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传播范文
现代传播范文第1篇
提高传播艺术水平开创电视外宣新境界 张长明,胡智锋,兰孝兵
从法兰克福到伯明翰--电视批评理论的西方思想资源再析 时统宇
视野,创造与境界--关于传播学学科建设的一些个人感悟 朱光烈
中国古典哲学与美学中的"自得"思想 张晶
梁启超与李普曼: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新闻传播观 秦志希,汪露
科技,为电视新闻构架新高度 叶子,李苒
论中国当代新闻理论的现实基础 丁柏铨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不同受众类型对实证研究的影响 尚大雷,柯惠新
受众议程、媒介议程与真正现实关系的实证研究 李本乾,张国良
重新认识新闻评论 杨新敏
频道专业化:回顾、现状及展望 周伟成,周叶飞
网络传播加剧知识沟扩散 黄艾华
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理念的演递及其论争--为"中国纪录片20年论坛"而作 高鑫
电影现象学论纲 周月亮
早期学者视阈中的摄影艺术 李兴国,杨新磊
论"废话"的语用功能 应天常
论网络文学传播特性 袁立庠
中国传媒遭遇资本介入 陈鹏
体育节目如何适应体育产业的发展 岑传理
有关互联网的传播研究述略 金兼斌
网络传播中语言符号的变异 孟伟
从中国的《教育服务贸易减让表》看高等教育改革方向 杨树雨
设计观念--重估影视概念之八 丁海宴
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略谈情声气的"分离" 於春
媒体品牌的理念与运营 张君昌
直面电视媒体的营销时代 麻宝洲
浅析凤凰卫视品牌的整体塑造和扩张 李瑶,胡睿
我国广播电视系统职工体质与健康情况调查报告 乔培基,王胜超,肖明,张珂
让我们"诗意地栖居"--《朗读美学》的哲学维度解析 李凤辉
《乘着歌声的翅膀》栏目研讨会纪要 董崇飞
法国媒介市场过去、现状与未来--巴黎第二大学德穆兰教授讲座综述 张晓辉
报道中国与记录中国--"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首届电视学术节"学术研讨会综述 张莉
顺应时代需求创造文化时尚--《开心辞典》两周年研讨会发言摘要 孙微
电视科普片画面与解说词的关系 王亚非,别明源
影响电视节目主持人职业寿命的几个因素 杨莅
论电视评论的评论价值 苏锐钧
试论舆论监督法治化 章祥法,胡长全
快速建立电视栏目品牌 龚冰,李岭涛
电视频道专业化下的体育频道发展思路 王华
浅析聋哑儿童的收视习惯 刘纯燕
电视专题文艺《除夕夜》笔谈亦庄亦谐,亦雅亦俗 周敏
丰富的内容自由的节奏 郑媛
多维的视点观察独到的角度开掘 王晗颖
2002年中国电视剧作品述评(上) 曾庆瑞
电视批评:影响比较研究 欧阳宏生
反盗版:技术与市场互动的影像工业内容保护策略 陆熠欣
美国媒介的战争卖点及人文反思 单波,肖珺
华语传媒在第二次海湾战争中的传播强音 聂元建
“战争”使新闻直播真正滚动起来——析央视国际频道新闻滚动直播特点及其意义 周建青
女性报道者的角色嬗变——从凤凰卫视伊拉克战争报道谈起 林林,张玉川
“亲历”建构“战争”——解析第二次海湾战争中美军“嵌入”式随军报道政策 李镭
辩证取向与新闻报道(下) 张振华
谁为农民说话——农村受众地位分析 陈崇山
对传播心理学研究的两点思考 刘京林
媒介批评是对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的反思活动——对国内有关“媒介批评”定义的辨析 雷跃捷
传媒与乡村社会:中国大陆20年研究的回顾、评价与思考 郭建斌
电视传播艺术的功能:“效率”提高与“品格”提升——中国电视传播艺术研究之三(上) 胡智锋
入世背景下中国电视剧艺术现实与发展问题思考 周星
张扬形式:优化电视节目的可能意义 黄匡宇
精深 精湛 精良——评析中国电视剧的八次轰动效应(下) 张凤铸
科学与纪录——关于科教片创作的一些思考 宋家玲
影视叙事文本特性初探 周靖波
艺术润化科技 数码承载心灵——由MAAP2002分析数字技术环境下应用艺术系统的发展趋势 曹三省,廖祥忠,杨妍,王华
电影音乐三题 李俊梅
有声语言的声音是什么——论播音创作声音个性展现的理论基础 赵俐
2001-2002年中国电视纪录片描述 夏倩芳
纪实的误区 高克明
世纪初中国传媒业与资本市场:政策与机会 黄必烈
电视节目成本管理方法研究 严威,高福安
现代广告批评解读 饶德江
迅速崛起的新媒介——cybergame 何威
从“以学习者为中心”到“自主学习” 杨敏
论我国英语习用环境的变迁 傅力
加强学科建设 构造一流师资队伍——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思考 李文丽
国际文化交流中的语言谱系 闵惠泉
美日关系研究的一部力作——读《眺望珍珠港:美日从合作走向战争的历史透视》有感 蔡翔
重大突发事件:引发的媒体反思与变革——“重大突发事件与新闻传播学术研讨会”综述 孟建
《〈焦点访谈〉红皮书》研讨会纪要 国涛
韩非的传播观念及技艺 汪碧芬
电视娱乐节目亟待提高文化品位 孙宜君
电视新闻播音个性化风格形成的依据 海霞
我国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申凡
现场传播——从传播学看展会 巫濛
论广播中对声音的运用 张平
电视是如何“射门”的——电视体育娱乐节目初探 张庆
网络广播发展及前瞻 谢奇峰,王宇
广播剧:涅槃后重生 宋晓茜,汪纯
体育解说的内涵与功能 王群
试论电视栏目策划的五要素 项仲平
电视栏目的DNA 梁红
节目运作与频道专业化问题初探 余志为
收视率再批判 尧风,钱践,Yao Feng,Qian Jian
传媒活动中知情权与隐私权的道德选择 李光辉
论电视传播中的身体意象 陈月华
论媒介身份研究的可能性与科学性 邵培仁,邱戈
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的生命活力研究论纲 张政法
中国新闻出版业监管体制模式选择 姚德权,Yao De-quan
论电信业和传媒业的产业融合 陈力丹,付玉辉,Chen Li-dan,Fu Yu-hui
论舆论监督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 丁柏铨,Ding Bai-quan
韩国放送公社"三个面向"的战略导向 范红,贾萌,廖正军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电业的十大转型 邢建毅
结束暴利时代中国报业的战略转型 林晖
创新扩散理论的实证研究--关于在中国贫困农村地区推广新知识与新技术的实地调查 段鹏
论新媒介即关系 陈先红
关于新闻法学研究的思考--2004-2005年新闻法学研究综述 林爱珺
现代性视域中的台湾媒体与政府--以"TVBS VS台湾当局"为例 叶再春
电视娱乐资讯节目探析 张帆,王阳
大集市模式的博客传播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 方兴东,张笑容,Fang Xing-dong,Zhang Xiao-rong
欧美博客研究评述 胡春阳
从"两会"博客现象看博客的社会传播价值 余伟利,陈敏利
中国电视频道化生存的理论构想及其营销策略--访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彭吉象教授 彭吉象,杨乘虎,Peng Ji-xiang,Yang Cheng-hu
突破与建构:电视春节晚会发展之路 丁亚平,Ding Ya-ping
数字媒介与艺术创新 廖祥忠
关于"真人秀"语境的思考 游洁
电视新闻标题篇章化刍议 彭宗平
论"邮发合一"体制安排下的报业生态 武志勇,Wu Zhi-yong
葡萄牙媒体产业的集中历程及其特征与启示 丁晓正,胡正荣
论广告品牌传播的内容要素 苏宝华
电视媒体的360度接触点设计:一种打开"机会窗"的方法 赵曙光
中国电视的困境与突围 项仲平,朱晓军
对我国编辑出版学教育的几点思考 蔡翔,唐颖
改革实践性教学培养创新传媒人才 王志敏,姚争
向一个有理想有思想的教育拓荒者致敬--专访《风范长存--左荧纪念文集》主编赵玉明教授 李煜
突尼斯"信息社会世界峰会"系列会议纪要与随感 刘燕南
首届中国(北京)国际大学生动画节综述 赵冰
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十年发展论坛综述 孔令顺
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综述 白贵,高菲
电视的文化阐释 洪涛
试析反打镜头在电视节目中的运用 阎立峰
方言类电视节目的生存与发展 王培
电视科技节目表达方式刍议 王艳玲,孙瑛
电视谈话节目策划三题 李立风
组织因素与传媒伦理道德建设 初广志
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夕阳红》节目的改版与定位 陈志峰
中国媒介产业布局与产业区域联合 刘洁
论电视节目主持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及策略 张敬
巩固探索整合提高--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传播系本科专业建设的探索和思考 王宇,张晓红
论卫视的"三个拓展" 尼松多吉
多媒体网络技术与英语视听教学 邓磊
电视法制节目的发展与走势 郑丽萍
现代传播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展示设计 商品经济 展会 传播
一、商品经济中的展示设计
展示设计是一门跨越多学科、涉及多领域并立足于商品文化传播的专业设计范畴,相对于其它设计门类,具有更强的市场操作性,在当今商品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具有人文及商务特征的策划和实施功能。在各类展会活动中,作为展示设计的主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其内容、时间、形式、规模和范围上有着不同的差异和灵活性,它要求在短期内既有观赏和教育功能,又含有推广销售、洽谈等商务性质,可见展示设计的规模和表现形式既受时间的制约,又有带动经济的功能,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中,商贸交流活动已成为展示设计重要的表现领域。
展示设计所体现的美学思想、人文理念、文化内涵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在人们心理中引起共鸣,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消费者和商品之间的关系,除满足人们基本的商务交流,还要有效地向人们传达品牌、企业、商品功能、精神内涵等信息,引导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起到带动商品经济发展的作用。
展示设计即是围绕这个原则,在展会活动中使观众在有限的时空中最大程度地接受商品信息及对展会主题的理解和参与,由此看来,无论何种展会,其目的都是在稳定的空间内促进人们的交流成果,提高交易效率,其中包括信息知识、文化观念、货币及商品交易等,人们通过展会这个平台,将自己所表达的信息、诉求传播开来,实现与人沟通、与社会沟通,交流信息、交流商品,融入社会主体的目的。
展示设计要满足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需求,这是我们进行展示设计定位的基本依据,人们需要舒适和谐的展示环境、声色俱全的展示效果、信息丰富的展示内容、安全便捷的空间规划及体贴周到的服务设施。
