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20环境中学业评价(16篇)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8-14
手机版

  信息技术20环境中学业评价(16篇)信息技术20环境中学业评价  信息技术学业评价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关键词]信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信息技术20环境中学业评价(16篇),供大家参考。

  信息技术20环境中学业评价(16篇)

  信息技术学业评价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业评价

  [摘要]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大潮中,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无论从培养目标、教学方法、评价方法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学业评价是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通过评价合理、有效地实施,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应用信息技术的技能,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保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本文将探讨关于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学业评价的几点看法。

  信息技术课程是基础教育领域中最年轻的课程,也从本次课程改革中吸取了营养,正在实现着从计算机教育走向信息技术教育、从技能训练走向信息素养教育的变革。这次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指明了信息技术教育的方向: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仅要培养学生操作的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掌握“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信息素养——通过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与传递,表达思想,实现交流,开展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在课程标准,还建议教师综合运用各种过程性评价方式,更多地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适当渗透表现性评价的理念,以学生在信息技术操作或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作为评价依据,全面评估学生在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与其他学科相比,信息技术学科在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和培养目标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点:信息技术的学习内容强调了原理、方法的理解与技能的形成与熟练,学习过程注重认知活动与技术活动的内在统一,培养目标则倡导原理知识、操作技能、技术文化、人文修养等多方面的统筹发展,因此,从教学评价方式的角度看,仅用教学结束后的纸笔测验显然难以适应新课程教与学的需要。

  以往的教学过程往往是先教后学,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评价体系。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一方面要树立“全程式的评价观”,另一方面还需要采用“面向教学的评价方式”。全程式评价观是指在教育教学前教师的教学设计阶段中,就需要对即将开展的教学过程和教学之后的计划实施的评价需要提前进行系统规划和准备工作,使评价量规成为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

  2

  部分。新课程下的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地应该是“教—学—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搜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并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动态调整教学过程或提供学习建议,发挥对教与学的“全过程”促进作用。面向教学的评价方式,是指在进行学科教学中,应紧紧围绕学科特点,探索合适的评价方法,不能盲目地照搬其他学科的评价量规。

  课程评价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研究课程评价体系是促进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因此,要建立体现素质教育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上进和推动信息技术课程不断完善的信息技术课评价体系,体现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体系既要关注评价结果,更要关注整个信息技术课程教与学的过程,注重对学生信息意识和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修养、信息科学技术常识和信息能力的全面评价。

  高中信息技术课评价体系应有助于学生信息素质的全面发展,要改变只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单一总结性的考试评价方式,着眼于充分、全面地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提高信息意识,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关注个别差异,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一、高中信息技术学业评价的原则

  (一)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教师应注意发挥在信息技术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评价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评价促进学习;组织学生开展互评,在互评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组织学生参与评价标准的制定,并针对测验题目、学生的作答情况等方面展开班级讨论,共同探讨与评价有关的教学和学习问题,提高学生利用评价分析并改进自己学习行为的能力。

  3

  建议教师根据评价目的和当地现状创造条件组织家长、学校、外部考试机构、教育团体等有关机构和人员参与教学评价。为了减少各评价主体的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干扰,教师可以在评价之前设计统一的评价标准,并与各评价主体充分交流,提高评价主体之间的一致性,保证评价的客观与公正。评价结束后,教师应及时收集评价信息,统计、归纳评价结果,将评价结果用明确、简洁的方式尽快向学生和参与评价的有关人员进行解释(关于评价结果的报告和解释方法详见后面的章节)。

  (二)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实践

  中小学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水平、学习风格和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差异很大,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创造的欲望也更为强烈,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要正视这种个别差异,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的确定和选用,要在保证达到最低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允许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一方面,不同起点学生在已有基础上取得的进步都应该得到认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在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表现出的个性和创造性,对同一信息作品的不同设计思路和不同设计风格、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技术解决方案等,都应给予恰当的认可与鼓励。

  二、学生学业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及学生年龄的特点,学生学业成绩评定由情感态度、基础知识、综合能力以及竞赛成果四部分组成。

  1、情感态度

  根据平时学生课堂表现情况确定,可以从课堂纪律、学生参与度、与人合作表现等情况综合评定,评定等级可以分为A、B、C、D四个等级(也可实行百分制)。合格率可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在90%左右。对于评定为“待合格”的学生,教师应向其指出缺点,帮助其改变;对于学期结束前有明显改进的,可重新评定。

  4

  2、基础知识

  要求学生识记教材中所涉及的关于信息、信息技术、计算机硬件、应用软件的使用等一般知识。取平时考察和期末考试总成绩。

  2017-2018学年度小学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评价

  模块评价细则

  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特点以及新时期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进行模块式的作品评价是有效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规范学生操作技能要求、融合学科知识、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根据区发展中心要求,特制定如下学科考核评价方案,供老师们参考。

  三年级模块评价

  根据纲要,三年级学生主要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正确方法,包

  括学生上机的常规、开关机、正确的指法等。这一阶段主要以兴趣为

  主导,学习鼠标器、键盘基本操作,按照规范的指法要求熟练掌握键

  盘输入,并学会使用一种中文输入法。能利用网络(例如:QQ、邮箱、

  微博)等学习资源辅助学习,初步参与网络交流活动,初步体验信息

  和信息技术的应用。

  评价作品

  评价标准

  等第

  评价1.能在记事本中输1.古诗输入要完整;(40分)

  优秀:100分

  入一首古诗并署名。

  2.会输入自己的姓名;(20分)

  ~85分

  3.会保存自己的作品到E盘(20分)

  良好:84分

  4.会通过管控软件学生端上传作品(20分)~70分

  三

  合格:69分

  年评价2.能在E盘建立自己1.能在E盘建立自己班级姓名的文件夹;~60分

  级班级姓名的文件夹(例如:(30分)

  不合格:60

  上31陈丽),并在文件夹中2.在文件夹中建立子文件夹若干;(20分)分以下

  学建立子文件夹若干(例如:3.将网上下载的相关资料整理放到相应的

  期音乐、软件、图片、网页、文件夹中(30分)

  文字),并将网上下载的相4.会通过管控软件学生端上传自己的文件

  关资料整理放到相应的文夹(20分)

  件夹中。

  三评价3.通过画图软件制1.图画立意合理、排版得当;(20分)

  年作一份母亲节贺卡一张2.会合理利用画图软件中的各类工具;(40级(利用画图工具在贺卡中分)下绘制图形,例如:矩形、3.会保存自己的作品到E盘(20分)学文字工具、多边形、用曲4.会通过管控软件学生端上传作品(20分)期线画爱心、涂色)

  评价4.迎六一节目创编

  1.会使用复制、粘贴组合图形;(40分)2.会使用文字工具输入文字;(20分)3.会保存自己的作品到E盘(20分)4.会通过管控软件学生端上传作品(20分)

  四年级模块评价

  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年的信息技术基础,主要培养学生使用

  wps办公软件编辑文档和制作电子报刊。这一阶段主要以兴趣和主题

  任务为主导,通过综合运用前阶段所学知识,如网上搜索等,利用

  WPS软件,进行主题式、数字化的学习和表达,提高应用信息技术解

  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网络交流的能力,即能利用网络

  (例如:QQ、邮箱、微博)等学习资源辅助学习,初步参与网络交流

  活动,进一步体验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

  评价作品

  评价标准

  等第

  评价1.能在WPS文字中设1.给学生一主题(例如:环保小卫士),让优秀:100分

  计电子报刊。会修饰文章,学生制作电子报刊;(20分)

  ~85分

  学会插入图片、艺术字、2.会插入合适的图片、自选图形美化文章;良好:84分

  会设置版面

  (30分)

  ~70分

  四

  3.会设置版面、会保存作品(30分)

  合格:69分

  年

  4.会通过管控软件学生端上传自己的文件~60分

  级

  夹(20分)

  不合格:60

  上评价2.通过电子邮箱发1.发送新年电子贺卡;(20分)

  分以下

  学

  送给老师或同学一张新年2.会写祝福语;(30分)

  期贺卡,并截图交给老师。3.会截屏,能在wps文字中保存作品(30

  分)

