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爱情故事精选(九篇)
第1篇:最新爱情故事范文
对于如何上好初中政治这门课,这是我们常常思考的问题,一是这门学科本身的特点,即有点枯燥性,说大道理的多,学生不爱听;二是尽管目前实行了课程改革,提倡素质教育,而实际上措施还是没有很好的落实,有比较重的考试压力,学生对学习兴趣不足。那么,怎样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学好政治呢?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此,我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那就是在课堂上穿插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把故事的魅力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我这样做的依据:一是故事通俗易懂,告诉我们为人做事的道理,让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二是故事人人爱听,由于中学生处于特定的年龄层次,其直观思维很强,同样爱听故事。如果在政治课上,教师紧扣课文内容,把握适度时机,有针对性地讲述一些哲理故事,往往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在政治课堂上,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述哲理故事,学生会紧随故事的节奏,时而凝神聚听,时而捧腹大笑,不知不觉中将政治知识记住了,教师也轻松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一)利用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在政治课教学中能插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故事,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吸引他们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来。所选的故事要有代表性,什么时候讲,也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灵活掌握。
1、由故事导入新课。由故事导入新课,这是利用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在一开始就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吸引他们对新课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不过在讲这些故事的时候,最好能提一些问题给学生思考,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这样他们就能有持续的兴趣,故事听完后,道理也悟出来了。
2、中间穿插,加深印象。有些时候讲故事也可以根据需要在中间穿插。比如在讲初一知识点“虚荣心的危害”时,我给学生讲法国莫泊桑小说《项链》的故事。曲折的情节,出人意料的结局,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虚荣心的危害。
3、下课之前,由故事加强记忆。虽然新的教材已经阅读性很强,但对初中生来说,有些内容还是比较枯燥无味的,要学生记住这些内容,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这时,不妨把课文内容串编成故事,加强学生的记忆。
(二)利用故事提高学生的自省能力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生活离不开思考,学生的成长也离不开思考。只有在学会了一种对生活的自觉的反思后,一个人才结束了懵懂状态,开始自觉地把握生活。因而,学会对生活的自觉反思,非常重要。
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大道理是需要的,可是泛泛而谈,不但起不到作用,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由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入手,最后引出启人心智,发人深省的大道理来,学生会容易接受,且印象深刻。对于他们来说,有时一分钟的小故事常常比一个小时的道理说教更有效。比如在学习初一《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时,针对某些学生有厌世的情绪,我在给学生讲故事时,设计了几个问题让学生反思:(1)你是不是常常觉得不开心?(2)你是不是觉得周围的朋友、亲人都不理解你?(3)你是不是有一种生不如死的感觉?甚至曾经有过自残的行为?那么,假设一下,“5.12”地震发生时,你正在四川汶川,可能会怎样?接着我会给学生讲一些“5.12”地震发生时的动人事迹,还配合播放一些受伤者的画面,让学生去感受、去反思。最后,告诉学生一个大道理:“我们要珍惜生命,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当你哭泣自己没有鞋子穿的时候,你会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三)利用故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情感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不能仅靠老师的说教,而要让学生具体感受爱国主义的表现,那些历代爱国者的故事就是最好的示范。比如可以在一定时期开展以“爱国者的事迹”为主题的讲故事比赛活动。把全班同学分成几组,分别去搜集爱国者的故事,然后课上讲给大家听,看哪一组搜集得多,哪一组讲得声情并茂,哪一组讲得更吸引同学。这样学生既获得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表达能力。
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陆游;面对强敌宁死不屈的近代北洋水师将领邓世昌、丁汝昌等的故事。一定会让学生具体体会到先人的爱国热情,从而也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做了。
(四)利用故事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如果说老师的故事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让学生参与到讲故事、演故事中来,则更加能调动他们的热情,而且学生的表达能力、表演能力、自信心、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综合素质会更强。
1、学生知道的故事就由学生讲。
第2篇:最新爱情故事范文
[关键词] 《北京爱情故事》;女性意识;男权文化
电视连续剧《北京爱情故事》于2012年1月8日在浙江卫视首播。该剧开播当天收视率就达到了1005个点,登上了全国卫视同时段收视冠军宝座。有网友评价说“情节比《裸婚》犀利,台词比《奋斗》更贫”,更有人说从此后知道了“有种爱情叫北京”。
时代在发展,妇女解放运动的呼声越来越高。从宏观上看,传统的女性角色内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女人与男人间的鲜明界线正在缓慢却又一发不可收地冰消雪融”①,而客观现实是否如宏观呈现出的情况那样乐观呢?另一部反映“80后”婚恋的电视连续剧《裸婚时代》在2011年首播时也居同时期全国电视剧收视率榜首,观众反响热烈,但其隐性的男权书写模式注定了这部电视剧是一首新结婚时代的女性悲歌。剧中的女主角被局限在男权文化设定的空间里,她们依附于男性,失去自我,流露出“80后”婚恋观中根深蒂固的隐性男权主义。《北京爱情故事》着力于爱情的主题。该剧主创兼演员陈思成在微博中表示:“我的理想可能就是让《北京爱情故事》成为一面镜子,让很多人看到自己,我觉得我是在实现所有观众心中的一些东西,或者说激发他们隐藏许久的情怀。”②这种“情怀”可以理解为对纯粹爱情的追求。同样是讨论“80后”的婚恋观,《北京爱情故事》以更新颖的影像诠释爱情的浪漫,更鲜活的台词刺激观众的胃口,那么,其中的爱情故事是否也能摆脱《裸婚时代》那样的男权窠臼呢?
一、北京的爱情选择
近一段时期来,热爱电影的人们突然发现文艺片开始复苏了。节奏舒缓,主打浪漫、爱情两大元素的文艺片似乎正在迎接春天的到来。《失恋33天》《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晚秋》等电影赢得了令人惊喜的票房。文艺电影市场的复苏,表明观众正逐渐变得更具多元性和包容性,同时观众在温婉的爱情述说中也回味着与冰冷现实相异的爱情乌托邦。无独有偶,有文艺气质的爱情电视连续剧《北京爱情故事》顺势而出,赢得了年轻观众的口碑。这一切都在昭示着一个事实:爱情是永恒的话题。
在当下,人们似乎更需要爱情的话题来消弭现实的残酷。美国著名学者丹尼尔·贝尔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中提出了后来广为流传的“后工业社会”的概念。他认为,现代工业社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 “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同时也被冠以消费社会的名称。在高度强调科学与技术的消费社会中,“消费文化”是当今社会的一个核心词汇。传统社会的生产只是满足生存的必需,而消费社会则把生活和生产都定位在超出生存必需的范围,消费成了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主导动力和目标。在消费文化的指引下,人们的消费欲望被空前地激发出来,随之而来的则是拜金主义思潮甚嚣尘上。
《北京爱情故事》框定了爱情发生的场所——北京。学者任白的系列书籍《逃离北上广》曾用书名《北京太势力》来概括人们逃离北京的理由。北京作为一线大城市,有令人心旌荡漾的诸多优点,因此引发众人趋之若鹜。但北京不仅“太势力”,而且房价居高不下、生活压力持续增长更是不争的事实。《北京爱情故事》一反传统影视剧模糊拍摄地点的做法,大张旗鼓地探讨地处北京的爱情故事,正是瞄准了北京作为大城市特殊的经济文化地位。正如网友所言:“只有这个时代的北京才能为人们制造如此荒诞的困境与扭曲的生存空间,也只有这个时代的北京才能赋予人们奋斗的机会和改变的机遇。”③北京这一特殊场所,滋生着爱情故事所必需的矛盾冲突。在消费社会语境中,消费文化刺激着人们的消费欲望,金钱的力量无处不在,而在北京这一特殊地域,金钱的地位前所未有地凸显出来。因此,身处北京的青年男女必须回答面包与爱情或者说金钱与爱情的取舍问题,如何取舍则构成了该剧的爱情故事。
《北京爱情故事》的四位女主角被用春夏秋冬四季来形容,象征着女性的全部类型,是当下女性的缩影,所以她们最终的选择似乎囊括了所有女性的态度。剧中春姑娘是杨紫曦,她经历了一番波折,最终离开了能带给她衣食无忧的富男,寻找曾经的爱情,即并不富有的吴狄;夏姑娘林夏虽一路苦追,但仍然没有得到程锋的爱情,不过正如网友评价的“人生得一大药瓶子足矣”,她也视邵华阳为最后的情感归宿,而且当得知邵华阳为了离婚情愿净身出户,林夏也毫无怨言;冬姑娘沈冰,程峰评价她有一种“背道而驰的清凉”,更是重情感不重物质,尤其是当石小猛面对38平方米的房子连首付都交不起的时候,她依然安之若素;秋姑娘伍媚是职场白领,女强人形象,虽然她信奉的准则是“生活以快乐为基准,爱情以互惠为原则”,但当吴狄没有明确对她的感情时,她抽身而退。
总体来看,四位女主人公在面临面包与爱情的选择时,最终都选择了自己认可的爱情。可以说,爱情似乎是女性的一切,就连女强人伍媚也需要爱情的安全感。那么爱情对女性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在男权统治的封建时代,男人“可以凭借功名利禄得到社会的承认,可以娶纳三妻四妾满足自己的,而女人惟一正当的人生途径就是通过男人——丈夫或情人找到‘自我’”④。正像鲁迅在《伤逝》中指出子君的悲剧:“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⑤这里明确指出了女性需要爱,但爱只是生活的一个要义,还有生活、事业等,但女性对爱情的过度倚重则是男权思想的残留,女性对爱情的“孤注一掷”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在一切都飘忽不定的环境下寻找安全感和依靠。
二、女性失声的爱情狂欢
《北京爱情故事》中有一首插曲《爱情爱情》,第一句歌词提到“爱情,原本就是一个人的事情”到最后一句则是“慢慢变成两个人的事”。在这部剧中女主角的爱情到底是一个人的事还是两个人的事呢?
