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苏丹的土耳其》

栏目:汽车资讯  时间:2023-08-07
手机版

  2018年的上半年,我内心有些茫然;一方面,做研究的状态迟迟找不到,常常枯坐整日,却写不出只言片语;另一方面,我也开始思索,做研究到底是不是自己应该选择的道路,没错,研究会让人头脑充实,但问题是,我渴望的从来不只是头脑的充实,既然思来想去也没有结果,那索性出去转转好了。找好了出行的理由,我开始留意机票,曼谷去伊斯坦布尔很方便,往返机票不过两千多元,差不多是国内出发的一半,加之土耳其实行电子签证,十五分钟不到,我便搞定了所有出行前的准备。

  航班中途在科威特中转18个小时,但由于科威特没有对中国因私护照开放电子签证,所以除了机场,哪也去不了。所幸,科威特航空公司免费提供了住宿和餐食,算略微抚慰了我失望的心情。

  在科威特中转的一天时间里,我不断思考,为何这些年,原本遥远陌生的土耳其,突然成了大家生活中的一个热门词汇?个中原因,我想大致无非两点:首先,土耳其这些年的举动确实有些匪夷所思,作为一个新兴国家,土耳其同时高举泛欧主义,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三面大旗,摆出一副要叱咤世界风云的样子,让人颇感滑稽。其实无论人或国家,心怀壮志都是好事,但问题是,再怀壮志也要从实际出发,土耳其给人的观感就像一位足球门外汉,突然说要争夺明年的世界足球先生,让人猝不及防。

  其次,这些年随着中国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家自然有了要走出去看看的想法,但这里面又有几个较为现实的问题;一来,中国人的假期通常比较短,去太远的地方不方便;二来,多数中国人出门旅游还是希望拓展眼界,构建世界观,对不洋气,不新奇的国家,其实没太大兴趣,如果再算一下经济账,那土耳其自然就成了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因为相比较欧洲国家,它便宜;相比较亚洲国家,它洋气;相比较美洲国家,它近;相比较非洲国家,它便宜安全洋气且近。

  抵达伊斯坦布尔前,我在脑海中反复思量,这座名扬四海,融汇希腊,罗马,奥斯曼,横跨亚欧大陆的城市究竟该是何种样子呢?是如 伦敦般新老交织?还是罗马般气宇轩昂?还是 巴黎般雄伟壮丽?我设想了很多很多,但当答案揭晓时,一切还是出乎了意料。

  阳光,整洁,文明, 礼让 .........我搜肠刮肚,试图找到所有自己能找到的形容词,但依然无法恰如其分的形容眼前这座城市。我从小便熟知一个词,东西方;但真正自己行走世界后,我发现东西方的概念,其实与自己过去的认识真是大相径庭。人类走出非洲后,四散而去,有的去了亚洲,有的去了澳洲,有的去了美洲,有的去了欧洲,虽然人都是人,没任何不同,但各大洲的环境,气候,物种却是千差万别,所以几万年下来,不同的土壤培育出了截然不同的社会制度,伦理道德,文化礼仪,生活习惯。

  习惯上,我们将欧美称之西方,亚洲唤做东方,因为从方位上看,可能确实如此,但这种称呼方式,或分类方法,也让我们在思维上产生了巨大的误区,总以为这个世界是定类的,是类别变量,非东即西。受这种思维影响,我们看待其它事物往往也非黑即白,非好即坏,非善即恶,有意无意间,总将事物归入类别,但详细观察了中国周边的所有国家后,我发现了两点比较有趣的现象;第一,中国与外国不同,外国与外国之间也不同,但不同的程度,其实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第二,如果我们让西班牙代表西方,中国代表东方,那确确实实是两个极端,相差悬殊,但如果我们出了西班牙往东走,或出了中国往西走,我们会发现文化的差距没有扩大,也没有维持,而是在渐渐缩小,基于这种感受,我猜想一件事,就是世界是不是有一个零坐标的存在,那里孕育初始文明,然后开枝散叶。

