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会试中,朝廷为何做不到绝对公正,按照真才实学择优录取呢?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2-11-23
手机版

  封建社会,科举考试是平民入仕为官的唯一途径,千百年来,科举考试被认为是天下读书人最公平的竞争方式。不过,这个公平并不绝对。下面就以清代的会试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理论上来讲,在会试中考中贡士的人已经取得了进士的身份,之所以还要举行殿试,主要是给这些考生们分出个三六九等,即区分一、二、三甲名次。有清一代共有26391人会试中第,平均每科录取人数236人。有意思的是,会试中被录取的贡士并不是从所有考生中择优录取的,这也是笔者所说不公平的原因。既然不能择优录取就会有失公正性,那么清朝历代皇帝为何要一直奉行不移呢?

  清代会试的录取名额是按地区分配的,对于那些文化发达、读书风气浓厚的南方省份来说,这无疑降低了当地读书人成为官员的可能性。而按地区分配的原则,也并不是直接按照人口来分配,而是“酌定省份大小,人才多寡,钦定中额”。

  这里所谓的人才多寡,从清朝状元的省份分布情况就不难看出,清代一共有114位状元,江苏占49人,浙江20人,这两个省加在一起已近超过全国的60%,而河南、陕西、四川这些也算大省的省份,则仅仅出过一位状元。由此可见,如果不是实行各省分配名额的制度,各省通过会试的人数必然会十分悬殊。

  其实,早在出台这种按省分配名额制度的时候,就曾引起了很大的争议。那些只顾埋头读书而不抬头看路的文臣,常常不顾这个制度的政治意义,而一味地强调开科取士要凭真才学,而不该计较他的出生籍贯。

  可是,作为皇帝,首先要讲的就是政治路线。如果照着绝对公平的路线来走,那么全国大半官员都会变成江浙人,而有些偏远的省份甚至几年都出不了一个进士。皇帝担心的是,这种状况意味着来自少数省份的官员可能会把持朝政,甚至结党营私,产生对皇权构成威胁的官员利益集团。

  对于那些进士很少的省份来讲,皇权的影响力将大为下降,原因很简单,因为全省的读书人几年都不能考中一个进士,那么势必会认为朝廷的科举制度形同虚设,久而久之,也就会对朝廷产生逆反心理。如此一来,当地的官吏以及民众就会与皇权缺少沟通,进而产生不满或是离心离德。

  如果是这样,那么后果不堪设想,对于王朝统治殊为不利。乾隆皇帝尤其重视这个问题,他甚至下旨严重警告臣下不要擅自上奏按成绩来录取贡士,一定要贯彻执行既定的方针。可是就有人不听,一位云南籍官员偏偏顶风作案,建议乾隆帝摒弃这种思路。乾隆大怒说:“看你是云南人的份上,不计较你提出这种荒唐的建议,如果你是江浙人的话,那就非得严惩你不可了。”

  从统治者的角度来说,这种按省分配到额制度确实比较科学,科举考试,目的并不是为了保证最好的考生一定要考上,而只是要设置一个吸纳读书人的通道,来保证天下士子都忠心耿耿地团结在朝廷周围。要是让某些省总也没人考上,那这些没有官员的省份但对朝廷的忠诚就会出现问题。

  实际上,在明朝洪武十三年的会试中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当年会试录取的52人清一色是南方人,而主考官也是南方人,这就引起了北方举子们的强烈不满,实事求是地说,这一科录取的人全都是凭着真本事,其间更无人作弊。

  但朱元璋最终还是将主考官处以死刑,并重新指定了62名北方人中第。对于清朝皇帝来说,洪武十三年发生的这件事就是血的教训,因此要想绝对公平地录取会试考生,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是无法实现的。

  举报/反馈

上一篇:如果你对生活失去信心,不如听听中岛美嘉
下一篇:抗疫19天让我们记住的深圳速度、力度与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