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向标 | 热议《地久天长》

栏目:汽车资讯  时间:2023-08-07
手机版

  4.谭政7分

  电影学者,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研究员,策展人。

  摇滚,巨星,同性恋,艾滋病,史上最大慈善现场演唱会……这些已经决定了影片剧作信息的丰富性和视听的可看性,一个极富个性魅力的乐队的传奇,一些耳熟能详的摇滚歌曲及其传递的乐感震撼与精神震撼,自然而然让观众产生共情以致呐喊!

  5.西帕克6分

  影评人,电影网站主编。

  从头到尾流水账八卦集,实在看不出编导有什么想表达。拉米·马雷克演技大爆发,虽然长得一点不像弗雷迪,但真是天生的影帝。作为一部标题是“波西米亚狂想曲”的电影,却从头到尾没有把这首歌完整放完,难道导演也嫌六分钟太长?

  6.大奇特6分

  老电影研究者,自由撰稿人。

  服化道还原度颇高,几乎是在回顾纪录片与演唱会,马雷克的表演有些过,但配合歌曲还是很具有感染力,尤其最后we will rock you一段达到高潮。最重要的是每首歌与乐队的互动都十分配合剧情,不过歌曲有些喧宾夺主,全面性压倒剧情了。

  7.亵渎电影6分

  电影从业人员,微信公众号“亵渎叔推荐”运营者。

  听过很多遍Live Aid演唱会的专辑,看到电影最后的高潮直接是复刻了一遍当年演唱会的现场,瞬间就被点燃了。前面的剧情虽然有点流水账,不过最后演唱会上再听Queen的那几首经典歌曲,歌词突然变成了Freddie命运的注解,有一种宿命感,突然有种从未听懂过这些歌的感觉,很感动!对于歌迷来说,花一张电影票钱看一场皇后乐队的演唱会,也值了。

  8.U兔6分

  电影书籍译者,电影活动企划。

  作为传记电影来说太流水账了,没有把重点放在音乐本身,不是在呈现他的音乐天赋和理想,而是一些鸡零狗碎的猎奇轶事。镜头切得极碎,莫名其妙地不停切换让人看得心烦意乱,缺少设计,简直像是没有城府的新手的作品(当然不是,所以非常意外)。这跟河蟹完全没有关系,不知道这样的东西怎么能得最佳剪辑奖。重大槽点在于影片格局极小。在万人大合唱的段落居然加上了一个弗洛伊德经纪人后悔的镜头,也就这点diao丝心胸才能拍得出了。复古感做得很好,环境、衣着都营造出那个年代的样子,精致而美好。但是,作为年轻时对他们只听音乐而并不是很迷形象的粉丝来说,都实在无法接受这个大龅牙,讲真以前看演唱会我都不会太注意他的龅牙,影片中太夸张了,有丑化的嫌疑,看着太别扭。重现那场音乐会确实非常精致,但是当你想到这场面是特效做出来的,反而不如看原本粗糙的录像版本来得震撼,很多镜头运动非常无效,表现力弱,信息密度低。整体有一种洗版带来的快乐,值得从视效音效上过过瘾。

  9.闵思嘉6分

  影评人。

  本片从传记片的角度来说几乎是不合格的,仅仅用纯流水账式的铺开式叙事串联起弗雷迪的生活,对这样一个人物而言简直是暴殄天物。许多人都在称赞复刻的确精准,但复刻永远只是一种形式,并不能触及灵魂,这也是《波西米亚狂想曲》所没能做到的。好在最后的二十分钟胜在情怀,挽回了一点分数。

  10.耳朵6分

  “奇爱博士讲电影”责任主编,独立戏剧人。

  电影真的是一个年轻的艺术,很容易成为别的更为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的载体。《波西米亚狂想曲》在叙事上比较中规中矩一点,像是流水账。但是外层包裹的技术加持,还是很厉害,尤其是音效的制作上。音乐在这部电影里完全超越了电影本身,大多数人为之感动的,并不是剧情,或者是表演,完完全全就是音乐。对于其他环节的感动,也都是跟着音乐步伐而来。

