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明史之古埃及篇11 古埃及图书馆(亚历山大图书馆)
确权声明:
本系列作品已申请 TSA 可信时间戳数字版权保护,为创作者本人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编辑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作品。
六、古代埃及的图书馆
我们知道,古代埃及的王宫、政府机关和神庙有很多的档案馆或图书馆,那么古代埃及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图书馆?最早的档案馆和图书馆可能很难完全区分开来。
杨威理在《西方图书馆史》一书说:“埃及古王国以金字塔出名,但图书馆学家也在一些文献中发现,早在这个时期埃及已经出现了书吏和图书馆。”
理查逊在《古埃及的图书馆员》一书中说,古王国时期,埃及就已经有了王室图书馆。据他说,第 5 王朝的国王杰德卡勒-伊色西(Ded kare-Isesi)曾在首席法官兼国王书吏长的陪同下,参观了王宫的书写室。
而且,据杨威理的《西方图书馆史》一书介绍道,在埃及开罗东北的赫里奥波里斯(古埃及除孟菲斯和底比斯之外最重要的城市,是下埃及十三“诺姆”的首府)的太阳神庙的废墟上发现了档案馆,其时间是公元前 1800 年;在法雍(法尤姆)绿洲地区也发现了中王国末期的神庙档案馆。
因此,古代埃及,不仅王宫和神庙有档案馆,而且连一些权贵也拥有私人档案馆,例如在底比斯就曾经发现收藏有几十卷纸草的一个家族文书库。
另外,我们知道的一个非常著名的档案馆或图书馆是新王国第 18 王朝时期的阿马尔纳的档案馆或图书馆。这个档案馆或图书馆是一个农妇在 1887 年偶然发现的。她发现的是一些楔形文字的泥板,而当时人们并不认识这种泥板上面的文字。此后,考古学家皮特里对这一地区进行了系统地发掘、整理,共计出土了 382 块泥板,经研究认定,它们以阿卡德语(一种楔形文字)书写的,是记载西亚各国与埃及之间的外交书信。后来,这些泥板辗转到了英国,上面的文字被楔形文字专家认出,原来上面的文字是公元前 2000 年代后期,埃及第 18 王朝时期国王阿蒙霍特普三世和阿蒙霍特普四世(埃赫那吞)时的一些外交文件,是当时西亚的一些小国的国王或王公写给埃及国王的书信。
这些楔形文字泥板文书,现在汇集成四大本的阿马尔纳书信(书简)。它是迄今为止发现于埃及的唯一用楔形文字书写的皇室书信存案文物,同时,也是世界上首个有文字可考的最早的外交文献。
这些泥板文献主要是公元前 1385—前 1355 年间(即阿玛尔纳时期),埃及法老与当时西亚各国国王之间的往来书信,主要包括巴比伦国王、亚述国王、赫梯国王、米坦尼国王以及埃及在迦南地区属国的国王等,内容大致包括:相互致意问候,缔结婚约,请求法老提供军事援助,赠与黄金及礼品等。另外,在这 382 件泥板中,还有 32 件并不是信件,它们的内容是神话和史诗、字音表、词汇文件、神名录等等。
阿马尔纳书信(书简)全面地展示了埃赫那吞时代埃及与邻近国家的关系,它成为研究早期近东地区外交关系的重要一手资料。
但有一个问题是,这能否说明它就是一个图书馆?
很有可能是。因为据说这些泥板文书上面还有阿蒙霍特普三世的藏书章,说明是阿蒙霍特普三世收藏的。这是图书馆的一个特征,而不是档案馆的特征。另外,档案馆里不可能有各类参考书,而据说在阿马尔纳却发现了埃及官吏学习两河流域的阿卡德文时使用的参考书。这说明它具有图书馆的特征,而不具有档案馆的特征。
据古希腊历史学家狄奥多罗斯的《历史集成》(又译《历史丛书》)记载,埃及新王国第 19 王朝拉美西斯二世时期,在其首都底比斯建造了一座图书馆。在该书第 1 卷就提到这个图书馆,他说,在这个图书馆的入口处有一块石碑,石碑上面雕刻有“拯救灵魂之处”等字样。可惜的是,考古学家虽然在底比斯进行过发掘,但并没有找到这块石碑,也没有找到这个图书馆的遗址。但人们认为,这个图书馆是存在的。因为 1849 年在拉美西斯二世的陵墓附近进行发掘时,发现了两个图书馆员的墓,这两个人是父子。
狄奥多罗斯还提到波斯国王阿塔薛西斯三世(Artaxerxes III,前 359/8 — 338 年在位)在公元前 343 年入侵埃及并掠走了神庙图书馆的圣书及神像。后来,托勒密一世在公元前 311 年将这些神像和圣书从波斯赎回,分别归还埃及各个神庙图书馆,这对其成为埃及之主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王国时期和第二中间期,旅埃希腊人学会了在莎草纸上书写,后来进而产生了希腊的书籍,而雅典之后也成为了希腊图书的中心。
又据杨威理的《西方图书馆史》记载,在埃及的菲莱岛上有一座伊西斯的神庙,考古学家认为,这里是收藏纸草卷的地方。在菲莱岛的北面有一座大神庙,庙里的第一间大厅中有一间小屋就是图书馆,在这间小屋的墙上雕刻了 37 本书的书名,它可以说是古代罕见的藏书目录,而据考证,古代埃及是有过这些书的。
当然,与以上这些早期图书馆相比,我们知道得最多的有关古代埃及图书馆的情况的,还得是亚历山大图书馆。
2300 多年前,亚历山大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在埃及的一个叫法洛斯岛的岛屿上开始兴建“亚历山大里亚”(简称亚历山大)。这个古老的城市有过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法罗斯灯塔护佑着航海者,有过作为托勒密王朝首都、世界性城市的辉煌,有过络绎不绝的学者、商旅,古希腊、古埃及、波斯等东西方文化在这里冲突、融合,历经亚历山大、托勒密、罗马、阿拉伯、奥斯曼等帝国的兴衰,亚历山大、托勒密一世、阿基米德、凯撒、克娄巴特拉七世等人也都在这里的历史留下了浓厚的一笔。
亚历山大图书馆,就是在这恢弘史诗中横空出世,被认为是世界级图书馆而辉煌了几个世纪。它吸引了当时地中海、底格里斯河流域、尼罗河流域等人类文明集中地的大批的哲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历史学家、地理学家、医学家、诗人、工程师等来这里研究、创作、交流,也收集了据传 70 万份包括独一无二的孤本、古籍、手稿在内的纸草卷轴。其包罗万象的气势与精神横亘古今,富有远见的探索与实践使人类知识汇总升华。
那么,这座图书馆是怎样从兴建到繁荣直至焚毁的呢?它又给后世留下了什么样的启示呢?
