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孟子》三章教案设计

栏目:汽车资讯  时间:2023-08-12
手机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孟子》三章教案设计(精选25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性活用等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教学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1.诵读法 2.讨论点拨法

  教具准备:朗读视频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师生共同研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文相关知识,把握文意,理清说理思

  路,把握说理方法,延伸拓展,深化对文章观点的理解。品味语言。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讲淮海战役中民工支前导入:得民心者的天

  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

  孟子,名 ,字 ,邹(现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 、 、 。他是 家思想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 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主张 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著书立说。 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著,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及句子停顿。

  2.听了课文的朗读,你知道怎么读了吗?关键是读出文章的气势。那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放声朗读吧!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学习文言文朗读是第一步,那么接下来第二步我们该做什么了

  呢?好,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己翻译课文,弄懂课文意思。不懂的做上符号,待会可以举手提问。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五、研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

  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

  六、讨论课文论证的语言:逻辑严密、气势磅礴(对比、排比的运用)

  七、小结:孟子借谈作战取胜的条件来阐明他的政治观念。

  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才能治理好国家,让国家长治久安。

  一、理解分析第一段

  (注意:1、结合朗读;2、指导督促学生做好字句解释的笔记)

  (一)请学生说句子大意,间以师生质疑、释疑,指导学生根据上下文选择词典中的义项。借助注释、学生的阅读积累及教师的讲解了解六个人物的故事。(关键词:发、举、士、市)

  (二)师:这六个人物有什么共同特点?(板书:六个历史人物)

  生:出身卑微,有的是农夫,有的是囚犯、有的是奴隶……;后来都干出了一番大事业。

  师:仅是“出身卑微”的地位相似?况且像管夷吾,并非生来就是囚犯,百里奚也非生来就做奴隶的啊。看看他们的生活状态吧!农夫——面朝黄土,背朝天,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泥水匠、筑墙工——辛苦的体力劳动;鱼盐贩子——辛苦奔波,社会地位低;囚犯——徘徊在生死边缘;隐士——生活清贫;奴隶——失去尊严,自由掌握在主人手里。(学生与教师应和着分析)

  生:他们生活艰苦,经历了磨难。

  师:是的,他们都经历了一番磨难,经历了一番艰苦磨炼,而最后都干出了一番大事业,名垂青史。从中我们可以悟出什么道理吗?

  生: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磨炼。

  师:正是如此,逆境出人才,人才是在忧患中造就的。(板书:人才在忧患中造就)

  二、理解分析第二段

  (一)教师提问关键字意思,提示“使动用法”,请学生试着解释句子大意。难点教师给予帮助。(关键字:故、是、苦、劳、饿、空乏、拂、乱、所以、动、忍、曾益)

  (二)师:经历磨难的好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生: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师:要使他内心惊动,性格坚韧,增加他原本没有的才能,途经是——

  生:(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

  师:是啊,必须让他在各个方面都经受一番磨难,由此磨炼出杰出的品格和才华。这样,才能担当起上天赋予的重任啊!(板书:苦劳饿 空乏 拂乱——动心忍性 曾益不能)

  (三) 师:这一段所说的中心意思可以怎么来概括?

  生:人必须经历一番艰苦磨炼才能成才。

  师:咦,是不是与上一段意思一样啊?——这两段说的是同一个意思。不过,论说的方法可不一样。

  生:第一段是举例子,第二段是在分析道理。

  师:严格地说,第一段是以事例为议论的依据,我们称为“举例论证”,人们常说“事实胜于雄辩”,举例论证例证是人们议论分析时常用的方法。(板书:举例论证 )

  三、 布置作业

  (一) 背诵第一、第二段。复习字句解释。

  (二) 自己串讲第三第四段。

  一、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齐读课文。

  二、学生解释第三段的句意。教师指导、点拨。(关键字:恒、过、困、衡、虑、作、征、发、喻、入、楚、法家、拂士、敌国、外患)

  三、师:能否用概括第一、二段的句子“人才必须在忧患中造就”来概括这一段?

  生:不能,因为这里还写到了国家。

  师:是的,这一段在前两段的基础上有了内容的拓展,由人说到了国家。(板书:由人到国)有一副对联可以概括这一段的意思,我说上联,同学们能否对出下联?

  人处困境方能奋发,

  生:国无忧患常会灭亡。国少忧患易遭灭亡。等等。

  师:横批呢?

  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板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师:所以啊,孟子最后总结道:“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我们来解释解释句子的意思。(请学生讲,教师指导、点拨。关键字:生、忧患、死、安乐;句子解释时的语序调整。)

  四、 师生齐读课文。

  五、 教师简单归纳本文写法上的特点。

  六、结束语:

  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就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历史无数次地证明了他的观点。当我们遇到挫折,身处困境之时,不要埋怨,不要害怕,不要气馁,你应该感谢生活给了你一个磨炼自己的机会,好好把握这个机会,努力锻造自己的品格和学识才干,你就会走出逆境,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七、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由背诵。时间允许则当堂背诵。

  八、 布置作业:背诵课文,复习字句解释。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及相关文学常识,积累实词,背诵全文。

  2.理解解文章内涵。了解孟子雄辩的文风。

  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培养忧患意识,能正确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4.积累孟子名言,激发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1.了解孟子及相关文学常识,积累实词,背诵全文。

  2.理解解文章内涵。了解孟子雄辩的文风。

  教学难点:

  积累孟子名言,激发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课时安排:五课时

  教学过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学过孔子的《论语》,和《论语》并列为四书的还有《孟子》、《大学》、《中庸》,今天,我们要学习《孟子》中的文章。

  二、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介绍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山东人。战国中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扬者,有“亚圣”之称。受业于孔子之孙孔伋,是孔子的再传弟子,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和孔子的学术成就几乎同高,人们将他们合称为“孔孟”,与老子、孔子、墨子,并称中国四古董。他曾游说梁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政治主张:“仁政”“民贵君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之一,为孟子和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著。书中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合为“四书”,成为此后读书人的必读书。

  三、朗读:

  1.听范读。

  强调句子的节奏。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2.自由朗读。

  3.齐读。

  四、翻译课文

  1.结合注释,试译课文。

  2.全班交流,扫除翻译难点。

  参考:

  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仲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资财缺乏,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被人们所了解。在国内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国家常常会灭亡。

  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愁患害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3.同桌互考课下重点实词。

  ① 举:举用,选拔。

  ② 空乏:资财缺乏,即贫困。

  ③ 动心:使心惊动。

  ④ 曾益:增加.

  ⑤ 曾:同“增”

  ⑥ 恒:常。

  ⑦ 过:过失,此处是有过失的意思。

  ⑧ 衡:通“横”,梗塞,指不顺。

  ⑨ 作:作为,奋起。

  ⑩ 征:征验,此处有表现的意思。

  11 色:面色。

  12 入:在里面,指国内。

  13 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

  14 拂:通“弼”,辅佐。

  15 出:在外面,指国外。

  五、整体感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作者是从哪两方面论证的?

  明确: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两个方面。

  六、作业

  1.熟读课文,整理课下重点实词

  2.背诵并默写课下重点实词。

  板书设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考查实词背诵情况。

  二、研读课文

  1.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明确:这六个人物都出身贫贱,在经历了艰难的磨练之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2.课文连举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明确:都出身贫贱,都经历了磨炼,最终都大有作为。

  3.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道理?

  明确: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炼,只有经过磨炼才能有所作为。

  4.第2自然段作者论述了什么?

  明确:经受磨炼的好处。

  5.第二段从几个方面论述的?

  明确:三个方面:

  思想:“苦其心志”。

  身体:“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为:“行拂乱其所为”。

  6.第二段和第三段有什么不同?

