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总和十篇
孤独的总和篇1
【摘 要】 目的:探讨孤独感及其产生基础,了解孤独与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采用状态与特质性孤独量表和自评抑郁量表(SDS)对113名大学生进行了评定。结果:在状态与特质性孤独量表的因子分析中各提取出三个因子,即情感孤独因子、社交孤独因子及孤独程度因子。其中,社交状态孤独因子与社交特质孤独因子得分均为男性高于女性(P<0.05)。相关分析显示,状态孤独量表总分与特质孤独量表总分之间呈正相关(r=0.73,P<0.001);状态和特质孤独量表总分均与社交孤独因子的关系较密切(r=0.82,r=0.80,P<0.001)。抑郁量表得分主要与孤独量表中的情感因子呈正相关,而与其它因子的关系不明确。结论:孤独感的产生与孤独素质有关,社交缺陷是产生孤独感的重要因素之一,孤独与抑郁情绪的关系可受多种因素影响。
Loneliness and depressive Emotion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loneliness and its backgro und, and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oneliness and emotion. Method: A total of 113 undergraduate students were assessed by stat e-trait loneliness scale (S-TLS) an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Results: Three factors were selected by factor analysis in S-TLS, they were emotive loneliness, social loneliness and grade loneliness respectively. T he scores of social loneliness both in state scale and trait scale in male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female (p<0.05). There was positive correlated between the total score of state scale and trait scale (r=0.73, p<0.01), and both of them were correlated with the factor of social loneliness(r=0.82,r=0.80,p<0.001). The scor e of SDS was merely positive correlated with the factor of emotive loneliness, w hile there were no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factors. Conclusion: T he feeling of loneliness is correlated with the lone trait, and social inadequac y might be one of most important causing fact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neli ness and depressive emotion is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Key Words】loneliness depression social inadequacy
孤独是一种不良的情绪体验,是一种自感社会交往或人际关系不满状态下的颓丧情绪。当一个人所期望的社会性交往,如亲密、安全、相互信赖的人际关系(包括友谊、亲情及性爱等)出现某种质和量的缺陷时,则可产生孤独感[1,8-10,13]。长期或严重的孤独可降低心理健康水平,可致心理问题或情绪障碍,也可诱发某些疾病[4,11,12]。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不多,一些研究结果显示,孤独与抑郁情绪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3,5,6,14],但缺乏较深入的认识。本文试图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孤独与抑郁情绪的评定,分析、探讨孤独感的产生基础及其与抑郁情绪的关系,为进一步理论研究及心理咨询工作提供依据。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一个年级二个班共113名在校大学生为测查对象。受试者年龄范围17~21岁,平均年龄19.9岁,标准差1.4岁。其中男性65人,女性48人。
二、研究方法
1. 采用状态与特质性孤独量表(State Versus Trait Loneliness scale)对受试者进行测查。该量表包含两个分量表,即状态孤独量表与特质孤独量表,前者可测查短期的、境遇性孤独,后者则测查长期的、素质性孤独。状态与特质孤独量表各包含12个条目。每个条目按1~5级评分,在统计分析前将所有反向计分条目的得分调整过来,高分表示孤独程度高。该量表为自评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1]。
2. 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对受试者进行测查:该量表由20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按1~4级评分,统计分析前调整所有反向计分条目,高分表示抑郁情绪的程度高。抑郁指数在0.5以下为无抑郁,0.50~0.59为轻微至轻度抑郁,0.60~0.69为中度抑郁,0.70以上为重度抑郁(2)。
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8.0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测查结果进行t检验、x2检验、因子分析、双因素方差分析及相关分析。
结 果
一、孤独量表测查结果
状态孤独量表得分:男性35.9±5.1,女性34.7±5.3(t=1.14,P>0.05);特质性孤独量表得分:男性35.5±5.1,女性33.6±5.8(t=1.80,P>0.05)。
确定得分≥平均分+1个标准差为轻度孤独,得分≥平均分+2个标准差为重度孤独,得分<平均分+1个标准差为正常,按此标准计算不同孤独程度的人数构成比。状态孤独量表:正常者88.5%,轻度孤独8.8%,重度孤独2.7%;特质孤独量表:正常者85.8%,轻度孤独13.3%,重度孤独0.8%。男女在状态与特质孤独程度的分布上无显著性差异。
二、孤独量表的因子分析
状态孤独量表分析结果:选出特征值大于1的、有代表性的三个因子,累积供献率为49.7%;选出因子负荷大于0.4的项目,因子1(F1)为孤独程度,包括条目11、10、12;因子2(F2)为社交孤独,包括条目6、2、7、9、4;因子3(F3)为情感孤独,包括条目5、8、3。
特质孤独量表分析结果:同样选出特征值大于1的、有代表性的三个因子,累积供献率为50.0%;选出因子负荷大于0.4的项目,因子1(F1)为社交孤独特质,包括条目14、18、19、21、16;因子2(F2)为情感孤独特质,包括条目15、17、20、13;因子3(F3)为孤独程度特质,包括条目22、23、24。
三、不同性别间孤独量表各因子得分比较
状态与特质孤独量表中,男性的社交孤独因子得分均高于女性(P<0.05),其余因子的性别差异不具有显著性(详见表1)。
表1 男、女状态孤独及特质孤独各因子得分比较
因子性别±SDtP
状态孤独
孤独程度(F1)男10.52.70.330.85
女10.62.6
社交孤独(F2)男16.53.95.950.02
女14.64.3
情感孤独(F3)男6.72.41.810.18
女7.32.3
特质孤独
社交孤独(F1)男16.44.23.510.02
女14.84.5
情感孤独(F2)男8.93.30.840.35
女8.32.4
孤独程度(F3)男10.22.00.300.58
女10.42.1
四、自评抑郁量表(SDS)的测查结果
抑郁量表总分:男36.6±7.7,女36.7±8.2(t=1.07,P>0.05)。
抑郁指数:男0.45±0.01,女0.45±0.10(t=1.04,P>0.05)。
抑郁程度:无抑郁者占81.4%,轻微至轻度抑郁情绪者占10.6%,中度抑郁情绪者6.2%,重度抑郁情绪者1.8%;不同性别抑郁程度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五、孤独与抑郁程度以及性别之间的相互关系
将抑郁指数0.55作为抑郁的分界线,结果显示抑郁组21人(男11人,女10人),非抑郁组92人(男54人,女38人)。
分别以状态和特质孤独量表的总分及各因子分为因变量,进行2(抑郁×非抑郁)×2(男×女)的双因素方差分析。状态孤独量表分析结果:抑郁因素在孤独程度、情感孤独因子上有主效应(P=0.001),性别因素在社交孤独因子上有主效应(P=0.02)(详见表2);特质孤独量表分析:抑郁因素在情感孤独特质因子、孤独程度特质因子上有主效应(P=0.001),性别因素在总分、社交孤独特质因子上有主效应(P=0.06,P=0.07)(详见表3)。
