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南凉北凉、西秦吐谷浑环绕的乙弗勿敌国,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2-11-22
手机版

  源起于蒙古高原的乙弗鲜卑,随着鲜卑民族大规模的迁徙,经过长途跋涉徙至漠南,这时又适逢三国曹魏任镇西将军、都督陇右诸军事的邓艾迁数万鲜卑于雍、凉之间。于是,居于盛乐的乙弗鲜卑中也有一部分,随着这数万鲜卑一同迁入了雍、凉地区。

  

  这部乙弗鲜卑在雍、凉地区居住后,不久便发生了由于晋武帝泰始四年至五年(268一269)“颇有水旱之灾”、“比年不登”,而引发的河西、陇右一带羌、胡等少数民族的小动乱。

  面对这种状况,晋朝统治者如果能够采取任何可以缓解矛盾的赈济和安抚措施,是完全可以安定局势的。但是他们却出于对散居内地少数民族“必为害之势”的考虑,反而“分雍、凉、梁州置秦州”,并且任命有勇无谋的武夫胡烈为秦州刺史。

  

  胡烈上任后便立即采用高压手段来压抚骚动,这更加激化了这一带羌、胡等少数民族与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终于激发了从泰始六年(270)开始的以秃发树机能为首的西北各族长达十年的反晋斗争。

  秃发树机能领导的由河西鲜卑等众多少数民族部落组成的起义队伍,先后击败了胡烈和石鉴,影响波及到了从汉代以来入居当时北地郡的匈奴、屠各、卢水胡和羯胡等北地胡。这些北地胡于泰始七年也发动了起义,进攻金城郡,打败了与胡烈一样专事武力的凉州刺史牵弘。秦、凉二州刺史的相继败亡,惊动晋朝统治者。

  

  可见,秃发树机能的起义使晋王朝伤透脑筋。然而树机能并未就此止步,而是继续向凉州金城以西发展,其影响日渐扩大,最后尽取凉州之地,阻断了晋与河西的交通,控制了河西之地。直至咸宁五年(279)秃发树机能兵败被马隆所杀,反晋斗争失败。

  这些入居河西、陇右等地的鲜卑等部落,势力有所衰退,逐渐分处于河西各地。乙弗部大约也是在此时在廉川一带落了户。

  

  后来张轨建立的前凉,占据河西之地,统辖了包括乙弗鲜卑在内的河西之鲜卑。晋孝武帝太元元年(3790,前秦灭前凉,基本统一北方。于河西之地置凉州,任梁熙为刺史。

  但前秦符坚在晋孝武帝太元八年涩水之战败于东晋后,北方再度分裂,各少数民族纷纷建立政权。其中河西之地及其所住居民,又被氏族吕氏建立的后凉所辖。然而,吕光在河西的统治并不是十分稳固,时有叛乱发生。

  

  大约公元395年之后不久,乙弗鲜卑部落在征服了当地的羌族部落后,便在青海湖湖滨建立政权—乙弗勿敌国。由于青海湖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乙弗勿敌国的人、畜都有较大发展,在融合了世居“西海”(青海湖)地区的卑和羌人后,形成了一个众有万落的游牧部落国家。

  

  1、与南凉之关系

  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本身以游牧经济为主的特点,必然会与附近的其它政权发生密切的关系。与乙弗勿敌国关系密切应属南凉、西秦、北凉三个政权中,要数南凉与其关系最为密切。

  

  东晋隆安年间(397一401),河西地区的各民族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的争夺愈演愈烈。此时,羽翼己丰的秃发乌孤决意摆脱后凉的控制。晋隆安元年(397),秃发乌孤即“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西平王,”并一举夺取金城、乐都、徨河、浇河三郡纷纷降归秃发乌孤。

  同年八月,后凉统治阶级内部又发生了叛乱事件。这次叛乱事件破坏了乙弗人的正常生活,但因杨、王败窜而来,去无定向,持续时间不长,所以乙弗人的损失有限。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乙弗勿敌国不得不名义上臣服于勃兴的南凉政权,但南凉一直忙于与周边强国的战争,无暇西顾。实际上,乙弗勿敌国依然独立如故。

  

  南凉后期,面临着“天时地利人和全崩的悲惨局面”,这种情况下,衰弱的南凉政权仍然穷兵黩武,力图使用武力来解除周边侵逼。正在此时,聚居于青海湖一带的乙弗、契汗等部皆叛南凉,秃发傉(nù)檀即欲借此机会出击乙弗、契汗等部,掠取物资,以解国内饥馑。

  义熙十年五月,秃发傉(nù)檀率兵七千,由乐都出发,翻赤岭,达青海湖滨,袭击乙弗勿敌国,抢掠乙弗鲜卑各种牲畜四十余万,乙弗勿敌国遭受了巨大损失。然而秃发傉(nù)檀却过分低估了西秦的实力,就在这时,西秦王乞伏炽磐果然率骑二万乘虚袭击乐都,不过一旬,乐都城即破,俘虏南凉太子及其百姓万余户。

  

  消息传到傉(nù)檀军中,众多叛逃,秃发傉(nù)檀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向西秦投降。由于秃发傉(nù)檀的军队四分五裂,因此,此次所劫的财物也大多还是由乙弗人收笼了回来。

