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科技创新论文十篇

栏目:汽车资讯  时间:2023-08-09
手机版

  小学生科技创新论文篇1

  【关键词】科技创新教育;教材;创新技法;创新能力;教材编写大纲

  1. 前言 科技创新已成为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为量。新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特别是高新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产业化,将对全球化的竞争,对世界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更加深刻而巨大的影响。对我国来说,在科学技术和高新产业方面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是明显的。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复杂的国际政治斗争中取得主动,要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安全,要使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要改善人民生活,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都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加强科技创新和创新教育。特别是我国历史上长期以来的封建文化传统和习惯,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创新的发展,虽然经解放后半个世纪的建设,已有巨大改观,但科学技术仍明显落后于先进国家,这正是加强创新教育迫切性的最主要原因。

  我国的创新教育起步晚,发展比较缓慢。调查表明,我国青少年普遍缺乏创造力,只有近15%的青少年具有初步创造力特征。创造力特征是指三项基本能力:探索能力、与新事物相关的想象力和收集信息的能力。有关分析认为,过于严谨、思维定式、从众心理、信息饱和是创造性思维的四种主要障碍。这四种障碍在多数青少年头脑中普遍存在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倾向将日益增强。由于中小学长期以来是以“应试教育”为中心,各科教育互相割裂,学生的创造力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加强科技创新教育已是刻不容缓。

  如何加强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以应对时代的挑战,是摆在所有中小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要深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应努力增强青少年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教育发展,把科技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固本强基工程。科技创新教育的号角吹的越来越响亮,全国各中、小学都对此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实施,但适合中学生的科技创新教育的教材甚少,一些书籍在理论上谈的多,实实在在能实施的少。在中学中开展科技创新教育,迫切需要一本浅显易懂、内容具体、容易推广并具有思维启发性的优秀教材。所以,对科技创新教育教材建设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及价值。

  山西省忻州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是一所由山西省教育厅直管的完全中学,学校领导对科技创新教育非常重视,在2006年国务院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之后就提出了将科技创新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的目标。现在,我们忻州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已经是“山西省科技教育基地学校”,“中国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提升研究”的实验校,而且中高考的升学率也是名列前茅。开展科技创新教育课程建设和开发适合中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教材,早已是想要尽早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组织了我校的一批省级优秀科技教师,组成科技创新教育教材研究小组,从2010年就开始了这项研究。到目前为止,我们完成了“如何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并制定了“科技创新教育教材的编写大纲”。

  2. 程序与方法

  2.1 查阅资料,学习讨论,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课题组成员分头查阅资料,然后组织学习,并分析中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发展趋势,审视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结合我校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的初期实践进行讨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经过学习讨论,并结合中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我们认为,科技创新的教育理论对中学生来说深奥难懂,给中学生讲逆向思维、发散思维、集中思维和辩证思维的含义和作用等,估计是起不到多少作用,应多以案例分析和实例训练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教育较为实用,效果也应不错。不过还应进行试验后才可确定。

  2.2 拟定方案,分组实验,观察效果。(1)分实验小组。选一个学生素质和学生学习成绩中等的班级作为实验班,将实验班的学生按性别、学习成绩、实验课表现和任课教师评价等为参考,平均分为五个组,每个组约10~12人,每个组所教的科技创新技法和拟实现的目标一致,但采用的方法和教学材料内容不同。

  (2)各组的教学内容与方法。第一组先讲创新理论,如什么是逆向思维?逆向思维的作用是什么?在科技创新中会产生什么效果等等。在此基础上再讲述相关案例,进行案例分析。这些案例是可以用于教学的典型的科技创新的成功案例,可以是以往本校学生的创新项目,也可以是校外的。然后,设计一些实例,让同学们进行模拟案例进行创新技法训练。这些实例可以是以前有人做过的,也可以是以前还没有人做过的,可以是一件实物,也可以是一种自然现象。在完成前面教学内容后,在一个设定的现场进行实习,实习内容从选定课题到设计方案,从完成研究到撰写研究报告等。

  第二组不讲创新理论,而是根据要培训的创新技法讲述案例并进行案例分析,接下来进行实例训练,最后完成现场实习。与第一组相比少了创新理论的讲述,其余都一样。

  第三组先讲创新理论,而后案例分析,最后现场实习。与第一组相比少了实例训练,其余都一样。

  第四组先讲创新理论,而后实例训练,最后现场实习。与第一组相比少了案例分析,其余都一样。

  第五组只讲案例分析,然后就是现场实习。

  (3)实验效果的观察与评价。从现场实习情况评估各组的教学效果和科学素质的提升情况。最后,再从参加省市科技创新大赛获奖情况来评价实验班和其他班级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及评价实验班各组的科技创新能力,并由此试验情况确定科技创新教育教材的编写大纲。

  3. 结果

  3.1 实验班的选定。高中部61班的学生素质和学生学习成绩在所在年级都是处于中等水平,选为实验班。

  3.2 分组情况。将实验班的学生按性别、学习成绩、实验课表现和任课教师评价等为参考,平均分为五个组,每个组约12人。具体分组情况如下:

  第一组:赵斌、王一冰、李文杰、涛、冯子林、张浩宇、王婷、王一鸣、张宇婷、王成、郑娜、张毅博

  第二组:智峥、乔子钊、周泽华、韩琛、袁龙、孟晓敏、杨洋、苏欣、李艳、张家宇、卢宇、王文炳

  第三组:曲效鹏、邸吉廷、樊高宇、翟燕兰、刘柄宏、温雨雁、刘未未、李超、李美霞、张梁、高艳梅、刘昭融

  第四组:李磊、唐晓燕、王晋、张小燕、程慧泽、李倩、赵卓慧、王旭锋、郝晓宇、刘琪、王琪淼、张哲源

  第五组:李文才、段雨彤、冀拓、郭兰英、王斌、李肖君、申燕、武世雄、高源远、段成刚、武敏、郝国祺

  3.3 考察结果。按照(2)的程序与方法,进行了设问法、列举法、自然现象探求法等创新技法的训练,并进行了查阅资料和撰写研究报告的指导,然后在校园内、实验室、超市等地现场实习,最后依据(3)对各组进行了考察,结果是第一组和第二组各项指标考察结果相当,都比较好;第三组、第四组和第五组相当,但成绩次于第一组和第二组。

  在忻州市和山西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实验班61班的同学们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其中第二组的智峥等八位同学的项目《大豆、豌豆、大米、小米中皂苷含量比较》荣获忻州市一等奖、山西省一等奖、全国三等奖,乔子钊同学的项目《冬季积冰鞋底防滑措施研究》荣获忻州市一等奖,韩琛同学与第三组的翟燕兰同学的项目《机械能守恒条件研究》荣获忻州市一等奖,李艳同学的项目《金山铺香瓜甜的原因》荣获忻州市二等奖。第一组的王一冰等八位同学的项目《加杨叶落叶前后黄酮含量研究》荣获忻州市一等奖、山西省二等奖,冯子林同学的项目《平抛实验装置的一种设计》荣获忻州市一等奖,张毅博同学的项目《原平市农村小学办学现状的调查与研究》荣获忻州市一等奖。第四组的唐晓燕和程惠泽同学的项目《垃圾优化处理方案研究》荣获忻州市二等奖。第五组的郭兰英同学的项目《关于超市检票合理性的调查研究》荣获忻州市一等奖、山西省三等奖。第四组的张小燕同学、第三组的邸吉庭同学和第一组的王婷同学的项目《龙爪槐落叶前后总黄酮含量研究》荣获忻州市一等奖、山西省二等奖。实验班61班全班的获奖数量占全校的60%以上,获一等奖项目数占全校的90%以上。

  4. 结论 通过以上一系列分组实验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4.1 在中学进行科技创新教育不需要对创新理论详细讲解和深入研究,讲与不讲效果不明显,若讲还需占用时间,所以应取消。

  4.2 在中学进行科技创新教育采用案例分析和实例训练相结合的办法效果最好。

  4.3 创新理论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创新理论和实例训练相结合或只进行案例分析的效果不如前两者,但也比不进行任何训练要好的多。

  5. 分析与讨论

  5.1 创新理论对中学生来说有点深奥,所以只做简单的介绍即可,再说,由于高考压力很大,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占用时间太多会遇到很大的阻力,反而得不偿失,所以在编写教材时应尽量避开。