先看杨紫曦,她先与吴狄恋爱,当吴狄不能兑现给杨紫曦一个花店的承诺时,杨投身于另一富男怀抱,当发现此人把自己当时又欲回到吴狄身边。虽然吴狄没有经济实力,但他认为自己是柔弱的杨紫曦当然的依靠。从这个爱情故事中不难看出,杨始终希望依靠男人得到幸福。
其次看林夏,她在这部剧里似乎是独立女性的代表,她自强自立,坚守自己的爱情信念。但当最后程锋爱上沈冰时,失望痛心之余,她发现自己在不断依赖“大药瓶子”邵华阳中迷失了,以为这就是爱情归宿。她又给观众讲述了一个依靠男人的爱情故事。
再说伍媚,她被吴狄的坦诚和真实所吸引。但她貌似可以征服天下所有男人的模样和对待情感的矜持给吴狄造成了错觉:强悍的小伍不需要他的抚慰。她以为不开口吴狄就会懂得她的爱,并希望杨紫曦主动退出。但结果是吴狄仍然选择了柔弱的杨紫曦,比起“与男人同样的人”⑥——小伍来,或许杨紫曦更让吴狄激起男人的保护欲。
最后来看沈冰,她先是作为石小猛的女朋友出现,她的清新吸引了浪荡子程锋。如导演陈思成所说:“她是一种很淡很小的花,生命力很强,在都市里大家都在追求着怒放、灿烂的时候,她就独自淡淡地活在自己的角落里。我觉得这种特别不张扬的东西、内在的美更容易吸引到男人。”⑦当石小猛对沈冰的爱产生怀疑时,沈冰告诉他,除非他亲口说出“不要她了,不再爱她了”,她不会提出分手。所以当石小猛被金钱诱惑卖了沈冰说出这句话时,沈冰没有去质问石小猛,而是被动地接受了结果。接着程锋狂追沈冰,他相信“女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她会把所有的事情变成爱情”,最后沈冰在程锋的强大攻势下成了他的妻子。这段爱情故事,从石小猛的女朋友——被抛弃——被追——程锋的妻子,观众不难看出,沈冰在看似有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背后,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
在《北京爱情故事》演员评价小调查中,其中观众对沈冰的评价较多的除了“善良讲义气”之外,就是“美得不现实”。“美得不现实”可以理解为演员极度漂亮,结合剧情也可以解释为其品德极度高尚,犹如天使一般,并且导演把这位天使的出处设置在了远离喧嚣的圣洁浪漫之地——云南,更加强了沈冰的纯洁无瑕性。程锋在见到沈冰之前,过着“万花丛中过,片叶不粘身”的浪荡生活。沈冰的出现彻底拯救了程锋,他不仅收敛了浪荡本性,而且与父亲握手言和。沈冰先是拯救石小猛,接着拯救程锋,她的价值似乎在于拯救之中,唯独没有她自己。在西方女权主义者看来,这种天使般的女性,实际上是以失去自我价值为代价的,她们的生活看似浪漫多彩,其实却生活在死亡之中,是男性以自己的审美幻想创造出的理想女性形象。
由此可以看出,《北京爱情故事》中的女主角在这场爱情狂欢中大多处于被动的地位,貌似独立的林夏和伍媚在故事推动中不得不服从男权书写的安排,这种男权书写当然是基于强大的传统文化根基。在这种书写中,女性只能是被动的,她们处于被挑选的地位,缺乏基本的爱的自由,这种自由并不是被某个人所剥夺,而是强大的男权传统遗留的结果,显示出女性不容乐观的生存现状。因此,在这场爱情狂欢中,女性处于失声的尴尬地位。
三、结 语
总体来看,《北京爱情故事》之所以赢得了观众的口碑,除了众多俊男靓女的加盟外,其怀旧情绪的融入和纯爱情感所引起的观众共鸣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但立足于女性意识进行解读,我们会发现女性的生存状态仍然不容乐观。虽然这部主打爱情的电视连续剧与同样讲述“80后”婚恋故事的《裸婚时代》相比男权色彩有所减弱,但仍能看到男权阴影的存在。大多女性仍然把生活的惟一目的寄托在爱情上,其本质是追求安全感,寻求男性的依赖;而女性在爱情中经常处于被动的地位,她们接受男性的选择,失去自我充当着男情的理想天使。这都表明,女性的爱并不是自由的,它仍然受强大的男权文化传统的控制,更为重要的是,女性常常身处其中却不自知。所以,《北京爱情故事》对爱情的追寻,对女性来说,注定只能是爱情的乌托邦。女性要得到真正的平等解放,不仅限于经济独立,还有待于整个社会文化氛围的提高。
注释:
①④ 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文学中男权意识的批判》,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216页,第63页。
② 葱尾:《〈北京爱情故事〉走红:有种爱情叫北京》,。
⑤ 鲁迅:《彷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第154页。
第3篇:最新爱情故事范文
电影的主题是电影界的老母体,爱是什么?其实爱是一切,爱是所有你想象的东西,在爱与城市这样的命题作文中,年轻导演们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
在布拉格,爱是意外。第一段故事是五段故事中时间最短,情感最集中的一段。两个内心孤独,行走在世界边缘的年轻人,因来不及思考的爱与痛走到一起,然后开放式的结局让我们并不知道他们是否相爱,但最后男孩儿的一笑却是对这个世界上的孤独最好的化解。导演在有限的时间内,安排了大量男孩载着女孩骑着摩托车穿越城市的画面。友人问为什么有这些废戏而不多拍些两个人的亲热戏。我说,一直在行走的两个人,最能代表他们他们散落在天涯的故事,而发乎情止乎礼的情感,不是谁都能拥有。简洁有力的叙事,让这段故事浪漫之余那么令人回味。
在上海,爱是佯装。这一段故事是全片中最差的,也是完成度最低的。一个女孩撒了谎,找了人来和自己演戏试图伪装,然而二人相恋,此人却消失了。故事本身缺少可信度,两位演员的表演无法令人信服,爱情喜剧的类型设置上缺少新意,在主命题的讨论中缺少亮点和必要的叙事逻辑,相比较,它无疑是失败的。作为短片来说,没有吸引人的亮点,且节奏拖沓,令人期待下一个故事快点到来。
在巴黎,爱是奇异。导演非常好地运用了巴黎的罗曼蒂克的气质,再加以奇幻的风格,令这段故事无论是放在这部长片中,还是以独立的短片出现,它都是及其优秀的。但这样痛快的爱情仿佛只出现在悲无可悲的绝境中。无论男女主角是活生生的人来还是孤魂野鬼,电影的真实性已经不再重要,即使是参考了《天使爱美丽》的气质,黄轩松弛的表演和张容榕冷艳精致的面容都为这个充满想象力的故事再下一城。这才是对爱情最好的讴歌,在感情的另一端,人类都看不见的地方。
第4篇:最新爱情故事范文
[关键词] 画皮 人性 道德底线 观点
2008年9月26日零点,《画皮》正式在内地全面公映。该影片是根据中国古典名著《聊斋志异》改编。
