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读书笔记前5章

栏目:汽车资讯  时间:2023-08-12
手机版

  第一章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1.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以及优缺点)

  (1)观察法以及优缺点观察法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讲行系统的、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的方法。例如: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可以了解其注意的稳定性等。

  当对所研究的对象无法加以控制或在控制条件下,可能影响某种行为的出现时,可以使用观察法。

  观察法既有优点,也有缺点。

  (1) 优点:

  ①适用范围较大;②简便易行;

  ③观察者可以获得被观察者的第一手资料;

  ④由于被观察者处于自然状态,所得材料比较真实。

  (2) 缺点

  ①不能揭示因果关系;

  ②观察的结果也难以进行检验和证实,不能重复实验;

  ③得到的结果难以进行精确的分析;

  ④由于对条件未加控制,观察时难以控制目标现象的出现,需要等待时机;

  ⑤观察容易“各取所需”,即观察的结果容易受到观察者本人的兴趣、愿望、知识经验和观察技能的影响。

  (2)实验法以及优缺点

  ①定义: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包括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②实验室实验:在实验室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在实验条件严加控制的情况下对心理现象进行研究。

  优点:由于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严格的控制,有助于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缺点:实验情境具有极大的人为性,有可能会影响被试的表现,从而影响结果的客观性和推广性。

  ③自然实验:又称现场实验,是对实验条件进行适当的控制,在人们正常的学习和工作情景中进行的心理研究。优点:实验在正常情境中进行,结果比较合乎实际;缺点:自然情境下对实验条件控制不严格,难以得到精密的实验结果。

  ④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形成理论假设;实验设计;实验观测;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⑤实验法的优缺点:

  优点:

  a. 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可以揭示因果关系;

  b.研究结果可以重复检验;

  c.数量化指标明确。

  缺点:

  a. 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使实验情境带有很大的人为性质,结果难以推广;

  b.会受到实验者、外部环境等多种影响等;

  c.研究一些复杂的心理现象有一定的局限性。

  (3) 测验法以及优缺点

  ①定义:是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可以用来了解个体或团体的心理特征;探讨心理特征与外界因素的关系;比较不同个体或团体之间的心理差异。按内容可分为智力测验、成就测验、态度测验和人格测验;按形式可分为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按测验规模可分为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

  ②两个基本要求:信度和效度。信度是指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有效地测量了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可以通过对行为的预测来表示。

  ③优点

  a.测验法的量表编制十分严谨,结果相对准确可靠;

  b.施测容易控制,快捷、方便;

  c.结果处理方便;

  d.有设立好的常模,可以直接进行对比研究;

  e.测验类型较多,可适应不同研究目的的需要。

  ④缺点

  a. 难以进行定性分析、难以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b.有些测验信度不高;

  c.有些操作复杂,使用灵活性差、对研究者有较高要求等。

  d.目前在测验法的使用中还存在着有的测验编制不科学、发行控制不严、一些测验工作人员缺乏专业性训练等问题。

  (4) 个案法以及优缺点

  ①定义:对某个被试或者一小组被试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的研究方法。

  ②优点:探索性强,可以为所研究的问题提供详尽、全面的深层资料。

  ③缺点:花费时间多,存在样本偏差,结论难以推广。

  2.重要的心理学派别

  (1)构造主义

  ①创始人与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②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强调意识的构成成分。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感觉是知觉的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而激情是情绪的元素。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

  ③研究对象:意识。

  ④研究方法:内省法,即一种自我观察的方法,但主张将内省与实验方法结合起来。

  ⑤评价:创建了第一个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心理学派,推动了其他心理学派的产生。然而,研究过于狭窄,脱离实际,把心理分解为元素,割裂其整体性。(2)机能主义

  ①创始人与代表人物:詹姆士、杜威、安吉尔。

  ②主张:心理学要研究个体适应环境时的心理或者意识的功能。不把意识看成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看成川流不息的过程。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③研究对象:意识。

  ④评价:促进了心理学的实践发展,使心理学广泛应用于教育、工业、临床等领域。(3)行为主义

  ①创始人与代表人物:华生。

  ②主张: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外显的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研究决定行为的因素;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

  ③研究对象:可观察的事件,即行为。

  ④研究方法:实验法。

  ⑤评价:行为主义用客观方法研究可以观察的行为,这对心理学走上科学研究的道路有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它的主张过于极端,不研究心理的内部结构和过程,否定研究意识的重要性,因而限制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4)格式塔心理学

  ①创始人与代表人物: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

  ②主张:强调心理是一个整体,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不等于全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③研究对象:知觉、学习、思维等问题。