  5.2 既然案例分析和实例训练相结合的办法最好,在编写教材时应基本上采用这种编写思路。不过在案例和实例的选择上要达到精选。

  6. 研究成果――科技创新教育教材编写大纲 经过以上所述研究,我们初步确立了如下科技创新教育教材的编写大纲。

  6.1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科技创新教育是独立于现有文化课教学,又建立在研究性学习和通用技术课程之上的一门学校自主发展的校本课程,任务是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科技创新能力,使中学生的素质教育得到再提升。

  本教材将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一、关于“中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及品质的塑造”的教学内容;二、关于“中学生科技创新技能的训练”的教学内容;三、关于“中学生科研报告及科技论文的写作”的教学内容。

  本教材既可以作为科学素质教育的教材使用,也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外读物,还可以作为中学教育教学的教师参考书。

  6.2 教材编写指导思想。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中学生的科技素质,培养科学创新精神,紧紧围绕学校工作目标,以实践育人为基本途径,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作为工作根本。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意识的新世纪合格人才。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平台,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科学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勇敢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而促进学校的科技创新教育工作。本教材每一部分都力求做到浅显易懂,回避深奥的教育学理论,尽量以案例或实例启发和训练学生,使学生从中获得尽可能多的益处。以落实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为根本,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技创新能力为重点。

  6.3 教材编写原则。以体现时代性,实用性为原则。不追求科技创新教育的理论深度和探讨,力求浅显易懂,实用高效,学生喜欢,教师好用。以案例分析,实例训练,现场应用为主要内容。体现鲜明的创新意识和和创新观念,使学生从中获得尽可能多的益处。

  6.4 编写目录。

  第一章 中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及创新品质的塑造

  §1.1 敏锐的洞察力,善于从生活中发现创新素材能力的培养

  案例1,案例2,案例3.分析,感悟。

  实例素材1,实例素材2,实例素材3.尝试,体验。

  自我训练。

  §1.2敢于开辟新径,大胆探索的勇气培养

  案例1,案例2,案例3.分析,感悟。

  实例素材1,实例素材2,实例素材3.尝试,体验。

  自我训练。

  §1.3正确的创新动机,强烈责任感的培养

  国内外科技发展水平和科技创新教育的对比,形势教育。

  §1.4谦虚谨慎,合作精神的培养

  案例1,案例2,案例3.分析,感悟。

  实例素材1,实例素材2,实例素材3.尝试,体验。

  自我训练。

  第二章 中学生科技创新技能的训练

  §2.1设问法案例及技能训练

  案例1,案例2,案例3.分析,感悟。

  实例素材1,实例素材2,实例素材3.尝试,体验。

  自我训练。

  §2.2组合法案例及技能训练

  案例1,案例2,案例3.分析,感悟。

  实例素材1,实例素材2,实例素材3.尝试,体验。

  自我训练。

  §2.3置换法案例及技能训练

  案例1,案例2,案例3.分析,感悟。

  实例素材1,实例素材2,实例素材3.尝试,体验。

  自我训练。

  §2.4移植法案例技及能训练

  案例1,案例2,案例3.分析,感悟。

  实例素材1,实例素材2,实例素材3.尝试,体验。

  自我训练。

  §2.5自然现象规律案例及技能训练

  案例1,案例2,案例3.分析,感悟。

  实例素材1,实例素材2,实例素材3.尝试,体验。

  自我训练。

  §2.6列举法案例及技能训练

  案例1,案例2,案例3.分析,感悟。

  实例素材1,实例素材2,实例素材3.尝试,体验。

  自我训练。

  §2.7现明法案例及技能训练

  案例1,案例2,案例3.分析,感悟。

  实例素材1,实例素材2,实例素材3.尝试,体验。

  自我训练。

  第三章 中学生科研报告及科技论文的写作

  §3.1科研报告及科技论文的格式

  案例1,案例2,案例3.分析,感悟。

  实例素材1,实例素材2,实例素材3.尝试,体验。

  自我训练。

  §3.2科研报告及科技论文前言的写作

  案例1,案例2,案例3.分析,感悟。

  实例素材1,实例素材2,实例素材3.尝试,体验。

  自我训练。

  §3.3科研报告及科技论文正文的写作

  案例1,案例2,案例3.分析,感悟。

  实例素材1,实例素材2,实例素材3.尝试,体验。

  自我训练。

  §3.4科研报告及科技论文摘要的写作

  案例1,案例2,案例3.分析,感悟。

  实例素材1,实例素材2,实例素材3.尝试,体验。

  自我训练。

  §3.5科研报告及科技论文图标和表格的制作

  案例1,案例2,案例3.分析,感悟。

  实例素材1,实例素材2,实例素材3.尝试,体验。

  自我训练。

  §3.6科研报告及科技论文参考文献的标注及写作

  案例1,案例2,案例3.分析,感悟。

  实例素材1,实例素材2,实例素材3.尝试,体验。

  自我训练。

  说明:教材中所选案例和实例素材部分来自我校2006年以来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作品和机器人大赛机器人创意作品(见附件1),剩余部分选自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作品和机器人大赛创意作品。

  7. 展望 目前,我们这项研究已经被列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BHA100068)“中国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提升研究”的子课题,不久将会完成教材的编写工作。

  参考文献

  [1] 陆久广. 实施科技教育战略推进科技校园建设[J]. 中国科技教育. 2013,4:6-7

  [2] 张英光. 关于科学教育的若干思考[J]. 中国科技教育. 2012,10:6-7

  小学生科技创新论文篇2

  为了营造科技创新型建设氛围,贯彻《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加快科普示范城区建设步伐,推动我区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鼓励优秀人才的涌现。按照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通知“为贯彻落实建设节约型社会、创新型国家的精神,2015年第30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主题为《节约、创新、发展》的要求”,为了把此项活动办成我区的特色和精品项目,经庐阳区科学技术协会、区教育局、区中小学科普工作者协会研究,拟在2014年11月份,举办庐阳区第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庐阳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庐阳区科学技术协会、庐阳区教育体育局、庐阳区中小学科普工作者协会及相关学校。

  庐阳区第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织机构:

  主席:黄|

  副主席:姜鸿杰刘芳王翠英

  执行主席:殷硕景董召奎谷云岳彩莲

  大赛执行:闫如成邹磊

  大赛组织协调:王碧波尹亮鲍妮娜

  “创新大赛”组织委员会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共同协商组成。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庐阳区青少年科普协会(区电化教育馆408室)。

  二、大赛宗旨:建设节约型社会、创新型国家

  三、大赛主题:《节约、创新、发展》,科幻画不单设主题。

  四、大赛参加范围:庐阳区范围内职业学校、高中、初中、小学及幼儿园的在校学生和民办机构辅导的学生。

  五、活动内容:竞赛活动包括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优秀科技实践活动展览、优秀论文评比和科学幻想画比赛等。

  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面向所有中、小学生。

  2)参加发明创造比赛的作品应是青少年自己选题、自己设计、自己制作。评选委员会依据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评出优秀项目。

  3)科学论文要求青少年自己选题、自己研究、自己撰写;参加科学讨论会的论文可以是中小学生在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完成的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等。评选委员会依据论文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评出优秀论文。

  4)创新方案设计的参加者是中学生,它要求青少年运用现有的知识、通过收集和检索获得的信息,经过调查、走访、分析、论证以及研究性学习,对重大现实问题可能设想的解决方案,或对未来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可能实现的新进步、新形态、新形式、新概念、新产品和新服务进行设计和创作。

  5)创新方案设计的参加者是中学生,它要求青少年运用现有的知识、通过收集和检索获得的信息,经过调查、走访、分析、论证以及研究性学习,对重大现实问题可能设想的解决方案,或对未来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可能实现的新进步、新形态、新形式、新概念、新产品和新服务进行设计和创作。

  6)竞赛类作品要求

  1、每名申报者在一届大赛上,只能申报一项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包括集体项目)。

  2、申报者所申报的项目必须是2013年7月1日后完成的。

  3、申报书不能与研究报告等其他申报材料装订在一起,否则视作不合格申报。

  4、查新报告:所有参赛项目应提供查新报告,其中技术发明要提供专利查新报告。查新报告的格式会在申报表中体现。选手必须对类似论文或项目进行检索,并说明自己的项目与他人的论文或项目相比有哪些创新之处。