秦汉年间,都尉王生率王家军在西域与沙匪激战中救回一绝色女子小唯,并带回江都王府。不料,小唯是“九霄美狐”披人皮所变。但是它的皮必须用活人的心来养护,小唯的“助手”小易(一只蜥蜴修成的妖),为表达对小唯的爱意,每隔几天便杀人取心供奉小唯。此时,江都城陷入一片恐怖中。小唯因王家军首领王生勇猛英俊并萌生爱意,便不停的用妖术诱惑王生,想取代王生妻子佩容的地位。王家军前统领庞勇武功高强,曾与王生、佩容情同手足,并暗恋佩容。后来佩容嫁给王生,庞勇悲情辞官出走成为流浪侠士。佩容发现小唯爱恋自己的丈夫,并觉察到她不是常人,于是暗中求助庞勇求他救助王生。庞勇在酒肆邂逅冰清玉洁的降魔者夏冰,二人碰出火花。
从此,人妖之间、男女之间、妖魔之间、人情伦理之间展开了一场错综复杂且表面平和的大战。当庞勇以正义力量演绎一场令人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生命赞歌时,其结果却令人出乎意料。
新版《画皮》与四十多年前的老版相比,顿时显得生机勃勃。导演陈嘉上借用了一个中国老百姓熟知的故事改成了一部更贴近于人性的电影。重要的是,这么一改,故事和人物都顿时丰满了起来。所刻画的每一个人也都显得富有特性。就连妖的性格也生动许多。
如今风起云涌的大片时代,能够踏踏实实地把一个故事讲好已经很难得了。在这一点上,《画皮》无疑是成功的。尽管影片前半段稍显冗长拖沓,但起码让观众看明白了整个故事,并且觉得好看,更不至于在走出影院的时候还如坠云雾。电影里,人也好妖也好,最后都逃不出一个“爱”字。狐妖对爱强取豪夺,佩蓉为爱牺牲,王生对爱负责,以及另外三个角色的不懂爱、不能爱、不敢爱,都让人印象深刻。爱也好,恨也好,陈嘉上导演对角色性格的发掘和丰富是新版《画皮》的重要筹码。
导演陈嘉上曾一度因为几部港式喜剧被人冠以“烂片导演”的称号。当时陈嘉上就表示,能进影院看这些电影的观众其实都只是想要笑一笑,而电影也的确让他们笑了。如今在《画皮》里,他聪明地用魔幻、惊悚、动作、搞笑等诸多元素把观众吸引进影院,然后老实地呈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这个故事与爱有关,但是电影从剧情到人物都对原著进行了较大的颠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新版《画皮》是最接近《聊斋》精髓的。陈嘉上曾说,“贩卖恐怖是最差劲的做法”。而以恐怖故事来刻画爱情,揭开惊悚的外皮向读者和观众展示“爱”的内核,这大概才是蒲松龄和陈嘉上的本意。
影片中让人纠结的人物是王生。陈坤饰演的王生彻底颠覆了老“画皮”中那个懦弱贪色的书生,而变为一个以情至上的将军书生。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沙场上的威武和普通男人并存的对爱情的摇摆与困惑,以及作为标准道德规范下的一个好男人和好丈夫。王生深爱自己的妻子,然而对于沙场“救回”的小唯却不得已动之于情。他在小唯房间里,当小唯哭着说:“我就那么不值得你爱吗?”王生略带尴尬的表情说:“你这么好,有哪个、哪个男人会不喜欢你哪?”其实这句话说出了王生的心里话。“喜欢她的人”当然也包括王生自己了!他两次梦中与小唯的缠绵也说明了在他的潜意识里他是爱小唯的。影片在这里不想对观众说教,来刻画一个道貌岸然的正人君子,而是要表达出一个真实的人性化的王生!然而,陈坤在这场戏里把王生复杂的心情和他对爱情的道德底线却表现的淋漓尽致。他面带微笑的尴尬表情和底气不足话语以及略带结巴的表现把王生当时内心的矛盾世界表现出来。特别是当小唯要脱下衣袖主动献身时,王生马上替她提上衣袖,可他的手却在收回时缓慢游移的抖动。这只手的表现充分显示了陈坤的演技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境界!陈坤的表现基本是符合要求的,他演的是一个完美男人,绝对正面,在社会上顶天立地,对爱人情比金坚,对弱势群体义薄云天。事实上这个角色换作别人大概也能够成功,关键是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陈坤本人的进展,戏路的拓宽,不再是那些个为罢不能的人了。
有人评论说:“《画皮》是场有关两个女人的爱情决战。大爱无言,杀气无声。最后,在爱情面前,一方倒下,另一方也倒下。在这场与爱情有关的命运主题面前,没有赢家,但每个人看似都像赢家。爱情,举重若轻,又举轻若重。从表面上的忍辱负重到内心的不弃不离,当赵薇和周迅相遇,赵薇决定服下狐毒前,“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才是爱”,瞬间揭开爱情的真谛。原来,真爱,竟如此地简单却又令人费解!这才是爱,这才是对爱情的完美诠释。爱情,就是爱一个人,胜过爱自己!
《画皮》这旧瓶所装的新酒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对爱情与欲望带来的困惑迷茫的思考,颇具新意。用心看后,就能深刻的体会到每一个表演者所传达给我们的丰富的信息。虽然剪辑有些不太流畅,有的情节缺少铺垫,但是画面的质感和漂亮的服饰加上主演的精湛表演,也是值得去看!
看完新版《画皮》,许多观众都会感叹:此《画皮》已非彼《画皮》了。电影个《画皮》虽改编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但其故事却与蒲松龄的叙述相差甚远。新版《画皮》中,女妖小唯虽吃人心喝人血,却性格单纯,充满了对爱情的憧憬,最后竟然以却几千年修炼来的功力为代价,挽救了众多将军和士兵,甚至情敌的性命。而故事中的王生,又是经得起诱惑、忠于爱情的大丈夫,这与原著所表达的思想截然不同。由此看来,新版《画皮》不是在改编,而是用一个新的观点来解释。
人是有人性的,妖同样也有妖性。《画皮》中环环相扣的爱情观点始终是在成全人而不是妖。人妖命运是悲惨的,人和妖也很难获得真正的爱情。所以,当这条环环相扣的爱情链没能让所谓人性的光辉最终圆满时,人世间有人终成眷属就有人粉身碎骨,而没有成全妖性的人性可不可以说它是伪人性?这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看过《画皮》后,很多人都会为这个凄美的爱情说困惑或感动,但是在潜意识里也会产生某种感慨或某种悔意,忽然之间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人生不可逆转。有许多人可能会说,悲剧的结局可能会更能让人感动,但是能有多少人否定,圆满的爱情结局是更让人期待的呢?