  4.会通过管控软件学生端上传自己的文件

  夹(20分)

  四评价3.利用WPS演示完成1.作品排版得当;(20分)

  年《印象高淳》作品制作。2.会插入图片、视频、音乐;(40分)

  级下学期评价4.撰写日志4篇

  3.会设置动画效果、超级链接、按钮(20分)4.会通过管控软件学生端上传作品(20分)1.开通QQ空间并撰写日志每学期4篇,主题鲜明、内容符合网络文明公约;(40分)2.会在日志中添加图片、声音等多媒体文件;(20分)3.会截取空间界面并填写空间地址,保存在wps文字中交给老师(20分)4.会通过管控软件学生端上传作品(20分)

  备注:三、四年级关于网络部分的课实施起来稍显麻烦,在课堂呈现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应该讲解演示给学生如何完成学习内容,例如三年级QQ的申请,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演示申请给学生看,记录下QQ号码和密码。同学可以回家申请,回家完成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和其他同学公用老师在课堂上申请的QQ,也可以互助完成申请任务,申请好的同学必须添加老师为好友,每个班级组建班级群,每个群必须遵守网络文明公约。四年级的邮箱部分,同样可以请学生使用QQ邮箱,作业的呈现形式可以使用发送新年电子贺卡的形式上交老师;关于微博的部分,请学生在QQ空间撰写日志,同样可以采取互助的形式和公用QQ的形式完成。

  五年级模块评价

  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两年的信息技术基础,主要培养学生编程思维。这一阶段主要以兴趣和任务为主导,通过学习两种编程语言,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编程的乐趣,培养编程思维。

  评价作品

  评价标准

  五评价1.能在logo中完成1.会正多边形的画法;(20分)

  年不同颜色的泡泡

  2.会在不同图形中填充颜色;(20分)

  等第优秀:100分~85分

  级

  3.会提笔落笔(20)

  良好:84分

  上

  4.会保存自己的作品到E盘(20分)

  ~70分

  学

  5.会通过管控软件学生端上传作品(20分)合格:69分

  期

  ~60分

  评价2.能在logo中完成1.会定义过程;(20分)

  不合格:60

  房子组合图形

  2.会调用过程;(20分)

  分以下

  3.会组合图形;(20分)

  4.能个性化的装饰房子(20分)

  5.会通过管控软件学生端上传自己的文件

  夹(20分)

  评价3.街舞男孩

  对学生进行发展性及过程性评价根据学生的出勤次数学习态度上课表现学生电子文件夹中平时积累的作品数量及质量等转化为量化分数评分以60的比例参与到期末学业评价中

  小哈佛信息技术学科期末评价方案

  一、评价形式:

  1、教师评价:以课堂表现,学习态度、作品质量等多种形式长期对学生进行观察和测评,并针对性进行表杨、鼓励等方式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期末进行统一考核,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进步程度进行综合性的评价。

  2、学生评价:学生平时的作品展示及互评以基础,以及学生结合自身程度然后根据进步与否进行生生互评及自评。

  3、期末结合素质报告手册进行一学期的自我评价。

  二、评价方式:

  为了更加全面的评价学生的学习,学期的评价形式用均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综合作业评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1、平时成绩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发展性及过程性评价,根据学生的出勤次数,学习态度、上课表现、学生电子文件夹中平时积累的作品数量及质量等转化为量化分数,评分以60%的比例参与到期末学业评价中。2、期末综合作业评价标准:根据各年级段本学期所学习的模块内容,进行综合的作业、作品制作,按照评价等级标准进行评分。评分以40%的比例参与到期末总的学业评价中来。

  三、各年级模块及评价标准:

  四年级:

  1、期末评价内容:根据自身程度,自行选择作业中的一种进行制作A类:利用网络为内容据托做一个以安全为主题的PPT,要求有背景、文字、艺术字、图片、自定义动画。每一项5分。B类:用教师提供的资料制作一个以环境为主题的PPT,要求有背景、文字、艺术字、图片、自定义动画,每一项5分2、评价具体标准:内容30分:主题突出、内容完整、整体风格统一流畅、协调技术50分:作品中使用了要求中的背景、文本、图片、艺术字、自定义动画等表现工具,每项10分,如使用超链接或动作功能,可额外每项加10分艺术性20分:整体界面美观,总体视觉效果好,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作品中色彩搭配合理协调,表现风格引人入胜;文字清晰,字体设计恰当。

  期末作业评价总分按比例换算成40分,参与期末综合评定综合评定,综合成绩在85分以上为优秀,70-85分为良好,60-70为及格,60分以下为须努力

  五年级:

  内容:表格信息的加工表格内容如下:期末综合作业要求如下:给定两个表格,完成以下作业:

  评价具体标准:时间:40分钟,提供两个表格给学生按表格要求1—10、1—4共14项内容,每项10分,总分按比例换算成40分,参与期末综合评定。综合评定成绩在85分以上为优秀,70-85分为良好,60-70为及格,60分以下为须努力

  六年级:期末评价内容:

  给定两幅图像,一幅为风景画,一幅为人物画,以替换人物背景为风景画为内容来考察学生传统的抠图制作。其操作涵盖了选框、移动、魔术棒、套索、图章等多种工具的使用,多图层的综合运用,图像大小的处理等多种所学内容,能展示学生综合处理图像的能力。

  评价具体标准:优秀:构图完整、合理,图片处理无痕,人物大小、位置适中。恰当选用制作工具和制作技巧。技术运用准确、适当、简捷。良好:构图较完整、合理。图片稍有痕迹,人物大小、位置适中。技术运用得比较准确、适当。及格:构图不合理,组合作品不连贯。技术运用得不准确、较烦琐。须努力:态度不认真,无作品创作及不考等情况。

  信息技术学业评价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业评价

  [摘要]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大潮中,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无论从培养目标、教学方法、评价方法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学业评价是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通过评价合理、有效地实施,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应用信息技术的技能,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保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本文将探讨关于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学业评价的几点看法。

  信息技术课程是基础教育领域中最年轻的课程,也从本次课程改革中吸取了营养,正在实现着从计算机教育走向信息技术教育、从技能训练走向信息素养教育的变革。这次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指明了信息技术教育的方向: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仅要培养学生操作的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掌握“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信息素养——通过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与传递,表达思想,实现交流,开展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在课程标准,还建议教师综合运用各种过程性评价方式,更多地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适当渗透表现性评价的理念,以学生在信息技术操作或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作为评价依据,全面评估学生在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与其他学科相比,信息技术学科在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和培养目标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点:信息技术的学习内容强调了原理、方法的理解与技能的形成与熟练,学习过程注重认知活动与技术活动的内在统一,培养目标则倡导原理知识、操作技能、技术文化、人文修养等多方面的统筹发展,因此,从教学评价方式的角度看,仅用教学结束后的纸笔测验显然难以适应新课程教与学的需要。

  以往的教学过程往往是先教后学,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评价体系。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一方面要树立“全程式的评价观”,另一方面还需要采用“面向教学的评价方式”。全程式评价观是指在教育教学前教师的教学设计阶段中,就需要对即将开展的教学过程和教学之后的计划实施的评价需要提前进行系统规划和准备工作,使评价量规成为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下的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地应该是“教—学—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搜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并分析学生的学习

  1/61/6

  信息技术学业评价

  情况,动态调整教学过程或提供学习建议,发挥对教与学的“全过程”促进作用。面向教学的评价方式,是指在进行学科教学中,应紧紧围绕学科特点,探索合适的评价方法,不能盲目地照搬其他学科的评价量规。

  课程评价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研究课程评价体系是促进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因此,要建立体现素质教育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上进和推动信息技术课程不断完善的信息技术课评价体系,体现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体系既要关注评价结果,更要关注整个信息技术课程教与学的过程,注重对学生信息意识和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修养、信息科学技术常识和信息能力的全面评价。

  高中信息技术课评价体系应有助于学生信息素质的全面发展,要改变只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单一总结性的考试评价方式,着眼于充分、全面地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提高信息意识,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关注个别差异,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一、高中信息技术学业评价的原则