  明确:第二段:个人成才。

  第三段:治理国家。

  7.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8.作者通过全文的论述,得出了什么结论?

  明确:“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三、拓展

  1.你还知道哪些人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进而取得成功的事例?

  参考: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2.你还知道哪些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相类似的名言。

  ① 没有伟大的意志力,就没有雄才大略。--巴尔扎克

  ② 困难越大,战胜困难就越荣耀。--莫里哀

  ③ 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会熠熠生辉。-查尔斯比亚德

  ④ 在获得无比丰富的生命体验的过程中,如果一帆风顺,那我们将失去一些发自内心深处的无上喜悦,只有穿越黑暗幽深的山谷,到达山顶的时候才会欣喜若狂。--海伦凯勒

  ⑤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⑥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⑦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⑧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四、作业

  1.熟读并默写全文。

  2.完成练习题。

  板书设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造就人才--治理国家

  思想、身体、行为--入、出:亡

  ↓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学习诗歌,培养学生欣赏古诗的能力。指导学生朗读,注意把握朗读时的节奏、韵律、声调和重音。在读时用心揣摩每一首诗的内容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研读品味,借助联想和想象揣摩诗歌意境,能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其意境或内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理解诗歌内容体悟作者情感。初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初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通过诗歌的语言和诗中的形象体会诗人在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关键:通过诗歌所创造的意境美,体会诗人借助景物所传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研读,品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习《野望》

  导入:读熟了唐诗的人,也许并不觉得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可是,如果沿着诗歌史的顺序,从南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望》,便会为它的朴素而叫好。南朝诗风大多华靡艳丽,好像浑身裹着绸缎的珠光宝气的贵妇。从贵妇堆里走出来,忽然遇见一位荆钗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朴素美就会产生特别的魅力。王绩的《野望》便有这样一种朴素的好处。

  1.初步感知

  学生初读全诗,对照注释,试着用散文化的语言翻译全诗。

  学生交流,教师可出示以下译文,与学生的译文比较:

  译文:在黄昏的时候,我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彷徨徘徊心中没有主张。

  每一棵树都凋谢枯黄,每一座山峰都涂上落日的余晖。

  放牛的儿童骑着小牛回家,猎人骑着骏马带回猎物。

  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2.深入理解

  (1)教师讲解首联,重点讲解:“东皋”,地名,今属山西万荣。皋,水边高地。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2)自读颔联和颈联,说说诗人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田园风光。

  交流、明确:这两联写薄暮中所见景物,作者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3)自读尾联,讨论:作者从田园中找到慰藉了吗?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流露着怎样的情感?

  交流、明确:王绩还不能像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全诗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

  3.背诵全诗

  教师提示帮助学生记背: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这正符合律诗的一种基本章法。

  二、学习《黄鹤楼》

  (一)激发兴趣。

  1.从《唐才子传》中记载的故事入手激发学生兴趣。

  2.写出三大名楼及与之有关的各名文。

  湖北:黄鹤楼,崔颢《黄鹤楼》;湖南:岳阳楼,范仲淹《岳阳楼记》;江西:滕王阁,王勃《滕王阁序》。

  3.李白曾登黄鹤楼想题诗纪念,但当他看到崔颢的《黄鹤楼》后,自认无法超越,就此收手。只在崔颢的诗下面题写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离去了。事后对崔颢的这首诗念念不忘,曾两次作诗模仿此诗的格调。如《登金陵凤凰台》《鹦鹉洲》。众多古人称崔颢的这首诗是“第一”、“千古之奇”。这究竟是一首怎样的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初读古诗,感知大意。

  1.(出示古诗)学生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把古诗读熟。

  2.指名学生读,注意“昔、载”的读音。

  3.师:高明的朗读者不仅能够读出诗歌的节奏,还能带上一定的感情,谁再来读读?并相机评点学生的朗读,如这是深沉的崔颢,这是忧愁的崔颢……

  4.学生结合注释,默读弄懂诗歌大意,并和同桌互相说说。

  三、读悟结合,感受忧愁

  师:在一个晴好的日子里,诗人崔颢来到了黄鹤楼。望着巍峨瑰丽的黄鹤楼,他有什么感受呢?(课件出示:“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学生读。

  师:出示关于黄鹤楼来历的传说。

  古代武昌蛇山上有一座酒楼,老板姓辛。此人很慷慨。某日有道士来饮酒,辛老板不收其酒钱。道士为了感谢辛老板的盛情,临别时,用橘子皮在墙上画了一只仙鹤,谁知这仙鹤在客人来饮酒时,会跳舞劝酒。从此酒店生意红火,辛老板也因此发了财。十年后道士重来,歌笛一曲,只见白云朵朵空中来,仙鹤随之起舞,道士也骑鹤而走了。辛老板为纪念此事,在蛇山上兴工动土,建高楼一幢,取名黄鹤楼。

  学生读后,指名说说这几句的意思。

  师:仔细看看,这几句有什么特点?生:有三个“黄鹤”和两个“空”。

  说说这三个黄鹤各指的是什么?“空”是什么意思?生答。

  师:师生对读。生读一、三句,师读二、四句的前半截“此地”“白云千载”,生读后半截。感受那种空茫的感觉。

  师:是啊,昔日的黄鹤和仙人都已飞升而去,这里只余下了——生接“黄鹤楼、白云悠悠、动人的传说……”其实,千百年来,飞逝的何止是仙人和黄鹤呢?朝代更迭,王侯将相,功名利禄、恩怨是非又何尝不是“一去不复返”呢?出示:“____________一朝去,白云千载空悠悠。”教师示范说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再由学生补充,然后再读。

  师:古人说“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一切都终将一去不复返,带着这种感慨,这种空茫,再读这四句诗。

  师:诗人感慨之余,登上了这“天下绝景”的黄鹤楼,极目远望,他又看到了什么呢?

  相机出示“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理解“晴川”。学生闭目吟哦,想象自己就是崔颢,看到了什么?

  指名学生说,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崔颢诗中的情景。

  师:除了这树、这川、这芳草,诗人应该还看到了什么?学生想象补充。

  想象着画面,再指名学生读好这两句。

  师:如此美景,诗人站在楼上,不觉痴了,醉了……悄悄地,夕阳已斜,暮色渐合,诗人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出示:“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生读,回答。(看到了“烟波江上”,想到了“乡关”) 理解“乡关”和“烟波江上”。

  师:“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愁是沉重的,请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愁是悠长的,请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愁是绵密的,请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师:读读这两句诗,看到“日暮”,你想起了谁的什么诗句吗?

  课件出示: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学生读,感受“日暮”带来的愁绪。

  师:夜幕降临,寂寞就会随着暮色笼罩过来,尤其是四处漂泊的游子,那种愁绪更是深入骨髓。再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师:崔颢站在黄鹤楼上,极目远眺,看到了家乡吗?(没有)家乡汴梁,遥遥无踪,难怪诗人会朝着烟波浩渺的长江追问:“日暮乡关何处是?”难怪诗人会朝着鹦鹉洲的萋萋芳草追问:“日暮乡关何处是?”难怪诗人会朝着西斜的红日追问:“日暮乡关何处是?”难怪诗人会朝着东升的圆月追问:“日暮乡关何处是?”

  但是晴川之后更是晴川,家乡汴梁却在茫茫崇山之后,不见丝毫的影踪,真是“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武昌望汴梁,游子望断肠”啊!再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师:这可真是“日暮乡关无处觅,烟波江上使人愁”(课件出示,生读)

  诗人这忧愁又仅仅只是乡愁吗?