第5篇:最新爱情故事范文
关键词:电影艺术;艺术作品;微电影;叙事艺术;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90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微电影开创了一种网络影视叙事的新模式。目前,国内对微电影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营销模式和营销价值等方面,而很少关注其叙事艺术方面的研究。“微电影”这一概念最早由凯迪拉克品牌提出。2010年该公司联手好莱坞著名创作班底基于微小说《一触即发》打造的由吴彦祖主演的《一触即发》是第一部大制作的网络微电影,堪称中国微电影时代的里程碑。该电影题材与现代“微营销”相结合,是历史上第一部“微电影整合营销”的案例。之后,各类微电影也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在互联网上,其内容主题也突破了商品营销的局限而涵盖爱情、搞笑、公益教育以及青春励志等,比如《缘定今生》、《我们受限制了》、《爱的联想》和《眼睛渴了》等。由于微电影发展的历史尚短,目前国内仍没有一个统一、准确的定义。从广义上来看,凡在网络等新媒体平台上播出的所有自制视频都可称为微电影。从狭义上来看,微电影是指专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时”(30秒—300秒)放映、“微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规模投资(几千至数千/万元每部)”的视频短片。
电影的故事性是电影艺术感染力的源泉,故事决定着影片的存在和成败。没有故事,就没有影片的存在。影像世界既是被打上创作者主观印记的表意符号,也是现实世界的相似体。影像世界具有显见的现实根源性。电影的叙述总是关乎世界中的人和物的事件;电影是叙事艺术。斯坦利指出:“除了实验性的短片之外,电影是作为一种叙事艺术而存在的,尽管它并不一定总是用于叙述虚构的故事。”兼金也提出:“一部影片,不管多长,总是叙述某件事。它所叙述的不论什么内容,都必然被赋予一种形式。”微电影也不例外。微电影本身就具有完整故事情节。可以说,与微电影的灵活性、便利性和传播速度快等外在因素相比,微电影的叙事艺术是保证其受到关注的重要内在因素。
一、微电影的叙事策略
若奈特指出,作为叙述,叙述方式靠与它所叙述的故事关系而生存;作为方式,它又靠与它叙述活动的关系而生存。根据这个观点,有待叙述的故事决定了故事的叙述方式,而叙述方式又取决于故事的叙事行为,所以故事是整个叙述的根本。而故事叙事的内容要素则包括主题及情节展现模式等诸多方面。就研究结果来看,传统主题与热点话题并存的题材多元化体系、紧凑的叙事节奏以及独特的叙事环境构成了微电影叙事策略上的独特风格。
作为一种受众群体广泛的个性化展现形式,微电影从专业创作走向草根秀,虽然它没有采用古装或神话等院线电影所亲睐的路径,但其题材已呈现出多元化特征,爱情和怀旧等传统主题与微博等热点话题并存。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之一。微电影中的爱情主题涵盖乐观、积极的现代爱情观与纯爱的传统爱情观。比如,《缘定今生》系列爱情微电影以爱情为主线,以“一样的完美结局,不一样的恋爱感动”为主题,致力于寻找并传递当代纯真爱恋故事,把最平民、最“草根”、最普通的真爱故事还原到银幕上,以此积极倡导现代年轻人学会和懂得珍惜爱情,并崇尚“相约相守,白头偕老”的爱情,触动人类唯爱本性,传递爱情至纯真谛。而“怀旧”是人类的一种原初情感。现实生活与美好愿望的巨大落差往往会迫使人们进行精神的自我救赎。救赎方式的其中之一便是怀旧,即反复咀嚼、品味往昔留下的美好记忆,以抚平痛苦、聊以。《老男孩》是微电影运动形成的一股流行文化热潮代表作。它讲述了两个普通男人的梦想之旅,结合杰克逊、李春波、校园氛围等时尚元素以及小人物在现实面前的尴尬但仍然不愿放弃梦想,当青春逝去之后在浮华的物质世界中的生活状况等其他元素,以不失幽默的镜头勾起观众对儿时梦想的回忆,从而实现了微电影与观众情感上的共鸣。在热点话题方面,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将人们带入一个“微时代”。“微信”、“微旅行”、“微小说”及“微社区”等冠以“微”名号的事物已开始入侵人们的生活领域,也蔓延到艺术领域,当然也包括微博。比如,由《目击者》、《私信》和《@谁谁》组成的《微博有鬼》三部曲式由灵思影视网络中心投资拍摄全球首部微博电影。该系列微电影讲述了三个风格迥异的故事,从多个角度揭示了全新社交媒体环境下的网络生态和复杂人性,以期藉此片唤起网民对微博应用进行理性的思考。
第6篇:最新爱情故事范文
童话故事是幼儿最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是富有着浓郁幻想的虚构故事,它以现实生活为基础,通过丰富的想象,把故事中的事物描绘的有思想、有感情,使他们能像人一样说话,且富有生命力。并编制有生动的、适宜的情节来映射生活,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童话的语言通俗易懂,情节极富童趣,符合幼儿的心理状态和认识水平,又富有教育意义,易于被幼儿接受。《祝你新年快乐》是一个充满浓郁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巧妙地展现了新年里,可爱的小老鼠波波用画贺卡的方式表达了它对自己朋友的关爱与祝福,从而也快乐地、明确地感受到朋友给它的关爱和祝福。情节简单但极富教育意义。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小老鼠和朋友间相互关爱、相互祝福的真挚情谊,也体会到诚挚的关爱和祝福所带来的快乐。简单明了的故事情节很适合小班幼儿,但其中蕴含了较多的教育价值。比如:语言领域,可以说说自己的朋友,激发幼儿和朋友交流,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艺术领域:通过制作贺卡,提高幼儿美工技能,或者学唱歌曲《新年好》等;科学领域:了解新年的相关文化习俗、礼仪等常识,也可以在其中发现小、中、大,1、2、3等数理知识。但体现更多的则是社会情感领域的教育价值:学习关爱自己身边的人。
二、说目标
根据我班幼儿社会情感发展的实际水平、年龄特点、兴趣需要,及本年龄段幼儿社会领域的总目标,确定本活动的目标为:
情感目标:分享、体验朋友间相互关爱、祝福的快乐。
能力目标:学习向他人正确表达关爱和祝福。
知识目标:倾听故事并理解故事内容。
三、说重点、难点
1.倾听故事并理解故事内容。2.学习向他人正确表达关爱和祝福。
四、说教法、学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的、开放的、研究的理念,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本次活动采用的教法有:
1、直观演示法:活动中主要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整个故事制作成形象直观的动画,既可以完整欣赏,又能分段播放,通过观赏课件引导幼儿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 。
2、讲述法: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能激发幼儿的情感共识,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帮助幼儿树立简单的、明确的“关爱”方法,达到教育目的。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我注意控制语速、音量的快慢、大小和抑扬顿挫的变化,采用不同的音色来讲述不同事物的对话,从而较好的表达作品的感情。
3、讨论法:是指让幼儿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互相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答案的方法。在活动中,我将讨论法结合在讲述故事过程中。如:你会给你的爸爸妈妈送什么呢?
