为很多人是没有考虑过自杀后果的。

  超人老师,冲入播音室,音乐响起,唤醒女孩,放弃自杀。这个地方,有些夸张了。

  再次评估自杀冲动,20分。确认危机初步解除,看到这里大家也松了一口气。

  来访女孩陈述不想爸爸妈妈看到自杀的样子,但是还是难过。说明危机虽然解除,后续的帮助和干预也很重要。

  表达关心,告知警察会来。推荐线下咨询。危机虽然解除,但干预工作要继续,避免再次出现危机。

  插叙觉察情绪的方法,数数。缓解应激情绪,人往往是一时冲动,缓和了这个极端情绪,当事人会恢复理智。正如我们认为,遇到悲伤的事情,应当哭,但是要注意控制哭泣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5分钟,这些都是为了避免过度陷入负面情绪。

  作为电视剧,这样的呈现方式还算可以,也不必苛求做到非常专业。最重要的是唤起大家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知道遇到问题的时候,其实是可以求助的。求助,是强者的行为。

  说一些不足:

  笑着接危机干预电话,我想哪怕是“身经百战”的危机干预专家也不会这么胸有成竹吧。

  虽然整个干预,每个环节都有体现,但是过于表面,甚至有些为了科普而呈现。整个过程,更多的在展现咨询师,自杀女孩此时的心理动向,才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

  自杀,这个是社会非常关注的话题,也是有些敏感的话题。能拍到这种程度,挺好。

  感概一句。什么时候,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真如剧中那样,有先进的设备,有协作顺畅的团队,那就太好了。

  为了看这个剧,花了6块买会员,看预告后面还有介绍咨询室布置和坐姿,重要的是会有校园暴力、产后抑郁、关爱老年人等话题,买会员应该是值得的。

  美国在读心理咨询师,表示这部剧还是比较惊喜的!开播前以为又会是一部怪力乱神、读取人心,打着心理咨询噱头和来访者谈恋爱的作品,没想到在专业部分做得相当优良,大部分参考了真实的心理咨询工作。

  第一集选择了自杀干预这个心理咨询中风险最高的工作,制造悬念的作用非常棒。贺顿这个角色除了语气太坚硬、不够柔软之外,其余的操作都非常规范,最后也成功救下了尤娜。

  后面几集聚焦了近几年来国内愈发严重的一个心理危机:青少年自伤自杀,这样子的案例蛮复杂的。一方面,青少年是未成年人,法律上无法完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无论做什么干预都需要父母同意,而父母和青少年往往意见相左......另外,青少年在学校里度过大部分时间,如果同学关系处理不好会有严重压力,但老师们主要负责教学,不可能掌握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

  因此如何平衡多方利益、在错综复杂的情况里找到解题关键点就成了最难的地方。不过十次里面有九次,儿童青少年的行为问题都起源于家庭,因此父母的参与和改变非常重要。临床上常常遇到的现象是在咨询室里孩子表现得好好的,一回到家什么问题都出来了;或者是孩子生病休学后做咨询,刚好了一半家长就火急火燎地想复学,回去后旧病复发,得,一切重来.......

  后面的内容也非常有意思,常见心理问题和一些罕见的心理疾病交错出现。

  比如即将放出来的5、6集,出现了一个有“钟情妄想”的女角色。这个女生一直关注钱开逸的节目,定期给他发邮件,并坚信两人之间彼此倾慕、处于一种隐秘的恋爱关系中。因此当她看到贺顿和钱开逸一起做节目的时候,不禁怒火中烧,感受到一种被背叛的绝望感,不仅去咖啡厅门口闹事,甚至拿着刀冲进了直播室,吓到了在场所有人。

  在美国的心理疾病诊断与分类手册(DSM-5)中,钟情妄想(erotomania)属于妄想障碍(delusional disorder)下面的一个亚型(sub-type),患者往往认为自己和某个从未见面的陌生人之间产生了感情,他们一直在以隐秘的方式交流对彼此的爱意,幻觉出现的时间需要超过1个月,但没有到严重影响其生活工作的程度,且患者不是精神分裂症或双向情感障碍。

  这种病蛮少见的,患者往往也不会主动求医,不过很合适文学影视题材,戏剧冲突很足。

  当然,里面也存在一些艺术加工的情况,比如:普通人的感知觉没那么敏锐,贺顿的听力和观察力已经接近超能力水平了心理咨询的过程很缓慢,短一些的 6-15次,长一的可能20~30次,乃至好几年。电视剧为了加快节奏,往往是一两次见面就结束了咨询师和来访者是不能在咨询室外见面的

  不过总的来说,剧情逻辑在线,演员表演到位,音乐、场地、拍摄手法都不错,兼顾了趣味性和专业性,目前来看是不错的科普作品

  作为应用心理硕士,我觉得还是很好的,告诉大家倾听,共情,积极关注,双重关系不利于咨询,昨天很兴奋,课上刚学习了格盘,晚上看剧就看到了!了解现状,了解自己,重塑自我,觉得拍的很细腻!看的我激动的!也希望心理咨询能够得到普及!

