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妻书原文及翻译范文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8-15
手机版

  与妻书原文及翻译篇1

  关键词:译者 意识形态 《大卫?科波菲尔》

  翻译研究派的代表代表人物之一勒菲弗尔在《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操控》一书中,指出翻译与政治、意识形态、经济和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译者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下,译者的意识形态无时无刻不在受着影响,而这又影响着译者的翻译目的和策略。

  一.译者意识形态对翻译目的的影响

  1.林纾

  林纾生于晚清年间,是最早翻译《大卫?科波菲尔》的译者。他所生活年代,中国面临近代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以及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导致的帝国主义列强的瓜分。此时,许多有识之士奋勇而起,力图救中国于水火之中。在这样一种意识形态的推动下,涌现出一批像林纾一样的翻译家。

  作为一个处于中西文化碰撞中的文人,他一方面想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学观念和文学技巧,另一方面却是满脑子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想法。

  如其当时所做的一段翻译如下所示。

  原文:What they have done with them since―whether they have lost many, or whether they sell any now and then to the butter shop―I don’t know. I am glad mine is not there, and I hope it may not go there yet awhile.

  译文:则知旧案为人所没者多,积弊至不可言矣。幸余晚年目视维新之治,不尔,余所手批之牍,至是亦化为尘埃。

  可以看出作者将原文做了一些改动,把英国的事情改成了中国的维新变法。可见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林纾着翻译态度。

  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当时的意识形态,正是这样的意识形态之下,林纾作为一个怀有爱国之心的翻译家,为他那个时代的中国和那个时代的读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为后世的翻译工作者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2.张谷若

  张谷若是北京大学教授,一生从事教授英国语言文学和翻译工作。深厚的中英文功底和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其译文忠实精雅、注释详尽深入而享有盛誉成为高等院校外文翻译教学、研究及实践的范本。

  《大卫?考坡菲》是在1980年出版,而在此之前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翻译工作被逼进了死胡同,只能进行一些必要的口译以及由于“阶级斗争”的需要而进行的政治翻译。文革之后,中国的翻译活动得到很快的恢复。《大卫?考坡菲》就是这一期间出版的。而在这一时期文学关注的是人内心的真实感受,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如:

  原文:

  “Twice in the week ,”said Miss Clara ,“but , as a rule, not oftener.”

  译文:

  吃茶点一星期两次, 一般说来, 次数不能更多。

  在对话中,Miss Clara说话的口气比较强硬,在说了“一星期两次”之后,又加了一个“but”,然后才说“as a rule”。这样给大卫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张谷若在这里处理的很好,用一个“不能”,把姑姑那种气势凌人的感觉很好地描写出来。

  因此,经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林纾翻译是想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政治体制,但由于时代所限,又使他不能全部接受西方的思想,对于有违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和政治制度的地方,他都进行了大幅度的删、减、改。而张若谷翻译却没有出现这样情况。在有不同于中国思想及文化的地方,张谷若采取了注释的形式,让中国的读者更好的了解西方的思想及文化。

  二.译者的翻译策略

  1、林译――归化

  林纾的《块肉余生述》译自1908年,有明显的归化倾向。归化,即翻译时以目标语文化为依归,以目标语读者为中心,注重译文地道生动、通顺流畅,符合目标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和表达习惯。译者对原作进行增译、删译、改译、编译等一系列的方法,让其更好的符合读者的文化认同。

  林译作品从书名开始就有着明显的归化痕迹,小说原名是“The Personal History of David Copperf ield”即“大卫?科波菲尔传”,林纾将其译成《块肉余生述》。其中包括两个改动:一是对原文名词短语“大卫?科波菲尔的个人史”,改成了一个主谓句子“块肉余生述”,改变了原文的结构;二是对原文中的人名用“块肉余生”代替,这是典型的译者在对原文进行理解后的意译。而且具有鲜明的中国色彩。

  除此之外,在译文中还经常出现将外国人的行为套上中国伦理道德规范的情况。如:

  原文一:

  …it was still because I honored you so much, and hoped that you might one day honor me.

  林译一:

  “然尚希冀顺谨侍君箕帚,附君得名,予愿已足。”

  原文二:

  Mr Micawber delivered an eulogium on Mrs Micawber’s character, and said she had ever been his guide, philosopher, and friend, and that he would recommend me, when I came to a marrying time of life, to marry such another woman, if such another woman could be found.

  林译二:

  密考泊遂历称其妻嘉言懿行,为世贤女,能相夫教子,共处患难,且谓余曰:“汝论娶者,所娶亦当如吾妻。惟不审闺秀中更有贤类吾妻否?”

  在原文一中,妻子要求得到丈夫的尊重,而林纾却将译成“希冀顺谨侍君箕帚,附君得名”。这样的话,就使一个要求得到尊重和平等的英国妻子变成了深谙三纲五常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妇女。而原文二中,密考泊先生把自己的妻子看成自己的良师益友,为找到这样的妻子而感到幸运,还将其视为自己的领路人,哲人和朋友。可是在译文中,却变成了“为世贤女,能相夫教子,共处患难”,典型中国传统的谨守妇道、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

  类似的改写在林纾的译本中还有很多,他将西方许多的文化改写成了适合当时中国读者的品味。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当时读者对西方的看法,但,林译小说同样也促进了西方文学的引入,促进了中西文学的交流。

  2.张译――异归均衡

  张谷若的译本《大卫?考坡菲》出版于1980年,张版的《大卫?考坡菲》自出版以来一直被视为是这部小说最好的汉译本。张谷若在《谈我的翻译生涯》一文中说到,“我认为译书主要是给不懂原文的人看的。读译文的人所得的感受,所起的反应,应该与读原文的人是一样的。”因此看来在翻译策略上,他并没有走向异化或归化两种极端,而是做到了“异化均衡”。如:

  原文:

  Whether I shall, turn out to be the hero of my own life, or whether that station will be held by anybody else, these pages must show.

  译文:

  在记叙我的平生这部书里,说来说去,我自己是主人公呢,还是扮那个角色的另有其人呢,开卷来,一定可见分晓。

  这是《大卫?考坡菲》开篇第一句话,在原文中是一个长句子,而张谷若把它译成一个个短句,而且译者并没有使用原句式,而是采用了符合我们中国人习惯的表达法,还加入了“是……还是……”这个很中国式的句式。这样就既忠实于原文,同时语言又适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

  他还经常的使用一些诸如:抬杠、听风是风、猪摆鼻子插葱―装象、白刀子进去、装孙子、听墙根等口语色彩浓厚的汉语,与狄更斯作品中的俚语和习惯用语相对应。通过这样的翻译策略,使读者在一定程度上体会到原文的风格。

  狄更斯创作时喜欢用典故、民间传说、风土习俗、谚语等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但是这些都无形中增加了中国读者阅读的难度。对这些由于文化和文字差异带来的易误读或难理解的地方,张谷若先生采用了直译加注释。不难看出,由于译者的意识形态的不同,在翻译时二人采用了完全不同的翻译策略,所翻译出来的文学作品也是有着很大的区别。

  结语:

  本文从译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导致其意识形态不同入手,分析了译者的意识形态对翻译目的及策略的影响。并以林纾及张谷若两位大翻译家的所译的《大卫?科波菲尔》为例文做更深一步的分析。通过分析,笔者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译者的意识形态对翻译文学作品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安德烈?勒菲弗尔.《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操控》[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 孙迎春.《张谷若翻译艺术研究》[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3]林纾,魏易译.《块肉余生述》[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

  [4]Charles Dickens. The personal history of David Copperfield [M]. NewYork, Random House, Inc. , 1950.