  出示崔颢的资料。

  崔颢(704—754),唐朝汴州人,公元723年进士。他才思敏捷,善于写诗。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极为失意。

  唐朝开科取士,每年也不过一二十人,当年白居易二十七岁的时候中了进士,他写了这样一句诗:“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得意之情,溢于言表,而崔颢呢,还不到二十岁就中了进士,本以为是前程锦绣了,但是却是宦海浮沉,终不得志。你觉得此刻的崔颢,他还有什么愁?

  生:人生失意之愁。再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四、配乐诵读,拓展升华

  师:(播放音乐《寒春风曲》)崔颢站在黄鹤楼上,暮色渐浓,看着眼前滔滔东去的长江,看着烟霭笼罩的鹦鹉洲,他不由地轻轻吟哦起来:(生读整首诗)

  虽然说一切都如天上那悠悠的浮云必将逝去,但是“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想着自己少年登第的得意,回首自己这些年四处奔波的艰辛,想着自己多年未归的故乡,崔颢的满怀愁绪顿时化作五十六个字从嘴里喷涌而出:(生再读全诗)

  师:崔颢的这首诗虽然只有五十六个字,却将黄鹤楼的来历,登临黄鹤楼所见的美景和自己的感慨紧紧地融合在了一起,被称为唐朝七言律诗的第一作品。这也难怪当年李白见了之后会搁笔而去呢!当然,李白虽然这次没有留下什么诗作,但是不是白白走了一遭呢?

  出示李白的诗作《鹦鹉洲》: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学生读,试与《黄鹤楼》比较,说说发现了什么。

  生谈:有点相似,是仿照着写的。

  师:由此可见,《黄鹤楼》这首诗对李白的影响有多深啊!反复诵读。

  《野望》情(彷徨)↓景(山野秋晚图)↓情(追怀)

  《黄鹤楼》起→用典引出黄鹤楼承→感慨仙人已去转→描写登楼所见合→抒发思乡之情

  五、布置作业:背诵默写,完成校本作业

  六、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学习《使至塞上》

  (一)作者介绍。

  (大屏展示)王维,字摩诘,曾任尚书右丞等官职,世称王右丞。著《王右丞集》。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唐朝著名诗人。王维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对后世影响深远。宋朝苏轼曾赞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二)反复诵读,以读促悟。

  1.解一解

  了解背景: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蕃发兵攻打唐属小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737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

  王维奉使出塞宣慰,并在河西节度使幕兼为判官。本诗即写出塞时沿途景色。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2.读一读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3.释义

  单车:一辆车,表明此次出使随从不多。

  属国:典属国的简称。唐代人有时以“属国”代指使臣。诗人在这里借指自己出使边塞的使者身份。

  征蓬: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于比喻远行之人。

  烟:报警时点燃的烽烟。

  长河:指黄河。

  萧关: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

  候骑:负责侦察、通信的骑兵。

  都护:当时边疆重镇都护府的长官、首将。

  燕然:燕然山,这里指边防前线。

  4.品一品

  把握内容,理解诗意,体会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小组探讨:

  (1)本诗中哪些词语暗示了作者奉命出使?

  (2)“单”、“孤”、“征蓬”等字词透露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孤寂、愤懑。)

  (3)诗人在颈联中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大漠景色?(苍茫辽阔、浩瀚无边。)

  (4)整首诗中诗人的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悟一悟

  评点、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所描绘的意境美。

  (1)诗中有画

  (2)炼字精妙

  (3)诗的留白

  (大屏展示)

  “大”写诗人开阔的胸襟,沙漠浩瀚无边。

  “孤”写边塞荒凉,烽火台燃起的浓烟格外醒目而单调。

  “长”写出了诗人对横贯沙漠的黄河的真实感觉。

  “圆”写出了诗人大漠观落日的特殊感受,亲切温暖,微带苍茫。

  明确:勾勒出一幅极其雄浑、阔大、壮美的大漠中黄昏落日图,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从侧面烘托了守边将士凄凉艰苦的生活环境,借以反映了他们不畏艰苦,积极保卫边疆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赏析名句。

  (大屏展示)

  构图美 近处烽烟、远处夕阳、大漠无边、长河奔流——空间扩大

  线条美 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层次丰富

  色彩美 黄沙漫漫、夕辉橘红、白烟一缕、河水闪闪——鲜明优美

  明确:这句话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四)教师总结

  (大屏展示)

  《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传达了诗人幽微难言的内心感情。

  二、学习《渡荆门送别》

  1.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唐代伟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他是我国继屈原之后又一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常以奔放的激情抒发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以强烈的叛逆精神和傲岸不驯的态度抨击社会,鞭挞权贵。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多变。杜甫曾给予李白的诗篇极高的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李白被后人誉为“诗仙”。

  2.简介写作背景

  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是设想故乡的山水送别自己。

  诗人李白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佳篇。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三年(726)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友人而作。诗人在二十五岁之前一直住在四川,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

  3.播放朗读读音,整体感知。

  (1)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朗读课文并解释词语。

  渡远:乘船远行。

  云生:云霞兴起。

  怜:喜爱。

  故乡水:指流经四川的长江水。

  (2)学生齐读这首诗,然后个别学生读。

  (3)思考下列问题:

  理解《渡荆门送别》一诗各句的意义。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诗人乘舟顺流而下,经过漫长的水路,来到荆门之外。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山已经到了尽头,江水就在这大荒野地上奔流,浩浩荡荡。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皎洁的明月在空中流转,如同飞在空中的明镜。云气在江面上变幻莫测,如同海市蜃楼一般。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虽然进入异地,我仍然依恋着故乡的山山水水,不远万里,一直伴着我这位游子。)

  《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颔联写景,展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烘托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烘托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

  诗中是怎样以时空的变换来描绘江山的美景的?

  (“月下”写夜晚,描绘近景,“云生”写白天,描绘远景。)

  诗人已为荆门外的美景所陶醉,为什么却“仍怜故乡水”?

  (作者见到楚地美景的兴奋和激动,但也忘不了曾经养育过自己的故乡。)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给我们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描写明月映江水、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4.体会写作方法。

  可以从整体构思、意境、语言、表现手法等几个角度来分析。

  从构思看:题目“渡荆门送别”,“渡荆门”包括前三联,尾联照应诗题中的“送别”,全诗紧扣题目展开,结构分明,章法有度。

  从意境看:诗歌意境高远,形象奇伟,想象瑰丽。抓住两联写景名句,特别是颔联,要求学生通过想象,用一段话展示其画面的壮美。

  从语言看:可以从“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入”字入手分析揣摩,品评一字传神的艺术效果。

  从表现手法看:“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运用衬托的手法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写江水的平静,江岸的辽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江水以情意。

  5.小结:

  李白在欣赏荆门一带风光的时候,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乡之情:“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而又初次离别的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他。

  这首诗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彩云构成的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

  三、学习《钱塘湖春行》

  (一)导入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因为有美丽的西湖而成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千百年来,不知道有多少人被西湖那秀美的湖光山色所陶醉,萌生无限眷恋的情怀。唐宋以来,写西湖的诗词有很多,你能回忆起一首吗?

  (二)介绍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太原人。一生写了很多诗,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著有《白氏长庆集》。

  (三)朗读

  分两步:把握诗歌节奏

  自读—范读(配乐朗诵)—试读—齐读

  把握诗歌感情

  范读(配乐朗诵)—学读—齐读—赛读

  (四)整体感悟

  1.提问:读完这首诗有什么感受?(学生各抒己见)

  2.齐读全诗,品味情感。

  (五)从写作角度品读诗的内容

  1.师:在品诗之前先提一个学习要求:学完这首七言律诗后把它改写为一篇寓情于景的写景短文。所以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也就从写作的角度去讨论一些问题。

  2.师生研讨:

  通过朗读诗句,你体会到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里看出来的?

