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占比持续增长 看是馅饼却可能是陷阱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2-11-22
手机版

  来源:红刊财经

  红刊财经 王宗耀

  上市公司财报数据显示,很多公司的营收增长是通过大量应收账款体现的,并未真正体现在现金流中,在下游客户或关联公司出现经营困难后,大量坏账的计提往往导致相关公司当期业绩出现变脸。因此,在日常财务管理中,应随时关注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账龄情况,对于应收而未收且账龄超过一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就应提高警惕,而应收账款账期超过两年以上的,则很可能存在无法收回的风险。

  2019年三季报已披露完毕,从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和营业收入变化对比情况看,3700多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共形成应收账款5.543万亿,相比2018年同期增长了16.4%;实现营业收入35.73万亿元,同比增长9.53%,应收账款的整体增速明显超过营业收入增速。表面上,应收账款的大幅增长提升了企业营收规模,使得企业经营规模得到同步增长,但实际上这很可能是企业赊销增长带来的暂时繁荣。

  受应收账款持续提升影响下,很多公司的营收在表面上出现了持续高增长,这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企业营收出现持续增长就像是一个持续长大的馅饼,是具有成长性的,这样的公司往往会被买入或增持,但实际上其背后却隐含了一定风险。在应收账款增速明显高于营收增速下,上市公司只是获得了表面富贵,因为应收账款的激增意味着有大量资金被客户或关联企业占用,一旦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客户或关联方出现资金面紧张,或还款不及时,则会直接导致企业的应收账款逾期,而坏账的大幅计提极可能会导致当期业绩亏损。

  典型的案例如航天通信,该公司在今年10月31日发布的三季报披露,前三季度共实现营业收入32.34亿元,同比下滑了63.88%;净利润方面,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出现2.52亿元亏损,同比下滑幅度高达303.55%。对于业绩大幅下滑的原因,公司在公告称,因子公司应收账款逾期等引起的资产减值所致。公告显示,下属子公司智慧海派出现了应收款项大额逾期、银行债务违约、资金链断裂等重大风险事项,原材料投入不足、开工率低、智慧海派营业收入等主要财务指标出现大幅下滑,导致其合并报表的营业收入大幅下降;此外,根据该公司的会计政策,智慧海派对相关应收账款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致使公司出现大额度亏损。

  其实,航天通信身上所发生的问题并不是孤案,目前A股上市公司出现应收账款逾期的公司并不在少数,很多公司因应收账款风险爆发,不得不计提较大金额的应收账款坏账损失,进而导致公司业绩出现大幅下滑甚至亏损,如2018年中的科融环境、*st瑞德、*ST中绒、江泉实业、华映科技、雪莱特、*ST欧普、恒康医疗等公司皆是如此。这些公司均因应收账款逾期而导致风险爆发,最终使得业绩爆雷,股价被明显拖累,让很多投资者深深套牢。因此,对于应收账款增速明显高于营收增速的企业,投资者还是需要提高警惕的。

  风险之一:应收账款占比持续提高

  华映科技2018年年报显示,当期实现营业收入45.18亿元,相比2017年营业收入下降了7.59%,在营收小幅下降同时,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该公司2018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竟然出现了巨额亏损,金额高达49.66亿元,远远超过了当年营业收入金额,同比下滑幅度达2522.80%,如此巨额的亏损数据让市场一片哗然。