  (一)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教师应注意发挥在信息技术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评价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评价促进学习;组织学生开展互评,在互评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组织学生参与评价标准的制定,并针对测验题目、学生的作答情况等方面展开班级讨论,共同探讨与评价有关的教学和学习问题,提高学生利用评价分析并改进自己学习行为的能力。

  建议教师根据评价目的和当地现状创造条件组织家长、学校、外部考试机构、教育团体等有关机构和人员参与教学评价。为了减少各评价主体的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干扰,教师可以在评价之前设计统一的评价标准,并与各评价主

  2/62/6

  信息技术学业评价

  体充分交流,提高评价主体之间的一致性,保证评价的客观与公正。评价结束后,教师应及时收集评价信息,统计、归纳评价结果,将评价结果用明确、简洁的方式尽快向学生和参与评价的有关人员进行解释(关于评价结果的报告和解释方法详见后面的章节)。

  (二)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实践

  中小学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水平、学习风格和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差异很大,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创造的欲望也更为强烈,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要正视这种个别差异,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的确定和选用,要在保证达到最低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允许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一方面,不同起点学生在已有基础上取得的进步都应该得到认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在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表现出的个性和创造性,对同一信息作品的不同设计思路和不同设计风格、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技术解决方案等,都应给予恰当的认可与鼓励。

  二、学生学业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及学生年龄的特点,学生学业成绩评定由情感态度、基础知识、综合能力以及竞赛成果四部分组成。

  1、情感态度

  根据平时学生课堂表现情况确定,可以从课堂纪律、学生参与度、与人合作表现等情况综合评定,评定等级可以分为A、B、C、D四个等级(也可实行百分制)。合格率可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在90%左右。对于评定为“待合格”的学生,教师应向其指出缺点,帮助其改变;对于学期结束前有明显改进的,可重新评定。

  2、基础知识

  要求学生识记教材中所涉及的关于信息、信息技术、计算机硬件、应用软件的使用等一般知识。取平时考察和期末考试总成绩。

  小哈佛信息技术学科期末评价方案

  一、评价形式:

  1、教师评价:以课堂表现,学习态度、作品质量等多种形式长期对学生进行观察和测评,并针对性进行表杨、鼓励等方式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期末进行统一考核,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进步程度进行综合性的评价。

  2、学生评价:学生平时的作品展示及互评以基础,以及学生结合自身程度然后根据进步与否进行生生互评及自评。

  3、期末结合素质报告手册进行一学期的自我评价。

  二、评价方式:

  为了更加全面的评价学生的学习,学期的评价形式用均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综合作业评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1、平时成绩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发展性及过程性评价,根据学生的出勤次数,学习态度、上课表现、学生电子文件夹中平时积累的作品数量及质量等转化为量化分数,评分以60%的比例参与到期末学业评价中。2、期末综合作业评价标准:根据各年级段本学期所学习的模块内容,进行综合的作业、作品制作,按照评价等级标准进行评分。评分以40%的比例参与到期末总的学业评价中来。

  三、各年级模块及评价标准:

  四年级:

  1、期末评价内容:根据自身程度,自行选择作业中的一种进行制作A类:利用网络为内容据托做一个以安全为主题的PPT,要求有背景、文字、艺术字、图片、自定义动画。每一项5分。B类:用教师提供的资料制作一个以环境为主题的PPT,要求有背景、文字、艺术字、图片、自定义动画,每一项5分2、评价具体标准:内容30分:主题突出、内容完整、整体风格统一流畅、协调技术50分:作品中使用了要求中的背景、文本、图片、艺术字、自定义动画等表现工具,每项10分,如使用超链接或动作功能,可额外每项加10分艺术性20分:整体界面美观,总体视觉效果好,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作品中色彩搭配合理协调,表现风格引人入胜;文字清晰,字体设计恰当。

  期末作业评价总分按比例换算成40分,参与期末综合评定综合评定,综合成绩在85分以上为优秀,70-85分为良好,60-70为及格,60分以下为须努力

  五年级:

  内容:表格信息的加工表格内容如下:期末综合作业要求如下:给定两个表格,完成以下作业:

  评价具体标准:时间:40分钟,提供两个表格给学生按表格要求1—10、1—4共14项内容,每项10分,总分按比例换算成40分,参与期末综合评定。综合评定成绩在85分以上为优秀,70-85分为良好,60-70为及格,60分以下为须努力

  六年级:期末评价内容:

  给定两幅图像,一幅为风景画,一幅为人物画,以替换人物背景为风景画为内容来考察学生传统的抠图制作。其操作涵盖了选框、移动、魔术棒、套索、图章等多种工具的使用,多图层的综合运用,图像大小的处理等多种所学内容,能展示学生综合处理图像的能力。

  评价具体标准:优秀:构图完整、合理,图片处理无痕,人物大小、位置适中。恰当选用制作工具和制作技巧。技术运用准确、适当、简捷。良好:构图较完整、合理。图片稍有痕迹,人物大小、位置适中。技术运用得比较准确、适当。及格:构图不合理,组合作品不连贯。技术运用得不准确、较烦琐。须努力:态度不认真,无作品创作及不考等情况。

  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设计

  ——《小小手》学情分析方案

  县(市、区)能力维度所属环境微能力点实践问题材料要求教学环境教学主题教学对象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分析工具

  分析方法

  学情分析实践方案

  xx县学校实验小学

  姓名

  xxx

  学科美术

  √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学业评价√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

  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应用信息技术可以了解哪些学情?呈现学情分析结果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针对主题提交一份学情分析方案,包括学情分析目的、内容(教学主题、教学对象、教学重点、学习难点等)、学情分析方法和工具。√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

  《小小手》

  二年级(2)班全体学生

  1.了解有关手指印画的基本方法,能够尝试将压印的指纹添画组合成有趣的图形。

  2.能够参与欣赏体验、互动探究、造型表现和评价交流等活动。3.感受手指印画造型的乐趣,激发绘画兴趣。手指压印的方向、大小、力度的控制。将指纹印联想添画使其变成有趣的新形象。1.问卷星。通过在问卷星上编制问卷,发送给学生填写,然后进行数据回收分析,最后为本课的课堂开展提高资料支持。2.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及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1.问卷法。通过设计问卷题目,了解学生对有关手指印画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了解学生对手指印画的兴趣。2.多媒体课件、白板展示互动法。利用白板与课件结合,引导学生了解有关手指印画的基本方法,并尝试将压印的指纹添画组合成有趣的图形。二年级学生因入校刚刚一年多,年龄较小、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自控能力差。行为习惯有待加强培养。经过一年多的培养。不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浓厚,绘画表现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丰富美术教学的形式,注重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处理好审美教育、思品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1.问卷调查法。使用“问卷星”这一分析工具,课前设计了调查问卷,对全班同学的生活经验、学习兴趣、知识储备与能力水平、认知水平等信息进行采集整理,结合教师的心理学知识以及敏锐的观察力了解学生信息和学习情况。

  评价标准

  自评等级校评等级是否推优

  2.观察法。课堂上,通过制作的PPT课件,全面观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热情、学习心理以及学习风格等,并适当地调整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3.课堂上利用白板与课件结合,展示学生印出的手指画,了解学生学习效果并给予表扬或纠正。

  优秀

  合格

  □方案要素完整,表述清晰;

  □方案要素完整,表述清晰;

  □方案能够有效支持学情分析目的达成;

  □方案能够支持学情分析目的达成;

  □工具设计/选用科学合理,操作便捷,分析结果易于导出□工具设计/选用合理,操作便捷。

  使用;

  □技术支持方式富有创新性,有学习与借鉴价值。

  √优秀□合格□不合格□优秀□合格□不合格□校优□县优

  评审签名:

  教学评价专指对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客体对象所进行的评价活动,其评价范围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其价值在于促进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教学评价也成为现代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成功教学的基础,而且是进行各种教育决策的基础。课标中也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中,评价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一张试卷解决一切问题。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以往的教学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评价的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评价除了上述目的,还是为了对教学情况进行反馈和分析,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手段,本次我们主要讨论的是以下六个问题1.什么是阶段性评价?2.阶段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关系。3.章节结束上机操作技术达标。4.阶段性作品评比。5.模块阶段测试。6.学生自评与互评。

