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许身健译作《法律职业伦理》推介(周五赠书福利)

栏目:汽车资讯  时间:2023-08-07
手机版

  

  

  

  法律职业伦理:

  原理、案例与教学

  [波兰]玛格丽特·克尔/主编   

  许身健/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4月定价: 98.00元

  近年来,我国持续增长的法律专业教师和学生人数以及法律服务市场上激烈的竞争,共同激发了法律职业群体提高法律职业伦理相关意识和辨识正确伦理观念能力的积极性。本书梳理了法律职业伦理哲学源流,提纲挈领,脉络清晰;书中有关于法律职业伦理中涉及律师不当执业和法官、检察官不当司法行为的实践案例以及对此的惩戒。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是对法律职业伦理的实践教学方法的介绍,这有利于国内法学教育加以借鉴,摆脱空洞抽象的弊端。

  关于译者

  许身健,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互联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法律硕士学院院长,法学博士;兼任北京开发区法治建设研究会会长等。先后在《政法论坛》《现代法学》《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等报刊发表论文百余篇;代表著作有《刑事程序现代性研究》《电影中的律师职业伦理》等;代表译作有《律师职业伦理及行业管理》《完善法学教育》等。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律职业伦理、诉讼法学、实践法学教育、司法制度及法律文书学等。

  为了讲好法律人的思想品德课

  文 |《法律职业伦理》代序 

  

  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法学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抓好法治人才培养。

  为落实习总书记讲话精神,教育部就法治人才的德育工作,出台了系列举措。

  

  第一,将“法律职业伦理”课程列为法学专业核心必修课程。2018年年初,教育部发布实施《普通高等学校法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将“法律职业伦理”课程列入十门法学专业核心必修课程之一,要求所有开设法学专业的高校必须面向法学专业学生开设。

  第二,启动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版。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2018年10月,教育部会同中央政法委联合印发《关于坚持德法兼修 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提出8项改革任务,首要任务即为“厚德育,铸就法治人才之魂”,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法治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要结合社会实践,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公益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教育;要加大学生法律职业伦理培养力度,面向全体法学专业学生开设“法律职业伦理”必修课,实现法律职业伦理教育贯穿法治人才培养全过程。

  第三,全面推进高校法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推行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课程思政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从全员育人的高度构建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相结合的教学体系。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只有不断地挖掘专业课程体系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才能不断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在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实践中,要将知识和技能传授与理想信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只有不断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教学中,才能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提升政治认知和道德素养,真正实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

  那么,就法律职业伦理这门必修课而言,如何上好这门法律人的思想品德课呢?

  职业伦理课堂讲授有助于学生职业伦理意识的养成。诚然,单凭这门课不足以将学生培养成职业伦理意识强、有法律信仰的法律人,但可以让他们区分能接受或不可接受的职业行为,思考法律职业伦理重大问题。

  

  美国法学院协会主席罗德说:“伦理教育的重要性既不该过分夸张,也不该低估。上百个评估职业伦理课程的研究发现,设计良好的课程可大为提升职业伦理能力。大多数曾上过法律伦理课者认为,此类课程有助于解决实务上遇到的伦理问题。总之,有力证据显示,职业伦理教育的价值比大部分法律课程要高。” 

  应当指出,课堂讲授是个难点,首先,有些教师将法律职业伦理视为“正义”等抽象观念,意识不到它涉及具体行为规则,旨在教会学生在面临职业伦理困境时如何选择。其次,有些教师以课堂灌输为主,教学手段单一,提不起学生兴趣,重复了思想品德课重说教的老路。

  所以,应在教学方法上予以改进,强化案例教学,采用研讨式学习,摆脱单声道灌输教学。

  另外,将法律诊所及模拟课程等体验式教学方法纳入教学,让学生不再仅仅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学习。 

  体验式教学方式就是法学实践教学,它是法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实践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职业伦理知识的理解,还有利于在实践中思考职业伦理与社会责任,将其转化为内在价值准则。

  实践教学包括法律诊所课程以及谈判、调解、模拟法庭等模拟类课程。法律诊所包括校内法律诊所和校外法律诊所。校内法律诊所是法律院校设立在学校内的法律诊所教育。校外法律诊所则是指与司法机关、政府部门或者非营利性法人组织之间达成协议,由这些机关、部门和组织辅助法律院校进行法律诊所教育,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实习,当然,这种实习与走过场的实习不一样,它是有效实习。

  

  场景模拟课程是指学生扮演法律职业角色,在模拟职业场景下,学生承担相应的法律任务,这一过程有教师的指导、反馈及学生反思。

  法学院中设立法律诊所,学生在有法律实务经验的教师指导下办理真实的案件,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职业技能,而且可以学习职业价值,法律诊所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在法律诊所中,年轻的法律人会发现他们身边存在着不公正、贫穷和不幸的现象,他们以律师身份接触到这些现象,虽然并非经常,但有时还是需要独立解决这些问题。

  年轻人在法律诊所中的经历告诉他们不要忘记普通大众的需求,不要忘记律师有责任向那些无力确保自身获得法律援助的人们提供法律帮助,而这些是他们今后即使成为受人尊敬的大型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时也应该永志不忘的。

  法律诊所教育要为学生创造机会,使其思考自己的社会价值,鼓励学生考虑职业选择。尤其是当遇到有挑战性的职业伦理问题时,法律诊所教师应当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伦理观,因为高超的法律职业技能如果掌握在居心不良的法律人手中,就会变成危害社会的工具。