1.采用序列化的、有节奏的空间展示形式。因人们观展时均采用流动观展的状态,在流动中获得空间感受,这就要求展示空间必须以此为依据合理安排,尽量少重复观展路线,使人们安全、便捷、完整地介入和退出,在满足求知欲的同时,感受到艺术设计的魅力和空间变化的无限趣味。
2.以最有效的空间位置进行展区划分和展品归类。因展品是展示空间的主角,对展区的合理分配是利用空间达到最佳展示效果的前提,所以必须将空间问题与展示内容结合起来,按不同展品制订相应的展示形式和空间策划,给展品以合理的空间,提升展示效果。
3.确保展示环境的节能环保、安全运行。在大型的展示活动前,尽量考虑将各种仪器、机械、电力装备、动力模型等耗能设备与观展环境分隔开来,杜绝动力噪声和有害气体污染,消除人为火灾、设备漏电、踩踏事故等不安全隐患,防止其对展示环境带来危害。
二、现代展示设计的形式
当今世界迅猛发展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不可质疑地影响了人类历史,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包括文字、图形、动画、数据、影像、音效、网络技术等,通过这些现代化技术,产生了能够全方位展示现实、模拟现实的展示形式,随着多媒体、超媒体技术的推广应用,极大地丰富了展示设计的表现领域,设计师的观念和思维方式也由此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先进的技术与优秀的设计美学结合起来,使展示设计形式更加丰富和人性化。
以商业美术中的现代展示设计为例,空间的利用手法多变,其形式也不定向化,静中求动,动中求静,大多突破了原有的展示体制及框架结构,使表现方式更加丰富。丰富的展示形式多用于展会场馆、场地的固定空间中,采用高新技术和现代化的展示手段,时代感较强,有以下多种形式:
1.室内高科技大投影视频与展示空间相结合:将展品陈列于场馆,使观众在现代科技的氛围中近距离接触展品,了解展品性能、质量,具有时代审美情趣,如食品展、汽车展、体育用品展、商品交易会等。
2.动与静相结合:巧妙使用色彩、全息摄影、激光录像、多媒体等影像技术,虚拟现实,使静态展品得到视觉、听觉扩展,造成形象生动的活泼气氛和热烈逼真的展示环境,有着身临其境的现场效果,如影像设备展、旅游用品展、高科技电子产品展、考古文物展、工艺美术展等。
3.实物与电子信息相结合:通过电子计算机导览、解说系统,按顺序观展并寻找参观路线,通过电子计算机语音解说系统了解展览相关内容知识,极大的提升了观众的知识性和参与意识,如政治、历史题材展、自然科学展、艺术展等。
4.展品展台的高科技自动化:具有丰富的空间运动状态,如大型旋转展台,适合大型展品如汽车的展示;小型旋转展台,适合珠宝玉器、文物、工艺美术品,精密仪器等展示;而城市规化、建筑沙盘模型等展台则大量采用了现代化电动模型和高科技电子化仿真形式,模型各单元均按计算机编程自动演示。
5.机器人服务生可按编程和观众互动:增加了趣味性;广告宣传车的场地流动展示增加了空间动感;还有馆内外仿真建筑、生活休闲空间的亲身体验等。
三、结语
现代展示设计是一个有着丰富的内涵、涉及领域广泛并随着时展而不断充实的课题,在展示设计中不断完善其形式与传播的自身功能和由此涉及到的展示空间环境等,如何处理好现代展示设计和传播形式的关系,既是展示设计中的精髓,也是提升商业空间营销力的基础,这样我们则赋予现代展示设计以实质的生命意义和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 王俊娜. 老庄美学思想的现代设计意蕴[J]. 美术大观, 2009, (05)
现代传播范文第3篇
关键词:梅山武术;武术文化;现代传播
1传统武术文化传播的意义
精神是一个人存在的重要支撑,更是一个国家、民族生存的重要灵魂。正是由于我们缺乏精神支柱,鸦片战争后我们才受尽耻辱。随后,我们又在民族精神的凝聚下,团结奋进,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逐步走向民族复兴,获得我们今天的伟大成就。可见,精神对国家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为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人类文化发展和演进的两条脉路,一是从传统向现代迈进、一条是从民族性向世界性拓展。梅山武术源于梅山人们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在梅山蛮抵抗历代统治者残酷的斗争中糅合了外来技击特征,发展为自成体系的地方拳种。武术不同于一般的体育项目,它作为中华民族土生土长的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从更深层次来说,它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形式。习练武术本身就是一个传播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过程。传统武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展完善。因此,对其传统文化的体现也是淋漓尽致,更是民族精神和历史发展的真实写照。
2梅山武术文化的新闻学传播三要素分析
从传播学角度来看,对文化传播的三要素主要是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传播受众。
2.1梅山武术文化的传播主体
梅山武术文化的传播主体分为:个人、社会团体、政府三种主要的传播者。梅山武术文化最初的有效传播主要取决于个人行为。师承传播是梅山武术文化最基本的传播特性。徒之间言传身教,具有相当明晰的师承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交流成为社会整体与武术界的共同需求。与社会组织的交流与传播是梅山武术在现代社会必须要进行的对外传播。进入新时代,政府管理部门对梅山武术的正确指导和扶持是梅山武术发展和人们对梅山武术文化传承的需求。
2.2梅山武术文化的传播内容
梅山武术文化是这一传播过程中的主体讯息,具备可传播性,传播学意义上的讯息指的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梅山武术传播的讯息内容应包括文化观念的传播和武术技艺的传播。2.3梅山武术文化的传播受众梅山武术的传播受众是一个具有某种特性的群体。他们需要或者是接受梅山武术的宗教文化、养生价值、文化研究等某种价值。针对梅山武术的传播受众来说,他们特点是分布广、人数多,涉及到不同的区域,不同的种族。他们在梅山武术的传播过程中,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有目的地选取。
3梅山武术的现代传播
3.1梅山武术节对梅山武术文化的传播
为弘扬梅山武术,打造文化强县,2015年11月26日,在梅山腹地新化县举行了首届梅山武术节,以武会友,以武论道。此次梅山武术节,主要活动有梅山武术交流研讨会、武术“六进”、武术段位制推广成果巡展等。在梅山武术交流探讨会上,与会专家们围绕蚩尤始祖与梅山武术、梅山武术如何进校园、梅山武术与养生、如何将梅山武术打造成国家武术段位制拳种、梅山武术怎样与旅游相结合进行了专题研讨。梅山武术节吸引了省内外200余名专家进行研讨。期间举办的“拳霸武林”国际拳王争霸赛更是吸引了中日法泰及国内多名拳坛高手聚集梅山,让更多人士了解了梅山武术,将梅山武术推向省外、国外。3.2武术赛事对梅山武术文化的传播武术赛事对武术文化的传播首先是基于人际和赛事本身有型文化的传播。以每两年一次的世界传统武术节为例,可谓是“武术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规模之大,参赛人数之多,其影响不仅在主办方当地,更是让广大武术爱好者对武术文化活动十分关注。辐射范围之广,让武术文化的传播扩散到了世界各地。它对梅山武术的赛事传播起到了很好引领作用。梅山武术节上“拳霸武林”国际拳王争霸赛是此次武术节的重头戏,更有省级文化传播公司和省经视的鼎立支持。打造“拳霸武林”,是武术文化推广理念的一次大拓展,通过引入国际顶尖搏击手与中国武术高手争锋,形成国际搏击文化与湖南武术文化的碰撞和交融,通过全新的形式,让湖南传统武术重放异彩。此等赛事应该定期召开,必将为梅山武术走出国门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3.3梅山武术进校园对梅山武术文化的传播
梅山武术技艺是梅山武术文化的载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抓好广大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从武术文化着手。在梅山当地,首选梅山武术。2016年7月,在新化县东方南北文武学校进行了题为“文以明礼悟道,武以励志健身”的中小学武术进校园骨干教师培训,参训教师数十名。大家都高度重视此次培训的意义,争当一名合格的武术教师、教练。回到学校后扎实推进武术教学传播工作力争将梅山武术插上高飞的翅膀让梅山人将梅山武术带出梅山,带向世界各地。
3.4梅山武术与多产业相结合对梅山武术文化的传播
梅山武术文化与旅游文化结合。新化县一直倡导以梅山武术为载体,大力开发文化旅游,是为更好地保护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文化强县”战略。武术和旅游既是社会文化活动,也是社会消费活动。旅游业的个性化发展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打造梅山武术文化特色旅游活动是一举两得之举。其结合既加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让更多怀抱武术梦想的游客体会梅山武术文化的无穷魅力。影视、新闻界的参与同样是梅山武术文化传播渠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当年《少林寺》影片的播放,也许没有今天少林武术的轰动效果。所以,怎样利用这些大众接受或者是身边的传播媒介是梅山武术文化传播中需要深思的重要环节。著名导演张民就曾深入梅山地区带着摄影组挖掘探寻梅山武术文化。首届王爷山龙狮武术节、首届梅山武术节,湖南省拳霸武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对拳霸武林争霸赛的打造、某媒体的独家报道、各大新闻网站的大势报道对梅山武术文化进入公众眼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在现代传播中应当重视影视、媒体、数字资源广、快、深的特点,将梅山武术文化大肆传扬。
3.5梅山武术成为段位制武术内容对武术文化的传播
2014年全国武术段位制推广工作会议在河南开封召开,此次大会标志着武术段位制推广“十年计划”正式拉开大幕。此次“十年计划”在时间点上分成2年试点,5年普及和3年巩固,推广的方向主要是学校推广、社会推广和国际推广。梅山武术发展中心主任钟玉辉即中国武术协会段位制推广委员,长期致力于梅山武术的发展和推广工作。在2015年首届梅山武术节上,即进行了武术段位制推广成果巡展。此次大会同样对梅山武术成为全国武术段位制推广内容进行了研讨。武术段位制大推广带来了武术发展的春天,力争将梅山武术打造成段位制武术内容势必推动梅山武术推向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
参考文献:
[1]王岗,吴松.“大武术观”视域下的中国武术发展路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9).