  多的不说 看看这帖子关匿名的专业认证和开匿名的“自称专业”

  大家就懂了 这部剧曾经遭遇过什么 这就是知乎的好处

  好剧不该被埋没

  切勿让饭圈恶臭到每个领域

  为了追剧我特意充了会员。到目前为止,《女心理师》没有让我失望,19块花得很值。

  杨紫很美,井宝很帅,配角演技也很在线,剧情节奏紧凑,悬念制造得很扣人心弦,整部剧看起来赏心悦目,跌宕起伏。

  但作为一名心理咨询行业的从业者,我还是把看剧的重心放在了心理学专业方面,在我看来,这部剧最大的亮点也在于此。

  我把每一集的心理学亮点在这里提炼出来,并打算一追到底。我在文末开启了追更,希望大家能和我一起讨论,一起追剧。

  “人是多么神奇的生物,我们理应让它更美丽。我越是看到人性的幽暗之处,越相信它会有出口。”用原著作者毕淑敏的一句话来开启我的追剧序幕。

  第一集

  高三女生尤娜站在学校体育馆顶楼边缘,并拨打了当地的心理危机干预热线。主角贺顿伴随霸气的音乐,自信亮相,接下来就是贺顿干脆利落处理这次危机的过程。整个过程很精彩,在专业上也可圈可点。

  贺顿面对危机的处理基本遵循了国际通用的危机干预六步骤模式[1]:

  第一步,定义问题。贺顿首先亮明自己的专业身份,取得尤娜的初步信任。“为什么会选择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这个问题让尤娜进入理性的思考,开启交流通道。

  危机干预过程的第一步是确定问题究竟是什么。这一过程关键是和求助者之间建立起联系,主动倾听很重要,开放式问题和共情、真诚和积极关注是这一阶段的核心内容。

  第二步,确保安全。贺顿通过与尤娜共情,“如果我的弟弟妹妹也面临你一样的问题,我想这时有人听他们说出心中的痛苦一定很重要”这段话让尤娜进一步信任贺顿。贺顿在此时提出让尤娜到一个安全的地方慢慢聊,确保了尤娜的暂时安全。

  这一步是确保求助者的人身安全,并评估自杀风险。贺顿请尤娜给自己的自杀意愿打分就是在评估她的自杀风险。

  第三步,提供支持。当尤娜来到相对安全的器材室,贺顿继续倾听并共情式应答。她强调尤娜不愿意舍弃生命的五分是什么,通过尤娜自己的回答,让她意识到生命中很多人都爱她,关心她。这时,贺顿也向尤娜描述了高坠的后果,以及父母面对此场景的反应,这让尤娜进一步进入理性思维,减少自杀冲动。

  这一步是在确定求助者安全以后,肯定他的价值感,强调所有人对他们的关心,打消他们的自杀念头。

  第四步,提供替代方案。贺顿让尤娜在面对无法控制的情绪时可以尝试数数。这样做同样是让求助者跳出情绪的束缚,进入理性思维模式。

  积极和建设性的思维模式,可以帮助他们重新构建新的思考方式。

  第五步,制定下一步计划。贺顿请钱开逸及时放了一首尤娜最爱的歌《对爱的渴望》,这让尤娜回到现实,感受到美好。在确定尤娜自杀风险降低以后,贺顿告诉尤娜接下来要打开门,并告诉她门外是警察,都是来帮助她的。

  这一步所制定的计划一定要是现实可行的,求助者要感到是自己主动的,而不是被迫行动。

  第六步,获得承诺。

  尤娜打开器材室大门,用行动做出了承诺。贺顿也告诉尤娜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心理治疗。到此危机解除。

  这一集展现了贺顿扎实的心理学专业知识、敏锐的听力、观察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这是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所应该具有的素质。

  第二集

  贺顿和汤莉莉在酒吧对各种男人一通分析,这一点可能为了戏剧效果有夸张的处理。现实中的心理咨询师不太可能在工作以外的时间随时逮着人就一通分析的,分析别人是需要经得他人同意且付费的。

  尤娜再一次尝试自杀,她这次选择给贺顿直接打电话求助,可见经过上次的通话她已经完全信任贺顿了。

  当贺顿赶到,她刚开始告诉尤娜会一直陪着她,由于有了信任基础,尤娜提出舆论对贺顿的不公平,尤娜内心其实是对自己周围人的失望,但贺顿这一次共情失败,反驳了尤娜的说法,尤娜情绪变得激动,导致落水。

  如果这时贺顿能够察觉到尤娜的抱怨不仅仅是为自己鸣不平,更多的是代入了尤娜自己的真实处境,那么,贺顿就不会激怒尤娜,可能就会避免落水事件的发生。

  尤娜妈妈对女儿自杀的事情显得并不重视,她把重心放在向学校追责上。她还当着尤娜的面说,“你真让她跳楼她不敢的。”各位家长,这样的话可万万不敢说啊,你这句话可能就是把孩子推下高楼的那双手。尤娜妈妈在这里是典型的反面教材。

  尤娜妈妈在回家以后亲眼目睹孩子自残,这才对孩子的心理问题引起重视,她终于决定求助贺顿了。看到这里我松了一口气,但如果她能早一点发现孩子的不对劲,早一点求助,问题就不会这么严重了。

  在这一集中,提到了很多关于心理咨询室的信息。

  咨询室十到十二平米,太大没有安全感,太小感到压抑。

  专业的咨询室内的布置、物品摆设都是有意义的,比如墙上的钟表,壁画,沙发摆放的位置,它的柔软度都是有讲究的。

  桌上的摆设如果造型过于张扬,颜色过于鲜艳,来访者会给你留下不按常规思考的印象,那么你接下来所有的阐述和分析他们都会有所怀疑。

  现代社会,躺椅已经很少被使用了,因为它会大大增加咨询时间,与现代的快节奏生活不符合。

  以上描述很真实,这要感谢编剧的细腻和写实。

  第三集

  这里又有一段对心理咨询室的描述。

  咨询师和来访者座椅呈90度角可以避免双方目光完全接触,目光完全接触会让对方觉得你在攻击或刺探,会让来访者觉得焦虑或没有安全感。不仅是沙发,窗帘、灯光、温度、气味都很有讲究。