  一、什么是阶段性评价

  阶段性评价是对一个学段、一个学科教学的教育质量的评价,其目的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的质量做出结论性评价,一般是在某一种学习阶段结束之后进行,即学生不再继续这项学习了,但这种阶段是模糊的。有时一个阶段的测验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实力、弱点,并改正自己的学习,是在学段或学期、学年结束时对学生发展目标实现程度作出的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积累和总结。阶段性评价以过程性评价生成的事实材料为依据,既要注重量化等级和质性评语的使用,又要重视典型事例和突出表现的事实描述,也可以理解为对学生某一单元或某一阶段学习效果所进行的的各种形式的检测。阶段性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老师和学生了解教学和学习效果,调整“教”和“学”行为的重要手段。阶段性检测的目的不是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重要的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教学中的缺陷,改进教学。宋老师的《制作电子校刊》这节课,是在学生已完成《文字处理》这一章的学习后的综合应用课程的第一节。这节课虽然老师用了一定的时间解决整体的规划和设计,但最终学生的作品会反映出这段时间《文字处理》这一章教与学的效果。也可视为通过这样的两堂课的最终作品来考察学生学习的结果,做为一种阶段性的评价,同时可以让学生体会学以致用,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

  阶段性检测不能过多过滥。在评价学生阶段性检测成绩时,除了了解对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正确程度,还应对其他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进行考量。平时的检测难度要适中,要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拿到高分甚至满分,鼓励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及时进行鼓励和引导。

  二、阶段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关系

  过程性与阶段性都是围绕着学生发展目标,过程性评价侧重于目标的一步一步发展,阶段性评价侧重于达成度的评价,这意味着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是积极主动的通过目标的预设引领学生成长,而完全有别于过去到了期末给学生做鉴定、写评语;而阶段性的评价结果随着改进计划的确定亦成为下一次评价的起点,进入被评价者发展的进程之中。将过程评价与阶段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过程性评价为阶段性评价提供事实材料依据,阶段性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总结,这意味着过程性评价侧重于记实、积累。过程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的目标是相同的,都是要促使学生学会成长,激发学生努力追求目标和不断自我完善,只是具体任务和目的不同。过程性评价的任务是重在关注、重在记实、积累,目的是要通过关注、写实捕捉学生的细微变化和点滴进步,进而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主动发展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阶段性评价的任务是重在总结、评价,目的是通过目标达成度的评价使得师生了解发展水平,明确下一步努力方向。作为新课程的评价理念而提出的过程性评价,目前还找不到权威的定义,但可以这样来理解:过程性评价的“过程”是相对于“结果”而言的,具有导向性,过程性评价不是只关注过程而不关注结果的评价,更不是单纯地观察学生的表现。相反,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性结果,如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水平做出判断,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是过程性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过程性评价的功能主要不是体现在评价结果的某个等级或者评语上,更不是要区分与比较学生之间的态度和行为表现。从教学评价标准所依据的参照系来看,过程性评价属于个体内差异评价,亦即“一种把每个评价对象个体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或者把个体的有关侧面相互进行比较,从而得到评价结论的教学评价的类型”。评价的功能主要在于及时地反映学生学习中的情况,促使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积极地反思和总结,而不是最终给学生下一个结论。也可以理解为:过程性评价是指在活动运行的过程中,为使活动效果更好而修正其本身轨道所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活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及时修改或调整活动计划,以期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这是近几年来,广大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以新课改为背景,不断探索、尝试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评价方式。它渗透于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所表现出的种种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的评估,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一种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的“过程性评价”。及时、准确、积极、有效的过程评价对课堂教学起着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

  用,同时也对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更能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仅如此,课堂中良好的过程评价还会增添许多情感和人文因素,而使得课堂生动、活泼了起来。因此,过程性评价,不是对学生进行简单、概括地予以肯定或否定,而是要密切关注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给予有针对性的积极的评价,从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并促进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愉悦地学习,让学生在不同的领域里展示自己的优势和成绩,记录下自己的进步,增强学好信息技术的信心,特别是使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康发展。在宋老师的《文字处理》这一章的教学中(案例只提供了其中一节课),在每一节课的课堂上,老师都用教学网络提供了当堂课的教学反馈,通过这些反馈,老师能及时地调整教学,将整个《文字处理》这一章的教学导向最理想的结果。而且平时宋老师的教学非常重视学生的自评与互评,通过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关于自评与互评的操作细节会在第六个讨论主题中详细讨论),可以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和自省,保证最终良好的学习效果。宋老师在每节课上对评价的重视和体现,正是通过过程性评价引导学生走上良性的学习道路。这样才能在最终的阶段性评价的同时进行整体系统化的文字处理综合应用,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过程性评价重视了对学生在学习中各个环节的评价。重点关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是否能与其他同学合作探讨相关的学科问题,是否独立思考并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见解等等。教师选择恰当的语言,适时的时机,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对待学习的态度。这种评价通过评价的学习过程,教师可以及时调整自我的教学行为,这本身也是教师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中,“教学相长”,增加师生感情,提升学生学习和掌握本学科知识的兴趣和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评价形式忌单一。(对的要表扬,错的要分析:自评与互评)2.不能为评价而评价。“回答正确”、“非常好”、“棒极了”、“大家为他鼓掌”使得学生对教师评价语言感受不深,无动于衷,甚至觉得很幼稚和“言不由衷”。为了评价而评价,考虑到学生有怎样的收获了吗?好,好在哪?是否所有的学生都明白?3.评价时机如果不当或者滞后,容易导致学生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而变得无所适从;一但有学生反映出的问题可能代表一些人的问题,教师必须对此做出评价,必须追问原因,并依此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4.评价内容一维。只关注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忽视甚至遗漏了学生在整个学生过程中所运用的学习方法和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1.激励性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引导。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和赞美。”尤其是

  对一些“弱势群体”的同学,更需要在课堂上毫不吝啬地给予积极的以激励为主的评价,鼓励他们、赏识他们,因为人在激励和鞭策下会不断地获得内驱力,从而不断发展和进步。2.真实性要使评价结果有可信度,教师的评价就必须要真实!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们都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非常注意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知道要在课堂评价中多用激励性的语言,都在避免给学生施加不必要的压力,但是使用不当就会适得其反,矫枉过正了。有些教师激励性的语言夸大其辞,缺乏一定的真实性。一个从未完成过学习任务的学生,今天完成了基本任务,教师表扬了他:“你今天的表现让我很兴奋,你在进步,我很为你高兴,加油!”表扬的话语令学生感动,学习更加有动力了。表扬要有标准,要有分寸,要得体,要一视同仁。评价越真实,越有“透明度”,就越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3.时效性教育学家布莱克·威廉提出,最有益的教师评价就应该是“具体的、描述性的和及时的。”一名好的教师,应该总是带着欣赏的眼光、亲切的微笑和积极的态度,赏识每一个学生,他会在每个时刻、每个环节,仔细倾听着每个学生的回答,在倾听中挖掘着学生的闪光点,同时发现问题,做到及时肯定学习过程中的点滴成果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指明学生应该纠正的错误,并指明继续努力的方向。但是,这并不等同于“立即”评价,老师要想做出“即时评价”,也一定要有一个思考的过程,这对教师是个考验,这个过程充满着智慧,要思考从怎样的角度、用怎样的语言、在怎样的时候进行评价,学生的优点是什么,问题在哪里,怎样评价,这样不仅对当事人(回答问题的学生)有很好的激励作用,还对其他听课的学生也有很好的警示作用。只有把握好评价的最佳契机,评价才能到位,才能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使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明白道理何在,才能真正使学生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才能真正积极地推动学生的发展。4.多维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观察、评价他们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以及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科学的价值观诸多情况,多样化、多渠道、全方位地从三维目标入手评价学生,是鼓励学生爱学、乐学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三、章节结束上机操作技术达标章节结束上机操作技术达标