表2 不同性别、抑郁组别在状态孤独量表总分及因子得分的方差分析
组别性别±SD抑郁主效应性别主效应抑郁×性别
(df=1)(df=1)(df=1)
总分非抑郁男36.05.50.88(0.35)*1.74(0.189)0.54(0.46)
女35.25.2
合计35.75.4
抑郁男35.73.4
女34.34.8
合计34.54.8
孤独程度非抑郁男10.852.610.76(0.001)0.00(0.9 9)0.21(0.65)
女11.12.1
合计11.02.4
抑郁组男9.13.0
女8.83.5
合计9.03.2
社交孤独非抑郁男16.73.92.27(0.13)4.49(0.036)0.18(0.68)
女15.04.4
合计16.04.2
抑郁组男15.64.1
女13.14.2
合计14.44.2
情感孤独非抑郁男6.32.210.43(0.002)0.20(0.66)0.74(0.39)
女7.12.4
合计6.62.3
抑郁组男8.63.1
女8.42.3
合计8.52.7
*括号外为F值,括号内为P值
表3 不同性别、抑郁组别在特质孤独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得分的方差分析
组别性别±SD抑郁主效应性别主效应抑郁×性别
(df=1)(df=1)(df=1)
总分非抑郁男35.65.50.35(0.56)*2.90(0.09)0.27(0.61)
女34.05.7
合计34.95.6
抑郁组男35.52.6
女32.56.7
合计34.05.1
社交孤独非抑郁男16.64.41.28(0.26)2.51(0.12)0.06(0.81)
女15.24.7
合计16.04.5
抑郁组男15.63.3
女13.73.9
合计14.73.6
情感孤独非抑郁男8.63.47.45(0.007)0.44(0.51)0.09(0.77)
女7.82.2
合计7.92.6
抑郁组男10.43.1
女10.12.9
合计10.22.9
孤独程度非抑郁男10.42.19.73(0.002)0.05(0.81)1.65(0.20)
女10.91.8
合计10.62.0
抑郁组男9.51.8
女8.72.9
合计9.12.3
*括号外为F值,括号内为P值
六、抑郁量表与孤独量表的相关分析
抑郁量表得分与状态及特质孤独量表中的情感孤独因子呈正相关关系(r=0.46,P<0.001;r=0.29,P<0.01)。
七、状态孤独量表与特质孤独量表的相关分析
表4可见,与状态孤独量表总分关系最密切的前三个因素为,状态社交孤独因子(r=0.82,P <0.001)、特质孤独量表总分(r=0.73,P<0.001)及特质社交孤独因子(r=0.63,P<0.001)。与特质孤独量表总分关系最密切的前三个因素为,特质社交孤独因子(r=0.80,P<0.001)、状态孤独量表总分(r=0.73,P<0.001)及状态社交孤独因子(r=0.67,P<0.001)。
表4 状态及特质孤独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的相关分析:
状态孤独特质孤独
总分F1F2F3总分F1F2F3
状态孤独总分1.000.52***0.82***0. 130.73***0.63***0.21*0.28 **
特质孤独总分0.73***0.30**0.67***0. 051.000.80***0.33***0.44***
***P<0.001;**P<0.01;*P<0.05讨 论
本文采用状态与特质性孤独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对孤独、抑郁情绪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
在状态与特质孤独量表的因子分析中各提取出三个因子,即情感孤独因子、社交孤独因子及孤独程度因子。进一步分析不同性别各因子得分发现,状态及特质量表中的社交孤独因子得分均为男性高于女性(P<0.05),男性是否因在社交素质和对社交的渴求方面与女性不同,而易产生孤独倾向,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在状态孤独量表与特质孤独量表的相关分析显示,社交孤独因子与两个分量表(状态与特质)总分之间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而情感孤独因子与两个分量表总分之间的相关性则较小。结果提示,社交因素对孤独感的产生具有较大影响,而情感因素在此不起主要作用。一些作者报道,当社交质量下降,原有的人际关系网受损(失去或离开亲人,迁居),或社交技能不足(个性因素)时,均可导致较强的孤独感[7,10,11,13]。本文结果进一步证实了社交缺陷是孤独感产生的重要因素。孤独与抑郁情绪的关系比较复杂,二者并不总是呈正相关关系[1,12],Gerson和Perlmen的研究结果显示,特质孤独与抑郁呈负相关。本文结果显示,抑郁主要与孤独量表中的情感因子有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与其它因子的关系不明确。抑郁与孤独的相互关系可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要获得进一步认识,还需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平.孤独的评定.汪向东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282~289.
2,舒良.自评抑郁量表和抑郁状态问卷.汪向东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94~195.
3,刘娅俐:孤独与自尊、抑郁的相关初探.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9(3):115-116
4,李东阳,张国云,朱红:老年人孤独感调查.健康心理学,1997,5(4):256~258
5,王学春,刘娅俐,曹宁.医科职业中专生与医科本科生孤独.抑郁、自尊的比较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8,7(3):196~197
6,李传银,檀立,刘娅俐.大中专学生孤独、抑郁比较研究.健康心理学,1998,6(1):86~87
7,黄洁华.人本主义对孤独感的相关研究.健康心理学,2000,8(1):29~30
8,Weiss R.S.:Reflections on the present state of loneliness research.Journal of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1987,2,1~6
9,Gerson A.C.& Perlman D.:Loneliness and expressive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Ab normal Psychology.1979,88,258~261
10,Tijhuis MAR,De Jong Gierveld,Feskens EJM et al:Changes in and facto rs related loneliness in older men,Age and Ageing,1999,28(5):491-495
11,Teunisse RJ,Cruysberg RJ,Hoefinagels WH,et al: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chara cteristics of elderly visually handicapped patients with the Charles bonnet synd rome,Comprehensive Psychiatry,1999,40(4):315-319
12,Rotenberg KJ,Flood D:loneliness,dysphoria,dietary restraint and eating behav ior,l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1999,25(1),55-64
孤独的总和篇2
我不知道如何排遣内心无边的孤独。我甚至有意识去放纵,有意识地把自己抛给世间的喧嚣和庸俗,但是只能像注射麻醉剂一般只起到暂时的作用,没有办法彻底根除。相反,无聊会傍上孤独,让孤独又增加一份负荷。孤独对于我来说,是灰色的,是暗淡的色彩,所以,我一直认为孤独非常不好,而不是一般的不好。但是,勿容置疑,孤独的感受对于我而言体会最深刻。孤独就像一把利剑,深深地刺进我的肉体、我的灵魂。也正是这个原因,我不断地去品尝孤独的滋味,潜意识里都打下深刻的烙印。当我邂逅《因为孤独的缘故》一书时,我被这本书深深吸引——我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心里共鸣。我才知道孤独原来如此美丽。孤独——这个我一直都认为消极的情绪也一直被我驱赶的感受,竟然这么有意韵,这么有力量。当我再研读蒋勋先生另一本阐释孤独的书《孤独六讲》时,才真正明白孤独是多么宝贵的心灵财富。
孤独是一个人走向圆满的开始。不错的,蒋勋先生的话真让人叹服。在情欲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暴力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都彰显无形的力量时,在人真正懂得自己的时,生命才会升华。这不是玩弄文字技巧,而是和心灵做博弈。
当你真正懂得生命的意义,或许思维会变得不寻常。在四月飞雪的奇怪日子里,在马路跟停车场一般的堵车情况下,你看着满天鹅毛般大雪飘飘洒洒的飞舞,看着雪花落在汽车前风挡玻璃上后被不断摆动的雨刷器拨开,看着路边隔离带上绿色树冠和红色花朵上厚厚的白雪,竟然会把这么悲催的苦旅看成是一次难得的心灵散步——你孤独地享受着车外的风景,也恣意地享受着你内心的孤独。这时候的你,思维是孤独的,情欲是孤独的,语言是孤独的——你的一切都是孤独的。
