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被复旦大学破格录取的38岁三轮车夫,如今怎样了?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6-13
手机版

  由下而上的工人、三轮车夫到复旦博士,一位下层的平平之辈,在38岁时,忽而踏上复旦的“大龄”,师出泰斗,华丽转身。

  这个故事有什么传奇色彩?

  蔡伟,用自己的努力诠释着:

  人生在世的理想,就是理想的人生。

  一、

  在三十八岁以前,蔡伟这个名字,在身边人眼里,只是一种不能再普通的符号,与隔壁老王无异,街口小张,甲乙丙丁,芸众生。

  一九七二年生于辽宁锦州。家长都是工人,没读过多少书,也没受过现在的教育,更没受过焦虑,从起跑线上开始,就任由蔡伟自顾自,看古籍、练书法,全凭兴趣,不追不赶。

  自小学开始,蔡伟就对语文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喜欢抱一本词典,翻阅一遍,玩认字游戏。后来,老师遇到一个陌生的生僻字,就直接去找他的“答案”。

  ——蔡伟。

  而对其它科目,蔡伟却缘浅情浅,相见恨晚,相见恨晚。假如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基本就没时间去了解了。

  上高中时,纵使语文成绩一枝独秀,但再也抵挡不了其他科目的下滑,蔡伟的考试名次一落千丈,让他自己都心灰意冷。

  于仿徨无言中,他一头扎进了一本诗赋中,把学习的苦闷索性化作兴趣的激荡,让自己驰骋于古汉语的旷野。

  蔡伟一有空,就独自跑到锦江图书馆,看各种《冷门》书,如饥似渴,乐此不疲。

  "读高中那会儿,最开始是读古典诗词,后来才知道蒋礼鸿的"貂皮诗",特别感兴趣。在那以后,我把图书馆里所有有关语言文字方面的书籍一一找出来,阅读,阅读,阅读的过程拓展了我的眼界,也让我认识到自己想要追求的是什么。

  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尚在念高中的蔡伟竟读了300多本书。

  ·蔡伟自修的笔记。

  越接近古文字,越有爱慕之情。

  但是高考不仅仅是针对语文一科。

  1991年,严重偏科的蔡伟在竞争激烈的考场中,毫无悬念地以失败告终。

  读高中毕业证书的时候,他心里很清楚:从现在起,可以念的学校,只有“社会”一所。

  于是,蔡伟怀揣着自己的高中文凭,融入了来来往往的人潮,在社会的浪涛中,开始寻觅,栖息。

  2,

  蔡伟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胶管小工人,生活忽而步入了和父辈们重蹈覆辙的轨道,虽然工资不高,但朝九晚五的安稳让他很满足。

  不过,这样的日子只过了3年:3年后,胶管厂因经营不善倒闭,蔡伟也跟着下岗。

  没有工作,自然要另谋出路,可又没有高学历,没有硬背景,一介凡夫,社会交往不好,出路何在?

  考虑到这一点,蔡伟选择了一个风吹日晒却又很平淡的摆地摊。

  就这样,在锦州某商场门口,每天都会出现一辆三轮车,车上装着烟、酒,夏天的时候还有雪糕,一个人总是静静地蹲在路边。

  「他从不想怎么赚钱,卖糕点时只看低着头看,也不喝茶,」即使在妻子张月看来,蔡伟的「沉默」也很违背小贩的身份。

  不要吆喝,怎样招揽顾客?跟蹲着的摊子比,跟日日奔劳比,和能言善辩的同行比,蔡伟的收入只能勉强糊口。

  然而,蔡伟还是不甘示弱。最初选择摆摊时他还有个旁人不知的小心思:闲着多了,可以有足够的时间读书。

  "家人不懂我在看什么,也不干预,反正也不花钱。"

  再苦的计策也能用喜欢的书写成一本书。

  在锦州的冬天,零下十多度,蔡伟家已经连续十多年没有交暖气费了,最冷的时候,睡觉时盖上三、四层被子,还经常在半夜被冻醒。在这两个房间里,除了一台电脑、一大堆旧书和一本泛黄的手抄笔记,什么像样的家具也没有。

  这样的情况下,妻子仍然不离不弃:“他诚实,最重要的是他有恒心去钻研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蔡伟与太太张月的婚纱照。

  十多年的摆摊岁月,让蔡伟一面混在小商贩中间,苦思冥想,一面又得以有足够时间潜心研读,亲近古籍。

  或许,上天也被蔡伟的这份恒心所感动,在冥冥中安排好他与大帝“相遇”。

  3、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蔡伟便专注于国学网,没事时就上网与古文网友切磋交流。

  在中国古代文字、音韵、注音、释义等方面,从字义、注音、释义等方面,他把自己归入一种帐号,名为“抱小”。

  那时,裘锡圭先生已是古文学界的泰斗,蔡伟早在高二时,就拜读了他的著作,仰慕之情油然而生,很想找机会和大师交流。

  ·裘锡圭先生,

  1995年,蔡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写信给裘锡圭先生。不料十多天过去了,终于收到裘老的回音。

  裘锡圭先生给蔡伟的来信收悉。

  过了许多年,蔡伟回忆起这封手书,仍是万分感动:“此信的内容现在都能背了。”

  在信中,裘锡圭充分肯定了蔡伟自学成才的努力:“不计其数,不拘一格,非常钦佩。

  一九九六年三月十五日,蔡伟在北京与裘锡圭先生初次会面。短暂的一面之缘,恍若一缕烛光,照亮了蔡伟孤独而漫长的求知之路,让他在长达十多年默默无闻的摊摊生涯中,从不放弃思考和阅读。

  一九九七年一月,裘锡圭先生在《文物》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神乌赋>初探》的文章,直言不讳地对《神乌赋》一词进行了解释。