  搭乘有轨电车,抵达伊斯坦布尔老城后,我想从自己的视角,简单聊聊 土耳其 的前生今世,文字会很长,希望大家能保持兴趣。通常我们谈及文明的源头时,总会先想起 古巴 比伦,古 埃及 ,古 印度 等,因为从年代上看,它们确实较为久远,但另一个较为实际的情况是,这些古文明其实对今天的影响并不大。在上一篇《 埃及 今与昔》中,我曾提到,古 埃及 主要文物遗址的出土,就集中在十九世纪中后期,以及二十世纪前期,搞清古 埃及 非常重要,因为没有古 埃及 的发掘出土,以及象形文字的破解,整个西方历史就突破不了《圣经》和《荷马史诗》(此处见备注)。但大家看到这里,其实也可以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无论古 埃及 文明遗址发现破解与否,其实对当时的社会发展,并无太多直接影响;发现了,可以拓展人们对历史的了解和认识,发现不了,大家该怎么生活,还是怎么生活,并无妨碍。那么这时大家可能就要问了,既然文明都能追根溯源,那真正影响今日世界的文明是哪个呢?这个问题其实很好回答,就是我们不常挂在嘴边的爱琴文明,也就是广义上的古 希腊 。古 希腊 和古印度 较为相似,都是一个地区的称谓,而非一个具体国家的名字,看下图我们可以知道,古 希腊 是一个环 爱琴海 文明,它大体包括了现今 希腊 和 土耳其 两个国家,到此,相信大家可能会明白些许,为何 土耳其 一个 新兴 国家,却胆量过人的部分缘由。因为我们看 土耳其 时,只是在看眼前的这个国家,而他们自己回望时,却是千载荣光。

  (注:《荷马史诗》由《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组成,所讲述的历史时代,我们称为希腊青铜时代,《伊利亚特》主要讲特洛伊战争,战争遗址于1872年被德国人海因里希发现,在土耳其境内;《奥德赛》主要讲米诺斯,遗址被英国人埃文斯发现,在希腊的克里特岛,在米诺斯的发掘中,考古学家在泥板上发现了线性文字A和线性文字B,其中线性文字B已经破解,记载的是希腊语。)

  今天的土耳其,大致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位于欧洲大陆,也就东色雷斯(下图黄色位置)。色雷斯是一个地理历史双重概念,从历史角度看,色雷斯与曾经的埃及, 亚细亚, 亚述 , 卡帕多细亚,塞浦路斯, 犹太 ,西西里,叙利亚一样,都是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同时,色雷斯也是曾经这里居民的总称。早期的色雷斯,是希腊城邦中的一些部族,这些人没有名字,但因为生活在色雷斯,大家便用色雷斯人去泛指他们,后来希腊各城邦归并罗马帝国,这个名称便一直沿用下来,直到现在。看下图我们可以发现,整个色雷斯半岛被黑海,马尔马拉海,爱琴海所围绕,而风景最好的地方,就是曾经的君士坦丁堡,现在的伊斯坦布尔。另一部分位于亚洲大陆,俗称小亚细亚,而官方的叫法则是安纳托利亚。相比较平坦的色雷斯,安纳托利亚地区以高原为主,经济发展相较东色雷斯半岛也较为滞后。这种地缘上的割裂,也造成今时今日土耳其国内不同地区人民思维观念上的巨大差异。

  在伊斯坦布尔街边吃了点东西后,我开始在城内闲逛,误打误撞,走到了著名加拉塔石塔,土耳其著名球会加拉塔萨雷我从小耳熟能详,所以我便疑惑,这俩名称间究竟有怎样的联系,我拿出手机,准备上维基百科查阅一下,却发现怎么都打不开,我以为卖电话卡的小伙子欺骗了我,但其它网站又都是流畅的,再查才知道,土耳其政府把维基封了,至于原因为何,我们留后面讲。

  夜晚的伊斯坦布尔,红男绿女交相辉映,但穆斯林国家的现实背景,又让这种交相辉映多了一份稳重。我们可以将这份稳重理解为欧亚交融,因为它既有欧洲的开朗奔放,也有亚洲的深情满满,所以无论你从哪里来,在这里都会体会到些许新意,我想,这可能就是某位伟大人物所说的,“如果世界只有一个首都,那一定是伊斯坦布尔!”

  人类的文明史,脉络是比较清晰的,虽然学者制定的判别标准五花八门,但门槛异常明确,就是有文才明,凡有人使用大自然中现有的一切从事生产生活,便可以算是文化,例如兴隆洼,赵宝沟,红山,小河沿,齐家,辛店,薛家冈,良渚,马桥......但只要没字,无论你将陶器烧制的多美轮美奂,玉器打磨的多晶莹剔透,那都算不上文明。因为文明需要能传承发展,但没有文字,这个愿景将极难实现。按照这个标准,我们将人类最早的文明定格在了伊拉克,也就是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因为它有楔形文字出土。用文字界定文明,虽然较为严谨,但争议也很多,因为东西方地理环境差异巨大,文字没留下来,和文字没出现过,显然无法等同,况且当年的使用者,也没有要刻意保留的意识。现在能留下文字的古国遗址,基本都是树不多的地方,大家退而求其次,只好将文字撰写在泥板上,所以保留至今,但那些树很多,宽阔的树叶树皮很好找的国家呢?是否会因为标准的原因,与文明失之交臂,我觉得有很大的可能。过去我们坚信语言文字是了解人类历史的最好工具,因为相对其它途径,它确实较为可靠,但如果现在有了更可靠的工具,例如基因技术,那要不要继续坚持语言文字取得的成果,我想这需要考虑。