  章节结束上机操作技术达标作为一种评价检测的方式,主要用于本章节学习结束后,检测学生对本章节所学技术是否达到预期标准。本学科学科检测过程中,大部分老师还是非常重视学生的上机实践能力,也非常希望能达成新课改提出的教学目标。在检测时也经常以学生作品为主要项目。但有的学习作品创意、艺术性都很强,但并没有将所学技术都用上,这样就对学生是否全面掌握了所学技术没有把握。针对这种情况,可在章节学习结束后进行上机操作的检测。检测题的要求以全面反映本章节所学为主。可以设计统一的一个或者几个任务,要求在同样的前提下完成某几项技术操作达到最终的目标,这样的检测是达标检测。只要完成相关技术操作就算过关,不对创新、艺术性做过多要求。如果不想用固定的题目来检测学生,而采用宋老师的《制作电子校刊》这样的形式,让学生以创作作品的形式来检测技术是否达标,那么在任务布置之初就要对要求必须体现的技术和效果明确地说明,但这样做的效果可能会影响作品的艺术性。这需要老师们自已根据学生的情况和具体教学内容来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关于阶段性作品的评价问题,是我们的第四个讨论主题。

  四、阶段性作品评比

  如果仅仅是通过章节结束上机操作技术达标检测学生的学业水平,很多老师又觉得不足以全面评价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尤其是其信息素养等综合素质的水平。所以我们可以进行阶段性的作品评比做为章节结束上机操作技术达标的补充。在阶段性作品评比时,所用的评价标准与章节结束上机操作技术达标不同,如技术应用这部分。章节结束上机操作技术达标应该是应用了测试要求的技术,而阶段性作品评比应要求所用技术合适恰当。如动画制作中(以Flash为例),章节结束上机操作技术达标要求将逐帧、运动渐变等等所用技术都反映出来,而在阶段性作品评比要求在学生自己确定主题的情况下所选用技术恰当地达成了目标。如有的片段可能用逐帧动画是最合适的,那么虽然学生没有用到所学的大部分操作技术,在技术应用这部分也应给予高分。在学生作品评价过程中,学生所选主题、艺术性和创造性都应占相应的权重比例。在评价的过程中,身为老师要对我们的态度、语言有艺术性的追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教学语言艺术,他深刻地指出:“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要想提高评价语言的有效性,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大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中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果教师的评价语言不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无论你说的多天花乱坠,都是无效的。

  2.差异性原则

  评价也必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即要坚持差异性原则。学生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学业成绩的差异上,还表现在生理特点、心理特征、动机兴趣、爱好特长等各个方面。这使得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目标以及发展速度和轨迹都呈现出一定的独特性。我们教师面对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他们是千差万别的,他们是在不断发展的,他们处于不同的生活环境,走着不同的生活道路,世界在他们的眼中也呈现了不同模样,所以他们对同样的事物有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看法。所以我们老师不能用相同的尺度去度量他们,去要求他们。我们的教育是要让犯错误的同学慢慢少犯错误,直至最后不犯错误;让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把成绩慢慢提高,这才是教育的灵魂之所在,这才是充满智慧的教育。由于人的发展分为“一般发展”和“特殊发展”两种类型,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评”。我们的评价语言要富有想象力,能够唤起各类学生发展的力量,能够给他们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个性、心理、知识结构、回答的问题,灵活运用多样化的语言给予及时、恰当、有针对性的评价,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促使他们自觉地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健康的学习心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同时,教师要表达出对学生的充分信任,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克服学习中的不良心理反应,促使学生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成为学习和生活的成功者。

  3.具体性原则

  我们在课堂上经常会听到教师的这些评价语言―――“不错”、“很好”、“再想想”、“你能做得更好”等等。的确,这些语言有一定的激励性,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无法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笼统、概括性的语词,尽量少用,课堂评价语言一定要具体、明确,这样学生才能明确教师的态度和期望。

  4.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即要求教师评价时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正确、精确。也就是说,评价要有根有据,要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结果或学习行为。教师在教学情景中,要避免两种情况:一是无中生有的评价;二是“名不副实”的评价。客观评价能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鼓励”、“赞赏”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之上,如果离开了客观评价,“鼓励”、“赞赏”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因为成功只有在失败的映衬下才显得更光彩夺目,表扬也只有在客观评价的前提下才更具魅力。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观察学生、分析学生,实事求是地肯定其优点,指出存在的问题,不能手足无措,也不能巧妙回避,否则会导致学生形成应付的学习态度。如果教师不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进行评价,有时反而会产生负面效应。评价语言的使用要正确。评价语言要注重精确性、有区分度。一个班几十个学生的己有经验、兴趣、爱好以及对知识的理解肯定存在着水平上的差异,所以教师对不同学生的作品必然应当有不同评价,即

  评价语言要有区分度、精确性。一句笼统、简单的评价,学生甲听到后可能十分得意,因为他在班上学业不佳,常常表现出动脑筋不够,但学生乙的反应却很平淡,因为这种表扬一点不能看出他与其他同学不同之处,不能激起他的兴奋。每一位学生都希望从教师那儿得到不同于其他同学的特别的评价,这种评价无论是肯定或部分肯定,都会使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特别用心和关注,从而促进教与学活动的积极展开。

  5.情感性原则

  课堂评价语言不仅要讲求科学性,也要注重情感性。教师要满怀着对学生的爱,从对学生的尊重的角度出发,用饱含情感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有着浓浓人情味的评价语言,能使学生以更强的自信心投入学习,也让课堂气氛变得更加和谐。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由此可知,只有动情的评价才能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心扉。教师要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用学生的价值观去理解学生,要把话说到他们的心灵中去。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教师充满真情的赞赏,能让学生沐浴爱的芬芳。当然,“真诚”在某种程度上与说话者的品质有关。如果一个教师平时对学生挖苦讽刺,课堂上很难与学生进行良好的对话交流的,那么他的评价语言也很难对学生发挥作用。所以做诚实的人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当记住,想要成为学生的朋友,除了学识外,还要真诚!此外,教师在使用课堂评价语言时必须做到“有礼貌地说”。由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存在社会距离,所以在师生交往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学生也要尊重教师。不过由于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角色迥然有别,一般情况下不存在学生歧视教师的问题,问题主要在于教师是否能够平等地对待学生。在课堂教学情景中,教师的一些评价语言如果威胁了学生对自我印象期望的话,就会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或者影响教学的有效性。如:一位学生回答错了,教师说:“这个问题咱们说了多少遍,还错!”这是对学生不礼貌不尊重的表现,“错有错的美丽”,学生的错误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很好的警示牌。不少教师在自己在教学论文或教学随笔中,尤其是递交的参赛作品中,其用语是相当科学、准确、生动的。然而对学生的评价语言无论是口头上的还是书面上的都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教师的一句话,可以使一个人越学越有信心,也可以使一个人越学越觉得没意思;可以使一个人在这个学科上成为很有造诣的人,也可以将这个人从此毁掉。

  6.艺术性原则

  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评价语言更是这门艺术中的精髓。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闪光点,并创造性地实施评价。不断变换表达方式和评价的角度,或是一句赞叹,或是一句玩笑,或是一句名言。语气要诚恳,要用充满爱心和智慧的语言去熏陶、感染学生,让学生沐浴在教师富有个性的评价中,促进学生个体的良性发展。请蹲下身子看学生,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五、模块阶段测试

  通过认真组织实施模块阶段测试,能够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测试重点不仅是对知识的记忆和重现上,不能孤立地对知识和技能进行测试,更要注重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认识和理解,注重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适当增加能力考察题和自主探究题的比例,设置有助于学生理解和综合运用知识的实际问题情境,在解决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实际问题情境,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评价。检测的目的不仅在于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因此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或挑选针对性强的测试题,采取多层次的信息反馈途径,对测试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以便对以后的教学活动进行调整。依据现行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本要求命题,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考查,尤其是操作能力的考查,注重考查学生的“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可以来源于教材的习题并加以改造,其难度不高于教材中例题、习题的水平。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应用,不要盲目加深难度,力求抓住主要的、基础的东西。