  5、评审标准。作品按照自主选题、自己研究、自己撰写、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的要求。具体见《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章程》。

  6、科技辅导员创新项目应附说明项目原理、用途、改进点等的材料和项目实物照片。

  六、活动要求:学校要加强对青少年科技活动的领导,认真做好宣传发动,组织和实施。要围绕主题,以立足普及、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创新实践为原则,广泛开展活动。

  七、参赛要求

  1、严格规范竞赛工作。坚持“自己选题、自己设计和研究、自己制作和撰写”的“三自原则”,坚持“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的“三性原则”。

  2、注重能力培养。注重青少年科学探究和创新实践基本能力的培养。倡导青少年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主动探索身边的科学问题。鼓励和发掘青少年质朴的原始创新意识。强调和提倡青少年主动发现、自主研究、自主创新。

  3、作者人数规定。同一项目(竞赛项目)的作者不得超过两名,否则不予申报,两名作者的项目视为集体项目,集体项目按10%的比例参评。一个项目的辅导老师不得超过两名。获奖项目只表彰第一辅导员。

  4、科幻画作品要求

  1)作者要求:5—14周岁的少年儿童。

  2)作品要求:

  ①、参评作品要求符合主题,充分体现科学幻想;

  ②、参评作品一律在规格为38M×54M纸或其它材料上绘制,不需装裱;

  ③、作品形式可以是油画、国画、水彩画、水粉画、钢笔画、铅笔画、蜡笔画、版画、粘贴画、电脑绘画等画种,作品风格及使用材料不限,但不包括非画类的美术品、工艺品;

  ④、参评作品仅限个人作品,即由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作品,不接受集体作品;

  ⑤、参评作品要注意构想的独特性、新颖性。抄袭他人作品,一经发现将被取消参评资格。

  3)评审标准:按照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统一要求。

  5、科技辅导员竞赛要求

  1)每名申报者在一届大赛上,只能申报一项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包括集体项目)。

  2)申报者所申报的项目必须是从当年7月1日往前推不超过两年时间内完成的。

  3)申报书不能与研究报告等其他申报材料装订在一起,否则视作不合格申报。

  4)科技辅导员创新项目应附说明项目原理、用途、改进点等的材料和项目实物照片。

  5)查新报告:所有参赛项目应提供查新报告,其中技术发明要提供专利查新报告。查新报告的格式会在申报表中体现。选手必须对类似论文或项目进行检索,并说明自己的项目与他人的论文或项目相比有哪些创新之处。

  八、申报材料:

  1、科幻画:科幻画原件、申报表一式2份,一张张贴于作品背面,一张用回形针附在作品上。

  2014年9月15日前,科幻画申报材料、汇总登记表(同时报送电子版),逾期不接受申报。作品资料请自行留存,作品不退。

  2、学生竞赛项目:作品1份、申报书1份、查新报告1份(同时报电子版,每个作品建一个文件夹,文件名称:学校+项目名称)。

  3、教师竞赛项目:作品1份、申报书1份、查新报告1份(同时报电子版,每个作品建一个文件夹,文件名称:学校+项目名称)。

  4、学生科技实践活动:作品1份、附件1份(电子版同时报送)。

  九、专家评委:为了提高我区青少年科技创新的水平,本届大赛由庐阳区科学技术协会和庐阳区教育体育局组织专家评审,并将邀请安徽省青少年活动中心、在肥科研院所专家和市科协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比赛进行评审。

  评委会顾问:黄|(庐阳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

  姜鸿杰(庐阳区区委常委、科协主席)

  刘芳(庐阳区区委常委、副区长)

  王翠英(庐阳区政府副区长)

  评委会主席:董召奎(庐阳区科协常务副主席、科技局局长)

  殷硕景(庐阳区教育体育局局长)

  评委会副主席:岳彩莲(庐阳区教育体育局副局长)

  谷云(庐阳区科协委员、科技局副局长)

  评审组组长:徐楠桔(省科协青少年活动中心副主任、安徽省青少年创新大赛组织成员之一)

  郑军(科协青少年活动中心二室主任兼、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项目负责人)

  评审组评委:韩德民(安徽大学中文系教授、省动物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青少年创新大赛专家评委)

  孙怡宁(中科院合肥智能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安徽省青少年创新大赛专家评委、合肥市青少年创新大赛专家评委、安徽省青少年机器人大赛评委)

  王刚(合肥市第一中学生物教研组组长、高级教师,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科技辅导员)

  十、作品评审方式:采取专家评委评审,并提出修改意见。

  十一、作品征集对象:庐阳区区域内的中、小学和幼儿园及职业学校、民办学校的所有在校学生。

  十二、表彰奖励:区级竞赛根据不同项目设置作品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优秀社会实践奖,另设优秀辅导奖和优秀组织奖。

  十三、奖项设置:

  1、科技创新特等奖(包括科技论文、发明制作、科学幻想画、社会实践):共100名

  2、科技创新一等奖(包括科技论文、发明制作、科学幻想画、社会实践):共150名

  3、科技创新二等奖(包括科技论文、发明制作、科学幻想画):颁发获奖证书

  4、科技创新优秀组织奖6名

  5、优秀科技辅导员:中、小学10名

  十四、活动依据:依据庐阳区《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科普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庐阳区中小学科普工作考评标准》的要求开展本次活动。我们将庐阳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学校的参与率作为对学校科普工作考评重要条件之一。

  十五、工作日程安排:

  1、筹备:2014年6月15日至11月30日;

  2、2014年10月15日成立第六届创新大赛组织机构;

  3、2014年11月18日上报作品;

  4、2014年11月22日专家评审组对作品评分;

  小学生科技创新论文篇3

  [论文摘要]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列主义、思想关于科技与生产力的学说,强调“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必须加快改革和扩大开放”,无一不是根据新情况、新变化作出的具有很强针对性和实践性的新概括、新总结,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

  邓小平科技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同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思想又突破陈规的创造性成果。它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理论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和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发展。马克思是把科学技术纳入生产力范畴的开创者,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系统考察近代科学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基本原理。从1975年开始,特别是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同志重申并强调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以此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动科技事业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个原理实际上吹响了我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号角。1988年,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国内外科技与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最近,我见胡萨克时谈到,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同志的这个精辟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和生产力理论的出色继承和重大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从理论创新的角度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是在概括当代世界科技革命和经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和重大突破,具有更大的解放思想作用。它突破了传统的生产力认识范畴,把本质上作为精神生产的科学和技术活动当作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极大地改变了对生产力结构的理解。它突破了以往对科学技术作用理解的局限性,强调了科学技术对于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为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它从生产力综合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谋划如何提高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指导思想。它使人们从更高层次上看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前景,指明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效推动力量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根本途径。

  同志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精髓,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和生产力理论的创造性发展。”

  二、拨乱反正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邓小平从历史的高度指出:“我们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要有一支浩浩荡荡的工人阶级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大军,要有一批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工程技术家。造就这样的队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重任务。”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后,大刀阔斧地拨乱反正。他说,“要把‘’时的‘老九’提到第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嘛。”邓小平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知识分子是脑力劳动者,把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就明确赋予知识分子以主人翁地位。

  邓小平主张,对于知识分子要爱护、要提供服务、使他们更好地为国家和人民贡献才智。他提出,“希望所有出国学习的人回来。不管他们过去的政治态度怎么样,都可以回来,回来后要妥善安排。……希望大家通力合作,为加快发展我们的科技和教育事业多做实事。”他提出要解决知识分子的待遇问题,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他提出只要是人才,要容其缺点,放手使用。他提出对于科技工作者“不要用行政事务干扰他们,要尽量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去钻研业务,搞好科研工作。”他提出“对于学术上的不同意见,必须坚持百家争鸣的方针,展开自由的讨论”,以利于科技发展和人才成长。他提出“能不能把我国的科学技术尽快地搞上去,关键在于我党是不是善于领导科学技术工作。”进而要求全党“研究和掌握科学技术工作的客观规律,全面地正确地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等等这些观点和思想为我党和国家尊重、重用知识分子提供了政策依据。邓小平还高兴地指出:“现在连山沟里的农民都知道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他们从亲身的实践中,懂得了科学技术能够使生产发展起来,使生活富裕起来。”

