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默:拜登兜售“印太经济框架”:看似多边主义,实则更像新殖民主义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2-11-23
手机版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雁默】

  5月22日,美国总统拜登乘坐专机抵达日本东京,开始了为期3天对日本的访问。这是拜登任后第一次访问日本。

  5月23日,拜登正式启动“印太经济框架”,此框架启动时能集结多少成员国,将成为“美国在印度太平洋地区影响力的重要试金石”。

  

  5月23日,岸田文雄与拜登出席欢迎仪式。图源:澎湃新闻

  印太经济框架(以下称IPEF)就像宿便,始终卡在美国的直肠里,直到拜登访日,IPEF仍无具体细节可供检视。

  对IPEF的基础认知是,它必须同时满足美国蓝领劳工,以及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军事政治利益,缺一不可。此目标高难度,即便此框架没有涉及任何假定对手,也是几乎不可能的,道理很简单,国际交往的本质是“舍与得”,如自由贸易协议,其精神就是体现“舍得”,但IPEF不是自贸协议,而是只有“得”而无“舍”的交往规范,那就是一张废纸。

  简言之,IPEF是令人心生警惕的“双赢模式” —— 我美国赢两次。它看似是多边主义,却更像新殖民主义。

  不过,话说回来,尽管看衰IPEF的舆论占多数,连美国民代都批评这是TPP的弱替代,但我们仍不能小看其破坏性,因为东盟不是没有松动迹象,如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近日就鼓励东盟成员加入IPEF。

  除了新加坡外,东盟成员中,可能持续亲华政策的菲律宾新政府也表态欢迎。泰国则批准了一份声明,通知美国参与谈判。

  在许多对IPEF不利的言论氛围下,何以李显龙鼓励东盟成员加入?此举对中国又释放了什么信号?

  东盟不愿反华,也不愿反美

  看东盟的态度的基本认知是,他们不愿反华,亦不愿反美。虽然许多舆论强调,这次东盟成员访美对拜登而言收获甚微,华盛顿智库CNAS甚至批评美国只投资东盟1.5亿美元,无法与中国投资的15亿相比。但也不能忽略一个事实,东盟有八国领袖顶着疫情,仍长途跋涉应美国之邀进行访问。

  这代表东盟清晰地昭告天下,中美之间他们绝不愿选边站,另一方面,两边都不想得罪。美国围困中国的阳谋,他们心里都清楚也排斥,不过这不代表东盟不想从美国方面要到好处。摆眼前的现实是,中国崛起势头仍未停止,而愈是如此,美国就愈想拉拢中国邻居。

  因此,就算IPEF是鸡肋,作为一个整体的东盟,也不好表现得太过决绝,相反地,他们大可期待美国以更柔软的身段对待东盟。“IPEF不是铁板一块,现在食之无味,不代表未来也是”,这恐怕才是东盟的真实心态。

  在5月与美商务部长和美国商界交流时,李显龙具体建议“IPEF应该包含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以及基础建设领域之合作”,也呼吁“美国和东南亚加强在人力资源发展方面的合作,并共同提高供应链韧性”。

  此外,李显龙提出了但书,期盼IPEF要有包容性,并能为成员带来实质利益,以吸引更多国家参与。与新加坡此项谨慎态度一致的还有印度尼西亚与越南。东盟国家对IPEF最大的忧虑,就是怕美国分化这个联盟,将一些最亲华的成员排除于框架外,破坏此联盟的团结。

  除了拜登决策小圈圈,几乎所有观察者都批评IPEF缺乏诱因,原则上这样的批评是正确的,但也不代表完全没有诱因。

  此前我已提过,在“供应链韧性”这一环节,能在美国市场取代“中国制”,或在供应链上减少对中国的依赖,都算是诱因,即便没有关税减免。印度就对此兴致高昂。

  问题在于,此诱因之所以不够强烈,原因在于IPEF成员必须受到许多约束,如(对美有利的)贸易规则,严格的劳工环境等,但收获不成比例。更别说还要冒着得罪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风险了。

  需要强调的是,“不希望将中国排除出供应链”以及“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两者并不矛盾,前者是不希望断了财路,后者则是“风险管理”,特别在近两年因疫情与战争发生了供应链紧张的问题,任何受到影响的经济体都会希望分散风险。

  期待美国将IPEF调整成TPP

  全球化不会死,但会变形,毕竟,世界产生了意外的动荡,此前的全球供应链确实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很难维持原状。

  值得一提的是,台湾傻傻地想蹭进IPEF,殊不知这个框架也在针对半导体供应链过度集中于台湾的问题。别忘了,新加坡也有半导体产业,而且正图积极发展,全世界都不乐见台湾独占大饼。

  还有许多前瞻性产业,如AI、自动化、新能源、先进制造业等,东盟国家都希望提升自己的未来实力,科技强权美国愿助一臂之力,何乐而不为?而美国已宣布释放教育利多,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开办课程,为东盟成员的公务员提供培训。这虽不是新东西,但毕竟是东盟需要的东西,也代表美方或将释出更多好处。

上一篇:挖到宝了!广元昭化美食pēng香
下一篇:朱彝尊《鸳鸯湖棹歌》中的嘉兴历史人文风貌3|咏苏小小墓 咏渚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