  写在泥板上的,就是人类最早的文字系统-楔形文字。十九世纪, 英国 人罗林森借助 伊朗 的贝希斯敦铭文,破解距今较近的波斯语楔形文字,后来学者又在波斯语楔形文字的基础上,破解了 阿卡 德人和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从而解决了困扰人类几百年的楔形文字解读问题,但破解和能解读,其实又是两回事,例如 埃及 的象形文字,商博良时代就已经宣告破解,但直到今天,能解读的资料其实也是有限的,并非破解了文字,就可以完完全全回到法老王的时代,搞清所有的问题,楔形文字同理。楔形文字的创造者,生活在两河流域,相对比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的耕种难度更大,所以居民对天文知识的需求就更为迫切,通过长时间对星空的观察整理,两河流域文明的缔造者总结出了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一小时60分钟,从而让人们有了初始的时间概念。苏美尔后来被 阿卡 德取代, 阿卡 德的上游就是后来的亚述,下游是巴比伦,而整个两河的上游小亚细亚,就是现在的 土耳其 ,所以我们会发现,大量楔形文字的泥板,都是保存在 土耳其 的博物馆里。

  上一段我们曾提到,古希望是环爱琴海文明,所以读到这里大家便会清楚,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和最璀璨的文明,其实都与土耳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甚至可以将土耳其视为一个纽带,在时间空间线上,连结着世界上那些原本孤立文明的发展,仅谈土耳其,我个人觉得并没什么难的,但问题是,土耳其这片土地孕育生长的并不只有突厥,奥斯曼,土耳其,还有辉煌的希腊,伟大的罗马。

  走出博物馆,聊聊眼前这座城市。整个伊斯坦布尔由三部分组成,其中亚洲部分是于斯屈达尔,也就是下图右边,画了几棵树的地方。于斯屈达尔其实并不荒凉,但因为没有什么景点和著名购物中心,所以游客踏足较少,但如果在土国长住,于斯屈达尔其实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多数游客来伊斯坦布尔,都会选择落脚地图上方的贝伊奥卢,因为伊斯坦布尔城内主要的商业街,文化艺术活动,奢侈品店,夜生活都集中在这个区域。地图下方的老城区古迹更多,观光更加方便,但是伊斯坦布尔老城道路比较狭窄,出入相较贝伊奥卢,不那么方便,而且地面还是小方砖,如果拎着大包小包走起来,有时难免会有点狼狈,但当你推开窗户就可以看到壮丽的蓝色清真寺时,其实这点不便也根本不算什么。

  这些年,很多节目都莅临过 土耳其 ,但每次介绍时,都会面对一个相似的问题,就是不太容易找切入点,这么说大家可能会觉得有些模糊,那我换个角度说说我的看法。这个世界大致有两个关系,一种线性的,一种是非线性的,两种都是函数关系,只是复杂程度不一样,如果进行类比, 中国 的历史发展就非常线性,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中国 的环境都是非常封闭的,大概只有北方会变,西南东都是非常稳定的,而仅有的北方,也基本是个增函数,所谓的入侵者,征服者,最后都是给华夏民族扩充了人口基数。但我们要知道,类似 中国 这种情况,其实不是历史进程中的常态,而是个例。用大白话讲, 中国 就是一口装了十斤土豆的大锅,甭管后来加什么佐料,这就是一锅土豆,不会变。但 土耳其就像一口空锅,一会丢下黄瓜,一会扔下蒜薹,最后还加了韭菜,等端出来时,已经无人知道这究竟是什么了。

  土耳其所在的小亚细亚,四通八达,从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赫梯,亚述,克里特-迈锡尼,腓尼基,爱琴海;到希伯来,波斯,罗马,凯尔特,萨珊,阿拉伯,突厥,太多太多的民族和文化曾在这里留下印记,结果便是一个似是而非的国家出现了,追根溯源特别难,如果你将影响过它的文明挨个叙述,估计全世界感兴趣的人数的过来。如果你只拣选二三,又发现说不清楚,这就像一个悖论,好节目的基础是讲清历史,但总讲历史观众可能不喜欢看,观众不喜欢看又怎能称为好节目呢?就是这个逻辑。何况这个国家时而飞天遁地,时而下不了地,时而弹无虚发,时而老眼昏花,反差还极大。