  1.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把握知识联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把握知识联系。

  信息技术学科会考的笔试试题一部分来源于学生的上机操作(主要是操作的方法或结果),另一部分则是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考查,着重考查“双基”的掌握情况。重视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还要重视知识联系,灵活应用知识,测重运用一个知识或多个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或运用多种方法去解决一个问题,从而检测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测重考查学生上机操作和知识联系过渡的能力,如果学生平时有做过,这个题目就很简单了,反之若只是死记硬背,那这种题目的得分率就低了。让学生更好的联系知识,还能发散思维、提高操作技能。

  2.以图形代替文字描述,注重考查学生运用能力。以图形代替文字描述,注重考查学生运用能力。

  目前常用操作系统是视窗操作系统,直观的图形化界面大大方便了用户操作,图形化界面中各种操作也就成为考试的一个要点。还有一部分试题虽是文字描述,但仍是关于操作的考查,要求学生不仅平时要多练习,更要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比较学习,如常用工具栏、状态栏、文字工具栏上的每个图形按钮的形状和功能要熟练掌握。

  3.注意试卷的区分度。注意试卷的区分度。

  模块考试是一种达标考试,主要用于检测高中学生通过学习是否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目标,其主要功能不在选拔,而在于检测和激励。试卷难度区分度一般在8:1:1,容易题占80%,中等题占10%,稍难题约占10%。主要是检测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不要盲目加深和拔高难度,更好地做到双基教学和能力培养相结合。

  4.联系生活实际,考查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生活实际,考查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提供服务。要注重这方面能力的考查,所用数据最好是来源于生活中较新、较有特色的例子。

  六、学生自评与互评

  1.自我评价

  学生的自我评价,就是把自身的行动及其结果与一定的价值尺度相比较的过程。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可以给学生创造自我评价的机会。学生通过自我评价,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素质教育的一个亮点是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己体验、领悟、积累的过程。多给学生创造自我评价的机会,可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在通过一个阶段的教与学后,应鼓励学生根据阶段性测试所反映出来的情况和问题,对自己前阶段的学习过程做小结,这样不仅是对以往所学的查缺补漏,也是对自省能力的有效提高,会让学生终身受益。

  2.学生互评

  如果评价作为教师的“专利”,学生就处在被动甚至被忽略的地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生生评价时,由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容易出现思想的交锋,学生对学生的“即时评价”容易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评价能力,更锻炼学生表达自己看法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珍重他人的优良品质以及相互协作精神。让学生参与评价,学会评价,可以说是一箭双雕!应当强调在学生互评之后,教师必须给予综合性的评述,让学生对问题的认识统一到一个基点上。学生在课堂上形成的这种互评互析的评价伙伴关系,使评价成为实现学生对自己学习行为的自我调控的过程。

  3.小组互评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人际交往、协调合作的个性品质的培养。新课标提倡学生小组之间互相评价,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评价往往出现在教师精心组织的辩论中,在教学中的重点或教学难点突破时,经常采用。通过将小组成员的意见综合,由发言人来阐述,而后相互反驳,在互动的过程中,有争论、有理解、有碰撞,这样大家对讨论的问题有了明确的认识,学习知识、领悟方法、修正思想,

  同时获取极大的情感满足,也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互评。但是,小组的构成一定要有科学性,要有不同特质的学生,即要由各具特色的学生共同组成。比如,有的学生记忆力好,有的学生理解力强,有的学生善于表达,有的学生比较沉稳,有的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学生善于抽象思维,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很强,有的学生有很强的空间想象力,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很独特等等。我们将这些不同特质的学生尽量均匀分布到各个学习小组,以期相互促进,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要注意避免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教师给组长布置任务至关重要,组长要能够带动组内每一个学生。总之,评价不是个新兴的话题,它将是永远的话题,我们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才能运用自如,才能使评价真正起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业评价

  [摘要]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大潮中,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无论从培养目标、教学方法、评价方法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学业评价是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机组成局部,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通过评价合理、有效地实施,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应用信息技术的技能,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保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本文将探讨关于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学业评价的几点看法。

  信息技术课程是根底教育领域中最年轻的课程,也从本次课程改革中吸取了营养,正在实现着从计算机教育走向信息技术教育、从技能训练走向信息素养教育的变革。这次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指明了信息技术教育的方向: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仅要培养学生操作的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掌握“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信息素养——通过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与传递,表达思想,实现交流,开展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在课程标准,还建议教师综合运用各种过程性评价方式,更多地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适当渗透表现性评价的理念,以学生在信息技术操作或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作为评价依据,全面评估学生在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与其他学科相比,信息技术学科在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和培养目标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点:信息技术的学习内容强调了原理、方法的理解与技能的形成与熟练,学习过程注重认知活动与技术活动的内在统一,培养目标那么倡导原理知识、操作技能、技术文化、人文修养等多方面的统筹开展,因此,从教学评价方式的角度看,仅用教学结束后的纸笔测验显然难以适应新课程教与学的需要。

  以往的教学过程往往是先教后学,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评价体系。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一方面要树立“全程式的评价观〞,另一方面还需要采用“面向教学的评价方式〞。全程式评价观是指在教育教学前教师的教学设计阶段中,就需要对即将开展的教学过程和教学之后的方案实施的评价需要提前进行系统规划和准备工作,使评价量规成为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新课程下的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地应该是“教—学—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搜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并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动态调整教学过程或提供学习建议,发挥对教与学的“全过程〞促进作用。面向教学的评价方式,是指在进行学科教学中,应紧紧围绕学科特点,探索适宜的评价方法,不能盲目地照搬其他学科的评价量规。

  课程评价在课程体系中起着鼓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研究课程评价体系是促进课程改革和开展的需要。因此,要建立表达素质教育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开展、鼓励教师上进和推动信息技术课程不断完善的信息技术课评价体系,表达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的

  多元化。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体系既要关注评价结果,更要关注整个信

  息技术课程教与学的过程,注重对学生信息意识和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修养、信息科学技术常识和信息能力的全面评价。

  高中信息技术课评价体系应有助于学生信息素质的全面开展,要改变只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单一总结性的考试评价方式,着眼于充分、全面地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提高信息意识,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关注个别差异,了解学生开展中的需求,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一、高中信息技术学业评价的原那么〔一〕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师应注意发挥在信息技术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评价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优势和缺乏,以评价促进学习;组织学生开展互评,在互评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组织学生参与评价标准的制定,并针对测验题目、学生的作答情况等方面展开班级讨论,共同探讨与评价有关的教学和学习问题,提高学生利用评价分析并改良自己学习行为的能力。建议教师根据评价目的和当地现状创造条件组织家长、学校、外部考试机构、教育团体等有关机构和人员参与教学评价。为了减少各评价主体的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干扰,教师可以在评价之前设计统

  一的评价标准,并与各评价主体充分交流,提高评价主体之间的一致性,保证评价的客观与公正。评价结束后,教师应及时收集评价信息,统计、归纳评价结果,将评价结果用明确、简洁的方式尽快向学生和参与评价的有关人员进行解释〔关于评价结果的报告和解释方法详见后面的章节〕。

  〔二〕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实践中小学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水平、学习风格和开展需求等方面的差异很大,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创造的欲望也更为强烈,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要正视这种个别差异,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确实定和选用,要在保证到达最低教学要求的根底上,允许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一方面,不同起点学生在已有根底上取得的进步都应该得到认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在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表现出的个性和创造性,对同一信息作品的不同设计思路和不同设计风格、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技术解决方案等,都应给予恰当的认可与鼓励。二、学生学业评价的内容和方法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及学生年龄的特点,学生学业成绩评定由情感态度、根底知识、综合能力以及竞赛成果四局部组成。1、情感态度根据平时学生课堂表现情况确定,可以从课堂纪律、学生参与度、与人合作表现等情况综合评定,评定等级可以分为A、B、C、D四个等

  级〔也可实行百分制〕。合格率可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在90%左右。对于评定为“待合格〞的学生,教师应向其指出缺点,帮助其改变;对于学期结束前有明显改良的,可重新评定。