孤独的总和篇3
1、孤独是一种美。不知道又是哪位哲人说的,不过我并没有什么意见。虽然我不能真正明白什么是孤独,但是我知道孤独的人很难接受人们的怜悯和同情。
2、孤独是清泉,可以滋润幸福的花草;孤独是阳光,可以温暖幸福的心灵;孤独是火把,可以点亮幸福的灯盏。
3、庸者无聊,天才孤独,人人都有寂寞的时光,无聊者自厌,寂寞者自怜,孤独者自足。
4、或者他们天生喜欢孤独,喜欢一个人静静的感觉,喜欢那种在黑暗角落的感觉,喜欢独行在夜都市中;或者他们只是一群敏感的家伙,不愿与人纠缠,更害怕受到任何的伤害,只有孤独才能保护他们脆弱的灵魂;或者他们曾受到过伤害,所以开始失望,不再信任人和事;或者……
5、幸福是人心灵伤的一种享受,而只有在孤独之后,才能真正感受和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
6、孤独是生活赋予我们的一剂苦口的良药,可以医治世俗染于我们的各种疮痍。
7、孤独是美丽的,置身于孤单之中,你会把全身心放松,感到从来没有过的清新与宁静,如果在此刻放上一曲轻轻的音乐,捧着一杯淡淡的咖啡,就像整个世界都沉睡了。
8、孤独的时间长了,也就再也无法回到人群中了。习惯孤独,喜欢孤独,爱上孤独,这一切是那样的理所当然。
9、孤独,总会令人联想到一个形影相吊的情景,事实上,它犹如长着刺的玫瑰,尽管长着刺仍旧是玫瑰,拨开冷峻的外表,我们可以看到潜藏的一泓清泉。
10、孤独是一种别样的幸福,在每个寂静的时刻,我都会忍不住去品味孤独的真谛。
11、在孤独中我们看到了真实的自己,学会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
12、人人惧怕孤独,但从来都不会去享受孤独,他们不明白,孤独也是一种生命的历程。
13、当一片枯叶从枝头摇落,在空中从容地划出生命的轨迹,这是美;当一只白鹭在烟雾缭绕的水面上缓缓飞翔,一直飞向烟雾深处,这是美……但它们都是孤独的。是孤独赋予它们奇幻的色彩。
14、孤独会让你从一个独立的角度发现契机和弊端。因此当孤独时常光顾你的时候,不要沮丧,真确理解孤独你会变的更加丰富。
15、落红是孤独的,它随着风儿飘落,没有定向……没有了昔日的火红与艳丽,没有了昔日的高贵与典雅,告别了昔日的喧闹,变得孤独了。()
16、因为孤独,失去了快乐,没有了人生的意义,那样不美。或许,说这话哲人是特别的一个吧。
17、总觉得午夜仍在听收音机的人是孤独的。夜深了,而这些人的灵魂却是清醒的。他们能够清楚地感觉到灵魂深处的那份漂泊无依,那份孤独。
18、身的孤独可以用心的丰富创造而缓解。而心的孤独,则必须学会适当宣泄,文人寄情与山山水水,斗酒诗百篇,名留千古。商者沉浮与商海,赚得家产万贯,富甲四方。弄权者驰骋与政界,励精图治,造福四方,其实他们就是孤独中成就了的人。
19、当孤独成为一中习惯,当生活再也少不了孤独,人生也似乎无法改变了。所以,最终还是喜欢与孤独为伍。
20、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区别在于孤独形式有异。有些人是置身于一个人迹罕见的境地,所以孤独。有些人心灵达到某种难觅知音的境界,而倍感孤独。
21、孤独让人懂得了理解。孤独让人懂得了追求;孤独让人懂得了珍惜。
孤独的总和篇4
【关键词】 精神卫生;孤独感;小学儿童;友谊质量;同伴接纳;横段面研究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09.01.012
中图分类号:B8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9)001-0044-04
近年来,儿童的孤独感越来越成为社会比较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对于儿童来讲,孤独是个体基于对自己在同伴群体中社交和友谊地位的不满足而产生的孤单、寂寞、失落、疏离和不愉快的主观情绪体验,是一种消极的、弥漫性的心理状态,儿童长期处于此状态会导致适应不良。
在对孤独感的研究中,同伴接纳性是研究者重点考察的一个因素。众多研究[1-2]一致认为:儿童的社交地位越不利,其孤独感就越强。也有研究[3]发现,高接纳组儿童中仍有17.6%体验到高孤独感,而低接纳组儿童中也有18.4%的儿童并不认为自己孤独。这说明,同伴接纳水平在预测孤独感时可能存在偏差。友谊质量在儿童的孤独感方面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控制了儿童的同伴接纳水平的情况下,友谊质量较高的儿童比其他儿童体验到更少的孤独[4]。而已有研究很少考察儿童友谊质量能否影响同伴接纳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且同时从同伴接纳性和友谊质量这两个维度来探讨儿童孤独感的也不多见。故本研究将综合考察儿童的孤独感和同伴接纳性与友谊质量的关系,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可能存在的中介作用。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方便抽取河南省南阳市一所普通小学,然后随机从二、四、六年级中各抽取一个班,共213人。施测后得到有效问卷209份。其中,男生119人(56.9%),女生90人(43.1%)。二、四、六年级的人数分别为60(28.71%) 、72(34.45%)和77(36.84%),年龄7~12岁。
1.2 工具
1.2.1 同伴提名表(Peer nomination)
用限定提名法,给儿童提供一份班级名单表,要求他们在问卷上填上自己在班内最喜欢的3个同学和最不喜欢的3个同学。然后计算每个学生被他人积极提名和消极提名的次数,并在班级内标准化,得出正向提名分(LM)和反向提名分(LL),二者之差为社会喜好(SP)分数,以表示同伴接纳性。最后在此基础上将小学儿童的社交地位分为三组:高接纳组(SP>1)、普通组(-1≤SP≤1)和低接纳组(SP
1.2.2 友谊质量问卷(Friendship Quality Questionnaire, FQQ)[5]
该量表评价与最好朋友的友谊质量,共18个条目,分为两个维度:积极友谊(包括肯定与关心、帮助与指导、陪伴与娱乐、亲密袒露与交流)和消极友谊(包括冲突解决策略、冲突与背叛)。每个条目按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记0-4分。两个维度得分的总和为友谊质量表的总分,总分越高,说明友谊质量越好。本研究中问卷的α系数为0.87。
1.2.3 儿童孤独量表(Children's Loneliness Scal,CLS)[6]
该量表包括16个孤独项目(其中10个指向孤独,6个指向非孤独)和8个关于个人爱好的插入项目(不计入总分,目的是使被试在回答时放松一些)。每个项目按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记1-5分。总分越高,表示孤独感越强。实测的α系数为0. 92。
由心理学专业研究生主持,采用团体施测,问卷填答采用统一时间、特定教室共同填答,时间限制。施测时由主试解释指导语,必要时给予个人指导(主要是针对二年级同学)以确保学生正确理解问卷。
1.3 统计方法
进行方差、t检验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2结果
2.1不同性别、年级和社交地位学生的孤独感评分比较
对孤独感进行2(性别)×3(年级)×3(社交地位)被试间方差分析。结果发现,三个因素各自都有显著的主效应,但相互间不存在交互效应,这说明性别、年级和社交地位分别对孤独感有明显的影响(见表1)。
进一步的t检验表明男生的孤独感高于女生[(30.8±10.0)vs.(25.8±8.7), t =-3.76, P
对年级的主效应作Scheffe多重比较(P=0.05),结果显示:二年级的孤独感最高(34.6±10.7),其次是四年级(27.6±7.6),六年级的孤独感最低(24.7±9.1)。二年级与四、六年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四、六年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对社交地位的主效应作Scheffe多重比较(P=0.05),结果显示:低接纳组儿童(N=26)的孤独感最高(34.8±10.6),普通组儿童(N=143)的孤独感(29.2±9.6)次之,高接纳组儿童(N=40)的孤独感最低(22.6 ±6.4),两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2 不同友谊质量、社交地位学生的孤独感评分比较
先将友谊质量总分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标准化,按其高低分为三组:低质量组(Z1)38人。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友谊质量的主效应显著(F=7.56,P
再按友谊质量、社交地位将儿童分为四组:低质量低接纳组(双低组),低质量高接纳组 (低高组),高质量低接纳组(高低组)和高质量高接纳组(双高组),对这四组进行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四组的孤独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3,P=0.002), 双高组(21.6±8.9)、高低组(19.8±8.0)的孤独感得分均低于双低组(39.8±11.0)(均P
2.3 同伴接纳、友谊与孤独感的结构方程模型的建构
