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中医企业联合出资:拍摄《中国中医》!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2-11-22
手机版

  8月6日,8月7日,汉唐刊发文章呼吁集中力量防疫,不搞无谓之争。

  这可惹恼了一群狂信徒:你不跟他们一起疯狂,你就是敌人,你不跟他们一起愚昧,你就是邪恶。

  参考阅读:与人民日报林治波先生商榷:中西医联手防疫行不行?

  8月6日,人民日报林治波先生发表了为中医鸣不平的文章,数小时被删,之后一天内林被当作民族英雄备受吹捧。

  各路自媒体纷纷以内幕、大势、斗争之耸人听闻的题目进行歪曲解读,果然掀起了一波总社担忧的舆情。

  

  林的文章发出后总社迅速删文,林竟然公开表态质疑叫板,实在令人惊讶。

  在新冠疫情防疫焦灼时刻,作为媒体高官在医务人员背后打冷枪,这显然不是正确行为。

  一个重要问题是,林在文章中写道:“最新的情况是,工作于海外的中资企业员工821人注射疫苗后感染新冠,分别被三支中医抗疫医疗队成功救治,实现了零转重、零病亡、医务人员零感染”。

  不知道林的感染数据来自何处?按照传染病法的规定,疫情数据发布权在防疫部门。另外,林草率的在文章中公布821人的数据,这个数据可信度有多少?到底是注射的什么疫苗?感染的什么病毒?

  这个信息如果无法被证实或者证伪,显然会干扰公众对疫苗的信心。

  

  林治波和中医粉丝一样,只在意自己的喜好,根本没有大局意识。即便是引来一时网络狂欢,什么实际效果也没有,还要面对全国疫情的巨大压力!

  新冠疫情防控以来,七百多万医务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不能因为一篇文章心寒。

  1、后续

  我们不妨看一下官媒的后续动作:

  新华社北京8月7日电人民日报8月8日署名文章

  

  请看时间顺序:

  8.6日,林治波发布文章;

  8.7日,新华社刊发本篇文章;

  8.8日,人民日报刊发本篇文章!

  显而易见,这是为林的文章引起的舆情波澜消除影响。

  8月7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全文转发这篇文章,也是表态:坚决不搞中西医之争,防疫第一!

  看懂了这几个顺序,就明白了汉唐文章的出发点,也明白了国家的苦心。

  

  参考阅读:从战略高度,破解西医体系对中医的压制

  在高层围绕人民健康人民幸福的讲话中,多次提到要发展中医,走好中西医结合的道路。

  纵观人类发展史,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

  对于新冠疫情,高层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强调战胜疫情离不开科技支撑,要综合多学科力量加快科研攻关,在坚持科学性、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上加快研发进度。

  国家大方向是大健康,预防疫情,科学防疫,是官方的主基调。中西医协同作战,既是官方战略,也在实践中取得了应有的效果。

  在某些人里,中医的地位问题似乎超越了一切话题的重要性。在他们眼里,反西方、反资本天然正义。

  西医技术来自西方,所以是敌人;仁人志士在十月革命中探索到的救国之路,因为不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以也要排斥。

  新冠病毒这个危险的敌人还没战胜,内讧先起来一波,这样做显然是帮倒忙扯后腿。

  

  2、中西医

  中国防治新冠疫情的成功模式,外国很难效仿,关键是几个要素问题:

  共产党的领导和组织动员能力,群策群力,科学决策;

  全国一盘棋,群防群控,人民群众对党无比信任;

  物理阻断,核酸检测,疫苗防御,中药治疗,西医介入,中西医手段并举。

  以上三点,其他国家基本上一点也不具备,所以根本不可能赢得防疫战争。

  事实已经证明,中西医联合作战,是赢得防疫战争的前提,两者结合正好相辅相成。

  中西医联合作战,是中国人民的福利而不是负累。任何鼓吹单一手段进行防治的观点,都是误国误民之举。如同一个骄傲的拳手,只用一只手与对手博弈。

  目前中国的西医已经在西方科技的基础上实现了自主创新,具备了中国属性,准确定义更应该成为中国西医。

  新中国成立以来力推中西医结合发展,走出了中国现代医学特色之路,早就融入了西方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祖国传统中医药治疗实践。

