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字经全文范文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8-15
手机版

  新三字经全文篇1

  关键词:《三字经》;语言特点;道德伦理教育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7-00-01

  一、《三字经》的语言特点

  《三字经》,全文共一千余字,之所以名为《三字经》,是因为它采用了三字一句的形式,这样的表达既便于诵读又利于记忆。有人曾经这样调侃过“中国的文字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中国的语言是世界上最难学习的,因为中国的文化底蕴是世界上最深厚的,岂能让别国他帮的荒蛮之人轻易就能掌握呢?”笔者认为说这种话的人大概对中国的文化只是了解了一些皮毛。读了《三字经》,你便会深有感触,原来我们的老祖宗并非只会满口之乎者也,说一些似懂非懂、难以捉摸的文言文。《三字经》的语言概括能力之强,措辞造句之严谨可以用“前无古人”来形容。如果说唐诗宋词用简短的文字就可以创设出一个个空灵的意境,足以证明中华古代文人才华横溢的话,那么《三字经》在语言组织方面的造诣也是堪称一流的。其次,《三字经》并非随意拿来些文字表意堆砌而成,在语言的韵律、节奏感等艺术性方面,《三字经》也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典范。翻开《三字经》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心相近,习相远。”你不难发现,《三字经》在韵律上,采用的是三字一顿、隔句押韵的形式,非常具有节奏感,读起来如歌谣一般朗朗上口,听起来如仙乐一般轻松自在,孩子们自然是喜闻乐见,非常利于在民间口耳相传。暂且不说《三字经》的知识性有多强,就它所采用的这种语言表现形式从美学的角度来说本身就是一种突破和成功了。正因为《三字经》在语言上的美学优势,所以在中国古代蒙养教育几乎被忽略不提的时代背景下,《三字经》却依然被世世代代传承至今,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耀眼的奇葩并将流芳百世!

  二、《三字经》的道德伦理教育意义

  (一)《三字经》的内容丰富多彩

  《三字经》虽然全文只不过短短的一千多字,但它包含的内容却是非常丰富的。通读《三字经》你可以发现它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几乎涉及到了天文、地理、礼、乐、射、御、书、数等所有学科。例如:“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是关于数学方面的知识;“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讲得是天文知识;“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讲得是地理知识;“考世系 知终始 自羲农 至黄帝 号三皇 居上世 唐有虞 号二帝 相揖逊 称盛世 唐有禹 商有汤 周文武 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 迁夏社 汤伐夏 国号商 六百载 至纣亡 周武王 始诛纣 八百载 最长久 周辙东 王纲坠 逞干戈 尚游说 始春秋 终战国 五霸强 七雄出 嬴秦氏始兼并 传二世 楚汉争 高祖兴 汉业建 至孝平 王莽篡 光武兴 为东汉 四百年 终于献……”讲得是中国的历史;“曰水火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讲得又是关于中国风水五行的相关知识。总而言之,《三字经》囊括了生活中各个领域的的精髓知识,但如若你细细品味,加以研究,就会发现其实在《三字经》所涉及到的内容里,谈到最多的其实还是关于人的道德伦理教育。

  (二)《三字经》的道德伦理教育内容及其意义

  1.《三字经》关于孝、悌的内容及其道德伦理教育意义

  “孝、悌”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蒙养教育的经典读物,《三字经》引用了一个简单而又生动的故事来说明,孝是为人儿女必须要具备的德行。“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这个故事是说东汉人黄香九岁的时候就知道孝敬父母,为父母暖被窝,这种孝顺长辈的的美德是值得后人学习和效仿的。同时又借用“孔融让梨”的典故让世人知道尊敬和友爱兄长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具备的品德。《三字经》将孝和悌这两种原本严肃的道德品格编写于歌谣似的文字中无非是想让后人们在轻松传诵《三字经》的过程中,不禁意间潜移默化地将孝、悌的品质传承下来,成为后世子孙的精神财富。这样做既达到了道德伦理教育的目的,又寓教于乐脱离了教条式的说教,何乐而不为呢?

  2.《三字经》关于三纲五常的教育内容及其道德伦理教育意义

  中华民族向来就是一个礼仪之邦,三纲五常的人伦教育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是根深蒂固的。历朝历代的统治阶级和教育集大成者在人伦道德教育上花费的精力更是有目共睹的。读《三字经》你可以深刻感悟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国老祖先们的无限智慧。 通读《三字经》,你可以找到很多关于三纲五常的语句“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意思是说什么是三纲呢?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得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之间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要相亲相爱,夫妻之间要和顺相处。“父子恩 夫妇从 兄则友 弟则恭 ”就是说父子之间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顺,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长幼序 友与朋 君则敬 臣则忠”意思是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那么他的臣子就会对君王忠心耿耿了。“此十义 人所同 当师叙 勿违背”前面提到的十义: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是人人都应该遵守的,千万不能违背。《三字经》中关于人伦道德教育的语句还有许多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从这些语句我们可以看出,《三字经》虽然主要是作为中国古代蒙养教育的读物而流传人间的,但其人伦教育的目的性是非常明确的。即使在当今社会,《三字经》中所提倡的许多为人之道,依然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参考文献:

  [1]林格.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上、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1).

  [2]王应麟.三字经[M].黄山书社出版.2011,(1).

  新三字经全文篇2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每到早上8点,从山东济南一所小学的教室里就会传来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

  3年前,该校就把《三字经》、《论语》等国学经典搬进了课堂,每天要求孩子们大声诵读,之后老师们再对这些国学经典一一讲解。

  可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向全省中小学下发了一纸禁令――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内容,这引起了人们对诵读国学经典新的思考。

  在山东省教育厅的官方网站上,记者看到了2010年12月28日下发的《关于规范中小学传统文化课程实施和专题教育活动内容的通知》,通知上写明:“有的中小学在课程实施工作中没有认真开设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有的地方和学校在开展相关专题教育活动,特别是开展中小学生经典诵读活动时,对诵读活动的内容研究不深,分析不透,甄别不够,致使一些带有糟粕性的内容流入学校,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腐蚀了中小学生的心灵,造成了很坏的负面影响,引起社会和家长的强烈关注……因此原则上应以地方课程《传统文化》规定的学习篇章作为诵读的主要内容,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内容。”

  在这个禁令的影响驱动下,山东的中小学校开始了对自身国学课程的审查检阅,一些学校按照通知内容禁止对《三字经》进行全文诵读。而与此同时,湖北的一些学校在通知的光环效应下也开始自行删节《三字经》。

  湖北的“删节版”《三字经》中将“昔孟母,择邻处”删掉,认为暗藏了“环境决定一切的意思”。而《劝学诗》中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启示的是读书考取功名在古代是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但现在,教育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报效社会,这些与现代教育理念相悖的文字也都被删除了。

  记者联系了湖北省武昌市的一所小学,一位语文老师告诉记者,他们认为《三字经》的全文是一个整体,句与句之间非常连贯顺畅,因此他们并不赞成对《三字经》进行删节,但《三字经》上的一些内容对于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们来讲,确实不太合适,因此他们让学生们全文诵读《三字经》,但对于一些和现代思想有抵触的部分,比如“昔孟母,择邻处”,老师在讲解的时候就会刻意回避不讲,即使有学生提问也会有所保留,等到孩子们大一点,有自我辨别能力,上三、四年级的时候再对其讲述大意。

  那么,《三字经》等国学著作究竟是否该“禁”,学生们又应该读什么呢?