1.古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兴建
亚历山大城,又称亚历山大港,是希腊化时代托勒密王朝的首都,也是希腊化时代最大、最著名的城市。在这座城市里,不仅有王宫、花园、神庙,还有一个博学园和图书馆。所谓博学园,大致相当于现代科学院与大学的结合体,是研习科学和艺术的中心。为便于研习活动开展,博学园附近一般总修建有图书馆。
当时王朝的统治者决意把亚历山大城建成像雅典一样的城市,使自己的国家不但成为军事大国,也成为文化大国。为此,他们仿效希腊,开始修建博学园和图书馆。
一些人如帕森斯(P.A.Parsons)、弗拉泽(P.M.Fraser)、鲍曼(A.Bowman)坎弗拉等现代学者均认为,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和博学园均系托勒密一世创建。此外,《剑桥古代史》也曾提到,一个叫德米特里的人,向托勒密一世建议创立图书馆。所以通常认为,该图书馆或由托勒密一世开始创建,而由托勒密二世建成或完善。
又根据当时的一些古希腊历史学家的说法,例如阿里斯泰(Aristeas,前 200 —前 150)、约瑟夫斯(Josephus,37/38 — 100)、特尔图良(Tertullian,160 — 240)、斐洛(Philo,前 30—45)、策策斯(Tzetzes,1110 — 1180)等人的记载,他们都说是托勒密二世(前 282 — 前 246 年在位)制定了创建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具体计划。特尔图良还说托勒密二世酷爱读书,尤其是那些以其古老和特殊价值著称的古书。
后来,到了托勒密三世(前 246 —前 221 年在位)时,他于公元前 234 年建立了塞拉皮斯神庙图书馆,作为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的“子图书馆”。中世纪学者把子馆的创建也归功于托勒密二世。但是,在 1943 年考古发现的奠基牌,却清楚地记录了托勒密三世之名,从而解开了千年真相之谜。
因此,一般认为,亚历山大图书馆始建于托勒密一世(约公元前 367 - 前 283 年)时期,但具体开始及建成的时间则不详,其建成应该是在托勒密二世继位之后,至托勒密三世时达到兴盛。后该图书馆毁于战火。
至于图书馆修建的经过是这样的:
当时一个出自法勒鲁姆(Phalerum)地区名叫德米特里(Demetrios)的人,向托勒密一世建议在亚历山大港建造图书馆和博物馆,托勒密一世接受了他的建议。
那你可能就会问了,这个叫德米特里的人是何方神圣呢?
讲到这里,我们就有必要谈谈古希腊早期雅典时代的一些著名人物了。
这个德米特里,大约在公元前 350 年出生于希腊雅典南部的一个沿海地区,也就是当时被称作法勒鲁姆的一个地方。
他的父亲虽然是一位社会地位低下且贫穷的普通人,但是这位年轻人却好像不一般,因为从小他就非常勤奋好学,之后还与戏剧家米南德一同在泰奥弗拉斯托斯的学园内学习了多年。
米南德和泰奥弗拉斯托斯又是谁呢?
米南德(约前 342 — 约前 292 ),是一位贵族出身,生活在希腊化时期的雅典的新喜剧诗人和重要喜剧作家,他同大哲学家伊壁鸠鲁有过交往,在哲学思想方面受过他的不少影响。
而说起古希腊喜剧,一般认为,最早是起源于祭祀酒神的狂欢歌舞和民间滑稽戏。喜剧的原意是“狂欢队伍之歌”,它同悲剧一样也是起源于酒神祭祀。
其发展则经历了旧喜剧、中喜剧和新喜剧三个阶段。
旧喜剧,一般是指公元前 5 世纪(前 487 — 404 年)在雅典上演的喜剧作品。此时的雅典城邦还处于兴盛时期,人民有民主权利,诗人敢于批评政治,剧作主要是政治讽刺剧,代表作家有克拉提诺斯、阿里斯托芬和欧波利斯等。其中,克拉提诺斯是最早的一位重要喜剧诗人。而喜剧大师阿里斯托芬则不仅集其大成,而且也是唯一一位有完整作品传世的旧喜剧诗人,被称为“喜剧之父”。
到了中喜剧时代,也就是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后,由旧喜剧向新喜剧转折过渡的中期阶段(前 400 —前 323 年)。由于雅典民主制开始衰落,战争的失利改变了诗人的心态,他们逐渐放弃了政治讽刺剧,更多地选择市民生活中的讽刺对象。受悲剧尤其是欧里庇得斯剧作的影响,这时的喜剧诗人学会使用“动机”(如爱、恨等),提高了剧作的质量,从整体上推动了喜剧朝着艺术专业化、布局规范化和语言通俗化的方向发展。
新喜剧时代,则始于约公元前 323 年的亚历山大,止于最后一位有影响的新喜剧诗人菲勒蒙的去世(前 263 )。新喜剧延续中喜剧的发展进程,主要写爱情故事和家庭生活。这时的喜剧中心仍是雅典,但剧作家有很多来自其他城邦,作品不再具有地方色彩。新喜剧代表作家除米南德外,较著名的有狄菲洛斯和菲莱蒙等。同中喜剧一样,这一时期的作品几乎全部佚夫,后人仅能从古罗马改编本和一些纸草残片中略窥其风采。
而泰奥弗拉斯托斯,则是公元前 4 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和科学家,先后受教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当亚里士多德于前 323 年因为政治动乱而离开雅典时,他便任命自己长期的朋友和同事——泰奥弗拉斯托斯为学园的园长,并后来还把自己的图书和所有作品的手稿遗赠给他,接替自己领导其“逍遥学派”(不是逍遥派)。而泰奥弗拉斯托斯这个名字似乎也不是真名,据说是亚里士多德见他口才出众而替他起的一个外号。
那么,就以上这层关系算下来,这个叫德米特里的年轻人,就是后来喜剧大师米南德的同窗,逍遥学派掌门人泰奥弗拉斯托斯的弟子以及逍遥学派创始人亚里士多德的徒孙了(怎么越来越感觉,他就是古希腊版的虚竹X﹏X)。
大约在公元前 325 年,25 岁的德米特里因关于哈帕拉斯(Harpalus)争论一事开始在雅典政治上崭露头角,并且,在不久之后,他就通过自己精彩的演讲和辩论术而名声鹊起。在当时的政治倾向上,他属于亲寡头政治的福基翁一派,并且还是他们的核心人物之一。
那这个福基翁又是谁呢?
