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那些欧体写得如何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2-11-22
手机版

  欧阳父子的书风,对日本书法的影响在飞鸟时代后期的白凤时代(645-710)已经展现。其中有二件名品,日本天武天皇十四年(686)的《金刚场陀罗尼经》[1]和《长谷寺铜板法华说相图铭》[2],都展现了欧体楷法的深隽的特色。

  《金刚场陀罗尼经》[3],书者宝林为朝鲜僧人,书法极为接近欧阳通《道因法师碑》,此卷离欧阳通写《道因法师碑》仅二十三年,欧阳通此时亦还在世。

  《金刚场陀罗尼经》全卷

  《金刚场陀罗尼经》局部

  《金刚场陀罗尼经》与《道因法师碑》局部对比

  位于奈良长谷寺的《长谷寺铜板法华说相图铭》与《金刚场陀罗尼经》的字形,用笔相似,可能出自同一人之手,为日本古代金石文中的精品。

  《长谷寺铜板法华说相图铭》局部

  此后,到了奈良时代(710—794),光明皇后献给东大寺的献物帖目中有欧阳询真迹屏风一具[4],惜今已不传。此期书法风格与欧阳询书风相似者还有小川穆志辅所藏《华严音义》[5],该卷是日本奈良时期(710-784)末期写本,字体儁逸,更近欧阳询。

  《华严音义》部分

  以及近卫家藏唐真书《千字文断简》[6],可见于阳明文库,为极少见的欧体楷书墨迹。

  《千字文断简》

  此外还有竹添光鸿旧藏唐写本《汉书·扬雄传》残卷[7],此卷多用楷书,兼用行楷,书法亦为欧阳询风格[8]。

  《汉书·扬雄传》残卷部分

  到了日本历史上极为繁盛的平安时代,文化上更加积极效仿盛唐。遣唐使为日本带回了大量中国书家的名作,除了王羲之等“先贤”的书迹之外,也有欧阳询、褚遂良等当朝“时贤”的书作或拓本。如学问僧最澄在他的《法门道具等目录》中,即举出他曾带回“欧阳询书法大唐拓本二枚”[9]。空海和尚曾将他远渡中国带回来的名品真迹呈献给嵯峨天皇,其中就有欧阳询真迹一件[10]。嵯峨天皇(786~842)的书风形成可以说受到了欧书的重要影响[11]。他823年所书《光定戒牒》及《李峤杂咏残卷》[12]等作品无论结字用笔都深得欧体行书三昧,风神峻拔,极为动人。嵯峨天皇是日本第五十二代天皇,也是平安时期的大书法家,与空海(774~835)、橘逸势(782~842)并称「平安三笔」。空海和橘逸势的书风都比较接近于王羲之一路,原是当时普遍的风气,而嵯峨天皇却独钟欧阳询,此则突显出他与众不同的眼光。

  《李峤杂咏残卷》局部

  《光定戒牒》局部

  另日本著名报刊《朝日新闻》的报头是选取欧阳询隶书《大唐宗圣观记》中的字集字而成,还有日本政府新修神乐殿匾额也用欧书集字,三字取自《九成宫醴泉铭》[13]。

  《朝日新闻》报头由《大唐宗圣观记》碑集字而成

  神乐殿匾额与《九成宫醴泉铭》集字

  注:

  [1]潘灏贤《从公元7至9世纪写经体书法的传承看中国书法对日本书法的影响》,硕士,中国美术学院,2016年。

  [2]图版见(日)片冈直树《长谷寺铜板法华说相図の铭文について : 校订解釈雕刻技法》,《新舄产业大学経済学部纪要》第40号,2012年。

  [3]图版来源于中国书法江湖论坛,丁鑫版主所发主题帖《二玄社中国法书选60册及珂罗版碑帖扫描图,补(贺知章草书孝经)》,网址:http://www.shufajianghu.com/bbs/thread-453049-609-1.html;

  《北京之行的意外收获:日本国宝写经欧楷风格「金刚场陀罗尼经」复制完成》,网址:http://www.shufajianghu.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36977&fromuid=466026。

  [4](日)内藤湖南《正仓院的书道》,《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化》,商务印书馆,2012年,277页。

  [5]图版见苗昱、梁晓红整理《<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私记>整理与研究》,凤凰出版社,2014年,303-496页。

  [6]图版来源于中国美术学院鲁大东老师新浪微博, 网址:https://m.weibo.cn/status/3526568829550865?sourceType=qq&from=1094395010&wm=20005_0002&featurecode=newtitle。

  [7]该残卷于昭和十年(1935)由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文学部曾影印出版,收于《京都帝国大学文学部景印旧钞本》第二集中。

  [8]郭华《唐抄本<汉书残卷>及其校勘价值》,《求索》2010年第10期。

  [9](日)木宫泰彦著,陈捷译《中日交通史节选》,贵州大学出版社,2014年,62页。

  [10](日)木本南村著,林书杰译《弘法大师·空海与书法》,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年,87页。

  [11]祁小春《唐代书法及其风潮对日本的影响》,《书法之友》1996年第6期。

  [12]图版來源于书法欣赏网站,《日本嵯峨天皇行书墨迹<李峤杂咏残卷>》,网址:http://www.yac8.com/news/12597.html;《日本嵯峨天皇书胜曼经断简+光定戒牒(3)》,网址:http://www.yac8.com/news/12598_3.html。

  [13]图版来源于房弘毅编《东京书法生活 我的纸上博客》,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年,37页。

  欧阳询(557年—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县(今湖南长沙市)人。唐朝大臣、书法家。欧阳纥之子。

  隋炀帝即位,欧阳询出任太常博士。武德三年(620年),投靠夏王窦建德,授太常卿一职。武德五年(622年),归顺唐高祖李渊,授侍中,累迁银青光禄大夫、给事中、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册封渤海县男,主持编撰《艺文类聚》。贞观十五年,去世,时年八十五岁。

  欧阳询精通书法,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善于书法,史称“大欧”。书法于平正中见险绝,号为“欧体”。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行书有《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有书法论著《八诀》《传授诀》《用笔论》《三十六法》。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 》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1]

  人物关系

  纠错

  举报/反馈

上一篇:“压力山大”到底有多大?简单的“鸭梨测试”告诉你
下一篇:郑爽的新戏,演技还是一如既往的尬,我觉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