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第一帝国(第一期)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2-11-23
手机版

  (一)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5)是拿破仑建立的一个君主制国家,又被称拿破仑帝国,在19世纪的欧洲影响甚大。帝国本土包括今天的法国、比利时、卢森堡、德国莱茵河左岸、意大利部分领土,鼎盛时期影响范围占据大半个欧洲。1804年5月18日《共和十二年宪法》颁布后宣布成立法兰西帝国,取代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拿破仑称帝成为法国人民的皇帝,结束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执政府的统治。对外多次打败反法同盟军队,传播民族独立和自由民主的思想。法国一八○四年宪法亦称《共和十二年宪法》,1804年5月18日(共和十二年花月28日)在拿破仑·波拿巴的授意下元老院颁布并经公民投票通过,共142条。规定将共和国政府托付给“法兰西人的皇帝”,即现任共和国第一执政拿破仑·波拿巴,皇位世袭并由合法直系男性后裔继承,皇帝集行政、立法、司法大权于一身。创立新贵族阶层,皇帝长子将立为“帝国亲王”,其兄弟姐妹封为法国亲王、公主,设立大选帝侯、帝国大法官、陆海军大元帅等6位终身勋爵,任命16位帝国元帅、皇室侍从、司仪官等,该宪法标志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终结和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

  

  因法国大革命让欧洲各王室感受到威胁,故欧洲诸国组建反法联盟妄图扑灭法国共和政权。第一帝国在对第三次反法同盟中取得胜利,击败奥地利、普鲁士、俄罗斯、葡萄牙等国,其中包括1805年奥斯特里茨战役及1807年弗里德兰战役等。欧洲战争于1807年7月《蒂尔西特条约》的签订下结束,法国对外的一连串战争被称为拿破仑战争,把法国的影响力扩至整个西欧及波兰。在侵俄战役惨败后第六次反法联军于1814年3月31日攻入巴黎,4月6日拿破仑被迫退位,被流放到厄尔巴岛,波旁王朝复辟。1815年3月20日拿破仑从厄尔巴岛返回巴黎复位,史称百日王朝。6月18日拿破仑一世在滑铁卢战役战败,6月22日再次退位,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第一帝国正式告终。

  

  (二)1769年8月15日拿破仑·波拿巴出生于法国东南部地中海科西嘉岛,24岁时拿破仑在土伦战役中一战成名,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将军。1799年11月9日在大革命中迅速崛起的年轻将军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掌握政权,在法国建立执政府,自任第一执政官,后又改为终身执政官。1804年12月2日罗马教皇庇护七世在巴黎圣母院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拿破仑加冕,之后他废止共和历,恢复格里历(即公历)。拿破仑上台后的首要问题就是暂时结束多年来的战争,他同沙俄人讲和并与奥地利人缔结《吕内维尔条约》,与英国也达成了和平协议,但在欧洲封建贵族眼中拿破仑仍然是一位恐怖的人物。1803年英法之间再度发生战争。为战胜法国的英国不断寻求盟国,组成新的反法同盟。1804年5月拿破仑称帝,次年奥地利、普鲁士和英国签订盟约,俄罗斯也随即加入反法同盟,新生的拿破仑帝国面临当时欧洲最强国家的联合夹击。

  

  此时拿破仑也在为入侵英国积极准备,他在海峡沿岸集结大量兵力以及几千条帆船和驳船,让部队进行海上和登陆两栖作战训练。拿破仑率军不断打击英国在欧洲大陆的盟国,他率部队从乌尔姆向东推进,在摩拉维亚突然袭击俄奥联军取得奥斯特利茨大捷。这次大捷之后俄国残余部队退入波兰,奥地利与法国缔结和约,拿破仑从奥地利取得威尼斯地区,把威尼斯并入受他控制的意大利王国。1806年拿破仑进攻神圣罗马帝国,逼迫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退位,仅保留其奥地利皇帝称号,神圣罗马帝国灭亡。1807年拿破仑与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在俄国与普鲁士边境涅曼河的一个木筏上进行私人会晤,在会谈中拿破仑想方设法打动亚历山大,抨击英国是欧洲一切纠纷的制造者。会谈结果双方签订《提尔西特条约》:法兰西帝国和俄罗斯帝国结成反对英国的同盟,这一同盟在表面上维持5年,但亚历山大很快发现自己在这个同盟中赢得的不是和平而是时间。

  

  (三)与拿破仑在欧洲大陆上取得的辉煌胜利相反,1805年10月法国海军在特拉法尔加海战中再次败于英国海军名将纳尔逊。眼见从海上入侵英国已成泡影,拿破仑将对英战术转向经济战,对英国实行严格的“大陆封锁”,不准英国船驶进欧洲各港口。1806年拿破仑颁布《柏林敕令》,禁止与他结盟的或附属于他的欧洲任何地区输入英国货物。第二年他根据《提尔西特条约》命令俄国和普鲁士加入“大陆体系”,几个月后曾经与英国一道加入“反法同盟”的俄罗斯、普鲁士和奥地利等国相继向英国宣战。拿破仑还要求葡萄牙和丹麦两个中立国也加入“大陆体系”,但一直唯英国马首是瞻的葡萄牙拒绝服从命令。为了惩治葡萄牙和控制整个欧洲海岸线并完善“大陆体系”,拿破仑率军越过比利牛斯山征服西班牙和葡萄牙,这场战争使得法国陷入一场永无休止的战争泥沼,英勇无畏的西班牙人民拖住了拿破仑30万精锐部队。与此同时英国决定不惜一切代价稳住其欧洲大陆最后的这座桥头堡,不断增兵援助葡萄牙军队和西班牙反法游击队。由于工业革命使英国积累大量财富,其财政储备足够资助欧洲各国打败拿破仑。在拿破仑统治下的欧洲各国人民也越来越不安定,越来越想获得民族独立,启蒙运动和大革命的思想开始在被统治国广为流传。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也对自己的法国盟友很不满意,因为他除了于1809年吞并芬兰外再没有从联盟中得到其他利益。

  

  1811年俄国正式退出“大陆体系”,英俄恢复商业关系,拿破仑决定率军远征沙俄。他在东普鲁士和波兰集中一支号称70万人的大军,于1812年6月侵入俄罗斯。9月法俄两军在博罗季诺会战,俄罗斯军队在库图佐夫公爵的指挥下成功阻挡法军的攻势。在攻入莫斯科后拿破仑才发现自己占领的是一座空城,莫斯科人用烈火迎接这位皇帝,拿破仑醒来后看着被火光映红的天空不禁大喊:“烧掉自己的家园的人是多么野蛮!这是什么样的民族呀!”俄罗斯的寒冬让拿破仑吃尽苦头,在进入俄国的61.1万法军中死于战争伤亡、饥饿和被风雪折磨的有40万人,被俘10万人。与此同时欧洲所有反拿破仑的力量又重新集合起来,俄军尾随法军挺进到中欧,普鲁士和奥地利也转而与沙俄联合作战,意大利也爆发反法暴动,英国军队在威灵顿的率领下越过比利牛斯山进入法国本土。1812年12月拿破仑秘密离开在俄罗斯风雪中艰难撤退的军队,依靠雪橇和马车穿越欧洲到达巴黎组建一支新军,但是新军缺乏训练,随他征战多年的许多优秀军官又在西班牙和俄罗斯的战争中大批伤亡。1813年10月法军在莱比锡会战中战败,第二年4月拿破仑宣布退位,被流放到意大利海岸附近的厄尔巴岛上。

  