  三、必由之路必须加快改革和扩大开放

  经济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科技改革是解放科技生产力。既然实践进一步证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那么“改革科技体制是为了解放生产力”,使生产力得到更大发展。邓小平指出:“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技术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双管齐下,长期存在的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有可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为了扭转我国科技体制结构严重不合理的状况,我国科技发展确定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原则。相继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规定》、《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的决定》,1993年,中央又提出了“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科技体制改革总体思路。这些重要举措都不断推进和深化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邓小复倡导要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基础上,努力学习和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邓小平认为:“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我们不仅因为今天科学技术落后,需要努力向外国学习,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在这一思想的正确指导下,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大规模引进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科技,缩小了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打下了较好的技术基础,改变了我国工业生产技术落后、设备陈旧、产品老化的状况,为后来跨越式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1][2][4][8][9][1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4页,第275页,第378页,第107页,第108页,第117页

  [3]《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见1995年6月5日《人民日报》第1版

  小学生科技创新论文篇4

  企业文化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几条途径 李艳芝,孟庆伟

  企业技术创新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王美萃

  金融市场的综合治理与金融监管 邹辉文,杨轶,陈德棉,张玉臣

  发展中国家技术学习过程的四个模式 谢伟

  区域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郑刚,姜春林

  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之间的战略联盟浅析 乐为

  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安排探索 王岩,赵海东

  网络时代企业的新产品开发策略 韩睿

  企业竞争中管理的价值空间再认识 刘国权

  差错管理及其应用 支富华

  我国企业实施ERP系统的现状及对策 郭俊华,唐元虎

  21世纪我国企业员工培训战略研究 王安全,陈劲,沈敏跃

  以价值为本的领导行为与员工激励 刘武,富萍萍,杨永康

  知识的社会化与当代社会文化制度变迁 周小兵

  产业项目监测研究 谭清美

  内蒙古草地退化原因分析及其恢复治理的科技支撑 徐凤君

  知识创造机理:认识论--本体论的观点 元利兴,宣国良

  知识创新的涵义和运作过程 栗沛沛,钟昊沁

  企业创新网络模式选择研究 陈新跃,杨德礼,董一哲

  跨国公司技术创新全球化探析 许晖

  完善我国创新法律体系运作的思考 林迎星

  创新是企业持续成长和发展的源泉 于俊秋

  对欠发达地区打造后发优势的新思考 吴价宝,肖侠

  浅析农牧交错区特殊地位与生态环境建设难点 彭珂珊

  对河西走廊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 马如彪,张旺林

  中国农业呼唤创新 杨俊杰,韩波

  培植产业核心生产力提升畜禽产品国际竞争力 陶建平,韩冰华

  论消费及其演化对技术发展的影响 吕乃基

  E--供应链管理 林勇,马士华

  基于实物期权方法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投资决策 梁彤缨,范昇

  论建立国际研究机构间动态联盟--跨国虚拟研究中心 王硕,唐小我

  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策略 尹柳营,樊友乐

  6西格码管理:企业管理的更高层次 甄翌

  培育有中国特色技术经纪人的模式研究 傅正华

  浅析重塑"个人契约"与企业变革 吴照云,肖宏

  高校人事档案电子化的问题和对策 张九玲

  中、德、美"科教兴国"的比较研究 王树恩,王晓文,王卓

  科技园区研究: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 吴林海

  论构建区域创新文化环境与对策 邱成利,魏际刚

  组建区域虚拟研发中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王英俊,金芳

  浅析内蒙古地区的产业创新 郝戊,张璞

  科学学派的本质特征析说 吴致远

  论科技伦理道德建设 杨莲珍,陈士俊

  高技术企业战略联盟的运作管理 叶明

  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模式的选择 程刚,王志荣

  对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生命周期的探讨 陶长琪

  高新技术企业内外部学习策略选择对R&D绩效影响的比较分析 曾德明,张运生

  科技型小企业新产品研发项目的SPA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张静文,徐渝

  企业专利战略应用研究 倪蕙文

  模糊数学在高校重点学科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彭丽华

  高校科研课题全程质量控制机制探讨 傅雅慧,刘爱国,徐忠华,戚红军,张亚超

  退出和呼吁机制在民营高科技企业中的运用 周昌林

  顺应科技发展趋势推进国际技术转移 何秀萍

  现代科技革命与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夏劲松,王树恩

  系统隐喻 钟映竑,杨建梅

  知识管理环境营建策略 张建华,刘仲英

  组织知识需求的诱发与知识需求管理 袁静,郑春东

  促进组织内知识分享的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谭亚莉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建生态化企业 张成考

  试论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优化 王舜,石巍

  创新主体研究:整合的观点及中国的实践 王海源,谢洪明,蓝海林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式选择--模仿创新 年志远

  信息时代的管理创新 王延增

  试论技术创新与企业战略 王是,王津成,石巍

  科学运行与科学家社会化 周学政,王文珺

  科学学派领袖素质研究 吴致远,梁国钊

  现代科学学会的新功能 姜维,李磊

  五国农业科研机构设置与管理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李哲敏,潘月红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发展的国际模式借鉴 颜廷武

  提升"标准"含金量拓宽农业贸易领域 崔红梅,韩娟,严东

  我国实施科技资源共享的制度保障体系研究 周建伟,周爱国,贾玉武,李菊凤

  1995-2001年中国科技投入社会化进程的初步研究 陈昭锋

  地方政府对产业集群的促导机制和效应解析 唐华

  互联网络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吴兆彤

  提高我国工业竞争力的对策问题研究 王金凤

  合作研发企业间知识共享的微观机制 汤建影,黄瑞华

  知识管理与高等学校管理的创新:建立学习型组织 邓伟,陈士俊,李名梁

  企业信息化与知识管理 孟倩

  国家创新体系的社会运行范式 赵彤,Zhao Tong

  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与预警研究 黄继鸿,柯孔林,Huang Jihong,Ke Konglin

  科技园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综述 董秋玲,常玉,庄宇,Dong Qiuling,CHANG Yu,Zhuang yu

  基于实物期权博弈的企业技术创新投资策略的研究 张润东,吴育华,Zhang Rundong,Wu Yuhua

  质量成本模型及其优化 白宝光,张世英,BAI Baoguang,ZHANG Shiying

  我国科技资源共享的有效路径探究 魏淑艳,Wei Shuyan

  我国科技投入社会化的企业行为研究 陈昭锋,Chen zhaofeng

  产业集群对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影响探析 马力,赵历男,Ma Li,Zhao Linan

  高新技术企业市场导向型战略及战略绩效评价研究 许晖,Xu Hui

  科研组织的委托-分析:现状及其问题 马健,MA Jian

  我国科技特派员制度与农村科技体制改革 简小鹰,JIAN Xiaoying

  关于科学美学的若干思考 李亚青,Li Yaqing

  产业集群技术能力增长机理研究 魏江,叶波

  论技术标准的国际化 吴林海

  组织网络化研究评述 张钢,罗军

  高科技企业竞争的网络特征及其对策 卢凤君,冯毅

  从国际经验看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环境 郭洪波

  基于能力的国际化战略 张方华,陈劲

  战略联盟的道德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肖艳玲,徐福缘

  20世纪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发展的对比 司江伟

  网络组织运作绩效的研究现状分析与研究框架构建 孙国强

  基于顾客价值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胡恩华,毛翠云,王道劬,葛玉莲,戴维生

  全面质量管理在电子商务中的实施 庞川,冯叶,黄丽华

  我国新能源领域专利技术现状及发展对策 唐恒,董洁,梁芝兰,王立群

  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风险量化模型研究 王文行,陈丽新

  人力资源集群与虚拟团队 杨长辉,高阳

  高科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谌新民,彭穗香

  中小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优化策略 朱妙芬

  企业战略联盟中的人力资源整合路径 陶克涛,苏迎春

  小学生科技创新论文篇5

  论文摘要: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教师,要提高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地位地方经济服务就必须提高地方高校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对地方高校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提升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多学科组织研究团队进行科技创新;主动与中小企业产学结合;将优势学科与地方科技需求对接。同时,政府及地方高校还应从相关政策、激励和培养制度等方面努力创造提高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条件。