4、提问法:提问是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事物,要求幼儿再现已掌握的知识,启发幼儿积极思维的手段。提问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主要运用了解释性提问(如:为什么要画鱼送小猫呢?)、假设性提问(如:如果你是小猫,你高兴吗?你会送小鸡什么呢?)等等。在提问问题时,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比较容易的问题可让能力较弱的幼儿回答,需要幼儿描述的问题就请能力较强的幼儿回答,使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幼儿能主动积极的参与活动,选择方法很重要,根据活动内容和幼儿年龄特点,我在学法指导时紧紧围绕活动目标,创造适宜的条件,结合《纲要》在社会领域的教育指导要点:社会学习往往融合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社会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尤其是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学习,往往不是教师直接“教”的结果。幼儿主要是通过在实际生活和活动中积累有关的经验和体验而学习的。教师要注意通过环境影响、感染幼儿。让幼儿在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情感方面都得到了提高、发展。主要运用方法有:
1、欣赏法:引导幼儿学会理解作品内涵,鉴别作品的内涵,使幼儿获得具体的享受,唤起幼儿共鸣的情感,陶冶幼儿的情操。在活动过程中,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述,引导幼儿来体验关爱和被关爱、祝福和被祝福的那种快乐心情,感受作品的寓意,从而突破难点。
2、观察法:通过对故事中画面信息的观察,提高了幼儿对事物的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想象思维的发展。
3、发现法:教师提供适于幼儿进行发现活动的课件,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分析、推理,发现总结获得较抽象的理性知识。在活动中,请幼儿回忆、讨论故事中人物的对话,通过提问和幼儿讨论,引导幼儿自己得出结论,充分体现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讲述法:主要帮助幼儿能准确地回答问题,恰当地说明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活动中,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提问,为幼儿提供讲述的空间,启发幼儿用宏亮的声音、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并且注意为每名幼儿创设讲述的机会。
5、愉悦体验法:快乐能激发人类更深刻的记忆。教师在活动中恰当的借助环境,为幼儿提供和听课老师互动的环节,既让幼儿充分的感受到关爱和被关爱、祝福与被祝福的切身快乐,同时,也让幼儿在愉悦中加深了对本次教育活动的印象,教育效果更突出。
五、说教学准备
活动前准备:
1、家长工作,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制作新年小贺卡,并谈论各自喜欢的食物或物品,积累相关小动物最喜欢的食物的经验。2、有新年收到贺卡、祝福的快乐体验。3、资源收集,制作合适的课件,播放器材。4、活动中用到的糖果。
活动中的准备:
1、教师对故事的熟悉、动听的讲述。2、熟练的操作课件播放。
六、说教学过程:
过程大致分为三个环节谈话导入,(幼儿经验的再现,激发幼儿兴趣,为活动的展开做好铺垫。)看课件听故事并和幼儿一起分析故事,理解故事(解决本次活动的重点)。结合故事激发幼儿模仿学习关爱家人、尝试说不一样的祝福语(突破难点)。最后,看课件故事的结尾,在轻松快乐的音乐《新年好》中,较自然地创设师幼互动环节,让幼儿体验互相关爱祝福的快乐,结束活动。
第7篇:最新爱情故事范文
说到这部电影,就不能不提起著名作家王朔,不能不提起十几年前的那部电视剧《过把瘾》。大多数三十来岁的观众,对王朔的小说恐怕都不陌生,有很多人更是读着他的小说长大的,而说起十几年前那部根据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过把瘾》,更是有很多人对其中的很多情景,至今仍是历历在目,难以忘怀。与十几年前不同的是,这部影片将是一部忠实原著的作品,不再像《过把瘾》那样把几个故事揉捏在一起,它使故事相对集中,人物也更显突出。另一个方面,《我爱你》是一部电影,表现形式的不同,也将使它和《过把瘾》有着诸多不同,相对而言,它的故事情节会比电视剧更加紧凑,更富有张力。
影片的导演张元,作为第六代导演中的代表,可以说是继张艺谋、陈凯歌之后,目前国际上最知名的中国导演之一,他的影片获奖之多可以说是中国第一人。他所拍摄的《北京杂种》、《过年回家》连续在国际上获得大奖,都显示了他对电影认识的独到视角和眼光。张元的作品,每部都有着他鲜明的个人风格,比如他对长镜头的钟爱,他的影片的纪实性特点等等。这次执导《我爱你》,张元将继续延续以往的纪实风格,同时也会在对故事和人物的把握上,注入自己的新的想法。据说,整个影片的镜头一共只有三、四十个,这可以说是创了中国电影的一个纪录,体现了张元对这部电影的独到的理解和认识,也堪称是影片的一大看点。
饰演剧中女主角--杜梅,对于徐静蕾来说,并不是一个什么新鲜的角色,依旧承袭了她作为都市言情代言人的一贯路线,像以往她主演过的多部影视作品一样,人物仍然是都市女孩形象,故事仍然是浪漫爱情,但是人物个性的差异、故事反映层面不同、导演风格的各异,使得徐静蕾在这部电影中将注定会有着不同从前的表现。特别是杜梅这个人物,作为王朔代表作品中的代表女性人物,可以说已经成为了那个时代的都市爱情作品中的经典形象。杜梅极其鲜明的个性特质,对感情的极度敏感,对理想爱情近乎偏执的执著与渴望,都使得她的形象和她所经历的故事与徐静蕾过去饰演的角色有了很大的不同,加之张元独有导演风格和理念,相信徐静蕾这次对杜梅的把握和表演,必然带来一些与以往不同的新鲜味道和风格变化,这可以说是影片的又一大看点。
去年在各台热播的电视剧《龙堂》里,徐静蕾扮演的哑女丁敏的形象,让很多人至今仍然记忆犹新。尤其是在全剧结尾时,丁敏费尽全力从心里说出的"我爱你"更是让多少人深为感动。现在,徐静蕾银幕再说"我爱你",再次演绎一段让人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比之于《龙堂》,根据著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我爱你》的更深厚的文化底蕴,杜梅更加丰富、敏感个性特质,将会给徐静蕾一个更为广阔的展现空间。
第8篇:最新爱情故事范文
[关键词]《无极》;悲剧意蕴;原因
电影《无极》的故事设定在一个3 000年后的未来,时间的设定给影片增加了一定的奇幻色彩,故事中的女孩倾城为了成为全世界男人都想要得到的女人和满神做了交易,其代价就是倾城将无法得到真爱。然而命运却如此弄人,影片中的奴隶昆仑带着将军光明的面具救下了倾城,然而倾城却误以为救命恩人是光明,昆仑因为无法得到倾城的爱,决定寻找改变倾城命运的办法。故事结尾昆仑最终为倾城打破了命运的藩篱,让倾城重新选择她的人生。影片虽然对命运的悲剧进行了着重描写,但是其中人性的悲哀以及身世的悲剧是其命运悲剧形成的重要因素,是不可忽视的。
一、影片《无极》概述
影片《无极》作为陈凯歌导演在电影路上的一部探寻之作,在故事中展现出了浓重的悲剧意味,对倾城的命运悲剧、光明将军的悲壮命运以及无欢的人性之悲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最大限度上展示了命运的悲壮、人性的悲哀和身世的悲苦。悲剧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受苦受难,在电影《无极》中表现出了一种牺牲的精神,昆仑为救倾城跳崖,为了改变倾城的命运不惜被奴役;光明面对死亡的大无畏精神。同时影片中作为反派人物的无欢也是悲剧的象征,仅仅是因为一个小时候的游戏而影响了他整个人生的选择,走向了罪恶的深渊。无欢的遭遇无疑更加加重了影片的悲剧意蕴。
电影悲剧意蕴的叙述不仅仅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最主要的还是通过电影中的人物活动进行讲述。电影中的倾城作为本片中的女主角是悲剧命运的代表,影片通过倾城的爱情展现悲剧命运这一主线,从她和满神交换的那一天起,她就失去了获得真爱的权利,人物一时的贪念注定了她一生的悲剧。昆仑并不是一开始就被奴役的,为了他心爱着但是却不爱他的倾城他做出了最大的牺牲,只是为了拯救倾城摆脱命运的枷锁,然而在牺牲的过程中是十分煎熬的,昆仑心里的挣扎与无奈像黑暗一样困扰着他。光明将军既具有光明磊落的一面,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伪善和残暴的一面,他在经历了恶的变化之后最终还是对生命存有一丝的希望和坚定。无欢是这部影片中恶的代表,故事中将其阴险、嫉妒、狠毒的一面展现在观众面前,最后交代了无欢之所以是如此狠毒的一个人是因为小时候受到的伤害,而且仅仅是一个玩笑引起的伤害,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故事中有爱,有恨,有执著,有狡诈,但是最终仍然还是给了观众希望,倾城终于可以重新作出一个选择,改变自己的命运。