  (四)1815年3月1日拿破仑秘密逃离厄尔巴岛,在法国儒昂港登陆,海关卫兵见登陆的是拿破仑后立即向他脱帽致敬。拿破仑以洪亮的声音向当地士兵发表演说,士兵们热烈欢呼并加入他的行列。1815年3月3日拿破仑在法国登陆的消息传到巴黎,波旁王朝政府惊恐万状,立即派军队前去阻止。但拿破仑所到之处士兵们闻风而动、纷纷加入,有的指挥官甚至不等拿破仑到来就把自己的团队集中起来,高呼“皇帝万岁”后到前线去迎接拿破仑。1815年3月20日晚9时拿破仑在随从和骑兵的前呼后拥下进入巴黎,重新登上帝位。1815年6月18日拿破仑又于滑铁卢会战败于英国和普鲁士联军之手,6月22日拿破仑第二次退位,10月他被流放到英国在南大西洋中的领地圣赫勒拿岛,1821年5月5日拿破仑在岛上去世。在执政府(1799~1804)的基础上拿破仑进一步加强中央政府和他个人的权力,建立新的爵位等级,封亲王4个、公爵30个、伯爵388个、男爵1090个,荣誉军团骑士数千名。1812年法兰西帝国面积达86万平方公里,人口4400万。全国划分为130个郡,包括荷兰9个郡,北海沿岸德意志各邦9个郡,东南瓦莱、皮埃蒙特、热那亚、帕尔马、托斯卡纳和教皇属地10个郡。此外拿破仑及其家庭还统治和控制意大利王国、莱茵联邦、威斯特伐利亚王国、那不勒斯王国、西班牙王国、华沙大公国等,在帝国范围内拿破仑力图统一关税、统一法制。对内巩固资本主义政权,颁布《拿破仑法典》,这是世界上第一部资本主义民法典。法典第一次确认民事权利平等、财产所有权的契约自由等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以法律形式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打击封建势力,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因其是适应资产阶级需要而制定的,因此深深地打上资产阶级的烙印。这部法典至今仍在使用,但随着法国社会经济和政治变化后法典也进行一百多次修改。

  (一)弗里德兰战役后拿破仑帝国在欧洲大陆的政治方面达到全盛时期,这股新生的强大势力让英国人坐立不安,英国以及其他欧洲君主制国家认为这个大革命后新生的法国对欧洲的势力平衡是个极大的威胁。为了把这个“祸害”给扼杀在摇篮里,英国人用无数的金子凑成一个又一个的反法同盟,第2次反法同盟随着马伦哥会战的奇迹而消失,小威廉·皮特也因此下台。1804年英法矛盾不断加深,让战争还是爆发,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奥俄联军大败,在耶拿战役中普军灰飞烟灭。弗瑞德兰的胜利最终迫使俄罗斯退出反法同盟,英国也成为“孤家寡人”,欧洲各大势力的代表除了继续斗争的英国外签定提尔西特和约,确定法国在今后日子里对英国所采取的策略。

  

  由于英军强大的海军迫使皇帝决定实行“大陆封锁政策”,禁止所有英国船只停泊在欧洲大陆的港口。可是欧洲还有一个势力不“遵守”皇帝的“规矩”,这就是葡萄牙王国,在给葡萄牙王室写最后通牒的同时皇帝已经命朱诺将军率领战无不胜的法军开赴里斯本。1807年11月30日葡萄牙王室在英国皇家海军的保护下逃之夭夭,远走巴西殖民地,朱诺毫不费力地攻下整个葡萄牙。半岛战争开始后率领一个军前往西班牙。1807年11月率部从萨拉曼卡出发入侵葡萄牙,他神速进军率先攻克里斯本,12月因此战功受封为艾巴兰迪斯公爵并担任葡萄牙总督。1808年8月初英军登陆葡萄牙,8月21日英法两军在维梅罗交战,法军被威灵顿打的大败,朱诺险些丧命,这是拿破仑战术体系的第一次完败。幸好此时英军还没有做好进攻西班牙的准备,遂与法军签订《辛特拉条约》,允许法军保留轻武器乘船撤出葡萄牙。朱诺因此避免被俘的命运,并于10月回到法国,还有惊无险地躲过军事法庭的审判,但他作为将领的威望日渐下降。

  (二)1808年3月以保护西班牙领土和解决王室矛盾为名,一支10万人的法军部队进入西班牙,若阿尚·缪拉元帅占领马德里。西班牙王室畏惧皇帝的实力,因而承认皇帝的哥哥约瑟夫为西班牙国王。5月2日马德里发生暴动,接着全国人民都反抗法国人。法国部队极为分散,英国又不停以物资支持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反法运动。在贝伦被包围的法国士兵向西班牙游击队投降,号称从无败绩的法国军队败在一支非正规军手里,欧洲一片哗然。英国人看准时机,8月1日在蒙迭戈河的入海口中一支17000人的英军登上葡萄牙,指挥官就是阿瑟·韦莱斯利,也就是后来的威灵顿公爵。此时号称“风暴”的朱诺率精锐法军杀入葡萄牙,在8月17日的罗利萨之战中英法两军第一次在半岛上交手。法军指挥官是朱诺部将德拉波尔得,他谨慎地将法军布置在一快战略性很强的高地对抗英军。威灵顿采取中路牵制,两边包抄的传统战术。英军中路军官库克不听号令,在成功抵御法军攻击后贸然反击,不仅中路大伤元气,他本人也被流弹击中而死,一时间英军中路大乱。阿瑟·韦莱斯利并没有因此而手忙脚乱,他先冷静的稳住阵脚沉着指挥,当两路已经迂回成功时他下令三路进攻,致使法军大败。1808年8月17日威灵顿所率英国-葡萄牙联军1.4万人中的4000人向德拉博德所率法国军队3000人守卫的罗利萨村周围阵地发起进攻,法军稍事抵抗后便放弃阵地撤走。战斗中法军伤亡500人,联军伤亡400人。联军首战告捷,威灵顿挥师进攻维梅鲁。

  (一)8月21日威灵顿遇上法军名将朱诺,维梅罗战役开始。朱诺进犯葡萄牙总兵力为2.6万人人,而威灵顿只有1.7万人。法军的火炮和骑兵都占绝对优势,纵队密集进攻,大炮成群轰击,骑兵冲跨对方阵型都是法军的战术传统,也是皇帝能够在欧洲很多大战中取胜的法宝。可是朱诺怎么也没想到他遇到一个指挥能力比他高一截的对手,为了防御大炮群的轰击和减少伤亡,威灵顿习惯布兵于山的反面或是洼地,这就是有名的后坡战术。为了发扬最大火力的威灵顿有创造出呢称为“细红线”的步兵阵型,500人在150米一分钟内可以射1000到1500枚子弹,还有散兵为打击士气而释放冷枪。威灵顿对于手下部队也有套“原创”,那就是后坡战术+散兵线+细红线两排横队。威灵顿习惯在后坡布置军队,既可以隐蔽已方军队部署配置,又可以防止法军炮火威胁。散兵是对付横队的有力手段,威灵顿因此在主力的侧翼和前方都布置一个装备更精良的散兵线,细红线两排横队可以充分发挥火力,对付没有炮兵支持的攻击纵队十分奏效。在伊比利亚半岛战役中威灵顿决定采用三种作战办法来战胜法军的战术,一是在战斗打响前不暴露自己的横队位置,二是要防止法国军队用散兵部队袭扰自己的横队,三是保护好自己部队的侧翼。第一种办法往往是在可能时将自己步兵部署在山后反斜面,第二种办法是建立轻步兵,而第三种办法则是运用天然障碍和巧妙地使用骑兵。

  (二)韦尔斯利的军队驻扎在这一地区等待前进而不是准备战斗,大部分军队都在西部山脊,那里有充足的水源,是营地必不可少的。希尔、克劳福德、南丁格尔、阿克兰、鲍斯和弗格森的8门大炮的旅在那里,只有第40团在东岭,那里几乎没有水。特兰特的葡萄牙旅在马塞拉,范和安斯特鲁瑟的旅在维梅罗山。20名轻骑兵、其余的大炮、400辆牛车和500头驮畜在维梅罗北部和西部的平地上扎营,皮克特的步兵在前方阵地,骑兵向托雷斯·韦德拉斯巡逻。1808年8月21日凌晨一名在第20轻骑兵队服役的德国军官骑马进入韦尔斯利的总部报告说法国军队距离维梅罗不到一小时的行军路程,韦尔斯利命令把炮带到维梅罗山上(3门9磅炮与3门6磅炮),军队在黎明前武装起来。早上7点一片尘云宣布,法国军队即将抵达,但不是从南部直接通往维梅罗的公路上,而是在向东6英里的平行公路上。早上8点马格伦的骑兵越过维梅罗以东的山丘,而朱诺的步兵和枪炮也在他们后面。朱诺在观察眼前的风景后决定用一个旅占领看起来空无一人的东岭,而他和其他步兵则从三面进攻维梅罗山,大约在同一时间韦尔斯利把阿克兰的旅带到西岭。朱诺指挥布伦尼尔的旅包括在德拉博德领导下在罗利萨作战的4个营以及一个龙骑兵团向东山脊挺进,布伦尼尔继续向北走,然后向西拐,在最远的地方向东边的山脊前进。朱诺的意图是一旦布伦尼尔的攻击正在进行,对维梅罗山发动攻击。

