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几本教育学方面的好书?

栏目:汽车资讯  时间:2023-08-10
手机版

  同意 @Tadpole Zhu

  老师的读教育史

  读史可以宏观了解这个行业之外,还能够找到很多自己喜欢或者适合自己的教育家及其著作。

  正如公子的顺藤摸瓜找好书一样,

  如果你喜欢儿童教育的话,那么幼儿园之父福禄培尔的《人的教育》和陈鹤琴老师的《儿童心理之研究》肯定很合你口味。

  如果你想要了解教育家们的家庭教育方面的话,那么裴斯泰洛奇的《林哈德与葛笃德》和《葛笃德是如何教育他的儿女的》就必须要读读了,之外还有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也推荐。

  如果你比较喜欢我国的传统和经典的话,那么《论语》《孟子》《荀子》这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的作品应该都会让你爱不释手。

  如果你是学校的建设或者想投全身心于教育的话,那么陶行知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念应该会让你找到共鸣的,我在图书馆看到一套四川出版社的《陶行知全集》,你也可以翻翻。

  如果你想学习学习英国的绅士教育的话,那么洛克的《教育漫话》应该可以满足你。

  如果你有基度情节的话,那么伊拉斯谟的《基督教君主的教育》应该会让你高潮连连。

  如果你想了解整个教育学的发展的话,那么 @清影

  提到的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儿》和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被誉为教育史上的三大里程碑就肯定少不了了,之外,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现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也可以一看。另外,杜威先生的《我的教育信条》也推荐。

  如果你嫌这些教育学著作都太过于无趣和刻板的话,那么拉伯雷的《巨人传》、伊拉斯谟的《愚人颂》,可读性会好很多。哦,还有,《荷马史诗》也很不错。

  最后,如果你是一位老师的话,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 (豆瓣)

  》严重推荐。

  一份个人性的教育学入门书单

  不知道题主的“几本”是何种概念,下面的书目数量比较大,可以作为教育学本科生的入门途径。沿着这条路读下去,虽不能说读完这些书就一定能入门教育学,但是读了这些之后,会知道该继续读什么书来学教育学。

  想考研,特别是教育学原理专业的话,需要思考一下,你是不是真的愿意读很多书(简单而言,你在教育学和教育史课本里背过的那些人,有没有兴趣每一个都好好了解一下),如果并不是的话,并不建议考教育学。这个专业看起来简单,要学好太难了。

  零基础、中学生、对教育感兴趣想随便看看的人:

  对新手而言,要进入一个新的领域,首先需要迅速熟悉这个领域的核心问题和思维方式。由于教育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切入问题的方式最好带有强烈的现实感和经验感。要满足以上两个条件,首推苏霍姆林斯基。他的书非常好读,不需要任何专业基础,具备中等教育水平就可以看懂。我最早开始读他的时候才上初三。《给教师的建议》是他最卓越的代表作,能带给人具体生动而且三观很正的对教育的直观感受。《爱情的教育》在情感教育类作品中相当出色。如果对他当校长的经历感兴趣,可以再读读《帕夫雷什中学》,高二整整一年这本书是我的枕边书。如果读完这些变成了苏霍粉,还可以选择教科社的五卷本《苏霍姆林斯基选集》。

  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时候,可以联系自己的受教育经历、教书的经验或者亲子经验来进行思考和揣摩,这是进入教育问题迅速而可靠的方法。我当年就是因为这样受了吸引,大学专业才选择教育学的。

  读苏霍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能够让我们看到,作为苏联人和典型的社会主义者,他是怎么做教育的。这种经验能够帮助我们在后期自动免疫和正确处理很多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

  初步经验者、教育学本科低年级生:

  第二本推荐一本老书,博伊德的《西方教育史》,有基础者可以读英文版。如果要配合课程或者考研,也建议把此书作为必备参考书。本书可以先通读一遍,然后配合参考书再读一遍。

  1-2章:古希腊

  弗里曼《希腊的学校》

  Thomas Davidson. The Education of the Greek People

  3章:古罗马

  葛怀恩《古罗马的教育——从西塞罗到昆体良》

  注:读1-3章的目的是了解西方早期的教育形态。第一遍读书的时候,重点不要放在理解教育家思想,而要着重了解当时教育的具体形态,要获得一些具体的、经验性的东西,随着历史发展的脉络,体会这些东西发展变迁的脉络,有这个基础才能理解教育思想史。

