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前,从西安去黄帝陵祭拜的旅途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2-11-22
手机版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四月,国民政府确定每年清明节为“民族扫墓节”,公祭黄帝陵。1937年清明节,国共两党各派代表前往黄帝陵共同祭奠。

  

  《建国月刊》1937年第16卷第5期

  《恭谒桥陵记》发表在《建国月刊》1937年第16卷第5期,记述了1937年国民政府派往祭拜黄帝陵的人员在沿途游览的古迹名胜。

  

  《恭谒桥陵记》

  本文是《恭谒桥陵记》一文的整理,为1937年4月4日祭拜黄帝陵的中央政府人员从西安前往桥陵沿途所见所闻。

  本文所有重要古迹名胜当时均拍有照片,十分珍贵。

  

  行程路线

  恭 谒 桥 陵 记

  遁 羊

  汉唐故址

  四月四日晨,天已晴朗,七时,张委员(张继,字溥泉。编者注)即赴西京招待所,会晤各人,决定七时四十五分出发。(按西安时差较南京迟四十五分,七时四十五分即西安七时正。本文为便于记载计,均用南京时刻。)同行者除中央代表张委员、国府代表孙主席蔚如外,有广西国内考察团张任民、梁朝玑、尹承網、王赞斌、王逊志、梁寿笙、黄学礼等,载运行李,并作预备车之用。

  全体人员在招待所进早膳后,准时启行。汽车十余辆,鱼贯前进,过新城,出北门,幸喜新雨初晴,尘土不扬,车辆虽多,尚无拧鼻掩口之苦。

  

  西安北门

  出北关,道之左右,土堆颇多,盖路东为大明宫故址,路西为汉城遗址,乃汉唐之禁苑地也。

  

  未央宫遗址

  犹忆二十四年(1935年)来陕时,西京筹委会适筑成城北游览路,记者随翼如默君溥泉先生往游,自北门西南行,经唐之大明宫,汉之长乐宫、未央宫、秦之阿房宫,直抵周之镐京。

  

  汉长安城遗址

  当时溥泉先生戏称之曰四朝路。然宫殿森列,鞠而为茂草,园囿棋布,荒而为平野。所谓“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杖擁千官(岑参诗)”,“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诗)”。

  当年盛景,于今何在?躅踯(徘徊)凭吊,令人感慨系之!

  由此北行,地势较低,仗(凭借)渭水灌溉,农作颇佳,复以昨晨见雨,隆亩油碧,凭窗远眺,胸襟为开。

  八时半,近草滩镇,驻军一营,迎候于道,张委员下车少倾,仍登车进发。遥望嵯峨九嵕,屏立西陲,势极雄伟。

  

  渭水木桥

  过渭水,有木桥通行。渭水发源甘肃鸟鼠山,自天水入陕西,经宝鸡会汧水,经眉县、咸阳、西安至华阴东北,率洛水以入黄河,东西长千五百里,为黄河第二大支流。关中记载:渭与泾、洛为关中三川,近由水利机关辟筑河渠,亦以泾渭三渠为最巨。

  过渭水,入深峡,路仄仅容一车。未几上坡,遥见路右有一高堆,近而视之,乃汉景帝阳陵,众乃下车往谒。

  

  汉景帝阳陵

  阳陵高十丈,方百二十步,陵前毕沅所建碑碣,上刻“汉景帝阳陵”,与之相并者有景泰、嘉靖、天启等四碑。陵之四方,各有土堆二,宛如陪冢,考之汉时陵制,此实四门遗址也。后汉书礼仪志中,引皇览曰:“汉家之葬,方中百步,已穿筑为方城,其中开四门,四通足方六马。”

  

  西汉帝陵分布图

  汉代陵寝,除文帝霸陵、宣帝杜陵外,西汉九帝陵墓,悉在渭水北岸之高原上,东由高陵县之惠帝安陵起,其间景帝阳陵、高祖长陵、昭帝平陵、元帝渭陵、成帝延陵、哀帝义陵、平帝康陵、迄兴平之武帝茂陵、自东徂西,绵延九十里,如登未央宫遗址而瞻望,可历然识别之。予(我)等因须赶程,阳陵东之安陵,未及往视,仍登车前进。