  11.赛人3分

  影评人。

  流水帐的交待和富教化感的说辞,都让《波西米亚狂想曲》很难出类拔萃。我承认我也激越来着,并坚信血,总是热的。可它的好只属于皇后乐队,而难以归入到本片的名下。

  有说法认为,艺术只属于艺术家,但你能被艺术有所灌溉,你也是艺术家的一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艺术能引领我们奔向不可知的远方,也能将我们推向永不见底的深渊。它让我们在尽数怀疑之后,永远心绪难宁地进入到一个陌生的地带。我所钟爱的艺术家传记,都有点神秘感,《波西米亚狂想曲》缺的就是这个,那里的人都太正常了。惟一让人生厌的人物保罗,又太无可取之处。

  全片缺乏真正具撩拔性的细节,十五万听众,没有一个人的表情是出挑的,是让人过目难忘的。而片中出现的那只猫,也应是观众之一,可摄影机并没有去观察它的神态,也没有停留太久。

  “妈妈,我刚杀了人。用枪抵着他的头,扣动了扳机。妈妈,人生才刚刚开始,但我却把它毁掉了。”这是《波西米亚狂想曲》中的歌词大意,但全片和这段歌词好像没有太大关系。

  《地久天长》

  得分6.4分

  

  1.刘宇清9分

  电影学者,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地久天长》虽然不像《霸王别姬》《活着》那样波澜壮阔、传奇跌宕,但绝对是一部可以与之媲美的杰作。对艺术的最高评价,莫过于史、莫过于诗。《地久天长》是一部平民痛史,如叙如诉、切肤彻骨。它让年长之人记得,让年轻之人知道,除WENGE之外/在WENGE之后,普通中国人曾经遭受的痛苦。它是一部史诗,表现的是离我们最近的一段历史。

  这是一部非常中国的电影,中国故事,中国情感,中国之道,苦涩而不怨尤,宽宥而不批判。过去再苦,只要熬过来了,人和事都可以原谅,但要记得警戒,明白人都应该知道苦难的根源。

  影帝影后的表演自不必说了。恭喜王小帅导演从青春絮语转变为历史担当。

  2.风间隼8分

  影评人。

  难得见到一部既有人性关怀又不违背中国人日常生活经验的现实主义影片,三十年的变迁娓娓道来,但并不让人感觉在贩卖情怀或以噱头惑众,角色群像个个亲切。往小了说,这是一个计生员的忏悔,大而言之则是对中国社会人情观的精致写照。

  3.陆支羽7分

  影评人,微信公众号“看电影看到死”运营者,著有《小丑,马戏团的眼泪》。

  1.悲观点说,这世界上没有什么真正的地久天长,不过是冠冕堂皇的人造风景罢了;这貌似美好的片名,在我看来更像是一个讽刺,正如大团圆表象下的汹涌暗流,永远不会消弭。2.回望四年前,王小帅拍了部《闯入者》,我曾说那是他突破自我的新经典,是中国式“被占据的住宅”,直击历史的游魂。而如今这部《地久天长》,则更像是驶入幽暗深谷的渡轮,是充满羁绊的“他人之子”,超度死去的历史;至于小帅自己,也难免受困于历史与自我疯狂角力的巨大矛盾中。3.王景春真是演得好,欲哭又止的那一刻,着实令人如鲠在喉。

  4.大奇特7分

  老电影研究者,自由撰稿人。

  现代语境下的伤痕文学,揭示了计划生育带来的长期影响,用“当下”的侧笔去描绘“过去”,在时间的长河里治愈和淡化。结构和剪辑的方式很准确,跟着情绪点去剪辑时间切点,让过去与当下呼应和相通,最准确的是能够保持情绪的连贯性。很多地方只给出了关键信息,让观众去拼凑全貌。但是拍得还是很电视剧年代戏的质感,这个体量也更适合拍成剧。放在鼓励二胎的现在,还是很讽刺的。

  5.独孤岛主7分

  电影文化研究者,选片人。

  归根到底影片所有显在于文本几乎呼之欲出的潜意义就是一句戏词:一饭之恩前世缘。

  6.桃桃林林7分

  影视自媒体人,微信公众号及微博“桃桃淘电影”运营者、线下活动“桃桃观影团”发起人。

  导演以碎片式叙事,一点点拼凑出一个伤心的往事。亮点基本在演员部分,咏梅呈现了一种不动声色、却气势万钧的表演。

  7.谭政7分

  电影学者,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研究员,策展人。

  沉稳舒缓的叙事风格,即便近三小时,內里的张力不弱,让人稳稳地沉浸其中。印刻大时代印痕的小人物的悲喜人生,亲人之间难以解决的矛盾的煎熬,但在结尾铺上了暖暖的温情,让人物相互之间和解,让人物与时代和解。时空的自由编织也让影片增添了叙事的丰厚,演员的表演则是让本就不弱的故事增光加色,余味悠长。