  2、根底知识要求学生识记教材中所涉及的关于信息、信息技术、计算机硬件、应用软件的使用等一般知识。取平时考察和期末考试总成绩。3、综合能力采用作品式评价方式。包括平时的根本技能评价与期末的综合应用评价。根本技能评价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一般掌握情况,期末的综合应用评价,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评价内容可根据教材中各分册的相关内容来确定。由教师组织学生结合教学进度,在平时及期末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要做到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4、创作与竞赛成绩对参加信息技术奥赛,或在上级组织其它活动中获奖的学生予以格外奖励,激发学生参与信息技术学科竞赛,挖掘对这方面感兴趣并且有天赋的学生。参加相关竞赛也是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兴趣的一个很好的手段。对获奖学生予以格外奖励不仅奖励获奖学生本身也是对其他学生的一个鼓励。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我们应该积极地围绕新的评价体系,充分领会新课改的核心思想,运用新的评价方式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科学设计与有效实施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将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新课改后必

  要思考的问题三、小结高中信息技术学业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机组成局部,对信息

  技术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通过评价合理有效地实施,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应用信息技术的技能,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保证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顺利达成。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评价方式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如何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利用表现性评价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的不断实践探索和广泛的交流,研讨与经验交流,参与评价方案的合作设计,不断地提高评价的水平,逐步探索出能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1]苗逢春.信息技术教育评价:理念与实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张咏梅,孟庆茂.表现性评定及其相关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7):27-31[3]李永珺,张向众.新课程评价中的表现性评定[J].教育开展研究.2002(12):54-57[4]李艺,李冬梅.信息技术教学:继承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一、本册教学内容在《纲要》中的说明

  本册教材作为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的开篇,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小学知识的总结、延伸和扩展,同时也是为以后更高一级知识技能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是学习其他内容的必备“工具”。本册教材在内容的选取、难易程度的分配以及学习方式的采用上,遵循《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精神,以兴趣为起点,以活动为主线,以小学知识为基础,螺旋上升地设置内容;以符合初中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实践任务为主线,将学生必须掌握的软件知识和操作技能有机融合到不同的实践活动中,通过活动的不同技术要求引领学生学习必要的软件操作,从而获得情感与思想上的启迪和教育;同时,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在生活、学习中价值的理解,推动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学习,解决实际问题,实现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与学习工具的双重价值。第一单元,主要了解信息社会的含义,体验和分析信息技术对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影响,探究和初步理解计算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术使用习惯;了解计算机病毒危害和防范,养成保护自己信息安全的意识,保持健康心态文明上网;利用Word排版知识进行文字处理。第二单元;通过制作电子报刊,学习使用搜索引擎,主动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体验互联网上的交流方式;利用PowerPoint知识进行电子报刊的设计和制作;第三单元,学习使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与数据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第一单元学习质量评价标准

  (一)教材知识概要

  知识构成课节应用模块知识第一课了解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定义技能

  认识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组成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区别和联系设置文字字体设置文字字号设置文字字型字体设置设置文字颜色理解文字缩放设置字符缩放为文字添加或取消下划线了解度量单位设置段前、段后间距设置行间距段落设置理解首行缩进理解五种对齐方式设置首行缩进设置段落对齐方式

  第二课了解计算机硬硬件大盘件点

  了解常见硬件设备的功能和作用

  了解计算机配置

  查看硬件配置

  设计表格插入表格合并单元格表格操作拆分单元格设置边框线设置和取消底纹

  插入及删除行插入及删除列了解硬件与软件的关系了解知识产权计算机软件安装软件卸载软件认识文本框插入及删除文本框设置文本框大小第三课计算机的“灵魂”文本框操作设置文本框位置在文本框内添加文字设置文本框环绕方式设置文本框内文字格式插入及删除图片设置图片大小及位置设置图片环绕方式图片操作插入自选图形设置自选图形形状设置自选图形环绕方式第四课当好小主人文件操作了解文件名了解文件类型了解文件属性修改文件名查看文件类型查看文件属性

  了解文件组织结构规划文件组织结构

  查看文件组织结构

  新建文件及文件夹删除文件及文件夹移动文件及文件夹复制文件及文件夹了解计算机病毒和木马的危害计算机病毒了解计算机病毒和木马的防治查看计算机病毒与木马第五课计算机安全大家谈文字处理插入文字及文字块删除文字及文字块移动文字及文字块复制文字及文字块拆分及合并段落BBS(二)学习质量评价标准第一课认识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定义及应用1.知识达成目标(1)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应用领域;(2)明确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关系;2.技能达成目标(1)能用学过的Word知识突出显示文字;了解BBS在BBS中发帖子

  (2)能用学过的Word知识对不同级别的文字进行归纳;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1)通过讨论与交流,体验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2)逐渐养成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好习惯。说明1、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首先要从身边的事说起,让学生说说他们所知道的信息技术应用。2、通过交流,学生们对信息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信息技术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技术,它应用在哪些领域,信息技术与我们常说的计算机技术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这些问题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知道的不多。建议教师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在文章中找答案,然后通过交流与讨论得出结论。3、统一了结论,再让学生们通过Word排版技术将这些问题标注出来。在让学生操作之前,建议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将排版经验告诉学生,然后由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进行操作。学生在小学学过的那些操作可能会忘记,而且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大,教师要充分考虑到这些问题。建议教师提供一些帮助文件,并引导学生们根据实际需要自行选择学习内容。4、评价作品时,建议教师挑出典型作品进行分析、评价。评价时不要过分强调技术、要从文章的易读性、美观等人文方面进行评价,让学生熟悉中学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评价时好的提出表扬,差的地方提出修改意见。第二课硬件大盘点——计算机硬件基础1.知识达成目标(1)了解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的时间、地点与名称。(2)了解计算机的四个发展阶段。(3)掌握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4)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5)知道常见硬件及其作用。(6)能根据实际需要设计表格2.技能达成目标(1)会查看主要的硬件信息。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1)关注当前技术动态,了解新产品名称及性能。(2)善于总结和积累知识与经验。说明:1、计算机中的硬件种类繁多,学生们会感到没有头绪,无从下手。建议教师从基本配置和扩展配置两方面进行。2、介绍基本配置时,建议教师从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开始,结合计算机的工作原理逐一介绍这些配置,这样就可以把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硬件编成一条线,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3、虽然计算机的硬件各不相同,但查看结果相似,因此用表格来表现最为合适。在操作之前,教师不要将表格的形式和内容先告诉学生,而是应和学生一起分析,总结,归纳,确定了表格的形式和内容之后再插入表格。4、对表格的操作在小学已经学过,在此教师不应再讲,只需要提供帮助文件即可。第三课计算机的“灵魂”——计算机软件基础1.知识达成目标(1)了解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关系。(2)了解操作系统的作用及常见操作系统。(3)掌握软件安装与卸载的作用及含义。(4)了解有关知识版权的知识及相关法律。2.技能达成目标

  (1)能安装简单的应用软件。(2)能根据需要卸载软件。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1)确立版权意识,尊重知识产权,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2)关注信息领域发生的技术革新和重大事件。说明:1、关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理论性较强,对于刚上初中的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建议教师用比喻教学法将硬件比喻成“躯体”,软件看作是“思想和灵魂”,帮助学生理解。在这部分教师要强调硬件不是指“硬”的器件,软件也不是“软”的器件,只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不论是“软”还是“硬”,一律属于硬件。2、对于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概念,教师也不必深讲,只告诉学生系统软件是基础和平台,就像人的基本功能力(呼吸、吃饭、睡觉、走路等),只有具备这些基本能力,才能发挥其他专能。3、一台计算机能否发挥它的强大功能,关键在于它所安装的软件,但应用软件的种类太多,不可能将其全部安装到计算机中,因此要有选择地安装,不需要的软件要将其卸载。4、对于计算机来说,硬件固然重要,但软件更加重要。一个软件的开发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想让计算机发挥强大功能,必须要开发出更多更好的应用软件。能够让计算机软件健康、稳步向前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好的环境,就需要大家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这部分建议教师先组织学生讨论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及如何保护知识产权,最后要告诫学生不但要自己有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更要向更多的人去宣传,本课让学生制作一幅知识产权宣传画。第四课当好小主人——管理文件1.知识达成目标(1)了解文件名的作用及其组成部分。(2)了解路径的的概念。(3)理解文件只读、隐藏属性的含义及作用。2.技能达成目标(1)能熟练查看完整的文件名。(2)能熟练查看文件或文件夹的路径。(3)能熟练设置文件属性。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1)养成做事事先规划的好习惯。(2)提高管理能力。说明:1、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白管理文件的必要性。管理需要管理方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讨论、根据哪些方面进行分类,也可以提供几种方案。2、想对文件进行分类管理,首先要对文件有所了解,这样可以引出查看文件信息操作。查看文件信息的操作很简单,关键是让学生了解“文件属性”那几项内容的含义。3、在让学生们动手整理文件之前,教师可以提供几种管理方案供学生参考,然后让学生画出自己的文件组织结构图,最后要按照自己的组织结构图进行操作。