  4-5章:中世纪

  格莱夫斯《中世教育史》

  瓦格纳《中世纪的自由七艺》

  艾伦·科班《中世纪大学——发展与组织》

  注:读中世纪教育史要首先建立对基督宗教的一般性理解,鉴于中国学生对宗教知识普遍的贫乏状态,建议来一本沃尔克的《基督教会史》(社科社),或者雪莱的《基督教会史》(北大社)。希腊罗马古典和基督宗教是建构西方教育学的两大支柱,分别提供理性与信仰两方面的支持,我们所了解的所有西方教育家,都在这两个基础上来进行他们的教育思考与实践。因此,这两个基础掌握到何种程度,会影响到你的外国教育史最终能学到何种程度。

  6、8章:人文主义

  哈里森《文艺复兴时期教育研究》

  褚宏启《走出中世纪——文艺复兴时代的教育情怀》

  7章:宗教改革

  麦格拉思《宗教改革运动思潮》(请一定先读完教会史)

  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应注重历史背景的掌握,一些经典的通史类作品可以作为参考,较容易的如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较专业的如《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一卷就从文艺复兴起笔。这一段历史极为丰富,头绪众多,此后的内容都可以从中发现端倪。

  9-12章:17-19世纪

  克腊斯诺夫斯基《夸美纽斯的生平和教育学说》

  渠敬东《自由与教育——洛克与卢梭的教育哲学》

  布律迈尔《裴斯泰洛齐与当代教育》

  包尔生《德国教育史》

  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

  这部分的基本结构是按人和按世纪来划分章节。到这里,人物和思想变得非常重要,有前面的准备之后可以多注意一下教育思想了。不过本书有一个很大的优点,讲教育思想的同时也很注意对教育实践、制度和社会背景的介绍,言简意赅,有助于读者建立初步的思想框架。。

  13-15章:20世纪

  张斌贤《社会转型与教育变革——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研究》

  王义高《苏联教育七十年成败》

  单中惠《现代教育的探索——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克雷明《学校的变革》

  20世纪离我们近在眼前,因此这一部分相关著作非常多,挑选也很困难。这里只是随便列了几本,大家体会一下选择这几本书的思路就好,书可以自己选。

  这时候,你已经把博伊德《西方教育史》读完第一遍了。

  看到这里,读者应该已经注意到,第一遍的参考书全部是导论性著作和研究性著作,没有一本是经典原著,而这是读第二遍的时候要做的。

  (读第一遍的时候,用参考书帮助你理解博伊德;读第二遍的时候,请用博伊德帮助你理解下面这些著作)

  柏拉图:《理想国》(商务-郭斌和译,或岳麓-顾寿观译)《普罗泰戈拉》《会饮》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政治学》

  普鲁塔克:《论儿童教育》《来库古传》(见《希腊罗马名人传》)

  西塞罗:《论演说家》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见《昆体良教育论著选》,其中也有少量西塞罗)

  奥古斯丁:这个人物极其重要,但如果不专门研究他或者相关主题,可以阅读冈察雷斯《基督教思想史》中关于奥古斯丁的章节,作为背景掌握。如果对他本人感兴趣,与教育和社会问题最关切的是《上帝之城》。

  圣本笃:《圣本笃会规》只有一篇论文那么长,但对于理解修院教育很重要。

  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7-11册,特别是第9册和11册,对智慧、勇敢、节制、正义等德行的讨论,可以上通希腊,下达今朝。

  关于奥古斯丁、阿奎那、托马斯·莫尔、维夫斯、拉伯雷、弥尔顿、马丁路德、加尔文等人的著作,还可以通过《中世纪教育文选》,虽然其中好几个人明显不属于中世纪。

  伊拉斯谟:《基督君主的教育》

  蒙田:《论儿童教育》

  维柯:《维柯论人文教育》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学法解析》《母育学校》《世界图解》

  洛克:《教育片论》(熊春文译本)

  卢梭:《爱弥儿·论教育》

  裴斯泰洛齐:《林哈德和葛笃德》《葛笃德教子录》(见《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可参考康德《论教育学》)