  挺专业。

  尤娜来到咨询室,贺顿首先阐述咨询的目标是帮助尤娜解除生活中的困惑。贺顿给尤娜做咨询的过程很专业,展现了贺顿透过表象发现核心问题的职业素养,她敏锐地察觉到尤娜自杀背后的原因是来自家庭的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孩子的很多异常行为都需要引起家长的警惕,青少年心理疾病的表现和成人不完全相同。所以很多我们认为的“叛逆”行为很可能是心理问题的外在表现。比如在剧中尤娜偷东西就是为了引起家长的重视。孩子突然变得脾气暴躁,突然成绩下降,或者突然逃课,沉迷游戏都可能是心理问题的警告信号。

  第四集

  在这一集探讨了夫妻感情和孩子的心理问题之间的关系。

  很多父母以为维持一段表面的空壳婚姻就万事大吉,就算给了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其实孩子远比我们想的要敏锐。他们能从很多细微的生活细节中察觉到父母感情的异样。比如尤娜通过父母在饭桌上的表情,生硬的态度就能察觉父母感情出现了问题。

  夫妻感情出现问题,唯一还统一的想法是都为了孩子好,但这样会让孩子对自我的价值产生不确定感,孩子会认为只有自己出了问题,父母才会齐心协力地在一起。尤娜也察觉到只有自己才能让父母产生交集,所以她不断制造各种问题,期望父母可以因为这样而重归于好。

  由于从根源上的想法就是错误的,所以孩子的期待会一次次落空。这时,孩子会把所有问题归结于自己,在如此大的心理压力之下,心理疾病就很容易产生。

  所以,父母与其煞费苦心隐瞒孩子,还不如开诚布公地告诉孩子你们感情的真相,告诉孩子这和他无关,也不影响你们对他的爱。这样真诚的面对比虚假的隐瞒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更加有好处。

  这一集里,火柴测试是亮点,这是心理咨询师采用具体实物把来访者的内心世界外化和投射出来的常见手法。

  第五集

  这一集的专业知识不多。

  贺顿在常总的采访资料中找到蛛丝马迹,发现事情的真相,还了汤莉莉清白,再一次证实了她敏锐的洞察力。

  剧中有两句话很好:

  “真正的好朋友是在对方落寞的时候挺身而出,是真心给予彼此最强烈的喝彩,不嫉妒对方成为更好的自己,是看穿了彼此的脆弱与不堪,却依然愿意用力去拥抱对方。喧嚣城市,回归寂静,灯火阑珊,我仍和你把酒言欢,促膝长谈。”

  “每个人的深层需求是由她内心深处的空缺所决定的。”

  不管是心理咨询师面对来访者,还是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到内心深处去找一找那个空缺到底是什么?找到之后,我们就知道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了。

  第六集

  通过汤莉莉的个人经历,揭示了原生家庭带给我们每个人的深远影响。

  汤莉莉的母亲从小就在她面前不断哭穷,对于孩子的需求都用“穷”作为理由一一拒绝。这让汤莉莉产生了严重的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让长大后的她需要用不断的努力来获得心安。这些努力包括疯狂工作和把“有钱”作为择偶标准。但无论她怎么努力,这种不安全感仍然无法消除,仍然让她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陷入惶恐之中。

  这一点警醒观众,贫穷本身不会带来自卑,带来自卑的是我们对待贫穷的态度。

  剧中贺顿也提到“治愈自我价值感低的方法是找到一个足够包容她,接纳她,爱他的人,使他重建自信,这个人可以是爱人,可以是朋友,也可以是心理咨询师。”

  贺顿可能是治愈汤莉莉的人,钱开逸可能是治愈贺顿的人,愿所有人都能找到那个治愈我们的人。

  在这一集中,借叶家辉之口简要说明了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的区别:“精神医学和心理咨询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很大的不同,精神方面的问题是脑内抗体分泌异常,需要用药物去解决。而心理学面对的是则是正常人的异常心理问题,不一定需要药物治疗。”

  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精神医学更多的是针对疾病,而心理咨询更多针对的是正常人的心理优化。

  第七集

  这一集中出现了钟情障碍患者小文和惊恐障碍患者荀总。先让我们大概了解一下这两种心理障碍。

  钟情障碍:是妄想症的一种亚型,妄想症又被称为偏执型人格障碍。[2]这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称为精神病性障碍。患者不能分辨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想象的,他们认为自己的偏执想法是不可动摇的信念。剧中人物小文就具有典型的妄想症特征,她偏执地认为和钱开逸正在恋爱,也完全相信这是真实的。所以才会采取那么偏激的行为来对待“爱人的背叛”。

  惊恐障碍:惊恐发作是指在没有真正危险或明显原因的情况下,突然产生的强烈恐惧情绪,引发严重的身体反应。惊恐发作是非常可怕的,当恐慌发作时,你可能会产生可怕的频死感。惊恐发作有许多变异,但症状通常在几分钟内达到顶峰,症状消退后,你可能会感到疲惫不堪。惊恐发作的具体症状有:突然感到危险或厄运将至,害怕失控或死亡,心跳加速,出汗,颤抖,喉咙发紧呼吸困难,打寒战,热潮红,恶心,腹部绞痛,胸痛,头痛,头晕,视物模糊,麻木或刺痛感,不真实或超然的感觉。许多人一生中会有一到两次惊恐发作,但如果经常性惊恐发作,就要考虑是患上了惊恐障碍。[3]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比较熟知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等精神心理疾病,但实际上精神疾病有200多种分类,这部剧将我们平常并不常见的精神疾病类型展现出来,这让大众对精神疾病的认识更加全面,必须夸夸。