福基翁,是公元前 322 年至公元前 318 年雅典的实际领导人。早年曾在柏拉图门下学习,后又与同窗色诺克拉底交往甚密,曾努力参加雅典对马其顿保持独立的活动并从中发挥作用。因为福基翁所生活的时代动荡不安,整个希腊在崛起的强大马其顿面前苟延残喘,作为希腊城邦的实际领导人,福基翁始终依靠自己的理解,维护着雅典的利益。
他比亚历山大大帝之父腓力二世还要大二十岁,早在后者还在国外当人质时,就已经活跃于雅典政治界的前排。他曾经率领舰队大败腓力二世的马其顿舰队,挫败了后者的扩张。
在福基翁担任雅典将军的 45 年里,他因良好的美德得到了整个希腊地区的尊敬。他善良且严格,谨慎又勇敢,关心他人而不顾个人安危,厌恶污名并不懈地追求公正。然而福基翁一生所面对的正是逐渐走向覆灭的雅典,在与粗暴、苦恼的局势不平等的对抗中,在当时显得尤为尊贵的美德,在后世反而显得暗淡无光,受到了低估。
据说,亚历山大大帝因福基翁善良的美德还曾经专门派人赠送给他 100 塔兰特的金币,但被福基翁断然拒绝。福基翁告诉来使,如果他用了这笔巨款就会毁了他在雅典人和亚历山大大帝印象中的名声。
公元前 323 年亚历山大大帝死后,他的继任者瓜分了他的庞大帝国并使整个希腊地区陷入了混乱。
福基翁周转在各种势力之间,用自己所理解的方式维持着羸弱的雅典城邦,但自己最终还是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他的反对者将其关押,并以叛国罪将其判为死刑,最后于公元前 318 年被处决。
当时,福基翁坦然接受了自己的命运,但希望雅典民众能够赦免他的同伴们的死刑,同时,自己想要痛快的死去,但在当时的雅典并非易事。他的友人希望他能像苏格拉底一样饮毒而死,但因毒药被之前的犯人用尽,掌管毒药的刽子手不愿再继续研磨毒芹制作毒药,最后友人不得不支付一定的费用贿赂后才如愿以偿。
福基翁不禁感慨,在雅典死都要花钱,但他临死前留给儿子的话却是:不要因为我的死去,而对雅典人充满敌意。
后来没过多久,雅典人就意识到自己失去了一位伟大的保护者,一位温和公正的英雄。他们为福基翁竖起了纪念碑,为他的遗骨举行了国葬。那些迫害福基翁的人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雅典人因自己的愚蠢失去了一位城邦忠良。而当时古希腊人的这种愚蠢,当然即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
而这个叫色诺克拉底的人,他是一名哲学家,而且还是柏拉图的学生,按辈分算,他与亚里士多德、福基翁等大人物都是师兄弟的关系。在柏拉图去世(约公元前 348 或前 347 年)后(两三年后德米特里出生),他和亚里士多德一起离开了雅典,到了公元前 339 年他当选为柏拉图学院的主持人时才返回,并从此终身留在学院,奉献一生。
你以为到了这里,色诺克拉底就这样在柏拉图学院里平淡无奇过完一生了吗?
当然不是。
多年后,也就是约公元前 322 年的某一天,色诺克拉底因无力负担外邦人梅迪克所应交的新赋税,雅典人因此就威胁要把色诺克拉底贬为奴隶(年老不幸,悲哀啊);而此时 27 岁的年轻人德米特里却出手相助解救了他,并且为他还清了所有债务和缴纳税务,从此,这两人便成为了往年交(色诺克拉底至少应该比德米特里大十几岁)。
这里交代一下,什么叫做梅迪克?
原来,梅迪克又叫外邦人,是以缴税而获准在希腊城市居住的非希腊人的一种称呼。
因为雅典是个商业城市,所以这种人的数量非常多。而且,许多人并非只是简单暂时地居住一段时间,而是可以直接住好几代人那么久,但是,由于雅典不存在任何法定形式的入籍政策,所以他们仍然是处于公民集体之外的外邦人,也就是梅迪克。
不过,梅迪克并不能算是奴隶,而是自由人。其虽不能参与城市的政治生活,却不会受到任何社会阶层的歧视。其社会地位,除了没有公民的权利外,其他方面并不比公民差,因此,也可以算作是雅典社会的平民。
这样,随着公元前 317 年福基翁这位政治英雄逝世后,雅典的政权就落入到马其顿这一边。
这时,马其顿国王卡山德让德米特里来主掌雅典的事务。
德米特里主管雅典十年的时间,期间进行大规模的法律改革,雅典人并给予他最高的殊荣,至少为他立了 360 多个雕像,然而这些荣誉大多在德米特里流亡后就被撤销。
那么,德米特里这个雅典总督(僭主)当的好好的,为何又要开始流亡呢?