  第五课计算机安全大家谈——计算机病毒与木马1.知识达成目标自主学习(1)病毒和木马的定义及危害。(2)病毒与木马的联系与区别。(3)如何防治病毒和木马;2.技能达成目标(1)根据需要改写文章。(2)在BBS上发表文章。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1)面对盗号、病毒等消极因素,能认识到它是任何事物发展中必然出现的阴暗面,需要积极面对及时防护。(2)遵守各项法律法规,不从事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的信息活动。(3)能负责、安全、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4)养成定时升级病毒库、定时杀毒的好习惯。说明:1、高效率地使用计算机,除了硬件、软件等基本条件以外,计算机安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关于计算机安全,至少要让学生明白三件事:(1)危害计算机安全的因素有哪些?(2)它们是如何危害计算机的?(3)如何防治?。教师可以将问题先抛出来,然后指导学生阅读文章并讨论,然后找出答案,然后对文章进行改写。2、改写文章是信息技术与语文的整合,教师应该先从语文的角度出发,然后用Word技能来实现。3、班内讨论是一种小范围的讨论,BBS则是一种大范围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和远地不相识的人一起到BBS上发表文章并讨论。这是一种新的尝试,更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将文章上传到BBS上操作比较简单,教师不必过多讲解,但要重点提醒学生上传到BBS的文章应该是积极向上的、健康的,建立负责任使用信息技术的好习惯。三、第二单元学习质量评价标准(一)教材知识概要知识构成课节应用模块知识第六电子报刊知识电子报刊组成部分技能

  课成立编辑部网上搜索

  了解搜索引擎了解搜索方法关键字搜索设置版面大小显示、隐藏网格线和参考线

  第七插入及删除文本框课各幻灯片基础知识(一)负其设置文本框大小及位置责设置图片大小及位置设置幻灯片背景了解电子邮件共享资源第八课粗具规模幻灯片基础知识(二)了解局域网了解FTP收发电子邮件通过局域网进行资源共享通过FTP进行资源共享从文件中插入幻灯片调整幻灯片顺序删除幻灯片修改幻灯片母版取消幻灯片背景图形第九课粗益求精压缩与解压了解什么是压缩幻灯片基础知识(三)了解超级链接设置超级链接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方式设置幻灯片的动画效果压缩文件及文件夹插入及删除图形

  解压被压缩的文件(二)学习质量评价标准第六课成立编辑部——电子报刊的策划及筹备1.知识达成目标(1)了解电子报刊的组成;(2)知道素材收集和加工的通用方法;2.技能达成目标(1)能根据需要搜集素材;(2)能根据需要加工素材;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1)富有交流意识,掌握彼此交流的基本方法和策略;(2)富有合作精神,乐于与他人合作。(3)关于用倾听、理解、说明、妥协等技巧协调与组织合作活动。说明:5、一开始建议教师提出模仿性任务,给出样板,如教师展示许多获奖电子报刊,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总结归纳出电子报刊的组成部分。教师进一步提出让学生们创作一份属于自己的电子报刊,但电子报刊的工作量非常大,靠一个人的力量难以完成,从而提出合作的必要性,建议教师将学生按就近原则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6、引导学生确定主题内容及成员分工。教师可以学生商讨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但不能代劳。教师要强调同学之间要彼此尊重、理解和容忍的态度,要善于学习和运用表达、倾听和说服他人的方式和方法。7、对许多学生来说,确定自己文章的主题比较困难,因为他们一直习惯于别人给他们的安

  排,当需要他们自己做主时,他们没有主意,因此教师可将教材中P42页的“经验之变”介绍的方法给他们,让他们能又快又好的确定自己的主题。8、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制作前的准备。有许多学生喜欢在制作时去搜集素材,这会让作品制作显得手忙脚乱,并且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素材,因此教师应在一开始就让学生做好准备,养成良好的习惯。第七课各负其责——电子报刊的制作加工1.知识达成目标(1)了解电子报刊各组成部分的制作要点。2.技能达成目标(1)能设置幻灯片的页面大小。(2)能显示或隐藏网格线和参考线。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1)能主动搜集信息、选择信息、加工信息,并养成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2)学会利用资源进行学习的方法。说明:5、在制作作品之前,教师要强调一件作品既要统一又要有个性。统一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而个性又体现在哪些方面。让学生们再次欣赏部分优秀作品,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后得出结论:一般来说内容区需要个性设计,而其他部分要求统一。6、将学生闪讨论版面大小及预留公共区大小,确定后进行设置。7、在进行个性化设计时,要先画出草图然后制作。因为分工不同,学生们制作的方法和进行的设置也各不相同,建议此处要使用个性化教学方法,让学生们根据分工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

  8、作品的制作需要的时间较长,建议要留出尽量多的时间让学生们操作、修改。第八课粗具规模——电子报刊的合成1.知识达成目标(1)了解文件夹共享的含义。(2)了解FTP的含义及作用。(3)理解幻灯片背景、幻灯片母版中的图形和文字与在幻灯片中插入的各种元素之间的层次关系。2.技能达成目标(1)能设置和取消文件夹共享。(2)能修改幻灯片母版。(3)能取消幻灯片母版背景图形。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1)能积极配合他人完成工作。(2)乐于与他人合作完成大的或比较复杂的工作。(3)能有选择地对信息进行接纳和吸收。说明:1、别存在在自己的机器中。解决步骤一:将所在文件保存在一台计算机中。2、提供三种解决方案:电子邮件,局域网文件夹共享,FTP文件传输。建议教师通过对比法给出这三种方式的区别,以便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电子邮件享适用范围文件大小传输速度附加条件广域网(能上因特网)文件较小相对较慢无文件可大可小相对较快无局域网广域网(能上因特网)文件可大可小相对较慢有FTP服务器局域网文件夹共FTP文件传输

  3、将幻灯片合成为一个文件时,虽然可以使用剪贴板进行操作,但使用“插入幻灯片(从文件)”更加方便,而且不易出错。4、作品合成之后,顺序可能需要调整,多余的可能需要删除,教师只需提出要求和建议,让学生自行操作。5、最后让多人合作的作品看起来统一,就要添加公共元素,从而引出幻灯片母版。在此处,教师要强调这些公素元素应该放在预留区。第九课精益求精——电子报刊的完善与交流1.知识达成目标(1)合理设计超级链接。(2)合理设计幻灯片的切换效果。(3)合理设计动画效果。2.技能达成目标(1)能根据需要压缩文件。(2)能根据需要对压缩文件解压。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1)养成清晰地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并能流畅地呈现自己的观点和思想。(2)能吸收合理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作品。(3)能倾听他人的创意和制作技巧,并积极参与讨论。说明:4、教师可通过优秀电子报刊与学生合成之后的电子报刊进行对比,引出超级链接。接下来教师应带领学生分析并确定超级链接的对象和目标,然后进行制作。5、为了使用作品看起来更加生动特别,还可以通过设置幻灯片切换及设置动画效果。教师可提供

上一篇:Lgg在制造用于预防或治疗呼吸变态反应的药物中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多国明令禁止对人类胚胎进行基因编辑:最高可被判15年监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