  分析华映科技巨额亏损原因,与其巨额的应收账款有着莫大的关系。根据该公司年报介绍,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中应收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华映管”)账款余额31.31亿元,其他应收款余额705.44万元,扣减应付中华映管2.39亿元及公司全资子公司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佳彩”)按合同约定将需要支付中华映管的1.08亿元专利费后,其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余额合计27.91亿元。2018年12月13日,中华映管向台湾地区法院申请重整及紧急处分,法院于2019年1月31日准予中华映管紧急处分、驳回中华映管重整申请。中华映管针对重整的申请遭到驳回一事,于2019年2月11日依照台湾地区法规提出抗告。然而截至目前,中华映管重整事项并无新的进展,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鉴于中华映管的重整方案(计划)尚不明确,根据中华映管已披露的财务报告暨会计师查核报告,以及中华映管相关公告及媒体报道、公司与中华映管的沟通情况,以及公司征求的法律顾问意见,经公司对中华映管还款能力模拟分析后,判断应收中华映管款项获得清偿的可能性小。基于谨慎性原则,对应收中华映管款项27.91亿元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这几十亿元的巨额坏账准备计提,就成了华映科技当期业绩亏损的最大影响因素。虽然该公司因突然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导致其业绩的巨额亏损,但实际上,在其背后也并非是无迹可寻的,在公司应收账款风险爆发之前的2015年到2017年间,华映科技应收账款金额不但相当巨大,且金额也在持续增加中。如在2016年营收同比大幅下降18.37%的情况下,应收账款却同比增加了4.30%,这种异常情况说明该公司当年虽然加大了赊销金额,却并未能拉动收入的增长,相反却因销售政策的变化导致应收账款回收的风险得到一定幅度的提升,这一点从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上已经鲜明体现,占比由2015年的33.55%提升至2017年的44.06%。正是应收款项占营业收入比例的持续居高不下,风险终于在2018年爆发,大额计提坏账准备使得公司业绩出现了巨亏,股价也因此一落千丈,投资者惨遭践踏。

  时至今年三季报,华映科技业绩依旧未能得到有效改观,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仅实现了11.53亿元,同比大幅下滑68.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高达14.93亿元。

  神雾环保与华映科技犹如一对难兄难弟,该公司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5125万元,同比大幅下滑98.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4.94亿元,亏损金额远远超过当年的营业收入。同期,该公司当年单项金额重大并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金额高达6.21亿元,还有1.84亿元按信用风险特征组合计提的坏账准备,合计达8.06亿元;此外神雾环保还对其他应收账款计提了近8900万元的坏账准备。正是存在着大量的坏账准备计提,使得神雾环保当期业绩出现了大幅亏损。

  分析神雾环保应收账款问题,可以发现其在2018年应收账款大幅计提坏账之前的2017年,在营业收入出现较大幅度下滑的同时,应收账款金额却几乎上升了一番,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由2016年年末的33.82%飙升至2017年末的72.55%。2018年,虽然该公司已经计提了大量坏账准备,但是其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仍达到了2709.80%的新高度,这样的应收账款占比,显然是令人大跌眼镜的。

  今年三季报数据显示,神雾环保当期仅实现营业收入3800多万元,而应收账款金额仍高达12.49亿元,如此地鲜明的数据对比,说明该公司应收账款风险依然巨大。

  除了上述两家典型公司外,《红周刊》记者还发现,唐德影视、*ST神城、雪莱特等诸多公司的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也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而在这些应收账款不断提升的公司背后,隐含的应收账款风险是需要投资者高度警惕的,很难排除这其中不会出现类似上述两家公司情况。

  风险警示之二:“造血”能力持续恶化

  天海防务于10月30日发布了三季报,根据三季报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天海防务共实现营业收入4.89亿元,营业收入相比2018年同期下滑了40.56%,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了7455万元。虽然收入在大幅下滑、利润在亏损,但是该公司的应收账款金额却居高不下,达7.64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156.24%,凸显出公司应收账款风险之大,要知道,其2018年因应收账款坏账的大幅计提已经对其业绩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了。

  天海防务2018年年报数据显示, 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10.29亿元,同比下滑30.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8.78亿元,同比下滑1244.40%。与上文神雾环保与华映科技一样,其亏损金额远远超过当年的营业收入,而业绩之所以大幅下滑,同样与其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有着很大关系。