二、影片《无极》的悲剧意蕴及其产生原因
影片《无极》是陈凯歌导演做出的一次尝试,虽然观众对于这部影片的尝试褒贬不一,但是影片本身所蕴含的悲剧意蕴还是值得探讨的。悲剧意蕴在这部影片中得到了众多的关注,也引发人们的思考,在悲剧背后隐藏着人们对于人性的探讨和思考。这部影片中的悲剧意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命运悲剧
陈凯歌导演自己说道这部电影是关于自由、命运和爱情的故事,在观看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影片中描述最多的就是命运的悲剧意蕴,故事中的每一个人都无法摆脱命运的束缚,每一个人物都必须承受命运的安排。影片中展现命运悲剧的最主要的人物就是倾城,这个当时在战争中无家可归的小女孩,因为和满神的一个交易,从此踏上了一条爱情的不归路,即使她可以获得天下男人的宠爱,但是却一生中难以得到真爱。整个故事中并不仅仅是展示倾城被命运的枷锁所束缚,而是展现故事中人物与命运的斗争,倾城整个故事中都在为了寻找爱情,获得真爱而与命运作斗争,但是却无法改变命运的安排。当倾城刚刚感受到爱的力量时,昆仑却跳下了山崖,当倾城以为可以和心爱的光明将军在一起的时候,光明却为了权力放弃了她,自始至终她都未能获得真正的爱情,正如满神的那句话,印证了命运的安排,她终生都无法获得真爱。
倾城命运的悲剧起始是因为她和满神的一次不经意的交易,在交易之初她或许并没有认识到这一交易的危害性,也许并没有意识到今后自己的命运会是如此的曲折不堪。倾城不甘命运的安排仍然拥有爱的欲望,期盼能够获得真爱,这也是人们性格的弱点,人世间并没有所谓的十全十美,当倾城获得全天下最美的容颜时就注定她不可能获得真爱,但是由于受到欲望和虚荣心的影响,她还是选择了和满神的交易。人们的性格中都有一定的弱点,在利益以及欲望的面前难以把握和掌控自己,这也是人类弱小以及人性的弱点所在。当然倾城的命运悲剧还是当时她所处的环境的影响,在饥寒交迫的时候她选择和满神的交易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她对美貌的向往以及对物质的需要让她深陷命运的深渊不能自救,这期间有过无奈和怅惘,但都是无济于事的,好在故事的最后倾城拥有了希望,获得了可以重新选择的机会,但是故事中并未明确倾城是否真的能够获得自由,获得真爱?
(二)人性悲剧
人性的探讨是电影主题不可避免的问题,在电影《无极》中也有关于人性的悲剧,故事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人性极其复杂的人物――无欢。无欢是人性恶的代表,他为了得到他想拥有的一切,不惜挑起战争,暗算别人,发动战争,这个为了欲望和复仇而无所不用其极的恶魔,在故事中掀起了雪国的腥风血雨。他陷害了光明,算计了昆仑,更是为了倾城挑起了战争,通过这一系列斗争展示了无欢的罪恶与残暴。与无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故事中的将军光明,虽然光明也曾经历了权利与欲望有过不光明的记录,但是随着故事的发展,光明逐渐表现了人性的光明,他善良、忠诚、宁死不屈的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这都无法掩盖故事中无欢的罪恶和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在这部影片中通过权力与美女的争夺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丑恶和社会的黑暗。也许人物的名字中更能够体现一个人物的性格,光明将军并不光明磊落,在欺骗中获得倾城的爱情,又最终欺骗了倾城的感情,在最后和无欢的斗争中也存在狡诈和其本性的残忍。无欢一生中都被欲望和复仇所包围,未有过半点欢乐,一生都在人性的丑恶中难以自拔。
人性的悲剧一直贯穿于整个故事,在善与恶的较量中展开人性的斗争,故事中无欢可以说是恶的典型代表,但是其他人也都存在恶的一面,人无完人。人性之悲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有社会的因素,同时也有生活环境的影响和人的性格的缺陷。故事中最典型的恶的代表――无欢之所以走向一条不归路主要还是因为小时候的一个小小的游戏,一个伙伴之间馒头的争夺。也许在旁人看来这只是小小的游戏,然而却成为无欢人性悲剧的最重要原因,小时候的心灵伤害终究难以掩盖。这不得不引发观众的思考,也许影片简化了无欢的悲剧原因,但是也让人们清醒地认识到造成无欢悲剧的原因不仅仅有儿时的心灵创伤,同时还有环境的影响。无欢的对人不信任,渴望爱却得不到爱,罪恶的来源并不仅仅是从一个馒头开始的,在影片的最后不得不使人深刻思考无欢人性之悲的根源,人们性格的弱点以及身处环境的影响是最终导致无欢投入万恶深渊的推动力。善恶本一念之间,无欢罪恶的背后仅仅是一个儿时的游戏吗?无欢的罪恶不仅仅是一个馒头……
(三)身世悲剧
身世悲剧在影片《无极》中也有所展现,主要是通过奴隶昆仑和鬼狼展现出来的。故事一开始我们就看到昆仑以奴隶的身份出现,然而他却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是一个奴隶,自己的身世成为一个谜。与具有高贵身份的光明将军和拥有自由的无欢将军相比,昆仑是可悲的,他无法获得自由和自己想要的爱情。一开始的昆仑仅仅是作为一个奴隶对光明将军言听计从,但是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昆仑认识到自己并不是天生的奴隶,他最终获得了尊严和改变命运的力量。在故事中昆仑不断追寻自己的身世,昆仑和鬼狼的身世之谜逐渐揭开,昆仑亲眼目睹了自己的家人和族人被无欢残害的整个过程,给电影内容增加了更重的凄惨色彩。昆仑和鬼狼出身贫寒,缺少家人的温暖和爱的关怀,这不得不让人感受到一种身世的凄凉,一种命运的悲剧。虽然昆仑和鬼狼出身贫寒,但是他们都在故事中不断成长以积极色彩对抗不公,这种前后的对比以及反差更加增加了二者的身世之悲。
人们不能够选择自己的出身,只能够改变自己的未来,但是在影片中虽然昆仑和鬼狼以及倾城都有着相同的出身贫寒的背景,都有着惨痛的经历,都为获得自由而奋斗。影片中的身世之悲很大程度上与宿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是故事中的昆仑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去摆脱身上的枷锁,最终获得了自由,给人一种希望。
(四)爱情悲剧
在这部影片中倾城的爱情是备受关注的,仅仅是因为一个小小的交易,改变了倾城的一生,在爱情和命运之间的选择中挣扎。倾城的爱情悲剧是与她的命运分不开的,由于命运的安排倾城错过了昆仑,这个甘愿为她付出一切的人,同时也为了摆脱倾城身上的命运枷锁而努力奋斗。但是倾城却最后爱上了光明将军,这个拥有权力,可以得到一切的将军,为了获得倾城的爱情,他不惜借助昆仑的帮助,依靠欺骗获得倾城的爱情,然而最后他为了权力还是欺骗了倾城。倾城从未得到过真爱,虽然得到了自己所爱的人,但仍然是一种靠欺骗获得的爱情,并不是所谓的真爱。
倾城的爱情悲剧是命运的使然,虽然倾城拥有绝代的美貌,但是却最终得不到自己所向往的爱情。这是命运的安排,同时也是倾城自己的选择。看到倾城为爱痛苦与纠结,我们不得不为她感到悲哀,看到光明将军的欺骗我们会为倾城感到不平,看到昆仑为倾城的付出,我们不禁感动。在影片中倾城并没有甘愿接受命运的安排,她在不断挣扎,不断追求自己的爱,故事最后昆仑为倾城获得重新选择的机会,倾城终于可以摆脱命运的束缚,获得爱情的自由。
三、结 语
《无极》的最后倾城终于获得了重新选择命运的机会,有机会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爱情。但是虽然故事给了我们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却仍然挥不去影片中所蕴涵的浓浓的悲剧色彩。无欢年少时的心灵创伤所导致的整个人生的悲剧,倾城的爱情悲剧和光明的命运悲剧,以及鬼狼和昆仑的身世悲剧都带给我们一些凄凉,虽然这一切与他们的命运不无关系,但是也使人们不得不思考人性的弱点。影片中人物不甘命运的束缚而进行的挣扎与探索也是这部影片带给我们的深刻思考,影片最后昆仑为倾城争取了最大的自由,倾城终于有机会重新选择,但是影片中的悲剧意蕴仍然在人们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参考文献]
[1] 陈鸿秀.论影片《无极》的悲剧意蕴[J].四川戏剧,2006(06).