  明确:早春。从“春潮、早莺争暖树、新燕筑窝、乱花、浅草”看出来的。

  诗人是步行还是骑马观赏景致?通过哪句话看出?

  明确:骑马。唐时,西湖上骑马游春的风俗极盛。从“浅草才能没马蹄”看出。

  诗人骑马游西湖,所以诗里提到了游踪,但诗里写游踪跟散文不一样,是用不着作细致交代的,要仔细想,才看得出来,试诵读全诗两遍,然后说说诗人的游踪。

  明确: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一路行来,到最后湖东的白堤。

  那在所有的景物中,诗人最喜爱的是什么呢?(品读末两句)

  明确:诗人最爱湖东的白堤,因为这里绿柳成荫。相比较其他地方的景色,白堤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使人久久不忍离去,诗人不禁赞叹道:这才是我最爱去的地方啊……对西湖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3.学生多角度抒情。用一句话表述对钱塘湖的赞美之情,形式为“钱塘湖啊,你……”(幻灯片)

  4.教师小结:学完整首诗,我们能感受到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是诗人的喜悦之情。在细笔描绘景物时,他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景物,如春潮、浅草等,写这些具有早春特征的景物,是为了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对钱塘湖早春的喜爱之情)所以虽是写景,但景中有情,情由景出,景中寓情,写景是抒情的基础,抒情是写景的目的。

  5.再次齐读全诗,当堂背诵。

  《使至塞上》首联:叙事颔联:叙事写景中传达内心情感颈联:写景抒情尾联:叙事抒情

  《渡荆门送别》首联:出蜀目的(叙事)颔联:雄浑壮阔(写景)颈联:意境高远(写景)尾联:思乡、惜别(抒情)

  《钱塘湖春行》所行→湖东所见→西湖春景所感→最爱

  四、布置作业:背诵默写,完成校本作业。

  导入新课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掠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多么震撼人心的语言,由此可见,军纪严明,才能成就伟业。今天,我们就要去见证这样一位刚正的将军。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司马迁及其《史记》的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汇;

  2、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3、学习运用对比刻画人物的方法;

  4、学习周亚夫忠于职守的精神。

  作者简介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 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历史学家和文学家 。

  作品简介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是司马迁对我国民族文化特别是对历史学和文学的极其宝贵的贡献。《史记》不仅是史学著作的典范,而且是传记文学著作的典范。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里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题目解说

  周亚夫(前199~前143年),西汉时期的著名将军,汉族,沛郡(今江苏丰县)人。他是名将绛侯周勃的次子,封为条侯。军,驻军,驻扎。细柳,地名,在今陕西咸阳西南,渭河北岸。文题交代了故事的主要人物和发生地点。

  读准字音

  祝兹zī侯 棘jí门 彀goù弓弩nǔ

  按辔pèi徐行 持节诏zhào将军 从属车骑 jì

  介胄zhòu 作揖yī 称chēng谢 嗟jiē乎

  曩năng者 其将固可袭而虏lǔ也

  可得而犯邪yé

  整体感知

  匈奴入侵,皇帝慰问军营,在周亚夫所在的细柳军营看到了与其他军营不一样的地方,虽然皇帝进细柳军营不太顺利,但对亚夫将军却有着极大的夸奖。

  学习第一段

  1、 朗读

  2、 字词注释

  【1】文帝:汉高祖刘邦之子刘恒,前180年至前157年在位。

  【2】匈奴:我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

  【3】大:大规模,大举。

  【4】入边:侵入边境。

  【5】宗正:官名,负责皇族内部事务的长官。

  【6】军霸上:驻军霸上。

  【7】祝兹侯:封号。

  【8】棘门:原为秦宫门,在今陕西咸阳东北。

  【9】河内:郡名,今河南北部地区。守,郡的行政长官。

  【10】细柳: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咸阳西南,渭河北岸。

  3、翻译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霸陵;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匈奴的侵略。

  4、问题探究

  结合全文,说说第一段的作用。

  ①首句“大入边”三字点出边关危急,渲染了烽火连天的紧张气氛;

  ②后面几句接着写三支军队奉命备战戍边的情况;

  ③结构上开启下文,内容上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之中,为人物展示其性格特点提供了宽阔的舞台。

  小结:第一段,交代边境的紧张形势和刘礼、徐厉、周亚夫的三军驻地。

  学习第二段

  1、朗读

  2、字词注释

  【1】上:指汉文帝。

  【2】劳:慰问。

  【3】军:军营。

  【4】已而:不久。

  【5】 之:到,往。

  【6】被:通“披”,穿着。

  【7】彀(gòu):张满弓弩。

  【8】弩(nǔ):用机括发箭的弓。

  【9】持满:把弓弦拉足。

  【10】先驱:先行引导的人员。

  【11】且:将要。

  【12】军门都尉:守卫军营的将官,职位略低于将军。

  【13】闻:听从。

  【14】诏:皇帝发布的命令。

  【15】居无何:过了不久。

  【16】使使:派遣使臣。

  【17】节:符节,皇帝给的凭证。

  【18】壁门:营门。

  【19】车骑:汉代将军的名号。

  【20】约:规定。

  【21】按:控制。

  【22】辔:马缰绳。

  【23】徐:缓慢地。

  【24】揖:拱手行礼。

  【25】介:铁甲。

  【26】胄(zhòu):头盔。

  【27】为动:被感动。

  【28】式车:式通“轼”,俯身靠在车前的横木(轼)上,表示敬意。

  【29】谢:告知。

  【30】去:离开。

  3、翻译: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一直骑马进去了,将领们用下马的礼节来欢迎欢送。旋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兵器锐利,开弓搭箭,弓拉满月。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即将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诏令。’”过不多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着节牌通告了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于是皇上也只好放松了缰绳,让马慢慢行走。到了大营,将军亚夫手持兵器,长揖到地说:“我是盔甲在身的将士,不能跪拜,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皇上)。”皇上为之动容,马上神情严肃地俯身靠在车前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4、问题探究

  (1)汉文帝到霸上及棘门军两个军营遇到的情形怎样?

  明确: 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2)文帝的先行卫队到了细柳遇到的情形怎样?汉文帝到了细柳遇到的情形又怎样?

  明确:①不得入;②又不得入。

  (3)文帝进军营的方式怎样?

  明确: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4)天子“为动”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5)第二段重点写的是文帝在细柳营劳军的情形,为什么要交代文帝在霸上及棘门劳军的情形?这种写法给你什么启示?

  明确:①在细柳营劳军,文帝亲身感受到周亚夫治军严整,忠于职守,军纪严明,将士恪尽职守,常备不懈,与在霸、棘门所遇情形形成鲜明对比,更加突出周亚夫治军有方、刚正不阿的特点。

  ②运用对比,让人事碰撞,能形成反差,使人物性格、事情的性质得到更鲜明的展示。

  (6)你怎样评价周亚夫的军士?

  明确:在周亚夫严格的训练下,他们纪律严明、令行禁止、战斗力强;能够胜任任何作战任务。

  (7)“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这句话表现了什么?