  伊斯坦布尔最著名的景点,便是隔广场相望的蓝色清真寺和圣索菲亚大教堂,这里先说下蓝色清真寺。因为伊斯兰教不搞偶像崇拜,所以世界各地清真寺布局都非常相似,一个空旷的空间,有的铺了地毯,有的是水磨石地面。对于经济发达的国家,清真寺主要是宗教场所,但在类似孟加拉这种较不发达的国家,清真寺还常被用来行人歇脚喝水。宗教的好坏高低,不是我能,且应该评判的,我只说区别,伊斯兰的神职人员和其它宗教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第一是他们不脱离生产,第二是他们不脱离生活,所以清真寺和教堂寺庙就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进去之后,常常发现一个人都没有,负责人员不是去上班了,就是收工回家了。在伊朗篇中,我简单说过伊斯兰教的起源,伊斯兰教是一个起源于阿拉伯半岛的宗教,初始的信众也多是阿拉伯人,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崛起,宗教不断扩散,信众也从阿拉伯人扩散到了突厥人,波斯人,印度人,最后甚至到了马来人。这里大家就会有一个问题,是什么原因,让这些人选择了皈依伊斯兰教?

  (注:伊斯兰教不搞偶像崇拜,其实也不是那么绝对,总体来说,阿拉伯人是比较恪守这点的,但类似土耳其,伊朗这种非阿拉伯穆斯林国家,其实还是非常推崇领袖,伟人的。)

  面对这个复杂的问题,我想原因可能如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向都是态度,因为态度可以最大程度影响人们的行为,解释人们为什么这样做,不那样做,但态度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被其它因素影响后产生的结果,那什么因素会影响态度呢?这问题现在好回答,就是信念,但古代人并不知道,或许他们也察觉到了,但描述的方式却与今天不同。既然信念可以影响态度,态度又影响行为,那如果希望很多人行为一致,就需要先统一信念,但信念又该如何统一呢?除了言语告知以外,还需要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是对生活中的行为加以要求和规范,把要求和规范提升到一定高度,便是宗教。统一的行为,自然会带来更好的生产力与战斗力,想清这点,接受宗教便成了一件顺理成章的事。

  和蓝色清真寺隔广场相望的,就是圣索菲亚大教堂,如果对历史稍微敏感的人可能会好奇,为何教堂和清真寺会比肩而邻?这似乎不合逻辑,但其实也符合逻辑,因为这片土地承载了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几次转折。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建造者是东罗马帝国,帝国确立这里为首都,自然要建立与之相匹配的教堂,所以仅仅五年不到的时间,大教堂便拔地而起。因为都城三面环海,又有高墙保护,堪称古典时代建筑巅峰,所以除了被自己人洗劫过一次外,这座城池对敌千年不破,直到1453年奥斯曼大军围攻。

  围攻的结果不言而言,因为如果失败,就不可能有对面的蓝色清真寺,但这次奥斯曼围攻胜利的意义却远远不止于此,首先,奥斯曼的胜利终结了延续千年的东罗马帝国;其次,奥斯曼的征服彻底阻断了路上丝绸之路,为求香料贸易延续,世界开始了大航海时代;最后,面对席卷而来的伊斯兰大军,损失惨重的欧洲痛定思痛,黑暗的中世纪从此结束,随之而来的是新大陆发现,宗教改革,资产阶级革命,等一系列彻底改变人类发展轨迹的事件。欧洲开始从东富西贫,向西富东贫发展过度。相仿清真寺,世界多数教堂其实也是不收费的,但圣菲索亚大教堂如今已改为博物馆,所以会收取门票四十里拉。大教堂能短短数年完工,其实极大程度依赖于修建时的就地取材,不过这个取材并不是开山凿石,而是直接使用希腊时期留下的建筑材料。所以当我们今天环顾其中时,看到的除了璀璨的罗马,还有华丽的希腊。