  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

  福禄倍尔:《人的教育》

  纽曼:《大学的理念》(何光沪译本)

  斯宾塞:《教育论》(见《斯宾塞教育论著选》)

  罗素:《罗素论教育》

  杜威:《民主与教育》《经验与教育》《学校与社会》

  现在我们读完第二遍了,读这三十多本书,差不多要一年时间。对本科生而言,如果大二结束时能够读到这个程度,已经非常不错了。

  这个过程中可以引入一本参考书,单中惠老师的《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在我的中学时代,没有人指导读书的时候,此书对我帮助颇多。但这书有一个很大的缺点,相当厚今薄古,文艺复兴以前的著作没几本。作为补充,我上面着重列了早期著作。

  人教社的绿皮书几乎是教育学学生标配,书架上没有一排绿皮书,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的是学教育学的。上面列出的很多本都名列其中,大家可以选着读。

  读到这里,你已经能发现,所谓“三大里程碑”的提法,其实没有太大意义。不过这三部书:柏拉图《理想国》、卢梭《爱弥儿·论教育》、杜威《民主与教育》,值得反复研读。

  热爱教育者、教育学本科中年级生:

  如果你还想往下读的话,我要先对你表示佩服!

  中国教育史,只推荐一本:

  李弘祺:《学以为己——古代中国的教育》

  这是目前最好的中国教育史,没有之一。上面读两遍外国教育史的方法,也是可以推论于其他科目的方法。大家可以自己整理相关的参考文献来研读李先生这本《学以为己》。

  此外,对中国近现代教育家要稍微用点力:陶行知、晏阳初、蔡元培、叶圣陶……这些名字大家都很熟。

  现在你中外教育史都达到本科水平了。

  教育学原理也只推荐一本,陈桂生先生的《教育原理》,国内最好的教育学原理没有之一。

  陈先生还有一本书必读《“教育学视界”辨析》,新版更名叫《常用教育学概念辨析》,这本书极为重要,能帮助你建立教育学的“专业话语体系”。有上述基础,读到这里之后,你说话、思考和作文就和非教育专业者有明显的区别了,换句话说,你的专业开始建立在你身上了。

  老先生早期的很多著作都很好,他还有个特点是特别喜欢在书名中用引号。

  p.s.对喜欢教育基本理论的同学而言,陈桂生先生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道德教育,没有特别典型性的成文著作。首先应有伦理学的基础(如果前面的中外教育史好好读,已经有点基础了),何怀宏的《伦理学是什么》和廖申白的《伦理学教程》都很不错,如果能读徐向东的《道德哲学导论》就太棒了。专业著作推荐一下黄向阳和檀传宝。

  继续进阶者:

  读到这个程度,你应该不仅读了很多书,而且学会如何读教育学的书,这是很要紧的。现在如果让你自己安排,教育心理学该读什么,教育哲学该读什么,教育社会学该读什么,课程与教学论该读什么……你应该能自己计划出来了。

  如果到这个程度,还有强烈的兴趣继续学下去的话,我想你已经做好攻读教育学研究生的准备了。

  教育学大部头我就不在这里推荐了。经典名著随便一搜,都能找到(其实是我知道推荐了也没人看)。

  这里呢,我推荐几本内容丰富,不空洞,同时有深刻思想的教育书籍。旨在拓宽和加深教育观。

  1. 美国:《Waiting for Superman》——孩子的未来,应该由抽签来决定吗?

  这么多年来, 国人对于美国教育的认识还是以偏概全。前段时间有篇文章很火,好像叫做——《你知道的美国教育是哪个阶层的?》。我相信这本书也会让你更全面地了解美国教育系统,至少是那些国内外媒体都不报道的真相。

  美国教育系统其实很多方面已经很僵化了,似乎成了去某所学校就会变成是某样的人。书中提及到一个真实而又残酷的现象。通过所谓最公平的方式,也就是抽签,来决定学生去往哪个学校。如果能前往好学校,自然出人头地;相反,差学校的学生就毫无希望。

  难道人的一生就用抽签来决定了吗?这样一个残破的教育系统。哪个超人能来拯救?