[2] 李少君.亦庄亦彩,至深至诚――论陈凯歌《无极》的艺术特色[J].电影文学,2012(19).
[3] 刘慧卿.《无极》的重重困顿与诸多两难(一)――《无极》中的文化悖论[J].长城,2011(02).
第9篇:最新爱情故事范文
关键词 定位升级 四川广电 爱心传播
经历了汶川5.12大地震后,四川广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品牌影响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2009年春季开始,四川卫视隆重推出年度力作《5.12中国·爱——中国娇子·爱心行动》、《我爱我的祖国》,展现和激发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用全新的方式体验中国建国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无论是汶川5.12大地震中的灾情报道,还是颂扬祖国的大型节目《我爱我的祖国》、《中国娇子·爱心行动》,“爱心传播”成为了四川广电的品牌符号,也标志着四川广电从“故事”定位到“爱心”定位的转型升级。
定位,是近四十年世界营销界流行的营销战略术语。20世纪70年代,里斯、特劳特创立了定位理论,由此开启了定位至上的理念。艾·里斯、杰·特劳特这样定义“定位”:“定位从产品开始,可以是一件商品、一项服务、一家公司、一个机构,甚至于是一个人,也许可能是你自己。但定位并不是要你对产品做什么事。定位是你对未来的潜在顾客心智所下的功夫,也就是把产品定位在你未来潜在顾客的心中。”换句话说,定位即为产品在消费者头脑中占有的位置。
作为传播媒介,广播电视产业的定位必不可少。受众细分市场的不断扩大,电视节目样式和类型也日趋多样化,电视节目逐步从卖方市场进入到买方市场。在电视节目过剩阶段,产品的可替代性增强,节目与节目、频道与频道、媒体与媒体之间的竞争日益白热化。因此媒体必须具备品牌意识,将频道打造得具备自身特点、并有别于其他媒体,从而赢得受众市场。传媒的品牌塑造基于其传播定位,即一个媒体的特点在受众心目中的总体反映,它包括传媒的特质或价值。而当定位成为众媒体争相选择的发展途径时,同质化现象也愈来愈严重,这时定位升级或转型就成为一个具有长远发展目标的媒体的必然选择。如果把频道定位看作是频道发展的起点,那么差异化、特色化的频道定位升级或转型就是频道进一步发展的策略。
一、定位升级战略的独特视野
2000年以来,激烈的收视竞争使各省级卫视频道纷纷打破过去“综合性”的模糊面孔,从专业化、类型化、个性化等不同角度,寻求具有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频道定位,并由此重塑自身的节目体系,如湖南卫视的“快乐中国”、安徽卫视的“电视剧大卖场”,甚至于中央台各个节目频道都做出详细定位,积极占领分众市场……各大媒体使出浑身解数,通过频道定位走特色化之路。
四川广电集团在2005年9月的九寨高峰对话中明确定位为“四川卫视·天下故事——打造中国最好的故事频道”。这一定位,一方面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同时也考虑到四川的地域文化特征。四川卫视的故事频道定位,是借鉴故事叙事特点打造专业化的综合频道,以故事的形式来表现新闻、电视剧、娱乐节目,把故事化作为一个视角,作为一个价值取向标准来重新对各种节目的形式做编排。其频道传播定位就是故事性凸显,将电视剧、新闻和专题相应对接为“虚拟故事”、“正在发生的故事”、“真实故事”,实现板块化编排,成功打造出故事板块化频道。这一举措使四川卫视收视持续快速地提升,2006年,四川卫视以“四川卫视-天下故事”的崭新风格一跃成为中国收视涨幅最高的一匹黑马,首次跻身全国十强。随着传播价值的不断升级,如何在全国电视舞台上开辟更广阔的市场,已成为四川广电的下一个目标。
5·12汶川大地震撼动神州,震惊世界。灾难来临,全国观众第一时间把目光投向四川卫视。地震发生后,四川广电集团在几个小时内迅速组织新闻报道,实行8个电视频道两个节目板块24小时并机直播,全方位及时报道抗震救灾情况,并停播所有商业广告。一线记者也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将最真实、准确的灾情和救援情况及时传达给全国人民。
此次直播报道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广,创下了国内媒体之最。四川广电集团的媒体影响力、社会公信力和品牌美誉度得到空前提升,四川卫视长时间高居省级卫视收视排名第一,在包括央视在内所有电视频道中排名第三。其中《以生命的名义》赈灾义演特别节目通过四川卫视、凤凰卫视等15个电视频道,四川人民广播电台等全国37个广播频率以及新浪网、神韵在线、凤凰网等46家网络同步向全球直播,根据央视索福瑞收视数据显示,当晚四川卫视在20:00—23:34该节目的平均收视达2.463,居全国所有频道同时段收视率的第一。
在这次危机报道中,四川广电用快速的反应、真实的报道、专业的素养、敬业的精神,使得媒体影响力、政治动员力和社会引导力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媒体形象和公信力得到了全面提升。其表现不仅受到大量的赞誉和认可,并且迅速地占领了广大的受众市场。
重大的突发性事件往往能成就一家善于抓住机遇的媒体,汶川大地震是灾难,同时也给四川广电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经过这次灾难的洗礼和考验,四川广电在节目中用心传递的人间真情、无私大爱博得了民众的信任和青睐,也催生了四川广电集团下一步的发展思路。通过这次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四川广电意识到受众的关注点落在灾区各项情况与重建工作上,在追踪报道的基础上,大胆决定将频道定位升级为“爱心成就梦想”——四川广电人在经历了地震带来的生与死的洗礼后找到了“爱”的方向。频道内容在保持原“故事定位”基本原型的基础上,围绕“爱心成就梦想”这一主题,积极策划,推出一批优质、新颖的活动和栏目,打造“爱心”这个品牌符号,并将重点放在灾区重建的宣传报道上,以公益栏目、公益活动以及公益广告的形式表现出来。最终将四川卫视打造为爱心传播的倡导者和领航者,展现电视传媒的公信与责任。
二、“爱心成就梦想”定位的创新策略
受众时代的到来是媒介产业发展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在买方市场的前提下,媒介产品及其质量是赢得市场的关键因素。“内容为王”的现实状况,使媒体必须将节目和内容当作立业之本,走特色之路。经受过地震的磨难,四川卫视品牌形象全面升级,“爱心成就梦想”的频道定位使四川卫视频道节目从内容到形式上进行了一系列创新,立足于“爱”,重点打造《新闻连连看》《真情人生》等自办栏目,同时尝试举办与“爱”相关与地震相关的系列活动。
延续“故事定位”时期故事栏目带风格,四川卫视将新闻栏目打造成板块式,四档强势新闻——早间7:00-7:30、午间12:30-12:45、19:35-20:00、晚间23:00-23:20连贯式播出,奉献新闻资讯大餐,并穿插《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特别报道。以“爱”为主题,四川卫视重点打造“真情人生”栏目,对抗震救灾中出现的感人事迹进行深入挖掘,延续四川卫视在抗震救灾中树立的新闻品牌,树立高端栏目品牌。
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四川卫视又推出《我爱我的祖国》全新大型爱国主题娱乐节目。节目以“我爱祖国”为主题,历数中国建国六十周年的巨大变化,以及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深度聚焦中华民族令人骄傲的方方面面。节目知识性强,内容涉及面广,可视性高,同时又极富爱国主义教育意义。四川广电以“爱”为主题的定位升级战略,将“爱”扩展到关乎祖国、民族的“大爱”,把“爱心成就梦想”提升至一个新的高度。在大地震之后重建家园的四川,爱国情结被无限量放大,重建中的四川,以“我爱祖国”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对祖国和党的感激之情。这是塑造“大爱”形象的大手笔,节目价值随之上升,最终深化媒体品牌内涵。
三、内容定位升级与营销定位的融合
随着四川广电内容定位的升级,其营销定位“大众消费品牌的成就者”也随之有效转型——在保持理念不变的基础上,加入“爱心”元素。四川广电通过2009年“爱心成就梦想”电视广告推广暨招商会,向客户展示2009年集团的发展机遇与整合优势。地震促使四川广电定位升级,从而拥有更为强大的传播优势;定位升级后的“爱心”元素使广告商拥有社会责任形象,从而提高美誉度;最终实现媒企双赢。
