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个病近期高发,五月还要注意......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5-19
手机版

  “又发热了”

  “这次是咳嗽厉害”

  “跟拉风箱一样,有点像哮喘”

  很多家长看着发热难受的孩子心急如焚

  呼吸道感染的孩子多了起来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唐兰芳表示:“最近,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处于高峰。目前因咳嗽、喘息住院的患儿中,在浙大儿院占据首位的就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这些孩子一般都因为持续发热、咳喘明显而住院。目前呼吸内科病房里住着三十多位因为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导致毛细支气管炎、肺炎的患儿。”

  医生介绍,早期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大部分表现为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如鼻塞、流涕、咳嗽和声音嘶哑等,同时,往往伴发热(体温很少超过39℃),也可出现中耳炎。通常病程的2-4天后,很快出现下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喘息,一般来说,自然病程为7-10天,表现为毛细支气管炎或肺炎。少部分儿童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后病程迁延,甚至反复咳喘发作。

  年初至今,主要有三种病毒在流行,为新冠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这三种病毒都是可以通过空气传播、且传染性强的病毒,均会引起发热、咳嗽及鼻塞流涕等症状,因此有时很难区分感染了哪种病毒。

  虽然这三种病毒有不少相似的症状,但也是有一些区别的:如流感病毒感染潜伏期短,通常是突然发热,高热为主,而另外两种则是逐渐发病,且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患儿中腹泻较为少见,可以参考表格内容,明确诊断的话建议行相关核酸或抗原检测。

  

  三种病毒的异同

  医生提醒,以往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主要是2岁以下的婴幼儿,而这次不少4-5岁儿童也感染了。因此,如果是读幼儿园及以下的孩子出现发热、喘息、咳嗽、鼻塞流涕等症状,要警惕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

  如何预防RSV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主要通过鼻咽黏膜或眼黏膜接触含病毒的分泌物或污染物传播。直接接触是最常见的传播途径,飞沫和气溶胶也可引起传播。洗手和接触防护是预防传播的重要措施。儿童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后的潜伏期为2-8天,通常为4-6天。

  RSV感染是自限性的,大多数可以自行好转,家长们不必恐慌,日常生活中可以每天开窗通风30分钟,定期对儿童餐具、玩具及家里的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外出时戴好口罩,对于大宝宝,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从而减少RSV感染的机率。

  五月雨季来临

  除了合胞病毒需要注意之外

  其他病菌也悄悄找上门来

  小特提醒

  5月,深圳市需“特别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点关注”季节性流感、手足口病、登革热、毒蘑菇中毒事件,“需要关注”水痘、猴痘和细菌性食源性疾病。

  五月还要注意以下几种疾病

  01

  新冠病毒感染

  专家提醒

  5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这并不意味着新冠疫情作为全球健康威胁已经结束。

  5月8日下午3点,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介绍:目前国内疫情总体处于局部零星散发状态。“五一”假期后局部地区疫情可能会出现小幅的反弹。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场所可能会有所增加,但出现区域性规模性疫情的可能性不大。

  

  图源:水印

  重点防控场所为学校、托幼机构及福利院、老人院等集体单位。

  防病要点

  做防护:日常要坚持做好勤洗手、戴口罩、勤通风、一米线这“防疫四件套”。

  早排查:每天进行自我健康监测,如有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不适症状时,避免带病上学或上班,视情况及时到附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02

  季节性流感

  专家提醒

  季节性流感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多有发热,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缺乏特异性,易与普通感冒和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相混淆。

  多数病例为轻症,少数为重症,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高风险人群主要为孕妇、婴幼儿、老年人或慢性基础病患者。

  本周(5.10-5.16)深圳疾控发布的疾病风险预报显示,流感风险为“中”。

  

  防病要点

  ①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重症的风险。

  推荐孕妇、6月龄-5岁儿童、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基础病患者等流感高风险人群、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医务人员接种流感疫苗。

  ② 采取日常防护措施也可有效减少流感的感染和传播,包括: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勤洗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鼻或口;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等;

  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出现流感样症状后,患者应居家隔离观察,接触家庭成员时戴口罩,减少疾病传播;

  流感样症状患者去医院就诊时,患者及陪护人员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03

  手足口病

  专家提醒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

  我国每年4-6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部分地区(尤其是南方)10-11月还会出现秋季小高峰。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

  手足口病通常病情较轻,呈自限性,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

  5月我市手足口病流行强度较4月有所上升,重症与死亡病例、暴发疫情风险将有所增加。

  重点防控场所为托幼机构。

  防病要点

  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以及外出游玩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

  勤通风:居室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少聚集:建议在疾病高发的季节,尽量少带孩子到人多拥挤处玩耍,如室内儿童游乐场等。

  勤清洁:经常清洗、消毒孩子使用的餐具、奶瓶、奶嘴、玩具等其他生活用品。

  勤观察:留意孩子口腔、手、足、臀部等部位是否有疱疹或皮疹,如有,应尽早就医。

  远病患:手足口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应避免亲密接触病人,不建议跟病人拥抱或分享玩具、餐具、洗浴用品等,避免感染。