[2]郭志禹,谢建平.试论我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的特色[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2).
[3]郭玉成,李守培.武术传播研究历程与进展述评[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7).
现代传播范文第4篇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几乎没有任何一种形式和语言系统能像广告一样,呈现出如此持久和强大的生命力,发展到20世纪,广告以非常高的速度渗透到各个领域,并日益覆盖整个人类文明。
广告的发展逐步改变了人们对广告的看法与态度,人们在抱怨受到广告困扰的同时,也日益感到离不开广告,由对广告的不经意、戒备、抵制,变化到接受、选择、参与。广告自身的发展和竞争也促成了思想性、艺术性的不断提高。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日益提高和社会消费形态的转变,在现代国际化社会的大环境中,广告越做越巧妙,思想和审美内涵不断丰富,现代广告已进入信息更简单、内容符号冲击力更强的阶段。
1 新的广告时代催生广告从推销商品和服务转向推销概念
不知不觉,我们发现,现代广告在传达产品信息的时候,不再是房子、家电、交通工具、日用品本身,而是什么样的房子、家电、日用品等。比如劲酒广告所宣传的,“(20世纪)80年代我们喝的是味道,(20世纪)90年代我们喝的是品质,21世纪我们喝的是健康”。这正如鲍德里亚所说,财富和产品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经济系统(马斯洛人类心理动机中需求和生存的生理层次)被符号社会学系统(消费的本来层次)取代。如果说过去广告推销的是商品和服务本身的话,那么现在成功的广告都转向推销概念,物质利益取向转向价值观念取向。从推销产品功能和服务本身,改变为宣传它的形象,它的精神价值,它的心理感觉,就是推销概念基本的内涵。
现代消费者在生活富裕之后对自我实现、自我认同追求的欲望更加迫切,适应消费者日益明显的精神方面的需求,推销概念在广告中注入了心理价值的因素,因而卖的不是商品和服务本身,而是一种概念,一种消费意识、生活方式、审美标准。它是一种标签、一种时尚、一种姿态,一种信念。
“口红不是化妆品,而是流行”是推销概念的最好诠释。再列举几个例子,法国雪铁龙轿车广告“你猜,法国的第一夫人是谁?法国‘第一夫人’与你同行”,广告推销的是轿车,出售的是地位。法国巴黎之夜牌香水广告“高雅浪漫的‘巴黎之夜’帮你赢得生活”,广告推销的是香水,出售的是生活品味。美国健牌香烟广告“每一个烟民都能从健牌中找到乐趣”,广告推销的是香烟,出售的是乐趣。伯吉特牌啤酒广告“现在到了用伯吉特来改变潮流的时候了”,广告推销的是啤酒,出售的是时尚。青春守护神化妆品,告“用青春守护神来守护你的青春”,广告推销的是化妆品,出售的是青春。以上范例都是广告推销的概念,它们有的是具象的,但更多是抽象的,是一种精神的,心理层面的东西。
2 情感和体验是降服大脑的真正利器,广告传播由重视理性转向重视感情
就一般意义而言,达到广告目的总体手段无非两条,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属于理性广告或者广告的理性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告知。动之以情则属于感性广告或者广告的感陛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打动消费者的内在心灵,使之心动,然后行动。当前世界广告活动出现了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从过去强调企业品牌特点,并在媒体形式上形成强大广告信息冲击的硬性作法,代之以亲切、柔和的广告语言,自然流畅的广告风格,平实诚恳地广告诉求。人的价值、和平、安宁、回归自然等成了人们讨论的主题。
对于现代人来说,情感生活是极其重要的。人是最富情感的,在情感付出、情感享受、情感幻想方面,具有特殊的需求。在广告创意中,如果能够根据商品特性、品牌形象特点和目标公众的情感心理,设计表现某种情感生活的广告画面、情节和文案,营造具有情感感染力的意境,那么就可以诱发公众产生相应的情感心绪,萌感幻觉,力图通过商品消费来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于是乡情、亲情、友情、爱情、恋情都被广泛运用到了广告之中。人们在广告实践中意识到:逻辑、理性并不是说服购买的最好手段。情感和体验才是降服大脑的真正利器。理性正让位于东方式的直觉与感受,广告定位已经由硬性的非此即彼转而为软性、润物细无声的可塑体验层面。
3 广告传播主题着重价值观念的表达
从广告传播的角度进行分析,广告主题是广告所要传播的基本观念。现代广告传播的主题已经不再是早期广告的“商品+好话+美女”,现代消费者的需要正在从量的满足,质的满足上升到感性满足,这是消费者高层次需求的体现。人们对商品的判断已经不再单纯地从质量好坏人手,而更多的从商品形象和价值感受出发。在这种情况下,广告主题的策划就进入了:“广告主题=企业创新+需求心理+品牌个陛”时期。
为适应这种消费意识的变化,广告传播主题的表达已不再是着重于商品功能与特点的介绍,而是突出时尚化、风格化和个陛化,转向品牌商品价值观念的表达,才能赢得消费者的关爱。品牌的名字比推销的商品更重要,广告传播主题的重点在于表达消费者拥有该品牌商品所获得的心理价值,即商品使用之外的象征价值,如荣誉、地位等。可127可乐早就不再是只用来解渴的起泡的饮料,而是成为美国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耐克公司不仅是销售高档运动鞋,而是在你买鞋的过程中设法给你带来愉快。豪华的宝马轿车不再是便捷的交通工具,而是富有和高层社会地位的显示,个人成就的体现。于是,地位,品味、时尚、美好生活等观念与象征价值就成为广告主题所创造的主要话语系统。
万宝路香烟之所以在美国得到人们的喜爱,原因何在呢?美国的一家杂志《富比士》曾调查了1546个爱好者,他们都曾明白无误地表示。他们喜欢这个牌子的原因是因为它的味道好,但当实验者向他们提供半价的、看不出牌子的然而是货真价实的万宝路香烟时,仅有21%的人愿意购买。实际上,人们需要的是“万宝路”的广告、包装带给他们的满足感,需要的是“万宝路”广告表现出来的“万宝路”形象。但是消费者在简装烟那里,却得不到这种满足感。正是广告策划者设计的西部牛仔充满野性、冈4毅和粗犷的大丈夫气概满足了人们的某种欲望,才使得香烟如此畅销。促使消费者发生购买行为的正是这种潜藏在内心的欲望,商品的形象和价值感受成就了万宝路的辉煌。
4 广告传播开始关注自己的生态责任
市场营销学关于社会营销观念经营哲学的论述中强调,企业的营销活动在满足顾客需要的同时,必须考虑到社会公众长远的、整体的利益,要考虑到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节约,不能人为地鼓励建立在污染环境和过度耗费资源基础上的消费。近年来,环境恶化,资源紧张,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呼声越来越大,这些使得广告在传播活动中也日益关注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可以说自然环境向广告提出了对生态责任的要求。
现代传播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随着德国包紊斯设计学院的创建,它所提倡的构成主义运动更推进了版面设计艺术的发展,构成主义倡导者李捷斯基提出:构成主义是一种理性和逻样性的艺术。这一观点影响了一代致力于版式设计的设计师。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国内广告业的发展,版式构成的形式更增强了其艺术内洒与概念的延伸。
引言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内地平面(美术)设计强询的是美化、装饰、对传统艺术的发掘、研究和继承。到了八、九十年代,随着国家经济的开放,平面(美术)设计全面引进了“三大构成”,出现了中西兼并,多元发展的态势,继而平面(美术)设计中版式构成的内涵不断得以发展和延伸。
20世纪的现代版式艺术与我国以往的版式艺术相比其根本性的改观就是引进了“三大构成”。而它的引进相当于给我国传统版式艺术进行了一次“革命”。而实践证明.这次“革命”是成功的。
一、版面构成的概念
版面构成是平面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一切视觉传达艺术施展艺术魅力的舞台。
所谓版式设计,即在版面上将有限的视觉元素进行有机的视觉排列组合,将理性思维个性化的表现出来,是一种具有个人风格和艺术特色的传达方式。它在传达信息的同时也产生感官上的美感。版式设计的范围可涉及到报纸、杂志、书籍、画册、企业vi等,它的设计原理和理论贯穿于每一项平面设计的始终。
版式设计,应追溯到20世纪初欧洲的两位设计大师—莫里斯和李捷斯基。英国人莫里斯,其设计风格严谨、朴素大方,十分简洁淡雅。在版面中采用对称式结构、美观的字体,新颖的版面编排和精美的装饰纹样,具有经久耐看的效果。“设计之父”莫里斯倡导的工艺美术运动在欧美国家造成了惊人的妙果并产生广泛的影响。而倡导构成主义的李捷斯基在点线面和色彩处理上运用规律排列,追求秩序美。他用理性的简洁的几何形态构成图形。着重于形体美,节奏美和抽象美。开创了现代版面设计先河。
说到版面设计,人们自然会把它局限于书籍刊物中。还有人认为版面设计只是技术工作,不重视它的艺术价值。更有人认为版面设计只要规定一种格式即可,只须放上字体而不需要什么设计。长期忽视整体考虑,仅在图片和图形上下工夫。这是多么大的误区!这种保守的传统的设计风格,严重影响着版式设计的发展。
二、版面构成的设计原则
版式设计是通过版式设计更好的传播信息。只讲究完美的表现形式而脱离内容,或者只求内容而缺乏艺术的表现,版式设计都会变得空洞和呆板,也就引发了版式设计创新发展的研究。
(一)创愈是关健
为了更好的使版式设计为版式内容服务,我们就要寻求合乎情理的版式设计语言。创意是设计的第一步。它在版式设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内容与形式紧密相连的表现方式已成为版面构成的发展新趋势,设计师们敢于打破前人设计传统,不重复以往习惯性的条条框框,并在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觉出新意来,已掀起了一场设计思维与设计理念的革命。一件成功的广告设计作品,经过创造性精心设计的编排,以突出的视觉要素构成形态,具有美的韵味的设计格调与良好的印象效果。使消费者对广告版面产生非同一般的心理接触效果,在瞬间的第一感觉过程里,激发起消费者的注意和兴趣。
