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琏晚年只字不提粟裕,每天担惊受怕,临终长叹:土木不及一粟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4-23
手机版

  1977年6月22日,台北一个公寓的小房间,床上躺着一位老人,满脸皱纹,眼光涣散。旁边坐着一位中年男子,耳朵贴近老人,努力辨听老人想说什么。老人微张的嘴却发不出声音。

  老人看到儿子手中拿着一个盒子,里面装满铁片。他目光忽然凌厉,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勾起头,对儿子说了一句话:“土木不及一粟啊!”然后倒头咽气。

  

  这个老人是谁?为什么看到盒子中的铁片如此激动?土木不及一粟又有何寓意?

  老人叫胡琏,解放战争时期,是蒋介石的亲信,老蒋曾吹捧他为“常胜将军”。他的部队也是蒋的“五大王牌”之一。

  

  而他口中所说的土木,正是他自己的两个军队,准确的说,是国民党将领陈诚起家的部队。大革命之后,胡琏跟随陈诚加入了国民党军队,从此与共产党军对立。

  土指的是他手下的11师,“十一”合起来就是土;木指的是他手下的18军,“十八”合起来就是木;“一粟”则指的是淮海战役中声名远扬的共产党将领:粟裕。

  

  那他为什么看到盒子中的铁片,会如此激动?根据后来秘密报道,胡琏的儿子,在胡琏百岁诞辰的时候,还回到大陆,干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这父子两人的种种怪异行为,如果想要得到一个解释,我们需要了解胡琏在解放战争中,与粟裕之间的战斗。

  抗日战争结束,蒋发动内战。1947年,在孟良崮,张灵甫被陈毅的华野大军围困。面对被攻打的光秃秃的防线,张灵甫无奈,让胡琏救援。但是胡琏的救援迟迟未到。

  张拨通电话,激动地对胡说:“老同学,我这边已经黔驴技穷,解放军太厉害,你再不来,只能给我收尸了!”。

  

  胡告诉张:“灵甫兄,我已全力赶来救援,共军实力太胜,你再坚持4天。”

  但可惜的是,第三天华野就全歼了张的74师。不仅如此,赶来的胡也在路上被华野围堵,情势危急。胡琏急的赶快给蒋打电话,让蒋派军支援。

  说道这里,不得不说一下,胡琏的11师可谓是老蒋的“救火队”。解放战争时期,蒋的很多部队被解放军围攻,都可以看到胡琏的身影。但基本上每次都无法“救火”。

  这也体现了蒋的手下名将,都出了名的为保存自己实力考虑。

  

  不过胡琏被围这次,出现了奇迹,蒋疯了一样派遣各路军队,发布死命令,一定解救出11师。解救出来后,蒋整顿军队,预备再次攻击山东解放区。

  死里逃生后,胡琏好像有了胆识,立马找蒋抢头功。难道是无限接近死亡后,已经超越了对死亡的恐惧?

  从胡琏后来的作为来看,他确实从死亡中学到了一些东西,只不过没有超越死亡。

  面对张灵甫的死,胡琏大加研究。他研究的不是解放军与张作战的战术战略,而是研究张如何被逼上绝境。所以他对解放军发动进攻的时候,一点不敢冒进,步步为营。

  不过这招还真凑效,6月29日,原本稳扎稳打的胡琏忽然转换风格,一举攻下沂蒙山区南麻根据地。

  攻下后,他没有骄傲自满,立马在南麻周围找到大大小小的高坡,筑起2000多个子母堡。这些子母堡各个有效连接,仿佛天罗地网,没有视觉死角。每一个堡既能攻击又能守卫其他堡。

  

  不仅如此,他嫌村民碍事,把村民统统撵走。周围脆弱的小树木和庄稼地全部销毁,空出来的地,架设坚硬的障碍物。

  高坡地面都“全副武装”,胡琏还是没有安全感,于是在各个据点下,挖通战壕,互相联通。这一举操作,仿佛给整个南麻驻军套上了厚厚的“龟壳”。

  