  参观完教堂后,我沐浴在自由的阳光下,顺道品尝久负盛名的土耳其咖啡,仅一口之后,我便内心生疑,这咖啡口感如中药,又苦又涩,能名扬四海,八成是因为难喝吧!怪不得买咖啡时,服务员专门配了杯漱口水给我。正要起身离去,服务员走了出来,小心翼翼从怀中掏了本书出来,看她那谨小慎微的样子,我猜想书的封面难不成是“某某大法好”?但事实却出乎意料,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一本崭新的孤单星球,服务员见我神情有些不解,解释道:“您是中国人吧,有位客人在店里放了本书,我觉得您可能会用到,所以特意拿给您。” 我起身道完谢,服务员张开双臂,然后迟迟没有松开。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写,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在我国初高中历史课本中,便有关于希腊罗马的介绍,但很奇怪,多数国人对希腊和罗马的了解却非常有限,甚至充斥各种混乱。我这里说的希腊,指古希腊,从时间上看,古希腊在罗马的前面,但罗马是一个具体的国家,古希腊不是。古希腊是一个地域的总称,类似华夏,由许多具体的城邦共同组成这个概念,例如尚武的斯巴达,民主政治的雅典,等等。古希腊人,其实和其它古文明的缔造者没什么不同,也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从无知,到认识的过程。这么说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任何文明在萌发时,对世界的认识都极其有限,这种有限,让人们对许多事物的描述较为模糊,且似是而非,典型的例子便是中国神话中对蚩尤的描述,形容他们铜头铁额,但事实呢,铜头铁额没错,但铜头铁额并非自然生长,而是带了头盔,但对于未曾见过头盔的人,便会将这种未知用自己充满想象的方式描绘出来,这种方式,我们称为神话。希腊也一样,当大量事物未知时,记载形式自然只能是神话,只不过希腊的神话相较我国更粗俗一些,因为对于古人来说,生活中的周遭事其实并不多,基本就两件,繁衍和征战。古希腊人征战较多,觉得稀松平常,着眼点自然更多放在繁衍上,而中国反之。但从本质上,希腊和中国的神话并无不同,都是认识世界时的破茧第一步。

  简单说来,古 希腊 的历史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爱琴文明时代(前2000-前1200),黑暗时代(前1100-前900),古风时代(前800-前600),古典时代(前500-前400),最后则是 马其顿 统治时代(公元前400-公元前200)。

  先说爱琴文明时代,爱琴文明始于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后来迈锡尼征服米诺斯,随即统治整个希腊半岛。到公元前1200年前后,因为特洛伊战争的爆发,辉煌璀璨迈锡尼元气大伤,它所代表的爱琴(希腊)文明,也随即衰落消亡,这个希腊开始进入黑暗时期。在这一时期,希腊人口骤减,文明停滞。直到公元前800年,千呼万唤的城邦国家终于出现,在这个时期,文明开始复兴,因此,我们将其称为古风时代。这一时代,民主政治的雅典,与军事集权的斯巴达相继崛起,让希腊的辉煌走向极致。(关于希波战争的内容,请阅读伊朗篇,这里不再复述。)多年征战后,雅典和斯巴达又相继衰落,北方的马其顿强势崛起,腓力二世击败希腊联军,其子亚历山大横扫八方,建立大帝国。但因为亚历山大大帝是暴毙,没有继承人,所以帝国迅速分裂,托勒密占领埃及,叙利亚;塞琉古占领小亚细亚,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安提柯后代占据马其顿和希腊。这时虽然帝国已经瓦解,但希腊文化却传播开来,其实希腊的历史就这么简单,而在整个希腊的发展历程中,土耳其现在脚下的这片土地,扮演了无比重要的角色,这也是我为什么使用大量篇幅,介绍这段历史的原因。

  说完了 希腊 ,接下来的主角自然到 罗马 了。罗马 立国很早,基本与 雅典 和 斯巴达 同一时期,但亚平宁半岛三面环海,所以 罗马 在初期并不像 雅典 和 斯巴达 ,狂热于征战扩张(也没这个能力),而是不断完善其政治体制,力求政通人和。我们今日很多头脑中的概念,类似民主,法制, 共和 ,平等,其实就是 罗马 人最先构想,并实施的。 希腊的荣耀,多为精神层面,例如数学,物理,哲学,艺术。而 罗马 的成就,则是其完善的自上而下的社会制度,以及制度保障下强大的行政能力。也许大家很难想象,其实两千多年前, 罗马 已经修筑了高速公路,城市供水系统,并创立从议会,修缮法律。 种种成就,其实都大幅度奠定了世界未来的发展方向。 罗马 崛起时,身边有两大强敌,一是地跨 地中海 的 迦太基 ,二是横跨欧亚的 马其顿 。 罗马 四战 马其顿 ,三败 迦太基 ,最后征服塞琉古。经过前三巨头(克拉苏,凯撒,庞培)和后三巨头( 安东尼,雷必达,屋大维)的起起伏伏后, 罗马 帝国取代 共和 国。和所有国家一样, 罗马 帝国也避免不了盛极则衰的历史规律,但不一样的地方是, 罗马 帝国在下行的过程,做过两个看似是最高统治者个人意志,实则是发展客观需求的重大决策,且最后完全改变世界历史发展路径的事件,一是尊基督教为国教,二是将帝国一分为二。 先说基督教这事,基督教起源于西亚,教义多源自犹太教,如果从教义上看,和 希腊 的多神教简直背道而驰,所以在 罗马 初始时期,基督教是被禁止的。但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起源 巴勒斯坦 的基督教,和起源 印度 的佛教,虽然都没保住自己的老巢,但在向外扩张的道路上,却异常顺利,结果时至今日, 亚洲 兴起的三大宗教,占据了全世界绝大部分宗教市场份额。476年西 罗马 帝国灭亡后,征服西 罗马 的日耳曼诸国开始政教分离,但东 罗马 依然政教合一,摩擦持续到1054年, 罗马 教皇和东罗马 帝国皇帝彼此开除了对方的教籍,基督教也因此分裂,西边的正名为 罗马 公教,东边的正名为 希腊 正教。而我们今天中文世界里所说的基督教,其实是指后来在宗教改革运动过程中,从 罗马 公教中脱离出来的新教。马克思韦伯曾写过一本《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解释新教的伦理在资本主义、官僚制度、和法律权威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但作用过程是否真如韦伯所描述,其实还很难说。

