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读书输出,将书中知识转化为能力需注重5个要点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2-11-22
手机版

  学到了知识,不是为了存储,而是要以自身能量的形式加以输出。阅读的终极目的是运用,借此提升自身价值。

  读完一本书,也写了读书笔记,这仅仅是实现了知识的储存,或者说是知识的积累。当然,这也会对我们的人生和知识体系产生良性的影响,但不是最终的目的。读书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知识的有效输出,从而提升自身的价值。让自己变得博学的同时,具备更加丰富的技能,拥有更强大的生存能力,带着更能洞悉现实与未来的眼光,去适应社会发展与生活需求。

  徐捷在《深度阅读》这本书的最后一章“输出:把读到的知识转化成为能力”讲述了知识输出过程所需注意的要点和方法。非常浅显,易懂,大部分内容都可以接受,但有些内容可望不可及,需要经过筛选与我们自身相符的知识点和技巧。读书的输出,既要注重质量,也要兼顾有效性,知识没有达到优质的有效输出,价值提升也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

  将整章内容的知识点浓缩为5个要点,站在新手的角度进行解析,同时也作为个人读书笔记的另一种方式呈现出来。读书知识的输出过程,也是把书中知识转化为自身能力的过程,但必须牢牢掌握这5个要点,在转化结果才能得到最大的收获。或许有些知识点与原书偏差很大,但是实用性效果还不错的。

  《深度阅读》第十章封面1.读书输出,从分享知识开始,将知识“讲出来”

  读书的最终目的是将书中的知识转化成为自己的能力,从而提升自身的价值,这就是知识的输出。知识的获取最佳途径是阅读,而阅读可以积累知识,积累知识则需要输出,将知识化为力量,助力人生。知识输出的最有效方法则是分享知识,具体通过转述表达出来,需要读者将书中的知识“讲出来”,达到分享的目的。“讲述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将知识转化为沟通力,分享知识,无形之中转化成为自身的实力,达到了知识输出的效果。

  反复阅读一本书可以把书装进肚子里,但能够将书中的知识讲述出来大多数人做不到。这需要通过长期去练习,演讲实践,更是考验对知识的吸收程度。演讲的时间长短,深浅程度,读者的可接受范围等因素,淋漓尽致地把一个人肚子里的墨水量全部呈现出来。能够把一本书的知识讲述清楚,考验的是知识转化为沟通力的程度。并不要求每个人像大学教授那样滔滔不绝,至少可以把一本书的内容讲述清楚。

  讲解书中内容的能力的提高过程讲述时间长短,标志着对书中知识输出量的大小,时间越长,输出的量越大。当然,我们可以逐步提高,由一两分钟的讲述时间,慢慢提升到一两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在讲述过程时尽量引用书中的部分内容,形成“引用经典”的效果,再具体阐述。演讲,不仅能够实现知识的转化能力的输出,而且不断提升我们的口才。因此,读书的输出最好的方式则是演讲,将知识讲述出来。

  2.学会“RIA”模式,拆书为己用,提升知识转化能力

  “RIA”是一种拆书模式,将书分段分析与运用,逐步吸收、消化。“RIA”三个字母,代表拆书的三个步骤。第一步:R—复制原文;第二步: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第三步:A—从这个案例中收获到的。简明扼要地将“RIA”模式具体内容呈现出来,考验阅读者从读书到输出整个过程的吸收、消化效果。能够熟练运用“RIA”模式,也是知识转化能力的体现,特别是是第三个步骤“A”的收获。

  “RIA”拆书模式非常简单,每个人看了之后就可以掌握这种方法。无论是新手小白,还是行内高手,同样可以通过运用“RIA”模式快速成为拆书的行家。至于运用的深浅程度,就要取决于个人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与知识转化能力。能力强的读者,可以把书拆分得非常透彻,同时也收获丰富。拆书,也是把书中知识转化为自身能力的一个过程。

  RIA拆书的步骤知识的分析与运用能力,决定了从书中收获的价值大小。特别是在“A”中的收获,有些人会停留在表明上的收获,也有人收获更深层次的东西。比如有人可能会收获一些经验,有人会思考出如何运用的方法与技能等等,不同的人会得到与之相匹配的东西,但价值的含金量取决于知识转化的能力,即知识输出。

  3.将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利用优势与劣势,提高知识的利用率

  读了书,做了笔记,并不是阅读的结束,从某种意义上讲,恰恰是知识输出的开始。学以致用,能够“活用”知识化为自己的能力,才是读书的最终价值。运用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自己,可以巧妙地与现实生活中自己的优势与劣势相结合。无论是为了弥补劣质,还是把优势发挥到极致,知识获取的最佳途径都是读书。因此,知识的输出必须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符,才更显得有价值。

