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先云与黄埔军校

栏目:汽车资讯  时间:2023-08-10
手机版

  

  序 言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进一步推动中共党史学习教育,传承建党精神,赓续红色基因,弘扬黄埔精神,坚守爱国初心,深切感悟中国共产党苦难与辉煌交织的百年奋斗史,从党史中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汲取前行的力量,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深沉的爱国情感,凝聚起爱国奉献的强大力量,浦江和声微信公众号近期推出“讲述情缘 品读初心”——中国共产党人与黄埔军校主题专栏。

  蒋先云,又名湘耘,字巫山,生于1902年,湖南新田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优秀党员和革命烈士。在众多黄埔军校的英雄烈士中,蒋先云以威名赫赫,战功卓越著称, 在当时人才济济的黄埔军校中一度被誉为“黄埔第一人”。

  01

  “军校的高材生”

  黄埔军校一创立,毛泽东就极力主张共产党选派党员到军校工作和学习,以培养党的武装骨干。鉴于蒋先云在学运、工运中的突出表现,毛泽东介绍他参加了黄埔军校第一期招生考试。蒋先云坚信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认为党只有抓武装,才能取得革命的彻底胜利。在这种思想影响下,他毅然报考黄埔军校,投笔从戎。

  黄埔军校的考试要求非常严格,报考者要经过初试、复试、总考试三关,先在全国19个省区进行初试,然后到上海、重庆等地进行复试,合格后方可到广州参加总考试。总考试包括国文、数学、历史、地理等科目,择优选出正取生350名,备取生100名。蒋先云在1200多名参加总考试的考生中,以名列第一的成绩当选“正取生”,被编入学生第一队。

  第一期学生于1924年5月入学上课,6月16日参加开学典礼。学生们除了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还学习三民主义浅说、中国国民革命运动、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中国农民运动、中国职工运动、军队政治工作等课程。蒋先云从入学开始,一直到毕业,每次考试都是门门第一,创造了黄埔军校历史上一项“后无来者”的奇迹。在校期间,他还潜心钻研古今兵法,“学术两科,冠于全校”。

  按照国共两党合作的决策,在军校里是要求师生们一律参加国民党的。由于蒋先云进校前已经参加共产党,便遵照学校的决定也参加了国民党,从而成了跨党党员。蒋先云还和来自各地的共产党人一起成立了中共黄埔军校特别支部,由中共粤区委员会委任他为第一任书记,直接受军委书记周恩来领导。他遵照周恩来的指示,加强组织建设,从数百名在校学生中发展了80多名共产党员,诸如周士第、徐向前、张际春、王尔琢、左权等等,都是在军校学习时成为共产党员,这与蒋先云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开国元帅徐向前在《历史的回顾》中说:“蒋先云是军人楷模,我们受他的影响很深。”

  当时,黄埔一期学生在校的学习和训练,采用政治与军事并重,理论与实际结合,实行边学习边打仗的快速培训方法。在开学不久,一期学生就走出课堂,参加平定商团的战斗。蒋先云凭其大智大勇,在战斗中赢得师生们的一致好评。根据学习成绩、社交能力和战斗中的表现,师生们将一期学员中的佼佼者蒋先云、陈赓、贺衷寒并称为“黄埔三杰”,蒋先云名列“三杰”之首。

  02

  成立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

  蒋先云入校后,就和陈赓、李之龙等同志负责学生会的工作。在学校期间,他不仅自己孜孜不倦地学习革命理论,研读古今兵法,而且积极宣扬共产主义,组织同学阅读《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入门》《向导》等革命书籍。学习期满,他留在军校,任政治部秘书,在周恩来(担任军校政治部主任)身边作宣传工作。

  

  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代表大会合影

  当时,我们党为了加强军校的思想和组织工作,由周恩来领导,在军校教职员和学生中,以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为骨干,组成了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于1925年2月1日正式成立,其宗旨是“联合军人,挽救时局”。在代表大会上,大家公推蒋先云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即主席)。作为负责人,他还主编了《青年军人》旬刊和《中国军人》杂志。该组织活动范围很广,不只限于黄埔军校,而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当时在粤的陆军以及滇、桂、湘军所设的军官学校。蒋先云曾亲自往来于这些军校的进步学生之间,发展了一大批会员。很多有志青年军人都把青年军人联合会作为他们革命精神的寄托,会员也由当初的2000多人迅速发展到20000多人,成为一代青年军人中大部分走革命道路的导航站。

