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前沿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2-11-23
手机版

  皮肤等骨髓以外的组织受到白血病细胞侵犯形成髓外肿块的现象称为髓外浸润(extramedullary infiltration,EMI),是预后不良的重要伴随症状。对于EMI发生机制及其对疾病进展的影响仍然知之甚少,临床治疗中更缺乏有效的干预手段。

  2022年11月2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卢莹研究员/课题组长联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闫金松主任医师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夏立副教授在《Blood》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C1Q labels a highly aggressive macrophage-like leukemia population indicating extramedullary infiltration and relapse的长文论著。

  

  ?

  该研究通过单细胞测序比对骨髓(BM)和皮肤浸润灶,发现补体C1Q+巨噬细胞样亚群在皮肤EMI样本中富集, 并在多名AML患者中证实了该亚群的存在。研究者进一步收集大量发生/不发生EMI的患者样本,通过外显子测序、RNA-seq和定量蛋白组学结合公共数据的分析,提出了补体C1Q与EMI之间的相关性,并描绘了临床发生EMI患者的细胞遗传学、转录组及蛋白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C1Q作为无病生存期(DFS)的独立预后因子,为临床AML的患者分层提供了参考。

  此外,研究者在PDX小鼠模型中重现了AML细胞皮肤浸润的临床表型,并通过建立多名AML患者的PDX模型及CDX模型,反复验证C1Q+巨噬细胞样亚群与EMI及疾病进展的相关性。机制研究中,研究者建立了AML细胞与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共培养体系,发现C1Q通过与成纤维细胞表面的C1Q受体相互识别促进EMI的发生,并开发出阻断C1Q与其受体相互作用的单克隆抗体抑制AML细胞的迁移。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了补体C1Q是髓外浸润的分子标志物,皮肤成纤维细胞在促进AML细胞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相关研究成果尤其是单克隆抗体的临床转化应用有望使发生皮肤EMI的患者获益。

  

  卢莹研究员于2020年加入新华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担任课题组长。目前以通讯作者在Blood、Haematologica等学术期刊发表系列研究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科学基金6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卢莹课题组研究工作集中在组织微环境细胞交互作用的机制及临床转化,尤其是通过构建系列PDX模型,探索疾病异质性及个体化靶向治疗策略的开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依托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皮肤中心(科),整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优质的临床和科研资源于2017年批准成立,聚焦疑难重症皮肤病的发病机制、诊断与干预开展研究。在研究所所长姚志荣教授带领下,新华医院皮肤科和皮肤病研究所在临床、科研、学科团队建设、成果转化方面均取得长足进步。

  曾先后获得了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等多个重大项目资助,在《Am J Hum Genet》、《EMBO Mol Med》、《J Allergy Clin Immunol》、《Nat Genet》、《Lancet Infect Dis》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系列论著,先后获得华夏医学科技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等奖项。研究所欢迎对此研究方向感兴趣的博士后,博士生和硕士生加入。

  原标题:《科研前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卢莹研究员课题组论文刊发于国际权威期刊《Blood》》

上一篇:当毛利兰和她的原型工藤静香结合在一起时,画面太美,快要沦陷了
下一篇:韩团的奇怪编舞,朴彩英打Lisa臀部,EXO几个人抢一个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