  

  (三)托米埃的进攻落在法恩旅左翼的第50团,法国纵队向右倾斜,沃克上校指挥着第50团,他可以自由地用右翼绕过法国纵队的侧翼。沃克的右翼连队向法国纵队开火,该团受到攻击。三支法国大炮的车手割断栓马匹的绳子,把马匹从枪口中解放出来,冲进步兵部队造成相当大的混乱。从50团开始的进一步凌空抽射导致托米埃的旅在“彻底溃败和混乱”中冲破并冲下斜坡,当托米埃和范恩交战时查洛特向安斯特鲁瑟的旅前进,安斯特鲁瑟的兵团基本上都隐藏在破败的地面上。第97团排在范恩的后面,第43团排在第97团右翼后面,第52团排在左翼后面,第9团排在第52团后面。当查洛特的队伍从150码外的树林中出现时第97放了几枪震动法国纵队,第97团开始前进,越来越急躁。安斯特鲁瑟看到第97团无法控制,命令第52团绕过第97团的左翼进攻法国纵队,第97团和第52团的联合冲锋击溃法国纵队,将其击退在山坡上。进攻的法国军队完全混乱,所有的枪都被俘,两名法国将军德拉博德和查洛受伤。朱诺决定把自己剩下的步兵预备队(即四个榴弹兵营)交给圣克莱尔将军和凯勒曼将军,在四门大炮的支援下对维梅罗山发动攻击,圣克莱尔将军率领他的两个营的榴弹兵沿着托米埃之前占领的道路前进。当他们前进时法国榴弹兵遭到英国榴弹炮的攻击,这些榴弹炮是从预备役部队调来的。榴弹炮正在发射榴炮弹,爆炸的炮弹使法国军队伤亡惨重,法国炮兵试图反击,但只能时不时地不开火,以免被匆匆赶来的步兵纵队落在后面。圣克莱尔的榴弹兵正准备从他们的行进纵队中部署,这时他们来到三个英国营的射程内排队等候,英军向掷弹纵队发起密集的凌空射击。法国主要有生力量被歼灭,许多炮兵马被击落,两名炮兵上校受伤。圣克莱尔纵队的其他人转过身,从山上逃到一条沟壑里。凯勒曼将军率领自己的两个手榴弹营沿着一条四分之一英里长的公路向北,也朝着维梅罗走去,凯勒曼的路线把自己带到范恩旅的左翼。

  (四)安斯特鲁瑟派出第43团守住维梅罗村对抗凯勒曼的部队,而位于东岭的阿克兰则用枪开火,并派出4连轻步兵向凯勒曼侧翼开火。英国43团在维梅罗村的入口处与凯勒曼的掷弹兵会合,一场混乱而野蛮的战斗用子弹和刺刀进行,直到凯勒曼的人被赶走。维梅罗山上布满撤退的法国步兵和炮手,所有的枪支都被遗弃给英国人。此时英国第20轻骑兵团在指挥官查尔斯·泰勒中校的带领下发动进攻,击落逃跑的法国步兵。马格伦将军带领骑兵向前冲,冲向20团轻骑兵驱散他们并杀死泰勒,给该团造成重大伤亡.面对法国骑兵的威胁,英国步兵回到自己在山上的阵地。上午10时30分维梅罗周围的战斗即将结束,东岭的行动才开始。在对维梅罗山的袭击中朱诺意识到英国旅穿过峡谷进入东山脊的行动,并意识到布伦尼尔有被严重寡不敌众的危险,命令索利格纳克的6门大炮的旅转移到布伦尼尔的支援下。朱诺对布伦纳的指示是把他的旅向北推进,沿着向西的轨道,进入文托萨村后沿着东山脊向西南推进。布伦尼尔似乎走了下一条北路,这条路绕过文托萨,经过相当长的耽搁后把自己带到东岭的西北边。看到英军从西岭向东岭移动时担心布伦尼尔的人数会大大被英军超过,朱诺派索利格纳克的3营旅3门炮支援布伦尼尔。索利格纳克走上正确的道路到达文托萨,在那里他遇到弗格森、鲍斯和南丁格尔等7个营的旅。英国军队躺在山脊后面,索利格纳克看不到他所面对的部队的力量。

  (五)索利格纳克部署他的3个营,在英国轻步兵小兵的猛烈火力下带领他们向陡坡进攻。在100码的射程内英国步兵站起来发射两次截击,然后用固定的刺刀前进。索利格纳克受了伤,他的旅在混乱中撤退,放弃他们的枪支。弗格森离开71团和82团去看守缴获的枪支,跟随36团和40团追击撤退的法国军队。此时布伦尼尔走上索利格纳克的右翼,被枪声吸引到战斗中,令第71团和第82团感到惊讶的是他们没有料到法国的反攻,尤其是从北部向山坡上的反攻。英国军团被击退,法国军队重新收缴枪支。这时第29团挺身而出,将布伦尼尔的士兵带到侧翼。而第71团则集结反击,将法国步兵赶回深谷,他们从深谷中惊动两个英军营。在这场斗争中第71师使用缴获的法国枪支对付布伦尼尔的军队,布伦尼尔因此受伤,被俘并被带到威灵顿身边。他对法国袭击维梅罗的进展情况进行不明确的询问,向韦尔斯利透露朱诺一定在各种袭击中投入全部预备役。在每一点上法国人都被打败,他们的炮也被缴获。虽然韦尔斯利的军队人数超过朱诺,但法国大炮和骑兵占了很大优势,法国唯一的成功是在英国20轻龙骑兵中的压倒性优势。

  (六)法国步兵向东逃走,留下通往托雷斯·韦德拉斯的道路,朱诺的24门炮中有14门在英国人手中。韦尔斯利的英国旅和希尔、克劳福德和鲍斯的旅没有开枪,其余的旅因成功而,通往里斯本的路是畅通的。这时哈里·伯拉德爵士上来从韦尔斯利接管军队的指挥权,韦尔斯利对伯拉德说:“哈利爵士,现在是你前进的时候了。敌人被彻底打败,我们将在三天后到达里斯本。我们有一大群尚未行动的军队,让我们把他们从右边移到托雷斯·韦德拉斯的路上,我将跟随法国的左边走。“伯拉德拒绝采纳韦尔斯利的紧急建议,命令军队原地不动。弗格森发出紧急信息说索利格纳克旅的残余部队在一个峡谷中,法国旅被迫投降只需要英国军队封锁峡谷。伯拉德拒绝弗格森的允许,蒂鲍尔特将军从布伦尼尔和索利格纳克的旅中接管幸存者的指挥权,并带领他们向东加入朱诺。由于英国未能跟进维梅罗的成功,朱诺得以改建他饱受摧残的军队,并将其带回里斯本。

  (七)由于英军的布朗贝斯火枪略优于法军的1777步枪,再加上专门给优秀射手配备的贝克枪,英国步兵在战术发挥上优于法军。这些前所未有的新战术让法国步兵目瞪口呆,他们先以纵队前进,忽然背后山坡出一队英军,法军在对面用特有的张牙舞爪的“战术”前进,一般欧洲其他国家的士兵也会相应对冲。但英军两排步兵似乎不为所动,静静的等待。法军有些人边走边乱射,英军仍然不动,这种过于镇静的表现令法军感到奇怪。接着法军开始冲锋。所有人一边往前小跑,一些人干脆边跑边开枪。到了300米英军仍然不动,就像一堵红墙,法军在冲锋中阵型已经不能维持,大家都希望冲上去肉搏。英军开始准备,等敌人到跟前忽然一起射击,弹雨如飞蝗一般让法军一排一排倒下,全部乱了阵脚后开始往回逃。后面的部队上来增援,逃兵重新排好阵势掉头前进,他们发现英军又排回原来的阵型,似乎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只是脚下很多法军士兵的尸体。最终威灵顿取得胜利,朱诺向英军投降,法军剩余部队返回法国。由于协定签订的太“平等”,英国怀疑威灵顿有意放法军,所以把他召回国内。