  这本书比较好的一点是也拍成了纪录片,图省事儿的朋友,可以直接看纪录片,两个小时搞定。https://www.zhihu.com/video/937344224472141824Citizens for Public Schools

  2. 日本:《窗边的小豆豆》—— 你的同年回忆里也只有罚站吗?

  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在国内还是非常有名的,特别是对于幼教的老师来说。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从小学就被学校开除,直到遇到了一个老师,在跟这个老师互动当中,成就了自己。

  里面“高桥君”,“正男”,还有小豆豆那个天才物理同学的故事让我记忆犹新。不管怎么样,作为一个人,在年近百半的时候,能回忆出这么多小学时候的趣事。作为老师,也是无比欣慰的吧。

  另外一本日本教育家 福泽谕吉的《劝学》,也一并推荐。

  3. 中国,法国,美国(都不重要):《我的儿子马友友》——

  ”我想天下的父母都是按自己的概念去塑造儿女。这是好还是坏?谁能讲呢。也许做父母的跟时代脱了节,但长远来说,好的、实在的价值是适合所有时代的。“

  严格来说,这并不算一本标准的教育学书籍,但是我个人非常喜欢。作为世界上最知名的大提琴家马友友(也是我最喜欢的音乐家)的母亲。回忆马友友生活中的故事和教育孩子的点点滴滴,很多看起来非常平实的想法都十分有启发性。

  当然,如果能多加一些马友友父亲马孝骏的教育思想就更完整了。在马友友的众多访谈和回忆中,不一例外地提及父亲对他的影响,特别是他那极有深度的教育眼光——比如,从小学琴的时候要求联系的质量和效率,而非简单的时间堆砌。教育思想可见一斑。

  4.《给老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 ——“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

  5. The Last Lecture 《兰迪·波许教授的最后一课》 Authors: Randy Pausch · Jeffrey Zaslow

  ——心中的圣书! Randy是我从物理转学教育的原因。

  网上也能搜到演讲。 undefined_腾讯视频

  毫无疑问,这是我最喜欢的演讲,没有之一。大学之中,迷茫地徘徊于各种职业选择的我,无意中发现的视频。现在看来这个发现也许是我最幸运的邂逅。

  视频的名字叫做《兰迪·波许教授的最后一课》,讲述的是卡耐基梅隆的一位计算机教授被诊断出脑部肿瘤,只剩下3-6个月的生命。面对令人惋惜的噩耗,兰迪教授选择把最后的时光分享给自己的学生(也包括自己还未长大的孩子),并把自己一生的智慧教给他们——如何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这个演讲,带给我无线的勇气和渴望——也决定从物理学转成教育学。原因很简单,我也想成为像兰迪教授那样的教授。让我将来的学生对于生活充满热爱,对于梦想充满勇敢和执着。

  同时,这个视频对我来说是热血的,也是痛苦的。甚至于在7年前看过一遍之后,再也不忍心打开它。分享给大家,也是给我自己。希望我们永远记得当初对于教育的纯真和热爱,也让我们在这条艰难的路上继续跟着兰迪教授的步伐走下去!卡耐基梅陇的 Randy Pausch Bridge (朋友拍摄)

  说实话,这样的书单推荐,不知道真能启发多少人去看书。写在这里,权当是个人小结吧。未来有机会再更新。

  推荐《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你有没有想过,「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至理名言是错的?

  你知不知道,爱因斯坦关于教育的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也是错的?

  在《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这本书里,作者运用认知科学的原理证明,很多传统教育的理念和做法,实际上违背了大脑的认知规律,是学生厌学和教育失败的主要原因。作者丹尼尔·威林厄姆是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长期专注于中小学教育心理学研究。2009 年该书一出版就跻身亚马逊教育心理学的榜首。

  为什么要推荐这本书呢?因为教育行业有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就是教育存在极高的失败率,例如:经过 20 多年的家庭和学校教育,只有少数孩子能够成才;学了十几年英语,能够熟练运用英语的学生还是少之又少。同样的问题普遍存在于语文、数学、艺术、体育等所有学科中。

  之所以说这些教育是失败的,是因为最终的结果都是放弃的学生远远比坚持下来的多。

  教育高失败率的根源首先在教育者本身,家长和老师既不懂认知科学,也缺少足够的训练。一般说来,家长是教育最薄弱的环节,因为大部分家长是缺少教育经验的新手,对孩子的教育是边实践、边积累经验。学校也有同样的问题,培养一个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往往需要 10 年甚至更长时间,好老师总是稀缺的。