(二)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版面构成是传播信息的桥梁,所追求的完美形式必须符合主题的思想内容,这是版面构成的根基。只讲表现形式而忽略内容,或只求内容而缺乏艺术表现,其版面效果都是不成功的。只有把形式与内容合理的统一,强化整体布局,才能取得版面构成中独特的社会和艺术价值。如何获得版面的整体性,可从以下几点来考虑:1)加强整体的结构组织和方向视觉秩序。如水平结构,垂直结构,斜向结构,曲向结构等。2)加强文案的集合性,将文案中多种信息组成块状,使版面具有条理性。3)加强展开页的整体性。无论是产品目录的展开页版,还是跨页版,均为同视线下展示,加强整体性,可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
(三)版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版面艺术设计的构成离不开艺术表现,美的形式法则是设计师为之奋斗而总结出的理论精华。它是通过重复与交错,节奏与韵律,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比例与适度,变异与秩序,虚实与留白,变化与统一等形式构成法则来规划版面,把抽象美的意念诉诸于观者,并从中获得美的教育和感受。
1.重复与交错
在版面构成中,不断重复使用相同基本形式或线,它们的形状,大小,方向都是相同的。重复使设计产生安定,整齐,规律的统一,但重复构成的视觉感受有时容易显得呆板,平淡,缺乏趣味性的变化。故此,在版面中可安排一些交错与重叠,打破版面的呆板,平淡的格局。
2.节奏与韵律
节奏与韵律来自于音乐概念,正如歌德所言“美丽属于韵律”。韵律被现代版面构成所吸收。节奏是按照一定的条理,秩序,重复性连续排列,形成一种律动形式。它有等距离的连续,也有渐变,大小,长短,明暗,形状,高低等排列形成。在节奏中注人美的因素和情感—个性化,就有了韵律。韵律就好比是音乐中的旋律,不但有节奏,更有情调,它能增强版面的感染力。
3.对称与均衡
对称是同等同量的平衡。对称的形式有以中轴线为轴心的左右对称;以水平线为基准的上下对称和以对称点为源点的放射对称;还有以对称面出发的反转形式,其特点是稳定、庄严、整齐、秩序、安宁、沉静。均衡是一种有变化的平衡。它运用等量不等形方式来表现矛盾的统一性,揭示内在的含蓄的秩序和平衡,达到一种静中有动或动中有静的条理美和动态美。均衡的形式富于变化,趣味,具有灵巧、生动、话泼、轻快的特点。
4.对比与调和
对比是将相同或相异的元素作强弱对照编排所运用的形式手法,也是版面设计中取得强烈视觉效果最重要的手法。归纳起来有:主次、大小、粗细、长短、疏密、动静、黑白、刚柔、虚实等对比,它们彼此渗透,相互并存。通常在同一版面中呈现,多种对比关系交融在一起。在对比关系中,对比越清晰鲜明,视觉效果就越强烈。
调和是在类似或不同类的视觉元素之间寻找相互协调的因素,也是在对比同时产生调和,所以许多版面常表现为既对比又调和,两者相互作用,不可分割。
对比为强差异,产生冲突;调和为寻求共同点,缓和矛盾。两者互为因果,共同营造版面的美感。
5.比例与适度
比例是形的整体与部分以及部分与部分之间数量的一种比率。比例又是一种用几何语言和数比词汇表现现代生活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抽象艺术形式。成功的版面设计,首先取决于良好的比例关系。比例常常表现一定得数:等比数列,等差数列,黄金比等。其中黄金比例能求得最大限度的和谐,使版面被分割的不同部分产生相互联系。
适度是版面的整体与局部与人的生理或习性的某些特定标准之间的大小关系,也就是版面设计要从视觉上适合读者的心理。
6.变异与秩序
变异是规律的突破。这一突变之异,往往就是整个版面最具动感,最引人关注的焦点。秩序指版面各视觉元素有组织有规律的形式表现。它使版面具有单纯的结构和井然有序的组织。秩序美是构成版面的灵魂。能体现版面的科学性和条理性。
在秩序美中融人变异之构成,可使版面获得一种活泼,动情的效果。
7.虚实与留白
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中有“计白当黑”这一说法。在版式中,为了强调主体,也可随意将其他部分削弱为虚,甚至以留白来衬托主体的实。所以,留白是版面“虚”处理中一种特殊的手法。版面中的虚实关系以虚衬实,实由虚托这种关系已成为版面设计中的意见手法。按照一般的视觉规律,读者一般将兴趣投人到文字和图片上,从美学的意义上讲,留白与文字和图片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没有空白就难以很好的表现文字和图片。
版面设计形式的法则乃是创造画面美感的主要手法。所有形式原则在表面上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上都是相关而共同为用的。在上述法则中,从变异与秩序中可求取整体与完美的组织;从对称与均衡中可求取稳定因素;在节奏与韵律里,则可产生音乐感和情调。同时,对比产生强调效应;和谐是统一整体的要素;而留白则使版面获得庄重和空间感。
(四)现代版面设计艺术的新发展
如今,电脑作为现代工具已进入设计领域,使众多设计师们如鱼得水、纵情游弋;现代版式构成中的正文字体越来越小,可以是5-7点,比以前的9-12点显得整体、清秀而富于现代气息。为了寻求版面视觉上的丰富与变化,只须将有限的字体加粗、变细、拉长、压扁或调整行距的宽窄,或变化字号大小。在版面中起着画龙点睛、引人注目的效果。
在版面空间处理上,文字远、中、近的空间编排,也显示了极强的现代意识。版面构成是属于二维空间的范畴。如何在平面中表现出深度的感觉,对于版式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只有造成版面三维空间效果,才能使版面显得灵活而深远。三维空间可通过版面的远、中、近三个层次来获得,这是一种遐想的空间。远、中、近一般可通过大中小的比例,黑、白、灰的对比,肌理的相互衬托,以及构图的前后关系等形式来获得。在远、中、近空间层次上,一般来说,近景要活跃突出、高调此,远景则要趋于安静、平和、灰一些。这样的版式设计才显得有序。
电脑新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了文字处理系统的革新。图文穿插,在电脑排版中则是非常轻而易举的事情。这种具有插图性质手法非常广泛的运用于文字作品和产品宜传册中,给人以生动、亲切、平和的感觉。促使图形的视觉语言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三、结语
如果说瞬间刺激是招贴广告的宗旨,创意精深是其灵魂,戏剧性情节是其特色,那么,版式构成则是涵盖全面的整体视觉形象。除了善于运用造型要素,形式原理,视觉流程之处,更重的是创意的独特形式,达到使观众过目不忘,并津津乐道的效果。
现代传播范文第6篇
关键词:传播;体育传播;后现代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199-02
21世纪,当社会各项事业都突飞猛进的时候,体育也以其势不可挡的力量迅速的发展,尤其是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之后。至今,对体育的传播可以说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电视、报纸、网络,甚至是各城市中的公交车、房墙,随处可见对体育的宣扬,在无形中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体育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一、传播
不同的学者对传播的定义有所不同,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人人皆知且非常完善的定义。传播(communication)是指人们通过普通的符号系统交换彼此的意图。在普通意义上说,传播是与人说话,它可以是电视节目,可以是讯息的散布,可以是我们的发型,也可以是文学批评[1]。
然而,究竟什么才是传播。1945年11月16日,在伦敦发表的联合国“教科文”(UNESCO)中,曾经这样写道:“为用一切masscommunication手段增进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而协同努力。”其中的masscommunication一词就被翻译为“大众传播”(是专指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而言,所以,这些媒体也就被统称为“大众传播媒体”)[2]。
麦克卢汉从人类传播的角度,把社会历史进程依不同的传播方式分成口头文化传播、印刷文化传播和电子文化传播三大阶段[3]。由此可以看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传播方式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而传播方式不但改变了人类生活的形态,而且不断完善人类文化的图景。
电子媒介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仅加速了经济与文化全球化的进程,改写了世界经济和文化的版图,而且还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改变,它甚至进入到了人们的思想意识之中,影响着人们的智性、理念和情感,从而主动地为社会构建起包括审美在内的新的价值观。
可见,当代的传播方式,尤其是电子媒介的出现,对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体育传播作为其中的一种,必定也深受影响,使体育的传播也出现一些后现代的特征。
二、体育传播