  所谓的中医、西医早已融合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他们的共同名称就是“现代医学”。

  西方医学进入中国一百多年,在新中国成立后的7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与中华传统医学互相借鉴,深度融合,最终已经成为具有中国优势的现代医学,分别成为中国医学的两个方向。

  如果更加精准的定义中国西医和中国中医,不妨称之为中国现代医疗和中国传统医疗。

  

  3、医疗问题

  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追求健康长寿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现代医学体系随之发展的越来越庞杂细密。

  西方医疗集团利用生物医药手段包括基因编辑手段,渗透并控制全球各国。

  一百年来,跨国资本依靠科技优势,输出西方医疗模式,世界各国一旦被纳入西方推出的现代医疗模式的轨道,就再也不可能跳出模式的制约。

  人类生存在现代医疗模式之下,就不可避免受制于西方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药物专利。如同饮鸩止渴,又如毒品成瘾,欲罢不能,如附骨之蛆。

  从生到死,人类整个生命周期都被置于现代医疗模式的控制之下。

  在这样一个医疗机制之下,人类表面上实现了高质量的活着,但基本上都透支了用生命换来的财富。如果你选择保有财富,那么健康生存的机会就随之降低。

  多年以来,引发医患矛盾的关键问题就是看病难,看病贵。

  很多人将怨气撒到医院和医生头上。

  其实,有一个简单的逻辑:在公费医疗时代,你考虑过看病贵吗?如果一切大病都能公费医疗,谁还在乎贵和便宜呢?

  我们今天面临的医疗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医疗改革后,资本大举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医疗行业的公益属性降低,盈利属性增强,患者成为牟利对象。

  这个趋势,并非中国独有,而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根源不在于医疗行业人员的道德,而在于资本的属性。

  2021年,一部分试点地区通过政府集中采购政策采购心脏支架。在集中采购之前一个心脏支架2万多,集中采购之后一个支架几百块。价格相差一百倍!

  显然,如果我们能够大面积通过政府集中采购的方式解决关键医疗物资的价格问题,就会大幅度降低患者支出。

  那么,维护人民利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必须用制度去管理,不能寄望于任何人的道德情操。

  围绕各种医疗器械的政府采购问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早期我们需要进口绝大部分医疗器械,进口产品价格昂贵,非我们所能控制。

  这个问题只能怪我们工业化起步慢,高科技产品落后于对方。

  随着中国工业制造能力的提升,以及高科技产业的持续突破,我们通过国产替代来解决进口器材的价格问题。

  绝大部分高科技产品,只有中国能够自己生产了,价格才能降下来。

  非常可笑的一个现象是,一些抱怨医疗产品价格太贵的人,同时还在鼓吹抵制西方科技西方产品的谬论。

  我们面临的客观现实就是,绝大部分医疗器械的需求非常旺盛,几乎无可替代。

  如果我们不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工业化生产,那么此类产品的国产化问题就永远实现不了,价格也就降不下来。

  

  4、中医贵不贵

  前不久,有一个读者跟我交流,攻击辱骂钟南山老先生,说他是西医利益集团的代言人,经常推荐药物。

  我很奇怪,问:钟南山推荐的莲花清瘟胶囊和板蓝根是中药还是西药?怎么推荐中药也被骂成西医代言人呢?

  然后对方无语。

  其他不论,我们会发现一些人为骂而骂,毫无理性。

  汉唐对于一些人动不动就某某利益集团这种废话是懒得听的!

  广大中医粉坚信中医看病便宜,并且到处鼓吹此类观点。

  我们在现实中不乏通过抓几付中药就治好病的案例,但同时也有许多花费高昂的案例。

  有些病例原本就是绝症,找西医无解,找中医也没有办法,但是病人为了生存的希望愿意继续花钱吊命,这个阶段无论中医西医花费都是不菲。

  即便是日常的保健型治疗,中医目前的收费也不低。

  以我家乡最基础的入门级中医为例,一个民营中医门诊,针灸一次收费100元,连续一周需要700,一个月下来需要2000多。如果临时增加按摩或者简单矫正项目,还要再加收钱。这个支出对于县城收入而言绝对不便宜。