  明确:这句话表明在细柳营中,将军之令高于皇帝之令,足见周亚夫治军有方,军纪严明。

  小结:第二段,写汉文帝劳军的经过,重点写了汉文帝在细柳营被挡的一段史实,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之严。

  学习第三段

  1、朗读

  2、字词注释

  【1】既:时间副词,已经。

  【2】嗟乎:叹词,啊。

  【3】曩:先前,从前。

  【4】固:一定。

  【5】虏:(被)俘虏。

  【6】而:被侵犯。

  3、 翻译:

  出了营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了。以前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那里的将军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的,至於周亚夫,岂是能够侵犯他的吗?”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

  4、问题探究

  (1)文帝在细柳营处处受阻,却不以为怒,反而直赞“此真将军矣”,从中可以看出文帝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文帝是一个以国家利益为重,能够接受下级正确意见,胸怀宽广的明君。

  (2)周亚夫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周亚夫是一个治军严整,忠于职守,军纪严明,治军有方、刚正不阿的人。

  (3)文帝对周亚夫、徐历、刘礼三位统帅各是怎样评价的?

  明确:①评价周亚夫:“此真将军矣!”“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②评价徐历、刘礼:“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小结:第三段,写劳军后汉文帝的深明大义和对周亚夫的赞叹。

  课文总结:全文赞扬了周亚夫忠于职守、治军严明和不卑不亢、刚正不阿的品格,同时也体现出汉文帝的深明大义和知人善任。

  主题

  文章通过写汉文帝巡视、慰问细柳军的场面,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严整、忠于职守、刚正不阿的“真将军”形象。

  巩固练习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 驻军、驻扎

  军中不得驱驰 军营

  2、上自劳军 慰问

  劳其筋骨 使……劳累

  3、已而之细柳军 到,往

  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助词,的

  4、居无何 经过,表示相隔一段时间

  居天下之广居 居住

  拓展练习

  谈谈周亚夫精神的现实意义。

  明确:当今时代,每一位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甚至工程设计师、一线工人等等他们的工作岗位就是一道“防线”,只要发扬周亚夫的这种敬业精神,恪尽职守,敬业乐业,我们的事业终会取得辉煌的成就。新时期也不乏周亚夫式的人物。无论是在领导岗位上的孔繁森、郑培民、谷文昌,还是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的李素丽、张秉贵、徐虎,以及千千万万个默默无闻的“周亚夫”,他们忧国忧民,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

  阅读感悟

  【1】自古以来,不论哪一代君王,要想治国安民,立法严纪是他们的首要之选。如果没有纪律,国家何以繁荣昌盛;如果没有纪律,社会何以安定有序。

  【2】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在校应认真遵守纪律,做一名优秀的中学生。

  古汉语知识

  1、通假字

  【1】军士吏被甲(同“披”)

  【2】改容式车(同“轼”,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

  2、一词多义

  【1】使

  ①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派遣)

  ②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使臣)

  【2】军

  ①军霸上(驻军)

  ②上自劳军(军队)

  【3】之

  ①已而之细柳军(到)

  ②不闻天子之诏(助词,的)

  ③称善者久之(无意义)

  【4】以

  ①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任命)

  ②请以军礼见(用)

  【5】诏

  ①不闻天子之诏(名词,皇帝发布的命令)

  ②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动词,下诏,下命令)

  【6】上

  ①上自劳军(名词,特指皇帝)

  ②受上赏(形容词,上等)

  【7】令

  ①将军令曰(动词,下令)

  ②军中闻将军令(名词,命令)

  【8】入

  ①匈奴大入边(动词,侵入)

  ②直驰入(动词,进入)

  【9】为

  ①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动词,作为)

  ②天子为动(介词,被)

  【10】乃

  ①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副词,就)

  ②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副词,才)

  3、古今异义

  【1】天子先驱至(古义:先行引导的人员;今义:走在前面引导)

  【2】军中闻将军令(古义:听从;今义:用鼻子嗅)

  【3】持节诏将军(古义: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今义:节日)

  【4】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古义:营垒;今义:墙壁)

  【5】请以军礼见(古义:请允许我;今义:希望对方做某事)

  【6】使人称谢(古义:告知;今义:感谢)

  4、词类活用

  【1】军棘门(名词用作动词,驻军)

  【2】介胄之士(名词用作动词,披甲戴盔)

  【3】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名词用作动词,下诏)

  【4】锐兵刃(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锋利)

  5、文言句式

  天子为动(被动句,“为”表被动)

  【设计意图】

  1、本单元的写作是学习描写景物。要培养学生学会调动所有感官观察景物的习惯,学习抓住景物的特征,细致地描绘景物的方法,提高写景的水准。

  2、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使他们在写作中感受自然的美好,培养亲近自然的习惯和热爱自然的情感,培养审美的情趣。

  导入语:

  美好的景色描写,能让人如身临其境,神游其中。它是春赏百花夏观雨,秋品金菊冬踏雪的浪漫;它是临池照影、望月思亲的感怀。一切景语皆情语,能渲染气氛,可烘托心情,会镌刻年轮,可铭记时光。完美的景色描写,能把读者的心牵入作者笔下的情境中。

  四季风光流转,时光荏苒消逝,你我俱在其中,走过的路,路过的桥,看过的风景,就请你,尝试着用笔来写就美文吧。

  本次活动,我们以通关为形式,逐级打通,掌握写好景物的秘籍,练就自己的生花妙笔吧!

  第一关、突出特征

  【美文欣赏】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朱自清《春》

  作者抓住春雨细密、轻盈、绵长的特点。从静景写到动景,由近写到远,勾勒出一幅南方傍晚春雨绵绵的朦胧剪影图,意境深远,十分诱人。

  【写作秘籍】

  抓住特征细描绘,笔下景物有神韵。

  世间万物皆有个性,自然风景各具神韵。写出景物的特点与特征也就是要写出该景物与其他景物的不同之处,写出个性,写出神韵。只有这样,才可以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在描写过程中,要充分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增色。准确、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有助于把景物写得更生动形象,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美好感受。

  【习作展示】

  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漫山遍野的绿。我揉了揉眼睛望着通往家门口的一条乡间小路,那幽幽的小路已经被绿色小草覆盖,嫩嫩的枝条沾了些小小的水珠,在微风吹动下闪烁着光芒,就像晶莹剔透的小珍珠。我顺着这条小路慢慢地向前走,小路两边垂杨柳已经长满细细的枝叶,我摘下一片嫩叶放在手掌心感受着春天的生机,嫩叶是绿色的,渗透出一点淡黄的颜色,它是那么的娇嫩。

  ——王佳浩《我爱春天》

  老师:王佳浩抓住了春天充满生机的特点来写,生动细腻地描绘了一幅绿意盎然、生机勃发的景象。

  部编版八上第三单元写作教学设计

  第二关、多感并用

  【美文欣赏】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春》

  最难描绘是春风。

  朱自清以多种感官感受春风,把春风写得有感有情。

  从触觉上感受,“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轻柔、温暖,充满了爱意,让人依恋;从嗅觉上感受,新翻的泥土湿润,青草味清爽,花香,湿润、清爽、淡香由轻风融在一起,使人沉醉;从听觉上感受,轻风中传来了一曲鸟鸣、流水、短笛相和的和谐悦耳的春之圆舞曲,令人入迷。

  【写作秘籍】

  听触嗅味多感官,立体展示全方位。

  自然景物有颜色、味道、质地、形状等各方面的特征,而要把它展示出来,给读者立体的感受,就要善于多角度描写,从不同的侧面入手描绘。如在写景时,很多人只习惯于描绘看到的事物,这样难免单调。其实,我们不妨充分调动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感官,从多个角度描写景物,从而构建一幅立体的图画,带给读者真切的感受,让读者如历其境、如见其景。