  泾水泾阳

  由此北行,入泾阳界,路左右各有一土堆,传为萧何、曹参二墓。未几,临泾水,亦从木桥上过。车上坡,泾阳塔已矗立目前。

  

  泾阳塔

  行里许,抵达塔下,众均舍车往观。寺门上书“重修古刹铁佛崇文塔寺”。入门,大殿已圮(倒塌),两庑改设小学。一塔俨然,高可二十丈,八角十三层,层各立佛像,仰首细视,雕镌至精。塔内有梯,可至尖顶。惜以时促,未能登临,一作泾渭流域之鸟瞰。

  九时廿五分,复北行,入泾惠灌溉区域,越桥五六,水流至清,两旁田亩,除偶见麦苗外,余均留植棉花。陕西近年棉花生产激增,即恃(靠)此间泾惠灌溉之利也。

  

  铁佛崇文塔寺

  数年前,德人地质学家溪妥芬来陕考察,谓渭河平原其初原为一通海大湖,含盐卤质甚多,后经水淹泥淀,土质逐渐转良,始适垦殖。尚有数处如浦城、富平、渭南等卤泊甚多,不能耕种。又如泾阳、三原、大荔,虽掘井数十尺,犹含盐质,不能用以灌田,每年雨量既不足用,故舍引渠灌溉外,实无他法。然中国水利事业,在西北兴办最早,收效亦最宏。

  秦始皇时,使郑国筑渠,开凿泾水,溉田四万顷,名郑国渠,关中遂为沃壤,无凶岁,秦以富强。汉武帝时复使白公引泾水灌地,名白渠,收利亦溥(pǔ,广大)。故当时民歌有曰:

  田于何所,阳地谷口。

  郑国在前,白渠起后。

  举鐘成云,决渠为雨。

  泾水一石,其泥数斗。

  且溉且粪,长我禾黍。

  衣食关中,万家之口。

  迨(到)南宋以后,泾水低下,渠口高仰,溉田功用,遂以废弃。故清(清朝)时刘献庭论西北水利,有言:“西北非无水也,有水而不能用也,不为民利,乃为民害,旱则赤地千里,潦(涝)则漂没民居,无地可潴(zhū,水聚集的地方),无道可行,人固无如水何,水亦无如人何。”痛快淋漓,可谓近代西北水利情形之写照。

  

  泾阳县城墙

  迨民国十七年后,陕西经三年长期之旱荒,民生凋敝已极,情势惨烈,始由华洋义赈会发起,有兴修泾惠渠之举。自十九年冬兴工,二十一年六月放水入田,实施灌溉,迄今四载有余,八大支渠以次告成,受灌溉之益者,有礼泉、三原、泾阳、高陵、临潼等县,灌溉面积,据廿五年之报告,自五百顷增至六千四百顷。今后用水得法,则旱田新渠,久经侵润,水量可节省,灌溉面积可望增至八千顷。陕西农村经济之复兴,此为首功。

  过永乐店,道旁亦有驻军迎候,予(我)等稍停即行。西望九嵕,本系独峰,至此,因正侧观点不同,岐分为山,故乡人俗呼九嵕山为笔架山。

  鼎盛三原

  九时无十五分抵三原,军政学界代表及民众八百余人,鹄立欢迎,张委员等下车后,乃与各代表一一介绍握手。

  

  三原城东大桥

  记者在人丛中得晤(见到)廿四年同赴甘肃、青海之马文彦先生(三原人,于右任秘书。西安事变后,马文彦在三原县西关文昌巷的家成了杨虎城在渭北的红军接待处,杨虎城曾拨给活动经费),一别年余,竟在此处复来,其欢乐实不可以言语形容,然提及翼如(邵元冲)先生死国事,又不仅唏嘘久之。相与步行至城南公园,园内备有茶点招待,予(我)等以时促,未久留,稍憩(休息)即道别登车,复行前进。