原来,德米特里在雅典的政治统治一直维持到公元前 307 年后,当时卡山德的敌人德米特里一世(德米特里·波里奥西特)即将率领大军占领雅典,然而德米特里一世并没有下杀手,而是驱逐、流放了在雅典的这位德米特里(这两人重名了,可能前者觉得后者 800 年前是一家吧)。
在德米特里逃亡后,他的政敌企图让雅典人投票通过对他的死刑,而连他的好友米南德也被牵扯到这一事件中。因为雅典总督的这位德米特里是米南德的朋友,而这位总督被推翻后,米南德也受到了审判,并且,他的喜剧也一度被拒绝上演。而原先德米特里在雅典的雕像,除了保留一件外,其他的也都遭到破坏。
德米特里起初先逃至埃及的底比斯,后来在公元前 297 年卡山德逝世后,来到亚历山大托勒密一世的宫廷内,在那里待了好几年,并受到非常好的待遇——托勒密一世甚至委托德米特里制定王国的律法。在待在亚历山大期间,他主要致力于文学创作。在托勒密二世统治时,德米特里被放逐到上埃及,之后在那里因被毒蛇咬伤而去世。
因德米特里师从泰奥弗拉斯托斯,而泰奥弗拉斯托斯又师从亚里士多德,而亚里士多德又有一座私人的图书馆,所以,德米特里对亚里士多德的图书馆是非常了解和熟悉的。正是在他的帮助下,才逐渐建成了这座著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
亚历山大图书馆修建于皇宫中,有宽大的藏书库,有敞亮的阅览室。后来,由于搜罗的图书太多,而图书又都是用莎草纸或羊皮纸书写的,因为体积太大,这个图书馆很快就难以容纳,因此,到了托勒密二世时期,又在离皇宫不远的一个奉祀希腊-埃及大神萨拉匹斯的萨拉贝姆神庙中建立了这个图书馆的分馆。
但是,3 世纪的学者一般不分开提这两座图书馆,而是笼统称为“皇家图书馆”、“大图书馆”或“图书馆”。直到 4 世纪末,才有人分别提及两个图书馆之名。因子馆对外开放,又被人称为“外馆”,而称大馆为“内馆”。
当然,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兴起并非偶然,也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与先决条件的。
首先,亚历山大城优越的地理环境与安定的政局有利于通商往来、人口集聚、不同民族文明的融合发展,同时对埃及草纸技术的垄断等都加速了古亚历山大图书馆的产生。其所在的亚历山大城地处欧亚非大陆交界的地中海地区,起初为一个尼罗河三角洲西部不起眼的岛屿,却有着优良的港湾。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在征服埃及后,按照希腊城市的标准来设计和建造这个岛屿,希望将希腊文化经由这里输送到亚洲和非洲。后来的托勒密王朝将其作为埃及的新都,继续建造并最终建成世界级的城市。以上这些,就为亚历山大图书馆的产生,创造了物质基础和相关条件。
其次,亚历山大城的缔造者亚历山大出生在热衷于先进文化学习的马其顿王族,他热衷文化,提倡知识,后来埃及的继承者托勒密一世也沿用了亚历山大的文化政策。据说是为了“收集全世界的书”,把人类知识全部集中在一处的梦想,托勒密一世于公元前 3 世纪创建了亚历山大图书馆兼博物馆,开始成为古希腊文化的学术知识中心。这些又为这座图书馆的兴起创造了文化条件。
2.古亚历山大图书馆的繁盛
古亚历山大图书馆是与博学园、博物馆在皇宫一起兴建的,实质上是创立了一所无所不包的大学型综合体,经由托勒密二世、三世的扩充而成为希腊文化的知识中心。
亚历山大图书馆曾是地中海文明的太阳,它与亚历山大灯塔一起,是亚历山大城各项成就的最高代表。虽然它的建筑风格与构造,在现有的保存古代的文献中已找不到很详细的描述,不过据其时代特点、进行合理推测的话,其大概应该可能是融合了部分埃及等建筑风格在内的雅典式的典型建筑。
托勒密王朝为了使其国家成为希腊文化中心,将亚历山大图书馆建成当时世界上藏书最多、最全的学术研究中心。
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藏书非常丰富,它的藏书虽然以希腊的书籍为主,但因为亚历山大里亚的学者们有一种非常自由的学术风气,只要是学术著作,不管是哪个国家的都会收藏,所以也有不少其他国家的文献入藏。
据说当初建亚历山大图书馆唯一的目的就是“收集全世界的书”,实现“世界知识总汇”的梦想,所以历代国王甚至为此都采取过一切手段:下令搜查每一艘进入亚历山大港口的船只,只要发现图书,不论国籍,马上归入亚历山大图书馆。
犹太史学家约瑟夫斯给予详细记载,提到德米特里为埃及国王征集书籍,而且是竭力搜集“有人居住的世界的全部书籍”。“法勒鲁姆的德米特里掌握了王室图书馆,他急于征集图书,尽可能包括有人居住世界的全部书籍,他听到或者看到的有研究价值的书籍都会购买;他致力于满足国王的愿望,对投身征集图书的事业乐此不疲。”拜占庭的策策斯也称托勒密二世是一位知识崇拜者,通过德米特里等,以王室经费购入世界各地之书。
正是通过重金收购、征收复本、抄写、掠夺、骗取等种种手段疯狂地收集图书,亚历山大图书馆迅速地成为人类早期历史上最伟大的图书馆:拥有公元前 9 世纪古希腊著名诗人荷马的全部诗稿,并首次在图书馆复制和译成拉丁文字;藏有包括《几何原本》在内的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许多真迹原件;早在公元前 270 年就提出了哥白尼太阳和地球理论的古希腊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的关于日心说的理论著作;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的手稿真迹;古希腊医师、有西方医学奠基人之称的希波克拉底的许多著述手稿;第一本希腊文《圣经》旧约摩西五经的译稿;对医学也有贡献的古希腊哲学、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和学者阿基米德等均有著作手迹等等独一无二的孤本与手稿。此外,当时古埃及人及托勒密时期许多的哲学、诗歌、文学、医学、宗教、伦理和其它科学均有大批著述收藏于此。然后专门派人将收集到的图书分门别类、校勘、抄写,将多种文化的书籍、语言翻译成希腊文的作品,同时出售复本赚取利润。由于过大的藏书量,后来还在萨拉贝姆神庙中修建了分馆。