  第八集

  这一集中出现的格盘是另一种心理咨询中常用的工具。用不同颜色的小人来解释来访者对自身和他人的印象,用小人之间的距离来外化人际关系的距离,以此来引导来访者和自己的内心对话。相信随着剧情的发展,将会有更多这样的心理咨询辅助工具被搬上荧屏,让更多人知道它们神奇的用处。

  贺顿的心理督导第一次出现,贺顿向她的督导表达了自己无法深度共情,害怕反移情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和贺顿自身的心理障碍有关。

  心理督导是干什么的呢?[4]

  所谓“心理督导”,是对长期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的职业化过程的专业指导。

  心理督导(supervision)是协助从事心理相关职业人员的提升工作能力与心理素质提升的一种工作模式。是指学习者在有经验督导者的指导帮助下完成心理工作、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过程;心理督导也是心理行业的同行们分享临床知识、澄清思路、提升技巧的学习过程。由于临床督导在所有与心理学工作有关的活动中,是最复杂的一环,督导的最终目的是连接科学与实务,临床督导者不仅要具备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更要具备相当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巧。

  很多人会问,我们普通人出现心理问题找心理咨询师,那如果心理咨询师出现问题找谁呢?这里给出了答案——找督导。

  这一集中喜欢的两句话:

  “在一段感情中如果不遵从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才会伤害到别人。”

  不要试图在感情中打着为对方好的旗号进行伪装或欺骗,因为这才是最伤人的。

  “两个人在一起不要试图去消除不一样的地方,而要试图去融合不一样的地方。”

  没有人可以改变另一个人,彼此影响和融合才是感情融洽的基础。

  第九集

  这一集又有新的心理工具上线了——心理投射绘画测试。

  这种绘画测试又叫房树人测试,是由早期临床心理学家约翰 · 巴克在1948年开发的。基于1926年由弗洛伦斯·古迪纳夫发明的 Draw-A-Man 人格测试,这个测试最初是用来评估儿童的智力。1969年,Buck 和心理学家 Emanuel Hammer 一起进一步更新了 HTP 测试。

  房屋树人测验是儿童和成人最广泛使用的投射测验之一,适用于任何3岁以上的个人。

  每次我们画画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把自己的个性投射到画纸上。在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即使是最简单的绘画也可以揭示我们的情感、智力、自尊和恐惧。

  来访者被要求在不同的纸上尽可能准确地画出一所房子、一棵树和一个人。然后他们会被问到一些关于这幅绘画的问题。

  咨询师会根据这幅画中物体所在的位置,颜色,笔画和线条以及问题得到的答案来综合判断一个人的家庭关系,人际互动等方面的内容。[5]

  这一集喜欢的一句话:

  “冷静、客观、敏锐、救赎这是心理咨询师的使命,敢爱敢恨,有仇必报是贺顿的个性!”

  心理咨询师是普通人,也有自己的个性。贺顿这句话说得铿锵有力,比心。

  第十集

  贺顿的师姐和来访者恋爱违背了心理咨询伦理。

  这一集我们来说说关于心理咨询中的伦理规范。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第二版》,由中国心理学会授权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在《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第一版,2007)和《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注册标准》(第一版,2007)基础上修订。本《守则》亦为本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注册心理师的专业伦理规范以及处理有关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伦理投诉的工作基础和主要依据。[6]

  《守则》总则中包含:善行、责任、诚信、公正、尊重,五个部分。

  《守则》中包含:专业关系、知情同意、隐私权和保密性、专业胜任力和专业责任、心理测量与评估、教学培训和督导、研究和发表、远程专业工作(网络/电话咨询)、媒体沟通与合作、伦理问题处理,十个方面。

  心理咨询师在《守则》的规定之下工作,不仅保护来访者的权益,同时也保护了咨询师的权益。伦理守则也有利于咨询的有效进行。它就象是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壁垒,在这样的框架内,可以自由而又有效地开展咨询工作。

  这一集中关于心理咨询中的移情和反移情的两句话:

  “咨询师和来访者产生移情和反移情是很正常的,如何处理来访者的情欲移情,并借此修通是心理咨询师的水平所在。”

  “来访者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咨询师身上,这有利于咨询师理解来访者没有说出的问题。”

  第十一集

  在这一集中,贺顿在咨询中要求蒋静通过对不同的卡片做出选择来表达自己的内心。

  这种卡片叫OH卡牌,分为图片卡和字卡两种,图片卡一共50多张,字卡80多张,每一张图片卡的图都含义模糊,来访者可以根据自己选择的图卡自由地赋予它意义和故事。字卡上的词语每一张也不相同,咨询师会根据你选择的词语提问,你可以由词语联想开去,自由回答。

  这是一种潜意识投射卡,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选择的卡片说出完全不一样的故事。这是将我们的潜意识通过具体物品投射,让它外化,以便咨询师和我们自己觉察潜意识的一种方法。

  这一集中生动地呈现了一位控制欲超强的母亲,“你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你做什么都必须跟我说。”“你要是有什么事,我还能活吗?”就这两句话已经足以让我窒息。

  孩子吃什么,穿什么,学什么,做什么一切都要管,必须按照母亲的意愿来办。在这样的高压之下,孩子无法完成独立,巨大的压力会导致各种心理障碍的出现。剧中蒋静患上神经性贪食症只是其中的一种表现而已。

  控制欲太强的父母可能会造成子女抑郁、焦虑、强迫、双相、饮食障碍、讨好型人格、过度依赖等种种问题。

  孩子是独立的存在,不是专属于我们的“产品”,不要强制打造他们的人生。孩子们有自己的人生,他们有权利决定自己的人生。作为父母我们可以引导,尊重,建议,但万万不可完全掌控啊!