  [5]张谷若译.《大卫?考坡菲》[M]. 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2

  [6] 刘明明.《浅探张谷若先生译作中的注释》 [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8,

  与妻书原文及翻译篇2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字幕翻译;多维度适应

  全球化与互联网使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走向国际,影视翻译也日益受到关注。影视翻译包括配音和字幕翻译,其中字幕翻译因保留了原声影视作品原汁原味的语言特色、翻译效率高、制作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渐渐成为电影翻译的主流。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生态环境对翻译活动有着重大影响,“译者和译品要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要接受翻译生态环境的支配”。由于影视字幕翻译受到社会、文化及业界诸多因素的制约,生态研究视角对影视翻译有很大的意义。本文从生态翻译的视角出发,对电影《泰坦尼克号》字幕翻译的实例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生态翻译学的基本内涵

  在达尔文的适应选择论基础上,结合翻译中的顺应理论,胡庚申教授提出并发展了生态翻译学。根据生态翻译学的核心概念“翻译选择适应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翻译生态环境是指原文、源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构成的互联互动的整体。翻译生态环境既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又是译者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前提和依据。最佳翻译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的累计结果:对于译者,适者生存、发展;对于译文,适者生存、生效。生态翻译学将具体翻译方法归结为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只有在各个维度上达到适合,才能创造出“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

  二、字幕翻译的特点

  电影字幕有两种:语内字幕和语际字幕。语际字幕翻译是在保留影视原声的情况下,将源语译为目的语叠印在屏幕下方的文字,即通常所说的字幕翻译。比起一般的文学翻译,字幕翻译因翻译对象特殊,有着自身不可逾越的特殊性。

  (一)字幕翻译的时间与空间局限性

  电影的内容信息由语言表达和非语言表达共同承载,从视频和音频两个渠道共同输出。因此,字幕翻译考虑的对象不仅仅是纯粹的文本,还要考虑场景、人物、表演、蒙太奇镜头因素。只有画面语言和文本语言相契合,才能准确有效地表达原文意义。其次,字幕翻译还要考虑屏幕显示空间和字幕停留时间。电影屏幕的空间有限,从观赏和美学的角度考虑,字幕常置于屏幕下方,一般不超过两行。此外,字幕要与图像同步,因而字幕信息呈递进式推进,瞬时即逝,观众无法像阅读书本那样前后参照。综合考虑屏幕空间、声画持续的时间、浏览字幕所需时间这些因素,影视“中文字幕每行不超过15个,英文字幕不超过35个”,以免影响审美效果,降低欣赏乐趣。

  (二)字幕的语体特点和文化特色

  字幕语言口语体特色显著,多为人物对白,常见俚语和文化特色词语,在译语很难找到完美对应。鉴于说话速度一般比阅读速度快,译者翻译时要注意前后语境,保证字幕信息的衔接和连贯。另外,观众文化水平、知识面、年龄等因素也不尽相同,为使观众能以最小努力获取最清晰的信息,译文使用的语言符号不能太繁冗,宜用常见易懂的词和简明句式。

  总之,字幕翻译的特殊生态环境要求译者对所采取的翻译策略进行适应性的选择,将译义贴切、行文简洁、自然流畅的译文展现于电影观众面前,帮助观众跨越语言障碍,实现文化交流。字幕翻译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在有限的时空内配合画面和声音,最有效地提供相关性最强的信息,实现语言、文化、及交际三个维度的最佳转换。

  三、《泰坦尼克号》字幕翻译的适应性转换

  根据生态翻译学,字幕翻译过程是译者选择性适应翻译环境和适应性选择译文交替循环的过程。字幕翻译的空间、时间和受众特点要求译文不仅语言简洁凝练,还要传达文化意蕴,并能实现交际意图。下文从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结合《泰坦尼克号》的英汉转换实例来阐述字幕翻译的适应性翻译策略。

  (一)语言维的适应性转换

  语言维适应性选择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涉及语言风格、修辞、句式等不同层面。在《泰坦尼克号》的字幕翻译中,有很多在语言维转换非常成功的例子。

  例1:Cal:What made you think that you could put your hands on my fiancee! Look at me,you filth.

  卡尔:你怎么对我的未婚妻动手动脚?看着我,你这个混蛋!

  这句对白的场景中,杰克救回露丝,并摔倒在一起。卡尔看到此情景极其愤怒,出言责问。这句话直译应为“什么让你认为你可以把手放在我未婚妻的身上”,不仅嗦,还淡化了源语强烈的不满情绪。译者采取缩减和意译的策略,将原文译成“你怎么对我的未婚妻动手动脚”,既满足字幕对语言形式简洁、凝练的要求,又充分地传递语言信息及其所表达的情绪。

  例2:Cal:Well,its for royalty. We are royalty,Rose.

  卡尔:是皇室戴的。我们就贵如皇室,露丝。

  片中,卡尔将路易十六戴过的“海洋之心”项链送给露丝,以拢住她的芳心。原文we are royalty按字面翻译应为“我们是皇室”。卡尔的话用了暗喻的手法,意思是自己和露丝身份尊贵如皇室。译文将原文的暗喻转换成明喻,意思简单易懂,从而避免观众产生误解。

  (二)文化维的适应性转换

  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指译者在翻译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影视作品往往渗透着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对白中的俚语、熟语、意象更是充分显示出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性。译者在进行语言转换时,必须关注整个源语文化系统,使译文在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间找到最佳契合点,避免从译语文化出发曲解原文。下面是对文化词汇的处理和表达实例。

  例3:Molly: You are about to go into the snakepit.

  莫莉:你要去闯狼窝了。

  这是莫莉对准备赴卡尔感谢宴的杰克所说的话。莫莉熟知上层社会的势利,提醒杰克要有心理准备。原文句式规范,用词正式,体现了莫莉上层社会人物背景身份。若将原文语言风格进行严格的对等转换,译文就显得繁冗。此外,莫莉用snakepit(蛇窝)表示“困境”,与汉语表达类似意思的比喻不同,带有明显的英语文化特征。译者将莫莉的话转换成简洁的口语体,并采用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归化翻译策略,将snakepit转换为“狼窝”,不仅体现了电影口语化的特征,也符合汉语的文化习惯,且通俗易懂。

  例4:Molly:Remember,they love money. So just pretend like you own a goldmine and youre in the club.

  莫莉:记住,这些人爱钱。只要你装作很有钱的样子,他们就会跟你套近乎。

  此例中,原文you own a goldmine直译应为“你拥有一座金矿”,但译者没有拘泥于原文字面形式,而是将其译为“很有钱”,意思更明确。原文youre in the club字面意思为“你就进了俱乐部”。在西方,俱乐部往往是特定群体聚会和活动的平台,加入某个俱乐部,意味着融入了这个群体。中国观众对这种俱乐部文化缺乏全面的了解,字面翻译难以传达深层含义。译者将其译为“他们就会跟你套近乎”,生动地将其深层意思表露出来。

  在以上两例中,译者把握原文暗藏的文化内涵,将原语意思准确地传递给译语观众,成功实现了文化维度的适应性转换。总之,文化维度的转换要求译者要有跨文化意识,尽量避免因文化差异而误译。事实上,文化无所不包,文化维度的转换还反映在中西方审美标准、信仰差异等方面。译者只有在翻译中充分考虑翻译生态环境的各个方面,才能译出“整合适应选择度”更高的译文。

  (三)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指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影视字幕一般为人物对话,在表达字面意思、反映人物性格的同时,也表现出独特的交际性。这种交际功能的实现,既包括体现影视作品中各种人物之间的交际意图,也包括观众能否充分理解影片语言内容。这就要求译者除了语言信息和文化内涵的传递,还应注意交际层面的适应性选择和转换,使原文的交际意图在译文中也得以充分实现。根据美国哲学家格赖斯的观点,人们之间的语言交际之所以能够继续,是基于交际双方的合作意愿,还要遵循会话的合作原则,包括数量、质量、关联和方式四个方面的准则。具体而言,就是要求语言传递的交际信息充分、真实、相关、明了。因此,译者将人物对白转换成译语时,应尽可能采用明白易懂的语言,处理好文化信息,并实现交际意图。

  例5:Andrews:Please tell only who you must.I dont want to be responsible for a panic. And get to a boat quickly. Dont wait.You remember what I told you about the boat.

  安德鲁斯:请别随便告诉其他人。我不想引起恐慌。快上船,别再等了。你记得我说过救生艇不够的话吗?

  在这个场景中,轮船设计师安德鲁斯提醒露丝赶紧上救生艇逃生。安德鲁斯在之前的一个场景中曾提到船上救生艇仅能容纳半数乘客,当时露丝也在场。此处为了不引起更多人的恐慌,他仅作善意的暗示,而没明说救生艇不够。译者为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将about the boat(关于救生艇的事)译为“救生艇不够”,把原文深层含义明确完整地表达出来,让观众充分明白话语的前后逻辑,完成交际功能。

  上述例子说明,为了传达原文的会话含义和交际意图,译者必须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对语言表层结构进行选择调整。在实际翻译中,语言、文化和交际等维度相互关联的情况也常常出现,同时在译者的适应和选择过程中发挥作用。这三个方面的因素错综出现时,译者的适应性选择也就要涉及更多方面。

  四、结语

  翻译即选择和适应,最佳翻译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适应性选择的累计结果。由于字幕翻译是两种语言文化间的转换,其接受方式和接受对象相对特殊,字幕翻译一方面要求语言简洁通俗,信息表达充分凝练,还要注意译语符合角色身份、动作、表情;另一方面必须考虑观众的文化意识形态、艺术品位及文化水平。总之,字幕翻译要充分考虑所处的生态环境,对多种因素进行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最终在有限的时空内,实现语言、文化和交际等维度的最佳适应性转换,有效地为观众提供相关性最强的信息。

  [参考文献]

  [1] 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02).