  财报数据显示,天海防务2018年应收账款金额从前一年度的3.65亿元增加到了7.99亿元,对这一数据的巨大变化,天海防务表示,“应收账款期末余额较上年同期增加118.70%,主要系8008、8009船完成交付确认应收账款所致”。可实际上,天海防务当年如此巨大的应收账款金额也是计提坏账损失后的金额。根据天海防务年报数据,其2013~2015年签订了部分重大合同在本报告期内陆续出现了重大变化,其DJHC8008和DJHC8009收款条款发生变更,因此其不得不对应收账款计提了1.72亿元的坏账准备;而其28000LNG船,则因船东大连因泰融资问题未能交船,其作为总承包方与船厂之间存在违约风险,早在2018年三季报就该项目的应收账款和存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分别为2800万元和1.40亿元,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68亿元。再加上其收购的公司业绩未能完成预测数,进行了巨额商誉减值,众因素合力使得公司业绩出现巨亏。

  如果说,天海防务2018年通过巨额计提商誉减值,已经将亏损因素剔除了一大部分,那么其未来的风险很可能还会体现在应收账款之上。正如前文所述,其今年三季报应收账款金额仍然高达7.64亿元,如此巨额的应收账款,占用了上市公司大量的资金,严重影响着公司流动性,要知道自2014年以来,该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就持续为净流出状态,也就是说,该公司已经5年多没有经营现金流入,失去“造血”能力已经很久了。收入大幅下降、利润疯狂亏损,又持续缺乏“造血”能力,在这种情况之下,居高不下的应收账款很可能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除了天海防务之外,越博动力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

  越博动力是于2018年5月才正式上市,根据公司公开披露的数据,2018年和2019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4.93亿元和2.45亿元,然而其同期的应收账款金额却分别高达11.39亿元和10.41亿元,应收账款金额远远超过了营业收入。财报数据还显示,自2014年以来,上市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直为负值,经营活动并没有为企业创造出现金流入。巨额的应收账款长期占用着公司经营资金,导致公司资金使用成本明显加大,在这种状况之下,企业创造不出现金,依靠借款筹资度日,一旦应收账款出现坏账,企业出现大幅亏损,筹资能力下降,很可能会导致公司的资金链出现断裂。

  因此,对于应收账款高企,“造血”能力又很弱的公司,同样是需要投资者谨慎对待的。就《红周刊》记者所整理的数据来看,*ST刚泰、唐德影视等A股公司的“造血”能力都是十分令人担心的,而与之对应的是,这些公司的应收账款金额同样都是不低的。

  风险警示之三:坏账计提比例过低

  应收账款金额高,增速快,在正常情况下为了控制应收账款风险,上市公司应该提高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以对冲未来可能产生的风险,然而,如果采用较为谨慎的计提方式,采用较高计提比例计提坏账准备,则会影响到很多企业的当期利润,因此,一些盈利能力较弱的公司为了让当期利润更好看,往往会采用较为激进的方式,以较低的计提比例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这种做法的结果是将风险延后了,未来不排除有集中计提的可能。

  以唐德影视为例,今年三季报的营业收入罕见的出现了5.79亿元的负值,这也算是上市公司财务历史上的一大“奇葩”现象了,意味着其在前三个季度不但没有创造收入,相反还将此前结算的收入“吐”了出来。出现如此奇怪现象的原因,公司解释称“本期唐德影视就电视剧《巴清传》版权转让事宜与浙江天猫技术有限公司签署补充协议,电视剧《巴清传》销售情况发生变化,对前期确认的收入和成本予以冲回。”虽然唐德影视三季报的营业收入变成了负值,但是其他收入使得其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有3400多万元。

  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唐德影视的营业收入分别达到了7.88亿元、11.80亿元和3.72亿元,而与此同时,唐德影视的应收账款金额也分别达到了4.24亿元、12.55亿元和5.88亿元,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高达53.80%、106.31%和158.19%。由此不难看出,唐德影视的应收账款金额不但巨大,而且其应收账款占收入的比例还在快速增加,这意味着其应收账款坏账风险巨大。实际上,唐德影视在2018年就已经爆发过应收账款逾期的风险。