  贺顿在这一集中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放松技巧,大家也不妨一试“深呼吸,闭上眼睛,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场景,停留片刻,再睁开眼睛。”

  第十二集

  叶家辉和贺顿第一次约会提到了“吊桥效应”。

  吊桥效应:是指当一个人提心吊胆地过吊桥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心跳加快。如果人在紧张导致心跳加快的时候碰巧遇见了另一个人,那么他会错把由这种情境引起的心跳加快理解为对方使自己心动才产生的生理反应,对对方滋生出爱情的情愫。

  下面再分享几个和爱情有关的心理学效应: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顾名思义,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指的就是在感情里越是遇到阻碍反而越是亲密。

  拍球效应:越用力拍皮球,皮球就弹得越高。在爱情中,当你跟另一半争吵时,一个人的情绪越是消极负面,其攻击性也就越大,这个时候另一半所承受的压力也随之增高,很容易像反弹起来的皮球,俩个人也就越吵越凶。

  间歇性强化:不能每次对方提出要求你都全盘答应,而应该选择性的满足,这样对方才会觉得有挑战性,会一直保有新鲜感。

  恋爱中的马太效应:马太效应在恋爱中的表现为,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当你愿意为自己多付出,不断完善自己,你的个人魅力得到提升,从而提高个人吸引力;而当你一味讨好对方,则会让对方恃宠而骄,你在投入过程中不断“贬值”,对方却在投入过程中不断“增值”。

  首因效应:男女第一次见面很重要,如果你第一次约会精心打扮,那么这种“精致”“美丽”的印象就会深入对方内心,即使以后你不怎么打扮,这个刻板印象也会在对方脑子里挥之不去。第一面的感觉直接决定了对方对你的整体印象。

  “多巴胺产生心动,苯乙胺产生甜蜜,催产素产生依赖,去甲肾上腺素产生迷恋。”这句话对热恋中的男女来说真的很不浪漫。那么就祝愿所有人的身边都有那个让你多巴胺、苯乙胺、催产素、去甲肾上腺素飙升的人吧!

  第十三集

  这一集中有三个心理学专业的知识:神经性贪食症、认知行为疗法和人际关系疗法。

  神经性贪食症:通常称为贪食症,是一种饮食失调症。贪食症患者一次吃大量食物,然后尝试通过呕吐、服用泻药、禁食或比平时多锻炼来避免体重增加。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神经性贪食症。贪食症经常与其他精神障碍有关,例如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以及药物或酒精问题。它还存在很高的自杀风险和自残风险。网络上的新兴词语“兔子”就是说的这一人群。认知行为疗法是治疗神经性贪食症的主要方法。[7]

  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 (CBT) 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可以帮助人们学习如何识别和改变对行为和情绪产生负面影响的破坏性的思维模式。

  认知行为疗法侧重改变那些让我们产生困扰的消极思维,并学习用更加积极理性的思维来替代。通过 CBT,消极的想法被识别、挑战,并被更客观、现实的想法所取代。[8]

  CBT对抑郁症、焦虑症、躁郁症、惊恐障碍、饮食失调、人格障碍以及成瘾问题都有很显著的效果。

  人际关系疗法:人际关系治疗(IPT) 是一种短期形式的心理治疗,通常为 12 到 16 个疗程。顾名思义,IPT 专注于人际关系和社交互动,包括如何从他人那里获得更多的支持以及探讨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人际关系治疗强调,心理问题并不总是“一个人的问题”,它有可能是由关系问题引起的。所以,IPT通过改善人际关系来达到治疗目的。

  IPT对产后抑郁、边缘型人格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社交焦虑障碍、物质和酒精使用障碍、饮食障碍等都有很好的疗效。[9]

  另外,贺顿在这一集中引导蒋静回到过去,观察童年的自己,并对童年的自己表达自己的关爱和欣赏,这是接纳自己很好的办法。

  最后忍不住说一句,贺顿和钱开逸的校园恋爱真的好甜啊!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我要准备继续追剧了,明天继续更新,大家别忘了点追更哦。

  2021.11.29更新

  第十四集

  蒋静妈妈被叶扎辉灌了一大碗毒鸡汤,决定加强对蒋静的管理。

  她去咨询室终止咨询,贺顿从她的表情、语气以及各种线索分析出蒋静可能情况不妙。

  汤莉莉阻止贺顿贸然前往,贺顿这时对她说了一句话“人身安全是咨询协议中的保密例外,也是咨询伦理当中的最高原则之一。”

  在《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第二版)》的第三部分隐私权和保密性中,对贺顿遇见的情况有详细的规定:

  3.2 心理师应清楚地了解保密原则的应用有其限度,下列情况为保密原则的例外:

  (1)心理师发现寻求专业服务者有伤害自身或他人的严重危险;

  (2)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等受到性侵犯或虐待;

  (3)法律规定需要披露的其他情况。

  3.3 遇到3.2(1)和(2)的情况,心理师有责任向寻求专业服务者的合法监护人、可确认的潜在受害者或相关部门预警;遇到3.2(3)的情况,心理师有义务遵守法律法规,并按照最低限度原则披露有关信息,但须要求法庭及相关人员出示合法的正式文书,并要求他们注意专业服务相关信息的披露范围。

  蒋静妈妈没收了蒋静的电话,终止了刚开始起效的心理咨询,这些极端行为彻底激怒了蒋静。妈妈面对女儿的暴怒,不但没有首先安抚女儿的情绪,反而做出更加极端的行为,把蒋静反锁在卧室里。

  这一系列骚操作,足以把一个饱受心理压力折磨且处于极其愤怒情绪中的人推向自我毁灭的深渊!