  (一)这时英军军队总兵力变成3.5万人,指挥官换成约翰·摩尔,另外还有12.5万人的西班牙部队。皇帝决定亲自处理西班牙事务,11月5日他率15.4万人攻打西班牙,12月4日攻下马德里。1809年1月1日他在连连胜利的情况下突然决定回国,把追击英国人的任务交给尼古拉·苏尔特元帅。他的命令是把英国人赶下海里,苏尔特元帅被皇帝称为帝国第一指挥官,是个彻底的革命将领。1月16日在科伦纳之战中他率法军和莫尔的英军战斗,约翰·摩尔虽战死但英军却平安回国,苏尔特没能歼灭它。1808年10月底拿破仑皇帝率领一支庞大的法国军队在西班牙北部城市维托利亚集结,准备用武力将自己的兄弟约瑟夫登上西班牙的王位,几支西班牙军队聚集起来抵抗拿破仑,驻葡萄牙的英国军团奉命向布尔戈斯挺进协助西班牙人。摩尔在里斯本指挥2.3万名士兵,预计在大卫·贝尔德爵士的指挥下将有1万人重新部署到科伦纳,摩尔派遣他的步兵沿北部路线经过科英布拉、塞莱里科和巴达霍兹到达西班牙的萨拉曼卡,后来对那条路的状况的焦虑使他把炮兵和骑兵转移到罗德里戈。

  

  到了萨拉曼卡后摩尔得知拿破仑打败西班牙军队,已经到达摩尔的目的地布尔戈斯。不久之后法国人进入马德里,英军的人数以二比一的比例被超过,现在受到威胁。尽管如此但摩尔还是不愿意放弃西班牙人,攻击苏尔特在瓦拉多利德的部队。摩尔在法国军队的攻击范围内徘徊太久,拿破仑紧随其后,英国军队必须全速撤退到加利西亚西北角的科伦纳由皇家海军撤离。在1808年的晚些时候撤退是一个非常艰难的事件,拿破仑从阿斯托加斯返回法国,留下苏尔特元帅指挥追捕。由佩吉特将军的预备役旅、罗伯特·克劳福德上校的旅和英国骑兵组成的英国后卫队抓住一切机会阻拦法国人,除了后卫队以外许多英国步兵团的纪律瓦解,军队蹂躏他们经过的乡村和村庄。在撤退期间运送军队储备现金的马车抛锚,钱不得不扔下山边,其中一些被追击的法国龙骑兵找回。

  

  (二)1809年1月11日晚英军进军科伦纳港,许多士兵精疲力竭。法国军队落后一段距离,但舰队没有进港,运输船直到1月14日才从维戈到达科伦纳。1月12日摩尔在科伦纳港准备向法国人开战,1月13日从科伦纳的一个大仓库里用新的步枪重新武装他的步兵,炸毁装有4000磅火药和其他设备的军火库。有三座桥为追击的苏尔特元帅军队提供通往科伦纳的通道,就是马德里主干道上的埃尔布尔戈桥、更南边的坎布里亚桥和塞拉最南边的桥。在苏尔特向摩尔的军队发动攻击之前法国人不得不修复被英国工程师损坏的埃尔布尔戈和坎布里亚的桥梁,法国步兵于1809年1月13日晚些时候开始渗透穿过埃尔布尔戈大桥占领埃尔布尔戈村,1月14日法国骑兵和炮兵利用这座桥开始准备攻击摩尔的军队,英国运输舰队于1月14日晚些时候抵达港口。1月16日破晓时法军已在高地上就位,整个上午双方军队都在他们之间的山谷中进行观察,摩尔计划当天晚些时候继续登船,如果苏尔特没有攻击的话。到了下午摩尔认为进攻是不可能的,他命令第一个师向港口进发,其余的军队将在黄昏时跟随,但不久之后的下午2点他得知法国人正在进攻。

  

  苏尔特的计划是在梅尔梅特步兵师攻击埃尔维纳村正上方更脆弱的英国人的同时,向左派和中间派的英国步兵发起进攻以遏制他们。骑兵被部署在更西边靠近通往科伦纳的开阔地带,如果攻击成功的话他们可以占领英军防线的西端,并从科伦纳切断大部分军队。梅尔梅特的步兵迅速前进,很快就把英军的皮克特人推回,抬着埃尔维纳镇向远处的高地进攻。第一支法国纵队分成两队,高卢和贾顿的旅攻击贝尔德的正面和侧面,第三支法国旅向英军右翼的山谷推进试图扭转侧翼。拉胡萨的龙骑兵艰难地越过破碎的地面和墙壁,试图掩护法军前进的左侧。

  

  (三)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埃尔维纳及其周围,因为这个村庄的所有权将多次易手,英国人尤其受到对面高地上重型炮火的袭击。当法国的进攻冲破埃尔维纳,爬上它后面的小山时摩尔派第50和第42团来阻止法国步兵,而第4团则占据英国防线的左侧。村庄周围的地面被无数的石墙和空心的道路打破,摩尔留在这一地区指挥战斗,命令第四团向法国第二纵队的侧翼开火,该纵队试图转向并召集佩吉特下的预备役部队与之会合。英军的进攻越过村庄,但是英军之间的一些混乱使得默米特的预备队再次开进并穿过埃尔维纳,追击第50和第42团的山坡。摩尔召集他的师级预备役的800人来自两个营的卫兵,他们和第42个营一起阻止法国的前进。英军指挥官摩尔刚刚把从埃尔维纳撤退回来的第42团集合起来,在他被炮弹击中时他命令卫兵向村庄前进。他受了致命伤,被击中左肩,在他临终的几个小时里他始终保持清醒和镇定。第二次进攻再次迫使法国人穿过埃尔维纳,梅尔梅现在投入最后的预备役,梅尔梅的一个旅攻击了村庄的东侧。曼宁厄姆的旅向前推进,两个英军营(3/1和2/81)以及两个法国团(雷诺德旅的第2个莱格尔团和第36个里尼)之间爆发一场漫长的交火,战斗在当天晚些时候逐渐减弱,法国人终于撤退。在约翰·霍普将军接手指挥之前英军一度没有指挥官,因为贝尔德也受了重伤。这阻碍对埃尔维纳要害地段的反击,但战斗仍有增无减。法国骑兵继续向西推进,作为侧翼进攻的一部分并进行了几次冲锋,但他们受到崎岖地形的阻碍。拉胡萨耶将他的一些龙骑兵下马,这些龙骑兵作为小规模战斗,但他们最终被英国预备队的推进赶了回来。夜晚结束战斗,此时法国的进攻已经被击退,他们回到原来的位置,双方的阵地与战斗前基本相同。

  (四)1月17日早晨大多数军队已经上船,当苏尔特意识到英军已经离开海脊时他在海湾南端的高地上安放六门炮,到了中午法军就可以向边远的船只开火。这在一些运输船中引起恐慌,其中四艘搁浅,随后被烧毁以防被抓获,随后军舰的炮火使炮台安静下来。1月18日在阿尔塞多将军领导下的西班牙驻军“忠实地”守住城堡,在舰队一出海后立刻投降。两个西班牙兵团投降,同时缴获500匹马和相当数量的军需品,其中包括大量大炮、2万支步枪、数十万发子弹和数吨火药。一周后苏尔特的部队占领费罗尔,一个更大的兵工厂和横跨海湾的西班牙海军基地,包括八艘战列舰与众多的护卫舰以及一个拥有1000多门大炮的大型军火库、两万支来自英国的新步枪和各种军需品。在这场战斗中英军伤亡人数为900人,他们的2000匹战马被杀。法国损失700人,包括伤亡或被俘。最显著的伤亡者是英国指挥官约翰·摩尔爵士,他活了很长时间才知道自己的成功,摩尔的二把手大卫·贝尔德爵士在早些时候的战斗中受了重伤不得不退出战场。十天之内法国人占领两座堡垒,2月1日苏尔特率领1.9万名步兵、4000名骑兵和58门火炮开始对葡萄牙的进军。西班牙人最初为法国革命党人欢呼,因为他们相信与法国的合作会带来现代化和自由,例子是西班牙宗教裁判所的废止。但是法军的残暴把大多数人推向反面,弗朗西斯哥·戈雅于于1814年创作《1808年5月2日(起义)》和《1808年5月3日(枪杀)》两幅油画来控诉法军。