  【习作展示】

  秋天,瓜果飘香。风里带来些湿润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野菊的清香,和甜丝丝的成熟的果实的味道酿在一起,愈酿愈浓。瞧,果园里,一个个黄澄澄的梨像金色的小灯笼挂满枝头,好像在庆祝秋天的丰收。卸去纸袋的红彤彤的苹果像一个个圆滚滚胖乎乎的小球,有的两个凑在一起,似乎在说悄悄话,还有的三五成群,仿佛在开丰收大会。葡萄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绿的、深红的、淡黄的、深紫的……熟透的石榴忍俊不禁似的咧开了嘴,露出了光滑莹润的石榴籽,真是让人唾液潜涌。我掰下一粒石榴,放进嘴里,哇,又酸又甜,回味无穷。

  ——樊石林《我爱秋季》

  老师:樊石林这段文字以嗅觉感其香气,以视觉观其色状,以味觉品其滋味,展现了一幅立体的果园的丰收的景象,读来不觉让人神往。

  部编版八上第三单元写作教学设计

  第三关、写之有序

  【美文欣赏】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这一段围绕“妙”字,突出“小”字,按照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间顺序层层铺写,把各个细部的色、态、光一一展现出来。写得层次分明,脉络清晰,笔法活脱,又不失参差错落之致。

  【写作秘籍】

  写之有序条理清,重点突出层次明。

  我们观察和描写景物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或按空间顺序,以一点观察点的转移为线索,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或由中间到四周等等有次序地描写,要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或按时间顺序,写出同一景物在不同时间的特点,使文章富于变化,摇曳生姿。

  【习作展示】

  一夜细雨。清晨,被一阵啁啾鸣啭的鸟声叫醒耳朵,慢步走至阳台,推开窗户,清新

  冷冽的空气扑面而来,让人心清神淡,怡然自得。雨已经停了,但见窗外树木棵棵挺

  立,精神抖擞;近处原野,未成熟的庄稼绿意葱茏,青翠宜人;远处横亘的嵯峨山肌

  理明媚,格外清新,给人以无限遐思。

  ——杨宸《秋晨》

  老师:杨宸这段文字以空间为序,由近及远,依序描写了窗外树木、近处原野、远处嵯峨山,像是一幅层次分明,远近景相映衬的水墨画。

  部编版八上第三单元写作教学设计

  第四关、动静结合

  【美文欣赏】

  例1:

  春冬之时,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素湍”即为白色的急流, “绿潭”则是碧绿的深水,“回清”回旋的清波,而“倒影”又为倒影着山石林木的影子,“素湍”“绿潭”,两种色彩、两种情态,动静交织,对比鲜明;“怪柏”“悬泉”“瀑布”,也是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动静交叉,有张有弛;山水树木交汇其中,蔚为奇观。

  例2

  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的漂在那里。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

  ——季羡林《清塘荷韵》

  在捕捉自然景象的时候,作者把"动"的感受融和到"静"的景物中。在池塘畔,四周静得人们可尽情地吮吸缕缕的清香,即使一片莲瓣落入绿肥红艳的水中,也未打破宁静,真静得出奇!这就是智者与自然的对话,是心灵与自然的交融。

  【写作秘籍】

  先静后动是规律,动静结合有灵性。

  一味绘静,则呆板;一味写动,则嘈杂。

  自然万物,有的相对静止,有的不断变化。因此,描写景物,既要写出静止时的优美景色,又要写出运动变化的动态美,静态与动态搭配,形态与姿态配合,写活写动,景物才能笔笔生辉,形象起来。

  写这类文章,一般是先采取静态描写,然后再根据事件的发展和需要,进行动态描写。这样写,文章才会灵动起来,既有生命,又有灵性。

  【习作展示】

  秋天,虽然一些娇嫩的花儿枯萎了、凋谢了,但那菊花却迎着灿烂的阳光,肆意怒放。黄的似锦、白的如雪、紫的像霞。那一棵泼泼洒洒,像龙飞凤舞;这一朵热热烈烈,像节日焰火;那一株晶莹美丽,像精致的珊瑚;这一枚丝丝缕缕,如飘扬的发丝。一阵微风吹过,朵朵菊花又似摇曳着精美的裙摆,优雅又婀娜地起舞,让人目不暇接,不知看那一朵才好。

  ——惠勇蕾《我爱秋天》

  老师:惠勇蕾笔下的菊花,既有色之缤纷,又有形之多姿;既有静态描摹,又有动态描写,生动优美,灵动鲜活。

  总结语:

  本节课我们以通关升级的方式学习描写景物,请牢记我们的写作秘籍:

  抓住特征细描绘,笔下景物有神韵。

  听触嗅味多感官,立体展示全方位。

  写之有序条理清,重点突出层次明。

  先静后动是规律,动静结合有灵性。

  人的一生,就是一段永不返程的旅途。比目的更重要的是沿途的风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林一天地,一水一乾坤。且让我们边行走,边记录,写出属于你自己的山川林海、四季风光。

  【优秀习作】

  我爱冬天

  耿佳敏

  盼到了,终于盼到了,冬天来了。

  冬爷爷迈着缓慢而沉重的步子来了,他像是在担心我们生他的气,还为我们带来了好多好多礼物。

  看呀!他为小草盖上了洁白的羽绒被,给树姑娘穿上了晶莹的白纱裙,给房屋盖上了一顶温暖的白线帽,为远山带来了量身定做的一套雪白的狐皮大衣。放眼望去,玉树琼枝、粉妆玉砌,大地上充满了诗情画意,好一个洁白无瑕的世界!

  当然,和蔼可亲的冬爷爷也给人们带来了礼物-----漫天雪花。雪花像美丽的舞蹈家,在天空中轻盈地翩翩起舞;又像冬爷爷派出的使者,温柔地告诉人们冬天到了,忙了一年了,该休息休息了。

  上学路上,我伸出手,接住一朵雪花,仔细观察了一番。小雪花共有六个瓣,是一个个透明的小冰晶,如同玉屑琼渣一般,又精美又可爱,只是一忽儿就化了。路上满是松软的雪花,踩上去咯吱咯吱作响,有趣极了!

  到了学校,就听见孩子们欢乐的叫喊声。下课了,一群群孩子在操场上堆雪人、打雪仗,衣服上、头发上、手套上,到处都沾满了雪,他们也不在意,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玩得开心极了。我跑出教室,立即加入到打雪仗的行列中。我迅速团了一个雪球,可是这雪像一个顽皮的孩子,故意跟我过不去似的,偏偏团不紧,可能是雪太蓬松的缘故吧!还没等我团完,一个老大的雪球向我飞来,我哪里来得及躲,雪球不偏不倚正好砸在我头上。我猛地抬起头只见同桌在一旁诡笑。不用多说一定是他!我抓起一把雪向他扔去,他哪里肯吃亏,又来反击我了。上课铃响了,同学们才依依不舍地回到教室。

  望着窗外飘飘扬扬的雪花,我不禁想起一句农谚:"瑞雪兆丰年"。这场大雪来得很及时,一定会给明年的小麦带来丰收。

  我爱冬天,因为冬有着冷若冰山的严峻,长天一色的苍茫,更有着包容万物的慈悲,无私馈赠的慷慨。

  早春生机勃发,盛夏激情热烈,金秋收获累累,我却独爱这昭示希望的寒冬。

  部编版八上第三单元写作教学设计

  校园一景

  王美琪

  我在张家坳学校就读已经七年了,在这七年里,我每天基本就是上学,上课,下课,放学,真的好不惬意。

  我最喜欢的就是校园的风景,要说校园的风景,那真是别具一番风味。树木郁郁葱葱,绿草青青翠翠,繁花芬芳馥郁。一到夏天,我就特别喜欢走在操场上深吸一口气,好轻松的感觉。

  要说校园风景哪处最好,唯有刚进校门,左右两旁那两片小花园,从远处看,绿草丛生,用石砖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真有点“曲径通幽处,‘校园’花木深”的意境。