  在教育行业,新手和老手有一个关键区别,就是老手往往比新手更有耐心。新手很容易急躁抱怨,甚至迁怒于学生,而老手却能温和而理性地看问题。所以我们常说,耐心是优秀教师的关键素质,也是好学生家长的重要标志。这种理性与耐心是靠后天长期的经验积累形成的。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你无需再用十年的时间去积累这些认知规律,作者已经帮你总结了几十年来科学家所发现的认知原理,一旦教师和家长理解了这些规律,就可以像老手一样理性,而不会像新手一样抱怨和推卸,从而完成从传统教育者向现代教育者的升级转变。你的学生或孩子,也会因为你读过这本书而终身获益。

  作者从最常见的九大教育难题入手,深入浅出地介绍认知心理学的核心原理,在每章的最后,作者还会列出指导建议。这样的设计,既容易理解和应用,又非常适合新手入门。而常见的心理学教材,尽管全面而系统,但篇幅厚重繁复、术语抽象难懂,读完了也不知道该如何应用。相比之下,本书不足 200 页,语言通俗,案例充足,是不可多得的认知心理学入门书籍。

  我不会面面俱到地解读这本书,而是从最关键的部分入手,梳理出本书的精华,所以接下来我会挑选以下三个问题来解读: 为什么学生不爱上学? 为什么学生记不住? 如何才能降低教育的成本?

  让我们通过这三个问题,实现认知心理学的快速入门。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作为教育从业者和学生家长,最令人痛惜的教育问题是厌学和放弃,投入了无数的时间和金钱,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学生前功尽弃。

  作者用认知心理学证明,学生不喜欢上学的根源在于学习过程非常痛苦,在教学时老师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大脑的好奇心,总是让大脑做它不擅长的事情,所以大部分学生才会厌学。

  试想一下,如果你在饭店里吃到的每一道菜都难以下咽,你绝不会再去这家饭店吃饭。如果你只能在这家饭店吃,你会怎么选择?是捏着鼻子、强迫自己吃下去,还是要求饭店退回厨房重新做呢?答案也很显然,重做才是更合乎情理的选择。

  同样的,面对厌学难题,我们也有两种选择:一是选择传统策略,要求学生勤奋刻苦,继续坚持学习;另一个策略是让老师、家长从自身找原因,改进教学内容去符合认知规律。其实这和饭店的问题一样,更合理的做法是改进教学。

  有人可能不服气:让学生勤奋刻苦、坚持学习有什么错吗?几千年来我们不是都是这样做的吗?

  还是用饭店的例子,你刚抱怨了饭菜难吃,吃不下去。饭店厨师就很不高兴地批评你:「你不吃就是浪费粮食。坚持吃下去,吃多了就适应了,会越吃越好吃!你看门口的乞丐吃得多香,你怎么就吃不下去?」你会不会觉得厨师是在诡辩?

  同样的逻辑,老师、家长强调让学生刻苦学习,其实等同于把教育的大部分责任推到了学生的身上,多数学生不能坚持下去,最终只能放弃。不过,这还不是最致命的影响,最致命的是,教育者停止了对教学的持续改进。

  所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格言是错的。这是以往的教育,几千年都没有走出的怪圈。

  到这里,你可能已经意识到了降低教学失败率的思路了。更合理的思路是,老师要了解学生的大脑喜欢「吃」什么,把课程做成美味可口的大餐,这样大脑才有欲望持续学下去。做到这些的前提是了解人脑的认知规律。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

  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App 内查看

  作为教育心理学的硕士,必须为这道题贡献我的知识。

  任何把谋生方式作为前景的教育,绝不是真正的教育。

  教育的过程本身不是目的,教育过程是达到目的的手段。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关于选择教育书籍,原则是只选择自己能读懂、感兴趣的,不选最出名的

  如果你是在校的学生,那可以先去图书馆找来读一下,如果你已经毕业了,可以先尝试在读书APP里找一下,如果你喜欢阅读纸质书,那以下的书本介绍后面,我会帮大家附上购买链接。