  (一)1808年拉纳第五军远征西班牙,12月他作为总指挥率领4.8万名法军包围曾经折辱过法国军队的萨拉戈萨,萨拉戈萨之战开始。他吸取上次久攻不克的教训,先在42天的连续炮击中用1.6万余发炮弹把整个城市夷为废墟,然后用掘壕的办法步步进逼并于1809年1月11日突入城内,但西班牙军民仍与法军展开激烈的巷战。萨拉戈萨之战是半岛战争期间法军与西班牙军一次争夺城池的战斗,半岛战争期间法军与西班牙军一次争夺城池的战斗,1808年6月勒费弗尔元帅率领法军包围西班牙军驻守的萨拉戈萨城但未能迅速攻下。12月蒙赛和莫蒂埃两位元帅率领法军再度包围该城,由德帕拉福斯将军指挥的西班牙守城部队虽然英勇奋战,但萨拉戈萨终被攻破,1809年2月21日该城被法军占领。

  (二)拉纳遂决定用地雷炸毁每一座有西班牙人坚守的房屋,但全体守城军民坚守阵地寸步不退。1月24日元帅派出特使告诉西班牙守军只要他们投降,那么就可以得到最荣誉的条件,守将帕拉福斯严词拒绝。此时拉纳接到拿破仑一世不惜一切代价拿下萨拉戈萨的命令,遂于1月27日下令总攻,于2月20日迫使该城投降。法军共伤亡万余人,守城军民死亡6万余人(3/4为平民),被俘万余人。拉纳对皇帝坦言道:“这场战争是可怕的,胜利来之不易。”在皇帝离开西班牙的三个星期后威灵顿率另一支英军再次登陆葡萄牙,苏尔特作为皇帝委任的全权指挥官率法军向葡萄牙推进。威灵顿的英国部队有葡萄牙军的支持,由于这次兵力上占优能让他决定分兵二路。一路他亲自指挥,另一路军他交给贝尔斯佛德,任务是迂回到法军后面将其包围,然后全歼法军。其余军队保卫利兹本,英法两军在葡萄牙北部波尔图交战史称波尔图之战。

  (一)苏尔特防守的波尔图城极为坚固,西面是大西洋,南面是杜罗河,是个坚固的人工要塞。这次双方兵力几乎相等,法军大炮较多,英军则有葡萄牙军支援。1809年3月28日苏尔特元帅率领的法军在波尔图城外彻底打败利马和帕雷拉斯指挥的葡萄牙军队,大批居民被杀。4月韦尔斯利勋爵(后来的威灵顿公爵)接任驻葡萄牙英军的指挥官,于5月向波尔图发动进攻。苏尔特战败撤退,法军损失惨重,韦尔斯利夺取波尔图城。苏尔特对威灵顿的计划估计错误,他认为威灵顿会从西面依仗皇家海军来进攻,他对南面的杜罗河没有重视,因为他先前把所有渡河工具都毁了。威灵顿看到波尔图东面和南面防守薄弱的特点,决定从东面抢渡打个措手不及,终于他找到4艘葡萄牙人暗藏的运酒船。他先在对岸布置18门大炮,以火力掩护再命部队一批一批渡过去,法军本身对这个地方就不重视,站岗的还以为是瑞士部队而根本没防备。

  (二)威灵顿先头部队就这样过去了,出其不意的攻击取得成效。英军希尔将军表现出色,同时威灵顿还在东面6千米派一支部队迂回,波尔图就这样落到英国人手中。这次威灵顿显示出他不仅善于稳扎稳打,也能打快攻和奇袭。谁都把这当成疯狂举动,但威灵顿从双方位置看到成功的必然,最后一举而胜。这次败仗使法军现于战略上被动局面,威灵顿在后面紧追不舍,苏尔特一路上几乎丢掉所有物资逃跑才使法军逃脱英军夹击。在法军经历一系列败仗的同时皇帝本人在东面也败给奥地利大元帅卡尔大公,6月12日皇帝命令一支新军队由苏尔特、让·拉纳元帅和莫蒂埃元帅共同指挥向西班牙前进。

  (一)1809年7月威灵顿向马德里前进,南边的西班牙军被法国的克劳德·维克多元帅打的找不着北,西班牙古斯塔将军向威灵顿求援。威灵顿虽然鄙视西班牙人“拖后腿”的风格,但为了不引起政治风波的他还是率军南下支援古斯塔,同时威胁马德里。维克多是个聪明人,他收拢部队向马德里方向撤退,并向约瑟夫请求援军。6月27到28日塔拉韦拉之战爆发,那时候维克多还没有回到马德里。尼古拉·苏尔特元帅所率法军被赶出葡萄牙后阿瑟·韦尔斯利将军决定沿着塔古斯河谷打进西班牙中部,于是在1809年6月率领英军2万人进入西班牙,并与奎斯塔将军所率的西班牙军队2万人合兵一处,沿塔古斯河谷北上。7月28日英西联军进至马德里西南方向100多公里处的塔拉韦拉时,同克劳德·维克多元帅所率法军5万人遭遇。

  (二)维克托未等苏尔特所率法军从北面赶来就向英西联军发起进攻,西班牙人虽很勇敢但没有经过训练,他们的力量在于进行骚扰战。可是在正规战斗中不能担任重要的角色,一经交战即溃败,但是英军在韦尔斯利指挥下坚持苦战。维克托的部队在大规模进攻中配合不当,用刺刀进行一阵激烈拼杀之后败退下去、死伤累累。英国近卫军见敌人败退后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离开阵地进行追击,英军阵线的中心因此出现缺口,法军发动反攻让英军大乱。这时韦尔斯利已把四十八团调上阵地,该团阵列整齐、纪律严明,从撤退的士兵身边冲上前去攻击法军侧翼后扭转局势,第二十三轻骑兵团勇猛地杀入敌军侧翼重创敌军,他们自己也伤亡一半。黄昏时分维克托元帅只好认输,向马德里撤退。

  (三)激战中双方均损失惨重,法军伤亡7390人,损失20门火炮;英军伤亡6200人,西军伤亡1200人。英军经过这次战斗已无力追击,而且因为西班牙军队的表现也不可能把他们作为正规战的可靠伙伴,因此不再与苏尔特所率法军正面交锋而遂撤回葡萄牙。此次战斗结束后不久韦尔斯利将军因战功卓著被封为威灵顿子爵,尽管辉格党人表示反对,但他连续三年得到两千英镑的年金。霍雷肖·纳尔逊已经去世,小威廉·皮特也已离开人间,但是英国终于有一位能够代替他们的人。这次英军损失比前几次都多,但良好的战术瓦解法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第2天法军的行动仍然改变不局面,损失越来越大而被迫撤退,英军又取得胜利。这次威灵顿损失5365人,法军损失7000人。威灵顿得知另一支法军部队正向葡萄牙挺进并威胁自己的补给线,于是威灵顿决定撤退。