  ④研究方法:实验法。

  ⑤评价:着重在知觉的层次上研究人如何认识事物,重视心理学实验,研究的结果很有影响,在心理学中占据重要地位。(5)精神分析学派

  ①创始人与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②主张:人类的一切个体的和社会的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③研究对象:无意识。

  ④研究方法:自由联想、释梦。

  ⑤评价: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动机的研究和无意识现象的研究,这是他们的贡献。但是,他们过分强调无意识的作用,并且把它与意识的作用对立起来;他们的早期理论具有泛性欲主义的特点,把性欲夸大为支配人类一切行为的动机。这些都是错误的。

  第二章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1.几个名词解释(神经冲动、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神经回路)

  ①神经冲动:当任何一种刺激作用于神经时,神经元就会由比较静息的状态转化为比较活动的状态。

  ②静息电位:当神经元处于静息状态时测到的电位变化。轴突内为负,外为正,电压相差70毫伏。

  ③动作电位:当神经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的通透性迅速发生变化,钠离子通道临时打开,带正电荷的钠离子被泵入细胞膜内部,使膜内正电荷迅速上升,并高于膜外电位。这一电位变化过程称为动作电位。

  (4) 神经回路是脑内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最简单的一种神经回路就是反射弧。反射弧一般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系统的中枢部位、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基本部分组成。神经元的连接方式除了一对一的连接外,还有:发散式:一个神经元的活动有可能引起许多神经元的同时性兴奋或抑制。

  聚合式:同一个神经元可以接收许多其他神经元的影响,这些神经元聚合起来共同决定突触后神经元的状态。

  环式:一个神经元发出的神经冲动经过几个中间神经元,又回到原发冲动的神经元。

  2.机能系统学说(第一机能系统、第二机能系统、第三机能系统)

  脑是一个动态的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机能系统。在机能系统的个别环节受到损伤时,高级心理机能确实会受到影响。人的各种行为和心理活动是三个机能系统相互作用、协同活动的结果。

  (1) 第一机能系统,又称动力系统,是调节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的机能系统。由脑干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等组成。它的基本功能是保持大脑皮层的一般觉醒状态,提高它的兴奋性和感受性,并实现对行为的自我调节。

  (2) 第二机能系统是信息接收、加工和存储的系统。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来自机体内、外的各种刺激(包括听觉、视觉、一般机体感觉),实现对信息的空间和时间整合,并把它们保存下来。

  (3)第三机能系统,又称行为调节系统,是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系统。它包括额叶的广大脑区。它的基本作用是产生活动意图,形成行为程序,实现对复杂行为形式的调节与控制。当这些脑区受到破坏时,患者将产生不同形式的行为障碍。

  第三章 感觉

  1.感觉定义及编码理论

  感觉定义:(1)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具有直接性特点。

  (2) 感觉可以分为:①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②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

  (3)感觉的意义

  ①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②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感觉剥夺实验)

  ③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感觉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它和一切心理现象一样,具有反射的性质,不仅包含了感受器的活动,还包含了效应器的活动。

  编码理论:①神经特殊能量学说:由19世纪德国著名生理学家缪勒提出。

  每种感觉神经只能产生一种感觉,而不能产生另外的感觉,如视神经受到刺激产生视觉、听神经受到刺激产生听觉等。感官的性质不同,感觉神经具有的能量不同,由此引起的感觉也是不同的。感觉不决定于刺激的性质,而决定于感觉神经的性质。一般直接感觉的东西,不是外界的物体,而是人们自己的神经,即神经的某种特殊状态。评价:不合理之处是否定了感觉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否认了人的感觉依赖于外物的性质,在认识论上是错误的。合理之处在于大脑直接加工的材料是神经冲动;承认感觉器官形成感觉的作用;各种感觉神经有自己的性质。

  ②特异化理论:该理论主张,不同性质的感觉是由不同的神经元来传递信息的。有些神经元传递红色信息,有些神经元传递甜味信息,当这些神经元分别被激活时,神经系统把它们的激活分别解释为“红”和“甜”。

  ③模式理论:编码是由整组神经元的激活模式引起的。红光不仅引起某种神经元的激活,而且引起相应的一组神经元的激活,只不过某种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大,而其他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小。整组神经元的激活模式才产生了红色的感觉。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不同的感觉系统中,神经系统同时采用了特异性编码和模式编码。