  8.耳朵7分

  “奇爱博士讲电影”责任主编,独立戏剧人。

  我们中国人说“地久天长”,其实是一种非常美好的祝愿,希望好的事情像天地一样长久持续下去。但在电影里,反而像是一种诅咒。人生在世不到百年,但磨难好像没有尽头一样,就像聂华苓说的,中国人实在太苦了,一辈子像活了三辈子一样长。王小帅这次也延续了一种中国电影情节剧创作脉络,从郑君里到谢晋而来的“大时代,小儿女”思路。整个故事讲的是,不要再做集体主义精神的自我牺牲者,尤其是下一代。像是齐溪的角色,她曾经也是渴望做一个献祭式的牺牲者,最后还是逃离了。

  9.西帕克6分

  影评人,电影网站主编。

  很工整的三集迷你剧剧本,可惜中国没有HBO。小格局史诗叙事,用三个小时说了两个家庭。但他们真的能代表一个复杂的时代吗?计划生育的痛只存在于失独家庭吗?纠结于多巧合的个体悲剧,真的就够了吗?这家在烧纸,另一家不还是其乐融融吗?好像在说他们就是运气不好罢了。王小帅骨子里觉得自己这一代经历了很多,社会欠他的,年轻人也欠他的,要向他道歉、下跪。所以拍出的电影也缺乏灵魂,拒绝沟通。

  10.亵渎电影6分

  电影从业人员,微信公众号“亵渎叔推荐”运营者。

  齐溪和杜江的角色最能反应导演看待这个故事的态度,却是这部电影让人最不舒服的地方,不谈计划生育这个愚蠢且泯灭人性的政策,不谈失独问题对当事人在人性层面上的改变和冲击,前者可以理解,但后者却只是偷换了概念,讲当事人至始至终的忍。这个故事本该有的深度和表达呢,变成了用友谊、眼泪、人性美好和人人善良这些岁月静好的东西捣糨糊和稀泥,这可能就是这些有名有利的中年导演所持有的创作态度吧。艺术电影该带着主创们的态度,用他们感兴趣的切入点看待故事,但这部电影最让人不舒服的地方就是它对待这个故事的态度,所以前半部分一直压着的克制拍法,到了后半部分就彻底崩了,是因为人为的善意太多了,最后更是直接强扭了一个养子回家浪子回头的happy ending。

  11.闵思嘉6分

  影评人。

  所有冗长的积累、铺垫、时间线的不断跳跃都是为了最后时刻的爆发,而爆发和揭开真相的场景又太过于依赖演员的演技,从而失去了根本的剧作上的、以及电影语言上的驱动力。几乎没有一个场景是非常具有力量感的、冲击力的、惊艳式的。这或许可以归为创作理念上的一种处理:它的确是想要描摹一个时代,试图在静默中慢慢长出力量感,但最终这部分力量感还是被冗长的静默埋住了。

  12.黄文杰6分

  高校教师。

  影片开场后叙事时序的不走寻常路让人暗暗称奇,看到公共政策对个体意志的扭转和对家庭命运的冲撞更是让人心生期待,谁料后半段竟完全变成一出颂扬人性坚忍宽容的通俗伦理剧,这种表达实看不出和某老师解读《论语》倡导“保持良好的心态”有何区别。我们或许不必怀疑创作者的真诚,但他真的只是煞有介事地为这个喜欢喝鸡汤的世界加了点汤料而已,也真的没必要让观众在影院观看一部长达三小时的煽情连续剧。

  13.刘起6分

  影评人。

  完全没有处理好社会悲剧与个人悲剧之间复杂暧昧、难以调和的关系。把苦难图解化,让时代悲剧(堕胎、下岗、跳舞入狱)与个体悲剧(丧子、养子出走、自杀)轮流、匀速上阵,而人物就像是一个苦难容器,只为了承担各种迫害与倒霉。人物性格有些单薄无深度,如果没有咏梅和王景春的出色演技,看起来就会更扁平。

  创作者把个人悲剧与社会悲剧糅杂在一起,模糊了这个家庭的悲剧的深层根源,然后避重就轻地将社会/个人悲剧,转化为一个家庭对另一个家庭的迫害。混乱之处在于,如果计划生育的执行者不是海燕是一个不相干的人,如果丧子后女主角还能再生第二个,那么这个家庭的悲剧就不成立了吗?