  

  三原城南公园

  三原,以其地南有丰原、西有孟侯原、北有白鹿原,因以三原名县。土城九里,白渠横贯城中,商业之盛,冠于渭北。甘肃药材与湖北土布,向以此为中转站。湖北土布在三原过境,多转运平凉、兰州、甘州(张掖境内)、肃州(酒泉境内)、西宁等处。

  

  三原县城墙

  甘肃之药材,则悉运至三原泡制,转运郑州,分销东南华北各地。此两项货物,每年在三原过境者,约有一百余万公斤。进以泾惠渠完成后,邻近棉产激增,三原复成渭北棉花大市场。

  

  三原民治小学

  三原文风,亦称盛关中,清时乡试,不在省垣(指西安)而在此。民国后,学校遍设,教育普及,亦以三原为最著。于院长(于右任)创办之民治学校,则更称道于全国。

  富平民团

  由三原北行,十五里过瓦窑坑,亦有驻军相迎。又十二里入富平县境。富浦临渭(富平、浦城、临潼、渭南)为渭河流域四大县,而富平三原二处,更为陕中革命军之策源地,至今富平民团,办理之成效最著,予(我)等车过之处,沿途均有团丁站立致敬,服装虽不一致,精神颇佳。闻数年来赤匪骚扰陕西,未尝一入富平城者,全恃民团之力。昔有关东出相,关西出将之谚,此一明证也。

  

  富平县城墙

  富平县城在公路东北十里恃石川河之灌溉,绕城树木颇盛。

  

  富平县文星台

  惟以大车运输过繁(颠簸),路颇崎岖,故昔有高陵不高,富平不平之谚。今之公路,竟亦如是,甚望地方负责当局,严禁大车行驶汽车路,打破富平不平之语,造成陕中既富且平之邑。

  耀县河山

  十一时廿分过疙瘩庙,庙祀(祭祀)宋(宋代)吴玠、吴璘,与岳武穆同时抵抗金兵之民族英雄也。革命先烈胡景翼宅亦在庙东庄里镇,均以时促,未及往观。十一时三刻越(跨越)沮水大桥,抵耀县,县长李书亭(书平)率各界代表数百人已迎于道旁。

  自三原至此计程九十里。

  

  耀县城垣

  耀县,昔称耀州,以城东有鑑山,年丰则山中有光耀如鑑,故名。城周六里,明景泰初建,步寿原控其北,鑑诸山翼其左,星原环其右,漆沮会流,乳山合抱,不仅土地肥饶,亦北山锁钥也。予(我)等以省府已规定至同官午膳(午餐),故未久留,约于返途往游药王山,即仍登车北行。

  一路山岭重叠,峰峦起伏,汽车盘旋蛇行于深谷中。闻耀县西北四十里,有柳公权墓及故宅。今宅已废,名柳家原,宅旁并有柳公权瘗(埋)笔冢。

  千年瓷窑

  未几,过冯家桥,即入同官(今铜川)境,过黄堡镇,镇有瓷业试验所,系第一届民族扫墓节时所计划创立之以事业。

  黄堡镇,以瓷器著于世,即俗称之耀州瓷。据耀州志载:“同官县南四十里,有黄堡寨,一名黄堡镇,故有陶场,居民建紫极宫,祀(祭祀)其土神。宋(北宋)熙宁(宋神宗年号)中,封其土神为德应侯,以晋人柏林配享,盖传居民陶术者。今其地不陶,陶于陈炉,陈炉复庙,一如黄堡。”

  

  耀县南门

  考黄堡陶业,原始于晋之永和中,其器系以青泥为之,多作凹凸花纹,釉呈龙泉淡绿之色,亦间有带黄者,光滑润泽,制作殊精,考古家所谓唐之耀州窑,即指此种出品而言。宋明之制,虽仍其旧,然釉色远逊,至明末陶制移于陈炉,所谓黄堡窑器,不复再制。