目前,从体育传播的过程和传播的主要途径来看,体育新闻传播是最为常见的也是最普遍的一种传播方式。体育新闻传播,是指媒体对新近、正在或即将发生的体育事实的报道。其中,体育事实应包含体育这一社会文化现象里的所有具有新闻价值―――能够引起社会各种人共同兴趣的素质的信息,具体应包括体育领域里新的事情、事物、人物、信息、现象以及所有能引起人们普遍兴趣的东西等,而不应像当前所谓的媒体体育传播仅局限于竞技体育领域的人、事、技术、战术、娱乐及其负面产品如暴力、性、兴奋剂等[3]。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传播领域出现了新兴传播科技,如卫星通讯、数字化、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等,随着这些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型传播媒介,主要包括跨国卫星广播电视、数字电视、文字、音像电子、互联网络及手机等,逐渐演变成一个多媒体、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结构[4]。现代体育受到发达的大众传媒的影响,与这些传播媒介相互整合,共生共存,形成了丰富的信息空间,不但发展了当代体育,而且不断创造出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利益,尤其是北京奥运、广州亚运的成功举行不但创造了经济收益,而且成功的向全中国、全世界传播了我国的体育文化。
可见,体育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地在人们生活中广泛的传播,不仅影响了人们的体育意识,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很大的变化,让人们认识到,社会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体育活动对健康的促进作用越来越重要,使更多的人在认识到体育价值的同时更积极地参与到体育中来,形成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人生观、价值观。
三、后现代
(一)后现代的概念
后现代并非是一个学术流派,而是一个时间概念、一种文化状态、一套价值模式,是破解现代性合法化的过程,它是对现代性的一种重整和改写,即它颠覆了现代主义的中心论,改写现代主义的某种理想性和价值观,凭借大众文化的多样性和表面性对抗现代主义所宣扬的理性主义和宏大历史的叙事观[5]。
它对有时间上的规定是相对于现代而言的。“现代化”过程就是指商品化、城市化、官僚机构化和理性化的过程,这些过程共同构成了“现代世界”。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充满发明、革新和活力的过程。“现代性”通过新的技术、新的运输方式和交往方式、产品的分配和消费形式、现代艺术和意识形态而散布到日常生活中去。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家们认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革命和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西方社会进入一种“后工业社会”,也称作信息社会、高技术社会、媒体社会、消费社会、最高度发达社会,在文化形态上称为“后现代社会”或“后现代时代”。后现代时代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经历了一系列根本性的变化,这些变化表明它是人类历史的一次断裂或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后现代要与现代的理论和文化实践、与现代的意识形态和艺术风格彻底决裂。“后”可以肯定地理解为积极主动地与先前的东西决裂,从旧的限制和压迫状态中解放出来,进入到一个新的领域;也可以否定地理解为可悲的倒退,传统价值、确实性和稳定性的丧失。在另一种意义上,“后现代”被理解为“高度现代”,它依赖于现代,是对现代的继续和强化,后现代主义不过是现代主义的一种新面孔和一种新发展。
(二)后现代的发展历程
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思潮在当时历史发展的促进下浮出地表。到了70年代,“后现代”概念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理论领域,借以描述同现代话语相对立的各种社会和文化现象,80年代后,后现代的理论和话语扩展为世界性的文化思潮。而对后现解的角度不同从而使后现代有着不同的理解,各学者所理解的角度不同,所以出现了这些有着不同侧重面的观点。
70年代到80年代之际,中国学者对这个概念还没有完成接受,随着学者对西方国家后现代相关的文学作品进行介绍翻译,才使国内学者逐渐了解到后现代的相关学说,直到1985年各种西方话语涌进中国,后现代思潮才开始涌入国内。
可见,后现代思潮在中国的发展晚于其他发达国家。但是,它对我国的社会却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体育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四、后现代对体育传播的影响
对于体育传播来说,体育赛事和体育产品的消费已经不仅仅是纯粹物质性的产品,而是将体育一系列产品通过传播的独特方式进入人们消费的领域。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壮大和广泛的应用,人类的知识储备不断完善,市场经济的发展,后现代文化与体育浸渍了无所不在的商品意识。因此,在后现代思潮影响下的体育传播也具有自己的特点。
(一)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多元化
时至今日,科技的迅速发展,社会上不断涌现出新型的传播工具,让人们体现了后现代社会传播的便捷。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体大量涌现,使体育的传播方式多样化。电子媒介大规模地介入体育领域,对大多数赛事直播或转播的方式迅速打破了以往单纯文字传播的局限,将动态真实的画面聚焦在屏幕信息之内,直接作用于观众的眼睛和耳朵,这种传播方式形象、直观,直接带给观众一种全新真实的画面。电子媒介以其形象逼真的报道,使观众的目光不仅注意到赛场内,也关注到赛场外的一些事情。使体育回归到事物多元化、多样化特点中来,并逐渐走向娱乐的边缘。
(二)体育新闻报道内容的“平面化”和“边沿化”
社会不断发展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对生活的要求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各体育媒体为迎合受众的需求变化,开始调整其报道的内容结构,逐渐有意识地减少对体育赛事、体育活动本身的报道,同时开始广泛关注赛场外的新闻,于是与体育赛事有关的“”新闻越来越多地见诸报端,如体育明星的私生活和花边新闻的报道,即体育新闻报道开始走向娱乐化。“黑哨事件”、“假球”等娱乐消息,成为关注度颇高的体育新闻。体育新闻内容的平面化和边缘化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众需要。
(三)体育新闻报道体现出娱乐性
娱乐性也成为当前体育新闻报道后现代倾向的重要表现之一。各电视台纷纷推出各种与体育有关又能传达体育信息的集娱乐与信息一体的节目,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促进了体育的传播。比如河南电视台的武林风节目,在传播娱乐的同时将体育意识深入到观众心中。
(四)体育新闻报道的大众化
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体育新闻报道语言的大众化和体育新闻报道题材的大众化,进而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体育,并参与到体育中来。
为迎合广大观众的胃口与关注,体育报道的内容越来越丰富,除了与赛事有关的事情外,全民健身性活动与竞技体育大众化也都成为报道内容之一。其次,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运用,现在观众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发表自己的疑问或见解,实现和嘉宾的交流,他们的角色也从纯粹被动的欣赏体育发展成为积极主动参与的互动角色,从而缩短了体育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从而有利于观众接收体育信息,使体育传播呈现出后现代的特点。
五、结语
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的日益进步,使体育传播也到受后现代的影响,从而使其传播过程中出现了后现代的倾向,后现代不仅对社会的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体育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也受到了后现代思想的影响,显现出的后现代特点为:传播方式的多元化、体育新闻报道内容的“平面化”和“边沿化”、体育报道的娱乐性、体育新闻报道的大众化等特征。
此外,在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商业利润的驱使和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一些媒介对体育的传播方式和内容变现出哗众取宠的现象,这从根本上违背了后现代的宗旨。由此可见,后现代对体育传播的影响既有其合理积极的因素,也有其消极极端的一面。我们必须以正确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去审视,吸收其精华,摒弃其糟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体育传播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鹏涛.艺术传播与后现代[J].科技信息,2006,(5).
[2]江建文.大众文化传播与后现代审美[J].当代传播,2007,(1).
[3]王庆军.当前体育传播存在问题解析[J].当代传播,2008,(3).
[4]唐景丽.体育传播的新媒介及其影响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9).