  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出版的刊物《中国军人》

  当时号称“广州三杰”之一的革命先烈张秋人,于1929年4月11日在《中国青年》第74期发表的《广州的青年革命军》一文中,对蒋先云等所领导的青年军人联合会的性质、任务和作用,作了如下的评述:

  “

  广州的青年革命军,他们是中华民族和人民利益的保护者,他们开中国军人的新纪元。他们现在并且组织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在广州已有两千多人加入。他们出版《中国军人》,要把他们的主义精神和纪律,传到中国各军队中,要使中国各军队都变为革命军,把中国从帝国主义和军阀双重压迫下解放出来。他们现在正在努力进行下面三种工作:一、领导一切被压迫的民众,向一切帝国主义和一切军阀进攻;二、深入一切军人群众,告诉他们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他们所受的痛苦;三、努力同工农群众联合,结成工农兵的严密联合阵线。

  这就说明,青年军人联合会在团结各军、宣传民众、打击敌人等方面,都发挥了先锋作用。

  03

  东征英雄

  1925年初,盘踞在惠州的军阀陈炯明自封为“救粤军总司令”,准备率部进犯广州。广州政府遂发布总动员令,开始了讨伐陈炯明的第一次东征。

  这次东征的主力,是黄埔军校学生军和粤军。粤军总司令许崇智任东征军总司令,蒋介石兼任东征军参谋长,周恩来兼任东征军政治部主任。蒋先云先是担任蒋介石的秘书,继而被委任为东征军教导团一营二连党代表。

  东征军于2月上旬进抵淡水城郊, 15日进占淡水。在校军扶梯爬墙攻城时,国民党员蔡光举最先中弹倒地。正在蒋介石身边的蒋先云主动请缨,冒着枪林弹雨,飞奔到蔡光举身边,就地为他扶侍治伤。这是黄埔东征军两党成员之间第一次舍命相救的实例,蒋先云也由此获得师生们的一致赞扬。

  正当东征军节节胜利,愈战愈勇,突然后方告急:原来,滇、桂军阀杨希闵、刘震寰阴谋叛乱,霸占广州。校军被迫撤离东江,回师平乱。蒋先云奉命担任营长,率领先遣部队冲在最前面。一到广州,他又统领城区工人武装纠察队、郊区农民军,抢占了城东广九车站。接着,他亲自端着冲锋枪,高喊着“同志们,冲啊!”的口号,率领工农兵大队人马,冲倒滇桂军设置的铁丝网,占领了滇军总指挥部,为打倒滇桂军阀立下了大功。

  当年10月,国民革命军举行了讨伐陈炯明的第二次东征,蒋介石亲任东征军总指挥兼第一军军长,蒋先云任东征军第三师第七团党代表。这一次,东征军在攻打陈炯明老巢——“天险”惠州时连连受挫,久攻不下。蒋先云闻讯,立即在第七团组织了以青年军人联合会会员为骨干的敢死队,直插城西的小西门和南门城边,用云梯强行登城。据校史记载:是日蒋先云一手举着盒子枪,一手握着指挥刀,带着所属敢死队,与守城敌军开展肉搏战。战斗中,他身上多处受伤,血流不止,但他仍坚持指挥,直至第七团首先攻进惠州城。

  惠州之战,亲临前线指挥战斗的蒋介石目睹了蒋先云出生入死、浴血杀敌的一幕,对他更加喜爱。战斗刚结束,蒋介石就迎上去,抚摸着蒋先云伤痕累累的身体,动情地说:“昔日赵子龙,一身都是胆;今日蒋先云,满身都是伤!”蒋先云在此役中获得了“青年军人楷模”的称号。

  04

  浴血北伐

  1926年春,广州国民政府应广大工农群众和爱国人士的迫切要求,决定出师北伐,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同年7月,黄埔师生从广州誓师出发,不到一年就饮马长江,连克长沙、武汉、南昌、南京、上海、福州而雄踞祖国东南各省,击溃军阀吴佩孚、孙传芳数10万大军而扬威天下,也使黄埔军校的声威达到了最高峰。