  2.视觉中枢机制的名词解释(是觉感受器、特征觉察器、普肯野现象)视觉的中枢机制

  ①视觉的直接投射区为大脑枕叶的纹状区,这是实现对视觉信号初步分析的区域。纹状区邻近的另一些脑区,负责进一步加工视觉的信号,产生更复杂、更精细的视觉。

  ②视觉感受野:由休伯和威塞尔发现,是指网膜上的一定区域或范围。当它受到刺激时,能激活视觉系统与这个区域有联系的各层神经细胞的活动。 外侧膝状体细胞的感受野呈圆形,中心与周围具有对抗的性质。对细小的光点起反应。皮层细胞的感受野同样具有性质对抗的两个区域:开区和关区。对光棒和线条起反应。

  ③特征觉察器:视觉系统的高级神经元能够对呈现给网膜上的、具有某种特性的刺激物作出反应。这种高级神经元称为特征觉察器。高等哺乳动物和人类的视觉皮层具有边界、直线、运动、方向、角度等特征觉察器,由此保证了机体对环境中提供的视觉信息作出选择性的反应。

  ④视觉系统可以粗略地分成腹侧和背侧两条通路。腹侧通路从枕叶的初级视皮层到颞下回,主要负责处理颜色和物体形状的信息,因而也称为“What”系统。背侧通路从枕叶到顶叶,主要负责处理运动、空间、位置的信息,因而也称为“Where”系统。⑤视觉的反馈性调节:视觉不仅依赖于视觉感受器的活动,而且依赖于中枢对视觉器官的反馈性调节。换句话说,由感受器输入的外界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将通过传出神经调节视觉器官的活动,使视觉器官更有效地感知外部世界。

  普肯耶现象:在阳光照射下,红花与蓝花可能显得同样亮,而当夜幕降临时,蓝花似乎比红花更亮些。

  原因: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白天或夜晚),人们的视觉机制是不同的。当人们从锥体视觉(昼视觉)向棒体视觉(夜视觉)转变时,人眼对光谱的最大感受性将向短波方向移动,因而出现了明度的变化。

  3.色觉理论

  a.三色说。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认为,人的视网膜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后来,赫尔姆霍茨提出,每种感受器都对各种波长的光有反应,红色感受器对长波更敏感,绿色感受器对中波更敏感,蓝色感受器对短波更敏感。因此,当光刺激作用于眼睛时,将在三种感受器中引起不同程度的兴奋。各种颜色经验是由不同感受器按相应的比例活动而产生的。三色理论得到一些实验结果的支持,但是该理论无法解释红绿色盲现象。

  b.对立过程理论。黑林认为,视网膜存在着三对视素:黑-白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它们在光刺激的作用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即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该理论可以解释色盲现象和颜色互补现象。行为实验和电生理学的研究结果,支持了黑林的观点。例如,注视蓝色一段时间再注视黄色,这时会觉得黄色比平时更黄。按对立过程理论,这种现象是由于延长注视蓝色的时间,使黄蓝系统中的蓝色分子消耗殆尽,因而在注视黄色时,黄蓝系统中的黄色分子能充分发挥作用。

  后来,科学家经过大量研究发现,在视网膜上存在的三种锥体细胞,分别对不同波长的光敏感。在网膜水平上,色觉是按三色理论提供的原理产生的。而在视觉系统更高级的水平上,存在着功能对立的细胞,颜色的信息加工表现为对立的过程。

  4. 视觉中的空间特性

  ①视觉对比:由光刺激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视觉经验,可分成明暗对比与颜色对比两种。

  明暗对比:当照明条件一定,某个物体反射的光量相同时,由于周围物体的明度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明度经验。这种现象称为明暗对比。

  颜色对比:一个物体的颜色会受到它周围物体颜色的影响而发生色调的变化,对比使物体的色调向着背景颜色的补色方向变化。这种现象称为颜色对比。

  ②边界突出与马赫带:马赫带是指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上,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

  原因:我们可以用侧抑制来解释马赫带的产生。当我们面前出现一个明暗交界的视野时,感受器上的神经细胞接受了不同的光刺激,并产生了不同强度的侧抑制。亮区一侧边界处的细胞既接受了来自亮区一侧相邻细胞较强的侧抑制,也接受了来自暗区一侧相邻细胞较弱的侧抑制,结果使亮区一侧边界处的细胞输出的能量反而高于亮区的其他部分,因而显得更亮;同样,暗区一侧边界处的细胞既接受了来自暗区一侧较弱的侧抑制,也接受了来自亮区一侧较强的侧抑制,结果使暗区一侧边界处的细胞输出的能量反而低于暗区的其他部分,因而显得更暗。