  (一)在第二次多瑙河谷战役后英国人又成皇帝的唯一敌人,这段时间内皇帝重新处理西班牙事务的可能性极大,如果他亲自来肯定是十几或二十万大军。此时的威灵顿却有着惊人的信心,他写信说他保证能防守住葡萄牙。他的观点是皇帝肯定会亲征,因为现在欧洲各个地方都听命于他,只有西班牙一直是个火药桶。为了不开辟第二战场和两面受敌,最明智的选择是亲自征讨,如果能取得胜利也能让法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更加稳固。但也许是和平生活让皇帝的目光变的短浅起来,他没有亲自征讨,反而忙碌于和其他势力联姻中。11月19日法军在奥康纳战役打败西班牙军,英军已经返回葡萄牙,也许这也是皇帝不亲自出征的原因之一。围绕着里斯本时威灵顿构筑一条实用坚固的防线,名字叫托尔维德拉防线,它依山傍海巧妙的把葡萄牙首都保护起来。它的西面是大海,南面是里斯本,东面是塔古斯河入海口,在防线后面英军可以用舰船源源不断的运输补给。尽管皇帝放弃亲自出征的念头,但他还是不敢对西班牙掉以轻心,他委任自己部下最有能力的元帅之一绰号“胜利之子”的安德烈·马塞纳。

  (二)威灵顿对这个人的能力也非常重视,这个曾经以卖水果为生的孤儿有着高超的指挥能力。皇帝命马塞纳先攻下葡萄牙东面的阿尔梅达和罗德里格,马塞纳连续占领这两座城市。皇帝迫不及待想听到英军被歼灭的消息,他给马塞纳写信催促道:“英军不过2.5万人人,法军有6万人,大炮也是他们的四倍。”他催促马塞纳进攻。9月27日马塞纳的法军在布萨科与威灵顿的英军交战,布萨科之战打响。马塞纳战前得意的说:“威灵顿冒着丢失所有荣誉和名声的危险与我军交战,如果他真这样做的话我一定俘虏他,明天我们就会占领整个葡萄牙。”马塞纳有3个军(共65974人)和114门大炮,3位军长为内伊、朱诺和雷尼尔,威灵顿有7个师(共51340人)和60门炮。1810年9月27日威灵顿勋爵为确保部队安全撤到托里斯韦德拉什率领英军和葡军5万人占领布萨科高地山脊的一侧,安德烈·马塞纳元帅率6.5万法军对高地发动5次进攻但都被击溃,此战法军死伤4500人、威灵顿军队死伤1300人。法军看到不能战胜对手不得不于次年初撤到西班牙,而葡萄牙大部分地区则被威灵顿从法国统治下解放出来。

  (三)威灵顿巧妙的利用地形和后坡战术打退法军多次进攻,马塞纳无法突破威灵顿的右路,这样迂回战术就不能实施。内伊并不清楚实际情况,他命手下两个师继续进攻。直到4点法军的进攻没有任何成效,威灵顿在山谷内谨慎反击令法军有很大伤亡。法军有4486人伤亡,其中包括四名将军。而英军只有1254人伤亡。这次威灵顿发挥擅长防御的特点,打场出色的防守反攻战,他可以安心的向托尔维德拉防线撤退。到了这条防线后英军的位置可以说是坚如磐石,600门大炮掩护三条主要防线,还有无数人工和天然的障碍。马塞纳本人第一次听说还有这么一条坚固的防线,他明白里斯本已经没有被夺的可能性,内伊和苏尔特都不愿意支援他。西班牙游击队也破坏他军队的补给,于是马塞纳被迫撤退。远在巴黎的皇帝也开始重视起这个英国将军,他说:“在欧洲只有我和威灵顿能有这样的军事成就。”

  (一)1811年英军又取得两场胜利,就是奥诺罗战役和阿尔布埃拉战役。在奥诺罗中威灵顿指挥的英军在兵力相差一万的情况下有力地防守自己的位置,阿尔布挨拉英军表现则很差,第三团团旗被夺。不过指挥的是贝尔斯佛德,他的能力显然比不上苏尔特,几乎损失一半以上的兵力,要不是英军表现顽强的话这场仗有可能败。这两仗决定法军以后的动向,他们已经无力进攻。阿尔布埃拉战役是半岛战争期间法军与英、葡、西联军的一次惨烈战斗,1811年5月16日英国将军威廉·卡尔·贝雷斯福德率领3.2万联军向巴达霍斯前进,在到达该地东南15英里的阿尔布埃拉山时联军遭到由苏尔特元帅所率领的2.5万法军的攻击,西葡部队率先溃逃,只是由于英国军队沉着应战才免遭失败,是役联军和法军各有3500伤亡。当惠灵顿子爵少将与马塞纳元帅在北部作战导致弗恩特斯·德奥诺罗战役时贝雷斯福德元帅正与西班牙将军约阿希姆·布莱克不安地合作,那边的法军围攻南部的巴达霍兹。

  

  (二)1811年5月初苏尔特元帅率领安达卢西亚军队从塞维利亚出发,解除法国在巴达霍兹的驻军。贝雷斯福德和布莱克同意在阿尔布埃拉与苏尔特对峙,阿尔布埃拉是一个经典的防御山脊阵地,此前由惠灵顿选定。贝雷斯福德率领英国和葡萄牙军队以及一支西班牙小队于1811年5月15日前在阿尔布埃拉就位,等待布莱克军队的到来,西班牙人从阿尔门德拉出发并于夜间到达。阿尔布埃拉村位于塞维利亚至巴达霍兹公路穿过阿尔布埃拉河的地方,然后再上山脊,贝雷斯福德把他的军队部署在山脊上,期待着在河对岸和整个村庄受到正面攻击。贝雷斯福德把葡萄牙师放在左边,把英国第二师放在阿尔布埃拉正上方并由第四师支援,把西班牙军队放在右边,阿尔布埃拉本身被国王德国军团的阿尔滕旅控制。苏尔特是一位能干而多才多艺的战略家,他不会符合贝雷斯福德的期望。

  (三)英国和葡萄牙的骑兵在法国骑兵的压倒性力量的作用下被迫穿越阿尔布埃拉河,使苏尔特的部队在无形中集结起来,其实力更加强大。在阿尔布埃拉河对面的高地上有一座小山由西班牙人把持,苏尔特在那座山后面集结大部分军队。1811年5月16日上午戈迪诺特将军的大队沿着公路行进,袭击阿尔布埃拉村作为一个改道,苏尔特的主力部队和他相当强大的骑兵部队越过山丘,越过阿尔布埃拉河后在侧翼攻占西班牙人。贝雷斯福德向布莱克派遣参谋指示他收回右翼,以反击法国的迂回运动,布莱克拒绝服从,直到贝雷斯福德元帅亲自到达并下令进行运动。

  

  (四)西班牙军队改变阵地太慢被法国势不可挡的进攻困住,扎亚斯将军主动采取行动,他的旅独自抵抗这场进攻,剩下的西班牙部队被击退。贝雷斯福德让斯图尔特的第二师来支持右边的西班牙人,领队科尔伯恩的部队爬上小山,在每个营到达山顶时开始行动,结果被法国轻骑兵未经部署就消灭。科尔伯恩旅的三个营几乎被歼灭,许多英国人被俘。在战斗的这一刻上苏尔特没有采取行动利用骑兵彻底打散英军,第四师的旅被带到军队的右边代替西班牙人。霍格顿的旅和科尔伯恩的幸存营沿着山脊组成,在炮火和步枪的风暴中把法国人挡在后面,在20分钟的交火中这些营被打垮。炮兵旅登上山脊,第4师的葡萄牙营攻击法国人,而阿伯克罗比的旅则出现在西班牙人的左边。兰利的骑兵向最右翼移动以阻止法国对英国后方的任何进攻,苏尔特意识到自己失去赢得战斗的机会而放弃进攻,撤退到阿尔布埃拉河,于是战斗结束了。