  一、地方高校的界定

  地方高校是从行政管理角度出发形成的集合概念。我国通常根据高校的隶属关系将高校划分为部委属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地方高校。潘懋元先生曾提出高等教育地方化包括两层涵义:一是,高等教育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发展服务,使之成为地方文化科学中心;二是,高等教育管理权属于地方,并以地方财政拨款作为办学的资金主要来源。[1]因此,可以把地方高校界定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的高校或由省辖市(地、州)管理的,担负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的培养任务,少量学科培养博士研究生,以应用学科为骨干的,主要面向地方(包括省、市、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全日制高等学校。

  地方高校作为地方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的高校,不仅具有大学的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三大基本职能,同时由于其办学性质和地域差别,往往具有特殊的办学特征。在办学经费上,地方高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财政拨款和民间投资,地方高校也就担负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和针对地方需求开展科技创新的责任,其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也都具有地方经济的特色。因此,地方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起着主导作用,是地方科技创新系统的主力军。

  二、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一)地方高校科技人员状况

  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部委院校和教育部直属院校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知识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主要承担精英型教育的任务;地方高校作为人才培训的重要基地,因而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主要承担大众化教育的任务。[2]就从事科技创新人员数量来看,地方高校从事科技创新工作的人员与部委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在师资力量的配备上,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占绝大多数,只有小部分人员从事科研创新工作。根据《2008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的统计数据,全国共有高等院校786所,其中地方高校696所,占高校总数的88.5%,其教学与科研人员人数占全国高校的69.1%,其中研究与发展人员和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人员占全国总数的62%和54.2%。同时,在科研人员组成结构上,部委院校和教育部直属院校教学与科研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副教授以上职务人员均达到了50%以上,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人员均达到了70%以上,而地方高校副教授以上职务人员只占40.2%,中高级以上职称人员只占65.5%。可见地方高校在科研人员的技术层次上与部委院校和教育部直属院校相比,其拥有的高水平的、经验丰富的科研人员的比例较少。

  (二)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现状

  高校教师的科技创新主要是指其把握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以科学知识生产为目标,对科研活动所必需的主要人员、实验技术装备、图书情报系统、科学劳动结构等基本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建立起效率较高的科研活动系统,采用新的科研方法、开辟新的学科领域、获得具有突破性成果的过程。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则是使得这一创新过程获得实现的能力。它主要包括主体创新意识、创新资源投入能力、科研活动产出能力和科学知识流动能力。[3]高校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科研活动产出能力上,科研活动的产出主要包括高校承担研究与发展项目数量、获奖成果数量、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数量和专利授权数量等。

  地方高校由于政策制度、办学层次、办学定位、办学条件、办学经费等因素的影响,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就地方高校科研产出来看,根据《2008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的数据,占全国高校总量88.5%的地方高校承担研究与发展项目129364项,占全国总量的56.4%;拥有获奖成果2728项,占全国总数的54.5%;342713篇,占全国总数的56.1%;拥有专利授权5429项,占全国总数的38.5%。由于地方高校肩负着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消除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历史重任,而科技创新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源泉,因此,地方高校教师应根据学校的办学特点和地方需求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

  三、增强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一)正确选择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的有效途径

  1.多学科组织研究团队进行科技创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研究日益呈现出“大量分化,高度综合,相互渗透”的发展趋势,并向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延伸。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越来越多,科研活动呈现出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特点。[4]跨学科进行科技创新,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是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在研究内容上,依托本学科的创新点,进行跨学科、跨分支学科、同一学科内部各个研究方向等多方位的交叉和渗透。在研究方法上,既要有递进式的交叉和渗透研究,又要在多学科交叉与渗透的空间进行纵向的深入和横向的拓展,从而提升科研的层次,拓展科研新的领域,形成新的科研方向和科研特色。在合作范围上,不应局限于本院系内的合作,还应积极寻求其他学科院系甚至于其他高校的合作研究。地方高校教师在跨学科的科技创新合作中,不仅能加深自身专业知识还可以拓宽知识范围有助于提高其科技创新能力。

  2.主动与中小企业产学结合

  在地方科技创新系统中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地方高校和科研机构是重要的创新源。我国除了少数大企业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外,大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都很弱。地方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强同中小企业的联系合作,帮助中小企业弥补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地方高校教师在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应成为中小企业加强科技创新的指导者,积极主动根据企业需求在传统企业改造和新技术引进、推广、吸收、提高方面与中小企业合作攻关。在企业建设上为企业的制度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持与服务,承担一部分的企业培训和指导,将现代企业制度导入到中小企业中。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和中小企业的产学结合促进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将知识创新转化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生产力。

  3.优势学科与地方科技需求对接

  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要求高校为其输送高素质的人才,更迫切的需要地方高校为地方科技需求提供有力的支持。在学科建设上,高校必须找准在当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只有和本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优势学科与地方科技需求对接,才能保证学校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并且应根据地方产业发展特点选择与之相对应的学科:针对当地支柱产业发展重点学科;针对当地新兴产业发展新兴学科;针对当地社会进步发展人文学科,实现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相互交融,共同发展。

  (二)努力创造提高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条件

  1.地方政府搭台,促进产学结合科技创新与技术开发

  地方政府在产学结合科技创新与技术开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桥梁作用。一方面,地方高校科研团队的创新与政府对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关系密切,地方发展往往选择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重大战略项目作为突破口,培育拥有核心技术的产业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这就需要地方高校与企业合作,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是产学协调发展最有效的途径。这就需要地方政府进行牵线搭桥寻求需要科技成果的企业,使学校的科研成果能转化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生产力。所以,地方政府应建立产学相结合的互动性产业化服务平台,以地方产业情况为背景,将企业的资金与高校科研人才结合起来共建研发机构实现科技创新的价值。

  2.政府对教师创造的科技成果形成激励政策

  科研奖励是对科研成果和科技工作者创造能力的承认,是衡量科技人才对社会贡献大小的标志。政府制定各项对教师创造的科技成果进行激励的政策,可以促进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迅速发展,促进科技人才的脱颖而出。通过给予优秀科技成果和突出贡献者以各种形式、各种渠道的表彰和奖励,进一步激励科技人才对社会做出更大程度上的贡献,有利于教师的培养和选拔。地方政府应出台一套完整科学的激励政策,对学术带头人和骨干,要真正实行专业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加大分配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力度,鼓励教师多作贡献,强化激励机制。

  3.地方高校建立青年教师科技创新的培养和激励制度

  在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数量占到了一半以上,他们承担绝大部分专业课程、基础课程教学和科技创新实践工作。[5]他们虽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但实际工作经验的缺乏和专业知识不够深入和广泛,其能力离科技创新工作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地方高校应建立培养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制度,为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机会和平台。而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让青年教师下企业锻炼是青年教师获得实际经验、深入学习专业知识的最佳途径。再者,地方高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投入一般是倾向于教学方面,科技创新更多是被看成青年教师的个人行为,被看成是教学工作以外的副业。地方高校也基本没有形成提升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激励机制。但是要提升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不能忽视占有绝大多数的青年教师的创新能力,应鼓励青年教师积极进行二线研究,建立青年教师二线研究的激励机制,对青年教师的科技成果进行奖励。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关于中国高等教育地方化的理论探索[A].潘懋元高等教育文集[C].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233

  [2]叶芃.地方高校定位导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10

  [3]江文丽.高校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9(3):147

  小学生科技创新论文篇6

  摘要: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随着科学与技术的一体化,科学活动已从单纯的基础研究扩展到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这样,科学技术体系在横向上就形成基础科学、技术科学两大部门。在科技发展战略规划中,各有自己的特殊地位,不可偏废,不能因强调基础科学的重要,而忽视技术科学的研究和应用,否则,基础研究难以转化为生产力,也不能因强调技术科学而忽视基础科学的研究,否则技术科学就失去了“后劲”、“动力”。基于此本文对推进我国科技创新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进行一番探讨。