  ③视敏度:视敏度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医学上称之为视力。影响视敏度的因素很多,如网膜受刺激的部位、背景的照明、物体与背景之间的对比、眼睛的适应状态等。研究表明,当光刺激落在椎体细胞聚集的中央窝附近时,视敏度最大;偏离中央窝越远,由于锥体细胞的数量减少,视敏度越小。

  5. 时间因素★★★

  视觉中的时间特性

  ①视觉适应: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

  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早期的暗适应是由锥体细胞与棒体细胞共同完成的。以后,锥体细胞完成暗适应过程,只有棒体细胞继续起作用。整个暗适应持续大约30~40分钟,以后感受性就不再继续提高了。

  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人眼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明适应进行很快,时间很短暂。5分钟左右,明适应就全部完成了。

  ②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以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现象称为后像。

  ③闪光融合: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人们会得到融合的感觉,这种现象称为闪光融合。

  ④视觉掩蔽:在某种时间条件下,当一个闪光出现在另一个闪光之后,这个闪光能影响到对前一个闪光的觉察,这种效应称为视觉掩蔽。

  第四章 知觉

  1.知觉的定义&知觉与感觉的区别

  知觉的定义: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整合后的反映。

  知觉与感觉的区别:

  ①两者都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产生的。同属于对现实的感性认识形式。离开了事物对感官的直接作用,既没有感觉,也没有知觉。

  ②知觉以感觉作为基础,但它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知觉比感觉复杂。知觉是按一定方式来整合个别的感觉信息,形成一定的结构,并根据个体的经验来解释由感觉提供的信息。知觉受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包括:需要和动机、价值与态度、情绪。

  2.知觉的加工(自上而下/自下而上)

  (1)自下而上的加工:知觉依赖于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对这些特性的加工称为自下而上的加工或数据驱动加工。如:颜色和明度知觉依赖于光的波长与振幅。

  (2)自上而下的加工:知觉依赖于感知的主体。人的知觉系统要加工在头脑中已经存储的信息,称为自上而下的加工或概念驱动加工。例如,在阅读课文时,由于个人的知识经验不同,我们从课文中提取的信息也是不一样的。

  3.知觉的特性(4个及意义) ★★★知觉具有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

  一、知觉的选择性

  人的知觉选择性是在实践中产生并为人的实践活动所需要的。

  (1) 知觉选择性的含义

  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对外来的刺激进行有选择的加工的过程。被选择的是对象,未被选择的其他刺激成为背景。人对知觉对象与背景的反映效果是有所区别的。知觉对象的形象较为鲜明,轮廓较为清楚,结构也较为完整;作为知觉背景的事物形象则较为模糊不清,结构也不确定,似乎在知觉对象的后面。

  (2) 知觉选择性的影响因素

  物体本身的特点和人的主观因素。例如,个体对对象与背景的知觉受到个体的知觉定势的影响。发生在前面的知觉直接影响到后来的知觉,产生了对后续知觉的准备状态,这种现象称为知觉定势。

  (3) 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①对象与背景可以相互转化。当注意指向某种事物的时候,这种事物便成为知觉的对象,而其他事物便成为知觉的背景。知觉对象与背景不是固定不变的,当注意从一个对象转向另一个对象时,原来的知觉对象就成为背景,而原来的背景便成为知觉的对象。它们可以相互调换。

  ②对象与背景不仅互相转化,而且互相依赖。人们知觉某一对象,不仅取决于对象本身的特点,而且受对象所处空间背景和时间背景的影响。二、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故整体性是知觉的基本特征。

  (1) 知觉整体性的含义

  是指把物体或现象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反映。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不是只对其中一个属性或某个部分加以反映,而是把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有机地组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映象。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为整体的能力。

  (2)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①知觉的整合作用离不开组成整体的各成分的特点。

  ②对个别成分的知觉,又依赖于事物的整体性。部分的意义依赖于整体。

  (3) 知觉整体性的意义

  ①知觉的整体性提高了人们知觉事物的能力。它不仅依赖于刺激物的结构,即刺激物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而且依赖于个体的知识经验。

  ②由于知觉的整体性,人们有时会忽略部分或细节的特征。例如,做文字校对工作的人,由于对整个文句的感知,有时难以发现句中个别漏字或误写的字词,这就是由于整体知觉抑制了个别成分的知觉。这种整体水平的加工先于局部水平的加工的现象,内温称之为“整体优先”。三、知觉的理解性

  人对事物正确、完整、深刻的知觉与人对该事物的理解程度有关。

  (1) 知觉理解性的含义

  是指人在知觉一些事物或现象时,不仅能形成关于它的知觉形象,还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事物加以解释或判断,即从不同方面对它加以理解。人的知觉的理解性与人的已有知识经验有密切关系。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

