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Essay应该是有怎样的写作结构呢?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2-11-23
手机版

  一篇好的essay应该是有怎样的结构呢?很多人会自然而然的去想到“五段论”

  

  它作为一种常规的写作框架还是很好的,对于informal response paper就很合适。

  如果学生脑子里就只有五段论那么反而不好,每次遇到essay就习惯性的去罗列观点,而不是构建内部联系,思维停留在表层。

  忽略梳理观点之间的关系,整篇essay读起来就没有cohesiveness,完全不流畅。

  而且这种机械化的格式,适合套用到大部分的论文中,导致你只顺着这个思路走,只记得建立结构,反而忽略了读者想看什么,忽略了建立个人风格所以,我实际上并不推崇“五段式”的写作结构。

  

  其实没有应该不应该,很多时候,都是你自己个人总结的规律,如果直接说一个框架,那么和“五段式”又有什么区别呢?

  我能提的就是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你只要遵守这种思路原则,整个文章就会很流畅:

  1. old to new;

  2. smooth in, smooth out.

  下面我就以这两条原则为线索,分析一下如何运营这两个原则:

  1. OLD TO NEW (how to make your ideas flow)

  

  只要是学术性写作,无论是理清思维脉络还是提出创新理论,都有一个基本的assumption就是:改变读者对这件事情(问题)的看法(you want to change (however slightly) the way your readers think about the issue you are discussing)。

  也就是说,当你的读者看完你的论文后,对这个世界的视角发生了一点点不一样的变化,这个要求其实很高,但是如果记住这个原则,能应用成功那么高分是妥妥的。

  而想要完成这个过程就要,让内容有种 OLD TO NEW 的过程。

  

  而所谓old/旧信息,就是读者已经知道的东西:它可以是常识,可以是一条作者提供的信息,可以是前人研究,可以是作者前文讨论的话题 等等……

  所谓new/新信息,就是读者不知道的东西:它可以是对旧信息的质疑,可以是对旧信息的纠偏,可以是一种新的、在旧信息中未被考虑的问题,也可以是对旧信息的补充说明 等等。

  而这样的内容过程,恰恰就正好符合人类的学习流程:

  “我们总是用已知的东西去学习理解未知的东西,比如用已知的理论去解释未知的问题。文章有了old to new这样的流动过程,文章就会非常流畅,读者就能比较容易跟得住,也比较容易从你的写作中真正学到东西。

  下面我找了一个例子,请大家在读这段话的时候特别注意相对代词及其所指代的对象(this, that etc.)

  Costa Rica is one of the most beautifu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Located in Central America, it borders Nicaragua to the north and Panama to the south. The southern part of Costa Rica is characterized by dense rain forests, which contain some of the world’s most unusual wildlife.

  Some of the interesting creatures found in these forests include tree frogs, white-faced monkeys, and sloths. Hoping to get a bird’s eye view of these animals, tourists take zip lining tours through the top canopy of the rain forest.

  出处:https://www.lxws.net

  在这里,应该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二句的旧信息“it”指代的是第一句话中的新信息“Costa Rica”,第三句话的旧信息还是Costa Rica,新信息是“rain forests”,第四句话的旧信息就是“these forests”...以此类推,可以看到段落里的每句话互相之间都有一种勾连的关系,这就是所谓的old to new思维了。

  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 start with something old and end with something new.

  (以旧事物开始,以新事物结束。)

  

  在一句话中是如此,在一段话中、一整篇文章、乃至一本书,也是如此。这就意味着你在写作新的段落的时候,要适当运用上一个段落给出的新信息,而不是另起炉灶讨论完全无关的一个话题。

  写作新章节的时候,也要适当refer之前的章节。

  总之,整个写作过程应该有一种步步为营的感觉。你写出的每一句话都是未来信息得以呈现的台阶。这样的思路可以避免你重复自己已经说过的话,而且推动整个文章流动起来,读者顺着作者的思路慢慢前进,最终让读者达到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当然这个过程,你不能每一句话都很教条的去写,那样会很啰嗦。

  ————————————————————

  old to new原则的另一个重点在于:

  如果想要提出一个新的内容,必须要先对其做好充分的定义和准备。

  比如这篇文章开篇,并没有一上来就说“写文章最重要的是old to new”,而是先说了一番“五段论”,目的就是为了让读者准备好,知道下面要讲什么,为什么下面要讲的东西是值得读的。

  一开始打破旧的东西,然后再去使用的新定义、新概念、新信息,再对他们作出充分的解释。

  

  总而言之,如果能够熟练运用old to new的思路,应该就可以避免,习惯性地罗列观点,而不是构建内部联系,思维容易停留在表层,只将观点之间关系僵化,缺少流畅感,这些问题的出现。

  因为old to new要求作者对于段落之间、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有明确的意识,就不应该出现几个段落之间完全各自为政,自说自话的状态。通过让旧信息引导出新信息,文章自然会有cohesion,也就不会让人有句子段落很choppy,是被强行放在一起的感觉了。

  2. SMOOTH IN, SMOOTH OUT (如何写作开头结尾)

  

  说完大原则old to new才可以谈文章的结构。

  对,就是 in and out!