  作为南凉的近邻乙弗勿敌国,在面临南凉这样一个不断强大起来的强邻时出于自保的考虑,臣服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在南凉国泰民安时乙弗勿敌国也能与其相安无事,然而一旦这个强邻出现危机时,便会对比其弱小且又较为富庶的乙弗勿敌国发动进攻,以转嫁危机。

  

  2、与西秦之关系

  建立西秦的乞伏鲜卑,在陇西鲜卑中的地位,如同秃发鲜卑在河西鲜卑中的地位一样,乞伏鲜卑是在迁徙过程的同时不断兼并、征服那些早已迁入陇西地区的其它鲜卑部落,因而势力发展很快,并且早在晋孝武帝太元十年(385)就建立了西秦政权。

  

  但由于西秦仅占据了陇右西部,且四面强敌压境,西有后凉、南凉,南有吐谷浑,东有后秦。在西秦乞伏乾归太初十三年(400)以前由于忙于与后凉、吐谷浑的连年征战,而被正在西进的后秦击败而亡,但其势力仍然存在。后来随着东面的后秦日益衰弱西边的南凉与北凉陷于连年征战,而元气大伤。

  南面的吐谷浑树洛干虽年少有为,但还不足以构成威胁。所以从太初十四年至更始元年(401一409)乞伏氏经过九年的努力又重新复国,并且从此进入了复兴和强盛时期。在此后的短短四年间,西秦先后在对后秦、南凉和吐谷浑的战争中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就在西秦永康三年(414),西秦乘南凉疲于应对与北凉的连年征战,日益衰弱,仍然穷兵黩武西征乙弗勿敌国之机,没有费多大力气,就一举灭了南凉而据其地,这自然引起了早已企图兼并南凉的北凉沮渠氏的不满。

  第二年,开始搞事,以左卫将军匹达为湟河太守,派遣匹达西击乙弗勿敌国的乙弗窟乾,降其三千余户而归。乙弗勿敌国受到了建国以来,又一次较为沉重的打击,国家的人、畜损失惨重。

  

  兴盛起来的西秦,在成功地将北凉的势力逐出河湟后,又将注意力转向东面,以扩大东边的势力。对日渐衰弱的后秦发起了进攻,同时也对南边日益兴盛的吐谷浑采取了攻势。虽乙弗勿敌国为求自保,一部分归附西平,一部分继续在青海湖一带,乃至向更西的方向发展。

  可以说,虽然南凉灭亡了,但是乙弗勿敌国并未因此而摆脱屡遭侵扰的命运。它仍然不断地受到来自西秦的威胁,迫于无奈乙弗勿敌国最终还是选择了归降西秦以保全其部众。

  

  3、与北凉之关系

  与南凉立国同时,后凉匈奴人沮渠蒙逊在张掖地区发动叛乱,拥立后凉建康太守、汉族人段业为“凉王”北凉政权建立。

  

  为了使刚刚建立的政权得以巩固和发展,蒙逊随即奉表入贡于当时最强大的后秦。又结好于秃发南凉,并于晋安帝元兴二年与南凉共攻分崩离析的后凉吕隆,吕隆随请降于后秦姚兴。此后北凉转而又集中力量与秃发南凉和西凉争夺河西。往后打了一系列的仗,南凉却越打越弱。

  乙弗勿敌国被当成了南凉加血包,被打的不轻。像乙弗勿敌国这样在夹缝中生存的政权,总是不断被强盛起来的政权所征讨,在屡遭威胁后,乙弗勿敌国不得不再一次臣服于北凉以期自保。

  

  总的来说,十六国时期在青海湖滨建立的乙弗勿敌国,从建国之前就与其周围的少数民族政权及部落有着密切的联系。建国后不久,其东面的南凉便强盛起来,乙弗勿敌国不断受到侵扰,因此出于自身安全的需要,乙弗勿敌国选择了臣属于南凉王国。

  但是偏安一隅的乙弗勿敌国仍然受到强敌的垂涎,正是因为南凉对乙弗勿敌国的一次不当出征,直接导致了南凉的灭亡。继南凉亡国之后,乙弗又与西秦以赤岭为界。这时的西秦势力正盛,不断向周围扩张,乙弗勿敌国也不免受到冲击,多次受到攻击,最后被迫归降于西秦。

  

  西秦与北凉在河西地区形成对峙之势,北凉不时会南下对乙弗勿敌国进行侵扰,使得乙弗勿敌国在不堪重压的情况下,不得不再一次臣服于北凉,其后最终为吐谷浑所并。可以说,在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群雄逐鹿的情况下,像乙弗勿敌国这样的小国,以及许多生活在其周围如折掘、契汗等青海鲜卑部落的命运都是非常相似的。

  正是由于他们千方百计的周旋于各个政权之间,才能够使这样小的部落国家在众多强邻的压迫下得以保全下来。

  举报/反馈

上一篇:你 Follow 了吗?日本艺能界 Instagram 人气排行榜大公开,看哪
下一篇:日本评选最美20代单身小姐姐前5!网友:比最美女高中生靠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