  1、《教育漫话》

  作者洛克大家都不陌生,这本书读起来也比较通俗易懂,主要从健康、德育,智育三个方面来讲教育。这本书不仅对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有用,对于有了孩子的父母们,是一本很好的教育孩子的书籍。

  2、《教育与新人》

  这本书是美国教育家巴格莱众多著作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步。作者分析和研究了美国教育存在的问题,批评了进步主义教育、实用主义教育的理论观点,认为教育是社会进化的基本因素,具有防止社会退化的功能,这本书是研究要素主义、理论、研究20世纪以来美国教育和教育学原理不可或缺的一部著作。

  3、《民主主义与教育》

  在这本书中,杜伟全面阐述了他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把民主的思想引入教育,就教育的本质、目的、内容、方法、教材等问题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4、《爱弥儿》

  这本书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重要著作,这本书出版时,轰动了整个法国和西欧的一些资产阶级国家,影响巨大,这部书不仅是卢梭论述资产阶级教育的专著,而且是他阐述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思想的名著。

  5、《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这本书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威林厄姆的重要著作,是一本深受学生和教师欢迎的教育心理学著作,他用认知心理学的原理,详细分析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注意的一些问题。

  6、《给教师的建议》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为了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专门为中小学教师写了一本《给教师的建议》

  7、《什么是教育》

  作者雅思贝尔斯从什么是现代教育、教育的本质与现代、现代的学校教育,三个方面进行讲述,其中重点讲述了大学教育应如何进行。

  8、《教育过程》

  这本书分“引论”部分和继“引论”部分的正文,总共有五章,分别是《结构的重要性》、《学习准备》、《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以及《学习动机》和最后的设想《在教学中怎样最好的帮助教师》。

  9、《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这本书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教育家泰勒的经典之作,是迄今为止课程领域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被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泰勒在书中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构成了考察课程与教学问题的基本理论,既为课程开发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又为现代课程研究开创了范式!

  10、《论人的成长》

  罗杰斯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言人,提出了“个人中心取向”“无条件积极关注”等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概念和技术。从而影响了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各个方面,罗杰斯认为,在合适的心理氛围下,人们值得信赖,富有积极性、创造性与影响力,能够自我激励并释放出无法想象的潜力。

  11、《上学真的有用吗》

  上学不等于受教育,我们不是为了获得碎片的知识,而是要培养人格的独立和思辨精神,以最终成为一个完整的、能够把握自己命运的人为目标。你要努力寻找真正的自己,发现你的潜能,那会让世界大吃一惊。

  12、《教育的目的》

  这本书是怀特海有关教育的演讲论文集,比较全面的反映了他的教育观念,他主张教育应该充满生活与活力,反对学生灌输知识,应该引导他们自我发展,他强调古典文学艺术在学生智力发展和人格培养中的重要性,倡导让受教育者在科学和人文方面全面发展,他还重视审美在道德教育中的意义,认为受教育者,如果不能经常目睹伟大崇高,教育便无从谈起。

  13、《教育与美好生活》

  这本书就是罗素自身教育思想的一个体现,包括对现代教育理论的探讨、教育目的、智育等多个方面的论述,值得我们深思。教育过程本身不是目的,教育过程是达到目的的手段。一些教育功利者认为教育结果应当有用,他们认为只有物质的满足才具有内在价值。显然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

  14、《给教师的建议》

  这本书是前苏联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这本书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立足于实际,以实力加理论分析的方式写成,语言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有很强的可读性。

  15、《未来学校》

  这本书是朱永新几十年来从事教育研究的成果,不仅涉及了基础教育,也涉及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同时书本里不仅涵盖学校教育,也涉及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终身教育。从教育内容到教育方法,从教师队伍到评价体系,朱永新在这本书中全部进行了预测和重构。

  16、《通往幸福的教育》

  生命是由时间组成的,任何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本质上都是一样的,是一个生命的开始,任何人离开这个世界,本质上也是一样的,是一个生命的终止,所以,生命是可贵的,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而生命最精彩的,就在于每个人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度过自己的一生,实际上,每个人也注定要度过只属于自己的一生——任何人的人生都无法复制。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句,孙中山在《提倡女子教育》中的一句话:惟必有学识,方可担任教育。

上一篇:如何写出童话故事?
下一篇:沈眠(监禁文,双男主,不喜勿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