  看到这篇文章,蔡伟马上写信给裘老,认为应该把“佐子”理解为“嗟子”,悲叹的意思。

  裘老见信,茅塞顿开,便点点头,直呼蔡伟的话“甚么话”。

  ·1998年裘锡圭先生在《文物》上发表的补充说明。

  从那以后,裘锡圭先生开始持续关注蔡伟的网上动态,每一篇更新的文章,都仔细阅读,愈加觉得这个锦州“小贩”不一般,功底深厚,超乎常人。

  「他写的东西不多,很谨慎,难得能将出土的文献与传世文献结合起来。」

  逐渐地,蔡伟的名字开始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知。但是,从2007年开始,他逐渐淡出了国学网,并逐渐式微。

  爱不释手的裘锡圭教授多次建议蔡伟考研,但都被蔡伟婉拒,毕竟年龄大了又偏科,按照常规的招考流程,他很难过关。仅英语一科,就足以锁定进入复旦的通道。

  见到蔡伟在国学网没有动态,裘老更是忧心忡忡。多番打听后才得知,原来蔡伟的妻子病了,原本摆摊的微薄收入难以负担治疗费用,无助之下,这位质朴的男子只好改行做三轮车夫,靠赚钱来治病。

  "一天中有30天可以赚30元,比摆摊要好,但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蔡伟在生活的压力下,只好放弃爱好,闷声开车。

  ·街道上的人力三轮车夫

  闻到这种窘境,裘锡圭先生悲痛不已,不忍就此失去古文字研究的天才,决定帮蔡伟一把。

  2008年,复旦大学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简帛进行了“合编”。经过裘锡圭先生的努力,复旦大学的出土文献与古文字学研究中心特聘请蔡伟为临时工作人员,协助整理。

  一位三轮车夫,忽而加入古文字专家队伍,放现在也很难想象的奇迹。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这样一辆没有任何头衔的三轮车夫,凭借多年的自学积累,出类拔萃地完成了任务,赢得了更多行家的认同和赞赏。

  编辑一结束,蔡伟很快又陷入了去留的困境。留下来,工作已经结束;回去,梦想难以重来。

  一面是心心念念的古书,一面是养家糊口的三轮,理想与人生,蔡伟也十分茫然:奈何不能两全,徒留叹息。

  不过在蔡伟纠结之际,一封由裘锡圭、李家浩、吴振武三位专家联名写的推荐信和一份复旦大学的申请书已送到教育部。

  蔡伟的人生正逐渐改写。

  4,

  2009年4月23日,在复旦大学古文字学研究中心2009届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中,出现了蔡伟的名字。

  一夜之间,从锦州三轮车夫到复旦博士,从市井尘埃到象牙尖,蔡伟,声名远扬。

  韩愈曾经说过,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人生在世能遇见欣赏自己的人,何其难得。

  蔡伟非常幸运,在38岁的“大龄”,终于得到了伯乐的帮助,一举将理想变为现实。

  数位教授的爱才,复旦的开明变通,蔡伟自身的不断努力,最终促成了这段令人难以置信的逆袭佳话。

  因个人经历的特殊性,蔡伟在复旦的日子里,特别珍惜:终于有了充裕的时间和一堆看不完的书。

  因为本人只有高中基础,偏科严重,许多系统知识存在漏洞,蔡伟的读博之路比其他同学也显得格外艰难。

  六年后,蔡伟终于修完了各科的学分,完成了毕业答辩,毕业于复旦大学。

  本公司拥有复旦博士学位,可为职场占上风,可44岁以上的中专以上学历,让蔡伟投出的二三十份简历,全是石沉大海。

  一年过去了,半年前,工作还是没有希望。

  最后,贵州安顺学院把橄榄枝抛给蔡伟,破格聘用他为大学教师。

  ·贵州安顺师范学院

  至今,蔡伟仍在安顺从事与古汉字有关的学术研究,为学生讲授文字学和书法。

  在2019年,他的博士论文《误字、衍文和用字习惯——出土简帛及传世典籍整理与研究》正式出版。

  每一年蔡伟发表的论文虽然不多,但是每一篇都保证了质量。

  「若无真知,干脆不写,写一篇至少要解决一个问题。」

  当年裘锡圭先生收蔡伟的时候,非常欣赏他学识渊博:「这麽多年,蔡伟做这件事,不以为名,不为利,就是要像猜谜语一样,猜出问题,解出意义。」

  从小到大,从年轻到中年,蔡伟对古汉语的热爱和钻研从未间断,数十年如一日。

  有人问蔡伟:“当你自学摆摊时,你会感到孤独吗?”

  蔡伟顿:很孤单,没人能和你沟通。

  新闻工作者问:这种孤独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术与艺术不同,蔡伟说,学术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不要急着赶时髦,它是一门寂寞的学问。

  一九九三年,在蔡伟手抄的《尔雅》扉页上,写着八个字:「积少成多,自为鸿文」,似乎也成了他逆袭一生的最佳注脚。

  不管时代风怎么吹,一个人如果能够舍弃功利,安于现状,坚持不懈,终会所向披靡,乘风破浪。

  许多人也曾经有过梦想,但是到了现在为止,为什么?

  蔡伟说,他来到今天只有两个关键词:一是爱,二是坚持。

  追寻梦想的赤子之心,每一个理想都值得我们尊重,每一个坚持都不能小看!

  心若有梦,又请执著追寻,爱若在,心若不老,未来又何妨。

  蔡伟的故事还在继续,相信过了他,还会有更多的明星来追剧。

  举报/反馈

上一篇:婚后丈夫得知妻子做过按摩小妹,结局却是幸福
下一篇:从练习生到偶像,刚刚18岁的陈立农,还是那个阳光的大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