  (2)知觉理解性的意义

  ①理解帮助对象从背景中分出。

  ②理解还有助于知觉的整体性。在不理解的情况下,知觉的整体性常受到破坏。

  ③理解还能产生知觉期待和预测。人们已有的知识结构在当前的感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环境激活的知识结构不同,产生的知觉期待也不一样。四、知觉的恒常性

  (1) 知觉恒常性的含义

  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人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它是人们知觉客观事物的一个重要特性。

  (2)知觉恒常性的种类 在视觉范围内,恒常性的种类有:

  ①形状恒常性:当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时,物体在网膜上投射的形状是不断变化的。但是,我们知觉到的物体形状并没有显出很大的变化,这就是形状的恒常性。

  ②大小恒常性:当我们从不同距离观看同一物体时,物体在网膜上成像的大小是有变化的,而知觉到的大小却不完全随距离而变化,它趋向于原物的实际大小。

  ③明度恒常性:在照明条件改变时,物体的相对明度或视亮度保持不变,称为明度或视亮度恒常性。

  ④颜色恒常性:一个有颜色的物体在色光照明下,它的表面颜色并不受色光照明的严重影响,而是保持相对不变。

  (3) 影响知觉恒常性的因素

  ①视觉线索有重要的作用。视觉线索是指环境中的各种参照物给人们提供的物体距离、方位和照明条件的信息。如果在实验中设法消除环境中的视觉线索,恒常性就会受到破坏。

  ②人的经验的作用。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建立了大小和距离、形状与观察角度、明度与物体表面反射系数的联系。当观察条件改变时,人们利用生活中已经建立的这种联系,就能保持对客观世界较稳定的知觉。

  (4)知觉恒常性的意义恒常性对于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重要意义。如果人的知觉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时刻变化,那么要想获得任何确定的知识都是不可能的。恒常性使得我们对世界有一个稳定的印象。

  4. 图形组织的原则

  ①邻近性:空间上彼此接近的部分,容易组成为图形。

  ②相似性:视野中相似的成分容易组成图形。

  ③对称性:在视野中,对称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④良好连续:具有良好连续的几条线段,容易组成图形。

  ⑤共同命运:当某些成分按共同方向运动或变化时,容易组成图形。

  ⑥封闭:视野中封闭的线段容易组成图形。

  ⑦线条朝向:方向对图形组合也有重要意义。

  ⑧简单性:视野中具有简单结构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5. 深度知觉的几个名词解释深度知觉是指以视觉为基础,对自身所在空间,与自身周围空间中各事物之间关系综合了解的心理历程。深度知觉涉及三维空间的知觉,即不仅能够知觉物体的高和宽,而且能够知觉物体的距离、深度、凹凸等。人们不仅能够知觉物体的形状,而且能够知觉物体的深度和距离。人们通过肌肉线索(生理线索)、单眼线索、双眼线索等来知觉物体的深度和距离。

  (1) 肌肉线索

  ①眼睛调节:水晶体的曲度变化提供距离信息。看近处的物体,眼睛的水晶体曲度变大;物体移向远方,眼睛的水晶体曲度变小。

  ②双眼视轴辐合:眼睛随距离的改变而将视轴会聚到被注视的物体上。辐合可用辐合角来表示,物体近,辐合角大;物体远,辐合角小。控制辐合的眼肌运动提供了关于距离的信号。

  (2) 单眼线索

  ①对象重叠(遮挡):如果一个物体部分地掩盖了另一个物体,那么被掩盖的物体就被知觉成远些。

  ②线条透视:两条向远方伸延的平行线看来趋于接近,就是线条透视。近处物体所占视角大,在网膜上投影大;远处物体占视角小,在网膜上投影小,因而使两条向远方伸延的直线看起来趋于接近。

  ③空气透视:物体反射的光线在传送过程中是有变化的,其中包括空气的过滤和引起的光线的散射。结果,远处物体显得模糊,细节不如近物清晰。

  ④相对高度:在其他条件相等时,视野中两个物体相对位置较高的那一个,就显得远些。

  ⑤纹理梯度(结构级差):视野中的物体在网膜上的投影大小和投影密度发生有层次的变化。人们倾向于把小而密的物体看成比较远的,把大而疏的东西看成比较近的。

  ⑥运动视差与运动透视:运动视差是指当观察者与周围环境中的物体相对运动时,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上将出现差异。一般说,近处物体看去移动得快,方向相反;远处物体移动较慢,方向相同。运动透视是指当观察者向前移动时,视野中的景物也会连续活动。近处物体流动的速度大,远处物体流动的速度小。(3)双眼线索——双眼视差 双眼视差是指人们知觉物体的距离与深度,主要依赖于两眼提供的线索。当物体的视像落在两眼网膜的对应部位时,人们看到单一的物体;当视像落在网膜非对应部位而差别不大时,人们将看到深度与距离;两眼视差进一步加大,人们将看到双像。