  陈炉窑亦同官县(今铜川)属,距县东南四十里,与黄堡相距,亦约四十里,自明末起始制陶,数百年来以白色蓝花瓷,销售于省内。只以株守成规,出品粗劣,又受外来各瓷之运销,陈炉瓷业,一落千丈,已入于淘汰之过程。

  

  耀县宋塔

  民国二十四年四月,中委(中央委员)邵翼如、张溥泉、邓孟硕、邵力子诸先生代表中央祭谒桥陵,道经黄堡,叹黄堡窑器之失传,并陈炉瓷业之不振,决加提倡,以谋挽救。

  嗣后(之后)经中央国府及陕西省政府各筹款二千元,遂于是年十一月设立黄堡镇瓷业试验所,本恢复固有提倡新兴之宗旨,以为当地瓷业发展之端绪。该所成立至今,一年有半,成绩亦颇卓著。去岁由省府派该所主任陈洪藻君赴鲁赣考察,拟定改进白瓷计划,惜以经费困难,目下尚不能从事扩展。此次道经黄堡,亦以时促,未能入所参观。

  同 官 煤 海

  车入同官(铜川)境,沿漆水行,东为金牛岭、磑子山、凤凰原、飞仙山,西为兔窝岭,车入山峡间,坡道高下,势颇险阻。中经一关帝庙,南有一屋名后洞,俗传内有隧道四十里,与耀县药王山太元洞相通云。至二十里铺出峡,沿途所见煤窑甚多,骡载人负,络绎于道,盖此处为陕西煤藏最富之地也。

  

  同官县全城

  陕西煤藏,北部最富。自韩城而合阳,而澄城,以至同官(铜川)、耀县,二叠石炭纪煤系,继续出露,绵亙数百里,有陕北黑腰带之称。其间以在同官境内者藏量最巨。

  同官(铜川)煤田有二:一字桐树沟至陈家河,长约百二十里,南北最宽处在同官县城附近,约有十二里。蕴藏量估计约有三百九十兆吨,近年产量,每年约万吨之谱。一在黄堡,西起新沟村,东极李集坡,长约三十里,南北最宽处十里,蕴藏约有一百六十兆顿,年产约三万五千吨。

  

  同官县印台山

  同官各煤矿,所产多为上等之无烟煤,及半烟煤,惟以各矿资本短缺,均以土法开采,每吨成本约为三元。又因交通不便,由矿山至西安,每吨运费竟高达三十余元,以是质佳量富之同官煤,竟不能售至西安,与他煤相竞争。

  

  同官县泰山庙

  故今日欲解决同官煤矿,一方面须集合巨大资本,改用机器开采,每日产量达二千吨,则每吨成本可减至二元。

  

  建成后的咸同铁路

  同时咸同(咸阳、同官)铁路本为陕省重要建设之一,亦须早日完成。同官距西安约一百六十公里,以每吨每公里二分计算,同官之煤运至西安,每吨成本仅五元二角,价格之廉,当非他省之煤所能比,亦不仅可供陕西一省之用也。

  

  同官县虎头山

  今日予(我)等自西安北行,见道旁轻便小铁轨,直达耀县,闻系去岁剿匪时所筑,以利军输,目下军事停止,此路亦即废弃。如能就该路展筑至同官,以供运煤之用,所费有限,其效亦至大也。

  风 土 名 胜

  一时十二分,车抵达同官,县长田在养率领全县各界代表六百人郊迎城外,予(我)等以省府已派人在此预备膳食,乃即下车,随行入城,至大成街小学憩息。

  同官(铜川),《元和郡县志》载:“苻秦于铜官川置铜官护军,后巍改置铜官县,周除“金”作“同”字。因与同官音相近,俗辄加“北”字而曰北同官。”

  

  同官南门

  城周四里,后周建德四年建,明增修,地处四山之中,城内居民颇少,历来守护,亦以城周山原为凭借,所谓守城必先守原也。

  