  关键词:科技管理 科学 科技创新

  一、实现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有机结合

  关于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的关系问题,许多人有一种思维定势,认为没有基础研究就不可能有应用研究,没有应用研究就没有技术开发。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在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是先有生产实践和技术进步还是先有基础理论,人们也许有不同的观点。但可以肯定的是,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不是单向的因果关系,而是相互推动的辩证关系。不能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看成一条单向的流水线,历史上和现实中有许多重大科技创新无法用这种流水线来解释。我们的祖先在发明指南针之前并不知道磁学和地磁场的基础理论。美国发明家爱迪生一生获专利1000多项,他完成电灯等重大发明并非因为先掌握了光、电、材料等学科的相关基础理论。实际上,很多科技创新很难被简单地界定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还是技术开发。我们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很多问题也是这种复合型的科技问题。这些科技问题的解决既需要技术上的创新,又需要基础理论研究的突破,需要多学科的技术专家和理论工作者共同努力,联合攻关,在实践中探索解决的途径。现在还很难说将来是技术上先有突破,还是理论上先有突破。解决这些科技问题,决不能按上述一维单向模式,先搞基础理论研究,后搞技术开发。基础科学的进展离不开技术上的新突破,技术开发往往也需要基础理论的修养、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所以,不应把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割裂开来,实行部门分工乃至分割。

  二、加强产学研结合,推进技术创新

  1、加大企业的投入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4年,全国大中型企业中,有72%的企业没有技术开发机构,2/3的企业没有技术开发活动。而韩国同期企业研发投入在国家研发总投入中的比例达到75%,企业已成为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大量的产业技术和高新技术均由企业完成。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绝对额还偏少,相对量还偏低,还需要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债券融资、项目融资、股权融资、海外上市等多种方式,使政府投资与境内外社会投资结合起来,形成政府财政拨款为引导、企业自筹资金为主体、金融贷款为支撑、社会集资、引进外资为补充的资金投入渠道。

  2、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

  技术创新具有高风险的性质,有效的创新机制往往需要强烈的产权激励,敏锐的价值发现能力,灵活的决策机制,尊重个人的制度安排和既勇于冒险、又有利于分散风险组织和机制。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更加符合这些特质,使他们成为技术创新的一支生力军。即便在大型企业十分强盛的美国,技术创新83%的成果仍来自于中小企业,就是最好的例证。因此,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在政府提供的政策环境中,院校、科研机构、中小企业、大型企业在市场作用下,各自发挥比较优势,自由选择的结果。大学与企业“两张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两者之间缺乏一个“结合”的平台。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的今天,试图以“校办企业”,通过内部循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效果并不理想;试图依赖院校研发活动替代“企业研发中心”,来解决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不会取得好的效果。产学研结合可以有多种形式。国家大型“专项”是聚集产学研科技力量的重要平台,企业对学校的课题委托,也有很好的效果。而从硅谷和我国一些科技园区成功的事例表明,依托市场化、专业化的金融服务、技术服务的支撑与撮合,众多创业者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围绕院校、吸纳院校科技活动的扩散效应、吸引院校流出的人才,并发挥创新企业的集聚效应,开展技术转化活动,可以为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创造条件。在“产学研结合”的多种形式中,这是一条强有力的“结合纽带”。

  三、确立以市场为源头的研究开发模式

  当前技术创新已超出一般意义的科学发现和发明,形成一种新的经济发展观,它强调技术要素与其他新要素的组合,其动力主要来源于市场,市场是技术创新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科研项目立项应以市场需求为前提。科研院所应培养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的市场观念,彻底转变旧的思维定式,转变研究开发模式。在科研立项时,改变过去的末端机制为源头机制,即从科研课题立项时就开始谋求与有关企业的结合,让产业界进入课题立项、研究和结题的全过程,在科研单位与生产单位之间建立起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形成的技术创新成果直接进入企业,面向市场,服务于社会。对于这种联合开发的项目,政府应优先立项、优先审批,并给予资金方面的照顾。当然,在产学研结合的形式上,要不断深化发展,要从企业出题研究所攻关的一次性合作,逐步发展到实施产学研相结合,共建企业技术中心,科研单位以技术知识作为资本参与企业的活动。对非产学研联合的项目,在申报课题时需将科技创新信息与该创新技术的产业化经营有机联系起来,科研人员不仅需要对科研项目负责,而且有责任提供该技术的市场应用前景及产业化投资估算的详细开发信息,供专家在论证项目时参考。只有这样,成果的研制才能减少盲目性,科技成果的产品化、商品化才能得以实施,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才有了强大的依托。

  当今之世,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家实力最关键的体现。科技创新能力是社会活力的标志,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环境。塑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就能激发科技创新的社会潜能,建立良好的文化环境和社会氛围,培育学术教养和规范。同时,在管理体制的创新中,人是主体、是最活跃的因素,让人实现“人尽其才”的和谐状态,也是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小学生科技创新论文篇7

  关键词 产学研协同创新;高师院校;植物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8-0134-03

  1 引言

  在产学研中,“产”指产业,“学”指学校,“研”指研究机构。产学研结合即产业、学校、科研机构相互合作、协调,形成产业系统、教育系统和科研系统相互融合、促进、协调的有机整体[1]。协同创新为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针对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提出的产学研新要求,它不仅要求创新主体的协同合作,也要求创新目标、组织、制度和环境等的协调与整合[2]。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当今国内外普遍采用的促进高校教育改革创新,促进企业取得经济社会效益,推动科研事业发展的资源利用及整合的组织模式,具有快捷性、高科技性以及高效益性等特征[3-4]。对高等院校来说,产学研协同创新既可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5]。

  我国《科学和技术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均明确提出“要发展研究型大学,努力建成一批高水平的、资源共享的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基地,并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资源协调、整合及共享,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结合的高校创新组织模式”,并将产学研协同创新、创新基础平台建设作为重要战略任务。这一重要论断明确要求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必须围绕产学研的目标及要求来开展及执行。因此,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植物学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基础课,植物学实践教学为植物学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6],是与产学研关系最为直接、密切的教学环节。高师院校承担着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小学校师资的任务。高师院校的产学研的产主要是指中小学校。因此,产学研教学模式赋予高师院校课程教学特殊要求及角色。目前,国内外关于产学研协同创新背景下实践教学的改革已有研究[5-8],但产学研协同创新背景下高师院校植物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尚未见报道。因此,本文针对产学研协同创新背景下的高师院校植物学实践教学改革进行探讨,以期为高师院校植物学实践教学提供理论参考。

  2 高师植物学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高师院校不注重实践教学,师范生动手操作等基本实践能力较差 在高师院校里,实践教学往往得不到重视,实践教学内容陈旧,多停留在基本实验的教学;实验教学方法及手段单一,多采用讲述灌输式教学方法及手段;对师范生动手能力培养不重视,多采取放任式教学模式;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不严格,对实践动手操作能力考核不重视,多停留在理层面的考核。总之,面对学校对实践教学的不重视,师范生学习只停留在课程教师灌输及对书本知识死记硬背的理论知识层面,往往经过一学年的植物学学习后,大多数师范生连基本的显微镜使用及徒手切片都不规范,植物采集、制作及鉴定等基本操作技能也较差。可见,在不注重实践教学的情况下,师范生的动手操作等基本的实践技能表现较差。

  师范生教学实践机会较少,理论知识得不到实践、巩固,教师基本技能得不到锻炼 在高师院校里,课程实践教学通常得不到重视,大中小学校合作机会较少,师范生到大中小学校进行课程实践的机会较少,理论知识得不到实践、巩固,教师基本技能得不到锻炼。在植物学实践教学中,除了16个实验室的实验教学及为期两周的野外实习活动外,并没有其他的诸如利用生命科技节及标本馆对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的实践教学活动。如此一来,在缺少与校外中小学校合作的情况下,师范生与未来的教学对象接触较少,学习目标不明确,所学的植物学理论知识得不到及时实践、巩固,遗忘率较高,往往学完之后不久就基本忘得差不多了。另外,大中小学校缺乏合作,师范生缺少到中小学校对中小学生进行植物学知识科普或实践教育的机会,他们的语言表达、知识传授等教师基本技能得不到锻炼。

  高师院校对师范生参与科研活动不够重视,师范生思维较为被动,创新能力较差 高师院校对师范生参与科研活动不够重视。

  首先,学校对学生参与科研活动重视力度不够,如各类学生项目开展及立项较少,立项项目的追踪及结项评估考核不严格,导致师范生申报的积极性不高,项目的执行度及完成度不够。另外,教师对师范生参与科研项目活动的重视也不够。由于师范生的专业知识较薄弱,科研经验较为欠缺,往往给科研实验带来不可靠甚至失败的因素。因此,教师对师范生参与科研活动常持不信任的态度,给予师范生参加科研活动的机会相对较少。