  

  黄埔学生军分赴北伐前线

  在北伐战争中,蒋先云先是担任北伐军总司令部机要秘书、总司令侍从秘书,“北伐文告,多出其手”,接着改任补充第五团团长,参加攻打九江、南昌等战役。北伐途中,在周恩来、恽代英、邓演达等人的指导下,蒋先云在国民革命军中积极开展政治工作,一路播撒革命火种,为在北伐中扩大共产党的政治影响作出了积极贡献,为共产党后来建立军队政治工作制度积累了经验。

  此间,为了攻占孙传芳老巢南昌,北伐军经历了最艰辛的“三进两出”恶战。有一次,蒋介石亲临前线督阵,遭敌包围,危在旦夕。蒋先云孤军迎敌,冒死掩护了蒋介石脱险。蒋先云在这次“救蒋”战斗中赢得“突破重围,火线救主”的殊荣,蒋介石更是“爱之如手足”。因此,他虽明知蒋先云是中共党员,但仍多次许以高官要职,进行拉拢。蒋先云始终忠诚于党,立场十分坚定。在发现蒋介石有反革命倾向后,蒋先云多次劝谏无效,就毅然决然与蒋介石分道扬镳。

  1927年4月,蒋介石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与各地军阀相勾结,对武汉国民政府采取外部封锁内部破坏的手段,导致中国革命处于危急关头。为打破反革命的包围,扩大革命根据地,武汉国民政府决定举行第二次北伐。蒋先云出任北伐军第十一军二十六师七十七团团长兼党代表。

  

  他一到部队,就积极开展军事训练和思想政治工作。蒋先云在军队训练和管理方面极有办法,善于做士兵的政治思想工作,把军事训练与政治思想工作结合起来,使士兵知道为什么而战,让士兵有了政治信仰,有了奋斗目标,能为信仰和目标牺牲而在所不惜。他在《敬告本团官佐》中说:“治军首重胆大心细”,“善于带兵,决不专靠军纪来管束士兵,决不专靠几元饷洋来縻系士兵,更不能专以空头话来鼓舞士兵,必要以革命的精神去影响士兵。平时官长能努力,士兵没有不服从的,战时官长能身先士卒,士兵决没有怕死的。我前已说过,只要舍得干,天下没有干不了的事!”蒋先云以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身先士卒”的诺言。5月28日,他率部在河南临颍与奉系军伐激战时,先是左脚中弹,带伤跨马,率队冲锋,后又再次中弹,人马俱翻,仍不下火线,继续冲锋,最终被弹片击中,壮烈牺牲。战后《向导》报载文称赞蒋先云:“临阵负伤,三仆三起,仍追敌不稍退,这是何等的勇将!”

  蒋先云烈士纪念碑

  同年6月8日,在武昌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操场,中共中央为蒋先云烈士举行追悼大会。武汉国民政府要员,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以及各界人士6万余人参加追悼会,周恩来主持追悼会并发表沉痛讲话,恽代英致悼词,号召“同志们,踏着蒋先云的道路前进!”罗章龙宣读悼亡诗:“东南北战斗犹艰,战士升腾武胜关。千古悲风临颖路,中原忍见将星残”……

  25岁英年早逝的蒋先云,在黄埔军校这个革命摇篮中实现了投笔从戎的人生转折,以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坚定的革命意志,在其短暂而光辉的生命历程中,践行了“亲爱精诚”的黄埔校训,兑现了“为国家、为人民,不爱钱、不怕死”的誓言,用青春和热血诠释了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

  综合《蒋先云烈士传略》《“黄埔奇才”蒋先云》《蒋先云:用青春热血书写黄埔精神》《湖南永州党史人物传略》等整理。

  往期回顾

  1

  周恩来与黄埔军校_

  2

  陈毅与黄埔军校_

  3

  徐向前与黄埔军校_

  4

  聂荣臻与黄埔军校_

  5

  叶剑英与黄埔军校_

  6

  恽代英与黄埔军校_

  7

  熊雄与黄埔军校_

  

上一篇:尼尔·布朗:什么是批判性思考? 如何批判性思考?——批判思考的敌人
下一篇:颖儿刘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