将孤独感做为内源潜变量,将同伴接纳(SP分)做为外源显变量,以积极友谊质量分数和消极友谊质量分数为友谊潜变量的两个观测指标,建立了假设结构模型。根据数据拟合情况,对模型进行了两次修正:模型二在模型一的基础上,减去了消极友谊质量对孤独感的预测路径,模型三又基于模型二,除去了同伴接纳对消极友谊的预测路径,最终得到了较好的拟合模型(表2),显示模型三的整体拟合指数较高,达到可接受水平。所以模型三能很好地拟合数据,是解释同伴接纳、友谊、孤独感三者关系的一个较好的模型。
模型三的结构见图1。同伴接纳通过积极友谊质量的负向预测孤独感,各路径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表明积极友谊质量在同伴接纳与孤独感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7]。中介效应为-0.304(a*b),总效应为-0.814(ab+c'),中介效应与总效应的比值为0.37。
3 讨论
3.1 小学儿童孤独感的性别、年级差异
本研究发现,209名小学儿童的孤独感存在着年级、性别差异,与已往的研究[2-3]不太一致,这可能是由于取样范围不同。如,有研究表明,儿童的孤独感不存在明显的年级和性别差异[2];也有研究显示,小学高年级儿童的孤独感存在性别差异,但不存在年级差异[3]。这些研究都只是以小学高年级儿童(四、五、六)为研究对象,而本研究选用二、四、六年级分别代表小学儿童的早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试图从整体上了解小学儿童的孤独感。本研究对年级主效应的进一步分析还表明,二年级的孤独感与四、六年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四、六年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从整体上说,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儿童的孤独感呈现下降的趋势,到了高年级就没有明显的孤独差异了。但由于本研究所选的被试仅限于河南省南阳市的一所普通小学的209名学生,这些被试能否代表全国的小学生,研究结果能否在全国推广,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
3.2 不同的友谊质量、社交地位的孤独感差异
本研究还发现,当综合同伴接纳和不同友谊质量来考察对孤独感的影响时,209名小学儿童中双高组的孤独感显著低于双低组,单高组(高质量低接纳)的孤独感显著低于双低组。这个发现,一方面提示我们,儿童同伴接纳性较低并且友谊质量也较差,体验到的孤独感最为强烈,对于这类儿童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另一方面说明,同伴接纳性较低的儿童体验到的孤独感会因为较高的友谊质量而降低。受欺负儿童所受到的伤害以及体验到的孤独感会因为拥有一个支持性的朋友而得以减轻[8]。
3.3 小学儿童孤独感与同伴接纳 友谊质量的结构方程模型
从本研究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来看,同伴接纳和友谊变量中的积极质量各自都能够负向预测孤独感(路径系数为负数,二者分别为-0.51和-0.18),即同伴接纳性越高、积极友谊质量越好,则其体验到的孤独感就越低;反之,其体验到的孤独感就越强,这一结论与大多数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9-10]。
本研究一个比较有实践意义的发现是,积极友谊质量在同伴接纳与孤独感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为-0.304。那么中介作用为什么会产生呢?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同伴接纳水平不同的群体在友谊质量上存在差异[5]。同伴接纳水平高并不代表着儿童就一定拥有高质量的朋友,一些儿童虽然同伴接纳水平比较高,但若对自己的社交情形经常做出过于苛刻的评价,如对自己与最好朋友的交往现状不满意,也可能体验到较高的孤独感。二,对于低水平的同伴接纳者,友谊为他们提供了抵制孤独感的缓冲器,它减少了群体接受性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与好朋友的积极友谊质量越高,儿童从这种一对一的友谊关系中获得的积极情感支持就越多,如心理安全感、自我支持和自我认同、亲密关系和共同的爱好、指导和帮助、交往和相互激励。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其归属感,从而缓解了儿童的孤独感。因而,积极友谊质量可能正是同伴接纳对孤独感产生影响的途径之一。
积极友谊质量在同伴接纳与孤独感之间的中介作用的发现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一方面,它提示我们,同伴接纳对孤独体验的影响是复杂的,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中介作用的发现将有助于对群体地位不利的儿童消极情绪体验的干预,通过改善儿童与最好朋友的友谊质量,从而有效地预防其消极的情绪体验。总之,这一中介作用的发现,无论是对于该领域理论的丰富,或是对于实践工作的开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致谢:本研究得到傅丽萍老师的帮助,特此感谢 !
参考文献
[1]邹泓.儿童的孤独感与同伴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3, 9(2):16-18.
[2]俞国良,辛自强,罗晓路.学习不良儿童孤独感、同伴接受性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 系[J].心理学报, 2000, 32(1):59-64.
[3]周宗奎,赵冬梅,陈晶,等. 童年中期儿童社交地位、社交自我知觉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19(4): 70-74
[4]Parker JG,Asher SR. Friendship and friendship quality in middle childhood: Links with peer group acceptance and feelings ofloneliness and social dissatisfaction[J]. Dev Psychol, 1993,29(4):611-621.
[5]邹泓,周晖,周燕.中学生友谊、友谊质量与同伴接纳的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98, 145(1): 43-50.
[6]刘平.儿童孤独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303-305.
[7]温忠麟,张雷,侯杰泰,等. 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 2004, 36 (5):614-620.
[8]Hodge Ernest VE, Boivin M, Vitaro F, et al.The Power of friendship: Protection against an escalating cycle of Peer victimization[J]. Dev Psychol, 1999,35(1):94-104.
[9]孙晓军,周宗奎.儿童同伴关系对孤独感的影响[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01:24-29.
孤独的总和篇5
关键词:王夫之;船山词;孤独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1-0014-01
船山词中很多地方都直接用“孤”、“独”、“一”、“只”……字眼直接点明了孤独之感,如《西江月?本意》 “落月倩谁留住,长江又送新愁。小孤潮阻散花洲。露冷长堤衰柳”。又如,《水龙吟?莲子》:“自抱冰魂,海枯石烂,千年不坏。莫抛掷、一点孤心,苦留得秋容在。”莲子的冰魂孤心就是词人的不朽意志。在有的词作中甚至连用几个“孤”字,一叠几唱地表现出了绵密厚重的幽独情怀,如《菩萨蛮?述怀》:“石烂海还枯。孤心一点孤。”
一、孤独从何而来
(一)孤独来自对忠明反清事业的苦苦追求
王夫之出生公元1617年,明朝结束于1644年,因此他一生中最富激情和理想的青壮年时期都处在明朝末年的风雨飘摇之中,他对明王朝的破灭充满悲痛,进而以反清复明为己任。
崇祯十六年张献忠攻入衡州后,王夫之就开始了逃亡生活,隐姓埋名,藏匿于荒野窑洞之中。南明覆灭,他依然不肯做清廷的顺民,自称“南岳遗民”、“亡国孤臣”。比如词《水调歌头?咏怀》:
钓竿在吾手,意不在鱼边。六鳌何处,一艇缥缈凌孤烟。耐可乘流直上,不避回风吹转,蹴破浪花圆。一曲棹歌里,星斗落帆前。白O洲,芳草渡,扣哀弦。落花细数坐久,目送荇丝牵。出入无肠国里,烂漫无愁天上,鼎鼎度年华。唯有千丝雪,镜里自相怜。
“六鳌在何处”问的更是复明的希望在何方,六鳌无处可钓,理想也无法实现。这就俨然一个在反清复明的道路上踽踽独行的战斗者,而不知该归向何方“望万里荒烟,一蓑渔艇,渺渺无归处”(《摸鱼儿》)。
(二)孤独来自亲友的离去
在艰难的避难中,王夫之还失去了众多的亲友。其中包括他的原配陶孺人、继室郑孺人、哥哥王介之等等。所以,王夫之的词作中有许多怀念亲人的作品。如《满江红》(家兄倾背后,诸君见慰重叠,恤其哀病,有u量之奖,含泪作此答之),在这首词中王夫之沉痛地哀悼了兄长的离去,破镜难圆天人两隔,剩下自己一个人伶俜孤苦。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词人怀念继室郑孺人的作品。她一直跟着王夫之转徙于粤、桂、衡、湘之间,出生入死相依为命。王夫之为她写了不少悼亡词,如《扫地花?忆旧》:
微霜碾玉,记日射檐光,小窗初透。夜寒深杯。问素罗新裁,熨须铜斗。闲揽书帷,笑指砚冰蹙皱。香篝有。黄熟篆销,芳膏结纽。自意闲愁后。对莲岳云压,苔潭珠溅,烟孤瘦。叹渺渺京华,不堪回首。碧海人归,雄剑谁怜孤吼。
词的上阕回忆了往昔妻子在世的时候裁布制衣的情景,可见郑孺人的贤惠。出身诗礼之家的郑孺人,不仅可以给予王夫之生活上的照料,还可以进行精神文化上的唱和。郑孺人对于王夫之来说更是相知相伴的“战友”,两人好比神剑“干将”、“莫邪”,雌雄相伴、双剑合璧。当郑孺人去世后,王夫之变成了孤吼的雄剑,无人共鸣。
二、王夫之“孤独之情”的文化意义
王夫之词作中的孤独,其实是与先秦以来文人普遍的孤独心态一脉相连的。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但凡优秀的作家都具有高洁的品格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他们站在思想的高度上关注国计民生,提出救治策略,其中还不乏理想主义色彩。由此,文人们将流落异乡的孤独,或难觅知音的孤独写进作品中,形成古代文人特有的孤高气质。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楚辞?渔父》);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柳宗元《渔翁》:“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陶渊明在《咏贫士》(其六)谈到世上只有刘龚一人理解张仲蔚时说“此士胡独然?实由罕所同”,这句话比较真实地总结了文人的孤独寂寞之所由生。像王夫之这样具有高度人文关怀的学者,在世上是少有人能与他们的精神境界相沟通的,所以孤独就是一种品格。日本学者箱崎总一将孤独分为两种,一种是消极性孤独“设法逃避的孤独” 是个体自主性无法确立的表现;一种是积极性孤独“自己需要的孤独”,这是个体进行冷静思考,并作出独立判断的必要前提和心理状态。王夫之所代表的中国古代文人表现出来的孤独,本质上是一种由精神的高度敏锐和清醒产生的积极性孤独,但其中又夹杂着想要逃脱这种孤独的意念,但总归是逃脱不得,最终选择孤独。总而言之,王夫之表现在词作中的孤独是千百年来文人的共同精神特质,这是他们的人格受到社会环境压制从而产生的自主选择,表白了他们孤高耿介的品格。
孤独的总和篇6
我说,孤独其实是一种心境;整天为世间的得失忙忙碌碌的人,根本不会体验到人生还会有一种东西叫孤独;沉湎与浮澡和焦虑中的人,是无法体会到孤独所拥有的那独特的滋味。只有平和而心静的人,才能体会到孤独是一种难得的心境。拥有了孤独的人,才能拥有真正的自我。灵感在孤独中产生,创造在孤独中萌发,思想在孤独中闪烁。有了孤独,才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不是一个性格孤癖的人,甚至说,我有时挺开朗、活泼、挺合群的。但是,我有我的另一面,那就是安静。这或许就是人类学中所说的“性格反差”吧。我一直认为孤独是一乐趣,一种不同于朋友一起谈笑的乐趣,一种无法解释清的乐趣。当孤独的时候,你可以随心所欲,你不必去顾虑他人的眼神。这样的一份自在,足以令身心彻底的放松。而感受到这份自在,便已是孤独中的一大乐趣。
很多时候,我喜欢孤独,喜欢孤独的感觉,喜欢在孤独中独自享受。当孤独来临的时候,我总是会用我自己的方式去迎接它。冲一杯浓浓的咖啡,细细地品味自己的心境,缓缓地敲打着自己心底的那份淡淡的思念;看着月色,欣赏那诗境中的圆月,皎洁的月光如轻纱般披在我身上,灵魂被月光洗礼。我沉醉,沉醉在这孤独的的回忆中。只是这样静静的夜晚,时间过的飞逝,我的生活需要这样的一种宁静,在那份宁静的孤独中,不必为生活中的尔虞我诈而烦恼,不再为日常生活中的压抑而苦闷,让心情在孤独中拥有一份独特的享受。
孤独,有时候更像一杯水,没有杂质、没有污染,是一种清静幽雅的美。当沉浸于孤独中的时候,没有了喧闹的杂乱,没有可以打扰到我的思绪,也不会因冲动而留下遗憾和后悔;沉浸在孤独中,能让我平和、让我冷静、让我思考、让我稳重、给我思考、让我有着一种超越世俗的感觉,让我聆听自己的心语,让我感受这不易察觉的美。
孤独的时间也是珍贵的,孤独的方式是各种各样的,体会孤独也是因人而异的,体会快乐的孤独感觉是被动的,是需要你去争取去领悟。懂得领悟孤独的人,就会体味人生中孤独所拥有的独特景致。
孤独的最高境界莫过于在孤独中创造,多一份孤独的快乐;一份无为的浪费,让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不至于虚度。在孤独中拥有了自己的一切,你就会觉得你一点也不孤独,于是你就会白,能够真正拥有孤独的人是世界上最为幸福的人。
其实,人在孤独的时候,总是在怀旧感受和品味曾经的种种,在这个时候,总是会想起曾经的故事,心情也就随之降到了冰点,悲伤的,挥不去的记忆就会填满整个心底。于是,悲哀着自己的悲哀,感伤着自己的情怀!孤独中的人可以寻找到自己最初想要的本真;可以感受到自己坚强的信仰;也可以感受到人生的悲喜与无奈;也会让你明白该如何去切换生活的态度。
让你的心灵小憩在孤独小丹之中,享受一回孤独,品味一次孤独。别害怕孤独会淹没了你,因为孤独不是海,它是你的空间,是属于你的另一个空间。你可以在那里找回很多久违了的感受,也可以在那里找到你心灵出发的起点,找回你生命中最想要的东西。
所以,我从不拒绝孤独,当孤独来临时,我会融入于我的生命,融入于它给我带来的淡淡温情中。此时,时地,灵魂在渐渐的净化,思想在走向升华……
孤独的总和篇7
【活动理念】
本节课是高二年级个性心理辅导单元中的一课。高中阶段,属于人生的青年初期,处在这个阶段的学生独立意识与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并与青少年生理、社会性发展的不平衡相互作用,导致青少年期特有的孤独闭锁心理,使他们产生孤独感。孤独是一种不良的心理体验与表现,它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消极的情感体验。如寂寞、沮丧、失助、抑郁、烦躁等,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危害。因此,帮助学生认识孤独,掌握走出孤独的策略,体会开放自我所获得的快乐,对于高中生的身心健康、个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认识孤独,了解它的大致成因及与独处的区别。
2. 情意目标:体会孤独带来的危害,以及走出孤独、开放自我能享受到的快乐。
3. 行为目标: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析自己孤独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掌握走出孤独的策略。
【活动难点】
使学生掌握走出孤独的策略,引导学生将所掌握的策略转化为行为,切实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活动准备】
1. 本节课采用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形式,授课地点为各班教室,课时40分钟。
2. 在课前与班主任沟通,查阅学生档案资料,了解班级学生大致的性格特点、日常表现。其中,重点了解孤独感严重的学生个体,掌握他们的家庭状况,以便在辅导中给予他们更多关注。
3. 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寻人启事”“明镜照我心”卡片。
【活动过程】
一、起始活动——心有千千结
播放影音文件《安静的心语日记》。安静是一名高二的女生,她觉得自己进入高中以来越来越奇怪,心里觉得孤独,却又没人能理解。自己变得少言寡语不爱玩闹,总爱呆在房间里想心事、写日记。觉得父母爱唠叨、难沟通,很难遇到知心朋友,因此内心觉得苦闷,却又不知如何缓解。
针对短片询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有安静这样的感受吗?(大部分学生点头)你们知道这是一种什么心理表现吗?你们想摆脱这种心理困境吗?就让我们共同进入今天这节心理活动课吧。
二、主体活动——心动、行动
1. 启思茶坊——认识孤独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孤独、产生孤独的原因、产生孤独的危害,引领学生体会原来孤独有那么多坏处,一定要摆脱孤独。激发学生学习如何走出孤独。
2. 心有明镜——孤独与独处的区别
独处是一种中性情感体验,适当的独处能够带给人们安宁的享受、自省的空间,促进人的进步,而过度则会变为孤独,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所以我们应该把握好独处的界限与尺度,另外,有些性格偏内向的学生不要轻易给自己贴上“孤独”的标签。
3.自助巴士——我“孤独”吗?
通过UCLA孤独量表的自测,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是否孤独及其程度。在学生计算分数得出结论时,应该进行解说:“心理学的量表是一种有信度及效度要求的测评工具,试测的对象及结果具有相对性,所以如果有同学觉得测试的结果不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也不必恐慌,可能这份量表并不适合你。”
出示“孤独原因分析表”,让学生们自己体会、分析造成孤独体验的原因,尝试引导学生开放自我,交流分享感受。
教师引导:通过测试,同学们体验了内心情绪,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那么,我们该如何从孤独中走出呢?