  其次,师范生对各类学生科研项目申报及科技竞赛和教师科研活动的参与信心不足,积极性不高,认为自己专业知识能力不够,科研能力及经验有限,还认为自己未来从事的是中小学教师职业,与科研相关联不大,只要把理论知识学习好就可以了。因此,师范生对各类学生科研项目申报及科技竞赛和教师科研活动的参与信心不足,积极性不高,甚至连毕业论文都是草草应付。

  最后,师范生主动性欠缺,思维较为被动,在科研实验过程中只是按部就班地按照教师给的实验步骤去操作。如此一来,师范生不但没因此而学到知识,还往往由于对实验操作的缺乏理解而导致实验失败。

  总之,高师院校对师范生参与科研活动不够重视,师范生思维较为被动,创新能力较差。

  3 基于产学研协同的植物学实践教学改革策略

  要协调产学研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相应的实践教学改革策略,则先要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高师院校产学研表现为既相互促进又相互矛盾的相辅相成关系,具体表现如图1所示。根据图1的关系,从三个方面探讨相关改革策略。

  加强植物学实验及实习等实践环节教学,注重师范生的基本实践技能锻炼 在产学研协同创新背景要求下,高师院校应加强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应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实践考核评价等,提高师范生参加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及能动性,锻炼师范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实践技能。在植物学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改革方案中应增设综合及设计实验等实验内容,如可增加韭菜叶生长的解剖学观察及周边入侵植物调查等实验;应增加直观教学方法及手段等,如野外或实物讲授等方法及多媒体、显微镜互动系统等教学手段;应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除了植物学实验的动手操作外,在植物学课程实习期间应增设腊叶标本、液浸标本及叶脉书签等标本制作实验教学,要求师范生现场学会采集、制作各类型标本;改革实践教学评价考核方法,如除了实践教学成绩的考核外,还可增设各类型标本采集、制作规范性及植物的识别、鉴定等操作实践环节考核。只有这样,师范生的理论知识才能实践化。

  加强产学结合,促进大中小学校教育双赢

  1)以产促学,锻炼师范生综合实践能力及教师基本技能。高师院校师范生毕业后大多任中小学教师。因此,高师院校的人才产出为教师,产入为中小学校。所以,只有加强大中小学校合作,让师范生尽可能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才能尽早与未来的服务对象接触,了解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明确当前的学习目标,做到学习有的放矢。另外,通过参加中小学校的实践教学活动,师范生的动手操作等实践技能得到锻炼,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拓展,教师基本技能得到提高。如在教导中小学生认识植物器官结构的微观世界及植物形态、分类宏观世界的植物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师范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得以巩固,视野得以拓展,徒手切片、显微镜操作与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及鉴定等动手实践技能得以加强,语言表达、知识传授及课堂的掌控等教师技能得以提高。

  总之,大中小学校合作,可以为师范生提供实践锻炼场所,可以加强师范生的综合实践技能,也可以提高师范生的教师基本技能。因此,高师院校应重视并加大与中小学校的合作,协调好与中小学校的关系,促进与中小学校良好关系的发展,寻求更多的师范生实践方式及机会,培养高素质的教师人才输出。

  2)以学促产,服务社会。高师院校的以学促产,即师范生通过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转化成生产力,服务中小学校,实现产出。师范生是高考中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优秀人才,也是一支最年轻的未来教师队伍,其心理特点与中小学生较为接近,对中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较为了解,完全适合对中小学生科普相关的专业知识,丰富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另外,在响应回馈祖国、服务社会的层面上,高师院校也应加大与中小学校的合作,寻求更多的师范生服务学校的实践方式和机会。在植物学实践教学中,高师院校可以组织生命科技节及植物标本馆科普等活动形式,让师范生给中小学生科普显微镜观察、植物认识、标本制作等植物学科知识,同时倡导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环保意识;还可以通过三下乡支教走出去的形式,组织师范生到较远的中小学校进行植物学实践教学活动,同时帮助中小学校园植物挂牌或辅助中小学建设生物博物馆等。这样,师范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回馈祖国,服务社会教育,中小学校教育也因此而得到发展。

  加强研学结合,培养师范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1)以研促学,锻炼师范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以研促学就是鼓励师范生参与科研活动,利用科研反哺教育,锻炼师范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①加大各类学生项目的开展力度及增加其立项数量,鼓励师范生申报各类科研项目。加强学生科研项目的管理及考核制度,严格把关各类项目的执行及完成度,以科研真正锻炼师范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在植物学相关领域的科研中,应鼓励师范生以植物学相关的课题如植物资源的调查及环保等领域课题参加校内或校外的各类学生科研项目,调动师范生学习植物学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锻炼师范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②鼓励师范生勤于思考,拓展思维,建立科研信心,鼓励师范生参加竞赛活动和科技活动。在植物学相关领域中,可以鼓励师范生以植物学标本创新设计或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主题为题材,参加竞赛活动和科技活动,如创新创业大赛及生命科技节设计大赛等,调动师范生学习植物学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锻炼师范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③建立导师制,要求导师完成指导学生科研指标,带动师范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制定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度,为师范生配备科研导师,鼓励师范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充分利用协同创新的机会,提高师范生的科研能力。如带动师范生进行粤西药用植物或入侵植物资源的调查等,进一步拓展师范生的植物分类学专业知识及提高师范生采集、鉴定标本植物学实践技能。

  ④鼓励师范生利用寒暑假到科研院所等单位参加科研活动。大学生作为新鲜的血液、庞大的科研后备军,可以鼓励他们利用寒暑假参加科研劳动力较为欠缺的科研单位的科研活动,如植物相关科研院所开展的野外植物资源调查项目等。师范生参加科研院所的植物资源调查活动后,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展植物分类专业知识以及提高植物学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2)以学促研,推动科研的发展。以学促研,即学生通过以项目团队成员或志愿者身份协助科研活动的开展,推动科研事业的发展。大学生作为新鲜的血液、庞大的科研后备军,可以利用自己在课堂所学的相关理论专业知识协助教师或科研院所开展科研活动,进一步推动科研事业的发展。如在植物学相关领域科研活动中,师范生可以协助教师或科研院所的野外植物资源项目调查,如可以帮助采集及压制植物标本,帮忙查阅资料、鉴定标本等。如此一来,大大减轻科研人员的工作量,让科研人员更有精力去规划下一步的科研划及设想。从长远来看,大学生作为科研的生力军,如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能动性,将会大大推动科研事业的发展。

  为了减少学生在科研实验过程中出现较多的错误,应对参与科研的师范生进行管理及教育。首先,在科研实验前对师范生进行相关的专业技能培训。如植物资源调查项目中,应教会师范生如何规范采集、压制标本,如何查阅资料、鉴定标本等,师范生在掌握了一定的专业实验技能后,科研调查开展就会较为顺利。其次,教会师范生运用研究性学习思维,即在研究实验前应思考一番,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应考究一番,这样就会减少实验操作的失误。只有规范管理教育,引导师范生进行科研实验,才能减少实验出现不必要失误,才能减轻科研教师的压力,推动高校科研事业发展。

  4 结语

  随着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入,高师院校植物学实践教学改革刻不容缓。植物学实践教学将改变以往高师院校不注重实践教学及产学研少合作、不协调发展的局面。进一步加强植物学实验及实习等实践环节教学,注重师范生自身的基本实践技能锻炼,加强产学结合,促进大中小学校教育双赢,加强研学结合,培养师范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同时推动科研事业的发展。只有这样,产学研才会得以协同创新,高师院校教育才会审时度势,适应新一轮产学研协同创新教学改革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飞,王秀丽,刘文婷.我国产学研合作研究追溯及简评[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7):148-150.

  [2]饶燕婷.“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要求与政策构想[J].高教探索,2012(4):29-32.

  [3]张肖静.基于产学研协同的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河南化工,2016,33(5):62-63.

  [4]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2):161-164.

  [5]时连君,魏绍亮.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应用基础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

  32(5):21-23.

  [6]谭玲玲,刘新.植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6(2):242-243.

  [7]曾力,叶云,胡康.基于“政产学研用”背景下的艺术设计专业协同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科教导刊,2016(5).