  对此,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杜贵晨表示,《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了,全文共有1722个字,是明清以来很好的一个读物,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虽然这些国学著作与现代的理念有些冲突,但也并不是全无道理。比如《劝学诗》中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教导孩子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知识多了才能多作贡献,多得报酬。小孩子从小就应该知道劳动创造财富,那么知识其实也是一种劳动成果,从这个意义上理解还是可以接受的。经典之所以称为经典,是由于代代人传诵的结果,而现代的老师们依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删节,是不对的,这会导致孩子们看不到完整的版本,等于把传统给中断了。因此,他认为国学经典不能简单的“禁止”或者“删除”,关键在于老师们的讲解,如何在老师的带领下把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们的精神食粮,如何把古文的思想转化利用成现代的理念。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马卫东对此也有相同的看法,他认为删减经典的做法反映了国人对待国学的态度是加减法,也就是切割,认为是精华部分的保留,认为是糟粕的部分就剔除。而决策者认识的前提是,精华和糟粕是各自独立的,但这种想法恰恰是错误的。

  马卫东表示,传统文化的本质是一种宏观的理念、精神和意识,在这里精华和糟粕是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比如《三字经》、《千字文》,这些古代教育的启蒙读物,要说精华则通篇都是精华,要说糟粕则通篇都是糟粕。倘若非要针对某一具体的文字,辨别是精华还是糟粕完全在于教育者的解读和引导。

  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原研究员杨明川告诉记者,有一位从事高等教育的女士教育孩子的方法就别具一格。

  每次和孩子发生冲突时,这位原本很强势的母亲会假装很伤心、很可怜,甚至痛哭流涕,当然并不是以低贱的姿态。她是想通过这种方法让孩子意识到,母亲受到了伤害,孩子有责任不让母亲难过,让孩子从小树立一种独立担当的责任意识,而不是一味地溺爱孩子。生活中样样包管,显得做父母的非常有能力,事实上,这对儿女今后的发展反而是不利的。

  “这位母亲就赋予了‘三从’新的内涵,让这种所谓的糟粕来适应这个时代,而不是一味地批判它、否定它,这就是一种非常开放、宽容的国学态度。事实上,在当代社会中也存在很多糟粕,难道我们就对此始终避而不谈了吗?” 杨明川说道。

  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孔祥林坦言,现代人在对待各种时尚文化时往往趋之若鹜,而在对待传统文化时却始终是吹毛求疵。其实,如今在电视、网络上所传播的有害信息,要远远大于这些所谓的国学经典中的糟粕。

  “提倡国学是有必要的,现代人有一些浮躁的气息,比如追求时髦、盲目自大等,为了塑造人的价值理念,人们应该诵读国学,从中学习古人做人做事的‘道理’,但每代人都有自己要学的知识,人们不能一味把旧时代的学问当成是现在做人做事的‘准则’,国学是我们宝贵的传统资源,但它不能成为学生们学习的主要核心,除非是专研国学的专家,学生们对于国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即可,所以我认为像《三字经》等读物作为学生们的课外辅助教材更为适宜。”杜贵晨说道。

  杜贵晨认为,在学生们宝贵的课堂上,应该学习一些更加有趣、有用的知识,而不是生硬地诵读经典,比如中学教材里有很多传统的古文、律诗、小说,这些就很好。另外,对国学传统也应该让青少年从基本功开始学起,比如古文和白话文的区别在哪里,古文和律诗是什么,古代的文化究竟是怎样的,老师们不要为了考试而讲解,而应该让孩子们通过阅读和解析去感受,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简单的诵读并不能引起青少年的兴趣。

  杨明川表示,现在读国学经典就好比用传统的方式学习英语,最终变成了聋子、哑巴。学英语要读原汁原味的英语读物,不要看翻译本或者英汉双译的,用字典也要用英英字典,只有在原始英语的环境中,才能真正学会。同样道理,学习传统文化,就是要尽量读原版经典,删减过的经典就变成了支离破碎的文字,古人名篇处处有韵脚,一旦某些句子被删除,学生断章取义,甚至连诵读都有困难了。

  新三字经全文篇3

  “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内容”――2011年1月,山东省教育厅向全省中小学下发的一纸禁令引发争议,一时众说纷纭。有关专家表示,当前轰轰烈烈的中小学生“读经热”有盲目跟风和利益驱动的弊端,应该加以规范和引导。同时,传统文化教育不能断章取义,营造“世外桃源”,而是要积极引导孩子形成独立判断是非的能力。另据了解,湖北一些学校将《弟子规》中“书中自有颜如玉”等内容作出相应删节处理。一时间,人们对此热烈讨论。

  那么,传统开蒙读本的阅读是否应该“与时俱进”呢?而对它们进行删节是否真的科学合理呢? 透过《三字经》删节之争,我们需要思考:面对传统文化,我们是该严苛些,还是该宽容些?本期的“新闻回音壁”将对此话题进行一些相关探讨。

  《三字经》、《弟子规》腐蚀学生心灵?

  山东省教育厅下发《关于规范中小学传统文化课程实施和专题教育活动内容的通知》,其中提到,一些中小学开展中小学生经典诵读活动时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对诵读活动的内容研究不深,分析不透,甄别不够,致使一些带有糟粕性的内容流入学校,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腐蚀了中小学生的心灵,造成了很坏的负面影响,引起社会和家长的强烈关注。为此,要求中小学要认真甄别和筛选优秀传统文化,原则上应以地方课程《传统文化》规定的学习篇章作为诵读的主要内容,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内容。

  “我们的初衷针对学校的教学行为,目的是强化中小学的课程意识,不能随意给学生推荐传统读物。”山东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关延平解释说,传统文化作品中有精华,也有糟粕,不能随便拿来就用,比如《弟子规》《三字经》中就有宣扬宿命论、顺民思想等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的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悖的,必须加以扬弃,不能不加选择地灌输给中小学生。但一些学校和老师出于个人爱好,就引导学生背诵一些传统读物,这对学生成长不利。关延平也表示,教育部门的禁令只针对学校,家长让孩子诵读的行为属于自愿行为。

  记者采访了解到,许多家长和学校在对低龄孩子进行传统文化经典教育时,都将《三字经》《弟子规》作为首选。山东省利津县北宋中学语文教师崔金英说,现在幼儿园和低年级小学生几乎人手一本《三字经》《弟子规》,自己8岁的女儿也曾大篇幅背诵,现在回过头看的确有些盲目。“里面有强调言听计从、一味顺从等陈旧的东西,这与现代社会的主流思想是冲突的,不应该让孩子全盘接受,家长和老师应该有所选择和指导。”济南明湖小学教师谭晓庆说,诵读国学不应该盲目地进行,而要挑选经典的部分,让孩子边理解,边背诵,这样才能起到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

  保持纯净,还是断章取义?

  不过,山东省教育部门的做法也招致了一些非议。山东省社科院文化研究所所长涂可国说,《三字经》《弟子规》《神童诗》都是明清以来重要的启蒙读物,在道德劝诫、历史文化知识普及、传统语文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中小学生一开始不明白其内涵,久而久之就能起到文化熏陶和思想润泽的作用。

  “必须承认,这些文章中的确有强调繁文缛节、牺牲个性、男尊女卑等消极落后的内容,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相符合的意识形态,我们必须批判地继承。”涂可国说,“但是,我还是主张全文背诵,这些作品是顺畅、完整的整体,不应该断章取义。为了让学生正确地理解,需要老师进行讲解和指导。把不好的东西告诉学生,这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判断鉴别能力。”

  “既然要筛选,就要明确哪些内容是糟粕?到底该删除哪些内容?但没人能回答这个问题。”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曾振宇说,阅读传统经典其实需要站在时代的立场进行抽象的理解,进行创造性的发挥,只要掌握其精神取向就可以了。“要相信我们的老师,相信我们的孩子,他们会对经典作品作出正确的理解。”

  济南市民王志勇对教育部门此项禁令的效果表示质疑。他说,这类经典大多是家长教孩子读,并且非常普遍。即便把学校的行为约束住了,却无法影响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许多家长出于让锻炼孩子说话、认字的目的让孩子背诵《三字经》《弟子规》,如果家长不能正确地理解和引导孩子,教育部门光约束学校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中小学生“读经热”如何规范?