  

  几乎所有“essay structure”的日志或者书籍都会提出这个结构,在网上随便一搜都有非常完整复杂的模板,但是我不希望写作者养成用模板写作的思维,我也不觉得模板到最后是最有益于探索思维的途径。

  我在这里把这个结构做到最精简,目的就是不希望大家把这个东西当做一个模板来学习,而是当做一种大方向,提示你写作的时候要有一个smooth in and out的过程。

  具体是什么意思?

  大家跟我一起看一下:

  【1| 大方向】

  灰色的区域代表你的文章,白色的区域代表你读者所处的世界。作者应该知道自己的文章只是读者世界里的非常小的一个存在。要想让读者愿意读下去,需要让文章的内容与读者已知的世界之间建立一种联系。

  【2| Introduction】

  导言,也就是要把读者从大世界里请到身边,引导到这篇文章里面来。

  根据old to new原则,在写作introduction的时候,作者要考虑读者已经知道了什么,不知道什么,然后有选择地将话题从读者熟悉的内容引向他们所不知道的方向。在学术性写作中,“他们所不知道的”一般就是作者想要研究的问题,后面就会跟上讨论为什么这个问题重要(why does this issue matter to your readers),解决了这个问题可以帮助读者理解什么他们所关心的话题。

  

  比较tricky的是smooth in的这一步,如果一开头直接就丢进来一个thesis statement,读者会觉得没头没脑的,所以要先引起读者的关心。这里的套路很多,前面“old/旧信息”那里已经举了几个例子,大猫就不多说了,总的来说就是要找一个合适大小的hook将你的读者引导到你的文章上来。

  比如一个学生想写一篇某校本科生食堂布局问题的文章,ta可以从全国的本科生食堂拥挤问题开始讲起,也可以从身边的一个轶事讲起,还可以从校长的开学讲话说起,这取决于文章的基调和重点;但是ta如果一上来先说我们人类在世界上生活了多少万年,食物一直是一个问题,那读者发现他只是想讨论学校食堂的布局问题,就会觉得很搞笑。

  【3| Body】

  正文部分参考old to new的思维就可以了。

  有具体的问题欢迎留言,后台私信,如果在我能力范围内会尽量回答。

  【4| Conclusion/Ending】

  结论是很多学生既不太上心又不太上手的一个部分。

  如果只是像高中英语老师教的那样总结一下之前说的论点,又会觉得自己很无聊,老是在重复说过的话;如果是像五四文学那样抒发一通感叹,又好像没有什么意义。这也是为什么我在conclusion的三角形下面再次强调了“读者所在的世界”,正如前面所强调的那样,你希望读者离开你的文本的时候看世界的视角发生了一点点的改变。

  

  把文章想象成请客吃饭的话introduction就是要怎么邀请客人愿意到自己家来做客,conclusion就是想要怎么让客人安安心心地回到你家的外面面对他们自己的世界。对于学术讨论而言,通常的结论都会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这样“客人”就会觉得离开你家以后是大有可为的。

  但是对于更普遍的essay而言,最后的部分未必就一定要指出未来的方向,而是可以重新回到开头的context,或者回到读者熟悉的环境里。

  当然,conclusion可以是好几个自然段,可以是好几句话,所以内容完全不必要是单一的。再拿食堂的文章举例子,作者在conclusion里可以先总结一下自己的意见,提出其他同学可以为改变现状所做的事情,也可以说一说自己行动的进展,或者希望哪些还没有发声的方面发表看法,也可以更加sentimental一点,表达说,at the end of the day, all I wanted is a bowl of hot tomato soup with more than just one broccoli in it.

  

  简单地说,开头结尾的写作对于作者而言发挥余地很大,有无数种选择,而且很可能这些选择都不错,所以大胆地尝试,试着多写几个版本,写完正文后再去比较哪个更合适。

  这种不断地尝试与多个版本的书写特别有助于写作者找到自己的声音。掌握了这种smooth in and out的原则,也可以让写作者更加reader aware,从而可以帮助避免“自己以为说得很清楚了,其实读者没看明白”的情况发生。

  最后总结一下:开头结尾要多考虑读者所在的位置,文章的微观与宏观布局都考虑用旧信息搭载新信息,掌握了这两条原则,不仅可以让你的读者感到阅读体验良好,更可以帮助你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理清思路,避免混乱。

  举报/反馈

上一篇:雪佛兰星迈罗搭载第八代Ecotec全新1.5T发动机,当选“中国心”2022年度
下一篇:荧幕情侣变真夫妇?!原来日本这么多明星夫妇都是因戏结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