  小学生科技创新论文篇8

  论文摘要: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教师,要提高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地位地方经济服务就必须提高地方高校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对地方高校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提升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多学科组织研究团队进行科技创新;主动与中小企业产学结合;将优势学科与地方科技需求对接。同时,政府及地方高校还应从相关政策、激励和培养制度等方面努力创造提高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条件。

  一、地方高校的界定

  地方高校是从行政管理角度出发形成的集合概念。我国通常根据高校的隶属关系将高校划分为部委属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地方高校。潘懋元先生曾提出高等教育地方化包括两层涵义:一是,高等教育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发展服务,使之成为地方文化科学中心;二是,高等教育管理权属于地方,并以地方财政拨款作为办学的资金主要来源。[1]因此,可以把地方高校界定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的高校或由省辖市(地、州)管理的,担负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的培养任务,少量学科培养博士研究生,以应用学科为骨干的,主要面向地方(包括省、市、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全日制高等学校。

  地方高校作为地方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的高校,不仅具有大学的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三大基本职能,同时由于其办学性质和地域差别,往往具有特殊的办学特征。在办学经费上,地方高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财政拨款和民间投资,地方高校也就担负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和针对地方需求开展科技创新的责任,其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也都具有地方经济的特色。因此,地方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起着主导作用,是地方科技创新系统的主力军。

  二、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一)地方高校科技人员状况

  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部委院校和教育部直属院校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知识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主要承担精英型教育的任务;地方高校作为人才培训的重要基地,因而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主要承担大众化教育的任务。[2]就从事科技创新人员数量来看,地方高校从事科技创新工作的人员与部委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在师资力量的配备上,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占绝大多数,只有小部分人员从事科研创新工作。根据《2008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的统计数据,全国共有高等院校786所,其中地方高校696所,占高校总数的88.5%,其教学与科研人员人数占全国高校的69.1%,其中研究与发展人员和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人员占全国总数的62%和54.2%。同时,在科研人员组成结构上,部委院校和教育部直属院校教学与科研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副教授以上职务人员均达到了50%以上,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人员均达到了70%以上,而地方高校副教授以上职务人员只占40.2%,中高级以上职称人员只占65.5%。可见地方高校在科研人员的技术层次上与部委院校和教育部直属院校相比,其拥有的高水平的、经验丰富的科研人员的比例较少。

  (二)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现状

  高校教师的科技创新主要是指其把握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以科学知识生产为目标,对科研活动所必需的主要人员、实验技术装备、图书情报系统、科学劳动结构等基本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建立起效率较高的科研活动系统,采用新的科研方法、开辟新的学科领域、获得具有突破性成果的过程。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则是使得这一创新过程获得实现的能力。它主要包括主体创新意识、创新资源投入能力、科研活动产出能力和科学知识流动能力。[3]高校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科研活动产出能力上,科研活动的产出主要包括高校承担研究与发展项目数量、获奖成果数量、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数量和专利授权数量等。

  地方高校由于政策制度、办学层次、办学定位、办学条件、办学经费等因素的影响,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就地方高校科研产出来看,根据《2008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的数据,占全国高校总量88.5%的地方高校承担研究与发展项目129364项,占全国总量的56.4%;拥有获奖成果2728项,占全国总数的54.5%;342713篇,占全国总数的56.1%;拥有专利授权5429项,占全国总数的38.5%。由于地方高校肩负着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消除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历史重任,而科技创新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源泉,因此,地方高校教师应根据学校的办学特点和地方需求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

  三、增强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一)正确选择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的有效途径

  1.多学科组织研究团队进行科技创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研究日益呈现出“大量分化,高度综合,相互渗透”的发展趋势,并向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延伸。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越来越多,科研活动呈现出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特点。[4]跨学科进行科技创新,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是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在研究内容上,依托本学科的创新点,进行跨学科、跨分支学科、同一学科内部各个研究方向等多方位的交叉和渗透。在研究方法上,既要有递进式的交叉和渗透研究,又要在多学科交叉与渗透的空间进行纵向的深入和横向的拓展,从而提升科研的层次,拓展科研新的领域,形成新的科研方向和科研特色。在合作范围上,不应局限于本院系内的合作,还应积极寻求其他学科院系甚至于其他高校的合作研究。地方高校教师在跨学科的科技创新合作中,不仅能加深自身专业知识还可以拓宽知识范围有助于提高其科技创新能力。

  2.主动与中小企业产学结合

  在地方科技创新系统中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地方高校和科研机构是重要的创新源。我国除了少数大企业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外,大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都很弱。地方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强同中小企业的联系合作,帮助中小企业弥补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地方高校教师在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应成为中小企业加强科技创新的指导者,积极主动根据企业需求在传统企业改造和新技术引进、推广、吸收、提高方面与中小企业合作攻关。在企业建设上为企业的制度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持与服务,承担一部分的企业培训和指导,将现代企业制度导入到中小企业中。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和中小企业的产学结合促进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将知识创新转化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生产力。

  3.优势学科与地方科技需求对接

  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要求高校为其输送高素质的人才,更迫切的需要地方高校为地方科技需求提供有力的支持。在学科建设上,高校必须找准在当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只有和本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优势学科与地方科技需求对接,才能保证学校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并且应根据地方产业发展特点选择与之相对应的学科:针对当地支柱产业发展重点学科;针对当地新兴产业发展新兴学科;针对当地社会进步发展人文学科,实现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相互交融,共同发展。

  (二)努力创造提高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条件

  1.地方政府搭台,促进产学结合科技创新与技术开发

  地方政府在产学结合科技创新与技术开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桥梁作用。一方面,地方高校科研团队的创新与政府对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关系密切,地方发展往往选择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重大战略项目作为突破口,培育拥有核心技术的产业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这就需要地方高校与企业合作,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是产学协调发展最有效的途径。这就需要地方政府进行牵线搭桥寻求需要科技成果的企业,使学校的科研成果能转化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生产力。所以,地方政府应建立产学相结合的互动性产业化服务平台,以地方产业情况为背景,将企业的资金与高校科研人才结合起来共建研发机构实现科技创新的价值。

  2.政府对教师创造的科技成果形成激励政策

  科研奖励是对科研成果和科技工作者创造能力的承认,是衡量科技人才对社会贡献大小的标志。政府制定各项对教师创造的科技成果进行激励的政策,可以促进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迅速发展,促进科技人才的脱颖而出。通过给予优秀科技成果和突出贡献者以各种形式、各种渠道的表彰和奖励,进一步激励科技人才对社会做出更大程度上的贡献,有利于教师的培养和选拔。地方政府应出台一套完整科学的激励政策,对学术带头人和骨干,要真正实行专业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加大分配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力度,鼓励教师多作贡献,强化激励机制。

  3.地方高校建立青年教师科技创新的培养和激励制度

  在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数量占到了一半以上,他们承担绝大部分专业课程、基础课程教学和科技创新实践工作。[5]他们虽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但实际工作经验的缺乏和专业知识不够深入和广泛,其能力离科技创新工作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地方高校应建立培养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制度,为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机会和平台。而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让青年教师下企业锻炼是青年教师获得实际经验、深入学习专业知识的最佳途径。再者,地方高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投入一般是倾向于教学方面,科技创新更多是被看成青年教师的个人行为,被看成是教学工作以外的副业。地方高校也基本没有形成提升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激励机制。但是要提升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不能忽视占有绝大多数的青年教师的创新能力,应鼓励青年教师积极进行二线研究,建立青年教师二线研究的激励机制,对青年教师的科技成果进行奖励。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关于中国高等教育地方化的理论探索[a].潘懋元高等教育文集[c].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233

  [2]叶?.地方高校定位导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10

  [3]江文丽.高校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9(3):147

  小学生科技创新论文篇9

  论文关键词:综合性科技期刊;地方经济;舆论引导;信息传播;沟通协调

  科技创造财富,科技引领未来。作为展现当地科技工作的窗口和知识传播的平台,地方综合性科技期刊要在科技发展的浪潮中顺势而行,发挥自身特点,将杂志的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这要求期刊有一个明晰的办刊思路,将

上一篇:原创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的那些“糗事”
下一篇:原创原“模特”唐嘉丽:搭档陈道明走红,却被父亲视为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