  04

  登革热

  专家提醒

  登革热是热带及亚热带国家和地区常见的传染病。旅行者前往东南亚、非洲、加勒比海地区、中美洲和南美洲、太平洋岛国以及澳大利亚旅行时均有感染登革热的风险。

  登革热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潜伏期为3-15天。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痛、恶心、呕吐、皮疹、轻度出血。重症病例会出现出血、休克、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目前东南亚各国登革热疫情总体较去年同期上升。

  “五一”假期人口流动性增大,随着气温上升及蚊媒密度逐步攀升,我市登革热输入导致本地病例的风险增加。

  重点防控地区为珠三角以及粤东、粤西等地。

  防病要点

  ① 消除蚊虫孳生地

  封:封盖水缸、水箱等容水器皿。

  填:填平洼坑、废用水塘、水沟、竹洞、树洞。

  疏:疏通沟渠、岸边淤泥和杂草。

  排:排清所有可能孳生蚊虫的积水,包括花盆托盘的积水、闲置容器的积水、废旧轮胎积水等。

  清:清除小容器垃圾,垃圾塑料薄膜袋、废用瓶罐、易拉罐等垃圾容器。

  ② 防蚊灭蚊

  隔:出门穿着浅色长袖衣服及长裤,家里安装纱门纱窗和使用蚊帐。

  避:避免在蚊虫出没频繁的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驱: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剂。

  杀:适时使用杀虫剂、蚊香、电蚊拍等杀灭成蚊,可在水缸中放养食蚊鱼等。

  05

  水痘

  专家提醒

  水痘主要通过2种途径传播:

  呼吸道飞沫

  直接接触

  1周岁-12周岁的儿童,都是易感者。而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0%都会发病,俗称“见面传”。

  孩子感染水痘后,皮损部位可能会发生继发性细菌感染,造成面部疤痕,或引起坏死性筋膜炎或败血症。

  严重者,可能并发肺炎和脑炎,有时会导致永久的后遗症或死亡。

  5月我市水痘疫情将呈上升趋势,在局部出现聚集性疫情的可能。

  重点场所为学校、珠三角地区外来人口聚集地等。

  防病要点

  ① 学校等集体单位预防

  学校等集体单位应落实晨检、因病缺勤登记、开窗通风及日常消毒等相关疾病预防控制措施。

  一旦出现病例,须及早严格隔离病例、及时消毒、及时报告,并配合做好防控措施。

  ② 家庭及个人预防

  隔离病患:

  水痘的潜伏期一般为10-24天,这段时间通常是没有任何症状的。而从发病前1-2天,一直到疱疹结痂,这段时间的传染性特别强。

  所以,中招的小朋友即使身上的疱疹已经消退,还要继续隔离,直到全部水痘疱疹结痂、干燥,无渗出,或者不少于病后2周。

  接种疫苗:

  按照免疫程序,水痘疫苗共需接种2剂次,满12月龄后接种第1剂,满4周岁后接种第2剂。

  2019年起,深圳已为全市的适龄儿童免费接种水痘疫苗。免费接种对象:2014年12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儿童。

  各位爸妈可自愿带宝宝去接种。

  06

  猴痘

  专家提醒

  猴痘的临床症状与天花相似,但程度较轻。

  初期为类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烧、头疼、寒战、心跳加速、淋巴结肿大及身体酸痛等。后期最典型的症状是2~3天后,皮肤大范围起红疹。

  潜伏期大概为5~21天,平均约为12天。

  它具有自限性。多数感染者会在几周内康复,但也有感染者病情严重甚至死亡。病死率大约在1%~10%之间。

  

  猴痘患者皮肤表面出现的症状|图源:英国卫生安全局

  近期日、韩等邻国及我国台湾地区均出现猴痘本地传播,随着我市国际航班逐步恢复,出入境往来人数增加,发生猴痘输入性疫情的风险有所升高,需保持警惕。

  防病要点

  避免接触啮齿类动物和猴痘病人;

  避免与病人共用物品;

  避免与可疑感染者发生性行为;

  做好个人手卫生,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皮疹等症状及时就医等。

  07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

  专家提醒

  5月我市处于雨季,温暖湿润的天气容易导致毒蕈大量生长,需警惕采食野生蘑菇引发食物中毒。

  春季(2-5月)为河豚鱼中毒高发期,需警惕食用河豚鱼致病死亡的风险。

  5月气温逐渐升高,降水较多,需警惕细菌性食源性疾病。

  防病要点

  不随意采食野生蘑菇:不随意或“凭经验”采摘和食用野生蘑菇。

  切勿拼死吃河豚:不购买、不自行捕捞和食用野生河豚,不购买、不食用未经国家审批的企业加工的河豚整鱼。

  遵守食品安全要点:生熟食物分开处理和存放;食物要煮熟煮透方可食用;尽可能当餐烹调当餐食用,如有吃剩的食物,应放入冰箱,食前彻底加热。

  快转发给家人朋友

  提醒大家注意吧~

  来源:都市快报、浙大儿院、深圳疾控、深圳特区报

上一篇:哄睡视频成失眠人群“新搭子”,有的加大尺度打“擦边球”,行业亟待新规范
下一篇:19岁华裔高材生谋杀生父,被捕时面露诡异微笑,入狱三年结局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