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作诗的水平如何?真的有那么多差吗?为什么有人故意抹黑他?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2-11-22
手机版

  乾隆:“烟锁池塘柳”,考生:“太难,太难!对不出来!”这句对白,是很搞笑的一个段子,从这句对白可以看出乾隆作诗的水平有多差。

  那么,乾隆作诗的水平如何?真的有那么多差吗?为什么有人故意抹黑他?在这篇文章,笔者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乾隆一生作诗三万首,堪比全唐诗,但是质量实在是一言难尽。再加上乾隆时期国家富强太平,故而乾隆的诗词有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所以乾隆的诗词更是一塌糊涂。乾隆诗词大多以描写宫廷生活或者是江南风景,而且意蕴全无偏偏生僻字还不少。

  

  所以这首诗词要么就是故意抹黑乾隆,暗地里讽刺乾隆的对子不工整无从下手,要么就是故意和珅等一干人等编出故事,故意讨好乾隆。

  故事发生背景是在乾隆时期的科举考试,当时两名考生文采是不相上下,主考官一时不知该如何论高低。正巧这时候乾隆驾临,见此便心生一计,联系周边环境给出了一个上联“烟锁池塘柳”,要求考生对出下联。

  乾隆的诗意境确实是不错。早春烟雾笼罩,池塘边的垂柳就是处在这一种环境之中,而且上联还有一个巧妙之处是,乾隆运用了五行“金木水火土”为偏旁。所以这两位考生要想做出意境相吻合的下联,必须有五行蕴含其中。

  帝王出题,自然是非同凡响。被主考官称赞的考生,此时却是眉头紧锁。其中一个学生更是弃考,临走之前直呼:“太难,太难,对不出来!”结果出人意料的是,弃考的学生竟然成为了乾隆钦定的状元。

  原来,乾隆自己认为所出考题,难度非一般人所能理解,而此考生竟然可以看出难度之深,直接弃考,乃是有自知之明之人,相比于另外一个冥思苦想之人,弃考之人更加清楚自己的定位。乾隆作为帝王自然是喜欢磊落之人,所以弃考之人成为了状元。

  

  但是这个故事实在是漏洞百出。乾隆乃是帝王,怎么可能亲自去考场中,随性出考题,这根本不符合常理。而且考生卷子一般都会封存审阅,最终才会呈递给帝王审阅,乾隆又怎么会现场出题呢?

  若是殿试那更加不可能,考生再愚笨也该知道规矩,帝王都没有离开,一个无品阶的白生敢这么扭头离开?没错,作为帝王,乾隆在生活和政事上的的确确是太过散漫。但是什么场合做什么,乾隆心里还是清楚的。这种自降身份的事情,乾隆是不屑做的。

  

  所以说,乾隆完全有可能做出这首诗,但是什么场景下都是可以的,但是在考场上完全不可能。整首诗的意境是烟雨朦胧,再结合乾隆多次下江南的经历,应该是描绘江南的情景。再不济,若是后人确实是认为该诗乃是考题,那么应该是乾隆出现在乡试之上,顺手解决一个麻烦,至于乾隆的身份估计是没有透露,否则身份一暴露,这不就意味着此时还只是个普通老百姓的考生已经有了日后状元的趋势?其他官员再层层讨好,官场恐怕要大乱了。

上一篇:香菜抽薹影响口感和产量,香菜如何预防抽薹,看看老农民怎么做
下一篇:日本最古老中华料理店闭店;新垣结衣星野源官宣结婚1周年;日本“士力架”被召回丨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