  如果是京城的大国医,绝大部分时候是挂不上号的。有些大国医自己还有私人诊所,或者到固定的诊所坐诊,挂号费500元。

  大国医为您调理身体,开个药方,一付药平均价格200元,半个月花费3000多,三个月一个疗程,总计花费两万元。

  如果是省会城市有名的老中医,开个药方,调理身体一个月的花费也在3000元左右。三个月疗程,总计花费不会低于一万元。

  

  广大中医粉言必称西医利益集团如何强大。其实,中医一样有强大的利益集团。一些著名的中药品牌,不经意之间早就摇身一变从国企变成了私企。

  广大中医粉经常念叨中医被打压的奄奄一息,估计都没注意到很多中药企业,这几年盈利有方,赚钱无数。

  有谁注意过,正品的东阿阿胶价格炒到了多高?广大中医粉吃得起吗?

  没见过世面的,不妨去阿胶博物馆参观一下,看看收藏了几十年的阿胶和同等年份的茅台哪个更贵。

  有谁注意过,一粒片仔癀的价格在市场上炒到了多高?广大中医粉有几个人买得起?

  片仔癀被市场称为“药中茅台”,目前官方售价590元一颗的片仔癀,市场报价均超过980元/粒,甚至被黄牛炒到1600元/粒。

  线下购买凭身份证登记预约,一人限购两粒,且间隔三天才能二次购买。

  如此惊人的价格,是中药,可不是西药。

  难道这不是暴利吗?

  

  5、中国医生

  7月初,某电影公司投资拍摄的电影《中国医生》上映,票房很好。

  据说电影得到了武汉金银潭医院医护人员的指导和配合拍摄,还得到几个省份宣传部门的高度认可。

  据说电影对中医的贡献基本没有提及,所以引起广大中医支持者的强烈质疑。

  对于这个话题,有人问汉唐为何不写文章批评这部电影。汉唐在此做个答复:

  外行人只懂得看热闹,仿佛骂几句就是立场,就是表态。实际上,在上映期间写文章批评,才是最愚蠢的选择!

  因为,对于一部电影而言,无论是赞美还是批评,都是影评。

  影评越多,电影越火爆,流量越高,票房吸引力越大。这叫电影发行的技巧。

  在这部电影上映期间,汉唐写文章批评这样一部比较煽情且有一定市场热度的电影,无疑是在为这部电影做宣传,增加该电影的流量,为资本增加票房。

  我们表面上通过批评宣泄了情绪,实际上资本方和发行方对此求之不得。这就叫票房艺术!

  正因为汉唐懒得浪费文字和口水干傻事,所以无视之!

  话说回来,网络舆论几十万人一起攻击,有实际意义吗?

  电影行业的规则就是谁出资,谁说了算,主管部门只做最后的剪辑审核。

  《中国医生》这部电影的投资方以及协助拍摄方,在立场上,感情上,有他们的倾向性。别人对于这种倾向性无权干预,除非你出资。

  对于一个已经上映的电影,观众所有的情绪都动摇不了投资方赚钱的节奏。这就是资本面对个人的强大优势。

  各位,在资本为王的时代,没资源,没钱,嗷嗷叫是没有用的。

  6、中国中医

  其实,我们普通人真正的对手是资本,我们的靠山是政府。

  无论资本进入中医还是进入西医,目标都是盈利,盈利对象都是我们老百姓。

  要想避免这种悲剧现实,只能推动医疗企业和医疗机构都实行公有制。

  《中国医生》给广大中医粉带来了无尽的愤慨,为了帮大家出气。汉唐有一个妙计,在此分享给大家。

  广大中医粉为何不呼吁国内主要的几十家中医大企业联合出资,拍一部《中国中医》,弘扬中医文化,赞扬中医在新冠疫情防控中的贡献呢?

  有广大中医粉支持,票房肯定火爆!投资人出资的意愿会非常强烈。

  赶紧行动起来吧,用实际行动为中医做点事情,利用中医资本对抗西医资本,这才是王道!

  即便最后说服不了中医企业,几亿中医粉丝完全可以通过众筹的办法完成这部电影的制作!

上一篇:值得收藏的超级可爱文案
下一篇:睡不着|一则时间折叠的黑白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