  之前的文字,我们说清了土耳其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历史,现在我们土耳其自己的历史。说土耳其历史之前,先说一个问题,就是土耳其人究竟是哪来的。从土耳其这个名字,到国父凯末尔的封号“阿塔图克”,多数人自然会以为土耳其是突厥人的后裔,但事实上,名字这东西都是自己起的,合本质是什么,其实没有必然联系。土耳其人确实与突厥人有千丝万缕的关联,例如语言,但本质上,他们不能算是突厥人的后裔,他们其实是使用突厥语,且信奉伊斯兰教的希腊和亚美尼亚人。至于这种“阴差阳错”的结合是如何形成的,我想这里就需要从曼齐克特战役说起。

  在这场战役前,今日的土耳其就是东罗马帝国的一部分,主要职责就是发展农业生产,供给帝国。但随着昇平日久,帝国的下行自然无法避免,在这种大环境下,边缘地区自然容易产生动摇,而造成这种状况的,就是在安纳托利亚另一侧崛起的塞尔柱帝国。塞尔柱帝国起初就是中亚的佣兵部族,在曼齐克特战役获胜后,夺下了整个安纳托利亚高原,东罗马帝国随之退回色雷斯半岛,死守君士坦丁堡。之后的历史过程较为纷繁,简单概之就是塞尔柱帝国被花剌子模王国灭国,但罗姆苏丹国延续了塞尔柱帝国的血脉,后来罗姆苏丹国分裂,其中的奥斯曼一支崛起,跨过马尔马拉海,攻占东罗马帝都居士坦丁堡,立国千年的东罗马帝国灭亡,璀璨一千五百年的罗马帝国随之烟消云散。

  自从到了 土耳其 ,朋友们问最多的问题便是 土耳其 是否真的浪漫,那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在我看来,其实浪与漫,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 土耳其 人不算太 富裕 ,但卖不掉的面包也不会留着自己吃,而是一筐筐扔进海里,虽说有点浪费,但和部分 中国 大妈的抠嗦相比,我还是更欣赏这种浪费,但为何 中国 人极少浪费?老百姓买个菜都喜欢挑来拣去,其实并不是因为我们深谋远虑,而是我们的生活从来没有安全感,换言之,只有当你不操心明天的时候,你才有可能活好今天,才有浪的基础。再说漫,我小学时常被老师批评散漫,因为她总想指挥我,而我知道自己该干嘛,不该干嘛。老师的职责是上课,我不让你上课了吗?没有吧!那你管我干嘛?吃饱了撑得?这逻辑其实很通,但放在 中国 却不行。因为这些老师所谓的教育,其实就是改造,目的是将小朋友改造成没思想,且听话的人,绞杀的就是人最本质的东西,自我!哪怕 中国 现在 富裕 了, 中国 人之间的差异也很小,无论穿着打扮,还是言谈思维,但世界不是这样的,人是具有差异性的,不是说留长头就是不务正业,留光头就是劳改犯,不听你的就是错的。 土耳其 人相互间的差异很大,实际世界上多数国家差异都很大。归结一下便会发现,漫的基础其实是社会自信,相信哪怕大家的行为举止都不同,但在本质上,我们却有相同的归属感,我们依然可以团结在一起,依然可以进步。只有有了安全感和归属感,才有浪漫的可能。

  肆:阿拉伯的劳伦斯

  东罗马覆灭后,奥斯曼帝国成为了这片土地的新主人。较为有意思的是,奥斯曼灭国东罗马后,并没有搞去罗马化,反而是以罗马的继承人自居,在这种奇妙的定位下,原本水火不容的伊斯兰文化和基督教文化开始融合,但本质上的根本区别,以及宗教与生俱来的排他性决定了这种融合必然是没有结果的,但文明的融合却得以开枝散叶,世界的界限也日趋模糊。