  一些教育界人士表示,山东省教育部门的做法引起关注,也反映出当前中小学生“读经热”的确存在乱象。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唐汉卫说,中小学生诵读古代传统经典文本,首先要解决读什么和怎么读的问题,但现在这一问题没有一个明确规范的说法,各地一窝蜂地搞,结果变了味,出版商为了渔利,出现了许多粗制滥造、内容混乱的读物。一些学校大肆推销各种版本的经典读物,背后也有利益驱动,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山东省诸城市实验中学校长李庆平说,当前低龄孩子中的“读经热”过于泛滥,其实家长和一些学校的功利性目的大于对思想精神内涵的考虑,家长的目的是让孩子多认字、要听话,而学校则是为了打造学校品牌,多卖书,忽略了对经典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和引导,这一现象应该引起重视,需要权威部门组织专家进行深入研究和规范。

  一些教育界人士表示,规范“读经热”,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仅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从根本上还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健康的文化环境。有20多年教龄的湖北黄冈市高中语文教师周洁认为,对孩子价值观的影响关键不在于所读的文本本身,而是外界的引导,我教了20多年书,没见过学生因为学了《孔雀东南飞》就自杀殉情,也没见过学生学孔乙己去图书馆偷书的。“孩子的价值观是由学校、家庭、社会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在社会道德环境不理想的情况下,学生易受不良思想影响,更应该追问社会环境和我们的教育方式,而不是教材本身。”

  新三字经全文篇4

  关键词:《三字经》 启蒙教材 经典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三百千”,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传统启蒙教材。而其中《三字经》又是影响最大的一种,知名度极高,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明代教育家吕坤指出:“初入社学,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百家姓》,以便日用;《千字文》,亦有义理。”把它当作增广见闻的读物。清人紫巢氏,称它为“一部袖里《通鉴纲目》”。民国时期的章太炎把它和《千字文》作了对比,认为它虽然“字有重复,辞无藻采”,但“启人知识过之”(《重订三字经》题辞)。美籍华裔学者陈荣捷也说:“《三字经》以一千馀字,历举我国文化义理历史典籍,实一小型百科全书。”[1]

  《三字经》的字数是多少,好像并不是个问题,数一数就知道了,但问题并非这么简单,现在通行本(王相训诂本)是1145字。而文献记载的最古本《三字经》是1050字[2]。而根据现有文献得知赵南星所撰《三字经注》是现存最早的《三字经》注释本[3],此版本完成刻板印刷当在1572年后。其所据《三字经》版本的印刻时间至少不早于1295年,应在1315年后。它的字数是1086。广东省立图书馆中山文献馆馆藏的《训蒙三字经》,是民国年间广州民智书局刻印本,它最接近原本,共有1056字。而据有关专家考证,全书总字数为1044字而非现在文献记载的1050字[4]。

  《三字经》的作者到底是谁?因为当时未署作者姓名,在明代以前也未引起人们重视,所以到了今天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三字经》作者之说大致有四种:一是南宋鄞县王应麟撰,二是宋末顺德区适子撰,三是明代南海黎贞撰,四是王应麟初撰、区适子增订、黎贞续成。而其中以王应麟为作者的意见占优势。不过按照钱文忠先生引用顾静先生的意见,应该说是“世传”王应麟所撰。[5]

  《三字经》为何风靡当时,深得人们喜爱,并且至今仍有借鉴价值呢?主要因为:

  一、内容丰富,知识性强。《三字经》也是一部高度浓缩的中国文化简史。它涵盖面极广,涉及伦理道德规范、经史子集、名物常识、历史次第等,作者运用简单易懂的文字将中国文化各类的知识揉合在一起,真正是“淹贯三才,出入经史”。许多语句,如“养不教,父之过”,“勤有功,戏无益”等等成为妇孺皆知、世代传诵、脍炙人口的名言警句,被誉为“千古一奇书”。《三字经》全文分为四个部分,全篇内容连贯,第一部分谈教育意义、伦理知识,和基本文化常识,第二部分介绍代表中国文化的经典书目和读书的次序。第三部分是简明中国通史,第四部分谈学习要勤奋刻苦。可见《三字经》也是一部教育专著。外国人称它包括“天人性命之微,地理山水之奇,历代帝王之统绪,诸子百家之著作”,因而把它作为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道德风俗习惯的入门书。比如:“人之初,性本善”,看起来简单,其实涉及到中国古代一直争论不休的关于人性本质的哲学命题。亦即人性本恶还是本善,抑或有恶有善,这个问题即使是在儒家内部意见也不统一。《三字经》中的许多故事很多人都耳熟能详,如“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的故事等,言简意赅,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特别是其中尤须对关于学习的句子,至今仍有很强的启发意义。如:“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要求我们读书学习,要有恒心毅力,要边读边思考。只有早把心思都用到学习上,才能真正学好。“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晋朝车胤,把萤火虫放在纱袋里照明读书。孙康则利用积雪的反光来读书。两人虽然家境贫苦,却能在艰苦的条件下继续求学。“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狗在夜间会看守家门,鸡在早晨天亮时报晓,人如果不能用心学习,有什么资格称为人呢?“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蚕可以吐丝,蜜蜂可以酿蜜。而人要是不去学习,以自己的知识、技能来实现自己的价值,那就还不如还动物。而其中对历史知识的叙述,非常精炼,不到三百字就概括了从伏羲神农到明朝灭亡的廿二史内容,真可谓“袖里通鉴纲目”。

  二.《三字经》对中国古代的道德思想进行了有选择的继承与发展。在提到后来为人们所诟病的三纲五常时,它不是提“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强调绝对的君权、父权、夫权,即“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而是说“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在这里,它提出的是对等的概念,对道德双方同时要求,而不是对单方面的要求,如“君臣义”,它不仅强调“臣则忠”,也强调“君则敬”,其实这是继承孟子的君臣观,孟子不赞成君尊臣卑型的模式,对君臣关系进行了重新定位,提出了君贤臣良型的崭新模式并设定了君臣之间各自的分工和职能范围。他提出“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6](《孟子?离娄上》),君臣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对等的关系。他甚至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7](《孟子?离娄下》),可见孟子所要建构的是一种君臣人格相对平等的关系。《三字经》所吸收的正是孟子这种相对合理的君臣伦理关系。其他如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关系也是一样,对双方都提出要求,如“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这种观念对于我们今天处理社会、家庭、同事、上下级等关系仍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三.《三字经》深受喜爱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的形式。《三字经》每三字一句,句子短小,整齐排列,句式流畅,押韵自然,读来朗朗上口,非常易于儿童的诵读和记忆。并且,它的前后句之间自然连贯,语义顺畅,浅显明白,通俗易懂,没有生拼硬凑的痕迹,不过《三字经》中的三字句,往往并不独立表意,而是两句或四句一组,一起表达一个意思,但正因为将六字或十二分为两句或四句,这对孩子记诵大有帮助。《三字经》对句平仄押韵,这种两两相对、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的句式,正好体现中国人喜欢对称的思维方式。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而根据儿童喜欢大声讽诵学习的特点,《三字经》非常适合儿童可以反复诵读,儿童在诵读过程中,尽管不一定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意思和思想,却能产生奇妙的节奏美感。我国古代一些学者就很重视诵读的作用。梁启超认为:“儿童识字之始,必教以古今杂事,如说鼓词,童子所乐闻也。多为歌谣,易于上口也。多为俗语,易于索解也。”《三字经》就具有了歌谣的特点。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启蒙教育传统的结晶,凝聚了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和传统伦理文化。明朝赵南星称其“句短而易读,殊便于开蒙”。章太炎称赞《三字经》“其启人知识,过之《急就章》与《凡将篇》之比矣。今之教科书,固勿如《三字经》远甚也”。钱文忠先生甚至提出《三字经》适合全中国人来读。他认为《三字经》里面讲爱、对长辈的尊敬、兄弟之间的友爱、勤奋学习等有普世的价值,永恒的价值。“俄国汉学之父”的俾丘林神父曾称它为“十二世纪的百科全书”。认为它是外国人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道德风俗习惯的重要书籍,并把它列为学习汉文的识字课本。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三字经》列入了《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可见,我们数典不能忘祖,如何继承和借鉴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包括传统启蒙教育文化,是我们今天重要的任务。