现代传播范文第7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 现代传播 困境 建议
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必须加快构建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文化,也必须要借助于现代传播的各种手段和技术条件进行传承。《百家讲坛》、《文化中国》等电视讲座,《三国演义》、《赤壁》等影视作品,《新三字经》、《商道红楼》等纸介书籍,《霸王别姬》、《台》等通俗歌曲……以传统文化大众化、古代典籍趣味化的路径走进了寻常百姓的生活中。传统文化遭遇现代传播,有肯定者,亦有反对者。肯定者认为现代传播使传统文化得以普及,反对者则认为现代媒体对传统文化的泛娱乐化传播,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和破坏。肯定也好,否定也罢,传统文化在现代语境下的解构与重新建构已经成为事实。如何让传统文化健康地现代转型,如何达到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传播的互利共赢,这是每一个中国人应该考虑的问题。故此,笔者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传统文化的传承所面临的困境
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无论是锈迹斑斑的远古青铜器、还是色彩鲜亮的彩陶青花,无论是规模宏大的编钟、还是古朴拙黄的竹简,无论是严肃深奥的易经、还是余香满口的诗词曲赋,都在默默地陈述着以往的时代故事。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如下:
1.对普通大众而言,文言文本的解读很困难
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复杂的体系,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诸多层次。而文言典籍是记载涵容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目前,中国人文言文阅读能力十分薄弱。高教出版社出版南京师范大学教师编著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是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学习用的教材,有文言文与白话文两个版本,而白话作品选在高校中的征订率非常高。文言文阅读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目前状况尚且如此,普通大众的文言阅读能力可想而知。文言文的古奥难懂,使得很多现代人望而生畏,退避三舍,这无疑影响到传统文化传承。
2.西方文化的渗透,冲击传统文化传承
上世纪初,西方的民主思想促进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个性觉醒,最终革了封建主义的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科技产品的进入,西方文化大受中国年轻人追捧,西方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对中国人产生着强烈的影响。英语作为小学到大学的必修语言,已成为中国人除普通话以外的普及语言。在中国高校里,有着一些奇怪的现象,如古典文学的赏析课上学生在进行英语四六级练习、汉语作文满篇都是英语习惯的倒装、汉字的错别字白字普遍。自己祖上传下来的不要了、外来的他人之物却炙手可热,汉语的文化语境、英语却大行其道,中国教育界、社会机构必须要审视反省,我们究竟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3.经济社会的现代道德转型,对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有所冲击
道德是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有着重礼仪和重道德的优秀传统,然而在经济社会唯己尚利重钱思想的影响下,很多人的价值观被扭曲、优良的品德丧失。道德是人际关系的一种抽象概括,需要文化的涵育与滋养。“人之初,性本善”,传统道德中的仁爱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然而在消费文化刺激下,中国现代社会的道德伦理呈现滑坡式微之势。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折射出中国现代人人心的冷漠。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的战略思想。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构建关键在于重建中华民族道德观。
二、现代传播是传统文化大众化普及的最好手段
文以化天下。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浓缩,可以引导现代道德的方向,帮助我们构建现代的精神家园。文化影响力不但取决于其思想内容,而且还与其传播能力密切相连。
1.现代传播可以提高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
现代传播,是指当下时空语境下的传播手段、媒介和方法等,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是其中最主要的两大板块。目前广播、报纸、杂志、电视、网络、手机等新老媒体互相依托、互相补充,已成为公共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与其他时期相比,信息时代的公共传播改变了单向传播路径,将传播者本位转变为接受者本位。传统文化的传播受众不是部分人,而是全体中国人。刻板的、枯燥的文化说教丧失了市场,以图像、声音、文字为手段的信息传播方式显示出无法比拟的优势。抽象的学术知识形象生动了,严肃的道德伦理信条活泼可感了,古奥的理论生活化了,精英的文化平民大众化了……现代传播受众广、传递快、信息量大、亲和力强的天性,增强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
2.现代传播增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效果
现代媒体对传统文化集体记忆的激活作用非常大。比如影视版的《三国演义》(新旧两个版本)、《赤壁》(上下),以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完成了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扫盲,《三国杀》、《三国无双》以网络游戏的娱乐形式激发起玩家的热情,《白话三国》、《三国故事》以纸介文本形式展现了三国时代的风云变幻……现代媒体全面立体地展开了大众三国文化的围攻战,使妇孺老幼“逃不掉跑不出”。各媒介对三国风云的解读不尽相同,激发起受众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三国演义》究竟写了什么、三国时期的历史又是如何。可见对现代传播中三国知识的判读,受众已然进行了价值的转换,由看热闹变为了求真知。无独有偶,于丹的《论语》、《庄子》心得,使中国出现了孔子热、老庄热,刘心武的解红楼、新版《红楼梦》使中国出现了红楼热……凡此种种,无不证明一个问题:现代传播是催化剂,它促发了中国人对传统的追寻。于此为契机,传统走出了神圣殿堂,开始进驻寻常百姓的心中。
三、传统文化现代传播的建议
有人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持反对态度,认为那是一种文化的快餐消费,是对传统的错读、误读,是对大众的误导,是文化的毒瘤。客观评价,现代传播对传统文化的宣传效应,应该这样理解:现代传播是传统文化宣传的双刃剑,有正面效应,又有负面影响。正面效应是扩大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负面影响是有偏颇的嫌疑,甚至有时宣传了不健康的内容。“诗无达诂”,古人对原典的解读尚且各有千秋,现代语境下传统的变通亦可理解。为扩大传统文化的现代影响力,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现代媒体要自觉履行“把关人”角色,尽量做到传统文化的绿色传播、科学传播
市场经济中的现代媒体,在很大的层面上关注传播行为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其社会效益。如果媒体变成了金钱的附庸品,媒体所传达的文化内容就会变得低俗。事实上,现代传播作为文化的载体,对社会起着巨大的引导和教育作用。传统文化是现代传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各个媒体一定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做好采、编、用、存、播工作,将健康的、有益的、精美的内容传递给大众。
2.现代媒体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加强职业伦理道德的自律,以正面的姿态为大众模范
强化职业道德伦理教育是提高现代传播效果的一种有效路径。现代媒体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影响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传统文化“经世”“传道”理念对现代媒体提高自身的文化品格与伦理道德水准,有鞭策和借鉴作用。各媒体要不断提高职业修养,自觉维护传播行为的严肃性,做好对大众的垂范和引导作用。
3.政府及有关部门应该进行制度化的规范,引导现代媒体对传统文化的策略化传播
现代传播范文第8篇
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说,媒体的传播意识即是新闻事实在新闻工作者头脑中的反映。只有社会上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才可能是新闻传播的内容。
对现代传媒来说,受众需求的多元化和媒体自身功能的多样性,使传播意识的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媒体增强传播意识应注重定位取向、价值取向和文化取向。
一、定位取向:向谁传播是现代媒体传播意识的首要问题
在媒体日益增多并面向市场化以后,媒体与受众实际上是双向选择关系。能否让受众心甘情愿地接受,关键在于媒体自己对受众的忠诚度。因此,现代传媒增强传播意识,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定位取向,即首先要明确向谁传播的问题。
解决定位取向应当从实际出发,准确定位。近年来,广播实行专业化和受众细分化,从“广播”到“窄播”,从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小众传播,这是否就意味着“广播”、大众传播的结束和“窄播”、分众传播、小众传播的开始呢?否。因为它还应从实际出发来界定。对像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媒介市场而言,由于社会分层清晰,受众需求差异明显,其细分化程度相对较高,因而这种表述是正确的。但在目前的中国,它却有些超前且不符合广播媒介市场的发展实际。事实上,我国广播媒介市场不仅有传统的大众化市场特征,而且也具有新时期分众化市场的因素。因此,在对其定位时应充分考虑广播媒介这种市场状况,坚持大众化专业频率的定位,它既不同于传统“大而全”的综合频率对受众的“总囊括”,又与分众传播、小众传播和窄播时代真正意义上的专业频率的精准定位不同,而是在基本明确或锁定目标受众的前提下追求受众规模的最大化。
解决定位取向应注意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媒体的宣传定位根据需要而定,其传播意识应时刻关注事情本身和受众需求的变化,在定位取向上进行相应的调整。对于广播电视来说,节目的定位也应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及时进行调整。
