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山碧螺春:江南春色 只此青绿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2-11-22
手机版

  一杯碧螺饮尽江南春色

  

  碧螺春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金庭植茶已有1900多年历史,是洞庭山碧螺春茶的主产区之一。西山岛上缥缈峰西北麓水月坞是碧螺春的发源地。水月坞因坞中水月禅寺而得名。寺中僧人所植水月茶,又称小青茶,乃是碧螺春的前身。

  

  金庭最早产茶文献记载,见于唐代茶圣陆羽《茶经》(卷八)。唐至德二年(757)三月,经好友皎然和尚介绍,陆羽与诗人刘长卿一起到太湖西山考察茶事,找到包山寺主持维谅和尚,经维谅介绍,前往水月寺,到寺旁墨佐君坛边采茶品茶。陆羽好友诗僧皎然也慕名来访,并写下《访陆处士羽》诗。从此,水月坞水月茶(小青茶)逐渐闻名于世。

  

  北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 1084年)记载:“洞庭出美茶,旧入为贵……”“近年山僧尤善制茗,谓之水月茶,以院为名也,颇为吴人所贵。”水月寺内刻于明正统十四年(1449)“水月禅寺中兴记”碑,有宋代文学家苏舜钦诗:“无碍泉香夸绝品,小青茶熟占魁元”。至明末清初,小青茶因香气浓烈,称“吓煞人香”。

  

  相传清康熙帝南巡至浙江回京,途经苏州,江苏巡抚宋荦以洞庭山“吓煞人香”茶进献,康熙帝饮后大加赞赏,因见其茶“清汤碧绿,外形如螺,采制早春”,赐名为“碧螺春”。

  

  传说,碧螺春茶卷曲如螺的炒制手法,最早便是由水月寺僧人受佛祖头上螺状发型启发而发明。

  好山好水出好茶那茶为什么这么香呢?

  这离不开碧螺春的种植方式和炒制技艺

  种植

  西山茶树历来多混植于花果林间,随山势地形错落分布,很少成行成片规整种植。山民们将碧螺春茶树与青梅、枇杷、柑橘、杨梅等各种果树复合种植,在“月月有花、季季有果”的西山岛上,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采摘制成干茶后,便自然而然带着独具一格的花果香味了。

  

  2020年1月,江苏吴中碧螺春茶果复合系统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评选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成为苏州首个国家级农业文化遗产。

  

  炒制

  古人们称碧螺春为“功夫茶”。高级的碧螺春,茶芽之细嫩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碧螺春制作技术要求高。采摘后还要经拣剔,上锅高温杀青、热捻整形、搓团显毫、文火焙干,前后共有 6 道基本工序。

  

  其炒制要点为: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揉炒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洞庭山碧螺春炒制技艺已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茶香扑面,清香四溢。

  

  阳春三月好时节,饮一杯洞庭山碧螺春,品一品江南独有的“青绿”。

  (来源:苏州太湖西山岛 责编:薛文杰)

  举报/反馈

上一篇:名侦探柯南:跟柯南五五开的人还有很多!他才是隐藏实力的那个人
下一篇:2019年红遍日本的观光列车TOP10,有你坐过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