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乎情止乎礼义的音乐美学观点,有哪些标准你知道吗?
本文乃作者金涛说文化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发乎情止乎礼义”的音乐美学观点西汉时对于音乐美学思想的论述还有《毛诗序》、《新论琴道》、《乐记》、《白虎通》等,强调乐之“发乎情止乎礼义”的音乐美学观点,提出音乐的存在意义不在于满足人之审美需求,而在于禁止“淫邪”等不合礼的观念和行为;不在于抒发人之丰富情感,而在于达到端正人心的目的,故对音乐美学思想提出以下标准。
以德抑情如上所说
汉代音乐美学思想既承认音乐是心灵的艺术、感情的艺术,又强调乐中感情不能任其泛滥,而要有德性的节制,这是合理的;但它不是从人的需要出发,而是从维持等级统治的需要出发,所以它规定用以节制乐中之情的不是任何其他德性,而是以德抑情,虽然提出“乐者,心之动也”的命题,突出了音乐表现对象的主体性,却不给人心以主体的地位,而以外在的德、礼束缚人心,以致从根本上否定了音乐的主体性。
白虎以度限声如上所说
汉代音乐美学思想既承认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又强调乐中之声不是自然之声,而要有度数地节制,这也是合理的;但它不是从人的审美需求出发,所以规定乐中之声必须以平和为度,即必须“进旅退旅,和正以广”,“皆安其位而不相夺”,“百度得数而有常”,不许突破,不得变革,所以它又认为理想的乐必定平易,把雅颂之乐奉为音乐的典范:《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礼记乐记》。
如《正义》所说“弦声既浊,瑟音又迟,是质素之声,非要妙之响。以其质素,初发首一倡之时,而唯有三人叹之,是人不爱乐。虽然,有遗余之音,言以其贵在于德,所以有遗余之音,念之不忘也”。对郑卫之音的艺术形式则也予以否定,说:“郑音好滥淫志,宋音燕女溺志,卫音趋数烦志,齐音敖辟乔志”。此四者,皆淫于色而害于,《魏文侯》因此《乐记》虽然提出“声者,乐之象也”的命题,却不主张充分发挥声音的表现力。
清庙以道制欲如上所说
《乐记》和《荀子乐论》一样肯定。“乐得其道”,否定“乐得其欲”,肯定“乐得其道”,认为音乐审美应“非听其铿锵而已”,而要“有所合之”,是合理的。重德轻艺因为汉代音乐美学思想不把音乐当做审美的对象,而将它视为教化的手段、政治的工具,突出地强调“德音之谓乐”,《乐记》必然导致重德轻艺的结论。
认为,乐者,非谓黄钟、大吕、弦歌、干扬也,乐之末节也,故童者舞之。铺筵席,陈尊、俎,列笾、豆,以升降为礼者,礼之末节也,故有司掌之。乐师辨乎声诗,故北面而弦;宗、祝辨乎宗庙之礼,故后尸;商祝辩乎丧礼,故后主人。是故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后。是故先王有上有下,有先有后,然后可以有制于天下也。《礼记乐记乐情》。
黄钟以上观点表明,汉代音乐美学理论体系是以“善”为根基,即以“礼”所规定的“德”为根基。这就必然使“心”与“声”束缚于“德”,“真”与“美”屈从于“善”,使音乐沦为礼的附庸、政治的奴婢,失去独立的地位与自由发展的可能。但它却像董仲舒哲学思想一样满足了封建大一统时代的需要,东汉初年,其思想又被采入《白虎通》,成为官方思想和统治思想。
音乐的美育、教育功能汉代音乐美学思想认为音乐的美育、教育功能,必须强调其政治、道德的标准。所谓“德成而上”,就是说有了合乎“礼”的思想感情一“ 德”才是上等作品,艺术标准在这种意义下是次要的,所谓“艺成而下”。但是,并不是说“艺”是无关紧要的,指出音乐是“德”开出来的花朵,它引人喜爱,总不能没有颜容与芬芳,所以音乐必须要有艺术性,必须“治其饰”,就是说要用美的形式表现出来。
铺筵席使其声足乐而不流,使其文足论而不息,使其曲直、繁瘠、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而已要使音乐的曲调、词及各种美的形式和表现手法“曲直、繁瘠、廉肉、节奏”都符合内容的要求,能感动人们的向善之心。这样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作品,才是应该提倡的“德音”、“和乐”。
在论音乐的美育功用时,《汉书礼乐志》论述道:王者未作乐之时,因先王之乐以教化百姓,说乐其俗,然后改作,以章功德。其主要观点:指出美育尤其是音乐教育有“虚己竦神”,汉代音乐美学思想即使人无所抗拒,“说而承流”,即寓教于乐;“化上迁善,而不知,所以然”,即潜移默化的特殊功效。这是对《庄子》、《淮南子》上述思想的继承与发挥,其说无疑符合音乐鉴赏与音乐教育的特征。
花朵此处又指出音乐中“仪”、“声”、“诗”、“数”的不同功用,认为“仪”可悦人之目,“声”可动人之耳,使人德和,“诗”可感人之心,使人志正,“数”(声、律之数,舞佾之数等等)可使人知法守礼。由此可见作者对音乐(乐舞)各构成要素的特征有深刻的了解。
其中“音声足以动耳,诗语足以感心,故闻其音而德和,省其诗而志正”四句涉及“诗”、“声”的特征与功用,认为声以其“和”动人,故能使人性情和平,诗语有理性因素,故“省”诗能使人志正。此处说音乐可使“鬼神飨”、“群臣和”、“万民协”、“鸟兽感应”、“万物不天”、“天地顺而嘉应降”,从而得出“故乐者,圣人之所以感天地,通神明,安万民,成性类”的结论。
鸟认为音乐能调阴阳,故可与天地、四时、万物相通,与鬼神相通,礼乐思想与阴阳五行、“天人感应”音乐思想在此已合而为一。此处认为音乐的功用在禁情、节事,认为乐。须有节,有节能使人“和平寿考”,无节则使人“生疾而殒性命”,这是对春秋末期音乐医疗、音乐养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参考资料《汉代音乐文化研究》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人物资讯
- 青年节专题时文精选,1个专题+5篇模板+12篇范文+1个作文合集(角度+金句+精
- 最新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求(五篇)
- 赤坂丽颜值巅峰之作,禁忌之爱代表作品-高校教师成熟
- [王仲黎]人茶共生:布朗族茶文化话语中的生态伦理
- 北京文艺日历 06.12~06.18
- 有什么好看的少女漫画推荐?
- 为了孩子陪睡校长,请别拿这电影洗白
- 当贝市场tv版apk下载
- 茉
- BBC评出有史以来美国最伟大的100部电影
- 泰山岱庙古建筑之文化特色初探
- 阴阳五行学说范文
- 2022伦敦大学学院Bartlett建筑学院Part2毕业展
- 观看平凡英雄观后感1000字
-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二)古希腊艺术与神话
- 收藏 | 带你穿越500年,看一看这50位著名艺术家
- ab血型女人的性格
- 春节活动策划方案
- 为什么孕妇生产有危险时,部分丈夫和婆婆会选择保小孩?
- 《员工自发管理的儒家修为智慧》
- 菲律宾尺度片的全明星阵容,菲律宾女人质量这么高的吗?
- 文学课 | 韩少功:文学与记忆
- 《人性的污秽》中的伦理道德世界
- 宋惠莲背夫和西门庆幽会后自缢,看透情色表象下的死亡真相
- 秋波多少画(五代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