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二战时被迫参战的伊朗,却成为反法西斯同盟国的“胜利之桥”

栏目:汽车资讯  时间:2023-08-02
手机版

  原标题:二战时被迫参战的伊朗,却成为反法西斯同盟国的“胜利之桥”

  二战时伊朗虽然是被盟军逼着对德宣战的,但是波斯湾和伊朗是美英对苏联提供援助的重要通道,是苏联战胜德国的一大保障,所以被誉为胜利之路。

  苏德战争爆发以后,在战争初期苏联损失惨重,美国依据《租借法案》决定向苏联提供援助。经过谈判,在10月1日美苏英三国正式签署协议,就援助物资达成协议。但是如何将物资运到苏联是个问题,当时从美国到苏联有以下几条航线可以选择:

  一、由地中海经黑海到苏联,由于黑海沿岸的苏联港口城市交通比较发达,所以这是最便捷的航线。但是由于土耳其已经以中立为由关闭了达达尼尔海峡,禁止交战各国船只通过,这条航线暂时无法使用。

  二、经北大西洋到摩尔曼斯克,这条航线相对来说最短,但是由于德国已经占领了挪威,因此这条航线会遭到德国海军舰艇和飞机的威胁,并不安全。此后在这条航线上的运输船队多次遭到德国攻击,损失惨重。

  三、经太平洋到苏联远东,然后经西伯利亚运到前线。这条航线的问题是苏日之间虽然还没有宣战,但是作为德国的盟友的日本并不可靠,而且西伯利亚大铁路的运力不足,因此并非最佳选择。

  四、经波斯湾通过伊朗运输到苏联。这条航线相对来说最安全,无论是德国还是其盟友都无法威胁到这条航线。

  这条航线唯一的问题是伊朗此时还是中立国,甚至还有些亲德,不过对于苏联和英国来说这都不是问题,鉴于此前伊拉克曾经爆发过反英的军事政变,他们直截了当的要求伊朗迅速驱逐国内的德国人,否则就将对其采取军事行动。惊慌失措的伊朗人向美国求助,但是美国也劝告伊朗的礼萨国王加入盟国,对德宣战。

  礼萨国王经过犹豫以后决定驱逐德国人,但是英国和苏联已经迫不及待的动手了。8月25日,英军和苏军同时对伊朗发起进攻,伊朗虽然有12万军队,400架飞机,但是在英苏的攻势下还是很快被迫投降,礼萨国王宣布退位退位,传位给了年幼的巴列维。

  1942年1月29日,苏联、英国与伊朗签署条约,伊朗承认盟军可以驻扎伊朗,并提供一切便利。而盟国则表示尊重伊朗的主权,保证战后撤出伊朗。虽然如此,伊朗还是一直到1943年9月9日才对德宣战,可想而知有多不请愿。

  当然对于盟军来说这无所谓,毕竟他们最需要的还是伊朗这个通道。英国和苏联派出大批工程人员,修建了从波斯湾到苏联的铁路,大批的西方援助物资通过波斯湾经伊朗运到苏联,据统计,二战期间共有4159117吨物资经过这条线路运抵苏联,占西方对苏联援助的23.8%,有力的支援了苏联的卫国战争,所以又被称为胜利之路。

  责任编辑:

上一篇:宋佳主演的电视剧有哪些
下一篇:形容宋庆龄勇敢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