媒体传播意识中的定位取向还要特别关注特殊群体和敏感话题。任何事物都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特征,可人们往往容易重视普遍性而忽视特殊性,结果出现片面性。媒体的定位取向也经常出现类似的问题,忽视特殊群体和敏感话题常常造成宣传定位不准甚至相悖。比如,动画片传统的观众是少年儿童,但随着近年来动画产业的发展,不少动画片已经将目标观众瞄准到成年人,片中也开始出现暴力、粗口、等不宜儿童观看的内容。对此,有关专家认为,我国一直没有电视电影的分级管理制度,没有人能决定一部影视作品是否适合少年儿童观看。在很多国家,动画产品已经成人化,而在我国,动画片习惯上还是少年儿童在看,这种国情导致了许多西方的成人动画进入中国,却被青少年观看。“小孩子不喜欢的肯定不好,但小孩子喜欢的东西未必是好的。”不适合孩子的动画片必然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对于动画片应当强制分级,准确定位。
二、价值取向:传播什么是现代媒体传播意识的决定因素
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种种特殊素质的总和。价值取向是指用什么视角和标准来确定新闻价值,它直接影响着新闻宣传的价值含量和价值导向。因此,现代传媒增强传播意识,就要特别注重价值取向问题。
媒体传播意识的价值取向应当体现时代精神。和谐精神是当今的时代精神,政治建设讲民主,社会进步讲和谐、经济交往讲“双赢”,体现的都是“和谐”。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广播电视要充分发挥舆论引导的优势,弘扬舆论引导之“势”,发挥引导之“术”,把握引导之“度”,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一项调查显示:64.1%的被访者表示,“当看到社会上的不平事”时会想到找记者、媒体;有24.3%的被访者“在生活中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时会想到找记者、找媒体。可见,今天的普通百姓都知道通过新闻舆论帮助自己解决问题,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
媒体传播意识的价值取向应当以人为本,关注民情民意。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尊重人、保护人,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因此,媒体宣传的价值取向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用平民视角宣传民情民意。
民生新闻是媒体近几年推出的一档颇受欢迎的节目。为什么?因为民生新闻实现了三重价值的体现。有关专家认为,新闻价值包含表层、内层和深层三种形式,即对“事态信息”“情态信息”和“意态信息”的表达。
民生新闻的生活状态报道提供给观众的是接受主体对新闻文本的人物、事件和现象等“事态信息”的感知,满足了电视观众最基本的“知事”需求,因此也就实现了最基本的“新闻表层价值”;民生新闻的生命状态报道提供给观众的是接受主体对新闻文本的感情、情绪和情味等“情态信息”的体验,满足了观众最强烈的“知情”需求,因此它也就实现了“新闻内层价值”;而民生新闻的生存状态报道是接受主体对新闻文本的道理、本质和规律等“意态信息”的解读,满足了电视观众最成熟的“知理”需求,因此它也就实现了“新闻深层价值”。
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的显著区别在于,社会新闻更多地从传播的角度播报,而民生新闻更多地从老百姓的角度播报,站在人文关怀的立场,从百姓的需求出发,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播报、评说百姓身边的事情,并寓教于乐,达到以新闻教育和认知的作用,从百姓生活的全景图里,把握住社会发展的脉搏,同时也使人民的生活、生存、生计、生命得到满足。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一些媒体有一个很不好的倾向,就是把中国社会阶层分为“穷人和富人”,有些媒体津津乐道于少数人如何“致富”,着力渲染富豪的生活,宣扬奢侈和高消费。羡慕富人,讥笑穷人,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背道而驰。我们的媒体要为大多数人服务,绝不能充当少数所谓“富人”和既得利益者的代言人。这是社会主义媒体一条重要的“底线”。媒体所有的报道都要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出发点。
媒体传播意识的价值取向应当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媒体是社会的公器,具有监视环境、协调社会各方面关系、传承社会文化遗产、娱乐等社会功能,应当为社会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并以此作为传播意识的价值取向。但是,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广电媒体宣传中出现了不和谐音。比如最常见的是广告节目,虚假的内容加上新闻节目中的一些“虚货”,造成受众对党的宣传工作的不信任感、对政府工作的不认同感。
三、文化取向:怎样传播是现代媒体传播意识的重要因素
媒体传播本质上是文化传播,现代媒体的传播意识应当十分重视文化取向。对于广电媒体来说,文化取向既涵盖在传播内容里,又表现在传播的方式方法上。从某种意义上说,广播电视是一种包装媒体,在传播意识中不仅要重视传播什么,而且要研究怎样传播。
广播已经从单向传播变为双向互动传播,实现方式有两种:一是原始的双向互动传播;二是通过热线电话、互动短信和网络三种形式的即时性实现。手机短信就像是一个空中聊天室,大家可以畅所欲言。针对短信的特点,娱乐竞猜、交友、点歌送祝福、话题讨论等广播节目纷纷开通短信平台,从而促进了广播媒体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的变革。网络直播帖具备了短信在即时互动传播方面所具有的全部特点,同时还具有克服了广播传播在地域上的限制,突破了手机短信字数的限制,而且可以同时上传图片、音频甚至视频等鲜明特征,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直播帖的内容不仅传播者可以阅读,所有参与的受众都可以阅读,使交流更加热烈和充分。
电视的传播方式也有很大改变。比如,易中天的走红、社会各界对于“易中天现象”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引发的激烈讨论,本质上是电视时代社会文化价值秩序发生变化的结果。所谓文化价值秩序,是指人的文化价值的不同级别、层次和先后秩序。以传统的文化二元模式的观点来看,在这一事例中,一方面是代表着所谓“精英文化”的专业学者,一方面是被称为文化“草根”的普通大众,电视作为媒体将二者联系起来。按照传统的观点,二者是分属于不同的文化价值秩序中的。但在近几年,处在“精英”阵营中的“易中天”们自愿走出学术的象牙塔、以一种简单易懂轻松有趣的方式宣讲自己的思想,而一向被认为对学术不感兴趣的普通大众,这次却对“易中天”们报以掌声。其中的变化体现了在电视时代,不同等级的文化开始相互渗透,不同阶层的文化价值秩序间的界线不再像以往那样明晰。
广播电视在怎样传播上发生的巨大变化,不仅是传播方式上的变革,而且是传播内容的革命性创新,它展现在受众面前的更是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崭新的文化现象。同时,也带给媒体一个深入思考:增强传播意识要十分重视文化取向。
(作者单位:濮阳人民广播电台)
现代传播范文第9篇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娱乐节目 现代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一、传播建构:价值观念和文化精神
传播学家德弗勒曾经指出:“大众媒介是现代社会中各个群体社会组织的模式化社会期待的一个重要来源。也就是说,媒介的内容描述了当代社会生活中所知的各种群体的规范、角色、等级和制约。”约翰?费斯克也谈到过当代电视娱乐节目具有使人“愉悦”的三个原因:社会凝聚力、民族认同感和对民众的安慰与鼓舞作用。
2006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建设和谐社会以及发展文化传播事业提出了明确要求。《决定》提出:要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文化、新闻等宣传媒体要坚持正确导向,唱响主旋律,增强社会责任感,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文学艺术要弘扬真善美,创作生产更多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优秀作品。这是对文学艺术包括传播媒介的要求,也是在继承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结合现代文艺和传媒实践而提出来并必须实施的方针。“媒体必须确立自己的中国身份。重新认识和确定当下媒体的中国身份和属性,要从媒体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和谐社会的建设,核心价值的建构,舆论导向的确立,加强媒体素养等方面,进行主动设计和重新定位,从而确立起中国媒体正向、健康、和谐、统一的能够适应社会变化和时代趋势的身份特征。新的中国媒体身份,应将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人民认同放在首位,兼顾全球和市场要求。”
以影视传播为例。既要强调在影视中宣传新的政治观念和新的伦理道德,也注重承继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社会伦理。观察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影视传播及其代表作品,有“主旋律影视”、有结合政治需要、社会需要、国际关系需要的各种综艺晚会、娱乐节目等。例如,中央电视台以大型演唱会和各类主题、公益演唱会为主的娱乐节目《同一首歌》,要做电视娱乐节目“精品中的精品”,靠的是什么?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宏扬现代先进文化并行不悖。该节目的总导演为此说:“《同一首歌》的宝贵品质就是:以意义为目标。节目本身的意义在于它的电视审美价值,好歌好节目。它的社会意义则在于不仅只是搭建一个宠大恢弘的舞台,还与时代同步,与社会共进。”
娱乐的“快乐原则”从属于社会化的娱乐传播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指向,娱乐具有社会性和文化性,任何一种娱乐活动都可能产生重要的社会影响。娱乐传播作为“文化建构”,和社会“意识形态”,从一开始就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诉求。在现代中国社会,由于我们国家传播媒介的社会主义性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宏扬现代先进文化更应该是娱乐传播的首要目的,是娱乐传播的内容核心,也是娱乐传播今后发展的价值指向和文化特征。
二、传播取向:行为规范和道德诉求
“伦理”与“快乐”并重,“美德”与“愉悦”同行,长期是中国人娱乐活动的行为规范与道德诉求。时至今日,仍然是现代娱乐传播的主要取向。中国娱乐文化是“伦理型”的文化,它决定了中国娱乐传播对“规范道德”和“体现伦理”的重视,“伦理剧”、“伦理文艺节目”伦理化的娱乐活动层出不穷。中国人极其普遍也十分喜欢伦理道德色彩较重的影视片,欣赏影视中对传统伦理道德价值观的宣传,看重伦理和道德秩序。实际上,“规范伦理”和“体现美德”并不是国家对影视娱乐的强制要求,相反是中国大众本身最大的心理需求,是中国大众对影视娱乐的最大爱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电视剧《渴望》的走红,其最大原因就在于经过近十年的的破坏和对传统的伦理道德的否定后,整个中国人民都处在心灵无所依归和没有伦理道德支撑的“缺氧”状态中,《渴望》的播出,由于其主题是对优秀的中国传统伦理和道德的肯定、宣扬,使人们立即就找到了一个心灵的依托和价值的取向。多年在全国各电视台反复播出的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同样是如此,其中崇尚的中国传统美德,对中国伦理价值观的肯定,是这部剧能够火爆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规范伦理”、“体现美德”不但是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需要,也是中国大众对影视娱乐的发自内心的重要追求。多年来,这样的影视剧都具有较高的收视率,也大受观众的欢迎。多年来的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规范伦理”、“体现伦理”一类的作品也占了极大的比重。比如小品《都是亲人》、《马路情歌》、《足疗》等,表现了中国传统的“仁爱”美德,短剧《激情依旧》、小品《夕阳情缘》、歌曲《温暖》等,都是对中国优秀传统伦理道德的肯定与宣传。
