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基布兹制度浅析

栏目:汽车资讯  时间:2023-08-09
手机版

  摘 要:基布兹(KIBBUTZ)是希伯来语中“集体、团体”的意思,是一种集政治、经济和军事于一体的社会组织。基布兹制度在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自我的更新与完善,从一种最初简单朴素的思想观念已经成为代表人类未来理想的思想体系,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以色列;基布兹;变革

  中图分类号:D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1-0018-02

  基布兹(KIBBUTZ)在希伯来语中是“集体、团体”的意思,是一种集政治、经济和军事于一体的社会组织。第一个“基布兹”创立于1909年,是以色列后来得以建国的重要基础,它的基本原则是:自己劳动,反对雇工,反对剥削;政治上人人平等,没有特权,没有特权阶层;经济上人人平等;男女真正平等;劳动和生活中的完全合作,生活集体化、家务社会化,孩子由基布兹集体抚养;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基布兹内部实行无货币的分配制,没有个人财产,没有贫富差别[1]118。基布兹制度在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自我的更新与完善,从一种最初简单朴素的思想观念已经成为代表人类未来理想的思想体系,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它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它是在怎样的基础上创建发展起来的?它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又有哪些借鉴之处?本文基于这些问题对基布兹制度做些简单的分析。

  一、基布兹制度的特点

  一般来说,根据社会、政治、宗教的差异,基布兹可以划分为不同的联盟。早期的基布兹主要是属于共产主义性质的定居点――从事农业生产的组织,一般十几或几十人。20世纪20年代起,随着定居生活的稳定,以及为了提高生产力,基布兹的人口不断增加。发展到现今平均在六百到七百人,有研究称这个人数规模是组织发展的适度规模。

  组织管理方面,定期召开的基布兹全体社员大会是最高管理机构,所有事务处理分责明确,管理者由集体投票选出,对集体负责,完全无偿为组织服务,管理过程中那些得不到信任的领导会被撤换。基布兹的大多数成员都有机会成为管理者。总之,在基布兹的所有人,无论管理者还是普通社员,均无高低贵贱,管理员是基于个人的能力和威信为大家服务的。普通社员有着很大的权利和自由,而且入社退社是自由的。

  经济生活方面,基布兹的所有土地国有,社员拥有平均分配的土地,而且不会被随意收回或占用。所有的生产资料和不动产都是集体所有,衣食住行、教育娱乐等都是社员根据所需有限分配。如果离开基布兹,所有分配得来的物品就将被收回。在这样特殊的组织管理下,以色列原本贫瘠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充分利用,使以色列成为世界公认的高科技农业大国。

  教育方面,在基布兹中,成员们非常注重集体生活,较早些时期,婴儿出生后就由组织集中养育,从小就过集体生活,但由于社员要求维护自己抚养孩子的权利,这个制度被逐渐取消。这样的教育环境使得儿童对家庭的依赖明显减少,而更能够快速的融入集体生活。

  二、基布兹的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色列基布兹制度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出现了一系列危机。在变革中,一些基布兹为了生存改变了原有的性质,而仍有一些依旧是传统的基布兹组织模式,其变革限定在社会主义范围内,所以并不能够说,变革使得基布兹不复存在。而正是只有不断适应以色列的发展变化,基布兹才能存在下去。

  在一百年里,基布兹从发展起步到发展黄金时期,又经历了从发展缓慢、动荡、危机到变革时期。究竟是什么能够使得基布兹在一系列的变革中摆脱了由于危机带来的经济和人口的困境使基布兹得到了复兴。本文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特殊的历史和自然环境造就了对集体主义的崇尚。历史情况和自然环境的制约,往往造就着一种制度的生成。锡安主义(又称犹太复国主义)是推动建立基布兹的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政治力量。20世纪初,世界锡安主义组织为加速犹太复国进程而大力推动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购置土地,开荒耕种,发展农业。由于分散的自由经济不利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发展,并且不利于土地长久的保存在犹太人的手里,所以要采取集体经营的形式。当时建立的一个个犹太人的集体组织就是基布兹的早期形态。在移民巴勒斯坦的浪潮中,东欧犹太人居多,这些人深受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希望把社会主义和犹太复国主义目标结合起来,于是,这些基布兹定居点具有鲜明的共产主义特点。再有,以色列的自然地理环境十分恶劣,国土将近一半是沙漠和半沙漠地区,必须经过灌溉才能发展农业,而水资源又极其贫乏。在这种情况下,提高生产和生产力是他们最重要的任务,也是保障族群免于灭亡的必由之路,必须集约的利用资源,充分的组织有限的劳动力进行合作劳动。另外,为了保护来之不易的国土,抵抗反犹运动,早期的以色列人必须有组织的团结在一起,形成一个可靠的战斗堡垒,所以,早期的基布兹成为一个亦农亦兵的组织。