  根据唐德影视年报数据,其2018年因电视剧《巴清传》未能顺利播出,对相关的应收账款5.99亿元单独进行减值测试,计提坏账准备4.96亿元。再加上其他应收账款组合计提的1亿多元的坏账准备,当期共计提的坏账准备高达6.44亿元,这一次性巨额计提,致使公司当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了9.27亿元。在该公司2018年年报一经发布后,股票价格出现大幅跳水,从当月股价最高时的每股9.37元一路下跌到每股6.20元的最低价。

  财报还显示,唐德影视的应收账款金额一直以来都很高,正常情况下,唐德影视理应采取谨慎的应收账款计提政策,控制应收账款风险,然而从其应收账款账龄组合计提比例情况来看,显然与其高企的应收账款金额明显“不搭”的。

  对于账龄在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唐德影视采用计提比例仅为1%,而1~2年的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也仅为5%,而《红周刊》记者依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发现同行业上市公司金逸影视、上海电影、中国电影、美盛文化等公司对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均为5%,光线传媒虽然略低,也有3%,而对于1~2年的应收账款,上述几家公司采用的计提比例均为10%。从数据对比来看,唐德影视计提政策显然是过于激进的,而回头审视其2017年以前每年不错的利润数据,让人怀疑其一直存在利用应收账款计提比例的技巧粉饰业绩的可能。

  更为重要的是,唐德影视2018年虽然一次性计提了巨额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但是2019年三季度仍然有4.57亿元的应收账款,如果影视业经营环境不出现质的变化,不排除其在2019年年末仍会出现应收账款计提坏账风险的可能,而届时,在营业收入为负值的情况下,即使采用较低的坏账计提比例,其能否还能够盈利就很让人怀疑了。

  *ST厦工也是深受应收账款拖累的公司。单就2018年来看,*ST厦工实现营业收入28.38亿元,同比下滑幅度达36.21%,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31亿元。有意思的是,该公司当年期末的应收账款余额合计高达45.68亿元,仅坏账准备就计提掉了28.18亿元,应收帐额净额仅剩下17.5亿元。也就是说,其应收账款的大部分都变成了坏账准备。

  即使如此,*ST厦工对于账龄在1年内的应收账款,依然只按照1%的比例计提坏账准备,对于账龄在1~2年的,也仅以5%的比例计提坏账准备。而对比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山推股份、宁波东力,他们对于账龄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则按照5%的比例进行计提,即使相对计提比例较低的柳工,对自己1年内的应收账款也是按照2%的比例去计提的,而对于账龄在1~2年的应收账款,多数公司是按照10%的比例进行计提的,山推股份更是按照15%的比例进行计提,而*ST厦工5%的应收账款计提比例是明显偏低的。

  对于一家应收账款金额巨大,风险已经很高的公司,这样低的计提比例显然是过于激进的,并不利于其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

  实际上,应收账款增长速度过快,如果远超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情况就会越来越差。与此同时,企业流动资金以应收账款的形式,逐步被客户大量、长期占用,使得企业流动性变差,那么企业就不得不依靠融资来维系经营,这就会使得企业资产负债率越来越高,资金链绷紧,风险很容易爆发。因此观察应收账款周转率和资产负债率的变化情况,也能预警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风险高低。据此,《红周刊》记者依据wind数据统计后发现,千山药机、*ST中绒、坚瑞沃能、天翔环境等公司在这方面的风险都是不容忽视的。

  (本文发表于11月16日《红周刊》)

  举报/反馈

上一篇:Casey是沉闷行业中独特的投资机会
下一篇:迟到的绝顶美少女!八掛うみ(八掛海)闪亮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