  同官大成街小学

  大成街小学,在孔庙之东,清季(清代末年)为颖阳书院,民国元年改为高等学堂,四年改为高等小学校,廿一年改为第一小学,二十四年三月改为今名。尚忆是年四月赴中部(黄陵县)时,在此遇雨,曾留该校一日,今以时间尚早,进膳后,即于二时三刻复行登车北行。

  

  同官城内街市

  行二里,遥见西山崖石间建有小屋一座,闻系孟姜女庙。由此北行,山色渐佳,草木丛生,野花称艳,纵目四眺,无复荒凉之感。予(我)等自西安启行,抵同官南,沿途童山濯濯(光秃秃的山上没有草木),杳无一物,今至同官大异,盖是处煤藏富裕,乡人随地可拾,燃料既足,自无砍伐树木之心也。

  据专家推考,周秦汉唐时期,西北多风调雨顺,生产丰富,较之现在,不啻天壤。此种变迁,固有其政治、经济及其他人事上之关系,然其最大原因,实为气候之改变。西北气候之日趋干燥,则因森林之毁废而致。

  

  陕北公路

  现在陕西各地,古代森林均多毁废,森林愈毁废,气候愈干燥,气候愈干燥,则森林愈荒废,长此循环,自为西北频遇旱灾之主因。且山无森林之屏蔽,冲刷必甚,川无森林之含蓄,泄流尤速,故在山多裂痕,或显沟状之处,其未经风化之岩石,必奔落于山麓,使肥沃之地,顿成石田,或挟山麓土壤,雍塞川流,更有改道旁溢之危,年代愈久,冲刷愈甚,今若不急图补救,更足为来日之隐忧。

  然以今日之情形观之,可见森林之毁废,亦以人民缺乏燃料所致。陕西煤藏既富,如能尽量开发,解决燃料问题,或亦可助造林事业之易于进展也。

  

  金锁关

  三时一刻,抵金锁关村,记者在村南山崖间发现石刻六七洞,告张委员,因须赶程,不及停车,约明日返途时往观。

  

  金锁关镇石刻

  未几,即过金锁关。关在同官县北三十里神水峡内。县志载:“自此北行,有东西二路,一通延绥、榆林,一通宁夏、甘肃。”道从石峡出,绝壁千尺,为榆塞秦关襟喉要地。转折出关,上山坡,三时三刻,抵哭泉岭。

  哭泉岭为同宜(铜川、宜君)二线分界处。相传孟姜女适范(嫁给范喜良)三日,夫往塞上筑长城死,姜负骸骨返,憩于此,渴甚仰哭,有泉涌出,故名哭泉岭。

  

  哭泉岭孟姜女庙

  士人感其事,为之立祠于岭上。后姜至同官,亦毙,后人复为立庙,即同官城北之庙也。庙旁且瘗(埋)有姜(孟姜女)范(范喜良)二墓。

  是岭又名女回山。《通志》载:“俗传秦筑长城,孟姜女负其夫骸,经此而返,故曰女回。今则以其泉水苦涩,又误名哭泉为苦泉岭。”岭高海拔1600米,气候较寒,昨日岭上下雨雪,至今未化也。

  唐 玉 华 宫

  四时二十七分,越山谷三四,抵达宜君县,各界代表数百人,迎候于道,张委员等下车,步行入城。

  

  宜君县城南门

  宜君县城据一山岩上,高度海拔1460米,张委员谓依次高度,与山东泰山高度(1545米)相近,是无异宜君县城即在泰岳巅也。

  

  宜君县城

  城周五里有奇,中只南北一街,两旁皆有欢迎标语,党国旗满悬道中。予(我)等至县立中山街小学稍憩。询及本县近状,县长谈:“全县人口只七千余户,四万余人。城内只百余家。此间田地甚贱,每亩只值一二元。因之外省来垦荒者颇多,几占全县人口之半数。昨日所降雨雪甚久,今岁可免旱灾。”