4. 行动力——破冰、解结
(1)分享总结策略——我做心理小导师
播放短片《人生AB剧——王晓睿的故事》,这是央视《心理访谈》栏目的一期节目。晓睿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感觉自己非常孤独,来寻求心理帮助。她家原来在农村,高中时搬到城里。由于经济条件不好,晓睿的衣服不如城里同学的好看,她成绩很好,但仍旧感到自卑。同时,她住在城里又有些瞧不起农村学生,和农村学生也谈不到一起去。随着知识阅历的增加,她发现父母越来越不理解她,姐姐总说她幼稚。而此时父母又离异了,这更让晓睿觉得苦闷,她感觉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很孤单,没有一个人能够理解自己,没有一个朋友,心情不好时,只能和自己交谈。
针对这个短片让学生辨析讨论:王晓睿孤独的原因是什么?针对这些原因大家有什么办法帮助她从孤独中走出?经过讨论,总结摆脱孤独的策略:
进行客观恰当的自我评价(唯我独尊,妄自菲薄);理解人际交往的真正含义(平等、互助、互爱);掌握一定的社会技巧与策略;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开放自我,主动交往,积极参与;将心比心,理解第一;尽量缩小与同代伙伴之间的差异;尽量增进两代人之间的相互了解。
5. 运用策略,指导实践——心动行动
团体训练“寻人游戏”。发给学生每人一张“寻人启示”,包括签名栏和内容要求(共20条),如:喜欢爬山、去过上海、四月份出生、会织毛衣、擅长书法等,要求学生根据内容要求,询问其他同学哪个项目符合他,并请他签名。一张寻人启示上每个学生的名字只准出现一次,即学生必须至少要与20个同学进行沟通,签满20个名字。提醒学生运用沟通技巧,如微笑、关注等。
这个游戏使学生们当堂实践了走出孤独的策略、技巧,打破了异性同学之间的尴尬,促进了学生间的相互了解,使那些孤独或有孤独感的学生在课堂中迈出了沟通的第一步。
三、拓展延伸
1. 发放“明镜照我心”卡片,让学生思考填写:
在这个世界上你觉得最温暖的地方是( ),为什么( );
最愿意交流的人是( ),为什么( );
最可亲近信赖的人是( ),为什么( );
写上一句鼓励自己从孤独中走出的话: 。将此卡贴在自己喜欢的位置。
孤独的人通常都有这样的感受:自己没人疼,没人爱,没人理解。通过这个环节,让那些有孤独感的学生深入发掘内心,体会在这个世界上还是有人疼自己、爱自己的。对于那些因为家庭原因(如父母离异、父母早逝)而导致孤独感的学生,在分析孤独产生的原因时,很可能揭开了他们的心灵伤疤,教师要让他们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其他关心、爱护他们的人,他们并不是一个人在生活。这样有助于这些学生心灵伤疤的修复。
2. 提供关于“孤独”的书籍资料,让学生课下阅读并鼓励大家交流体会。
四、总结
同学们,我们本不是孤独的生物体,而是“社会性动物”。孤独使我们感到痛苦,真诚希望同学们打开心扉,多与人交流、与人沟通,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让孤独没有机会占据我们的生活。也请同学们相信,无论发生什么,家人、老师、同学的爱都将与你同行。你,并不孤独。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课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热情高,按计划完成辅导目标。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学生的孤独心理不是通过一节课就能完全摆脱、解决的,还需要我们在课下与学生多沟通,联系其他教师及家长,共同配合,营造良好氛围,帮助学生彻底从孤独中走出,享受生活的阳光与快乐。
孤独的总和篇8
关键词 手机依赖 孤独感 网络社会支持 中介作用
分类号 B844.2
1 问题提出
有专家称,中国已迎来移动互联网“触屏时代”。截至2013年6月,我国手机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突破3亿户,其中手机上网用户占96.4%。手机依赖问题已经成为继网络成瘾之后,备受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但不同研究者对这一问题常冠以不同名称,如“手机综合症”、“手机控”、“手机焦虑症”、“手机依赖”等,这一问题主要是指,一种类似于网络成瘾的过分利用现代技术所致的行为成瘾,具体来说就是对手机的过度依赖使用,对身心健康、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负面作用的行为,表现为手机不离身并随时查看,信号或网络中断的失落感和焦虑感,电话交流取代面对面交流等。可见,手机在给我们带来极大交流便利的同时,也给现代人带来了不少困扰。美国马里兰大学曾在10个国家做了一项“无设备世界”的调查,调查让大学生在一天之内不使用包括手机在内的任何多媒体设备,结果显示:离开了手机让这些大学生们“坐立难安”。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的功能已经从最初单纯的语音通话、短消息、娱乐等功能,逐渐发展到以手机娱乐、手机上网为主,手机已经成为与电脑类似的网络媒介,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手机依赖症状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断影响广大手机用户。Park研究手机依赖时就发现,手机依赖和孤独、消磨时间、逃避等动机变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刘红和王洪礼研究也发现,孤独感可能会增加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王相英研究发现,孤独水平与手机成瘾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孤独感在手机成瘾与人格特质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综上可见,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等动机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那么手机依赖与孤独感之间仅仅存在单向正相关,二者之间是否还存在线性预测关系?除了以往研究认为的使用动机、人格特质在手机依赖与孤独感间起到中介作用外,是否还有其它变量在二者间起到中介作用?
目前手机依赖者出现的手机依赖症状如戒断反应、凸显行为、心境改变等主要是针对手机的网络功能,如手机QQ聊天、微信、微博、信息浏览、网络游戏等。在虚拟空间的交往中,人们在情感、信息交流以及物质交换的过程中被理解、尊重时获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能否对手机依赖和孤独感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是本研究关心的问题之一。因此,本研究引入网络社会支持变量,研究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的关系。网络社会支持是近年来国内外兴起的与现实社会支持相对的社会心理现象,它是指在虚拟空间的交往中,人们在情感、信息交流,物质交换的过程里被理解,尊重时获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Walther认为,诸如现实社会中的信息、自尊、情感、同伴性支持等线下世界的社会支持同样也能在网上找到,因而“网络虚拟空间”不再是一个冷冰冰的名词,而具有了明确具体的体验层面和现实参照。Shaw和Gant以大学生为被试研究了网络交往和抑郁、孤独、自尊以及社会支持知觉之间的关系,发现网上聊天可以显著地降低孤独和抑郁,提高自尊和社会支持知觉。Tichon和Shapior的研究也指出青少年过度上网交友将导致社会孤立和社会焦虑。可见,无论是手机网络的使用,还是其它媒介网络的使用都可以影响青少年的孤独感等特质。因而,文章引入网络社会支持来探究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的关系,进一步考察网络社会支持在二者间的作用,深入分析手机依赖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内蒙古某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480份,收回有效问卷442份(92.08%);其中男性232人(52.48%),女性210人(47.52%),平均年龄为20.55岁,标准差为1.42;汉族302人(68.32%),其它民族130人(31.68%),缺失值10人;城镇生源286人(64.70%),农牧区生源156人(35.30%)。研究参与者均为自愿参与调查研究。
2.2 研究工具
2.2.1 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
《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由于手机成瘾与手机依赖的概念相容度较大,大多研究都将二者视为同一现象,且没有明确区分,而国内部分相关研究也多使用此量表,为了与相关研究进行比较,研究采用熊婕、周宗奎等人2012年编制的《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量表共16个项目,分为戒断症状、突显行为、社交抚慰和心境改变4个维度。量表采用5点计分,从1~5分别表示非常不符、不太符合、一般、比较符合、非常符合。总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83,4个因素的信度系数在0.55~0.80之间。
2.2.2 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量表
《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量表》。采用梁晓燕、魏岚等人2008年编制的《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量表》,该问卷由情感支持、工具性支持、信息支持、社会成员支持4个维度构成,量表共23个项目。量表采用4点计分法,1~4分分别表示从不、偶尔、经常、总是4种不同的程度。量表得分越高表示网络社会支持水平越高。该量表整体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26,重测信度为0。868,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在0.768~0.852之间,重测信度在0.705~0.821之间。
