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有种“护身符”,却是女性苦难的罪证,老兵:不打仗就是幸福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2-11-22
手机版

  如今科技发达,人民生活日益丰富,或有朋友感叹“今天真幸福”,但不知为什么,至今仍有人强拉各种理由制造骚乱;关于“幸福”的定义,抗战老兵的解释很简单“不打仗就是幸福”。当然,年轻的朋友或许会幻想“战场杀敌”的那种酣畅,却忘了战争的残酷;用老兵的话说:战场没有快感,唯有无尽的伤痛,不仅是“壮志男儿”,女性同样深陷其中。以抗战为例,在“军国主义”的熏陶下,日军几乎癫狂;他们的妻子同样如此,虽然未涉足正面战场,却在后方做着一种“护身符”,也成了女性苦难的罪证。

  或许很多朋友都将1937年7月7日定义为战争开始,以此类推就形成了“八年抗战”的定义;但如果从1931年东北战事开始算,战争则进行了14年。14年的烽火硝烟,华夏儿女经历了难用语言表达的伤痛,牺牲的英雄更是不计其数;当然,日军同样付出了惨痛代价,不仅是战场殒命的军人,他们的妻子同样在遭受苦难。战争期间,日军不仅在正面战场派驻大量军人,还在其后方成立了“国防妇人会”;该团体同样为战争而生,主要成员是正面战场上士兵的妻子或母亲,主要活动内容为:慰劳官兵、资源回收、爱国储蓄、女子挺身、家庭报国等。

  从1937年算起,“国防妇人会”的人数为458万,到了战争后期,人数升至1000万以上;这里说明一点,早在1933年,当时的“皇后”为了鼓励战争,在宫中亲手为前线日军缝制绷带;虽然仅是“象征行为”,但很快成为潮流,一时间上至皇后、亲王妃,下到普通民众,纷纷缝制各种战争必需品,一种“护身符”应运而生,它的名字叫“千人针”。简单的说,“千人针”可以理解成腰带,主体多为白色,其上的针线为红色,须由一千名女性每人为其缝一针;这种东西工艺虽然不高,但要搜集一千名女性为其缝制,其难度还是很大的。

  “千人针”并无实质作用,是妻子在丈夫战前献上的礼物,据说用来保佑“武运长久”,丈夫能在战场上获得幸运,甚至有“避弹”的作用,因此被视为“护身符”;据说侵占南京的日军司令松井石根,他就曾收到亲王妃亲手缝制的“千人针”和一双袜子,为此还在日记中夸夸其谈,十分珍视。说到这或许有朋友不理解了“前面说‘千人针’是女日本性苦难的罪证,但这么看似乎仅是美好祝愿而已”乍一看,这种东西是妻子对丈夫或母亲对儿子的祝福;但在日军高层的渲染下,“千人针”很快成了支援战争的理由,也是女性遭受苦难的开始。

  东条英机曾说“我们的军人能够完成自己的使命,是因为后方的妻子和母亲们在家中期盼着”乍一看,这句话似乎没毛病;但后来就演变成了“想让丈夫或儿子平安归来,女性要付出行动,已达到尽快结束战争的目的”。随着战争的推进,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投入的兵力越来越多,以至与国内男性寥寥无几;与此同时,女性制作“千人针”已不能满足战争需求,于是她们不可避免地被要求进行军事训练,甚至成为战争的牺牲品,尤为“经典”的女性叫做井上千代子。

  她与丈夫新婚后就自杀了,理由竟是“为了不让丈夫在前线打仗时对家庭有牵挂”;这种行为很难让人理解,但在当时的日本,井上千代子却成了“女英雄”。军国主义借此大肆鼓吹,还将其拍成电影在军中播放,这就是著名的“昭和烈女”;让人心痛的是,无数家庭为此支离破碎,丈夫还在前线打仗,妻子却在家中选择了自杀,而其“罪名”竟然归结于无辜的华夏儿女身上,不仅如此,日本社会也发生了意识形态上的“扭曲”。

  在军国主义的渲染下,女性遭受的苦难令人难以理解。当时的日军为了战争,不惜将国内男性掏空,此时女性的主要“贡献”就是生儿子,目的依然是为了战争机器的转动;于是,有儿子的女性在当时的日本社会中地位崇高,但没能生儿子的女性却沦为社会底层,甚至饱受舆论压力。史料中曾有一封妻子写给丈夫的信,有这么一段话“我多么希望能为国家生育一个男孩,可我连个女孩也没有生,像我这样的人,于君、于国都感到极端不忠,每天恨不得将自己粉身碎骨”。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能否生育并不是女性一方的责任,当然生育也并非女性的绝对义务;实事求是的说,当时日本国内男性大部分被派往战场,在没有男性的情况下,女性又怎么能单方面生育呢?这在今天或许是个非常浅显的问题,但在战争期间的日本,能否生育,甚至生男生女都成了衡量女性地位的“硬性指标”;举个令人“匪夷所思”的例子,在战争期间的日本,结婚即被视为男性上战场的最后一夜,女性也被贴上“即将生育”的标签。

  新婚夜后,如果男方履行了自己的“责任”,但女方却未能怀孕,那么此女就会被鄙视;如果丈夫尚在人间或还能回家,那么这位妻子尚有赢得尊重的机会,但如果丈夫死在战场上,这位女性或许只有自杀这一条路。更有甚者,当时还出现了“照片新郎”或是“物婚”,简单的说,就是以“照片”代替新郎,或以新郎物品与女性举行婚礼,或许有朋友会觉得“可笑”,女性怎么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怀孕呢?公正的说,当时日本科技并不弱,类似科学知识基本普及,理论上不应再怪罪女性;但事实却截然相反,由此可证,战争带给女性的苦难该是多么的残忍和荒诞。

  尤其战争后期,“男人到前线去,女人到车间去”成了军国主义的宣传口号,几乎整个日本工业均由女性来运转,类似兵工厂工人、炼钢工人,甚至是挖煤工等,据说东条英机的女儿也响应号召,在兵工厂中劳动;不仅如此,当时的日本用“全民皆兵”来形容毫不夸张,军队强制12至39岁的女性登记注册,并根据体质分配相关工作。为了顺利履行这项政策,军方制造大量舆论,以至不参加军方活动的女性,会被扣上“不爱国”、“好逸恶劳”的罪名;1944年统计,日本国内超过1500万女性成为主要劳动力,大多在兵工厂等“二线战场”工作,每天的工作时间在12到16个小时。

  暂且不说中日战争的孰是孰非,从某种角度看,日本女性是悲哀的,受到的伤害甚至超过了战场上的丈夫;战争已过去70多年,但今天并非“风平浪静”,正如老兵所说“不打仗就是幸福”。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两个出身不同的东京女子,在同一个男人身上映照出自己真实的一面
下一篇:长友佑都:其貌不扬,天赋平平却从啦啦队鼓手走向了国际米兰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