  又据一招待员谈:“县西五十里有玉华宫,为本县一名迹。”张委员询以有无古代碑记,彼答:“并无古碑,只有唐时建立者数石(只有几个唐代碑刻)”。众闻之大笑。由此可见陕中唐碑刻之多。

  按《太平寰宇记》载:玉华宫在县西四十里,贞观十七年置,其地本县人秦小龙宅。太宗曰:“小龙出,大龙入。”时以为清凉胜于九成功。永徽二年有诏废宫为寺,便以玉华为名。寺内有肃成殿,玄装法师于北院译经,每言此寺乃阎浮之兜率天也

  又载:“玉华山在县西南四十里,唐太宗建玉华宫,以此名山,太宗避暑于此,西有驻銮崖,东有石室,其上悬泉,势若飞雨,名曰水簾,其下即为醽醁(美酒)泉。”

  关于玉华宫志记载,现所知者,有唐高宗《玉华宫山铭》,杜甫《玉华宫》诗,宋张岷《游玉华山记》。《关中胜迹图志》中,毕秋帆注:“宫内有宋(北宋)宋球、张道宗、张珣诗,并冀上之书,治平三年五月立。柴公玉诗,胡授书,绍圣四年九月立。游师雄记,元祐三年四月立。盛南仲记,王绩书,八年二月立。钱景逢记,绍圣中立。”

  惜以是日需要赶至中部,未能前往一观为憾耳。

  五时即告出校,离宜君北行。

  遥 望 桥 陵

  自宜君至中部(黄陵县),计程七十里,高山峻岭,绝壁万仞,众峰矗拥,有如浪涛。路旁山行,辗转往复,中经深谷数处,乡人填土为坝,两旁又加土栏,车入其间,如行平地,临边俯望,则千百尺之陡涧也。

  五时五十分,峰回路转,遥见一山巅绿丛一撮,众大呼曰:“桥陵在望矣!”

  

  中部(黄陵县)桥山

  趋谷而下,县长艾善甫暨军政学各界代表趋前迎迓,相与下车,握手寒暄,夹道欢迎者五十八军骑兵团,保安大队,保甲常备队,县政府全体职员,及全县十余高小、初小学生等,计七百余人。

  

  中部(黄陵县)城楼

  军乐之声大振,张委员等点首致意,即于六时许夕阳残照中入城,至行辕休息。

  犹忆过去二届民族扫墓,各代表自西安出发,均在同官留宿,翌日(第二日)始达中部。今日予(我)等于上午八时启行,中途在数处稽延,竟于当日下午六时即抵达中部,实出意料之外。

  考其故有二:其一,自西安至三原,昔日公路均绕咸阳、泾阳二县,计程一百三十里,而咸阳渭水桥,为通川甘青宁之要道,车马杂遝,渡运更易费时。乃去岁以陕北剿匪紧张,军运频繁,乃将草滩捷径修筑汽车道,计程只有九十里,故今日就此路北行,自西安至三原只费时二时,较昔已省一小时。

  

  陕北公路

  其次,自耀县至哭泉岭,循漆水行,忽左忽右,几似杭州九溪十八涧,昔时坡陡路仄,既易损车,又费时间。自去岁为便利运输,建有水泥桥、石桥、木桥等,计二十八座,平坦坚实,行车速率得以大增。

  

  陕北公路之深峡

  故以汽车行程实测,自西安至中部(黄陵县),未足三百六十里,即依旧有里程计,自西安至三原九十里——耀县九十里——同官(铜川)七十里——宜君九十里——中部(黄陵县)七十里,总计亦只四百十里。

  目下公路较差,汽车每时行六十里,七小时即可毕程,是今日到达中部,并非幸致。日后公路如能再加整理,虽同咸铁路未通,凡至西安者,欲谒桥陵,乘汽车或可于一日内往返也。

  监制:刘会斌

  编辑:张 甜

  

上一篇:未来科技!预测在2050年之前,将会出现的8个“黑科技”
下一篇:仙袂飘然定处不风流,烟波浩渺悠扬十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