  张灵甫在天之灵如果看到,兴许能学到很多东西。尽管套了那么多层,胡琏依然抵挡不住华野的围攻。

  胡琏坐在指挥部中,屋顶被震的落灰,四周轰如雷鸣。他内心忽然释然,知道自己还是逃不出和张灵甫一样的命运。

  既然一定会死,那他就让自己英雄一把。狡猾如狐狸的胡琏,从来不打保票。这次他竟然奇迹般的给自己的老上司陈诚发了邮电:“职部已作破釜沉舟之计! 不成功则成仁”。

  

  正当胡琏要已死明志的时候,四周真的打雷了。胡琏有点恍惚,他甩了甩头,想分辨这轰鸣的声音到底是雷还是解放军的炸弹。

  他走出指挥部,发现外面下起了大雨。这样的历史剧情,司马懿看到都直呼内行。胡琏确实运气爆棚。

  但是下雨的影响也不大,要是坚持攻打下去,华野也一定能活捉胡琏。为什么后来没有攻了呢?

  

  南麻处于盆地,四面环山,下雨后,无法排水。在这种情况下,你认为是防守一方优势大,还是攻击一方呢?

  当时打的弹药和枪支企业,大部分都不防水,一旦被雨水淋上,就很难发挥效用。

  这两点只是客观原因,如果解放军真的铁了心要攻打,一定能攻下。但此时刘邓大军即将越过黄河。而华野攻打南麻地区足足打了七天七夜,愣是没有攻下来。

  毛泽东之前评价过胡琏:狡如狐,猛如虎(引用)。

  刘伯承此时也对胡琏评价道:“真是刺猬啊,缩成一团的时候,真不好打”。

  

  邓小平就与他商量到:“我们不打消耗战,现在攻不下,以后再攻”

  与此同时,蒋方铁了心要保胡琏军,立即电令:9师、25师、64师、75师前去增援南麻。

  华野军预计再在南麻拖下去,至少要5至7天,才能攻下,且损失太大,于是7月21日晚撤出了战斗。

  或许是压抑太久了,担惊受怕这么多天,差点步张灵甫后尘。现在突然得到华野撤退的消息,胡狂喜,神气的说道:“我胡琏可不是张灵甫,想吃我11师,还要有铁齿钢牙!”

  

  之后,胡琏被蒋介石成为“常胜将军”并给11师奖金5亿法币。黄百韬觉得封赏不均,非常气愤,将带有军衔的军装扔到地上大骂:“草,还常胜将军,要不是下雨,早他妈和张灵甫作伴去了”

  胡琏自然非常开心,不过他的好日子即将到头,好运也即将用尽。

  1948年,国民党撤销18军番号,成立12军团。本来12军团司令要由胡琏担任,但他与国防部长白崇禧关系闹僵,一度吵架吵到老蒋那里。

  蒋想要调和,任黄维为12军团司令,胡琏为副司令。于是胡琏借口牙疼,要去上海就医,没有担任12军团副司令。

  11月,黄维军团被中野包围。老蒋电令宋希濂赴淮海战场支援。但白崇禧从中作梗,扣住宋兵团不放。无奈之下,蒋只能寄希望于胡琏。

  

  胡琏收到消息,立马奔赴南京,老蒋知道他来了,掀开被子就去迎接。蒋握住胡琏的手说道:“伯玉,我非常看重你,12兵团的存亡,就靠你了!”

  胡琏拍着胸脯给蒋打包票,立马要只身前往双堆集作战指挥。后来,很多人称赞他英勇果敢。一向狡猾如狐狸,对友军见死不救的胡琏,这次为什么性情大变?

  因为他要前往双堆集,仔细看一下双堆集的作战部队,就不难知道胡琏为何要不顾一切的冲去救援。双堆集的作战部队,有被整编的18军,而18军就是他的老本,要是没了,他就无以立足。

  

  胡琏空降后,发现被围困的国军,比自己想象中严重的多。不仅缺少战斗物资,连粮食都快耗尽。而整个12军的部队,被中野分割成一个个小块,力量完全无法整合,更不要说集中力量突围。

  随着包围圈不断缩小,中野进攻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胡琏最擅长的就是在小包围圈内坚守,于是中野唤来了华野军,集中力量猛攻,想要捉住胡琏这只“狐狸”。

  

  国军的救援部队迟迟未到,胡琏只得撤退,他告诉黄维:“李延年和杜聿明是等不来了,我们突围出去吧”。

  12月15日,在华野、中野的猛攻下,12军团作鸟兽散。最后关头,胡琏和黄维跑到事先准备好的两辆坦克前。胡琏告诉黄维:“黄兄,爹死娘家人,各人顾各人,现在是突围不出去了”