  注 释

  [1]《朱子新探索》,台北学生书局,1998,672页

  [2]陆林辑校.《三字经辑刊?前言》.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3页

  [3]陆林辑校.《三字经辑刊?前言》.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4页

  [4]李健明.《三字经》主要版本内容研究,《学术研究》,2008,第8期。

  [5]钱文忠.解读《三字经》序,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年,3页。

  [6]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165页。

  新三字经全文篇5

  经典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源远流长。她内容广泛、语言精辟、思想深邃。一首首诗作,就像一面面镜子,映照着人们的心灵,启迪着人们的心智,反映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我校扎实有效地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使学生阅读经典,亲近书籍,享受阅读的乐趣,对于帮助小学生打好语言文学功底,增强文化底蕴,陶冶高尚的情操,获得智慧的启迪,提升人文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借校本课程强化思想教育

  近几年,我校把《三字经》作为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之一,以培养学生深厚的民族底蕴、强烈的爱国热情和优良的文明礼仪习惯。我们以《三字经》为主经典在学校颂唱,学生耳熟能详,这对学生“三观”的形成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家长中也产生了较好反响。

  《三字经》可谓是一块“全营养饴糖”。说它“全营养”,是因为《三字经》仅一千多字,语言极其简练,内容却非常丰富,包括人生哲理、教子、劝学、常识、道德、礼仪、经书和借鉴等,择其要而去其枝叶,勘称“袖珍而浓缩的百科全书”。比如,常识篇,天文地理历史自然艺术生物等等,几乎囊括了当时人们已认识的各类主要知识。说它是“饴糖”,一是指其“口感”舒适,全文结构严谨,文笔自然流畅,深入浅出,讲求押韵,朗朗上口,非常适合背诵识记;二是指其具有“缓释”功能,识记后未必能全面理解,却能指导其日后的学习,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常识的增多逐步理解它;三是指其具有回味丰富的功能,能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品读《三字经》,心灵得到了净化,个人思想得到了升华,获得并体察到了人生存在的意义以及人的内心世界。

  三、开拓思路,搭建学生诵读舞台

  人的生命有限的,熟读一些有高度价值的书,使人可以直探人性本源,较轻便地吸取到人生的智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较迅速地启迪自己的理性,这是诵读经典的意义所在之一。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开发校本课程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现状,以学生潜能的充分发展为终极追求目标,促进各种层次、各种特长的学生的主动发展。《三字经》校本课程的开设不仅使学生的思想、行为素养得到了提升,而且诵读能力、诵读技巧也都突飞猛进。

  通过《三字经》的学习,我还发现多数学生已能背诵大半本,而且识字量大大增加,原本要到高段才能学到的字,学生在反复诵读《三字经》过程中已经认识,由于识字能力增强,学生对阅读有了更广泛的兴趣。学生的记忆力,注意力上也有很大提高。之前害怕学生会学不好,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其实不然,学生由《三字经》的诵读兴趣促进了对语文课本内容的诵读,又由课本诵读延伸到了课外阅读。哇,竟然形成了一条学习、诵读链!学生学得更轻松、更有趣了。

  校本课程让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他们亲自参与实践,有发表意见的空间。在课堂上教师不再是权威,不再是发号施令的人,而是一名顾问,一位意见的交换者,一位“平等中的首席”,一位与学生一起站在起跑线上的共同成长者。而学生在老师适时的指导下能更快速地享受成功的喜悦。

  四、在课程中,师生共同成长

  随着校本课程的不断开展,我们在实际教学时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如校本课程如何实施对学生的评价,怎样安排课时等等,但我们并没有退缩,我始终把自己定位于“组织者”、“指导者”,只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而不包揽学生的工作。贯彻“启发式教学”的原则,以情境教学法为主线,恰当地运用演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创造教学环境,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促进学生充分、全面和自由的发展。

  新三字经全文篇6

  [关键词]训蒙三字经 三字经注 三字经训诂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8)08-0125-05

  《三字经》自问世以来,结构大体未变,但经历代文字修改、内容增添,原貌已略异。为最大限度还原古版本面目,梳理历代增修线索,剖析主要增修者在不同时期的观念,笔者将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馆馆藏的《训蒙三字经》、国家图书馆古籍部藏的明赵南星《三字经注》、清代王相作注的《三字经训诂》的主要增改内容作比较,在分析前人对《三字经》的理解与认识基础上,为日后研究者提供一个《三字经》最初形态及历代演化的大致脉络。

  一、不同版本《三字经》的述史年代考析

  根据现有文献显示,赵南星所撰《三字经注》是现存最早的《三字经》注释本,[1] (P4) 也即现存可见的最早刻本。此书侧重对《三字经》内容作典故注释,未对内容作评论。

  考赵南星(1550-1627年),字梦白。高邑(今河北)人,明万历二年(1574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天启年间,因反对魏忠贤被矫旨削职发配,死于代州。《三字经注》是赵南星著作《味檗斋遗书/教家二书》中的一卷,明刻本现存国家图书馆古籍部。此书述史时一直记述到“(明)穆宗隆庆”,以“廿一史,全在兹”结尾。明隆庆帝朱载在位时间是1536-1572年,可知此版本《三字经》完成刻板印刷当在1572年后。

  《三字经注》在叙述宋元及其后历史时,其行文是“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尽中国,为夷狄。明朝兴,再开辟”。注解是“高皇帝姓朱,居句容朱家巷,起濠州,今凤阳府,灭元,成帝业,传建文帝,都南京……”。[2] (P19) 从此处可知,此版本叙述历史年限与文献记载的最古本《三字经》相异。因清代凌扬藻(1760-1845年)等学者都在他们的评论、著作或《三字经》注本中一再强调区适子所著古本《三字经》叙述历史只到十七史。如开宗明义指出《三字经》是“岭南区适子所著”的同治庚午版(1870年)《登洲三字经》[3] 和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广东顺德人从北京带回广州印刻出版的《三字经句释》都在“廿一史”旁明确指出:“区本作十七史”,[4] (P19) 并注上历代史书和作者名称,且标明这些附加历史叙述“均从蜀刻范士云本增入”。

  此外,清代云南学者许印芳(1832-1901年)著述的《增订训蒙三字经》叙述中引用陈灿回忆当年谭宗浚(1846-1888年)谈及《三字经》一事,谭宗浚也指出此书:“节录史事载至五代止,乃宋时粤中遗老某所作,非出自王伯厚。”陈灿强调“公(谭宗浚)极博群书,考订精核,其言当不诬。是此书之为伯厚作,未可定也。”许本人也认为古刻本《三字经》“其叙史事截止五代”。

  现存北京大学图书馆,由清代陶格翻译的《满汉合璧〈三字经〉注解》虽大体根据王相注释本翻译,但叙述历史也只到“南北混”,不言“廿二史”,只写“十七史”。现存北京大学图书馆,由英国汉学家翟里斯(HERBERT A.GILES,1845-1935年)翻译,并在1910年出版的《三字经》英译本,历史叙述也只到“十七史”。 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邹颖文女士指出:西方第一位来华的基督教传教士马礼逊牧师(Robert Morrison,1782-1834年)、美国传教士裨治文(E.C. Bridgman, l801-l861年)、德籍传教士欧德理(E.J. Eitel,1838-1908年),他们的“四个英译本的中文正文在352句(1056字)至356句(1068字)之间,内容的历史部分均以十七史终,未加入明史,盖依据较早的版本翻译。”[5]