  因此,法律诊所教育对学生职业伦理培养的作用不容忽视。校外法律诊所对法科生的职业伦理意识的养成效果与校内法律诊所并无二致。 

  模拟谈判、模拟调解、模拟法庭等模拟类课程中也可以设计有关职业伦理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思考相关问题。比如,谈判中是否可以说谎?辩护律师是否可以盘问明显是说真话的被害人,以质疑其证言效力?模拟课程的职业伦理教学可以让学生应用其在法律职业伦理理论课上接触到的相关理论知识。

  一方面,应当改进教学方法,增加案例教学及探讨课的比重以克服灌输式教学的弊端;另一方面,将法律诊所及模拟课程等实践教学方式纳入教学中,鼓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事公益法律服务,践行法律职业公共主义的使命。

  总之,从多方面、多渠道,理论教学加之法律实践课程,多管齐下,上好法律人的这门思想品德课。

  本书翻译出版的初衷就是为法律职业伦理这门必修课的教学提供参考资料。

  高校教师在翻译上花费时间一般是出于兴趣,译著在高校的学术评价中究竟占据什么地位,在这里我就不想吐槽了,在一个学术评价“唯论文”的背景下,翻译教学资料在学术评价上的分量几乎为零。

  法律职业伦理成为必修课后,法律院校不仅缺乏法律职业伦理师资,也缺乏优质的教材及教辅材料。我这样做,也是为了尽一个教师的本分。

  回顾以往,我为法律职业伦理倾注了大量心血,也获得了一些荣誉。我相信这门课从绿叶成为红花后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从2007年,我开始担任中国政法大学法律伦理教研室主任,该教研室是国内高校中唯一一所专门研究法律职业伦理的教学科研机构,经过十几年发展,具有业界公认的影响力。

  近年来,我编写教材、翻译出版国外法律职业伦理名著、多次召开法律职业伦理国际研讨会、向法律实务人员提供培训、举办专门学术论坛。参与律师法修订工作,并受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委托编写了律师职业伦理培训教材,主编了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指定辅导用书“司法制度与法律职业道德”部分。

  2013年及2014年先后主持召开了国内首届及第二届法律职业伦理国际会议,这两次具有开拓意义的会议内容充实丰富、主题鲜明、研讨深入,是国内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法律职业伦理会议,为推动我国法律职业伦理的教学与科研奠定了基础,提供了重要契机。

  2013年,我创办了国内第一套法律职业伦理连续出版物《法律职业伦理论丛》。2014年,主编了法律职业伦理教材《法律职业伦理》;2015年,出版了国内第一本法律职业伦理案例教材《法律职业伦理案例教程》。2015年翻译出版了美国公益律师斯特恩撰写的《正义永不决堤》,该书被评为法律出版社2015年十大好书之一。

  2018年,受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委托主编了全国第一本律师职业伦理图书《律师职业伦理》。2018年主持了法律职业伦理骨干教师培训班,来自全国的百余位教师参加了培训。2019年,受全国法律硕士教指委委托,编写了法律职业伦理核心课程指南。2018年及2019年,为中国政法大学应用型法学博士生开设了法律职业伦理课,这是国内首次为博士研究生开设该课程。

  

  最近几年,我主持的法律职业伦理项目列入中国政法大学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支持计划以及新兴学科支持计划,经过几年努力,主要取得了以下成绩:

  (1)使法律职业伦理成为一门适应中国法律职业建设和法律职业改革而出现的新兴独立学科;

  (2)法律职业伦理成为中国政法大学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法律职业伦理的教学和研究处于无可争议的全国领先地位,成为全国最有影响力的法律职业伦理教学科研基地;

  (3)通过研讨会、培训会,提升法律职业人员遵守职业伦理的自觉性,助力司法改革;

  (4)扩大了中国政法大学在这一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5)我参与申报的教学成果获国家级教学二等奖,北京市教学一等奖及二等奖各一次。回顾以往,我希望自己能努力做到既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也有“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

  2020年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改变了国人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经过几个月的战斗,疫情得以控制。国内抗疫战斗迎来胜利曙光的时候,本书译稿得以杀青,可喜可贺,我愿将本书献给这个时间重启的新时代,每个人都是历史的过客,时光流逝,为一个伟大事业做过的所有努力,点滴在心头,无怨无悔。

  我愿以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言志:

  “河汾房杜有人疑, 名位千秋处士卑。一事平生无齮龁, 但开风气不为师。”

  福   利

  转发此文章至朋友圈集齐 20 个赞并发送截图至“法理杂志”微信公众号后台,即可获得抽奖机会 ~

  我们将从参与活动的读者中随机抽取 三位 赠送

  《法律职业伦理》(亲笔签名版)一本

  抽奖截止至 2021年6月25日 中午12:00 

  上期赠书

  《法哲学导引》(亲笔签名版)

  获奖读者冯柏林张出息千面璇玑琢玉郎cola

  请以上读者尽快将您的姓名、手机号、地址、获奖图书发送至后台,我们会尽快为您寄送图书

  -推荐阅读-

  

  欢迎关注法理杂志

   选粹|思享|域外|写作|学界 

  赐稿邮箱|ratiojuriswechat@126.com

  ?法理杂志官方“有赞”书籍商铺 | 扫码选好书

  文字编辑 | 林淑萍 吴少华

上一篇:师书说阅读练习178《协和专家孕产大百科》
下一篇:在欧美撒谎造假代价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