那么,亚历山大图书馆的藏书到底有多少?这个就说法不一了:10 万卷、 20 万卷、 50 万卷、 70 万卷等,这几种说法都有。
公元前 3 世纪上半叶,托勒密二世任命的世界上第一位图书目录员卡利马科斯(约前 305 -前 240 年),他说有 49 万卷。
但是,公元 2 世纪的古罗马文学家和语法学家奥卢斯·革利乌斯 (Aulus Gellius)在其著作《阿提卡之夜》和公元 4 世纪的阿米阿努斯·马尔切利努斯(Ammianus Marcellinus,约 330 — 约 395 年)在其《大事编年史》中,都认为是约 70 万卷(后者以拉丁文写成的《大事编年史》,记述了公元 96 — 378 年间的罗马历史,可视为塔西伦《历史》的续编)。
奥卢斯·革利乌斯说,“将近 70 万卷书在亚历山大的第一次战争中,随着该城的陷落尽遭焚毁”;阿米阿努斯·马尔切利努斯说,“独裁者恺撒统治时期,亚历山大城毁于当时的亚历山大之战,拥有 70 万卷藏书的宝贵图书馆被火毁于一旦。”
后来,拜占庭 10 世纪编成的《苏达辞书》(Suda lexicon)中提到,亚历山大图书馆所藏图书为 42.8 万卷;而其子馆还有 49 万卷,其中包含 40 万“混合卷”著作和 9 万“非混合卷”以及一些单卷本著作。伊恩·肖(Ian Shaw)认为在托勒密王朝晚期藏书不少于 70 万卷。伊伦斯(J.H.Ellens)认为,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馆藏接近 100 万卷,而雷诺兹(Reynolds)和威尔逊(Wilson)则提出古典作家所说的 20 — 49 万卷的数字是要打折的,坎弗拉则认为在 40 — 70 万卷之间。
中国学者刘文鹏和张强认为亚历山大图书馆的藏书量为 50 余万卷,杨巨平估计在 50 至 70 万卷之间。但是,不管怎么说,这都远超同时期帕伽图书馆的 20 万卷以及亚述尼尼微图书馆 25357 块泥版文书的数量。不过,古代的图书与近代的图书是不同的,古书是按“卷”来算的,而近现代书籍则是按“册”算的,所以,按照这种标准换算下来,亚历山大图书馆的 50 万卷,很可能相当于近现代的 10 万册左右。
由于这些藏书几乎涵盖了亚历山大帝国及周边一些国家几乎所有科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的主要著作,计有希腊文、古埃及文、腓尼基文、希伯来文等多个文种。所以可以这样说,地中海沿岸地区当时所有重要文献几乎都汇聚到亚历山大图书馆,使其成为古代世界第一座最大的综合性图书馆。因此,后人一般认为,亚历山大图书馆的藏书量鼎盛时约有 70 万卷。
但以上只是从历史学家记录的角度来分析和推测的。
其真实藏书的规模,如果从历史考据的角度来看的话,学界主流的说法则都承认其规模和影响力多少都有一些夸张的成分,而到底夸张放大了多少,其实也众口不一。
例如历史学家詹姆士·汉南曾经估算过,如果要收藏 50 万卷书籍的话,则需要 40 公里的书架,这也就说明亚历山大图书馆必须是一座非常雄伟庞大的建筑。但是没有任何资料提到过如此庞大的建筑。因为该图书馆的残迹还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所以它的总面积还无从知晓。
但是,我们应该知道,如此宏伟的建筑却无任何残迹,这似乎不太可能;而这些残迹又不见于任何历史著述,似乎则更加不可能。一个明显对比的事例就是,我们中国著名的圆明园也是被一把大火烧毁的,而且还被烧毁长达三个月的时间,但是不管怎么焚烧,其残存遗址却仍然还是存在的。而同属大型规模建筑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它怎么就被烧毁得连一点儿踪迹都没有了呢?
另外一个估算,也可以从卡利马科斯的馆藏编目记录作为理由和依据。卡利马科斯,传说是亚历山大图书馆的一个图书管理员。他对馆藏有过一个被称为《皮纳克斯》(卷录)的详尽记录,其中包含了摘要以及作家的生平传记。虽然现存的《皮纳克斯》本身只剩残片,但我们仍能得知,其包括 120 卷书,大约有 100 万字,但它远不能涵盖 50 多万卷藏书。因此,我们的结论是,亚历山大图书馆的面积可能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大,这种理解也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它的消失没有在历史上留下任何痕迹。有关它的数据,可能是由于在古代文献或其复制(很多年来,这些工作都是靠人工誊写,而那些版本可能也是多次复制了原稿)的过程中出现失误,导致对它夸张地描述。长久以来,由于缺乏更多翔实的证据,这些夸张的数据则成为了亚历山大图书馆神话传说的一部分。
再换一个角度,我们可以和其他大图书的馆藏进行类比,例如古罗马历史上最好的图书馆是图拉真图书馆,是公元 2 世纪的建筑,它大约有 2 万卷馆藏;帕比里庄园图书馆,因公元 79 年维苏威火山爆发,使其遗迹是如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图书馆,统计的实数也才不过 1800 卷的馆藏;君士坦丁堡帝国图书馆,由君士坦丁大帝始建于公元 4 世纪,到了 5 世纪,图书馆规模迅速扩大,顶峰时期的记载也就 12 万卷图书和手抄本;而更加现代的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在 1830 年也只有大约 20 万卷藏书。所以,不管是馆藏 70 万,还是 50 万,抑或降到 20 万,在那个更古老且只有莎草纸的时代,都很可能只是一个夸张加臆想的传说。
同时,其实还有一个很简单的逻辑,来说明其规模和原本的影响里要比传说中的更小。很简单,如果比之更早的古希腊个人的著述都可以上百万字地流传至今,那这个更具历史意义的图书馆的建成史、规制、馆藏却为何没有任何清晰的文献记录流传呢?