  可见,叙述历史是否只到十七史是判断早期版本《三字经》的重要标志之一。赵南星远在中原,并不知早在1530年,也即约60年前广东学者黄佐(1490-1566年)在《泰泉乡礼》卷3《乡校》就说:“诵读务贵熟,不贵多。……年少者只教一二句而止,勿强其多记。或用《孝经》、《三字经》。不许先用《千字文》、《百家姓》、《幼学诗》、《神童酒诗》等书。”也没看过1531年左右出版的《广州人物志》里对区适子著述的记载,故有“不知谁氏所作”的说法,自然不知岭南早就流行《训蒙三字经》,故采用流传北方的版本作注,这情有可原。因此,它虽是现存可见的最早刻本,但这本叙史到“廿一史”的《三字经注》与最古老版本应存差异。

  二、版本比较

  广东省立图书馆中山文献馆馆藏的《训蒙三字经》,是民国年间广州民智书局刻印本。封面未署作者,但在图书馆借阅卡上书有“(宋)区适子撰(南海)”字样。封面右侧有“依韵府较正”字样。此书叙述历史结尾处是“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十七史,全在兹”,[6] (P19) 不直白述说宋亡历史,只以一“混”字带过,与文献记载古老版本述说历史内容,尤其是“十七史”大致吻合。

  中山文献馆藏有《佛山栅下区氏谱》,内里全文辑录《三字经》,与《训蒙三字经》一致,可见佛山、顺德区氏族人对此版本的认可。佛山栅下区氏家族源于顺德登洲区适子家族,在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迁移佛山。

  经统计,《训蒙三字经》共有文字1056,比文献记载的最古之本《三字经》1050字[1] (《前言》,P3)多6字,当是最接近文献记载的最古《三字经》版本。赵南星的《三字经注》字数为1086,增加了30字,也即 “长幼序,友与朋”6字和“辽与金,皆称帝”到“明朝兴,再开辟”24字,出版时间当在《训蒙三字经》后。

  另外,许印芳、谭宗浚提出的“叙史事截止五代”也应成为进一步筛选是否为最古老版本的重要依据。所以,正如许、谭所见所述,最古老版本应没“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12字。《登洲三字经》、《三字经句释》都在“廿一史”旁注明,“区本原作十七史,今并宋史、辽史、金史、元史为廿一史(以上均从蜀刻范士云本增入)”。[4] (P19)

  从宋仁宗(1024年)到宋英宗(在位时间1063-1067年)时期,宋朝廷将前代残存的断代史书,即从司马迁的《史记》到欧阳修的《五代史》重新雕刻补缺,汇刻而成,共十七史。王应麟在《小学绀珠》中所列“十七史”也是截至《五代史》。[7] (P96) 清人赵翼在《陔余丛考》就记载宋亡后,文天祥曾对元代丞相博罗说:“一部十七史,从何说起!我今日非应博学宏词科,何暇泛论。”可见,从宋代到元初,“十七史”已成较固定说法。

  因“炎宋兴”到“南北混”其实已清晰交代了宋代灭亡,元朝大统,南北混一的状态,超越了“十七史”,故原版本不应如此矛盾。况且在1297年,即元成宗大德元年,江西人曾先之出版《十八史略》。其体例按朝代、时间顺序,以帝王为中心叙述上古至南宋末年的史事。因当时元政府修《宋史》未成,宋史完成时间为至正五年(1345年)。他取材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与刘时举《续宋编年通鉴》,聊作一史,共为十八史。

  曾先之与文天祥为至交,文天祥去世时,即1282年,仍称“十七史”。1297年,曾先之已有“十八史”之称,从此也可旁证“十七史”与“炎宋兴”内涵的矛盾,更难以解释王应麟在界定“十七史”范围后再写出“炎宋兴”这样冲突的内容。曾先之自称“前进士”。作为经历并目睹从宋亡到元统历程的前代知识分子,他在元朝建立20年后便提出“十八史”的观念,也可见当时知识分子对前朝历史欲说还休与对渐已稳定的当时形势欲拒还迎的复杂心态,因为当时不少曾经仕宋的知识分子都已进入元朝政府,如宁波江浙一带的邓文原(1258-1328年)、戴表元(1244-1310年)等,甚至后来王应麟之孙王厚孙(1300-1376年)也担任元朝教育官员。从中也可见出“十八史”的提出并非单纯曾先之的个人理念,而应是当时知识分子逐渐形成的对前朝怀念但又不无反思状况的反映,所以称“十七史”应在1297年开始甚至之前,而增添“炎宋兴”等四句应是《十八史略》大行其道的元中或明初,从此也可判断《三字经》原著,至少是历史叙述部分应在1297年前完成。

  根据赵注本可知,赵南星所处时代已加入此12字,可见《训蒙三字经》保存了比赵注本更接近最古版本的状貌,但最古版本还应比《训蒙三字经》少“炎宋兴”等12字,全书总字数为1044字而非现在文献记载的1050字。

  《三字经句释》版本内,注者根据自己拥有的区本《三字经》为蓝本作校订,每有与区本相异处,都指出“区本原作”为“某某”,“现王庵(即王相)改为‘某某’”。笔者对《三字经句释》与《训蒙三字经》作比较,发现《训蒙三字经》与《三字经句释》所引用“区本《三字经》”原文内容一致,而番禺学者凌扬藻在其著作《蠡勺篇》中指出王相随意更改《三字经》原著,并列出他拥有版本的原文内容,其实与《三字经句释》所指区本相同。可见清末广东学者拥有的是自明代以来一直流传广东,至今仍存于区氏后人族谱,且书名载入屈大均《广东新语》、黄佐《广州人物志》、叶春及《顺德县志》的区著《训蒙三字经》。明代学者郭(1529-1605年)在《粤大记》中更记录了在著述《广州人物志》时指出《三字经》作者为区适子的黄佐(1490-1566年)“(在1538年末-1539年初)至京,作《六经政要箴》,又更正《训蒙三字经》,欲上之。辅臣不悦,书不果上而止。”[8] (卷24,P724) 这一史实,也为佐证区适子撰述《训蒙三字经》提供了历史依据。

  笔者对《训蒙三字经》(以下简称为训蒙本)和赵南星的《三字经注》(以下称赵注本)比较,发现赵本对《训蒙三字经》有18处修改,1处文字增添。现细列如下:

  1. 训蒙本:人不学,不知理。

  赵注本:人不学,不知义。

  2. 训蒙本:孝于亲,所当识。

  赵注本:孝于亲,所当执。

  3. 训蒙本:知某数,识某名。

  赵注本:知某数,识某文。

  4. 训蒙本:三纲者,君臣也。

  赵注本:三纲者,君臣义。

  5. 训蒙本:曰喜怒,曰哀乐。

  赵注本:曰喜怒,曰哀惧。

  6. 训蒙本:爱恶欲,乃七情。

  赵注本:爱恶欲,七情具。

  7. 训蒙本:自子孙,至玄曾。

  赵注本:自子孙,至曾玄。

  8. 训蒙本:没有此段文字。

  赵注本:长幼序,友与朋。

  9. 训蒙本:由孝经,至四书。

  赵注本:小学终,至四书。

  10. 训蒙本:著六典,存治体。

  赵注本:著六经,存治体。

  11. 训蒙本:大小戴,注礼记。

  赵注本:大小戴,著礼记。

  12. 训蒙本:号四诗,当咏讽。

  赵注本:号四诗,当讽咏。

  13. 训蒙本:相揖逊,称盛治。

  赵注本:相揖逊,称盛世。

  14. 训蒙本:口而诵,心而维。

  赵注本:口而诵,心而惟。

  15. 训蒙本:彼晚成,众称异。

  赵注本:彼既成,众称异。

  16. 训蒙本:彼女子,且聪明。

  赵注本:彼女子,且聪敏。

  17. 训蒙本:而男子,当少成。

  赵注本:而男子,当自警。

  18. 训蒙本:彼虽幼,身已仕。

  赵注本:彼虽劳,身已仕。

  19. 训蒙本:身虽劳,犹苦学。

  赵注本:身虽劳,犹苦卓。

  凌扬藻等人显然没见过赵南星的《三字经注》,故认为1666年后流行的《三字经训诂》为王相所著述和修改。其实,王相作注的版本(以下简称王注本)内容仍多沿袭赵注本,在历史沿革处没沿用赵注本内容,而是增添了自辽代到明代的历史叙说共54字和“唐刘晏,方七岁”6字,共60字,并调整了1处字序,修改了7处文字。现细录如下。