  (一)1812年威灵顿开始转防守为进攻,7月15日到21日他面对的是马尔蒙率领的“葡萄牙军”。由于法军运动速度太快让威灵顿得不到任何好处,他只能撤退。但在1812年7月22日他把握住机会,因为法军过于自信的追击给了威灵顿一个好机会,他在萨拉曼卡会战杀了记漂亮的回马枪。1812年4月在成功围攻并占领巴达霍斯后威灵顿和大部分英葡军队向北进军,驱逐马尔蒙暂时入侵葡萄牙的法国军队,在马尔蒙撤退到萨拉曼卡后威灵顿在阿久达河和科阿河后面站稳脚跟。5月希尔将军根据威灵顿的命令率领7000人的部队摧毁阿拉木斯的大桥,打破苏尔特和马尔蒙军队之间唯一的直接联系。6月13日威灵顿穿过阿久达向东进入萨拉曼卡,萨拉曼卡是法国军队的主要补给站,法国人把三个修道院变成强大的堡垒以保卫小镇和横跨河流的桥梁。6月19日两军开始交火,但直到6月27日两个修道院被击毁时仍然没有任何救援迹象,法国军队选择投降。威灵顿随后发现几周以来自己在萨拉曼卡以北的行动都被马尔蒙的军队封锁,马尔蒙一再威胁威灵顿的补给线,他率领法国军队向东行进,通过位于赫尔塔的另一座桥穿过南岸后向南行进一段距离然后转向西前进,希望能到达并威胁威灵顿军队的侧翼。威灵顿决定撤回军队一路返回葡萄牙,但他观察到随着两军并排行进让英军在内线占据战略有利地位,而法国人则变得精疲力竭。马尔蒙犯了把左翼从他的军队主体上分离的战术错误,威灵顿公爵立即命令自己的军队主力准备对扩张过度的法国左翼发起一次致命的进攻。

  

  (二)马尔蒙元帅所率的49600人部队包括八个步兵师和两个骑兵师以及78门火炮,步兵师包括马克西米利安·塞巴斯蒂安·福伊的第一师(4900人)、伯特兰·克劳塞尔的第二师(6300人)、克劳德·弗朗索瓦·费里的第三师(5400人)、雅克·托马斯·萨鲁特的第四师(5000人)、安托万·路易斯·波蓬的第五师(5000人)、安托万·弗朗索瓦·布伦伊尔的第六师(4300人)、让·吉劳姆·托米雷斯的第七师(4300人)和让·皮埃尔·弗朗斯·博内特的第八师(6400人)。皮埃尔·弗朗索瓦·泽维尔·博伊尔率领1500名骑兵,让·巴普蒂斯特·西奥多·柯托指挥1900名轻骑兵,路易斯提雷特指挥3300名炮手以及1300名工程师、宪兵和马车夫。威灵顿所率的49900人部队包括8个步兵师,主要由英国和葡萄牙部队(也包括德国和法国保皇党的部队)组成以及2个独立的旅、5个骑兵旅和54门大炮。步兵师包括亨利·弗雷德里克·坎贝尔的第一师(6200人)、爱德华·帕克纳姆的第三师(5800人)、洛瑞·科尔的第四师(5200人)、詹姆斯·莱思的第五师(6700人)、亨利·克林顿的第六师(5500人)、约翰·霍普的第七师(5100人)和查尔斯·阿尔滕的第三师(3500人)。卡洛斯·德埃斯帕·埃斯帕指挥一支3400人的西班牙分队,丹尼斯·帕克(2600人)和托马斯·布拉德福德(1900人)领导着葡萄牙独立旅。斯台普顿·科顿监督骑兵旅,其中包括由约翰·勒马沙特领导的1000名英国重骑兵(第一骑兵旅)、乔治·安森领导的1000名英国轻骑兵(第二骑兵旅)、维克托·阿尔滕领导的700名英德轻骑兵、埃伯哈特·奥托·乔治·冯·博克领导的800名国王德国军团和本杰明·德乌尔巴托领导的500名葡萄牙重骑兵。

  (三)7月22日早些时候马尔蒙的军队向南移动,其主要部队到达萨拉曼卡东南部地区,马尔蒙可以看到在西面威灵顿的第七师部署在山脊上。他发现远处有一团尘云,由此以为大部份英国军队都在撤退中,他只面对一个后方警卫。因此他计划让法国军队先向南然后向西运动,转向英国右翼。但这却是一个错误,因为威灵顿的大部分部队都藏在山脊后面,而他的第三和第五师正从萨拉曼卡出发。威灵顿本来计划如果被包抄就撤退,但他还是决定先等待看看马尔蒙是否会犯错误,再视具体情况行动。马尔蒙的军队计划在山谷中沿着一条L形山脊移动,但在那天早上法国人只占领山脊的一个短的、指向北方的部分,法军继续沿着山脊的长边向西行进。英葡联军则躺在山脊另一侧与法军平行并被山体隔开,在法军看不见的情况下威灵顿沿着山脊集结强大的打击力量。当英国第三师到达法国军队所在山脊的顶端时威灵顿将第六师和第七师留作后备,命令第四师和第五师配合第三师发起进攻,并将部分骑兵部队也投入战场。爱德华·帕克纳姆率领第三师排成两条纵队居高临下进攻托米雷斯的法军第七步兵师,法军最初击退英军的进攻,但随后还是被英军的冲锋击溃,托米雷斯战死沙场。看到英国骑兵在这一地区的行动后波蓬把他的法军第五师编成方阵接受骑兵的冲击,但在防御步兵时却没能取得成功,莱思的英军第五师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击败波蓬的部队。

  (四)当法国步兵撤退时科顿命令约翰·勒马沙特的重型骑兵旅攻击他们,法国军队的左翼正处于被英葡步兵第三师和第五师击败的边缘,这时勒马沙特的龙骑兵一个接一个地冲击并摧毁了法军营队,许多法国步兵甚至不得不寻求英国步兵的保护以躲避龙骑兵的马刀。勒马沙特取得巨大的成功,击溃八个法国营,但他在亲自带领一个中队作战时被击中脊椎而当场战死,威廉·庞森比接过他的指挥权。然而法军最大的危机还不在此,他们在战斗打响后就失去自己的指挥官。当帕克纳姆的第三师准备攻击托米雷斯时马尔蒙终于意识到他的军队处于巨大的危险之中,他准备上马指挥迎敌但却被英国炮弹击中,他的胳膊和两根肋骨都断了,副手博内特也很快就受伤了。由于马尔蒙受伤而无法进行指挥,他之前犯下的错误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而威灵顿已经发起攻击,在20分钟到1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法国军队是完全没有指挥官来领导的。科尔的英军第四师向博内特的法军第八师发起进攻,而帕克的葡萄牙旅则向山谷内的法军阵地也发起冲击,在40门火炮的帮助下这两次袭击都被法国人击退。之后克劳塞尔接受指挥权,尽最大努力挽救了险情。他让萨鲁特的法军第四师支援危急的左翼,然后在博伊尔的龙骑兵的支持下率领他自己的师和博内特的第八师对科尔的英军第四师发动一次危险的反击。

  (五)这次攻击打穿科尔的剩余部队,深入到威灵顿的第二条阵线进攻英军第六师。威廉·卡尔·贝尔斯福德元帅对这种不断发展的威胁作出迅速的反应,立即派遣葡萄牙第五师旅与法国步兵交战,而威灵顿则派遣第一师和第七师协助。经过激烈的抵抗后克劳塞尔和博内特的师被击败,法国军队开始撤退。当法国军队开始逐渐撤退时克劳塞尔命令费里的第三师不惜一切代价阻止联军的追击,费里按照山坡的形状将军队的阵型布成一条凸起的线。他将七个营部署成三条纵队,两翼各自都被一个营覆盖,炮兵连则得到优先的支持。克林顿的英军第六师开始攻击费里的部队,法国士兵的第一次排射特别致命,因为斜坡太陡让费里的第三层部队甚至可以从前两层部队的头上开火,在暮色中,克林顿师的士兵们似乎在攻击一座燃烧着的山。而在右翼的英军部队也遭受可怕的损失,同时法国人的伤亡一样惨重。他们缓慢地后撤,直到在森林边缘暂时集结,在这个地方费里被英国大炮的一发炮弹打死。当克林顿撤出他的两支遭到重创的英国旅并将葡萄牙旅安排在最后一次进攻的前线时战场上的气氛平静下来,葡萄牙旅报告487人伤亡,克林顿不得不用他可怜的英国军队来取代他们。这时英军第五师向法国左翼施压,法军的防线从左到右开始坍塌,费里的部队在这次行动中损失1100多人。威灵顿命令克林顿继续追捕,但他的士兵已经精疲力竭,他们进到树林里只前进100码,然后就原地驻扎。