  他紧紧握着黄维的手又说:“我们不能都坐在一张坦克上,不然都死了,家眷没人照顾。”

  不得不说,胡琏深知孔融让梨的道理。他让黄维乘坐崭新的坦克,而自己则坐那张旧坦克。

  

  胡琏到了最后关头,竟然如此讲义气,不过确实只是“讲”义气。我们知道很多的军用器械,并不是越新越好,而是用的越久越好。永久的器械证明不会出现故障,而新的器械不知道会不会出现故障。

  这个时候胡琏还在耍聪明,真不愧是“狐狸”。不过黄维是老实人,没有想到胡琏这么多心眼。二人各自乘坐坦克离开。

  黄维的坦克开到半路果然发生故障,在解放军的重重包围下只能投降。

  

  胡琏开着坦克,正面碰上了解放军部队。他本想调转炮头往回开,但转念一想,如果此时掉头,一定会被抓捕。

  于是神奇的一幕发生了,胡琏的坦克既不避让士兵也不掉头,就直愣愣的朝前开去。解放军士兵也没有怀疑,都以为是缴获的坦克。

  难道胡琏这次还能全身而退?

  他的运气没有那么好,坦克开到半路油被耗尽,在路上抛锚。胡琏只能下来步行,没走一段路程,又遇到了解放军。胡琏只得狂奔逃命,在逃命的过程中,背后中了流弹。

  胡琏卫兵带着他逃到岸边,正好有一艘船经过。卫兵持枪威胁船主载他们过河,于是胡琏带着半条命逃了出来。

  出来后,胡琏辗转被送到上海医治,医生从他背后取出32枚大大小小的弹片,其中一枚距离心脏只有一纸厚的距离。

  

  这次经历,让胡琏不敢回想,而他临死前,儿子手中拿的铁片,就是这些弹片。

  后来,在胡琏诞辰100周年的时候,他的儿子回到大陆,祭拜胡琏的一生之敌——粟裕。

  看到这里,不禁有人疑惑了。本篇基本上未提及粟裕,为什么胡琏会如此害怕他?

  在解放战争初期,华野的军队是陈毅带领的,所以胡琏认为和他作战的一直是陈毅。一年后,华野都是粟裕带队,他是华野的实际统帅,陈毅更是不在华野履职。

  胡琏老年的时候在研究历史时,在林林总总的资料中发现,原来华野最高指挥官是粟裕。这让他背后一寒。因为他曾经非常轻视粟裕,一直认为能和自己打仗的只有刘伯承、陈毅等大将。

  他的儿子胡之光告诉记者:“家父晚年研究历史,只字不提粟裕和双堆集”,可见胡琏有多么后怕。

  

  尽管胡琏担惊受怕,但很多人说他运气好。国民党部队常流传一个说法:“十个西北王加起来,抵不上一个金门王(引用)”西北王指的是胡宗南,而金门王指的就是胡琏。

  

  这么说不是因为胡琏打仗多厉害,恰恰是因为胡琏运气太好了,很多国民党将领羡慕他,称他为:福将。

  而称他为“金门王”不是因为他能守金门,是他曾因为喝酒,在金门侥幸逃过炮轰。后来又在参加南越战争时,差点被炸弹炸死。

  一个人如果一两次运气好,可能是运气好。而胡琏却一生运气都这么好,五次死里逃生。这可能不是偶然,而是因为这个人很聪明狡猾。

  胡琏老了之后,逐渐退出政坛,开始研究历史,致力考博。在他研究很多历史后,他找出了国民党失败的原因,比如《古宁头作战经过》、《金门忆旧》和《越南见闻》等书。

  

  后来似乎想通了,他开始与金门的百姓平凡沟通甚至提供资助。这个时候他似乎就已经想要回到大陆。

  1977年6月22日,胡琏逝世,金门百姓为他建造了伯玉亭,如今已成为景点,一眼望去,似乎在与大陆遥相呼应......

  举报/反馈

上一篇:低调离婚的明星夫妻,有的离婚多年才被爆出,原来他们曾是两口子
下一篇:红色讲解员:让红色故事直抵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