中国秦朝的阿房宫也是毁于战火,在原址文化层却能找到大量的碎瓦,烧毁的咸阳宫至今还可找到碳化物。此外关于这两宫的历史记叙也多不胜数,最著名的当属杜牧的皇皇巨篇《阿房宫赋》;唐朝高宗时期,洪州都督阎伯玙在很偏远的洪都重修了滕王阁,当朝才子王勃路过盘桓时,留下了千古名篇《滕王阁序》;而宋朝在岳阳重修了一个小小的岳阳楼,还专门请当朝文人范仲淹做传留记《岳阳楼记》;而与之对比的是,亚历山大图书馆那传说的规格之高雅,规模之宏大,而古希腊当时学人的著述能力应也不逊中国的唐宋时的文人了,为何却没有只字片语记录、赞誉一下史上这个气势恢宏、壮观非凡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呢?这个着实非常令人费解。所以,从这个逻辑来说的话,亚历山大图书馆它要么可能就根本不存在,要么在其时还是一个很不起眼或令人忽视的存在。总之,这部分还有许多未解之谜,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和发现。
至于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藏书的来源,则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 1 种方式:捐献。
亚里士多德的部分藏书可能捐献给了亚历山大图书馆(关于这部分图书是否给了亚历山大图书馆,或只是部分给了亚历山大图书馆,有不同说法)。
第 2 种方式:购买。
历代国王都不遗余力地搜寻图书,图书的来源通常是从各地购买,雅典和罗德有当时两处最大的图书市场。
托勒密王朝的国王经常派专人到各国用高价收购图书,只要在亚历山大里亚城出现好书,就有这个图书馆的人前去抢购(据《阿里斯提亚斯书信》记载:“法勒鲁姆的德米特里……预算宽裕,可用来收集。如果可能的话,全世界所有的图书,尽其所能,购买和誊写图书,以实现国王的目标。有一天国王问他……收集到的图书已有多少册了,他回答说:‘陛下,已有 20 多万册了;我将再接再厉,使总数达到50万册。’”)。
希腊作家阿忒纳乌斯(Athenaeus,170 — 230 )提到,托勒密二世购买了吕克昂学园教师涅琉斯(Neleus,生卒不详)手里的亚里士多德和其弟子泰奥弗拉斯托斯的全部手稿,“将它们和从雅典、罗德岛得到的书籍都转到了美丽的亚历山大里亚”,交给那里的图书馆收藏。
第 3 种方式:则是“借来”的。
图书馆还借来不少好书,抄成复本,但常常是把原书留下,而把劣质的复本还给人家。
例如根据 2 世纪的罗马医生盖伦(Galen,129/30 — 200)的记载,托勒密三世曾经颁布敕令,要求每艘驶入亚历山大的船只上的真本书籍都要归于亚历山大图书馆,而将其复制件归于主人,并为获取希腊珍贵手稿不择手段。
当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三大希腊悲剧家著作的“官方藏本”藏在雅典档案馆,托勒密三世以对雅典断供粮食为威胁,最终说服了雅典总督,允许他借出复制,为此托勒密三世还特地支付了 15 塔兰特的银币作为保证金,但是,人家将这些文献借到埃及复制后,却留下了原版而将复制品还给雅典图书馆。
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功能为藏书、培养学生(学生主要是希腊化的希腊人,也有埃及人,曼涅托就是在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成长起来的一个埃及人)以及科学研究。科学研究主要有校勘、医学和哲学。
此外,它还聘请各地著名学者担任图书馆馆长,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的历任馆长都是当时的学者、大学问家。例如,埃拉托色尼,是公元前 3 世纪最杰出的学者之一,他在各个不同的学术领域都做出了成就,其学术活动涉及诗歌、哲学、文学评论、地理学、天文学、数学等。他的最大成就在地理学领域,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尝试测量地球周长的人,他在《论地球测量》一书中还试图确定两地之间的距离及其经纬度。
同时,又邀请各地各类学者在这里进行研究创作,在提供巨大藏书的同时,给予其慷慨的薪俸和舒适的生活待遇。这些学者包括发现了杠杆定理和阿基米德原理的阿基米德、第一个编制图书目录的卡利马科斯、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埃拉托色尼等等文化名人,这些学者和其作品覆盖了天文、数学、医学、哲学、文学、历史等各个领域。
亚历山大图书馆,是古代世界第一座大型的综合性图书馆。它的建成与发展使各个地区的文明与知识不再局限于原地,希腊文明与知识由此输入亚洲、欧洲,希腊化地区包括埃及、波斯、印度等地。大量的书籍、文化被翻译成希腊文传播,知识成为了世界性的知识,促进了希腊化时代的繁荣。借由这个希腊世界学术研究中心的作用和独特的地理位置、托勒密王朝宽松的文化政策、优越的经济等,亚历山大城逐步取代雅典成为古希腊文化的中心。旧的雅典时代已经结束,亚历山大里亚成为新的文化中心。
3.古亚历山大图书馆的焚毁
古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兴建与繁盛是与托勒密王朝的兴起密切相关的。公元前 145 年左右,亚历山大图书馆第 6 任馆长阿里斯塔科斯,因卷入托勒密王朝内斗而被迫离开亚历山大城,之后不知道有谁来管理图书馆。而随着王朝内部斗争及罗马帝国及其文化的兴起,亚历山大图书馆也开始没落了,其最终消亡也充满神秘。