2.2.3 UCLA孤独量表
《UCLA孤独量表》。采用Russell等人1987年编制的《UCLA孤独量表》(第三版),量表由20个项目组成(11个正向计分题目和9个反向计分题目),量表采用4点评分,得分越高表明孤独感水平越强,该量表用于测量大学生的孤独水平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2,重测信度为0.73。
2.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I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基本情况
分析发现,480名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得分呈正态分布,最低分20分,最高分74分,平均为43.60±10.49。量表的23个症状中,得分位列前4位的依次是:“一段时间没有带手机我会马上去查阅是否有短信/未接来电”、“如果很长时间没用手机我会觉得难受”、“手机是我的一部分,一旦减少就觉得失去了什么似的”、“课堂上我会因为电话或短信而不能专心听讲”,见表1。
3.2 大学生孤独感对手机依赖的影响分析
根据孤独感总分,按照总分最低和最高27%的原则将大学生孤独感分为高孤独感组(UCLA>62)和低孤独感组(UCLA0.05)外,不同孤独水平的大学生在手机依赖总分及其它4个因子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
3.3 孤独感、手机依赖及网络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对孤独感、手机依赖及网络社会支持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手机依赖4个因子戒断反应、凸显行为、社交抚慰和心境改变与孤独感显著正相关(p
3.4 手机依赖、网络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探究手机依赖、网络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以手机依赖和网络社会支持为预测变量,以孤独感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手机依赖4个因子对孤独感均有显著正向预测,即手机依赖各因子得分越高,大学生孤独水平越高;网络社会支持的情感支持、工具支持和社会成员支持对孤独感具有显著负向预测,而信息支持因子的负向预测不显著,即除信息支持外,网络社会支持的其它3个因子得分越高,大学生孤独水平越低,见表4。
3.5 网络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分析
为进一步考察网络社会支持在三者间的中介作用,按照温忠麟等人总结的方法,估计间接效应值及相应的标准误和t值,通过三步分析分别求得总效应c、间接效应ab和直接效应c’,并进行中介效应检验,见表5。网络社会支持的效应分解情况见表6。
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网络社会支持在手机依赖与孤独感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即当中介变量网络社会支持进入模型时,手机依赖与孤独感间的路径系数(直接效应c’)降低,且显著,按照温忠麟等人总结的方法,中介效应与总效应的比值、中介效应与直接效应的比值都可以作为衡量中介效益大小的指标。因此,通过对网络社交支持的中介效应分解,本研究中介效应量分别为16.2%和15.9%。因此,可以认为网络社会支持在手机依赖与孤独感间的部分中介效应成立,见图1。
3.6 网络社会支持作为中介变量的模型构建
研究进一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考察三者以网络社会支持为中介变量的关系,本研究假设结构模型包括一个外源变量手机依赖、一个内生变量孤独感和一个中介变量网络社会支持,通过AMOS进行模型建构。结果显示:x2/df小于5,NFI、TLI、CFI、IFI、GFI、AGFI等拟合指标基本都在0.90以上,RMSEA小于0.05,假设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指标拟合较好,模型进一步验证了网络社会支持的部分中介作用,见表7、图1。
4 讨论
4.1 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普遍存在
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手机依赖得分呈正态分布,均值43.60±10.49分,稍大于王相英研究的40.39±9.70分,表现较为突出的症状涉及到了戒断反应、社交抚慰和心境改变等,同样说明大学生手机依赖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这与国内相关研究基本一致。截至2013年8月,国内已有多家网络媒体和报纸集中报道了青少年手机依赖及其危害,报道称手机依赖除了会产生戒断性反应等症状之外,还会影响青少年的身体发育,长时间使用触屏智能手机,低头看手机时间长会影响大脑发育,还会造成“手机手”的背部、肩部和拇指出现不适感,长此以往会对青少年的身体造成严重危害。《人民日报》曾发表题为《触屏时代,不要“为屏所控”》的文章,指出“屏控”危害不容小觑——会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特别是青少年及幼儿的身体、心智的健全发育。手机依赖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既会对大学生的生理造成损害,也会使大学生产生类似于网络成瘾症状的戒断性反应。因此,高校应从学生管理的角度对大学生手机使用加以正确引导,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使大学生从中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
4.2 手机依赖、孤独感和网络社会支持的关系讨论
研究分析认为,高孤独组大学生手机依赖得分普遍低于低孤独组,说明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关系密切。如:在生活中孤独感高的大学生更容易出现依赖的戒断反应,倾向于利用手机网络社交功能来逃避现实社交不良,这与以往某些研究结果一致。如刘红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中,认为孤独感可能会增加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但是,也有研究与此持相反观点,如王芳等人以山西大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认为手机依赖与性格无关,孤独与手机依赖呈低程度相关,这与大多数研究提到的内向、性格孤僻的人更容易出现手机依赖的观点相反。为何会出现如此不同的结果,我们认为,这可能与我们大多数人所持有的一种先入为主的刻板偏见有关,即我们常常默认那些不善言谈、不爱交际的孤独者是手机依赖症的患者,这种先入为主的偏见诱导我们得出高孤独感大学生就应该出现手机依赖的结论。但是,我们在访谈中却发现,大一新生由于刚刚进入校园,对新的环境没有完全适应、新的人际关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这种短期的孤独现象使他们常常通过手机与父母、中学同学保持联系,同时他们也会出现通过手机寻求归属和认同的现象,那么这部分学生能否简单地被看作手机依赖者?因而,对待这样的大学生,在研究中我们应持谨慎的态度。
相关分析表明,大学生手机依赖及其戒断症状、突显行为、社交抚慰和心境改变4个维度与孤独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这验证了国内和国外的部分研究结果。另外,研究还发现网络社会支持4个因子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工具支持和社会成员支持与孤独感显著负相关,说明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孤独感水平可能越低,即当大学生可以从网络上获得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工具支持和社会成员支持时,他们的孤独感水平就会下降,这与Shaw和Gant的研究结果一致。在网络时代,大学生的价值观面临新的冲击和挑战,他们既要面对复杂的现实生活,同时也要用心经营网络虚拟社区,网络虚拟生活已经变得与现实一样重要,虽然本研究结果显示,来自网络的社会支持能够降低孤独感,但是,这种孤独感是网络虚拟条件下的孤独感,网络社会支持缓解孤独感的前提是需要手机上网,而这又可能直接导致大学生手机依赖,如张锋等人研究就显示,当个人所获得的网络社会支持越高时,会需要更多的网络互动来得到相当程度的满足,并且容易产生难以自拔的上网渴望与冲动,若突然被迫离开网络,就容易出现空虚、心情低落等戒断性情绪反应。因此,研究还认为网络社会支持与现实社会支持不同,它降低的应主要是基于网络的网络孤独感,而不仅仅是现实孤独感。如汤明在“大学生网络使用者的抑郁感和孤独感及其与社会支持、网络依赖的关系”一文中得出结论与我们的观点一致,他认为网络社会支持对网络孤独感有显著影响,网络社会支持高的人,网络孤独感较低,现实社会支持对现实孤独感有显著影响,现实社会支持高的人,现实孤独感较低。因而,网络社会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降低网络孤独感,但却增加了现实孤独感,这一现象也应引起有关教育部门关注。当代大学生应该正确区分现实与虚拟网络,通过网络社会支持固然可以获得暂时的心理慰藉,获得自尊和满足感,但当网络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被大学生无限放大的时候,大学生将可能沉溺于手机社交、手机网络游戏,而弱化了现实社交能力的培养。
4.3 网络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讨论