  右边的花园,地面长满了如茵如绒的绿草,还有一棵高大的棕榈树,伸展着大蒲扇一般的叶子。棕榈树前面是一排茂盛的月季花,从春到秋,娇美的月季花次第绽放、繁花似锦。说实话,好多同学都喜欢去里面摘月季花,但是我从来都不想进去,因为我不忍心去踩踏那些青翠欲滴的小草儿。

  左侧的小花园里有垂杨婀娜,修竹挺拔,青葱可人。顺着弯弯曲曲的小路走进去,在一丛茂竹的掩映下,静卧着一块粗糙的大石头,上面镌刻着“笃行”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一到春天,这个花园里的那棵小桃树,就开满了桃花,树上仿佛落下了一层绮丽的红霞,树下仿佛铺就了一层粉红的轻纱。花儿芬芳馥郁,好多蝴蝶和蜜蜂都被她那娇艳的花朵和清新的香气所迷惑,上下飞舞,不忍离去。好多小朋友下课之后都喜欢去那里去那里嬉戏,闻一闻花香,捡一捡花瓣,发一发呆,说一说悄悄话,我也不例外。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花甜丝丝的。我觉得这就是最美好的境界了。

  还有花园后挺拔的松树,它是那么的高大,那么的精神,无论春夏秋冬,都直直的伫立在那里,像守卫边疆的战士们一样。

  校园里的风景虽然不是最美丽、最雄伟的风景,但绝对是我最值得回忆的珍宝,它陪伴我度过最美好的少年时光。

  校园风景,永驻我心。

  一、 设计思路

  本文是写人单元的首篇,曾作为悼文、回忆录、叙事散文来读,我们作为写人记叙文来学。这篇课文通过许多具体事例来歌颂母亲的“勤劳一生”,从不同侧面表现了母亲的优秀品质。本文头绪多,跨度大,却条理清楚,这是因为作者采用了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以人物特征为线索选材组材的方法,教学中可把重点放在学习揣摩课文的写作手法上。本文语言质朴敦厚,情深意远。教法以导读、设疑、点拨、讨论、总结为主,将教读和学法指导结合起来,发挥例文作用。可适当运用电教手段,提供背景资料知识,梳理文章结构顺序。

  二、 教学目标

  1、 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

  2、 学习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人物活动为线索选材组材的方法

  3、 通过揣摩本文简洁、质朴而敦厚的语言,学习朱德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

  三、 教学步骤

  (一) 导入新课

  1、 谁都有自己的母亲。母亲的爱像高山,像海洋,像大地,像阳光,母亲的爱最崇高、最伟大、最无私、最宽广。任何伟人也一样,也都有自己的母亲。今天,我们学习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看看是怎样的一位母亲哺育了朱德总司令这样一位时代的伟人。

  2、 从引导学生介绍了解朱德,和他所具备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入手。朱德的伟大与他的母亲对他的教育、影响和熏陶是分不开的。今天我们就通过朱德的回忆,了解这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二) 难点、重点突破

  1、 将课文大致分为三个部分,说说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作用和意义。

  (这一段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是全文的纲。其中:“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点明全文的中心;“她勤劳一生”是全文的叙事线索;“我爱我母亲”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2、 教读第2-13自然段,说说课文选取了哪些材料?表现了母亲的哪些优秀品质?

  (1) 阅读2-7段,用概括中心句的方法,说说选取了哪些日常生活琐事,表现了母亲什么性格?

  点拨:通过写母亲生育之苦,是个“好劳动”,“整日劳碌”,“ 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聪明能干,勤俭持家,和睦妯娌,周济穷人等典型事例,表现母亲勤劳俭朴、任劳任怨、坚强不屈、宽厚仁慈的性格。这些事例构成了这位母亲作为“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的本质特征。

  (2) 阅读8-13段,用按时间顺序列表或列提纲的方法,说说又写了哪些事例,表现了母亲性格的那些侧面?

  例如:1985~1900年前后:退佃搬家和天灾,母亲“没有灰心”。 1905年:节衣缩食,借债供作者读书。1908年:支持、慰勉作者参加革命。1919年:离开土地就不舒服。1924~1927年: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1937年:过着勤劳的农妇生活。1944年: 86岁高龄仍“不辍劳作”,热爱劳动。以上事例表现母亲的朴素的阶级意识和坚强不屈,深明大义,同情理解,支持革命的品质。

  (3)思考:要注意区分叙事性记叙文与写人的记叙文的不同。叙事固然离不开人,但无论是记一件事还是记几件事,都重在表现事情本身蕴涵的意义;写人也离不开事,但这里记的事是人物的所作所为,重在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特点。

  3、 本文哪些地方有议论?集体朗读14-17段,说说这些议论的特点和作用。

  点拨:第14至17段大都是议论。这些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起到突出人物的品质,揭示事件的意义,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在本文中把作者悼念、赞颂母亲的感情抒发得更深切,感人。本文第14、15段正是这样,这两段承前文所叙,以抒情的笔调,写出母亲所给的宝贵财富,在自己几十年的革命历程中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感情真挚深沉,并点明了母亲“值得我永远回忆”的原因。16段,作者把热爱母亲的感情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与爱党、爱人民、爱民族、爱共产主义事业融合在一起,这是本文在立意上的一个突出特点。这是一篇传记性文章,以叙述、描写为主,也穿插使用议论,从而把事件中蕴含的意义揭示得更透彻。本文开头,作者以简洁明确的议论,点明了全文的题旨。结尾采用议论兼抒情的方式,使主题逐步得到升华,主题也得到了深化。本文通过回忆母亲的一生,写出了母亲的平凡和伟大,歌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及同情、支持革命等优秀品质,抒发了对母亲对人民真挚的爱,表达了作者忠于革命和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这些议论的语言以记叙为基础,饱含感情。

  4、 课文是怎样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本文的结构布局有什么特点?

  点拨:课文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线索选材和组材,以时间为纵向顺序,以母亲的优秀品质为横向顺序,纵横交叉,点面结合,既照顾全面,又突出重点。这样,虽然文章所记的内容时间跨度大,事件多,但脉络清晰,有条不紊。作者回忆母亲,叙写了几十年的事,时间跨度大,头绪繁多,母亲一生值得回忆的事很多,作者以最能表现普通劳动妇女本质特征--“勤劳”作为叙事线索,以时间为经线,以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为纬线,抓住最能表现母亲伟大性格以及对作者影响和教育深刻的八件事,进行具体生动的记叙。回忆母亲,并不局限在家庭范围之内,而是从广阔的社会背景中追述她的事迹;作者爱母亲,但又不停留在这一点上,而是把爱母亲的感情推广到爱人民、爱党的境界,使之得到升华,从而深化了主题。除时间顺序和叙议结合外,作者对母亲的优秀品质写得详,“我”对母亲的感思、怀念、哀悼写得略,详略处理得当。另外在前后呼应,伏笔照应,过渡衔接的运用,使全文中心突出,文气贯通,和谐地统一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作者精选的这些事件最能表现普通劳动妇女的本质特征:勤劳俭朴的习惯、宽厚仁慈的态度、坚强不屈的性格。但在文章中这些事件又不是零碎的、孤立的,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母亲的优秀品质为纬线,把这些典型事件巧妙地编织起来,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三) 语言赏析

  1.平实深刻,朴质深情。 如:“我爱我母亲”、“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思呢?”“ 我应该感谢母亲”、这些都是发自肺腑之言,清真意切,感人至深。“ 愿母亲在地下安息”这些平常文字由于发自心底,浸透了对母亲的挚爱之情。“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地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些写亲身经历、切身感受的最朴实不过的文字,写出了母亲身教的巨大力量。“母亲是个好劳动”中的“好”字用得好……,“从我能记忆时起”用得好……,“总是天不亮就起床”的“总是”用得好……,两个“还”字用得好……等。本文语言简明朴实,运用了一些看似平常的词语,但以作者的切身感受为基础,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挚而深沉的感情,读来亲切感人。文章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和过分的渲染,但深深打动读者,是所谓"朴实见真情"."我爱我母亲""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愿母亲在地下安息".这一声声倾吐,一声声呼唤,激情炙人,一声更比一声感人."母亲",这是一个多么可亲可敬的称呼.作者的母亲是一位值得人人敬爱的女性,所以作者怀念母亲的深情,处处感染着读者.