从现代传播来看,中国的每一个娱乐方式都有它对中国民众的教育作用,都发挥着“寓教于乐”的功能。可以这样说,中国大部分影视娱乐作品,包括那些说自己的影视作品是“艺术探索”的影视作品,都在有意无意地强调其教育意义和净化人心灵的功能。流行歌曲《常回家看看》之所以流行。是与宣传“仁爱孝悌”的传统美德分不开的。2004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中的歌曲《天下父母心》动情地表达了儿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相声《让一让,生活真美好》,宣传“谦和好礼”,喜剧小品《送水工》让人们深切体味到了现实生活中已经缺乏了的“诚信知报”的温情。有观众看了2006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中的喜剧小品《粮票的故事》,就说“春晚让我们学会关爱”。“春晚,让我们明白了许多道理,天下为人子女的人,又要到年底了,让我们相约:放慢匆匆的脚步,常回家看看,除夕之夜陪着老父老母看看春晚,继续听他们讲那‘粮票的故事’吧!让我们共同记住:孝心不能等待。”这样的感想是很有典型意义的。其实,像《常回家看看》之类的大量的优秀流行歌曲中,对传统伦理和传统美德的吟咏和向往的内容相当多。对人们的心灵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当然有落后的一面,需要我们批判和舍弃的一面,但更多的是合理的和优秀的,是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的。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德”都是精华,是支撑我们这个民族精神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的精神纽带,更是现代人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的根基所在。就娱乐传播而言,就是要做到通俗而不庸俗,用情而不滥情,娱乐而不愚乐,平凡而不平庸,既要为大众提供既有传统优秀文化精神,又有现代创新精神的健康有益的娱乐产品。针对一些“真人秀”电视娱乐节目的“追名逐利”、“格调流俗”、“伦理被否”、“道德缺失”,由此而产生严重负面社会影响的现状,有学者就指出这种现状最终会被中国文化精神所冲击,被国人所抛弃而消失:“‘电视秀’让大家发了一次疯,即刻满足,很快又失落。从景观来说,会有落潮和平静的时刻,就像人的一生,
经历了一次次的挫折与辉煌后,步入老境,会有一种平静,反璞归真。中国人的文化精神需求还是以真善美为核心。当然这一核心的表现很多元。若是以‘电视秀’的表现来说,它更多的代表狂欢、参与、热闹,感性愉悦,那么经历过这一场‘电视秀’的景观后,平和的、精神愉悦性的需求会慢慢回潮。以此为核心,会带动整个电视节目形态向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关联的节目回潮。所以,寄希望于一种平和的、超越的、精神的节目品格与品质,是以后的节目必须要考虑的。”
三、传播审美:“礼乐”与“和谐”为美
中国传统审美观倡导娱乐的“和乐”,反对娱乐的“极音”。荀子在《乐记》中强调:“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如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认为“乐之隆,非极音也”。“乐之隆”是“乐”的多种乐器和歌唱“和谐一体”,“极音”谓“乐”的声音“过高过大,冲突至极”,形成了“噪音”,破坏了“乐”的“和谐之美”,所以不可取。在中国最古老和最传统的节庆娱乐中,也有着“和乐”的意识,要求乐而不狂,乐而不淫,乐而不伤。中国人一直认为,“和”是世间万事万物生成和发展的根据。在中国文化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孔子学说更强调了这样的“和谐”是中国人的国民审美意识,人与物之间的亲和感和仁爱关系,他提出了我们大家至今都奉为至理的名言“和为贵”。同样,在中国文化与宗教的互渗中,儒道释三家的和而为一形成了中国文化传统的又一重要方面,即“天人合一”观。一直以来,我们中国人虽然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大变革,多少次的朝代更迭,但这种“和谐”的审美观却非但没有被历史潮流所冲走,反而更为充分地表现出来。“中和之美”成了应该成为现代娱乐传播的审美核心。
在现代影视剧中,“和谐”与“礼乐”处处表现,因为其“国家提倡”、“精英喜欢”、“老百姓向往”的多重“民族意蕴”,它们基本上是现代娱乐传播审美意识的主流。我们来看看影视娱乐片中对“和谐”审美意识的表现。《渴望》中理想化的“好人一生平安”,《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表面冲突而骨子和谐的故事,琼瑶的电视剧中带有淡淡感伤但飘逸着“中和之美”的情感氛围,都感动了千千万万个中国人。
现代传播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良友》画报;审美现代性
《良友》画报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都市传媒,是现代都市文化的衍生物,同时也是上海都市文化之载体,全面映射上世纪中国二、三十年代都市大众文化之镜像。尤其是以摄影图片为主的视觉传播使现代现象在《良友》画报中呈现为审美性,是对中国现代都市大众美学情态的建构。
什么是审美现代性?现代现象在《良友》画报中是怎样被呈现为审美性的?《良友》画报的现代美学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艺术制度及生活质态的关系如何?《良友》画报之现代美学传播的不同层面及其美学建构的意义何在?上述问题是本文将逐步探讨的。
一、审美现代性
审美现代性的研究由来已久。实际上,从卢梭、康德等启蒙后时代思想家,经尼采、波德莱尔和本雅明到当代的阿多诺、福柯,审美主义论述已经成为现代性问题中的一个坚核。(刘小枫,1998;p.299)
审美现代性(aesthetic modernity),也称美学现代性或者艺术现代性(artistic modernity)。一般研究认为,美学现代性呈现为一种明确的研究意识最早是来自波德莱尔,他提出了著名的现代性瞬间美学:“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偶然,就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是永恒和不变”。(波德莱尔,2002;p.424)波德莱尔对现代性的阐释被界定为时间性、感性与审美自律性三个纬度,为审美现代性理论奠定了基础。在以后的研究中,美学通常与艺术现象的学说相叠合:本雅明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文化社会学分析来建立城市生活的题域,更多地停留在美学等于艺术现象的限定内。显然,现代感觉更多地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感觉中,生活中的审美性可能并不与艺术现象相关;西美尔则独立地建构出一种现代感觉的日常生活理论和文化分析理论,涉及到现代生活质态审美性的种种情境。
西方美学理论对中国近现代美学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影响,形成一股堪称“华夏审美主义”的思潮,其发端自二十世纪初,直贯当代。从王国维的“艺术解脱论”到蔡元培的“美育代宗教”,由梁漱溟的“礼乐审美主义”至宗白华的“个体自由论”,汉语审美主义在深度和幅度上皆得到拓宽;并且在中西思想价值理念融合与冲突的张力结构中得以演绎、传播。
《良友》画报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都市文化的重要传播媒介,无论是对艺术现象的传播还是对都市日常生活的美学渗透,都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建构起一种独特的中国都市大众的现代审美情态。
二、《良友》画报对现代艺术制度的推波助澜
审美感是现代性的一个标志。现代美学的呈现通常与艺术现象相叠合。《良友》画报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艺术制度的确立方面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良友》画报的创办人伍联德可以说是跟美术极有缘份的,他早期就是因为翻译了一本有关美术理论的书——《新绘学》投至商务印书馆而走上出版业道路的。《良友》画报定位成一本以视觉图片传播为主的综合性刊物后,对美术内容的传播更加重视和强调。
在新知思想、艺术西化的社会情境中,中国美术出现蓬勃发展的局面,尤其是蔡元培“美育代宗教”的救国论,更掀起了艺术美育的专业化道路。波德莱尔对现代性的阐释的一个重要方面即是“审美自律性”,这意味着现代美学学科出现的合法性;也即哈贝马斯所阐释的:“艺术的自主化意味着美学价值领域可以自由地设置独特的规律性”。中国美术的专业化道路,以晚清外销画、岭南画派和上海画派等美术变革为发端,到留学归来的画界精英徐悲鸿、刘海粟和林枫眠等面对时代变迁提出的艺术革新,再到陈之佛、庞熏琴等工艺美术设计先驱的创造之举,无不成为《良友》画报的关注内容。
美术学科教育与美术展览活动作为中国现代美术制度的重要组成,成为《良友》画报美术传播的重点内容。不象其它美术专业杂志那样传递针锋相对的艺术派别论战,《良友》以丰富的图片展示方式来直接呈现艺术作品或展览活动,有齐白石、黄宾虹等大家作品,也有中国艺专、新华艺专、国立西湖艺专等学院作品,更有岭南画派的最新动向……而国民政府举办的第一、二届全国美展都在《良友》上有追踪报道。尤其是在传播“新艺术”方面,《良友》最为敏感,如对“决澜社” 画家及作品的细致报道,以及对徐悲鸿、刘海粟等海归派艺术家的关注,表征了《良友》高扬创新精神的立场。《良友》还以开放性的世界眼光,向广大读者介绍从西方古典主义到形形的现代主义绘画流派,普及“美育”知识,亦是现代性“日常生活艺术化(诗意化)”的表征,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注入了西方经典与现代的元素。正如吉登斯的时空分离说所论及的那样,《良友》的开放视野重塑了中国人的现代时空观念。
《良友》作为一份综合性的画刊,具有众多丰富的栏目,美术内容自始至终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而在当时刊载美术信息的刊物主要还有三类,即:一是文史综合类杂志,如《新青年》上发表的探讨“从文学革命到美术革命”的文章,将美术纳入到大的文化价值范畴;二是美术教育类杂志;三是美术社团刊物。后二类主要是针对专业读者的理论
上一篇:百度、腾讯、阿里都是如何做绩效管理的?
下一篇:穿越之娱乐圈飞升
最近更新人物资讯
- 青年节专题时文精选,1个专题+5篇模板+12篇范文+1个作文合集(角度+金句+精
- 最新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求(五篇)
- 赤坂丽颜值巅峰之作,禁忌之爱代表作品-高校教师成熟
- [王仲黎]人茶共生:布朗族茶文化话语中的生态伦理
- 北京文艺日历 06.12~06.18
- 有什么好看的少女漫画推荐?
- 为了孩子陪睡校长,请别拿这电影洗白
- 当贝市场tv版apk下载
- 茉
- BBC评出有史以来美国最伟大的100部电影
- 泰山岱庙古建筑之文化特色初探
- 阴阳五行学说范文
- 2022伦敦大学学院Bartlett建筑学院Part2毕业展
- 观看平凡英雄观后感1000字
-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二)古希腊艺术与神话
- 收藏 | 带你穿越500年,看一看这50位著名艺术家
- ab血型女人的性格
- 春节活动策划方案
- 为什么孕妇生产有危险时,部分丈夫和婆婆会选择保小孩?
- 《员工自发管理的儒家修为智慧》
- 菲律宾尺度片的全明星阵容,菲律宾女人质量这么高的吗?
- 文学课 | 韩少功:文学与记忆
- 《人性的污秽》中的伦理道德世界
- 宋惠莲背夫和西门庆幽会后自缢,看透情色表象下的死亡真相
- 秋波多少画(五代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