  生活在伊斯坦布尔很美妙的一件事就是交通,几乎所有Uber运营车辆都是奔驰商务车,收费低廉,服务到位。

  让人略感疲惫的是离开伊斯坦布尔之后,土耳其这个国家有个不便之处,就是景点较为分散,很难设计出一条覆盖主要景点,又不走回头路的路线,所以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只能自己取舍。我因为时间有限,只选了卡帕多奇亚,安塔利亚,博得鲁姆三个景点,类似历史名城衣服所,特洛伊因为时间缘故只能无奈舍弃,留给下次。土耳其城市间最好的交通方式我认为就是搭乘飞机,坐大巴也可以,但是土耳其这个国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搭乘大巴出行是否经济很难说,但疲惫是肯定的。

  到了卡帕多奇亚后,我发现这个小镇已经基本被国人所占领,好处是能吃到煎饼果子和卤煮,坏处是各种价位也随之水涨船高。其实国人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群体,因为在全世界的范围里,教育层次,收入层次,和判别能力,基本是较为线性的增函数关系,简单说就是人越有钱,知识越多,越难骗。唯独中国较为例外,收入的增长,并没有促进老百姓判别能力的提升。也因为此,中国游客成了商家眼中的一块蓝海!就如这里的天空这么蓝。

  吃过晚饭,欣赏着夕阳西下,再说说奥斯曼的历史。奥斯曼的历史异常好记,就是1299-1922,但在1453年灭亡东罗马前,奥斯曼的存在感其实并不强,充其量只算区域小国。灭亡东罗马的意义不仅在于抢占了多少土地,更再于它开启了新的人类历史篇章。有了色雷斯,就打开了通往欧洲的大门,这让奥斯曼真正站上了世界舞台。

  但正如前文所述那样,奥斯曼对东 罗马 的军事胜利,不仅让自己开疆拓土,更让原本沉睡多年的 西欧诸国骤然觉醒,生死存亡之际,这些 罗马 真正继承人开始走上奋起直追的道路,新航路开辟,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工业革命,世界旧貌变新颜。转眼几个世纪过去,时间到了1914年夏天,塞族学生在波斯尼亚首府 萨拉热窝 枪死奥匈帝国皇储斐 迪南 大公,开枪的学生是青年波斯尼亚成员,组织的目标是促成南斯拉夫统一。那这事和奥斯曼帝国有什么关系呢?一切还要从头说起。

  奥斯曼帝国登陆欧洲后,南征北战,在巴尔干半岛占领了大片土地,其中就包括以塞尔维亚人为主体的波斯尼亚地区。时间转眼到了十九世纪初,塞尔维亚几经努力,终于从衰败的奥斯曼帝国手中取得了自治权,并成立了塞尔维亚公国,随后得陇望蜀,企图将波斯尼亚也并入塞尔维亚公国。1875年,波斯尼亚爆发大饥荒,饥荒引发的内乱一直蔓延至保加利亚,引得一直以第三罗马自居的俄罗斯人借口介入。奥匈帝国趁内乱之际,强行占领波斯尼亚。1878年,列强在柏林讨论巴尔干半岛危机的解决方案,七届贵哦是,国际社会正式承认塞尔维亚脱离奥斯曼帝国,同时承认趁火打劫的奥匈帝国对波斯尼亚拥有管治权。到了1908年,奥匈帝国趁奥斯曼帝国内乱,正式吞并波斯尼亚,这引发了塞尔维亚人强烈的反抗情绪。最后,演变成了萨拉热窝街头的那一声枪响。

  离开卡帕多奇亚后,我前往安塔利亚,城中心的古城安静祥和,让我流连忘返。必须承认,土耳其这个国家确实有它独特的魅力所在,它安静,但不缺乏生气,它祥和,却处处有着盎然生机。

  再说说一战,因为 罗马 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无比辉煌的印迹。所以无论是 罗马 帝国的掘墓人奥斯曼,还是压根扯不上太 大关 系的 俄罗斯 ,都热衷以 罗马 的继承人自居,所以摩擦频发自然是无可避免的。期初,奥斯曼都是联英抗俄,但 英国 是个非常实用主义的国家,它永远是团结 欧洲 的老三老四,对抗 欧洲 的老大,当 英国 发现奥斯曼已经无药可救,而 俄罗斯 冉冉崛起的时候,它立马决定于 俄罗斯 修好,被抛弃的奥斯曼只好另寻新欢,也就是 德国 。一战开始后,奥斯曼的主要任务就是牵制 俄罗斯 ,并切断 俄罗斯 与 英国 中亚 南亚 势力间的联系。协约国为了帮 俄罗斯 解围,从而打通黑海补给线,开始联合进攻 伊斯坦布尔 所处的黑海海峡。

  1915年初,协约国登陆加里波利半岛。我原本想去加里波利看看战场遗迹,但是时间没允许。协约国和同盟国在加里波利半岛交战近一年,死伤几十万,最终在后来国父凯末尔的领导指挥下,奥斯曼成功阻挡了英法联军的进犯,在帝国摇摇欲坠的年代,拱卫了帝都。从这一点来讲,确实比三次国都失陷的中国要来的给力。给凯末尔点赞!