  知觉深度和距离有重要的意义。由于人的两只眼睛之间大约相隔65mm,当人观看一个物体时,两眼视像不完全落在网膜的对应部位,而在水平方向上出现了位移。物体近,双眼视差较大,物体远,双眼视差较小。双眼深度线索随距离增加而变化,当距离超过1300米时,两眼视轴平行,双眼视差为零,对判断距离不起作用。

  6.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时间知觉影响因素、似动四个名解会举例)

  时间知觉:

  (1) 定义

  是指对客观事物和事件的连续性和顺序性等时间特性的知觉。

  (2) 种类

  ①时序知觉:能够分辨事件发生的前后顺序。

  ②时距知觉:能够估计出事件存在的持续时间。

  ③时间点知觉:能够知道某个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

  (3) 依据

  ①根据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

  ②根据有机体的各种节律性活动。

  ③借助计时工具,如日历、时钟、手表等。

  (4) 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

  ①感觉通道的性质: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方面,听觉最好,触觉其次,视觉较差。

  ②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短;而事件的数量少,性质简单,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长。

  ③人的兴趣和情绪: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得快,出现对时间的估计不足。相反,对厌恶的、无所谓的事情,会觉得时间过得慢,出现时间的高估。在期待某种事物时,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相反,对不愿出现的事物,会觉得时间过得快等。

  运动知觉:(1)定义

  物体的运动特性直接作用于人脑,为人们所认识。运动知觉对动物和人的适应性行为有重要意义。

  (2)运动知觉的理论

  ①网像运动系统:当一个运动着的物体移过视网膜时,它将依次刺激视网膜上的一系列感受器,并使相邻感受器受到连续的激发,从而提供了运动的信息。

  ②头-眼运动系统:为了知觉到运动,人们需要具有关于自身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信息,即由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动作指令。这种信息与视网膜映象流汇合在一起,共同决定着人们的运动知觉。

  (3) 真正运动的知觉

  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作连续的位移,由此引起的知觉就是真正运动的知觉。物体运动的速度太慢,或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距离太小,都不能使人产生运动知觉。真正运动的知觉受目标物的网膜定位、刺激物的照明、参照点等的影响。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①动景运动:当两个刺激物(光点、直线、图形或画片)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距离相继呈现时,我们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

  ②诱发运动: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一般说来,视野中细小的对象看去在动,而大的背景则处于静止的状态。例如,夜晚,由于浮云的运动,使人们看到月亮在动,而云是静止的。

  ③自主运动:在暗室内,如果你点燃一支熏香或烟头,并注视着这个光点,你也会看到这个光点似乎在运动。这是因为眼睛不可能把注视点精确地保持在黑暗中的光点上,眼睛的移动引起光点的网像徘徊于视网膜。

  ④运动后效: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朝相反的方向运动。

  7. 错觉★★★(15、 17年考过名词解释和简答)定义: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不正确的、歪曲的知觉。人类的知觉不能正确地表达外界事物的特征,而出现种种歪曲。错觉可以发生在视觉方面,也可以发生在其他知觉方面。心理学中研究的错觉大多属于视错觉。

  种类:

  (1) 大小错觉

  ①缪勒-莱耶错觉:又称箭形错觉,有两条长度相等的直线,如果一条直线的两端加上向外的两条斜线,另一条直线的两端加上向内的两条斜线,那么前者就显得比后者长得多。

  ②潘佐错觉:又称铁轨错觉,在两条辐合线的中间有两条等长的直线,结果上面一条直线看上去比下面一条直线长些。

  ③垂直-水平错觉:两条等长的直线,一条垂直于另一条的中点,那么垂直线看去比水平线要长一些。

  ④贾斯特罗错觉:两条等长的曲线,包含在下图中的一条比包含在上图中的一条看去长些。

  ⑤多尔波也夫错觉:两个面积相等的圆形,一个在大圆的包围中,另一个在小圆的包围中,结果前者显小,后者显大。

  ⑥月亮错觉:月亮在天边(刚升起)时显大,而在天顶时显小。

  (2) 形状和方向错觉

  ①佐尔拉错觉:一些平行线由于附加线段的影响而看成不平行的。

  ②冯特错觉:两条平行线由于附加线段的影响,使中间显得狭而两端显得宽,直线好像是弯曲的。

  ③爱因斯坦错觉:在许多环形曲线中,正方形的四边略显弯曲。

  ④波根多夫错觉:被两条平行线切断的同一条直线,看上去不在一条直线上。

  (3) 螺旋和运动错觉

  ①螺旋错觉:由一组同心圆构成的黑色的一圈圈的弧,看起来是一个螺旋。

  ②运动错觉:当我们的目光注视静态图上许多圆环中的某一个圆时,会觉得其他的圆在转动的。(4)明暗错觉

  明暗错觉被称为赫尔曼(Hermann)格栅。你可以在图上交叉处看到灰点,但仔细看并不存在。更为有趣的是,看着此图,用眼睛环视它,你可以看到那些交叉点放出火花,这个新发现的错觉称格力德(Grid)火花错觉。

  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

  1.意识里关于梦的解析看一看有个印象

  (1)意识概念:意识概念本身很复杂,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

  ①是一种觉知。“观察者”觉察到了某种“现象”或“事物”,是指觉察到了什么。

  ②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功能。对个体的身心系统具有能动性和调节作用。

  ③是一种心理状态。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或水平。从无意识到意识到注意,是一个连续体。

  (2) 关于梦的解释

  1) 精神分析的观点

  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或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这些冲动和愿望主要是人的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的反映。在清醒状态下,由于这些冲动和愿望不被社会伦理道德所接受,因而受到压抑和控制,无法出现在意识中。而在睡眠时,意识的警惕性有所放松,这些冲动和愿望就会在梦中以改头换面的形式表达出来。2)生理学的观点

  梦的本质是我们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一定数量的刺激对维持脑与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是必要的。在睡眠时,由于刺激减少,神经系统会产生一些随机活动。梦则是我们的认知系统试图对这些随机活动进行解释并赋予一定意义。

  3) 认知观点

  梦担负着一定的认知功能。在睡眠中,认知系统依然对存储的知识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巩固等,这些活动的一部分会进入意识,成为梦境。

  4) 对梦的研究

  奇异梦境的主要特征:

  ①不协调性;②不连续性;③认知的不确定性。其中,不连续性是奇异梦境的一个主要特性,表现为一种思想、行为、表象或情境,快速转移到与前者完全无关的状态中。

  奇异梦境中的梦境转换的现象:即梦中的情境或物体突然转变为另一种情境或物体。转换内容分为人物、生物及非生物三大类,没有发现生物转换为其他物体的情况。更重要的是,没有发生由非生物与人物互相转换的现象。

  2. 注意的定义功能

  (1)定义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2) 特性

  ①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在哪个方向上进行活动。指向性不同,人们从外界接受的信息也不同。

  ②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或紧张度。心理活动或意识的强度越大,紧张度越高,注意也就越集中。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密不可分。人在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时,注意指向的范围就缩小。这时候,他对自己周围的一切就可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3) 外部表现

  ①感觉器官常常朝向所注意的对象,以便得到最清晰的印象。

  ②血液循环和呼吸都可能出现变化,如肢体血管收缩,头部血管舒张,呼与吸的时间比例发生变化,吸气变短而呼气相对延长等。

  ③某些特殊的表情动作,如托住下颌、凝神远望、眼光似乎呆滞在某处等。

  (4) 基本功能

  ①选择功能:注意的基本功能是对信息进行选择。注意对信息的选择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刺激物的物理特性,人的需要、兴趣、情感,过去的知识经验等。

  ②维持功能:注意指向并集中在一定对象之后,会保持一定时间的延续,维持心理活动的持续进行。

  ③调节与监控功能:注意不仅是个体进行信息加工和各种认知活动的重要条件,也是个体完成各种行为的重要条件。在注意状态下人们才能有效地监控自己的动作和行为,从而达到预定目的,避免失误,顺利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

  注意与意识的关系

  ★注意与意识的关系

  3.注意的种类(选择性、持续性和分配性) ★★★

  (1) 选择性注意

  ①定义:是个体在同时呈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

  ②研究方法

  双耳分听实验:给被试的两耳同时呈现两种材料,让被试大声追随从一个耳朵听到的材料,并检查被试从另一耳所获得的信息。

  ③选择性注意的抑制机制——负启动:负启动是指当探测刺激与先前被忽略的启动刺激相同或相关时,对探测刺激的反应变慢或准确度下降。

  (2) 持续性注意

  ①定义:又称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认识的客体或活动上。

  ②影响因素:

  a. 刺激物的强度;

  b.刺激物的复杂性和活动方式;

  c.活动的意义;

  d.人本身的身体状况、兴趣、态度。

  ③测量方式:持续性注意通常用警戒作业来测量。这种作业要求被试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地完成某项工作,并用工作绩效的变化做指标。

