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异性恋霸权社会必须“仇视”同性恋?

栏目:汽车资讯  时间:2023-08-11
手机版

  新一轮的网络条例出台了,此处省略一万字……(被禁后调整)

  本文主要聊聊看,同性恋到底是先天还是后天、为什么我们必须要仇视同性恋、以及仇视了同性恋后受害者究竟是谁?

  一直以来,同性恋究竟是“先天形成”还是“后天形成”,这个问题从没有停止争论。在学术界,不同的研究方向都进行着“各自表述”,在“各自表述”的过程中,各个哲学理论都试图找到立足点解释“同性恋现象”,这也促进了性别学的进步。而在中国,没有一间高等学府有“性别学”这项学科,更别提广大吃瓜群众。中国大众对于同志文化和性别理论的认识或许仅仅停留在西方70-90年代(中国社会阶级落差大),落后有小半个世纪。

  从写性别相关的专栏开始,很多朋友反复问我一个问题:同性恋究竟是“天生”,还是“后天”形成的?

  我的答案是:看你相信哪一套理论,我偏向后者,认为后者的影响成分更大。先天派

  支持“同性恋是天生”的观点从本质主义(Essentialism)出发,认为同性恋是先天的、固定的、不可逆的,和生物学有关,和后天成长环境无关。著名女权哲学家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通过本质主义论,用生物学、解刨学、昆虫学等科学事实证明女性不比男性低劣。

  迪恩·哈默博士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类比:人的基因就好像电脑硬件,一个人体内如果“同性恋DNA”,那么他很有可能会形成同性恋倾向。很多研究人士都认为同性恋可能会有基因组成部分,但直至今日,没有任何研究人士声称基因可以决定性取向。

  举个例子,获得威尼斯、奥斯卡、金球奖提名的电影《丹麦女孩》,由全球首位变性人Elbe的真实故事改编,在里面,男神Eddie Redmayne先上了精彩的演技。如果把同性恋倾向在往前推一点,离“正常的异性恋”再远一点,那就是变性人。Elbe的女性特质先天就觉醒了,这种觉醒让她勇敢地突破了世俗对他身体的限制和定义,这就是一个“先天论”很好的例子。

  此外,“先天论”还是要回归到生物学和遗传学,它强调的是独立于社会文化影响之外。那么把人回归到动物性来看,截止到1999年,世界上已经发现了500多种有“同性性行为”的动物。我们无法和动物沟通,不知道他们做羞羞的事是不是意味着在“拍拖”,不好直接定义为“同性恋”。

  不过,两只在纽约动物园热恋中的企鹅因为每天秀恩爱,在全球吸了不少粉。这两只公企鹅名为Roy和Silo,饲养员观察到,他们两个形影不离,虽然没有进行实质“性行为”,但是两个人把“性行为”的模式有样学样做了个遍,并且两个人找了一块圆形石头,天天在上面孵,把石头当成自己爱的结晶。饲养员看了很受感动,于是真的找来一颗企鹅蛋,Roy和Silo也就真的孵出一只自己的企鹅宝宝,名叫Tango。从此,全世界动物园的同性企鹅在饲养员的帮助下,都开始能“领养”企鹅宝宝了。后来,Roy、Silo和Tango一家三口的故事还被化成了儿童漫画,教给孩子们什么是“多元家庭”。后天派

  建构论(constructionism)的拥护者则认为,同性恋倾向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比如,他有没有遇到一个值得爱上的同性爱人、有没有在小时候受到家庭影响、有没有在异性恋中有过惨痛经历……同性恋还有父权社会下的性别构建有关。

  2015年大热电影、Cate Blanchett领衔主演的浪漫爱情电影《卡罗尔》(Carol),讲述的是一个热爱摄影的年轻女孩Therese,和一位美艳贵妇Carol的爱情故事。Therese遇到Carol的时候有男朋友Richard,整个故事中,并没有任何着墨于Therese在“爱男人”还是“爱女人”之间徘徊。更多的是,在Therese最需要被理解和鼓励的岁月,她遇到了懂她、能送她一箱子摄影器材、并鼓励她追求自己人生的Carol。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后天”形成的同性恋情。

  “后天派”理论给很多“恐同者”理由抨击同性恋群体,认为既然是“后天”,就是可以被“纠正”的。

  然而,这里我们要用上面说过的例子反推一下。Roy和Silo两公公一开始就是同性伴侣,后来Silo和Roy日子过久了,两人和平分手后,Silo又和一只母企鹅Scrappy在一起。照这个“先天”即合理,那Silo是不是要纠正一下后天养成的“异性恋”的坏习惯,再找也只能找公企鹅?

  对于同性恋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其实就好像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一样,都问错了方向。问题的重点,不是“蛋”和“鸡”,而是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异性恋为什么“自然地”质疑同性恋的形成,而没有检视自己性取向的形成?同性恋群体为什么也不断疑问自己是先天还是后天,从不质问异性恋的结构形成?