  1. 赵注本:与丝竹,乃八音。

  王注本:丝与竹,乃八音。

  2. 赵注本:作中庸,乃孔。

  王注本:作中庸,子思笔。

  3. 赵注本:我姬公,作周礼。

  王注本:我周公,作周礼。

  4. 赵注本:著六经,存治体。

  王注本:著六官,存治体。

  5. 赵注本:大小戴,著礼记。

  王注本:大小戴,注礼记。

  6. 赵注本:二十一史历史。

  王注本:十七史。

  7. 赵注本:没有唐刘晏记载。

  王注本:增加了唐刘晏,方七岁。

  8. 赵注本:彼虽劳,身已仕。

  王注本:彼虽幼,身已仕。

  9. 赵注本:光于前,垂于后。

  王注本:光于前,裕于后。

  综上所述,从古老的《训蒙三字经》、赵南星的《三字经注》到王相的《三字经训诂》共有28处修改或文字添加。比较定型且流传最广的王相《三字经训诂》共1098字。也就是说,根据迄今为止所能掌握的文献判断,从最早的版本到《三字经训诂》实增54字。

  三、概念修改

  在训蒙本和赵注本的比较中,笔者发现彼此概念涵括内容有所不同,修订前后,优劣互现,现对几个典型细释如下。

  关于“七情”。训蒙本是指“喜、怒、哀、乐、爱、恶、欲”,而赵注本则指“喜、怒、哀、惧、爱、恶、欲”。训蒙本“喜、乐”涵义重复,而赵注本改“乐”为“惧”,内涵更丰,也符合《礼记》对“七情”的定义。

  关于“九族”。训蒙本指“高曾祖,父而身,自子孙,至曾玄”,而赵注本则是“至玄曾”,次序与传统概念相异。

  关于“六典”与“六经”。训蒙本指“我姬公,作周礼,著六典,存治体”。《六典》是指周礼天官大宰:“大宰之职,掌建都之六典,以佐王朝都国”。六典是指“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赵注本的“六经”则是《诗》、《书》、《礼》、《易》、《乐》、《春秋》,与周公无涉,故改不如不改。

  关于“三纲”。训蒙本:“三纲者,君臣也。”赵注本:“三纲者,君臣义。”董仲舒提出“三纲”概念,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训蒙本并未精确定义君臣关系,而赵注本改为“君臣义”,其源出自孔子:“君不义,臣可以争于君,父不义,子可以争于父。”关系更趋清晰,意义更严谨,也符合南宋陈淳《启蒙初诵》的“君臣义,父子亲”的原文与本意。但训蒙本如此处理或许是出于对当时元朝统治者的一种保持距离的自觉或保留意见的谨慎态度。

  关于“孝经”。训蒙本:“由孝经,至四书。”赵注本:“小学终,至四书。”训蒙本与赵注本后文都有“孝经通,四书熟”,但训蒙本一再强调《孝经》,意在提出《孝经》应为读书做人门径,而赵注本则以朱熹的《小学》书为入室门径,后文又出现“孝经通,四书熟”,突显出对启蒙读物倡导的内在思想的混乱,显然是因后人未经深思的修改所致。顺德陈村登洲区氏家族的《登洲区氏族谱》家训则一直强调《孝经》为入门书:教子训孙,玉必琢然后成器,人必教然后成才。凡子孙七岁以上,则延请名师教读《孝经》、《小学》,使知孝亲弟长之意,洒扫应对之节,然后令其读《四书》、《五经》、《左传》、《史记》等书,[9] (P31) 可见两个版本对启蒙课本使用的次序重点不同。究其原因,实有历史缘由。元朝至元七年(1270年)元政府成立司农司,并颁布农村立社诏令。这一诏令规定:“今后每社设立学校一所,择通晓经书者为学师,于农隙时分各令子弟入学,先读《孝经》、《小学》,次及《大学》、《论》、《孟》、经史……。”[10](卷23) 于此也可作为推断《训蒙三字经》成书年代或思想基础的一个依据。对以上两条信息进行分析,也可判断出《训蒙三字经》与区氏家族确有一种内在的联系。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元朝在至正二十八年(1291年)后在各地儒学中正式设立小学,从元贞元年(1295年)开始全社会小学正式以《小学》为首选启蒙书,当时江南行御史台还颁布了有关小学教育制度的规定,其中《庙学典礼?行台坐下宪司讲究学校便宜》中规定:“所讲读书合用朱文公《小学》书为先,次及《孝经》、《论语》……《孝经》合用文公勘误本,《语》、《孟》用文公集注,《诗》、《书》用文公集传定订传本讲说……。”[11] (P251) 与王应麟同时代、同城生活的元代宁波教育家程端礼(1271-1345年)在他的《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中也规定,蒙童入学需先读《小学》,“《小学》书毕,次读《大学》经传正文、次读《论语》正文、次读《孟子》正文、次读《中庸》正文、次读《孝经》刊误”,[12] (卷1,P7-8) 所有这些实与《训蒙三字经》要求相异而与赵南星注本一致,也可看出元朝政府管理比较完善的地区对《小学》推行的普及程度。出版于延佑二年(1315年)的《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后由国子监颁布给全国郡邑学校,元明清三代,尤其是元代初期官学、私塾、书院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后世对《小学》的重视也从这个版本中体现出来。

  按照以上时间排列分析,可知赵南星所据版本的印刻时间至少不早于1295年,应在1315年后。

  此外,宋朝灭亡是在1279年,区适子当是在进入元朝后才完成《训蒙三字经》的撰写,他与政府提倡的方向有点偏离,提出《孝经》为首当是有所寄寓。因为《孝经》是将“孝亲”与“忠君”相提并论的经典,更认为“忠”是“孝”的延伸与发展,所以他将《孝经》提到首位当是提醒学生对父母的“孝”不亚于对朝廷的“忠”,这一微妙的处理多少折射出作者不趋于时的价值评判,也是隐居林间,抱道不出的他唯一能做的事情。

  关于“十义”。训蒙本的“十义”只是“父子恩,夫妇顺,兄则友,弟则恭,君则敬,臣则忠”,而赵注本增添了“长幼序,友与朋”,意在引入宋代陈淳《启蒙初诵》中“长幼序,朋友信”一句,以细化“十义”中的“长惠、幼顺”,但“友”、“朋”并不属“十义”,故赵注本实为画蛇添足。

  可见,训蒙本虽最接近原本,但确有粗疏误阙处,故黄佐、许印芳等学者都曾作修订。赵注本虽对不少概念作完

  善和补充,但自身又时出疏误。二书均尚欠完备。

  四、字句修改及王相注本

  赵注本的一些词汇则从押韵角度对《训蒙三字经》进行修改或调整。如训蒙本的“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名”,粤方言读来声母一致,韵母相近。但赵注本将“名”改“文”。因“闻”,明母;“名”亦明母,在《平水韵》中同是文部字。他改字以求押韵。如果仍用旧版本的“名”,则“名”为庚部字,与“闻”相去甚远。在王相注本中,此字照录不改,沿用至今。“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一句中,“蜜”、“物”二字粤语都读作 med6,音韵一致。而在北方读音中,“蜜”在四齐微韵;“物”在五鱼模韵。从元代开始,两韵则不能通押,与今天北方话相同。

  赵注本的换字调韵,虽为数不多,但也能成为此书留存粤方言的一个旁证。《三字经训诂》叙述历史也只到“十七史”,所循版本也应古老,但对赵注本略作修改。首先更正了赵注本的一些错误,如将“大小戴,著礼记”改回“注礼记”,“著六经”改为“著六典”,因周公作《周礼》,内含“六官”,更符合史实。另外,一些人名也略作调整,如“我姬公”改为“我周公”,“作中庸,乃孔”改为“子思笔”等,更通俗易懂,此外增加了“唐刘晏,方七岁”一句,内容更具体化。

  可以看出,王相注本只是在赵注本基础上略作修改,并不具太多原创成分。后人将窜改责任推到王相身上,确也有欠公允,因他只是将精力倾注在注解上,但也反映出当时确实存在更古老的《三字经》版本。

  从《训蒙三字经》到《三字经训诂》,可见历代增修的版本对《三字经》内容的完善、细化、宣传、普及起到良性的推动作用,成为《三字经》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部分。

  [参考文献]

  [1]陆林辑校. 三字经辑刊[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2][明]赵南星. 三字经注[M]. 国家图书馆古籍部藏.