  [2] 赵速梅.论影视作品字幕翻译的两个不同层面[J].外语学刊,2008(05).

  [3] 董海雅.西方语境下的影视翻译研究概览[J].上海翻译,2007(05).

  [4] 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06).

  与妻书原文及翻译篇3

  【关键词】翻译;桥梁;文化

  世界上存在着三千多种语言,想要彼此间互相沟通,相互了解,首先得靠翻译来解决由于不同语言造成的交流难题,其次有时可以伴以适当的身势语来辅佐我们传达意思。既然,翻译是首要的工具,那就得先了解什么是翻译。

  翻译是许多语言活动中的一种,它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冯庆华,3,2002)翻译是一门艺术,是语言艺术的再创作。(冯庆华,3,2002)但是,怎样创作?怎样才能把这门艺术发挥得体,使得经过它转化后的语言形式能被人们理解和接受?这就是我们所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了。

  现在,有的翻译,不论是英翻汉,还是汉翻英,大多都是靠字典逐字进行翻译,而不考虑句子,篇章或整个文本所想要表达的真正的含义。这样译出来的文字不仅不能使人理解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甚至有时候还会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比如很多公示语的翻译,例如“小心坠河”,被翻译成了“Carefully fall to the river”。原意是想提醒在河边要小心的,不要掉进河里了,可是翻译后却成了请别人小心地掉进河里。本来是为了方便外国游客,便于他们理解方位或相应的警示,可是翻译后不但帮助不了他们,反而造成了误解,或者使得他们更加茫然。再例如,在某家餐馆的菜谱上,为了方便外国游客点餐,在菜名旁边都附上了每道菜相对应的英文名字,可是当他们打开菜谱看的时候,不是被吓到,就是不知所云。

  豆腐猪肉馅炒河粉(宽面,细面)Dry Noodle with Pork and Soybean curd in Gravy Sauce(Big Noodle, Small Noodle)

  四喜丸子(Four Happy Meat Ball)

  豆豉爆大肠(Fermented Soya Beans Explode Intestines)

  若说“big noodle,small noodle”让人有点不太理解这个面的大小问题,“four happy meat ball”使人疑惑四个肉球怎么会有丰富的感情,那么“fermented soya beans explode intestines”可真正得让外国游客吓得不轻。“intestines” 原本指的是肠(可以指的是动物,也可以指的是人的),而豆豉爆大肠中的大肠指的确实也是猪的大肠,可是explode一来就让人不得不误会成了,吃了这个不知为何的豆豉,我们的肠子是不是就会被炸掉?真正的是弄巧成拙了。

  所以翻译不仅仅就是把字对字的给译出来就算完成了,翻译是一门艺术,是需要精雕细琢的艺术。

  其实早在汉朝,唐朝的时候我国的翻译理论就开始出现了。针对怎样翻译,历经了汉唐时期的“文与质”的争辩,到清代严复的“信,达,雅”,又到傅雷的“传神”,再到钱钟书的“化境”,这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给予了现代的翻译工作者们很大的启示。翻译虽是“戴着手铐脚镣在跳舞”(冯庆华,3,2002),但一定要舞得漂亮。因此,翻译仅仅是知道单词,语法是不够的,还要对相应的文化背景知

  (下转第226页)

  识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在文字被翻译后,不仅文字转化成翻译后的文字,就是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也是翻译后的文化,这样才能被人们所能接受和理解。

  例如,英汉俚语中的很多表达方法,如不了解文化背景,就单纯的逐字翻译,那翻出来的东西注定是不会被理解的。汉语里很喜欢拿老虎来比喻勇猛,比如说虎将等等。可是在英语里与之相对应的却是狮子。这就是为什么当年在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把中国比喻成东方睡狮。在遇到“拦路虎”时,若翻成“Tiger in the way”,估计就会造成英语国家的人理解上的困难。反之,把“Lion in the way”翻成“拦路狮”,中国人估计也得猜上好半天。又如“You’re the apple in your parents’ eyes.”不是真的指“你是父母眼里的苹果。”苹果在英语里是智慧,珍贵的象征。而把“你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硬生生地翻译成“You’re the pearl in your parents’ palms.”或许英语国家的人得费上很多神了。

  翻译不仅是字与字的交换,更重要的是文化之间的交换。否则很多翻译后的东西都是些模糊不清,概念不明的。这样的话,翻译还不如不做。

  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博士就曾经指出翻译重要的是看对象,是为谁翻译。我认为这个“谁”不仅仅指的是人,还包括人背后特定的文化。可是在文化的转化问题上,如果有相对应的现象,可以互相转化后进行理解的,当然不成问题。但是有的文化是独特的,没有对应文化现象可以进行转化。在遇到这类情况的时候,又该怎么办?

  例如,中医在世界医学界是很有影响力的,很多外国人也都很想学习中医。可是,随之而来的是对中药名的翻译问题。因为中医是中国古老而独特的医术,在英语中没有对应的参照物,所以在中药名的翻译上就会存在着很多看似笑话,但绝不是单纯的笑话的问题。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有的翻译把陈皮翻译成“chan’s skin”,远志翻成“far ambition”,更有甚者把干姜翻成“fuck the ginger”。这样的翻译不仅是让看了的人哭笑不得,更是很让中医很蒙羞的一件事情。所以我们在对待这样的翻译问题的时候绝不能一笑了之,而是要想出一个解决的办法。不仅是为了更好的交流和沟通,也是为了弘扬中医文化。

  还是用中医的药名作为例子。在书写的时候可以用药名的拼音名。然后对学习的外国学生再进行仔细的阐述,这味药在实际指的是什么。因为很多药名虽然看似简简单单的两三个字,但是不仅是字面流露的意思而已。比方说“陈皮”并不是指姓陈的人的皮,而是柑果的果皮,经晒干或人工干燥而成,所以可以翻译为“dried tangerine peel”,而“远志”在中医里不是指远大的志向,而是远志科植物远志或卵叶远志的干燥根,所以就可以考虑翻译成“thinleaf milkwort root”或是“polygala root”可是如果在开药方的时候这样书写的话,不仅是药方单很复杂,抓药的医师也得读读,然后再进行翻译转化,才能抓药。既浪费了时间,又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所以这里完全的翻译是没有必要的,反之拼音书写是不可缺少的。

  再有,对中国的一些对联,古诗词进行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先看一副对联“浩海汪洋波涛涌江河注满,雷霆霹雳霭雾霖雨霏”。这幅对联看似简单,很好翻译。可是翻译过后,就不能体现出原文的意境了。上联是字字都含“水”,而下联则是字字都有“雨”。这是中国字偏旁部首独有的特点,翻译是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意境的,正如英文中的头韵,中文很讲究的是尾韵。各有特色,若是强求翻译了,结果可能是勉强看懂了,可是意境全无了。

  再举一首诗为例。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逢路阻人离别夫,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这首是宋代李禺远征在外写的一首夫忆妻的诗,可是这首诗从字到句都倒着读的话,却变成了一首妻忆夫的诗了。这便是汉语的奥妙之处。若是翻译了,恐怕就体现不了这精妙之处了。所以遇到这类似需要翻译的文字时,我提倡的是先翻译大意(最好是切忌不要逐字翻译),然后再加以解释说明,说明刚才提到的对联和这首诗的奥妙之处。最好是能懂点中文,能读读原文。当然这些都是基于要对文化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的文化交流。

  其实很多文字最好是原汁原味的才最能体现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与意境。翻译只是一座桥梁,只是沟通之用。而这座桥梁连接则是彼此间的文化,这才是最重要的。“化境”也是让我们能走过桥梁,去更好的了解桥梁那头的文化,若想真正地体味,还得真正的身临其境,也就是用原语言进行阅读才行。

  【参考文献】

  [1]Eugene A. Nida & Charles R. Tabe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2]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王欣.纵横:翻译与文化之间[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08.