  其次,从思想根源上来讲,作为一种无形的纽带牢牢地将来自各地的犹太人统一到一个方向,而无需其他现实意义上的强制力约束。“从根本上看,以色列是由一场民族运动聚集起来的移民人口组成的,这场运动决定了他们移民的基本原则,也决定了他们在定居社会中融为一体的意识形态结构。”[2]403可以说,以色列成为一个国家的过程,建立起一个个基布兹,是意识形态凝聚与吸引的过程。基布兹之所以是纯粹的犹太产物,就是因为它在思想上体现了犹太民族公正平等、合舟共济的精神。“犹太民族的伦理观的形成除了与其他民族相似的一面之外,还有自己的特色,这就是犹太人把绝对的善、正义、伟大、至高赋予了上帝;唯一的超凡的上帝为人类设立了善恶是非的种种规范;忠诚于上帝成为犹太伦理观的最高最普遍的原则。”[3]这样的宗教伦理观的形成对于凝聚力量生产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它杜绝了任何的现实的偶像崇拜,避免了各种盲目和混乱。信仰的力量是伟大的,缺少信仰的社会往往是个浮躁而没有根基的社会。而一种向善的信仰,可以给人以积极的导向,如《旧约》中说:“公正和公义是上帝宝座的根基。”就是上帝教诲人们要行公义,要公正平等,如果违反就是毁坏了与上帝的契约。(犹太教中认为信徒是与上帝定有契约的)除此之外,上帝教人区分善恶,善的含义很丰富,如虔诚、美德、仁慈等,都是上帝对人们的道德要求。这些犹太伦理道德在犹太民族的漫长的苦难岁月中,给了犹太人以巨大的精神支撑,使之顽强的生存下来。所以说,犹太人建立基布兹,历经艰难复建属于自己的国家,从本质上是宗教意志的回归,是民族精神的回归。“从理论上和精神上,锡安主义运动会使犹太人古老的愿望和传统的期望成为现实:犹太人返回以色列,在以色列得到救赎。”[4]基布兹的建立就是这种精神的具体化。

  第三,基布兹针对危机做出的适时变革。20世纪80年代,基布兹出现人口大量外流,生产力下降,传统的价值观动摇等问题,这标志着危机的来临。基布兹作为一个具有乌托邦性质的社会主义公社,其生产和发展都建立在成员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基础上的。这种价值观主要表现在共有、共享、平等,而随着基布兹的工业进程加快,这种价值观受到了外部个人主义价值观的严重冲击。从而动摇了基布兹组织管理中的平等民主性。为了解决危机带来的诸多问题,基布兹在20世纪90年代进行了一系列变革。主要包括实行差别工资制和新的保障制度;部分私有化变革、面向市场调整产业结构,开拓第三产业;变革组织中的管理方式等等,这一系列的变革对基布兹后来截至目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适应了以色列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基布兹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基布兹的建立可以说是人类发展史上的神话,以色列人在原本贫瘠的不毛之地上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农业奇迹,繁荣发展至今。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基布兹的年轻一代正经受着这样的冲击,传统的思想发生着变化。“多数家庭子女已开始从过去的集体生活中解脱出来,希望同父母在一起,享受小家庭的天伦之乐。基布兹成员对是否坚持按需分配制度也提出异议,要求实现按劳分配。近年,基布兹由于某些工种如收获时期的季节工、以及医疗、护理、教育等专业技术方面,一时缺少人力,不得不允许雇佣外人……”[5]基布兹的最初创立符合了以色列的客观条件限制,当时也许只有基布兹才能促进当时国家的发展,随着时空的变换,出现变化是正常的,重要的是能适时做出相应的变革。

  三、基布兹的借鉴价值

  基布兹并不是完美无缺的神话,它的模式也并非可以任意复制的。基布兹的成功是适合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是与其文化、政治、历史、特定的社会环境不可分割的,所以基布兹就是走了一条适合自身实际发展的道路。但是,基布兹成功模式虽不是普遍适用的,却实为其他国家提供了不少的借鉴,例如基布兹十分重视教育,重视科技创新和教育环环相扣;重视平等民主;以及一些具体的技术创新如农业栽培灌溉技术,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举世闻名的农田滴灌技术是在基布兹产生的。由于发明了滴管技术,以色列不但节省了大量珍贵的水资源,而且还大幅度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农产品不但能够自给自足还有能力出口创汇。另一方面,基布兹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进行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对我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再有,基布兹发展高科技高效率的农业、积极调动农民积极性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在资源、人口、环境和发展的各种矛盾纷繁复杂的当今,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总结和借鉴以色列基布兹在其特定历史环境中积累起来的发展经验,对于我国很多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具有很大裨益。当今,我国正面临着严峻的农用土地流失,农村劳动力的丧失等问题,由此,提高农民的生活保障,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素质,恢复农村土地的利用率,加大农业中高科技的应用,从而提高效率和效益对于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尤其的重要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向群,余崇健.第三圣殿――以色列的崛起[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

  [2]诺亚?卢卡斯.以色列现代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张倩红.以色列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周彬.以色列基布兹制度反思与借鉴[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

  [5]李光.以色列基布兹研究[D].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

上一篇:广告用语范文
下一篇:有一部电视剧男主角叫厉腾_男主名叫厉腾的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