问题是,亚历山大图书馆是何时毁坏、怎么毁坏的?对此,长期以来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涉及到三场不同的战争和因战争而点燃的三把烈火。
第一场战争是罗马内战。公元前 48 年,罗马将军尤利乌斯·恺撒为追杀其劲敌庞培来到亚历山大城,随后介入埃及女王克娄帕特拉与其弟弟托勒密十三世争权夺利的内战。恺撒在后来撰写的《内战记》一书中说到,自己的舰只不但较少,而且又被切断陆上的淡水供应。因此,他不得不对敌人实行火攻,下令烧毁敌人游弋在海上和停泊在船坞中的船只。恺撒只是讲到这些,而没有提及火烧战船时是否殃及城中建筑。
关于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的命运,杨威理在其书中说道:“……这所世界闻名的图书馆后来的命运究竟如何呢?先人并没有给我们留下可靠的史料。公元前 48 年,恺撒率领的罗马军队远征埃及,据说亚历山大图书馆被毁了一部分。又传,公元前 41 年,罗马统帅马可·安东尼从小亚细亚的另一所有名的帕珈马图书馆把大约 20 万卷书,拨给了以美貌著称的埃及女王克娄奥柏特拉七世,作为恺撒军队破坏亚历山大图书馆的补偿。”
“看来,罗马统治初期,亚历山大图书馆还继续存在。不过到了公元 273 年,罗马皇帝奥勒良再次占领埃及,烧毁了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大部分……实际上,在公元 200 年以后,人们就很少提及这所图书馆了。”
同时,作为同时代的古罗马雄辩家、哲学家塞涅卡(约公元前 4 年-65 年)曾确实到过亚历山大城,他在其传世名著《哲学的治疗》之《论心灵的宁静》中说到,在恺撒发动的这场战争中,有 4 万卷书籍在亚历山大城遭到焚烧。
之后,公元 1 世纪末的希腊历史学家普鲁塔克(约公元 46 年- 120 年)在撰写恺撒传时,曾明确地提到,“恺撒对敌人采取火攻,‘大火在军用船坞蔓延,烧毁了大图书馆’。”
公元 2 世纪时的奥卢斯·革利乌斯说,有 70 万卷书在恺撒的第一次亚历山大战争中被烧毁。公元 4 世纪的阿米阿努斯·马尔切利努斯也说有 70 万卷图书在恺撒时被烧毁。
不过,也有人认为,恺撒时只是烧毁了海边的主馆,而它的另一个馆,即在亚历山大城西南地区的萨拉贝姆神庙建立的图书馆的分馆并没有被烧毁。而且,这个分馆在主馆被毁以后,成为该城市的主要图书馆。但据阿弗托尼乌斯记载,公元 391 年,萨拉贝姆分馆也被毁了。
另一场战争是公元 4 世纪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发动的宗教战争。主馆遭焚毁之后,位于萨拉贝姆神庙中的分馆则保存了下来。到公元 379 年,狄奥多西一世就任罗马帝国皇帝。他为巩固自己的统治,一方面进行武力征讨,一方面颁布敕令,将基督教定为国教,要求所有臣民都成为基督教徒。为赢得这场宗教战争的胜利,他大肆迫害异教徒,捣毁其宗教设施。公元 391 年,他下令拆毁亚历山大城所有异教教堂和庙宇。亚历山大城的基督教大主教圣·狄奥菲鲁斯带领狂热的教徒随即将萨拉贝姆神庙夷为平地。位于其中的图书馆分馆难逃厄运,许多书籍或遭抢劫,或被放火焚烧。从此,有六百多年历史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就荡然无存了。
上述两场战争焚毁了亚历山大图书馆,这本已确定无疑。可是,八百多年后,却又冒出一个新说,涉及另一场战争,即公元 7 世纪阿拉伯人对埃及的征服和占领。
公元 395 年,狄奥多西一世逝世,罗马帝国分裂,埃及由东罗马帝国拜占廷统治。公元 7 世纪,阿拉伯帝国在阿拉伯半岛崛起。
到了 642 年,阿拉伯军队在阿慕尔·伊本·阿斯率领下打败拜占廷守军,攻占亚历山大城。三年后,拜占廷皇帝君士坦丁派兵收复亚历山大城。随后,阿慕尔奉命再次出征,并于 646 年初再次占领亚历山大城。这些也都是历史事实。不过,他的占领与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存亡有无关系,此后五百多年中无人述及。直到 13 世纪,才有人演绎出一段有关他的“焚书”故事。
阿慕尔“焚书”之说主要涉及到 13 世纪出生在古埃及的历史学家伊本·基夫提。他在所著《贤人历史》中说,阿慕尔重新占领亚历山大城之后,一位早就同他相识的名叫约翰的文法学家表示,希望得到亚历山大图书馆的藏书。阿慕尔遂向哈里发欧麦尔请示,得到的回答是:“把你所说的书先翻阅一下。如果其内容与经书(指《古兰经》)相同,就无需保存;如果相悖,也无需保存,不妨销毁。”阿慕尔后来下令,将所有馆藏图书交给城里的 4000 多个公共澡堂作燃料,足足烧了 6 个月之久。
从 13 世纪以来的几百年中,阿慕尔“焚书”之说被阿拉伯乃至西方学者反复引用。直到 17 世纪,人们开始对此说提出质疑。对伊本·基夫提著作中阿慕尔“焚书”问题较早提出质疑的,是英国的阿拉伯历史学家埃尔弗雷德·乔舒亚·巴特勒( 1850 - 1936 )。他在《阿拉伯征服埃及史》中说,那位叫约翰的文法学家活动在 6 世纪中叶,不可能活到阿慕尔征服亚历山大城的时候;亚历山大图书馆的藏书大多用羊皮纸书写,而羊皮纸很难充作燃料。因此,他认为,将藏书充作公共澡堂燃料之说显然是虚构。当然,他的观点也遭到一些人的反驳。但是,支持他的人,从欧美到阿拉伯世界,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增多。美国著名阿拉伯历史学家菲利普·希提在所著《阿拉伯通史》(1937)中说:“这个故事杜撰得很巧妙,但是与历史事实不相符。”他认为,最根本的历史事实是,在阿拉伯人征服埃及的时候,亚历山大图书馆早已不复存在。
那么,伊本·基夫提这位阿拉伯作家杜撰这个故事的目的何在呢?