  蒋静在卧室一顿狂砸,回想起妈妈一直以来对自己的控制,她拿起一块碎瓷片,准备割向自己的手腕,千钧一发之际,钱开逸通过电波让她听到自己最喜欢的威豹乐队的歌曲《长路迢迢》,用乐队鼓手的人生故事打断了蒋静的自杀冲动。

  蒋静回忆起自己在打鼓时,是那么的活力四射,酣畅淋漓,她最终放弃了自杀的念头。

  人因为情绪失控而产生冲动行为时,一首最爱的歌可能将他从这种失控情绪中暂时抽离,进入理性思维,回想起很多以往的美好瞬间,进而及时终止冲动行为。钱开逸给蒋静放的这首《长路迢迢》和给尤娜放的《对爱的渴望》都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蒋静冷静下来以后,给妈妈说了一大段话,我是哭着看完这一段的。

  “我今年三十了,我再也不想活成你想让我成为的样子,不想要这样的生活。你告诉我为什么,你要这样困住我,为什么爸爸在你身上犯下的错误你要留给我,其实你挺怕我长大,怕我离开你,可是会吗?我已经按照你想要的样子弹钢琴,穿白色连衣裙,剪一个齐刘海,梳一个高马尾了,我知道你爱我,但你太害怕再做错,你醒一醒吧,爸走后,我们俩就被困在这里了,凭什么呀,要困在这围城里!”

  “这三十年,我的生活,像这个碎掉的小提琴一样,支离破碎,我不知道我想要什么,我也没有梦想,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穿个吊带只是因为想要自由,我觉得自己不只是你的女儿,还是你的丈夫,和你一起困在这个家里面。他已经走了,不会再回来了,我们都应该开启新的人生了。”

  “妈,我一直都觉得,几十亿的人海里面能够成为你的女儿,我很幸运,我在乎你的感受和看法,这种在乎无法解释的,长大也好,独立也好,都不代表我会离开你!张丽姿,你听到了吗?”

  “妈妈,不管将来我走到哪里,过着什么样的日子,我都不会忘记你,因为我爱你,比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人还要深,你是我唯一深爱的女人,妈妈,谢谢你!”

  这段话道尽了蒋静三十年来心中的压抑。她向往自由、独立、被尊重,像她选择的那张OH卡上的海鸥一样。这个要求过分吗?我们每一个人不是都应该这样吗?可是妈妈对她令人窒息的爱和妈妈被爸爸抛弃后的怨愤像一双铁爪,死死抓住蒋静的翅膀,将她牢牢困在家中那方寸之间。令她挣不脱,甩不掉,最后不惜以自我毁灭的方式来换取自由。

  有多少父母还在以爱之名控制着早已成年的孩子?又有多少孩子没法像蒋静这样对父母袒露心中所想?

  这一集很精彩,值得大家深思!

  明天继续15、16集,记得追更哦。

  2021.11.30更新

  第十五集

  叶家辉来给贺顿送书,他们讨论了关于双相情感障碍的问题。

  先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简称BD),以前被称为躁郁症,是一种情绪障碍,症状表现为抑郁期和情绪异常升高的躁狂期。

  BD又分为双相情感障碍还分为双相Ι型、双相II型和循环性心境三种亚型。

  双相Ι型障碍表现为完全的躁狂和重度抑郁发作交替进行。

  双相II型障碍表现为轻度躁狂和重度抑郁发作交替进行。

  循环性心境表现为在一年中会出现四次或以上躁狂和抑郁交替发作。

  图源:《变态心理学》p136截图

  在躁狂期间,一个人的行为或感觉异常精力充沛、快乐或易怒,他们常常做出冲动的决定,很少考虑后果,躁狂期通常也会减少对睡眠的需求。

  而在抑郁的时期,个体可能会经历哭泣,对生活有消极的看法,与他人的眼神交流不畅。自杀的风险很高,在20年的时间里,6% 的躁郁症死于自杀,而30-40% 的人自残。其他的精神健康问题,比如焦虑症和物质使用障碍,通常都与躁郁症有关。[10]

  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你们的情绪像上图那样,如同坐过山车似的不稳定,那是多么痛苦的事情。

  叶家辉提到,双相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到底是疾病本身带来的损害还是药物带来的影响是存在争议的。

  虽然到目前为止我不是很喜欢他,但是这次他说得对。

  BD 患者在认知领域表现出广泛的缺陷,包括言语记忆、语言流畅性、认知估计技能和执行能力上。

  锂盐和丙戊酸钠是针对躁狂发作的情绪稳定剂。一项荟萃调研显示,这两种药物的服用者在认知功能上(执行能力和记忆力)确实存在一定损害。[11]

  而另一项研究又表明,BD 患者的亲属和后代在记忆、视觉空间和执行功能领域均表现出轻度的缺陷。[12]

  所以,BD患者的认知功能缺陷到底是疾病造成的,还是药物的影响的呢?目前学术界还有很大的争议。

  目前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最佳方案确实是药物治疗结合认知行为疗法。

  叶家辉还说了(他的话真的好多),双相情感障碍又被称为天才病,他也说得对,但这并不代表BD患者就都是天才。

  搜索“躁郁症名人”,维基百科可以拉出绕电脑好几圈的名单。看几个大家都熟的吧:

  《乱世佳人》的主角费雯丽

  超级巨星玛利亚 · 凯莉

  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获得者凯瑟琳·泽塔-琼斯

  小红莓乐队主唱桃乐丝

  画家梵高

  政治家丘吉尔

  更多关于双相情感障碍的问题我放在了本次更新文末,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另外说一句,叶家辉的种种行径都是冲着姬教授来的,他们之间的渊源应该很快就会揭晓了,好期待!