  把时代悲剧、苦难,变成最后的追忆与忏悔,再用宽容、谅解、放下这类中国式的隐忍,去达成一种不真实的原谅与和解,是创作者太仁慈,还是搅浆糊?也不是说主角最终不能选择原谅,而是这种原谅中应该包含更复杂、更暧昧、更矛盾的情感与人性,而不是把两个主角写成圣人。

  当然,观众可以单纯地同情主角,但创作者却不应该在同情中不加入任何反思,而只是一味歌颂赞美主角的隐忍和受难。悲剧应该是牺牲而不是受害,承受命运时,不应该是一种“都挺好”的态度。

  可惜,养子回归,下一代出生的大团圆结尾,实在太像《都挺好》最后的和解,应该拍成一部45集的《中国好人》。

  14.把噗5分

  影评人。

  刘耀军一家遭遇了时代所能加予的全部不幸:儿子身亡、二胎被打、突遇下岗、友情破裂、领养孩子、离乡逃亡、儿子叛逆、妻子自杀、落魄归来……在某种程度上这个家庭已失去典型性,不再是普通家庭,是被特意选出来加以表现的特殊家庭。刘耀军不是普通人,而是“惨剧”英雄。电影就不再是“好长一段生活”,是“哭戏”,值得说八遍。

  15.LOOK5分

  影评人,电影研究者。

  又一个版本的《活着》,这次害人的主角不是文革、大跃进,而是计划生育政策。中国导演真有必要集体学习下米兰·昆德拉关于《一九八四》的评论:生活缩减为政治,政治缩减为宣传。但又认真地说,当三集迷你电视剧是可以的,很现实主义,家庭剧,有悬念,有包袱,有血泪,有控诉,调度貌似很电影化(远景,遮挡构图,景深),有喜剧式大和解、小团圆。

  16.赛人4分

  影评人。

  全片不停地在时空上大作文章,不停地进行位移。老实说,时间上,我感受不到多少沧桑。地理上,也没领会到多少流离。当制度成为一种原罪,那么人生往往只能成为一种赎罪的过程。别的还好说,我很难理解齐溪的献身,她真有把握让王景春一箭中的吗?若不能,她的这封用身体写就的补偿信,岂不是白费了。倘她不暗结珠胎,就绝不收兵,这片子说不定还会有些意思。

  《老师·好》

  评分不足5人,不计平均分

  

  1.闵思嘉6分

  影评人。

  属于观感大于期待的作品,于谦的演技撑起了整部电影,戛然而止的收尾也影响了整体的完整度。但这是一部在背景里埋藏了很多东西的电影,老师和学生的对抗只是表面,它真正想要展现的,是这个在特殊年代被击败梦想,进入世俗生活,又再次被被击败的人。苗宛秋代表了被时代携刻下烙印的一代人。那条“1965年高考前夕”的字幕已经说明了一切。

  《乐高大电影2》

  评分不足5人,不计平均分

  

  1.桃桃林林6分

  影视自媒体人,微信公众号及微博“桃桃淘电影”运营者、线下活动“桃桃观影团”发起人。

  惊喜略低于第一部。不过还是延续了第一部打通真实与乐高世界的设定,并且继续乐高与爱的主题,当初是父子,这次则是兄妹了。大量电影梗和吐槽继续保持有趣,影迷也会更多嗨点。蝙蝠侠也延续了自己之前那部的冷装酷风,继续搞笑担当。这回真是真实演绎什么叫洗脑歌了。布鲁斯·威利斯的《虎胆龙威》梗也是很搞笑了,看完马上想再入几套乐高。

  2.西帕克5分

  影评人,电影网站主编。

  梗超多,但这种半动画半真人形式第一集惊艳了一次,第二集频繁切换就有点疲倦了。甚至连洗脑歌都没那么洗脑。

  

上一篇:二、刑事诉讼中的有关期限规定有哪些
下一篇:推荐十本心理学书籍——我的心理成长阅读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