  (3) 分配性注意

  ①定义:是个体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

  ②研究方法:双作业操作,即让被试同时完成两种作业,观察他们完成作业的情况。

  ③影响因素: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熟练程度或自动化程度:如果人们对这几种活动都比较熟悉,其中有的活动接近于自动地进行,那么注意的分配就较好;如果人们对要分配注意的几种活动都不熟悉,或者这些活动都较复杂,那么分配注意就比较困难了;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性质:一般来说,把注意同时分配在几种动作技能上比较容易,而把注意同时分配在几种智力活动上就难得多了。

  4.(不随意注意、随意后注意、随意注意) ★★★

  (1)不随意注意

  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注意的引起与维持不是依靠意志的努力,而是取决于刺激物本身的性质。不随意注意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注意。在这种注意活动中,人的积极性的水平较低。其影响因素有:①刺激物自身的特点: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的强度、运动变化等;②人本身的状态:人自身的状态、需要、情感、兴趣、过去经验等。

  (2) 随意注意

  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当学习中遇到困难或环境中出现种种干扰学习的因素时,人们通过意志的努力,使注意力坚持在要学习的东西上。它是注意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式。

  (3)随意后注意 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从特征上讲,它同时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它和自觉的目的、任务联系在一起,类似于随意注意;但它不需要意志的努力,又类似于不随意注意。从发生上讲,随意后注意是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5.注意的品质

  注意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注意帮助人们把信息从复杂的环境中选择出来。注意的基本功能是对信息进行选择。周围环境给人们提供了大量的刺激,人要正常地生活与工作,就必须选择重要的信息,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2)人对外界输入信息的精细加工及整合作用都是发生在注意状态下。在注意状态下,人们才能对个别特征的信息进行精细加工并将其整合为一个完整的物体。(3)注意不仅是个体进行信息加工和各种认知活动的重要条件,也是个体完成各种行为的重要条件。在注意状态下人们才能有效地监控自己的动作和行为,从而顺利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注意保证了人对事物更清晰的认识、更准确的反应和进行更可控有序的行为。这是人们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完成各种智力操作和实际工作任务的重要心理条件。

  6.注意的认知一神经机制★★★ (还没有考过)

  关于注意的认知理论有:

  (1) 过滤器理论

  ①理论内容

  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一个过滤装置。只有一部分信息可以通过这个机制,并接受进一步的加工;而其他的信息就被阻断在它的外面,完全丧失了。过滤器理论也称瓶颈理论或单通道理论;神经系统的过滤作用表现为“全或无”的性质,通过的信息完全通过,没有通过的信息就完全丧失了。②评价

  a. 信息的选择与过滤只发生在同类性质的材料间。当材料的性质改变,信息输入来自不同的感觉通道时,模型的预测力量就不强了。它只是一个单通道模型。

  b.模型只解释了刺激的物理性质对信息选择的作用,而无法解释材料的语义联系在信息选择中的作用。

  c.由于人们可能对语义进行加工,因此,假定注意选择发生在信息加工的早期阶段是没有根据的。

  (2) 衰减器模型

  ①理论内容

  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被注意或被追随的信息完全通过去,而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消失,因而出现衰减。

  ②评价

  衰减作用模型不仅解释了注意的选择机制,而且解释了单词的识别机制,因而在认知心理学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衰减作用模型改进和发展了过滤器模型,它能解释更广泛的实验结果,并对人的行为作出更好的预测。

  (3) 后期选择模型

  ①理论内容

  所有输入的信息都在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之前已受到充分的分析,然后才进入过滤或衰减的装置,因而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

  ②评价

  后期选择模型应多用不附加追随程序的双耳作业,使注意分配到双耳。

  (4)多阶段选择模型

  ①理论内容

  多阶段选择模型的两个主要假设:在进行选择之前的加工阶段越多,所需的认知加工资源就越多;选择发生的阶段依赖于当前的任务要求。

  ②评价

  多阶段选择理论看起来更有弹性,并提出任务要求对选择阶段的影响,避免了过于绝对化的假设带来的难题。

上一篇:星热点:叶子楣演过哪些电影 叶子楣拍过三级片
下一篇:第40部分课程播放链接[使用电脑观看,侵删]