  [3]登洲三字经[M]. 顺德区博物馆藏,同治庚午刻本.

  [4]三字经句释[M]. 清光绪年间刻本,广东中山文献馆藏.

  [5]邹颖文. 晚清《三字经》英译本及耶教仿本《解元三字经》概述[A].《三字经》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未刊本),2007-12-03-04,中国顺德.

  [6]训蒙三字经[M]. 台北:民智书局印行,广东中山文献馆藏.

  [7][宋]王应麟. 小学绀珠[M]. 北京:中华书局,1987.

  [8][明]郭. 粤大记[M]. 黄国声点校本.

  [9]登洲区氏族谱( 第1册)[Z]. 清抄本(复印本).

  [10]元典章?户部九/立社[Z]. 海王古籍丛刊本,北京:中国书店,1990.

  [11]申万里. 元代教育研究[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新三字经全文篇7

  成年后,我时有感慨:老祖宗实在智慧,编撰《三字经》,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如今许多教科书恐皆望尘莫及呢!忽一日,在cctv—6电影频道办公楼遇柳城先生。

  平时他无论何时何地,总是谈笑风生。那日他一把将我拽到其办公室,从案头取出一纸,上面约有五六百字,标题赫然:《电视电影三字经》。

  是夜,我奉其命“秉烛苦读”,不看则已,一口气念完,拍案叫绝。区区数百字,字字有感而发,情之所致。或说理,或论艺,或诠释,或分析,或陈述,或吟思。涉笔成趣,寓意深远。择词精练,才思斐然。既熔冶诸家,又多有创新,既汲纳百川,又自成一脉,既古韵逸出,又清新洒脱,书卷气息、诗人气派、艺术气质跃然纸上。

  翌日,柳城先生来电催问我读后感想,我兴奋不已,将其“歌功颂德”一番,并约他小酌。酒逢知己,千杯不醉,席间我将粗浅观感一一道出。最后,我建议他修改后成册出版,请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代共4代电影人之姣姣者作序,可序一、序二、序三、序四。柳城是电影学院科班嫡传,后当兵做工,涉猎广泛,写影评编剧本,直至协助滕进贤局长统领全国电影创作。有以上资历、经历和人缘、人脉,请几位智者贤达作序又有何难?果然,数月后4位著名影人均妙笔生华,为柳城《电视电影三字经》撰文,由衷赞叹。上个世纪30年代就在重庆从影的黄宗江老前辈写道:“翻阅《电视电影三字经》,真可谓道尽电视电影创作和摄制之秘笈,文字生动却不陷窠臼,浅显易读却又回味无穷,新意盎然却能旁引曲喻,内涵深广,竟似古典”;50年代开始驰骋影坛的谢铁骊先生称《电视电影三字经》“用字的简洁精美且表达之准确,作句的独特大胆又论理之深刻,以及情感之缠绵、文笔之遒劲,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70年代末在影坛崛起的吴贻弓老师更是夸赞该书“独辟蹊径,矢志开先,潜心立说,终成大作。其拳拳,着实令人肃然起敬”;而誉满全球的张艺谋导演则实话实说:“让我惊讶的是他(柳城)用这么少的文字写了一部大书,用那么简洁的语言讲了一篇大道理,叫初学者去入门,叫过来人去体会,叫干活的人去使唤,叫没干活和干完活的去琢磨,甚至叫老一点的人去回忆……”我有幸最早拜读黄宗江、谢铁骊、吴贻弓、张艺谋4位大家的“短篇杰作”,真可谓真知灼见,字字珠玑。他们并非一味“讴歌”,而是由此引发联想,尽抒对电视电影创作之己见,简明的文字下蕴含着深刻的理念和独到的见解。日前,《光明日报》、《文艺报》辟以专版刊登《电视电影三字经》和4篇“序文”,我如又觅真经,读起来仍觉新鲜不已,受益匪浅。正如柳城所描述:“凡妙文,本天成,凡妙手,十年功。”柳城先生与4位的“妙文妙手”,着实让我景仰敬佩,以至我在写这篇小文之前,惶恐多时,迟迟不敢落笔。然作为在许多方面和柳城有着相似经历的我,屡读《电视电影三字经》,每每都感慨良多……我亦曾习编剧,深知“曰剧作,戏之本,良与莠,定乾坤”之意。孤芳自赏,闭门造车,不去实践,不入实际,何来震撼人心力作?这就是柳城所述“遂创作,靠生活”。

  想现在一些“”,看钱下笔,生编乱造,戏不够,台词凑,戏不顺,添个人,柳城指出“表达够,要渗透”,“人忌杂,话忌多”,一语中的。舞文弄墨者,读罢此文,必有收益。

  我亦曾做导演,有“戏入心,情才真,食无味,夜难寐”之经历,也懂得“十分力,一成戏,九分力,前功弃”之道理。但柳城概括为“一求实,二求真,三求美,四求新,最难求,寓之乐”,更为精辟。我若再执导筒,定当以为“座右铭”。特别让我震惊的是柳城对艺术和人生的立论,“悲一时,歌一去,悯一世,一出戏,喜亦是,忧亦是,清亦是,浊亦是,场场戏,皆全局,个个人,皆相系,丝丝扣,情之带,千千结,欲之债”,他不仅把人生和戏剧之间的关系说透了,更把人生的复杂与多变,戏剧的矛盾与冲突说到底了,确如谢铁骊先生所说,这是柳城对艺术本质的深入概括。

  我亦曾当制片人。“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投资商催命,我便逼命,全组遂拼命。柳城云:“抢进度,必削履;压周期,必伤体;人赶戏,才思闭;戏催人,出戏魂”,此言极是。观如今屏幕大战,凡制作者偷工减料、粗制滥造、急于求成,最终皆“欲速则不达”,魂断“滑铁卢”。收视率惨低,老百姓痛骂,大报小刊狂轰。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戏保人,送帛锦;戏欺人,最残忍”。说白了,观众不可骗,当制片人,均应引以为戒。

  我是电影人,与电影厮守乃我之职责。读《电视电影三字经》,方解其中情愫:“唯赤爱,唯忠诚,靠投入,靠激情,轻荣辱,耐枯荣,漫漫路,踽踽行。”嗟乎!电视电影,乃热血铸就,唯历尽苦难而痴心不改者,才能“修养够,为大成”,才能为人民奉献出无愧于我们伟大时代的精现今的柳城酷似苦吟诗人,苦苦求索,执著歌吟,但不求闻达于世。

  一 柳城离开电影局领导岗位后,一直寂然于影坛。在任何有关电影的风光场合都看不到他的身影。他好像有意拒绝喧哗,拒绝浮躁,拒绝红火,甚至在与他休戚相关的八九百部电视电影中也找不到他的名字,他已近于一种闭关状态。柳城在哪儿?圈里朋友在打听。渐渐地,人们就淡忘了这位曾在影坛叱咤一时的人物——既是领导者,又是一位剧作家,一位电影鉴赏家,更是一位极出色的策划人。

  他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任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文学副厂长期间,推出一批震动影坛的名作——如他亲手扶植的《湘女萧萧》就曾让“青影”名噪一时。80年代末期进入电影局,主抓艺术创作。那时节,中国电影迎来了第二次创作高潮。《红高粱》、《开国大典》、《大决战》、《霸王别姬》等一批彪炳史册的作品联翩问世。弘扬主旋律、坚持多样化,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性统一,这一系列影响全国的创作口号,也由电影局发出。柳城在那时何等活跃。