  

  第十六集

  张海宇一露脸,请原谅我不厚道的笑了,“青岛大姨”确实太深入人心了。

  随着剧情推进,我实实在在的被小莫这个角色打动了,先给张海宇的演技点个赞。

  贺顿对小莫的这次咨询很精彩。共情、引导提问、正向鼓励、坚定信念都非常到位。

  贺顿给小莫布置了家庭作业,让他记录自己拒绝别人后的后果,看看是不是和自己先前的预期一样。这是认知行为疗法的常用练习,通过记录练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扭转我们的认知扭曲。

  小莫冒着大雨,浑身湿透也要去给同事买咖啡;同事去喝酒,工作全都被他一力承担;同事聚会去错了包间也不敢打电话问,第二天为了照顾同事的情绪还要撒谎说自己临时有事……但即便这样,小莫依然交不到真心朋友,他只是同事眼中的“工具人”。

  小莫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是指一味地讨好他人而忽视自己感受的人格,是一种潜在的不健康行为模式,它不属于心理学中的人格障碍分类。

  讨好型人格的人把别人的需要放在自己的需要之上,他们随时要和别人保持高度一致,在别人眼中是随和、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典范。但是讨好型人格很难为自己的权益主张,他们的讨好模式会导致有害的自我牺牲和自我忽视。

  讨好型人格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很难说“不”。

  2.很在意别人的想法。

  3.有人生你的气你会很难受。

  4.要表现得和周围的人一样。

  5.需要为别人的感受负责。

  6.拒绝别人时会内疚。

  7.拒绝别人,你会害怕别人认为自己刻薄或自私。

  8.对于不喜欢和不想做的事情,你都会应承下来。

  9.低自尊。

  10.需要别人的赞美才能让自己有信心。

  11.你希望别人都喜欢自己,觉得为别人多做事会赢得认可。

  12.总是在道歉。

  13.无法承认自己已经受到了伤害。

  14.尽一切可能避免冲突。

  15.即使不是你的错但还是会把责任揽到自己肩上。

  16.空闲时间都拿来做答应别人的事了。

  17.为别人做事,忽略了自己的真实需求。

  18.假装同意别人,即使自己持反对意见。

  为什么我们已经如此迎合他人了,而别人却不待见讨好型呢?

  原因很简单,讨好型们总是跟随别人的需求,他们对自己我的评价体系来源于外部世界,所以,讨好型们根本无法展示自己的独特个性和魅力。

  人性都慕强,讨好型们不敢发表意见,不敢拒绝,总是给人弱弱的感觉。

  讨好型就好像一部中央空调,对所有人都很好,人们无法在他们那里感受到自己的独特性。

  如果想要更进一步了解讨好型人格以及解决办法,大家可以移步我的另一篇回答,我把链接放在了文末。

  在这一集中,还提到了一位人物——欧文.亚隆。他是斯塔福大学精神病学终身荣誉教授,美国团体心理治疗权威,是国际精神医学大师。他的代表作有《团体心理治疗》、《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日渐亲近》等等。这些书基本都是心理咨询师的案头读物。

  最近我正在重看《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里面的一句我很喜欢的话送给大家。

  “病人和心理治疗师到底是什么关系呢?不管是谁都会经历人生中的死亡,孤独等一切黑暗的东西,心理治疗师也不能避免,两者之间更像是旅途中的伴侣。”

  

  关于双相情感障碍的回答:有人在装双相情感障碍吗?双相情感障碍在稳定期是怎样的心境呢?如何陪伴一个双相情感障碍的女生?双相情感障碍到底和正常人有什么区别?

  关于讨好型人格的回答:属于讨好型人格,怎么去改变?

  各位看官,明天继续!

  2021.12.1更新

  第十七集

  贺顿和姬教授的谈话中提到“线索回忆训练可以帮助双相情感障碍修复记忆”。

  事实上,很多心理学专家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研究,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结果。

  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在执行功能和记忆方面的认知缺陷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实。

  慕尼黑大学和伦敦国王学院精神病学研究所2019年10月发表在期刊《大脑与行为》上的一篇论文——《双相情感障碍记忆特异性降低的治疗;计算机记忆特异性训练的个案研究》就是针对双相情感障碍记忆训练的个案研究。[13]

  这项记忆训练持续一个月的时间,包括11个特异训练。被试通过测试者提供的提示词,进入线索式的相关的回忆中,并且记录提交。比如提示词是“感恩”,被试就需要回忆有关感恩的事件细节,什么时候,哪些人,什么事,当时说了什么,有什么感受等等。

  被试还被要求回忆前一天和当天的所有经历的事件,包括“它发生在哪里?什么时候发生?花了多长时间?还有谁在那里?你能看到、听到、闻到或尝到什么?那是什么样的一天?”