  (六)法军开始向阿尔巴·德·托马斯撤退,那里有一座可以用来逃生的桥。威灵顿认为阿尔巴-德-托马斯交叉口被一个西班牙营所封锁,于是他沿着另一条路追击,然而德埃斯帕纳在没有通知威灵顿的情况下撤回该部队,这让法国人得以逃脱。法军在战斗中总共损失7000人,除了马尔蒙严重受伤外还有两名分区指挥官受伤。英葡联军损失5200人,其中一半来自第四师和第六师,科顿、科尔和莱思都受伤了。萨拉曼卡会战对法国来说是一场灾难性的失败,当他们再次重新集结时英葡军队已经于8月6日进入马德里,随后对布尔戈斯的围攻发生了,但杜布莱顿率领2000守军奇迹般地击退威灵顿的3.5万军队,令威灵顿公爵遭受他军事生涯中最知名的一场败绩,也是最糟糕的几场之一(还有一次是在埃尔伯登会战中被马尔蒙元帅在野战中正面击溃)。到了秋天因为法军再次集中力量威胁要将联军困住,英葡联军退却到葡萄牙。西班牙军队在阿尔巴德桥上守卫一条重要的逃生路线的失败使萨拉曼卡的胜利遭受瑕疵,这可能是由于西班牙和英国指挥官之间的误解造成的,并且导致随后的追捕未能摧毁或俘获逃跑的法国人,但这依然无损此战的光辉。萨拉曼卡会战毫无疑问是威灵顿公爵在他光辉的军事生涯中发挥最出色的战役之一,唯有阿萨耶会战、维多利亚会战、滑铁卢会战等寥寥数场可与之相比。

  (一)萨拉曼卡战场全部由山地组成,马尔蒙发现南边尘土飞扬,他断定这是威灵顿在撤退,于是他命令部队前进攻击。他发现在自己前面的只有2个师,他在攻击这两个师的同时命主力部队饶到英军背后去切断英军和他认为正在撤退的英军主力之间的联系。英国士兵在战场上高呼威灵顿的胜利称号“杜罗”,其声音震动的令法军士兵惊疑不定而不敢贸然出击。威灵顿让隐藏的部队防卫南面,下午2点威灵顿亲自跑到英军最右翼,他下令骑兵给想迂回到英军右翼的左路法军迎头痛击,法军遭到突然打击后双方开始肉搏。

  (二)威灵顿又跑到英军中路,他命第4师和第5师攻击,第6师、第7师和2个葡萄牙旅掩护并从中路切断法军。又命左路英军牵制攻击右路法军。最后中路和右路英军夹击左路法军,法军部队被切割的四分五裂致使法军大败。此战英军有5000伤亡,法军有6000人伤亡、7000人被俘。法军葡萄牙军团几乎完全崩溃,因为法军兵力仍然很强,而且另一只援军即将赶到,双方悬殊太大。威灵顿觉得自己没有必胜的把握,于是他开始撤退。1812年威灵顿率领联军进攻布尔戈斯,遭到法国守军顽强抵抗,威灵顿进攻布尔戈斯失败被迫撤退。同年皇帝也率手下部队撤退,只是他是从莫斯科撤退到巴黎。

  (一)1813年威灵顿开始最后的也是决定性的反攻,1813年17日他占领马德里。6月21日发生有名的维多利亚之战,英军第一次在兵力上占优势,法军这次败的彻底。约瑟夫·波拿巴被赶出西班牙,威灵顿率领英同一把尖刀插入法国的南部。维多利亚战役是半岛战争其中一场战役,由威灵顿侯爵率领的英、葡、西联军在西班牙维多利亚中击败由约瑟夫·波拿巴和让-巴普蒂斯·儒尔当率领的法军,最终导致半岛战争以联军胜利结束。1813年5月中旬约瑟夫放弃马德里,在儒尔当所率法军掩护下向北撤过埃布罗河,并在维多利亚盆地南面占领一块阵地。这个阵地长19千米、纵深11千米,周围环山,北西两面以埃布罗河为屏障,河上有几座防守不严密的桥。

  

  (二)5月30日威灵顿率联军从葡萄牙北部出发,并以急行军速度赶至西班牙北部通往法国的道路上去截击法军。6月21日上午8时刚过联军分3个纵队向整个战线挺进,从西面几座桥上渡河,终于迫使法军左、中两翼为掩护维多利亚而后撤,法军右翼经过苦战后最后溃退。到午后7时约瑟夫和儒尔当放弃阵地逃往潘普洛纳,此战法军伤亡8000人、损失火炮151门,丢弃几乎全部装载弹药和战利品的车辆,而联军伤亡5000人。由于此次胜利让联军得以控制巴斯克地区的省份,并迫使法军越过半死山退回法国,威灵顿因此被晋升为元帅。

  

  (一)苏尔特也无力回天,他得知皇帝退位的消息后放弃战斗,威灵顿取得胜利的图卢兹之战后半岛战争结束。图卢兹之战是拿破仑战争后期法军与第六次反法联军的一次战斗,1814年4月10日威灵顿勋爵率领英国和西班牙联军4.9万人进攻由苏尔特元帅率领的4.2万法军驻守的图卢兹阵地,最终法军战败。是役法军死伤3000人,联军伤亡5000人。威灵顿在半岛能够取得如此战绩,除了高超的战术和指挥外也是战略的成功。法军采用的是征粮制,无很大给养负担,在中欧战役中基本上想打哪就到哪。法军机动灵活、行动迅速。加上火炮强大,步兵纵队突击力强,部队总数众多,看似很难战胜。英军粮食靠海运和到富粮区买,用骡子陆地运输,一个旅后面的骡子接近个骑兵团,士兵也常揣不少。很吃给养的骑兵炮兵供不起很多,英军人数常年在3-5万,加上威灵顿手下的西、葡部队最高也就10万多。

  

  (二)威灵顿为对付散兵+火炮+纵队发明散兵+后坡+细红线组合,对付法军征粮制的办法是坚壁清野和持久战,让法军在贫粮地区作战。这样法军征粮速度很慢,战略机动大打折扣,而且粮还征不够常让部队饿着。马尔蒙曾在接到拿破仑让他援救巴达霍斯的命令时回信道去了给养也就够呆3天,根本没作用。另外一个作用是持久战中法军反复征粮,只能从被征多次已吃不饱的民众手里抢,如此更众多被激怒的民众参加游击队,于是出现更少人种粮和更多的抢粮事件,然后是更多游击队。游击队在最终战胜法军起了关键性作用,除了消耗了大量法军兵员也让他们无法快速集中。威灵顿利用法军较分散时攻其一部,行动隐蔽并使用欺敌术,维多利亚战役中威灵顿只带3万部队大张旗鼓进军,而6万主力交给格拉汉姆从人际罕至的小路行军,最后9万大军突然出现在法军面前。从战略设计上看威灵顿和拿破仑一样摆脱前人攻占+击退的战略,而以打击敌方整个战争体系为目标是个很大的飞跃。

  

  (三)法军的征粮是以团级派出征粮队,也有大量零星部队人员自行搜索。不好征粮的地方则是很大规模各自搜集,如艾劳战役后6万人散布搜粮,可能很多情况是不付钱就要,一般人是会给的,要么有人支持法军要么害怕,如果真不给那就是抢了。在粮食充足的中欧搞些粮食问题不太大,拿破仑又是速战速决,对地方骚扰不该很重,在西班牙和俄罗斯帝国就难了。普奥前期多是靠后方运送,但比英国差很多。英国是先海运,牛车转运前线,骡子前端运输,效率较高。普奥则只能全部路运,行军前准备就是一段时间,真行军是速度只能到法军一半左右,战略上完全被动。拿破仑在耶拿以后打不出很多快速机动也和后勤很有关,部队大了后作战地区粮食也相对少,不得不部分回到传统的后方运粮制。而普奥则在可行时部分采用征粮,机动性的差距就小多了。

  #世界历史#

  举报/反馈

上一篇:Ray丨雷尼司家居智能灯光训练营第十六期圆满收官!
下一篇:杏树冬季修剪技术!依据树势,区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