  早期的同性恋研究,无论是“先天”还是“后天”,始终都没有从根本上质疑“同性恋”和“异性恋”这两个概念是怎么构成的,以及这两个概念的形成是否合理。

  同性恋一直活在“异性恋霸权”(Heteronormativity or Compulsary Heteroseuxality)的语境中争取自己的权益,可就算挣破了头,争取到的还是“类异性恋”的权益补偿,并没有真正挑战整个语境所代表的性别制度,没有去点出异性恋霸权仇视同性恋的“必要性”。

  纸牌屋(House of Cards)第四季结尾,Underwood夫妻面对权力不稳的政治局面,推波助澜了一位美国公民被极端分子斩首的惨剧,并要求对恐怖分子锁在国发动侵入战争。最后面对电视镜头,面对国人的死亡、即将到来的战争,Frank冷静地吐出一句:We don't submit to terror, we make the terror. (我们不臣服于恐怖,我们制造恐怖)

  一个不能臣服众人的人,要合理化权力,需要一个敌人。没有敌人,就制造一个敌人。

  为了维护繁衍、为了延续父权社会下的异性恋霸权,一个“不伦”的、“不道德的”、“变态”的、“犯法”的、“病态”的“同性恋”概念产生了。异性恋霸权,成功地塑造了“同性恋”这个公敌,从性自由、婚姻结构、繁衍能力等多重方面,把同性恋打成反派,以维护异性恋的“正统”。

  这样的一个“敌人”,是维护异性恋霸权统治的“必要条件”。不然,上层结构怎么说服有自由意志的人,一公一母两两领证,然后吃饭睡觉生孩子,从20岁一直到死,然后下一代继续这样活着?这种脑回路,就好像,很多人不是因为多喜欢另一个人而在一起,只是太讨厌一个人罢了。

  “异性恋”和“同性恋”真的存在吗?我是女性主义哲学家Judith Butler的忠实粉丝,我很喜欢她对于社会性别的理解和构建,即社会性别、甚至生理性别都是被构建的。人类简史提过,社会群体构建了太多的“想象共同体”作为集体的粘合剂,“异性恋”和“同性恋”又何尝不是“想象共同体”?人真的有固定的性取向吗,甚至,人真的有固定的性别吗?只怕这是人因为“异己”而恐惧,又为了克服恐惧而创造出来的两个对立面群体。

  我很喜欢一部德国电影,叫做“Coming In”,故事男主是著名的同志造型师Tom Herzner,一名已经出轨的资深同志,意外爱上了一个平凡的理发店老板娘Heidi。和所有第一次发现自己喜欢同性的男生一样,他第一次发现自己喜欢女生时,慌得鸡飞狗跳,觉得自己不正常。Tom挣扎了许久,终于,在全球媒体镜头前,马上就要接受“同志推广大奖”时,选择面对自己的内心,留下了媒体和自己的同志朋友,跑到发廊追回了Heidi。

  很多人批评这部片子宣扬了“同性恋是可以被治疗和纠正”的观念,我并不这么认为。Tom的爱没有被“纠正”,而是自然发生了。有很多所谓的“异性恋”,到了30岁、40岁,遇到了一个合适的同性爱人,爱情就发生了。也有所谓“同性恋”,可能和一个异性相处久了也会“日久生情”。这个电影的美妙,是打破了性别取向壁垒,让爱会到爱本身,不被性别或者性取向裹挟。

  女权主义学者Eve Kosofsky Sedgwick于1990年写出了人文学科著作《男人之间:英国文学与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Between Men: English Literature and Male Homosocial Desire”。她在书中指出,异性恋结构需要以女性作为交易媒介,结构基础是男子之间的互惠关系,所以父权社会的机构性质需要“反同性恋”存在。“反同性恋”,不仅仅是对同性恋的压迫,更是父权社会控制整个性别系统的工具。

  整个性别系统的受迫害者,有“赚的比老婆少不是男人”的直男,有“28岁嫁不出就是剩女”的直女,有被称为“娘娘腔”的男同,有被戏虐“不男不女”的女同,有被骂“变态”的变性人,有被认为“肮脏”的性自由者……有荧幕面前的你,和正在打字的我。

  这一次的管制出来,相信大家都认识到,管理者在乎的,并不是同性恋有多么不正常,而是“审核原则”中的的第一条:政治导向、价值导向、审美导向;

  以及导向要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歌唱做过、赞美英雄、讴歌时代,引导人民梳理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总结:

  此处再省略一万字……

  PS. 酷儿理论起源于同性恋、变性这些性少数研究,现在早就已经延伸到挑战一切压制性规范的群体和理论了。有兴趣的可以看两眼,洗洗三观。

上一篇:有没有什么好看的破案电影或电视剧推荐?
下一篇:医学免疫学考试题库重点带答案 - 第17章超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