  与妻书原文及翻译篇4

  关键词:朱自清;荷塘月色;朱纯深;赏析

  中图分类号:1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2

  引言: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一篇融情于景的散文,其翻译也应该遵循散文优雅流畅、形散神聚的特点。而英文翻译的最高境界,一方面是选词的恰到好处,另一方面是文章意境的准确表达和风格的完美展现。朱纯深先生是一位翻译大家,其译作无不受到人们的推崇,而王椒升先生虽未在翻译领域有很多学习经验,但其出色的文字掌控能力使其具备了较高的翻译素质。两位大家都曾翻译过《荷塘月色》,且各有千秋。下面就对《荷塘月色》两个英译本的几处译文略作对比赏析。

  1.《荷塘月色》背景及其两个译本的总体风格

  1.1《荷塘月色》背景

  1927年7月,朱自清在清华大学教书。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之中。怀着这种心情,他写下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

  《荷塘月色》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通过对“荷塘月色”的细致刻画,委婉地表达了作者不满现实,希望超脱现实而不得的复杂情感。这样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颇值得翻译工作者认真揣摩作者的感情走向及文章遣词造句上的用意,真实再现原作的内容、特点及思想感情。

  1.2两个英译本总体风格

  总观两个英译本可以看出,王椒升先生的译作接近于平铺直叙,根据原文的行进速度,一句一译。遣词造句亦接近于直白化,虽然可以忠实地体现原文的内容,却忽略了文章的形式美和音乐美,对文章的感情基调理解欠深入,不能完全反应原文作者的心境。而朱纯深先生的译作则体现了很高的翻译艺术。译文采用了大量诸如平行结构、迭声词、头韵等英译技巧,着力传达原文的形式美和音乐美,旨在从总体效果上反映原文意境。译文遣词造句不拘泥于原文顺序,语言既易于目标读者接受,又不失原作的内容表达。尽管一些句子的翻译有脱离原文的倾向,但不失为一篇值得传颂的翻译佳作。

  2.两个英译本的对比赏析

  本文根据原作内容、感情和基调三个方面,将原文分为三个部分。开头部分(1-3段)侧重叙事,基调悲伤,文笔相对平淡。中间部分(4-6段)重点描写荷塘景色,运用大量的修辞,将荷塘的景色描写得如诗如画,借景抒情。结尾部分(7段至结尾),作者夜观荷塘,联想到两首词,进一步抒发感情,结束全文。

  2.1首尾部分的英译对比赏析

  2.1.1开头部分的英译对比赏析

  开头部分由于内容、基调一致,故以第一段为例,分析两个译本的特点。

  原文: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②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应该另有一番样子吧。③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④我悄悄地披上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朱纯深译文:①I have felt quite upset recently.②Tonight,when I was sitting in the yard enjoying the cool,it occurred to me that the Lotus Pond,which I pass by everyday,must assume quite a different look in such a moonlight night.③A full moon was rising high in the sky; the laughter of children playing outside had died away; in the room,my wife was patting the son,Run-er,sleepily humming a cradle song.④Shrugging on an overcoat,quietly,I made my way out,closing the door behind me.

  王椒升译文:①Of late,I have been in a rather uneasy frame of mind.②Sitting in my courtyard enjoying the cool evening,I suddenly thought of the lotus pond that I pass on my way day in and day out.Tonight,it must have a charm all its own,bathed in the light of the full moon.③The moon was now rising slowly.Beyond the wall,the happy laughter of children on the road had died away.④So putting on my coat quietly,I went out closing the door softly behind me.

  从整体来看,朱译文语言朴实流畅,句子结构合理,清楚地再现了原文内容。第一句话,原文中隐藏了主语“我”,符合中文的写作习惯,而英文中则有必要将主语译出。原文第三句是三个并列的分句,译者在译文里并没有使用并列连词,而是采用进行时态和现在分词,构成与原文相同的句式。Son,sleep和song的使用,又形成一种特殊的头韵,朗朗上口。第四句使用两个分词,用逗号隔开quietly作着重强调,使描述更为生动贴切。

  王先生的译文与文章很对应,意思表达也没有太大的出入。但是在一些词的选择上却略显晦涩。以the frame of mind为例。原文很清晰地表明心境不平静,而the frame of mind则侧重于说明一种思维方式,且该说法过于郑重,与原文的感情色彩不符。同样的词还有day in and day out和have a charm all its own。此外,译文多以状语开头,略显单调。而“妻在屋里拍着闰儿”一句,不知为何王先生并没有译出,使译文并不完整。

  2.1.2结尾部分的英译对比赏析

  文章结尾处,作者对梁元帝的《采莲赋》和《西洲曲》的引用给译者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由于王椒升先生不知为何完全省掉了《采莲赋》的翻译,故本文将对《西洲曲》的翻译进行赏析。

  原文: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朱纯深译文:Gathering the lotus,I am in the south pond,/ The lilies,in autumn,reach over my head;/ Lowering my head I toy with the lotus seed,/ Look,they are as fresh as the water underneath.

  王椒升译文:In autumn I pluck lotus seed in the South Pond,

  Tall are the lotus plants,taller than me.

  My head bent low,with lotus seeds I play,

  Green,green as water all the lotus seeds I see.

  从两个译本的排列上说,朱先生的译文用“/”隔开,符合原文中的排列,而王先生则选用一般诗歌的排列,一句一行,虽与原文不一致,但更加具有美感。从选词和句子结构上,笔者认为朱先生的翻译更胜一筹。总体来说,朱先生的译文更加洒脱,句子形式不拘泥于常规语法,更符合诗歌的特点。相比之下,王先生的译文则显得单调直白。原文既然是以诗歌形式出现,其意境的表达就需要一些技巧,而不是平铺直叙。如“采莲南塘秋”中“秋”字的处理,原文之所以将“秋”置于句末,固然是为了与下句中的“头”相押韵,句子也更加凝练。朱先生在第一句中根本没有提及“秋”,而是将其移至第二句中,与第二句的意思相融合,强调秋莲才如此之高,没过了人的头顶。这样的译法虽有些脱离原文,但也符合客观实际。而王先生直接将其作为状语,译为“In autumn I pluck lotus seed in the South Pond”,原文的意境就弱化成了单纯的叙事,思想感情也太过平淡了。

  2.2中间部分的对比赏析

  中间部分是文章主体,最能体现散文“体物写志,形散神聚”的特点。原文采用大量平行结构和修辞方法,突显了荷塘月色的清幽、朦胧之美。而第四段最能体现这种美。下面就将第四段前四句话的两个英译本进行对比赏析。

  原文:①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②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③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刚出浴的美人。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纯深译文:①②All over this winding stretch of water,what meets the eye is a silken field of leaves,reaching rather high above the surface,like the skirts of dancing girls in all their grace.③Here and there,layers of leaves are dotted with white lotus blossoms,some in demure bloom,others in shy bud,like scattering pearls,or twinkling stars,our beauties just out of the bath.④A breeze stirs,sending over breaths of fragrance,like faint singing drifting from a distant building.

  王椒升译文:①②On the uneven surface of the pond,all one could see was a mass of leaves,all interlaced and shooting high above the water like the skirts of slim dancing girls.③The leaves were dotted in between the layers with white flowers,some blooming gracefully; others,as if bashfully,still in bud.They were like bright pearls and stars in an azure sky.④Their subtle fragrance was wafted by the passing breeze,in whiffs airy as he notes of a song coming faintly from some distant tower.

  首先,原文运用大量诸如“曲曲折折”“田田”“亭亭”“脉脉”的叠词和诸如“袅娜”“仿佛”“渺茫”“斑驳”的迭声词。它们的交替使用,使文章具有很强的音乐美和韵律美。在英译中,我们虽然难以将这样的美感完整地表现出来,但也并非不可能。例如朱先生用“silken field”来表达“田田”,我们的眼前就会浮现出和原文相似的画面。而王先生用“a mass of leaves”,则显得生硬而缺乏表现力。其次,原文中运用了很多诸如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惟妙惟肖,生动活泼。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朱先生充分利用英文优势,采用了大量的押韵手法,巧妙地对原文进行了修辞上的处理。例如“layers of leaves”“breeze-breath-building”“fragrance-faint-from”等。而王先生则没有注意头尾韵的用法,使译文不能形象地再现原文的诗情画意。再次,在平行结构上,原文第三句需要很强的翻译功底。朱先生的译文,显然要比王先生的译文更加符合英文表达习惯,且句式工整,形象生动,韵味十足。最后,两个译文的时态也需要注意。根据原文意思,文章描写得是“今晚”的景色,因而时态采用一般现在时即可。而王先生则采用了一般过去时,使得其与前文的描写不大和谐,给读者一种时空错位的感觉。

  3、结论

  《荷塘月色》一文虽短小精悍,但其中的韵味以及意境,使得文章翻译并不容易。朱纯深和王椒升两位先生都深入理解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意境,在很多句子的处理上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特别是朱纯深先生的译作,运用大量英文技巧,在很大程度上再现了原文,使原文的感觉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留。

  通过对两个英译本的对比赏析可以看出,散文的翻译不仅是选词的贴切,更是文章意境和感情的传达。在英译时,应注意语言的灵活性,句子结构的合理性,以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为了使文章的风格得以保留,还应该着重注意翻译方法和技巧,借助有效的变通手段,在不改变原文意思和意境的基础上,将原文最大限度的表现出来。

  参考文献:

  [1] 甘文平,从英译《荷塘月色》看译者的翻译美学思想[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5):520-523

  [2] 刘世聪,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2)

  [3] 彭雁萍,《荷塘月色》两个英译本经典片段对比赏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7,