  为了填补劣势,可以选择性地注重这方面的知识输出,专注某一领域或技能的知识。可以通过学习书中人物的处事经验,再结合自己的现实,用知识来改变自己。从而达到合理利用知识的目的,也是读书价值的体现。没有目的地去读书,这种方式非常不可取,不仅浪费时间,还会把自己带入读书的误区。每次读完一本书,必须让自己有所收获,价值或大或小。

  专注自身优势,选择擅长领域的书籍,深挖专业知识,走上行业的巅峰。通过知识输出,将某一方面的知识形成完整的架构系统,自身专业技能提升到行业的领先水平,这是读书价值的另一种体现。优点更加优秀,最终成为某一领域的专才,业内的专家级别人物。如果想发挥优势,就必须关注这方面的知识输出。

  4.根据从书中获得的想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灵活制订行动计划

  我们从书中获得的知识,或者解决问题的方法,需要经过提炼,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地输出。书中大部分知识的价值是不可否认的,但是不经思考就去模仿,直接拿来就用,这种做法就非常糟糕了。从书中获得的想法,需要符合自身实际情况方可运用,才会有效果。如果有借鉴价值的知识,需要我们经过改进,直到符合自身实际情况。

  读书是有底线限制的,“拿来主义”的知识也需要遵循原则性。因为书中方法的环境与现实中自己的处境不一致,所提到的问题形成原因也不会与现实问题相同,所以我们必须懂得原则性改进。在知识输出过程,必须谨慎利用“拿来主义“三个原则分析其中的差异性。例如分析环境的不同性,分析问题源发的不同性,分析人的不同性。

  “拿来主义”的三个原则知识输出,更注重活学活用。收获了想法,值得庆幸,结合实际,才更有价值。有想法就需要有行动,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制订行动计划,让知识得到实际意义上的输出,读书的目的才得到体现。切勿纸上谈兵,空空如也,实践才是验证知识价值的最佳途径。

  5.学会向书本借智慧,用书中的知识弥补行动与目标间的差距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现实与目标往往存在差距,这差距的弥补必需具备足够的智慧,而智慧的获取的最佳方式就是读书。但书中的知识,必须经过推敲、凝练、转化成为与自身相符的能力。对书中的知识要有批判性分析,不能全盘接受,必须进行有价值观的筛选,对方法不断改进,拉近行动与目标间的差距。

  当我们距离目标更近的时候,更要注重知识量的积累,实现有效输出,才能够提升自身实力。将书中的智慧,转化成为自己的智慧,这一过程良性的行动改善循环。在良性循环中,知识的有效输出,逐步转化成为自己的能力。因此,通过向书本借智慧这种方式弥补行动与目标间的差距是可行的。

  对书中知识的价值观判断书中获取的方法论,需三思而后行,大部分都需要经过改进才可以使用。直接套用,达不到解决问题的效果,很有可能会产生新的问题,旧的问题没得到解决,新的问题又产生了,这就得不偿失,毫无意义,事倍功半。读书,是站在智者的肩膀上思考问题,借助他们的眼光看待现实中的自己,借鉴他们的智慧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模仿、套用。要实现知识的有效输出,我们必须跳出这样的迷雾区,看清楚书籍与现实生活的差异。

  结语:

  读书,做笔记,是知识的积累,也是知识点的输入,将书中的知识点存储到自己的大脑中。仅仅停留在这样的点上,显然不会将知识的价值发挥到最大。这必须经过知识的有效输出,将知识转化成为自身能力,放大知识的价值,达到自身的增值。书中的知识输入大脑,经过炼化,成为自己的知识,转化成为能力,才是有效输出。

  在实现有效输出的过程中,要敬畏知识的底线与原则性,追求质量和有效性,也需要讲究方法与技巧。读书的优质、有效输出,书中知识转化为自身能力的过程,我们需要注重这5个要点,熟练掌握其中要义,才可以更好地发挥价值。

  ① 读书输出,从分享知识开始,将知识“讲出来”;

  ② 学会“RIA”模式,拆书为己用,提升知识转化能力;

  ③ 将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利用优势与劣势,提高知识的利用率;

  ④ 根据从书中获得的想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灵活制订行动计划;

  ⑤ 学会向书本借智慧,用书中的知识弥补行动与目标间的差距。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举报/反馈

上一篇:四声八病一文搞定 您知道哪些必须要注意哪些不必太在意吗
下一篇:桃树叶,生在农村不起眼,用来煮水好处多,杀虫止痒,省钱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