  2、虚词不虚,情感浓重

  如:85岁高龄的母亲甚望见儿子一面,“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在这样的语境中,准确地用上一个“竟”字,含义非常深刻,既寄托了对母亲的无限哀思、深情怀念与终生遗憾,又寄寓了作者把民族、人民、党的事业放在首位的崇高品质。又如本文“还”字的应用,因为作者的感情熔铸和渗透,别具韵致。另外,本文“还”字用了十多次对于直接刻画、丰满和深化母亲的形象和抒发感情起了很好的效果。

  3、 句式复沓,反复咏叹

  作者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段,组合成不同的句式,在平实的语言中流露出深深的情感。如“我应该感谢母亲”的反复倾吐,“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的反复咏叹,“母亲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回环往复,都是意蕴丰满、情感深厚的。如课文开头“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的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这一段,有叙述,有议论,有抒情;有富于力度的动词,有表示强调的虚词,表达了作者极为浓郁的情感。又如课文的最后一段,一抒哀痛之情,二议如母亲一样的千百万劳动人民的伟大,三表自己的决心,语言质朴庄重,深沉之中涌动着激情,既抒写了深挚的孝心,又表现了博大的胸怀。另外,文中大量褒义词语的运用,不少的突出中心句的段落,段中穿插的点点议论,都可以在同学们的品析、品味之中。

  四、 延伸拓展

  1.课下阅读:老舍《我的母亲》,邹韬奋《我的母亲》,胡适《我的母亲》,梁从诫《回忆我的母亲林徽因》,王朔《回忆我的母亲李婉芬》比较归纳同题散文在写法上的共同之处和不同特点。

  2、收集关于母爱的名言和诗文,做一个交流活动。

  关于母爱的名言: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罗曼罗兰)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的相像!他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人生最美的东西之一就是母爱,这是无私的爱,道德与之相形见绌。(日本)

  妈妈你在哪儿,哪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英国)

  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印度)

  记忆中的母亲啊!最心爱的恋人啊,您是我所有的欢乐,所有的情谊。(法国)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国)

  母爱是人类情绪中最美丽的,因为这种情绪没有利禄之心掺杂其间(法国)

  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法国)

  一、常识部分:

  1. 作家作品:

  《巴东三峡》的作者是刘大杰(1904——1977),他是现代学者、作家、翻译家,湖南岳阳人。本文选自《中华百年游记精华》。

  《周庄水韵》的作者是赵丽宏,是当代作家,本文选自《散文选刊》(20__年第7期)。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的作者是冯君莉,是当代作家,天津人。本文选自《中国风景散文三百篇》。

  《走进纽约》的作者是刘成章,当代作家,陕西延安人。本文选自《中华百年游记精华》。

  二、课文的理解分析:

  《巴东三峡》

  1. 解题:我们曾学过郦道元写的《三峡》,那是一篇文言文,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是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刘大杰写的,那美丽的三峡令人向往,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泛舟观赏,留下赞美的文章,《巴东三峡》就是一篇文笔非常好的游记。“巴东”是指四川东部,“三峡”是指我们的母亲河——万里长江上的一段最为雄伟壮观的景象“山水画廊”。包括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它共长193公里。

  2. 结构:本文按照作者的游踪顺序,由湖北的宜昌到重庆,逆流而上游览三峡。全文共有10个自然段,可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总述三峡水的的险恶形势和作者的感受。

  第二部分(3—6):详述作者游西陵峡的经过。

  第三部分(7—8):详述作者游巫峡的经过。

  第四部分(9):详述作者游瞿塘峡的经过。

  第五部分(10):写游后作者的心情。

  3. 内容:这是一篇内容翔实的山水游记。作者叙述了经过长江三峡沿途所见的无比雄伟奇丽的景色。开头引用民谚渲染三峡一带险恶悲凉的氛围,叙述自己的感受:叹其奇伟,恐其险恶。特别强调巫峡最为险恶。接下来,按照逆流而上的顺序,写西陵峡山势之高低和水势之缓急,还具体描绘了它的四段景色:略写黄猫峡山高不险,水急不狭;详写灯影峡两岸的景色:江北险而无味,江南玲珑秀丽;又详写了崆岭峡的险峻形势:山横江中水极窄,崆岭滩险如鬼门关,水从高的石滩上倒注下来,上水行船难过;再写米仓峡(兵书宝剑峡)山崖高峻,昭君村,峰峦如聚。三峡中最美的一段是巫峡,所以作者在7、8两段里详尽的描述了巫峡水险山高,云雾多变的奇美景色。作者在写游瞿塘峡的经过时,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山水,又侧重描绘了两岸的人文景观:白帝城、孙夫人庙、八阵图遗迹。最后作者以叙述自己走出三峡后“脱去危险”的愉快轻松,来反衬出三峡的险恶。

  4. 主题:这篇优美的山水游记,生动详尽的描绘了我国的长江三峡的雄伟美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5. 特点:①依次描述,层次分明。②抓住特征,详略得当。③多种手法,生动形象。④恰当引用,画龙点睛。

  《周庄水韵》

  1. 解题:这也是一篇游记。周庄,是一个镇名,在江苏苏州城东38公里处,昆山市西南33公里,在上海大观园旁的淀山湖畔,是“中国第一水乡”,“水韵”是指水的情趣。是作者在三次游了周庄后写出来的。

  2. 结构:全文共有6 个自然段落,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3):叙述周庄水乡留给人们的总体印象。

  第二部分(4):略写前两次游周庄的情景和感受。

  第三部分(5——6):详写第三次游周庄的情景。

  3. 内容:本文紧扣住“水韵”二字,从不同的季节(春、冬)、不同的情态(动态、静态)、不同的角度,按照时间顺序,有详有略的描述了这个水乡的景色。先写总体印象:周庄的水美——倒影如画(静态美),波动似绸(动态美);周庄泛舟有诗意——桥多舟多,桥上低头看舟,船里抬头看桥;周庄的水多——无处不在,凭桥连缀,此中情景,恰似水城威尼斯。接下来,作者略写了前两次的情景:第一次是在春天,春雨蒙蒙,犹如一幅水墨画;第二次是在冬天,雪后景美,色声动人。然而作者并没有满足于一两次的浮光掠影,于是他又三游周庄,把周庄又做了个更仔细的观察,详细描写了周庄的水韵:在一个温暖的春夜(旅游节)周庄彩光映河,多姿多彩,船过波起,光斑漾动,静水莹莹,星光闪动,蓝天黑屋脊,相映成图画,庆典的焰火,缤纷的礼花,水光相映,摇曳生辉。周庄的夜晚如梦如幻,童话般的神奇。

  4. 主题:这篇游记作者通过三次写游周庄的情景和感受,充分表现了周庄的“水韵”,写出了它的多姿多彩和动人心弦的景象,表现了周庄水乡在改革开放以后充

上一篇:数字科技馆|哇! 据多家媒体报道: 这是全球最大的全景空中影院!
下一篇:送给喜欢意淫的你和我--流落荒岛电影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