  [4] 邵志洪,汉英对比翻译导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381-390

  与妻书原文及翻译篇5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 目的论 文学翻译 目的层面

  一、引言

  传统的翻译观认为翻译活动只是文学创作活动的从属性行为,原作者和译者是主仆关系,翻译仅仅被归结为是两种语言的接触。例如以奈达、穆南、雅各布逊等欧美语言学家为代表的科学派曾认为翻译理论只能是一门语言学学科,翻译活动就其实质来说是语言学的任务。译者的任务就在于把接收到的语言信息根据已确定的定义译成信号,然后发给目的语读者,译者主体与主体性地位被完全抹杀了。著名翻译家叶君健先生在《关于文学作品翻译的一点体会》中曾说,“译者的个人因素在翻译工作中所起的作用,是绝不能忽视的。”[1]须知译本的优劣,关键在于译者,在于译者的译才,在于译者的译才是否得到充分施展。重在传神,则要求译者能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神明英发,达意尽蕴。翻译理论中,抹煞译者主体性的论调应少唱[2](126)。

  事实上,翻译分为两个过程,即理解原文过程和再现原文的过程,也就是译者首先运用自身的思维能力解析原文的语言材料、追寻作者的思路,然后综合目的语语言表达手段再现原文。无论在理解阶段还是表达阶段,翻译活动都是与译者的主体因素紧密相连的。不难看出,译者是一个主动的角色,像演员一样把原作的内容表演出来,又像导演一样中千方百计地研究如何把原作的内容完美地表达出来。

  译者作为整个翻译实践的主导因素具有许多不依赖作为客体的原文而存在的独立性,他必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自身的潜能施展能动性和创造性。但同时他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又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他的再创造受到作品文本的物质语境和时代语境以及文本本身的既定框架和文本内涵的限制。在翻译中,尤其是文学翻译中,其翻译的目的层限定了译者翻译过程中的再创造的“度”。

  二、译者主体性

  从哲学的角度看,主体性包括目的性、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等等,简言之,主观能动性,主体性的另外一个特征是“为我性”,体现了主观能动性发挥的方向性和目的性。胡鹏、张映先曾将译者主体性界定为“指译者在尊重翻译客体的前提下为达到翻译目标所表现出来的主观动机。”[3](45)。

  译者发挥主体作用和创造性,有一个“度”的掌握问题:译者的创造必须在原著设定的界限里进行,必须忠实地再现原著的意和形,必须尽量适应和满足原著的风格要求。总而言之,译者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必须以不损害原著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特别是艺术风格为前提[4](166)。

  “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既要面对不同类型的静态的原文,又要面对处于各种各样动态环境中的接受者,并且也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译者成为十足的双面人。”[5](120)。杨武能曾把译者比作“戴着枷锁献艺的舞蹈家”,说他尽管受到严格的学术和限制,舞却要跳得中规中矩,不但姿态舒展自如,表情还得随情绪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译者在文学翻译中体现主体性最重要的特征依然是主观能动性,即译者的再创造,然而译者又总带着一定的翻译目的进行翻译,另外文学翻译中的一些客观因素也会制约着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使译者的主体性体现着受动性。下面,本文就文学翻译的多种不同目的的存在对译者主体性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和“再创造”给出例证分析。

  三、翻译目的论

  翻译目的论是由德国翻译理论家弗梅尔提出的一种翻译理论模式。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人类的一种行为,而人类一切行为都是有意图、有目的的,因此,翻译行为的实施也是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为了这个目的,译者都会选择特定的文本和运用特定的翻译方法,以期达到自己的特定目的。弗梅尔将翻译目的分为三类:一类是译者所要达到的一般性目的,比如说赚钱;二是译文在目的文化语境中要达到的交际目的,如启迪读者;第三类是使用特殊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如为了说明某种语言中语法结构中的特殊之处而采用按其结构直译的方法。

  翻译的目的打破了传统翻译理论对翻译文本的研究模式,把研究重点放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目的性的选择上,它摆脱了等值翻译或对等翻译的束缚,开始强调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它解决了一些其他翻译理论未能解决的问题,拓宽了翻译研究的领域,赋予翻译更多的涵义。

  目的论认为,所有翻译行为所要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即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翻译的全过程,从翻译材料的选用到翻译方法的采用,都必须遵循翻译目的。翻译目的论的另外两个法则是重视法则和连贯法则。

  四、文学翻译的多个翻译目的

  文学翻译是一种“心智活动”,我们通常称之为“艺术再创造”。杨武能曾说道:“我所谓文学翻译即阐释,乃是指译事活动的总体和本质。这是一种特殊意义的阐释,一种文学的和艺术的阐释,因此必须具有以下一些特点:一、在总体上,它是完整的全面的;二、在内容上,它是深刻的;三、在形式上,它是直观的和演绎性的;四、从译者方面看,它是主动的和积极的;五、从原著和作者看,它是相对和发展的。”[4](167)。

  本文在弗梅尔对翻译目的“三分类”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文学翻译的多个翻译目的,将文学翻译的目的分出五类,针对其目的的不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主体性的发挥也会不同。

  1. 为了使目的语读者欣赏,迎合其审美情趣的目的

  “从语言的风格来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话,主要在于汉语具有尚美的传统,英语具有质朴简洁的文风。”[6](58)我们在进行英汉文学翻译时,将英语的“简洁”忠实地转换成了汉语的“直白”,但“简洁”于英语为美,忠实地译成汉语后,于汉语读者可能就是淡而无味。如张培基等将“Target priorities were established there”中的一个英语词“priorities”译成八个汉字“轻重缓急,孰先孰后”[7](85),也主要出自于对目的语读者审美需要的考虑。

  我们都知道王佐良先生翻译的培根的《谈读书》(Of Studies),“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如果不说这是一篇译文的话,有谁能看出这是一篇翻译作品呢?略带古奥的、浅近的汉语文言文体,高度凝练而又极其准确的用词,流畅简约的行文遣句,通篇浑然一体的风格,令人不仅得到思想的教益,而且得到美的艺术的享受。

  事实上,这篇译文除了思想是来自原作者外,其余已经都是译者的贡献了。译者之所以用这样的语言去表达原作,是因为原作是一篇古色古香、用词精炼、含义深刻的典雅散文,而译者为了满足目的语读者欣赏的需要,就需要使用符合目的语读者审美情趣的语言去进行“再创造”。“同时大家普遍垂青于王佐良先生的译笔,除韵味悠悠,读之琅琅上口之外,更重要的是译文较好地重现了原作之古风,在一定程度上讲是暗合了母语读者的审美情趣。”[8](37)。

  2. 传递文化信息的目的

  传递文化信息是翻译的首要任务,而文化信息可大体分为浓、淡两类。虽不同的翻译目的能够导致不同的翻译行为,但为了使文化信息进行有效的传递,方法上宜在忠实原作原意的基础上,争取译出文字的表面文化信息[9](67)。

  大家熟知的著名古典小说《红楼梦》的两个译本分别来自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合译的英文版:“A Dream of Red Mansion”和戴卫?霍克斯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两个译本在传递习语的文化方面采取了不同的处理原则。杨译多注重保留民族文化特征,多采用归化译法,使异语读者读起来有异国情调;而霍译主要以交际为主,力求译文贴近读者,在多处涉及民族文化色彩的地方采取异化直译。

  例:刘姥姥道:“这倒不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第六回)[10]

  杨译:“Don’t be so sure,” said Granny Liu. “Man proposes,Heaven disposes.”[11]

  霍译:“I wouldn’t say that,” said Granny Liu. “Man proposes,God disposes.” [12]

  文中刘姥姥提到了菩萨,可见她信靠的神并不是西方人心中的God,如果译文不作形象上的改变,会造成文化上的冲突和矛盾。为了如实地传达原文反映的宗教文化,杨译将“天”直译成“Heaven”,再现了原作的文化特色,保存了原作的道教概念;而霍译直接套用英语谚语,将“天”直译为“God”,把原文的道教概念转化成了西方的基督教概念。由于不同的翻译目的,杨氏夫妇遵循原语文化主体,从传递文化信息角度来看,是积极的。

  3. 改变原文本形式,以帮助原作者传递一种力量美的目的

  文学翻译的首要目的就是要传递美感。“利用美学观点来分析评判文学翻译作品,首先不能回避的是美学体系中的重要范畴――审美意识。分属于不同文化系统的美学在对美的本质、美的思维方式等方面的认识也各不相同,各自的文化系统有其相对独立的审美意识、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等等。而这些美学范畴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对译者有相当大的作用。”[13](44)。