5·12抗震救灾特别节目播出以来,四川卫视成为最后一家恢复电视广告的频道。短期看来其广告收入受到了较大影响,但从长远看,其实收获更多。灾难中,众多企业特别是国内知名企业都表现出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们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的援助工作中,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回报社会;同时,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对于提升自身社会公益形象和投放公益广告有很大需求。而四川卫视,不管从节目内容还是媒体形象和公信力,都是广告客户投放公益广告、树立品牌形象的最佳选择。四川卫视抓住机会加大公益广告的营销力度,常规广告+公益广告已经成为电视广告投放的新模式,常规广告可以提升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公益广告则可以提高美誉度,双管齐下将使广告效果达到最佳,而灾难过后的公益广告也将有更多的切入点和诉求点,为公益广告的开发带来新的增长点。如前不久启动的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的“四川依然美丽”大型公益广告片活动的拍摄,邀请到了李连杰、李冰冰等明星志愿者,拍摄地选定在某房产公司,它将成为“四川依然美丽”最直观的缩影和窗口。
同时。四川卫视强势弘扬“中国爱”,在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四川卫视延续2008年抗震救灾宣传报道的宏大气势,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强势推出大型全民公益活动《5·12中国·爱——中国娇子·爱心行动》。该活动是四川电视台为纪念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精心打造的特别节目,节目以志愿者行动为载体,一方面以明星志愿者的视角和体验,重温抗震救灾中的动人篇章,再现抗震救灾中的感人事迹,体现震区人民面对大灾坚定乐观的意志品质,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展现地震一年来在全国各省区的支援下,四川震区在重建家园中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的一个个奇迹;另一方面,重访震区的志愿者和明星还通过“中国娇子,爱心行动”帮助震区群众实现自己的心愿。形成以重访震区的志愿者和明星活动为经,以精心选取的抗震救灾和重建家园中所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事件、生动的细节为纬,通过震区群众与明星志愿者之间的真情互动,展现志愿者帮助灾区群众实现美好心愿的感人过程。“中国娇子·爱心行动”以行进式结构,构成既有相对独立的故事,又相互衔接的三十期系列节目。每期节目有i+n个开放型、进行时的故事组成,节目通过vcr+演播室的形式,融合感动、感谢、感恩的情感元素,从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的前一个月起在四川卫视推出。这一节目成为2009年最具影响力的大型公益电视节目之一,其营销效果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地震后的灾后重建给许多行业带来了巨大商机,如建筑、医药、食品、家电、通讯等行业。为了增强原有客户的投放信心,同时加强新客户的开发,四川广电集团在全国召开系列联谊会,一方面针对客户在抗震救灾中的支持表示感谢,另一方面将四川台在此次灾害报道中的巨大影响力和四川经济、四川市场的状况和潜在机会传达给广大客户,帮助客户进行下一阶段的市场拓展。
四川卫视作为“爱”的传递者,通过爱心传递,用“爱心”来成就彼此的“梦想”,从而提高媒体与企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最终达到完美的双赢。
四、定位升级与媒体责任彰显
在电视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省级媒体定位的升级,不仅仅是为适应市场的发展需要,更是作为主流媒体承担责任的表现。四川广电集团在经历地震后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职责所在,作为传播喉舌,有义务向全国人民传递灾区信息,而“爱”的倡导,更会起到凝聚人心、唤起爱心的作用。“爱心成就梦想”这一定位将四川广电提升至一个新的高度,一个关乎责任关乎人文关怀的高度。
目前媒体存在的严重问题是报道的失实和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位。如果说虚假新闻的产生是与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及媒体人的经济利益有关的话,那么,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则主要是由媒体人的世界观、价值取向和人文修养等意识形态领域的要素发生了变化。新闻报道作为及时准确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重要手段,就要求媒体不仅要当好社会信息的传播者,而且要成为人文关怀的具体实践者。人文关怀不仅是媒体的道德使命,也是媒体争取受众、在竞争中求生存的手段,更是其安身立命之本。人文关怀理念的实践过程必须是全面的、持久的、积极的和健康的,媒体要始终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作为一个整体去把握,而不能将其视为新闻传播外在的标榜。人文关怀方面。四川广电在地震中的表现出色。大灾面前,四川广电集团始终站在抗震救灾的最前沿,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四川广电不仅成为了党和政府以及公众信息的“传达者”,也成为抗震救灾的“参加者”,更是组织公众共同应对灾难的“动员者”,它引导公众以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去拼搏,在具体而细微的新闻中发挥真正的传播实效。最终,四川广电集团的宣传报道,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评价。四川广电集团抓住地震危机成功定位升级,将四川卫视打造为充满人情味与责任意识、更易为受众接受的频道。以“爱”的名义,承担起传播职责,背负人文关怀的责任,这在省级卫视频道乃至全国电视媒体中,是前所未有之举,从而树立了四川广电此次定位的独特性与不可复制性。
延续抗震救灾中的出色表现,四川广电一直积极前行。在5·12地震一周年之际,四川广电更以各种“爱”的形式向受众传递“爱”的讯息,引领爱心传播。
注释
上一篇:农村留守妇女无聊寂寞甘愿出轨,于情于理不合,有违伦理道德
下一篇:全家想尽办法让我怀上公公的孩子,带着公公的孩子和老王过日子
最近更新人物资讯
- 青年节专题时文精选,1个专题+5篇模板+12篇范文+1个作文合集(角度+金句+精
- 最新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求(五篇)
- 赤坂丽颜值巅峰之作,禁忌之爱代表作品-高校教师成熟
- [王仲黎]人茶共生:布朗族茶文化话语中的生态伦理
- 北京文艺日历 06.12~06.18
- 有什么好看的少女漫画推荐?
- 为了孩子陪睡校长,请别拿这电影洗白
- 当贝市场tv版apk下载
- 茉
- BBC评出有史以来美国最伟大的100部电影
- 泰山岱庙古建筑之文化特色初探
- 阴阳五行学说范文
- 2022伦敦大学学院Bartlett建筑学院Part2毕业展
- 观看平凡英雄观后感1000字
-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二)古希腊艺术与神话
- 收藏 | 带你穿越500年,看一看这50位著名艺术家
- ab血型女人的性格
- 春节活动策划方案
- 为什么孕妇生产有危险时,部分丈夫和婆婆会选择保小孩?
- 《员工自发管理的儒家修为智慧》
- 菲律宾尺度片的全明星阵容,菲律宾女人质量这么高的吗?
- 文学课 | 韩少功:文学与记忆
- 《人性的污秽》中的伦理道德世界
- 宋惠莲背夫和西门庆幽会后自缢,看透情色表象下的死亡真相
- 秋波多少画(五代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