  影视界是个名利场,不慕虚名、不怕寂寞者,那或是因有上佳修为,或是因胸怀大志。淡出名利场的柳城,这些年其实一直没有闲着,他潜身于新的行业——电视电影。1997年,他以电影局领导者身份进入电影频道,后来,他便一头扎进电视电影这个新兴品种,一扎至今。如今,电视电影年产达120部左右,累至今日,已生产近千部作品。打开电视看电影,成为亿万中国观众的文化需求和生活习惯,电视电影撑起电影频道的半壁江山,同时也是中国电影总体产业的一道亮丽风景。柳城就像一个苦吟诗人,从中国电视电影问世之始,伴着它的脚步,一道潜行,一道摸索,一道歌吟。如今,电视电影这一新兴艺术品种横空出世,为众人所仰所赏。电视电影需要自己的代言人,柳城趁势而起,他的《电视电影三字经》也就适时而生。

  《电视电影三字经》问世一年余来,出版社四次印刷,可谓奇迹;不断有资深影人如黄宗江等大家为其写评,有大导演如张艺谋等为其写感,有业界领导者如谢铁骊、吴贻弓等为其写序,有法家大书欧阳中石为其挥毫,一时传为盛事。去年11月初,全国文代会和作代会召开初始,《光明日报》以整版篇幅,《文艺报》以对开两版篇幅刊登柳城的《电视电影三字经》和相关评论,今年元月3日,《人民日报》以海外版再次发表全文将其布之海外。至此,《电视电影三字经》已成为一个艺术现象,引起业内外的普遍关注。

  二

  何以至此?《电视电影三字经》开篇:“为电视,拍电影,为电影,添品种”言简意赅,深入浅出之理蕴含其中,顿显电视电影的属性和特征。这是开篇之宗,也是《电视电影三字经》的立意基础。电视电影活力无限,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在和数字电影接轨的过程后,电视电影将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它是中国电视的收视骄傲,更是中国电影的艺术骄傲,成为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同时,它敢于勇闯国际,荣夺奖杯。由柳城一手策划和扶植的电视电影《为奴隶的母亲》(导演阎建钢、聂造)是一个里程碑,它不但在上海国际电视节上获得了白玉兰大奖,而且在法国兰斯电影节上获得最佳电影音乐奖,尤值一提的是演员何琳因该剧获得了国际艾美奖最佳女演员奖,成为中国获最高世界大奖的女演员。此外,一些比较有影响的电视电影去年已经开始在影院发行,逐渐打破了电影频道自产自销的局面。以小博大,以弱博强,常规成本只是不到100万元的电视电影在电影市场上也能收获丰厚,像《大汉风》系列在数字影院的发行就收到了很好的票房,因此显得尤为可贵。

  新三字经全文篇8

  当今的小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留守儿童,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个人至上,只知索取,不懂谦让,集体主义观念削弱 。家长关注的是智力与成绩,而德育方面的培养相对比较薄弱。如果让孩子懂得《三字经》中的一些优秀事例,对他们会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有助于他们人格的培养。我校自2010年春就开始《读古典经文 净心灵热土 提高学生的识字与写字能力》的课题实验。而我所任教的三年级读的就是《三字经》。我在教学时因材施教,适时针对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如下教育:

  一、利用三字经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尊敬长辈,兄弟友爱的教育。

  “尊敬”“友爱”“谦让”这些都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三字经里蕴含“尊敬”“友爱”“谦让”的语句很多,教学时抓住这些语句,相机进行教育。

  1.借“香九龄,能温席。”教育学生孝顺父母。

  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有“天下无双,江夏黄香”的美誉。现在的孩子什么都要求家长照顾自己,却不懂得作为子女应该为父母做些什么。同学们听了“能温席,小黄香”的故事后,回家主动给妈妈洗脚,帮爸爸妈妈做家务,为爸爸妈妈端水倒茶;学生听了这个故事后,回家主动给父母端水、扫地、洗碗等 。

  2.借“融四岁,能让梨。”教育学生要谦让。

  孔融的父亲拿一些梨给孩子们吃,让孔融先挑,孔融却挑了一个最小的父亲问他为什么拿最小的,孔融回答,自己最小,所以应该吃小的,大的给哥哥吃。它的教育意义在于孔融小小年纪便有如此谦让风格。现在的孩子只知道自己要什么,而且想要就必须要到。不懂得应该谦让和友爱。学生听了这个故事后,懂得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谦让,不能自私。经过这样一教育,班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小摩擦、口角之争减少了。

  3.借“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教育学生友爱、尊敬。

  父亲与儿子之间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顺,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把“友爱”和“尊敬”提升到一定的境界。通过这一句的学习后,与家长沟通中得知,学生在家中变得乖巧了,除了尊敬父母外,和兄弟姐妹相处的很好。

  二、利用三字经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教育

  1.借“教之道,贵以专”教育学生学习要专心。

  教之道,贵以专。也就是说教师在教育学生以专心一志为最重要。古时教育学生朗读时不仅要出声,还讲究心里要不断思考,即口而诵,心而为。现代也一样,读讲究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心到。这五到,就是全神贯注。通过这样的讲解,学生的倾听能力和思考问题能力都有所提高。

  2.借三字经中发奋成才的经典故事教育学生要勤奋学习。

  为了激发那些学习上出现疲软现象的学生,我给他们讲晋朝孙敬头悬梁,车胤如囊萤,孙康如映雪和战国苏秦锥刺股的故事,使他们知道学习知识要刻苦认真,求知毫无捷径可走。部分后进同学,自知基础差,有泄气情绪,我适时启迪、诱导,用宋朝苏洵27岁才发愤读书,梁灏82岁中状元,这些大器晚成的事例,使他们觉得读书前途有望,于是重新轻装上阵,学习成绩有明显提高。为了给女同学增强学习的信心,给她们讲谢道蕴的故事,借来《文姬归汉》的戏剧光碟让她们欣赏,了解这位东汉才女和民族英雄的胸怀与气概。这些人物和故事对鼓励学生奋发向上,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很有启发作用。学生了解发奋成才的人物后,全班开展了互帮互学的热潮,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尉然成风。

  三、利用三字经的内容强调家庭教育与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三字经》根据儿童的特点,用形象的、直观的文字同样阐述了环境对儿童道德修养的重要作用。

  1.借“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教育学生不交损友

  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不仅说明了孟母重视环境对孩子的教育作用,更在于赞扬孟母教子有方。我适时教育学生回家后不要伴着电视做作业 ,交朋友要交学习上的朋友,不要交损友。本学期来孩子们在家的不良行为习惯明显改观,学习自觉性明显增强了。

  2.借“养不教,父之过。”向学生说明了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是最重要的。

  光生养,而不进行教育是父母的过错。通过对这句话浅显明白的讲解,加上窦燕山教子故事的解读。孩子们在家里不但时不时地诵念“三字经”,有时还会用里面的句子向家长的不良行为提出抗议或劝告。

  总之,《三字经》以“人之初如玉璞性与情俱可塑”开篇,以“乘长风冲天起振中华齐努力”结束全文。其中几十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向学生传递的人生哲理和道德箴言。在教师的讲解中,在朗朗上口的吟诵中, 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积淀了精神粮食,绝大多数的学生在思想行为上都有明显的变化。除了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尉然成风之外,同学之间还团结友爱,亲如兄妹。那些丑话、脏话荡然无存。一个个小才子、小淑女、小明星,应运而生。这些可爱学生的思想品质呈现了质的转变,量的飞跃,涌现了一大批“学习标兵”、 “道德明星”。

  参考文献:

  [1]《三字经》

上一篇:美好生活共建共享优秀作文
下一篇:荣格的心理功能和8种信息元素(S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