  译者的审美感受是什么,决定了译文所能给读者带来的美感如何。由于译者审美意识的存在,就势必要发挥其主体性,由于译者是在和作者一起用力,传达原文的意境和力量美,有时不改变原文语言的形式和表达方法,就难以使目的语读者对原作产生美的共鸣。例如下面这篇散文节选,正是由于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改变了原作的语言形式,从而帮助原作者传达了一种力量美。正如周领顺教授谈到的因为翻译目的和译者身份问题,外国人笔下或可流淌出唐诗宋词来。[14](29-33)。

  家有“小毛驴”

  我把妻喻为驴,呼之,妻不依,有几次竟大发脾气,儿子与我面面相觑,看样子再不敢惹怒那驴一般脾气的妻。

  与妻相处十年有余,不经意间嘴里竟蹦出这么一个不太文明的字。过分吧!可大诗人亚历山大?蒲柏将美人喻为鱼饵,想想还真有些玄学的味道,驴与鱼饵相比未必过之且或许不及。一日,妻子正在兴头,待我戏说驴之特点,她竟嗔笑应答。驴虽不雅,但作褒义,偶尔为之,生活里便少了硝烟,多了笑语……(此文作者系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周领顺教授)

  咋读文章开头,令人颇为诧异,作者如何将结发之妻比作为“小毛驴”?如此比喻,人权何在,女权何在?然读罢全文,反复思索,便能体会到了本文中体现的作者的生活情趣以及他对待生活的乐观幽默的态度。这个幽默的比喻给生活增添了欢声笑语。文章中的特点就是形象的比喻,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一定要实施“再创造”,以期给译文的读者带来同样的美的享受。

  此处关键在于“小毛驴”的译法。因为英语中有“kitten”一词来表达人们对小猫的喜爱之情,故此处就借用过来,把“小毛驴”译为“donken”。因为通篇文章作者将结发之妻喻为“小毛驴”,生活气息浓,有鲜活感,译者有必要再创造将作者对“小毛驴”般的妻子的爱恋之情通过“donken”一词鲜活生动地表达出来。故题目译为“My Donken Lady”。译者通过改变原文本形式,实现了帮助原作者传递力量美的目的。

  “在美文之美的传递上,原文在原读者看来很美的,如果原文采用的方式较难在英语中转用,我们不妨用英语中传递美的其他方式对美进行切换,虽方式不同,但美自留。比如汉语中的繁复美甚至可以转为英语中的简朴美,我们不妨说这是英汉两种语言不同形式的美的切换,以传递美为主的文学翻译就能够实现传递文学美的目的。”[8](38)。

  4.为了商业的目的,主要体现在应用型文学翻译中

  提到应用型文学翻译,首先就要涉及到应用型文本的翻译问题。《译学辞典》中对其界定为“应用翻译以传达信息为目的。它特别区别于传达有较强情感意义和美学意义的文学翻译。应用翻译几乎包括文学及纯理论文本以外的任何人们日常接触和实际应用的各类文字,涉及对外宣传、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15](126)周领顺教授说过,“应用型文本的翻译应尽量突出信息的有效传递,而不是字句的对应。”[16](60)。

  从《译学辞典》的界定来看,已把应用翻译和文学翻译完全地割裂开来。然而在现实的文学翻译中总会涉及到因为商业的目的,不得不向应用翻译靠拢,从而要求译者能够及时变通,以实现文学翻译的商业目的和价值。试看下面一篇散文节选:

  汉墓健身之行

  秋日里,我们应外语学院工会之约,骑车到汉广陵王墓作健身之行。

  健身到汉墓,真是个理想的去处。除路途迢迢直接利于健身之外,沿途还可尽情领略秋之旖旎。天之淡,水之幽,蜀岗滴翠,烟浓望迷。未及深秋,大地仍旧葱郁,万木依然峥嵘,与春相比,少了几分浮躁,多了些许深情。此时凭吊历史,颇能抒发胸臆:或叹中华文化之精,或思墓主人生前之威仪;或哀逝者之悲,或喜偷生之愉;或惜时光之亘古,或怜人生之有日,……纵观人生,心头不禁掠过一丝秋意……(此文作者系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周领顺教授)

  此处涉及的还是题目的翻译问题,原本健身是为长寿,是为更有活力,但汉墓所代表的却是阴沉、死亡。此处作者是有意突出对比,故在翻译过程中首先应首先使这一点得到突出,用一个尽量吸引读者眼球的题目,因为一部文学作品其内容是文学的,而标题是商业的,必须达到吸引读者注意的目的,这样作品才会有畅销的可能。此处译者应充分考虑这一翻译目的发挥“主体再创造性”,给出译文“My physical exercise but to the tomb?”

  5. 原作者在场不在场的文学翻译的目的性

  这里所说的作者是否在场指的是文本是否是孤立的文字,所谓孤立的文字即“在没有任何有关作家背景、写作动机等信息和充分的上下文,且从文体上看没有典型的用词或特定的句法结构立来表明它是政论语体、科技语体的情况下,既可以将其归入属于应用科技文体的直白型表述,也可将其归入属于文学文体文艺语体的抒情型描写。”[17](59)

  原作者不在场的情况主要有,比如作者已经过世,或者作者和译者分属两个不同的国度,没办法进行交流等情况,此时译者就要通过静态语篇去解读原文,来充分发挥其主体性,此时其主体性就是积极的。比如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由于原作者生活的时代离我们久远,译者不可能和莎翁进行交流对话,故不同的译者笔下会呈现出不同的哈姆雷特形象。原作者在场主要是指原作者要求译者必须按照自己的要求进行被动的翻译,不能对原文进行任意地增删,此时译者的主体性就是消极的。周领顺教授曾在《语言层面的译者主体性》一文中提到译者的主体性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下面就以一孤立的文字进行简要分析:

  I would not be surprised if he’s stopped off at the pub on the way home[17](53).

  对于此孤立文本的翻译,不同的译者对其文体风格的解读具有一定的任意性。有采用口语化用词的,此时可译为“他要是在回家路上喝点酒才怪呢!”也有采用书面化的用词“如他在回家的路上去酒吧喝酒,我是不会惊讶的。”

  五、结语

  译者主体性研究是翻译文化转向以来的重要课题,翻译研究应该重视对译者主体性的深入透彻研究,但同时主体性的发挥也不是任意的。文学翻译目的多层面的划分使得译者主体性有了恰当的努力方向,限制了译者在“艺术再创造”的幌子下翻译行为可能出现的自由“无度”,也为翻译批评的公正性和可操作性提供了一些思路。

  参考文献:

  [1]巴金.当代文学翻译百家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2]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126.

  [3]胡鹏,张映先.从译者主体性看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J].文教资料,2006,(5):45.

  [4]杨武能,许钧.漫谈文学翻译主体[A].许钧,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C].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166-167.

  [5]周领顺.语言层面上的译者主体性[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7.36,(2):120.

  [6]周领顺.文学翻译指导原则的新视角[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7,(1):58.

  [7]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85.

  [8]周领顺.文学翻译中语言的民族风格的暗化[J].外语教学,2003.24,(4):37.

  [9]周领顺.翻译与文化信息的传递[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6,(1):67.

  [10]曹雪芹,高鄂.红楼梦[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

  [11]Yang Xianyi & Gladys. A Dream of Red Mansion[M].北京:外文出版社,1978-1980.

  [12]David Hawkes. The Story of the Stone[M].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1973.

  [13]吴海芳.审美意识与文学翻译[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6,(1):44-46.

  [14]周领顺.学术翻译与批评论纲[J].外语研究,2008,(1):29-33.

  [15]方梦之.译学辞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126.

  [16]周领顺.试论企业外宣文字中壮辞的英译原则[J].上海科技翻译,2003,(3):60.