研究的回归分析表明,手机依赖4个因子对孤独感均有显著正向预测,网络社会支持的情感支持、工具支持和社会成员支持对孤独感具有显著负向预测,这表明大学生手机依赖与网络社会支持有可能直接或间接的对孤独感产生影响。按照温忠麟等人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标准,研究分别进行了手机依赖与孤独感、手机依赖与网络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相关和回归,结果表明均达到显著水平,网络社会支持这一变量符合中介效应检验的条件和标准。进一步的中介效应检验表明,网络社会支持在手机依赖与孤独感问起到中介作用,即手机依赖通过第三变量网络社会支持影响大学生孤独感。以往研究往往认为孤独感能够预测手机依赖,即高孤独感者,存在手机依赖的可能性更大,而本研究则发现手机依赖除了可以直接影响大学生孤独感外,还会通过网络社会支持来影响孤独感。许多研究都指出,当个体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社会支持越低时(主观上体验到情感支持较低),个体越容易通过网络的社会支持来满足这一需要,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当前大学生手机依赖者正是通过手机网络功能来获得网络社会支持,通过网络社交功能建立广泛的“掌上在线人际关系”,随时随地与同学和朋友进行即时在线沟通。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我们认为,大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移动互联网来获得网络社会支持,进而影响大学生孤独感的高低。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掌握大学生手机互联网的使用情况,来预测大学生孤独感水平,高校也通过建立校园网上服务系统,为大学生提供多方面的网络社会支持,如,有些高校相关部门已经建立起校园微信和校园QQ,如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微信、学校教务处微信等,学生可以通过登录来获取相关信息或者即时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他们的心理焦虑和孤独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但需要强调的是,大学生手机移动互联网的使用目前仍以娱乐和社交为主,这仍需高校通过一定的方式来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引导大学生回归现实,并不断培养在现实社会中的社交能力。
5 结论
孤独的总和篇9
许多人抱怨生活的压力太大,感到内心浮躁,不得清闲。于是,追求清静成了许多人的梦想,但却害怕孤独。而其实孤独才是人生的一种大境界。它是一首诗,一道风景,是那种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的美丽。
洗尽尘俗,褪去铅华,在这喧嚣的尘世之中,要保持心灵的清静,必须学会享受孤独。孤独就像沉默少言的朋友,在清静淡雅的房间陪你静坐,虽然不会给你谆谆教导,但却会引领你反思生活的本质及真谛。孤独时你可以回味一下过去的事情,以明得失,也可以计划一下未来,以未雨绸缪;你也可以静下心来读点书;让书籍来滋养一下干枯的心田;还可以和朋友散散步、聊聊天,弥补一下失落的情感。
当你深深感受到孤独的存在时,不妨轻轻地关上门窗,隔去外界的喧闹,一个人独处,细心品味孤独的滋味,虽然它静寂无声,却可以让你更好地透视生活,在人生的大起大落面前,保持一种洞若观火的清明和睿智。
波澜万丈的生活激荡人心,令人心驰神往,但在人生的河流中,更多的则是平静。你总要学会一个人慢慢地享受人生,总会有那么一个时刻,你是孤独无助的。但不要害怕,因为这本身是人生给你的最高馈赠。正如罗曼·罗兰说:“世上只有一个真理,便是忠实人生,并且爱它。”那么,当孤独来临时,去体味它,享受它,在欣赏完夏花的绚烂之后,不妨沉下心来,品味秋夜的静美。
孤独的总和篇10
2.他的内心是孤独的,他害怕孤独的去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我觉得他甚至有些自闭,只有他的音乐能给他来安全感,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困在了这条船上。
3.即使再怎么思念请你记住,她可能马上有对象或者已经有了,给她自由,也放过自己。真的很想找个人诉说下自己内心的痛苦孤独,可是没人懂,还是默默自己安慰自己吧。祝不成熟的自己一觉醒来,忘记所有。还有一点希望自己偏头痛不是什么大问题。
4.翻来覆去睡不着,最近难得一次有如此情况,凌晨四点半肚子已饿,起身披件大衣,站到窗前,让寒风拂过脸颊,划过脖颈,随手点燃一根烟,头脑愈发清醒,目光所及,晚灯照亮孤单的街区,偶尔还能看到行驶过车辆,你内心是如此孤独,无助。
5.内心孤独的人,一旦打开了话匣子就很难停下来,因为他把你当做朋友,所以可以把内心的一切说给你听。
6.好久没有收到关心了,以前的朋友走得越来越少,有时候尝试联系,发现能说得话,越来越少,最近状态很不好,很难调整过来,内心的恐惧与孤独越来越多。
7.当你能真正做到无所谓,只有两点。第一:内心足够强大。第二:内心孤独。
8.孤独,对每个人来说都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吧,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孤独,如果这个孤独没人看到和理解,不被接纳,甚至不被自己接纳,这个孤独会格外痛苦吧,就像内心深处没有一个人陪伴。
9.内心孤独的人,喜欢幻想,渴望怀抱。
10.最为上等的朋友之交便是如此,注重心灵而淡化形式上的交往。友谊的本质,是两个人心灵的沟通,既充满爱,又尊重孤独。懂得享受孤独并形成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所以我常说:“最好的事儿就是跟好朋友在一起发呆。”
11.如若不是这样,凡内心孤独的人必喜虚张声势;内心弱小的人必好狐假虎威;心中有鬼的人必爱玩弄伎俩;心胸狭窄的人必会尖酸刻薄。
12.深夜,刚加完班,回来躺在床上,内心不舒服,可能多半是孤独吧,最近有些事,以前心不动的时候,一点事都没有,再怎么样也不会不舒服,现在心一动,剩的是孤独,失落,心塞,哎。
13.有时候是因为内心孤独才多了原来没有的习惯。
14.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离别,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也许路上注定孤独,只愿内心平静。
15.一个人心里的渴望和他将要承受的痛苦在一定程度上是成正比的。如果内心深处感觉孤独,是因为没有遇到对的人。没事的时候抱抱自己就好。
16.对事对物太敏感,害怕失去但又讨厌拥有,渴望幸福,但是发自内心的孤独,不健康饮食生活作息,一切好像没那么糟糕但又很糟糕。
17.生活再孤单不济,总好过内心孤独贫瘠。
18.喜欢文字的人,大多敏感且心软,忽然不快乐,忽然被回忆揪住心脏,忽然沉默到泪流。或许是内心孤独的缘故,轻易便可从他人的故事里看到自己的影子,所以,悲伤总要比别人多一半。
19.每天喊着乐观的人,只是内心孤独罢了。
20.伟大的人都有一些孤傲,他们遗世独立,盛享着内心孤独的清凉。
21.我们都是内心孤独的人,以至百炼成钢。
22.大多爱发脾气的姑娘,往往内心孤独。
23.最后内心大概只能哀嚎,我很孤独,你别离开我。
24.内心孤独就孤独在害怕别人比自己的欲望强。
25.孤独一个人也没关系,只要能发自内心地爱着一个人,人生就会有救。哪怕不能和他生活在一起。
26.放肆的嬉闹,往往是内心孤独的体现。
27.内心的孤独感。每天都会无数次跟自己说,别想太多,简单点,会更加轻松。
28.仰望各自的天空,内心孤独到陷入麻木。
29.或许每个人都会有这么一段内心孤独的时刻,你能做的只有坚持,给自己一个大大的笑脸孤独患者。
30.内心孤独的人总不愿把自己赤裸的展现在别人面前,所以硬是要穿上华丽的衣裳,来掩饰自己内心的无助。
31.谁能悟我内心孤独,纵使身旁友人无数。
32.快乐只会留给幸福的人,而内心孤独的的人到哪都是孤独的。
33.现在才明白,原来脾性火爆也是内心孤独的一种提示。
34.内心孤独的人和表面孤独的人相遇,谁会爱上谁?
35.真相是人内心孤独隐藏处不经意的表达。
36.街上孤独的路人,凛冽寒风,吹动的,究竟是你衣衫褴褛,还是你内心孤独无助?
37.孤独,是内心的黑暗;死亡,是永恒的黑暗;而我害怕的不是黑暗,而是人心。
38.雨雾中的城市,看不清本来的面目;内心孤独的孩子,从不当着别人的面哭。
39.内心孤独的原因是我还未邂逅最好的自己。
40.所有以文字作为精神解脱的人,内心孤独且渴望拥抱。
41.我们都是内心孤独的刺猬,只有相同频率的人才能知道彼此内心不为人知的优雅。
42.那些内心孤独的份子,他必须自己给自己优秀,因为除了优秀,他们已经一无所有。
43.如果内心孤独,再热闹的街市也不能使我开心起来。
上一篇:伦理学史
下一篇:杨幂:她的报应终于来了!真相还有哪些?
最近更新人物资讯
- 青年节专题时文精选,1个专题+5篇模板+12篇范文+1个作文合集(角度+金句+精
- 最新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求(五篇)
- 赤坂丽颜值巅峰之作,禁忌之爱代表作品-高校教师成熟
- [王仲黎]人茶共生:布朗族茶文化话语中的生态伦理
- 北京文艺日历 06.12~06.18
- 有什么好看的少女漫画推荐?
- 为了孩子陪睡校长,请别拿这电影洗白
- 当贝市场tv版apk下载
- 茉
- BBC评出有史以来美国最伟大的100部电影
- 泰山岱庙古建筑之文化特色初探
- 阴阳五行学说范文
- 2022伦敦大学学院Bartlett建筑学院Part2毕业展
- 观看平凡英雄观后感1000字
-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二)古希腊艺术与神话
- 收藏 | 带你穿越500年,看一看这50位著名艺术家
- ab血型女人的性格
- 春节活动策划方案
- 为什么孕妇生产有危险时,部分丈夫和婆婆会选择保小孩?
- 《员工自发管理的儒家修为智慧》
- 菲律宾尺度片的全明星阵容,菲律宾女人质量这么高的吗?
- 文学课 | 韩少功:文学与记忆
- 《人性的污秽》中的伦理道德世界
- 宋惠莲背夫和西门庆幽会后自缢,看透情色表象下的死亡真相
- 秋波多少画(五代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