当代埃及历史学家穆斯塔法·阿巴迪在其专著《古代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存亡》(1990)中的解释是:当时正值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人们对古希腊典籍的兴趣倍增。而那些典籍的很大一部分保存在穆斯林世界的图书馆中。因此,这些图书馆就成为欧洲人觊觎的目标。地中海东岸特里波黎城图书馆的藏书,著名穆斯林将军和诗人奥萨马·伊本·蒙齐兹的大量私人藏书,先后都曾遭到正在进行东征的十字军的抢劫。这些事件引起阿拉伯人的公愤,十字军就反诬阿拉伯人“早就有焚烧图书的劣迹”。
同时,在同十字军作斗争的过程中,阿拉伯帝国统治者萨拉丁为筹措资金,曾将开罗公共图书馆中 200 多万卷藏书和叙利亚城市阿米德图书馆的 100 多万册藏书先后变卖。这不能不招致学人的严厉批评。于是,萨拉丁的一些支持者,包括同其关系密切的伊本·吉夫提,就起而为之辩解,编造阿慕尔“焚书”的故事,意在说明历史上焚烧图书都算不了什么,今日的变卖更无可厚非。
现今一些西方学者对阿慕尔“焚书”的故事则另有解释。他们认为,编造者的本意,很可能是为炫耀阿拉伯人当年打败强大的拜占廷帝国的“辉煌战绩”。岂料,这样的编造不但没有给阿拉伯人带来任何荣耀,反而带来“无尽的尴尬和羞辱”。这一点,肯定是始作俑者始料不及的。现在,亚历山大图书馆毁于罗马人发动的两场战争,基本上成为各国历史学家的共识。
因此,可以确切地说, 作为希腊文化的中心和象征,亚历山大图书馆确实实在在某个历史时刻被焚毁了,后人只能从零星的历史文献和几乎毫无线索的考古中去探究其两千多年前的模样。
4.古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启示与后世的传承
古亚历山大图书馆作为曾经历史上最大的图书馆是前无古人的,虽然它最终焚毁消失于历史长河中,但其历史功绩是不容抹灭的。它极大地推进了古代图书馆事业与工作的发展,其严谨而又创新的作风为图书馆的发展打开了一片天。其图书精神理念、场地与人员各司其职的设置、大量书籍的收集存储与翻译、开创性的图书编目工作与分类、古籍的考证与校定等将图书工作规范有序专业化,将图书馆工作发展为一种事业。其基本原则为后世图书馆的设立发展立下了典范,也同为近代大型图书馆所遵循。
亚历山大图书馆之所以能成为当时希腊化世界的学术研究中心、文化知识中心,一方面在于其君主的开明主导、政局的保障、地处三大陆中心地理位置的优势、经济的繁荣等,另一方面并在于其自身兼容并蓄、不断创新的精神和实践等。它所倡导的宽恕、差异、对他人开放等理念,令亚历山大城一时人声鼎沸,从皇家到普通民众,从著名学者到莘莘学子,从希腊到波斯,人们都集聚到这座城池,求学探知的种子在这里萌发茁壮成树直至一片知识的森林,各类学科都结出丰硕的果实并得以分享、传播。古代希腊文明与神秘的东方文明在这里连同冲突融合喷发出前所未有的能量,为世界文化和一千多年后的西方文明作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
虽然亚历山大图书馆本身不能安然幸存于今天,但其追求学问、探索未知、创造知识、乐于分享、海纳百川等等的庞大精神与高尚理念给后人以无限激励,也为后世图书馆的发展点亮了道路,后人从中学习、思考并付诸实践发展出自己的文化、理念等,再将这些文化、理念、知识等继续传承下去,闪耀千秋。
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的历史意义:“古代亚历山大图书馆的魅力在于它催生了一场至今仍无与伦比的科学运动。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古代亚历山大的学术成就对中世纪伊斯兰和基督教世界的学者,以及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人文主义者来说,犹如一盏指路明灯。或许可以说,在亚历山大之前,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是区域性的,但在亚历山大建成人类历史上第一座世界性图书馆之后,知识也就随之成为世界性的了。”
总体来说,在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建成之前,知识在地中海世界是民族性和地区性的。但在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和博学园建成之后,在亚历山大里亚形成了知识的“世界主义”。人们在这座城市里聚合和传播着希腊文明和东方文明的知识,“希腊化时代”由此有了“亚历山大里亚时代”的别名。 与文学相比,托勒密王朝的哲学就逊色多了。到托勒密王朝末期,亚历山大里亚才有了某种对哲学的关注,雅典仍是哲学的中心,但“吸引了全世界学者的亚历山大里亚作为世界科学和文学中心,却让雅典黯淡无光”。
上一篇:韩国r级男演员(探究韩国电影市场的性与暴力审查制度)
下一篇:十大烧脑哲学悖论之电车难题,道德主义还是功利主义?
最近更新人物资讯
- 青年节专题时文精选,1个专题+5篇模板+12篇范文+1个作文合集(角度+金句+精
- 最新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求(五篇)
- 赤坂丽颜值巅峰之作,禁忌之爱代表作品-高校教师成熟
- [王仲黎]人茶共生:布朗族茶文化话语中的生态伦理
- 北京文艺日历 06.12~06.18
- 有什么好看的少女漫画推荐?
- 为了孩子陪睡校长,请别拿这电影洗白
- 当贝市场tv版apk下载
- 茉
- BBC评出有史以来美国最伟大的100部电影
- 泰山岱庙古建筑之文化特色初探
- 阴阳五行学说范文
- 2022伦敦大学学院Bartlett建筑学院Part2毕业展
- 观看平凡英雄观后感1000字
-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二)古希腊艺术与神话
- 收藏 | 带你穿越500年,看一看这50位著名艺术家
- ab血型女人的性格
- 春节活动策划方案
- 为什么孕妇生产有危险时,部分丈夫和婆婆会选择保小孩?
- 《员工自发管理的儒家修为智慧》
- 菲律宾尺度片的全明星阵容,菲律宾女人质量这么高的吗?
- 文学课 | 韩少功:文学与记忆
- 《人性的污秽》中的伦理道德世界
- 宋惠莲背夫和西门庆幽会后自缢,看透情色表象下的死亡真相
- 秋波多少画(五代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