  与妻书原文及翻译篇6

  【关键词 杨必;名利场;多元系统论;忠实;操纵

  在浩如烟海的翻译著作中,杨必先生所翻译的《名利场》无疑是一支绽放着异样光彩的奇葩。在杨必以前,吴宓和伍光健先生曾先后翻译过Vanity Fair。吴宓于1926年在由他本人担任主编的《学衡》杂志第55期刊登自己所翻译的名利场汉译文的第一部分。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刊登了《名利场》译文的楔子和第一章之后便没有继续将译文刊登出来。”伍光建先生的译本题为《浮华世界》发表于1935年,由商务印刷所出版,其中多有删节。然而时至今日,除杨必先生的译本外,这两个译本似乎都已沉寂,少有读者问津,其原因何在?通过三种译本的比较,总结杨必先生译本的特点,本人认为“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其译文的最大特点,也是其优于其它两个译本的关键性原因所在。

  所谓“从心所欲”是指译文在遣词造句和表达上不拘泥于原文的表面形式,翻译技巧灵活多变。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由于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种种差异,照原文字面字字对应地翻译过来必然造成译文表达生硬晦涩。综观《名利场》的三种译本,可以看到前两种译本在表达上有时难免受制于原文,使得译文不够畅达,译风稍显平淡,不如杨必先生的译文活泼生动。所谓“从心所欲”主要表现在遣词造句灵活多变,准确生动,同时又注重形式上的整齐与美感,使用各种衔接手段使译文浑然一体,自然流畅,不露痕迹。试看下例:

  Although schoolmistresses' letters are to be trusted no more or less than churchyard epitaphs;yet,as it sometimes happens that a person departs this life who is really deserving of all the praises the stonecutter carves over his bones;who is a good Christian,a god parent,child,wife,or husband;who actually does leave a disconsolate family to mourn his loss…

  译文1:再说女校长成绩书价值也就同墓志铭的价值差不多,但说到一个死了的人,生前也许是一个基督好信徒,也许是一个慈父,孝子,贤妻,好丈夫;也许为家里的人同声追悼,同石匠在石头上所刻的那些恭维话名实相称。(伍光建)

  译文2:一般说来,校长的信和墓志铭一样靠不住。不过偶然也有几个死人当的起石匠刻在他们朽骨上的好话,真的是虔诚的教徒,慈爱的父母,孝顺的儿女,尽职的丈夫,贤良的妻子,他们家里的人也真的哀思绵绵的追悼他们。(杨必)

  比较以上两种译文,不难看出,译文1和译文2都对重复使用的“good”一次作了灵活的处理,但译文1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交替使用,而译文2则全部采用双音节词语,形式上更加整齐匀称,读起来也更琅琅上口。此外,译文1直译的痕迹比较明显,句子结构稍显凌乱,而原文的深层含义却并没有成功传达,读起来较为生硬拗口。而译文2形式整齐,过渡自然;照顾到了原文的强调语气,译文准确传神。

  杨必先生的译文采用意译和归化的手法,使得整篇译文流畅自然,准确生动,无丝毫翻译腔,这可以说是其翻译作品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但并非唯一原因。比较《名利场》的几种不同译本,我们可以看到杨必先生在灵活采用各种翻译技巧传达原文的同时,又十分忠实于原文的文体特征。应该说正是“从心所欲”和“不逾矩”的有效结合,才使其译文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以两位译者对小说开篇第一句话的翻译为例。

  While the present century was in its teens,and on one sun-shiny morning,there drove up to the great iron gate of Miss Pinkerton's academy for young ladies,on Chiswick Mall,a large family coach,with two fat horses in blazing harness,driven by a fat coachman in a three-cornered hat and wig at the rate of for miles an hour.

  译文1:话说一千八百十几年(按书中叙滑铁庐之战,事情在一千八百十五年。则此书开场,应在一千八百十三年左右也。)六月十五日(六月者学校放暑假之时也。),英国伦敦京城启斯威克路(Chiswick Mall)卞克登女士(Miss Pinkerton)所设私立女学校门口,忽来一马车,直至那两扇铁门旁边停住。那马车是富贵人家自养的,两匹肥马拖着。鞍围丝缰,鲜明有光。赶车的马夫,身体肥胖,戴着三角帽及假头发,扬鞭疾驰。一点钟约行十二里(原文作四英里)。(吴宓)

  译文2:当时我们这世纪刚开始了十几年。在六月里的一天早上,天气晴朗,契息克林荫道上平克顿女子学校的大铁门前来了一辆宽敞的私人马车。拉车的两批肥马套着雪亮的马具,肥胖的车夫带了假头发和三角帽子,赶车子的速度不过一小时四哩。(杨必)

  这是小说第一章第一段的开头部分,交待了故事发生的大致时间和地点。作者不惜笔墨地描写了大量细节以突出人物的家庭背景和学校的刻板风气,为故事中人物的出场埋下了伏笔,更重要的是奠定了全文的叙述角度。

  杨先生的译本不仅忠实地再现了原文的内容,而且也忠实地再现了原文的文体和叙述方式。相反,吴宓先生的译本则明显带有中国传统小说所采用的章回体小说的风格和特点。从以上的译文可以看到,吴宓的译本在开头采用了“话说”这一章回体小说惯用的套话。吴宓还对原文不确定的时间进行了考证,并增加了译者的注释,不仅与原文描写普通人生活的初衷背道而驰,而且还体现了章回体小说的“史”的特点,译者随时站出来说话,体现的也是传统章回体小说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反映了当时主流诗学对原文文学的操纵和干预。相比较而言,杨必先生恰当地把握了原文的文体和叙述视角,遵从原文以一个敏锐的旁观者的身份来进行描述。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杨必的译本既不受原文字面的束缚,“从心所欲”地游走于两种语言之间,灵活多变地应用各种翻译技巧,使得译文生动流畅,同时又“不逾矩”,忠实地传达原文的信息和文体,应该说,正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才使其译文获得了不朽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方开瑞. 从吴宓的翻译活动看小说翻译中叙述文体的变化. 中国翻译[J],2007(32-35)

  [2] 伍光建. 浮华世界[M] 上海:商务印刷所,1935

  [3] 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与妻书原文及翻译篇7

  关键词: 法译汉;对等原则;再创造原则

  谈起翻译,人们脑海中总会浮现出“信达雅”三字。严复提出的“信、达、雅”,可谓是论翻译的“三字真经”。其中,“信”即忠实原文,“达”即通顺,流畅,“雅”即指文字优美考究。这简单的三个字包含的意义十分深远,它既要求译者要忠于原文,又要求译文要高于原文。但是在法译汉的实践中,人们总是遇到各种翻译中的障碍,例如找不到意义对等的词,以及文化背景的差异给翻译工作带来的困难。“信达雅”三个字实践起来远没有说的那么容易。

  由于法语是罗曼语族,从拉丁语演变而来;而汉语则是一种文字语言,由象形文字演变而来。这两种语言的不同起源和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了二者的语法构成和句子结构的巨大差异。汉语是逻辑性的,而非词汇性的,在汉语表达中,形式的东西很少:词与词之间无分隔,人名地名无大写,动词代词无变形。而法语则恰恰相反,有时因为语法规则或仅仅是为了发音的便利,法语的句子中,就多了一些无意义的赘词或代词。这两种语言的差异给翻译带来了一定困难。应该如何最好地建立起法语和汉语之间的桥梁,从而用准确优美的汉语表达出法语原文的意思呢?

  法国大文豪雨果曾说过:Traduire,c'est transverser une liqueur d'un vase à col large dans un vase à col étroit; il s'en perd beaucoup. 钱钟书将这句话译为:翻译如以宽颈瓶中水灌注狭颈瓶中,傍倾而流失者必多。的确,绝对“忠实”的翻译,完全“等值”的翻译,无“过”无“不及”的翻译永远只是一种追求,一种理想。忠于原文永远只能是相对的、辩证的。凡有实践经验的人都有体会:译者往往是“有所为”而又“有所不能为”;译文往往是“有所得”而又“有所失”。法译汉的过程,既是翻译的过程,又是创造的过程。翻译本身也是文学创作的另一种形式。因此,在法译汉的实践中,应该遵循两点原则,即对等原则与再创造原则。我认为,法译汉既要遵循对等原则,又要遵循再创造原则,一篇好的翻译作品应该七分对等,三分再创造。

  1 法译汉中的对等原则

  无论是我国传统翻译理论,还是西方译论,都讲究相似,或者说是对等原则。很多时候,人们习惯于强迫性的做到逐字翻译,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但是,做到完全对等是不可能的,正如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林语堂所说:“字译之徒,以为若字字译出可达到一百分的忠实。其实一百分的忠实,只是一种梦想。翻译者能达七八成或八九成之忠实,已为人事上可能之极端。凡文字有声音之美,有意义之美,有传神之美,有文气、文体形式之美,译者或顾其义而忘其神,或得其神而忘其体,决不能把文义、文神、文气、文体及声音之美完全同时译出。”那么,应该做到如何对等呢?我认为,法译汉至少要在两个方面做到对等,那就是意义和风格。也就是说,无论译者对译文进行怎样的加工和再创作,都不能偏离原意,译文至少要准确的表达原文的中心思想。其次,不能改变原文的写作风格,原文中带有感情色彩(嘲讽、挖苦、赞扬等)的语句,在翻译之后仍要保留这些隐含的意味,否则,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也就被误解或者干脆被省略了。误翻或者缺失了这些信息,读者也会感到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2 法译汉中的再创造原则

  再创造就是作者在充分了解了原文的文意之后,用另一种语言加以重组和再现。这种重组和再现绝不是字字对译的机械式翻译,而是对原文的“二度创作”,是一种在原文制约下发挥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再创造。再创造原则和对等原则并不是相悖的,在准确传达原文主旨的前提下,一篇好的译作,不仅高于原文,而且胜过原文。