  原本奥斯曼在阿拉伯半岛占有大量土地,但1916年阿拉伯大起义爆发,奥斯曼在一战中的局势也因为此事件急转直下,英国军官劳伦斯因为此事件声名大噪,后来的影片《阿拉伯的劳伦斯》也是基于此事件改变,但我觉得这电影并不好看,太长,废话太多。

  经历了四年的独立战争后,立国六百多载的奥斯曼终于成为历史。翻开土耳其历史新一页的,依然是当年的护国功臣凯末尔,。末尔一生有三大功绩,一战护国,独立战争建国,最后则是重塑这个国家,让原本保守落后的土耳其,披上了现代国家的外衣。

  对比泰国和土耳其,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差别,泰国家家户户都挂九世皇的画像,虽然画像内容各异,但重点其实都差不多,就是表现仁爱,所以马云会说:“古代贤君,只在书中读到,今世仁政,贵国能有其一。” 但从这个细节也可以发现一点,就是泰国不是个立大志的国家,没有参与世界风云变幻的想法,主要愿景就是希望老百姓可以相亲相爱,大家开开心心,所以宣传时永远优先展现最弱的人,例如什么老爷爷,老奶奶,小朋友,拾荒者等;但土耳其不一样,据我观察,土耳其所有凯末尔的画像,基本只有四五个造型,全部都是刚毅英武,且以星月旗为背景的,这些细节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土耳其似乎很期望将凯末尔的个人形象和追求,等同于国家的形象和追求,而凯末尔一生的追求就一件事,崛起。套用我们的话,就是实现突厥民族的伟大复兴。

  土耳其这个国家,走在大街上,你会感觉它有些民族主义,因为无论走到,哪都是高悬的国旗,都是凯末尔的巨幅画像,这在全世界都是不多见,但这种民族主义,其实也有它的好处,就是你会感到这个社会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气场,每个人都很有血性,很张扬个性,很少见那种唯唯诺诺的人。我想,这可能就是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说完了历史,再说说现状。今天的土耳其,其实就如它的版图一般,有些割裂。执政党正义发展党,在积极相对滞后的安纳托利亚广大内陆地区根基坚实,这也是大家戏称的埃苏丹的埃尔杜安,能在饱受争议的情况下继续稳坐总统宝座的根本原因。反对党共和人民党的票仓则是色雷斯半岛,以及爱琴海沿岸的经济较发达地区。简单形容,土耳其执政党更近乎一个农工党,支持者以保守右翼为主,反对党则更像城市中产党,支持者也更加左翼世俗。这种现实基础,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领导人的执政理念,如果政策偏向经济发达地区与世俗群众,其结果必然失去选票。如政策偏向内陆地区,以及保守人民,一来影响经济建设,二来国际观瞻也不好。但两害相并取其轻,所以后者自然是没有选择的选择。这种情况,其实和泰国非常相似,政客也希望国家的未来更好,但前提是当选才有机会让国家更好,而当选的前提则是给人民许愿,许愿的代价则是透支国家的未来,一切就如一个悖论。

  结束语:除了机场手推车少了点,土耳其可以算是一个较完美的国家,无论自然景色,人文环境,还是服务设施,都很好。我也曾在解放广场听到一群中国阿姨吐槽,“什么破烂地方,话也听不懂,大肉也吃不到,还那么热!简直是花钱活受罪!以后再也不出来了!” 我相信他们回国后,也会把相同的观点分享给别人,但我想说的是,对于文盲来说,《红楼梦》和厕纸,可能真的区别不大,所以他们这么讲,我丝毫不觉得奇怪,我只希望他们可以认真履行最后一句,不要出来,不要出来,不要出来。土耳其融合希腊,罗马,波斯,以及整个阿拉伯世界,看懂不易,但它的食物还是蛮简单的,基本以烤为主,所以即便对历史人文知识兴趣不懂,来吃其实也不错。土耳其是东西方世界的交融处,在这里,可以领略多样文化的发展过程和形式,这对我们这代人理解世界,其实大有益处。希望有机会能再来,Thanks !

上一篇:大人积食的症状,大人积食怎么快速消食大人积食快速解决办法
下一篇:儿童的身份证有效期为什么是五年 未成年人办身份证有效期为什么是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