  训练结果显示,被试在经过一个月记忆训练以后,记忆方面和执行功能方面的认知能力都有了大幅度提升。

  另外一项研究显示,推理训练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也有很显著的提升。推理训练主要集中在一些问答游戏上,比如识别地图上的位置,解决基本的数学问题,或者回答有关流行文化的问题。

  希望这些非药物的方法能够更多的被心理咨询师掌握,让更多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从中受益。

  不得不说,《女心理师》幕后团队真是强大,不经意的一句话都说得如此有理有据,真是既专业又精彩。

  我还注意到这一集中,有一段对汤莉莉工作状态的展示,这一片段集中展示了汤莉莉的高情商。作为刚到公司任职的汤莉莉,安排起工作来有条不紊,沉稳笃定;对于见过一面的同事就能准确的叫出对方姓名,让对方感到被尊重和重视;对于同事工作上的失误,先是直接提出,再表示这次我帮你做,下次请注意,这样做既解决了问题,又让同事对她好感倍增。

  这一系列行云流水的操作,太值得我们学习了。

  贺顿和钱开逸两个憨憨拍照的一段,看得我笑掉面膜,太喜欢他们俩甜甜的爱情戏了。

  当钱开逸把星星罐推给贺顿的时候,贺顿的心也好像被重新粘合了一样,钱开逸真的太暖了。

  这一集中,贺顿对听众说的几句话很棒:

  “并不是父母健全的家庭才可以培养出非常有爱的孩子,只要你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关心和陪伴,孩子依旧可以健康快乐成长。”

  “多在意自己的感受才是爱自己的真正体现”

  “在心理学领域中,原生家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最近几年,这个概念备受关注,原生家庭对每个人的影响确实很深远,但并不是一锤定音”

  “在认知行为学派当中,一般会认为,儿童对于外部世界所形成的认知解释,可能会影响他们有关自我价值的核心信念。”

  

  第十八集

  这一集中,小莫再一次来到贺顿的咨询室。小莫很沮丧,也很绝望,不再相信贺顿提供的建议。贺顿引导小莫回忆童年经历,找到小莫讨好行为模式背后的根源——校园霸凌,以及遭遇校园霸凌后父母的处理方式。

  校园霸凌一直是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成因之一。无数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点,曾遭遇欺凌的青少年会出现各种问题:[14]

  健康问题:身体上的伤害最明显的是因为欺凌直接导致的。还有一些躯体化症状可能会持续很多年,比如睡眠障碍、头痛、背痛、肠胃不适、暴食导致超重等等。

  心理问题:遭遇欺凌的青少年更容易患上各种心理疾病。包括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强迫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等。

  社会问题:被霸凌的青少年会出现社交退缩,导致人际关系问题。还有一部分人将这种伤害外化,变得更加易怒,具有攻击性,冲动行为增加。

  小莫的父母在他遭遇霸凌以后的态度是敷衍、冷漠和回避,这给小莫带来了二次伤害。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正确处理校园霸凌事件呢?

  敏锐的发现异常:很多孩子因为羞愧或被威胁都选择不告诉家长自己被欺负的事实。这时候就需要家长通过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来发现问题。比如,孩子经常无缘无故的头痛、背痛、肚子痛,刻意逃学,在学校吃不饱,不愿意在学校上厕所,睡眠模式改变,经常做噩梦等等都是孩子可能遭受欺负的线索。

  耐心倾听,坚决支持:很多家长在听到孩子被欺负的消息以后都会说“忍一忍就过去了”“苍蝇不叮无缝蛋,肯定你也有不对的地方”“小孩子打打闹闹很正常,你不要理他们。”这些态度是极其错误的,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是巨大而深远的。

  当孩子向我们求助的时候,我们应该耐心倾听,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并表达理解他们的感受。最后可以听听他想怎样解决问题,并给出自己的意见。你一定要给孩子传达,无论如何我都和你在一起,我是你最坚实的后盾,我支持你。

  解决问题:如果你的孩子没有办法自己解决问题,根据具体情况,你可以选择和老师沟通,找学校领导,直接找欺负人的同学,有必要的话也可以找对方家长沟通。无论采取什么方法,家长一定要让孩子看到你为此做出的行动,一定要教会孩子对校园霸凌勇敢说“不”。孔子曾经说过: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圣人尚且如此,我们普通人又何必容忍呢?总之,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也不必忍让。这是家长们一定要教导孩子的道理。

  小莫总是习惯性用食指不断扣自己的大拇指,这其实是一个内心焦虑紧张的防御动作。

  当你的孩子出现一些微小动作时,家长应该引起重视,有可能是孩子内心焦虑的体现,这时,强制性打断或命令他不要这样做是没有用的,只有找到焦虑的根源,并解决它,才能阻止这些行为继续发生。

  这些小动作包括:频繁眨眼、啃咬指甲、咬铅笔、吃橡皮、频繁抠手指、用头撞墙、拔自己的毛发、频繁挖鼻孔等等。

  这些小动作都是孩子为了缓解内心的紧张焦虑而下意识的行为,希望家长能够引起重视。

  贺顿的心理创伤究竟是什么?叶家辉为什么要报复姬教授?叶家辉想利用小莫做什么?汤莉莉为什么要向贺顿隐瞒自己的感情?

  期待接下来这些疑团被一一解开。

  明日继续更新,不要忘记点赞追更。

  

  2021.12.2更新

  第十九集

  莫宇在咨询中对贺顿情绪爆发,事后又立刻道歉。贺顿安慰他“没事,在这里你可以释放你所有情绪。”

  这句话是咨询师在咨询中常常会用到的语言,会让来访者感到完全被接纳,产生安全感,也会更加信任咨询师,同时也起到引导来访者表达真实情绪的效果。来访者在咨询中的任何情绪咨询师都会关注到,失控的情绪点往往是咨询的突破口。

  莫宇在受到贺顿的鼓励之后,情绪激动地提出了很多问题:

上一篇:有种“整容”叫钟丽缇素颜,女神秒变大妈,网友:这谁能认出来?
下一篇:原创《恨锁金瓶》为什么宁爱残忍好色的西门庆,不要爱正直的武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