  傅雷作为我国著名的翻译巨匠,留下了诸多翻译巨著。他以翻译巴尔扎克的作品见长。下面,我就引用一段傅雷的意译之作。

  La main de cette femme panse les plaies secrètes de toutes les familles. Eugenie marche au ciel accompagnée d'un cortège de bienfaits. La grandeur de son ?me amoindrit les petitesses de son éducation et les coutumes de sa vie première. Telle est l'histoire de cette femme, qui n'est pas du monde au milieu du monde; qui, faite pour être magnifiquement épouse et mère, n'a ni mari ni enfants, ni famille. (Balzac : Eugénie Grandet)

  如果逐字翻译,这段话就可译成:这位女人的手,给所有家庭的隐秘的创伤绑上了绷带。欧也妮,被那些善行的一个行列伴随着,向天国走去。她的灵魂的伟大,减轻了她的教育的狭隘和她幼年生活的种种习惯。这样的就是这位女人的历史,她生于世界之中而是不属于这个世界的。她生来是为了很辉煌的做妻子和做母亲。可是她既无丈夫,更无子女,又无家庭。

  傅雷的译文是这样的:这女子的手抚慰了多少家庭的隐痛。她挟着一连串善行义举向天国前进。心灵的伟大,抵消了她教育的鄙陋和早年的习惯。这便是欧也妮的故事。她在世等于出家,天生的贤妻良母,却既无丈夫,又无儿女,又无家庭。

  通过对比可见,第一段逐字的翻译,字真句确,但是却显得有些木讷,少了些灵性。而傅雷的译作,言简意赅,读起来又朗朗上口。更易懂,也更能吸引读者。

  3 对等原则与再创造原则的结合

  综上可见,法译汉,是要经过译者的精加工,才能成为一篇优秀的译文。当我们在“过”和“不及”两个极端中徘徊不定时,不妨遵循七分对等、三分创作的原则。七分对等,意味着翻译时还是要更加注重译文与原文的贴切,也就是说,准确是首要的,要把七分精力放在译文的精准度上,对于词语的选用,要反复推敲,找到最贴切、最恰当的那一个。这是翻译中最基本的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因为,再创造是在对等的基础上进行的。那么,一篇译文的好与坏,就要在再创造的环节中见分晓了。之所以要留三分再创造的空间,就是在准确翻译原文后,给自己的译文升华的过程,同时也是弥补两种语言之间文化差异的一个手段。再创造的成分不能过多,否则就成了改写。三分再创作刚好能既不破坏译文的精准,又不失译者的文风。

  我们虽然不能在翻译和创作二者之间完全划等号,但无论是为了传达原文的意义,还是为了再现原作的神韵境界,都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作新的表达方式。

  参考文献

  [1]林语堂.论翻译.

  [2]佘协斌.法汉翻译研究.

  与妻书原文及翻译篇8

  一、英语新闻标题的措词特点

  多年来,英文新闻报道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尤其在用词方面新闻标题集中体现自己独有的特点。英文新闻刊头空间是极其宝贵的,新闻工作者应当以最小的篇幅容纳最大的信息量。同时“新”是新闻语言的生命,新闻英语的标题力求简短清晰,同时要求新颖活泼,以争取最大的读者群。

  首先,英语新闻标题中广泛使用名词和简短小词,标题中的虚词被省去。名词具有很强的表意功能,信息量大同时又具有广泛的语法兼容性,它可以充当多种词类的角色,也可以用间约的形式和结构表达完整句法概念,例如:The PopulationSurprise人口下降(=The decrease of thepopulation surprises people)。

  英语新闻标题除了使用名词之外。译者还经常选用那些短小精悍或字母较少的词,以求增强新闻的间接性和可读性,例如:body=committee/commission(机构,委员会)、poll=election poll/public opinion poll(选举民意调查、民意测验)。标题中虚词省略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冠词基本省略There Gorges Flooded hv‘Farewell’Tourists (The Three Gorges Flooded by‘Farewell’Tourists)(惜别之情难挡游客蜂拥至三峡);(z]连系动词通常省略Clinton Inauguration Most Expen.sire Ever (=Clinton inauguration is most expensive ever.(克林顿就职典礼花费空前巨大);(3)助动词通常省略India Mend-ing Fences(=India is mending fences.)(印度正在改善与邻国的关系);(4)连词通常省略,并用逗号代替US,Vietnam Re-sumee Talk8 f=US and Vietnam resunle talks.)(美越恢复会谈)。

  其次,英语新闻标题为追求简洁常使用缩略语和数字。例如:NBC’s President Robert Wright Seeks Big Acquisitions,Ventures for the Network.(“强有力的伙伴”+“可观的投资”一罗伯特董事长为NBC网络扩展而奔走。)

  再次,使用“时髦词”(Vogue Words)。“时髦词”,表达一切新事物、新现象、新思想、新事物的词,即新词新语。英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时髦词语,这些词语反映了时展的轨迹。时髦语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为旧词赋新义,如Bug由“机器的毛病”窄化为特指“计算机千年虫问题”。另外像cradle-snatcber(老夫少妻或老妻少夫),kiss and tell(专揭名人私生活的书)等等。另一类为完全新词,以科学技术领域居多,如Intemetese(因特网语言),e-re-tail(网上零售)等。

  二、英语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首先,英语中的动词有时态变化。在英语新闻标题中也不例外。但由于新闻标题必须言简意赅,不可能采用英语的所有时态形式来浓缩新闻事实。为此,新闻标题形成了自身独有的时态特点,以达到使动词既传神达意又具时间感的目的。英语报刊的新闻标题中一般不用过去时态,当然更不用过去完成时等时态,而采用现在时态,使读者时报时一如置身于这条新闻事件中,这叫做“新闻现在时”(iournalisticpresent tense),与文学写作中的“历史现在时”)(historical present tense)实际上完全一样。所以,英语新闻标题中常用的

  动词时态主要有三种:一般现在时、将来

  时和现在进行时。

  Women Are Becoming Expels atHome Repairs(现在进行时)

  其次,在语态方面,读者在广泛接触英语报刊时,一定会发现新闻标题使用主动语态的频率远远高于被动语态,而即使在使用被动语态时,被动语态的“be”也常常被省略,只留下过去分词,也不用“bv”来引出动作的执行者。主动语态在英语新闻标题中的广泛使用,从修辞学的角度而言。是因为主动语态比被动语态更加丰富多彩,而且更富有感染力,其所表达的意义更为直接,更具有说服力,使读者能切身体会到其真实可信性,读起来朗朗上口。

  例如:Girl of 18 Raped Aher Threat With Bread Knife餐刀威逼下,18岁少女遭强暴

  三、英语新闻标题的修辞特点

  新闻英语标题中常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双关、比喻、押韵等,使得新闻标题生动,形象或富古幽默讽刺。例如:转喻(Metonymy),这是一种生动活泼而有幽默形象的修辞手法。它凭借联想把一种事物名称用来代替另一种事物名称。

  四、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技巧

  我们在阅读英语报刊时,不仅要看懂新闻的标题,而且还要能恰当地翻译新闻标题。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的理解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从而正确的判断新闻标题的寓意。翻译英语新闻标题时应注意三个方面:一要准确理解把握特点;二要翻译得当增强可读性;三要注意读者的接受能力。这要求新闻翻译工作者要多注意日积月累,对英语国家的国家历史,文化典故,时代背景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应该充分考虑英语和汉语的差异性,并且能兼顾到汉语的表达习惯。以下从三个方面分析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技巧:

  其一,直译或基本直译。就是译文在意义和结构上与原文基本保持一致。直译和意译各有长短,翻译中需视实际情况而定,扬长避短。但无论直译还是意译,都应把忠实于原文内容放在首位。

  例如:Putin faces harsh press criti-cism over terror普京因恐怖事件受媒体严厉批评。

  其二,采用翻译权衡手法。有时当一些英语新闻标题因修辞手法,或因文化及语言差异,在汉语中难以表达其微妙意义时,不妨根据英语新闻标题的字面意思结合新闻内容翻译出合适的汉语标题,可用如下方法:

  (1)增词。Older,Wiser,Calmer人愈老,智愈高,心愈平。这条新闻若按照原文逐字翻译成“更老,更明智”就不如增加“人”“智”“心”三字意义更加明确。

  (2)减词。在英语新闻标题翻译时尽可能减去原标题中的只是具有语法功能的冠词、感叹词、关系词、连词、代词等以求语言简练,同时省略标题中的次要信息以突出主要信息。

上一篇:朱富强:共同富裕的理论基础——效率与公平的互促性分析
下一篇:超星尔雅《信息素养:效率提升与终身学习的新引擎》最新章节测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